水利工程論文-水利建設中的哲學思考.doc_第1頁
水利工程論文-水利建設中的哲學思考.doc_第2頁
水利工程論文-水利建設中的哲學思考.doc_第3頁
水利工程論文-水利建設中的哲學思考.doc_第4頁
水利工程論文-水利建設中的哲學思考.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水利工程論文-水利建設中的哲學思考摘要:水利建設是國民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水利工程師要掌握許多現代科學技術知識,還需要從更高層次上進行全面綜合的思考。本文作者從50多年水利水電建設生涯中的經驗出發(fā),對水利建設中的若干方面從哲學的高。關鍵詞:水利建設哲學思考第一個問題叫照鏡子的哲學也就是紅樓夢里說的,鏡子要正反兩面都照的意思。拿水利來說,人類治水已有長遠的歷史。尤其是中國,水旱災害特別嚴重和頻繁,從有記載的大禹治水起,中華民族的文明發(fā)展史幾乎就是一部治水史。這里既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在初期,人們對于浩淼洪水或長年久旱幾乎束手無策,只能逃避。避之不及,就成為浮尸餓殍。其后,隨著科技和生產力的發(fā)展、經驗的積累,人們開始要制服水:開渠、打井、修堤、筑壩,工程規(guī)模和作用不斷擴大,到上世紀達到高潮。在這場較量中,人類似乎取得了重大勝利。就以我國來說,50年來在防洪、灌溉、供水、發(fā)電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驚人成績,但也出現了一系列失誤,一定具體說,50年中我們修了26萬km的江湖大堤,保證了黃河、長江安瀾;建了8.5萬座水庫,打了數百萬眼機井,全國供水量從1949年的1000億m3增加到現在的5600億m3/年,保證了工農業(yè)發(fā)展;灌溉面積發(fā)展到5374萬hm2,以有限的耕地養(yǎng)活了12億多人口,GDP產值超萬億美元;開發(fā)了八千幾百萬千瓦的水電,正在進行宏偉的西電東送工程;現在建設中的三峽水利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今年將開始發(fā)揮效益;更多的工程包括著名的“南水北調”正在開工或籌備、規(guī)劃之中;水壩的高度已達300m量級,似乎已經做到“人定勝天”的程度了。但是,在勝利的影子下,清醒的人們看到一些引人深思的問題。建了大庫、修了長堤,洪水得到控制,但是堤防愈來愈長,河床不斷淤積,過流能力不斷縮減,出現小洪水高水位的局面。1998年黃河在花園口的洪水流量僅7600m3/s,水位比1958年的22300m3/s還高0.91m。長江也是一樣,一逢汛期,險情迭出,動輒要幾萬甚至幾十萬人上堤搶險,這樣的“水漲堤高”有一個盡頭嗎。供水量成倍遞增,經濟大發(fā)展,但付出的代價是:水資源過度開發(fā),低效利用、浪費嚴重,河道斷流干涸、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我國要趕上發(fā)達國家水平,GDP還得增加10倍以上,又從哪里去取得所需的水呢。河道的梯級開發(fā)和渠化,帶來了巨大效益,但對某些河道,天然洪水消失了,魚類回游通道截斷了,一些物種滅絕了,有些水庫淤積了。最嚴重的還是水環(huán)境的被污染。有人形容為“有水皆污,無河不干”。說我們的開發(fā)是“吃祖宗飯,斷子孫糧”?,F在世界上有一些組織和人士反對建一切水壩和水利工程。我們堅決反對不顧國情、因噎廢食的偏激言論和做法,但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改進工作,避免失誤是完全必要的。我想正確的態(tài)度就是要記住老子的一句話:“福兮禍所伏”。世界上的事物總有兩面性。大自然經過千百萬年的演變,維持著相對平衡的形態(tài)。修建水利工程,特別是大型工程必然會打破平衡,引起一系列擾動,經若干年后再達到新的平衡。在擾動過程中,總是有得有失,天下沒有盡善盡美的好事。問題是要科學、公正地評判是非得失,而且必須在長期和全局的立場上予以衡量。對“失”還要進行最大可能的消除或補償。這就是水利工程師的責任。必須反對本位主義和短期觀點?,F在要建工程都得先做“可行性研究”,但一般對工程效益總是反復論述,對副作用總是避重就輕。這是難免的,官員們要體現政績;業(yè)務部門要發(fā)展自身;設計公司、施工商要攬活吃飯。要他們完全放棄地方、本位、近期觀點也是過苛。只有上帝才考慮全面。這個上帝就是國家、政府和超脫的科學團體。下面這些問題要特別重視:修建防洪水庫控制洪水時,下游不能無限制地侵占行洪空間。要認識到人不能消除洪水,必須學會與洪水共處,將必要的行洪空間留給洪水。在解決工業(yè)、農業(yè)、城市生活需水時,不能“以需定供”敞開供應,不應低價、無償供水。利用地下水必須保持長周期內抽取和回蓄的平衡,這是個大原則。在缺水地區(qū),要維持一定的短缺壓力,就是要實行高價供水,不要去“為民造?!薄7駝t,大供水就意味著大浪費、大破壞、大污染。今天一些地區(qū)水資源被嚴重破壞,浪費水的社會習氣得不到扭轉,水利工程師在無意中也起了作用。不要認為通過工程把天然河道的徑流調節(jié)到均勻下放,吃光喝干,就是最優(yōu)方案。要認真研究一切副作用,必要時要泄放人工洪水,沖刷河床,形成瀑布急灘,要保證有一定水量返回大海。建水利工程要和生態(tài)、環(huán)境、通航、旅游、文物等各部門協(xié)調,特別要重視污染問題。凡是水的污染未被處理、水的浪費未能解決的地方,原則上不應該再上開發(fā)性工程。在干旱的內陸地區(qū),不能任意蓄水、墾荒、栽樹,搞人工綠洲。對大西北,只能適應自然條件,因勢利導,保護改善環(huán)境,不要設想把它改造為千里塞外江南?!疤焐n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同樣是必須保留的風光。讓我們記住“福兮禍所伏”這句至理名言,當然也應記住“禍兮福所倚”這句話。只要把過去的失誤查清,從思想上、行動上、政策上有所改進,水利工程就能真正做到興利除害,趨利避害,為民造福,在新世紀中還將以更大的規(guī)模開展,并取得新的成就。第二個題目是坐飛機的哲學如果有兩架飛機,一架機齡很短,一架已超期服役,不久前還出過事故,您選坐哪一架呢,相信人們都容易作出選擇。即使那架舊飛機的老板請了專家診評,認為該機尚符合飛行條件,恐怕也不能改變您的決定,因為,坐舊飛機的風險性肯定較大。當然,如果任務緊急,又無其它手段,也只能乘坐舊飛機了。水利工程中也存在“風險論”或“確定論”的認識問題。很多年輕的工程師們總把工作看作是個“確定性”的問題。他們掌握現代化科技知識和手段,能進行復雜的分析計算試驗,熟悉規(guī)程、規(guī)范和標準。但他們忽視了一點:許多基礎性的資料、參數、假定、方法等都有相當的任意性,規(guī)范條文也只是已往經驗的總結,不存在絕對的正確性。例如,在設計一座水壩時,我們無法查清地基中的一切情況,無法完全掌握材料的特性和反應,更無法預知建成后會遭遇什么樣的洪水、會誘發(fā)多強烈的地震。舉個例子,我們現在能對拱壩在地震時的反應計算得很精確,連橫縫的開合也可考慮,但一切結果都取決于所給的地震動過程,而這是不可知的。我們只能假設很多條過程線來做研究。在水工設計中,一定程度上還得依靠過去的經驗和工程師的判斷。所以,基于現代科學理論、通過現代手段分析試驗、能滿足規(guī)程和規(guī)范要求的設計在法理上是站得住的,但任何設計師都無權宣布他的設計沒有風險。我深感在水利工程的設計中,“確定論”的影響大了一些,這也許與學校教育有關。老師總是要學生求出一個確定的答案。有些領導還經常要求專家們下簡單的結論,例如,“在這個壩址上能不能建高壩”,專家們也敢于做出確定的答案:“可以建多少米高的壩?!睂@樣的問答,我總有些懷疑。隨著科技發(fā)展和經濟實力增強,不計風險與投入,似乎很難排除在某個壩址建壩的可能性,反過來說,不附加約束條件地肯定能夠建壩也太簡單了些。事實上,不存在沒有風險的設計或工程,只是風險性有高低,工程失事的后果有大小而已,這就要求決策者做全面衡量。仍以坐飛機為例,如果必須在最短時間內到達某地,其它交通工具都無法滿足,機場上也只有一架飛機,該機又經過檢定,那么乘坐這架飛機就是合理的決定。但如果并不存在這種緊迫需要,有很多交通手段或有很多架飛機可供選擇,您又是攜帶全家男女登機,那么是否非得乘一架出過事的超齡飛機就值得深思了。以壩址選擇為例。如果我們要建一座興利水庫,有兩個壩址可供考慮。甲壩址的地質條件差,附近有活斷層,地震烈度高,但可獲得較大庫容,取得更多效益。乙壩址地質條件好,但位在上游,庫容較小,應該選哪個方案呢。這個問題的本質是要在效益、代價和風險中進行平衡和選擇。答案取決于具體條件,無一定之規(guī)。我們一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