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淺論春江花月夜的文學地位和作用李飛舟內容提要 張若虛是唐代一位名不見經傳的人物,并非職業(yè)詩人,只是做過兗州兵曹。他的詩僅存兩篇,春江花月夜一篇,就確定了他在唐詩史上很高的文學地位,該篇被稱為“孤篇蓋全唐”,張若虛真是一位奇人。春江花月夜一詩在立意和選材上總結前人的經驗,借樂府舊題譜寫天下眾多人的心聲,就是在當今社會仍有一定的時代進步意義,它的語言優(yōu)美、流暢婉轉、自然清麗,想象奇特,意境優(yōu)美,具有很高的審美價值,它的內容和形式多為后世詩人所借用。它是由齊梁綺麗浮靡文風轉向盛唐的自然清麗的一面旗幟,同時又是中國古代詩歌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關鍵詞 春江花月夜內容 形式 藝術 評價。張若虛是初、盛唐之交的一位詩人,大致與陳子昂等人同時登上詩壇。由于史傳無確載,其生平事跡不詳,只知他是揚州人,做過兗州兵曹,與賀知章、張旭和包融齊名,被稱為“吳中四士”。他的詩現存兩首,竟一篇春江花月夜就奠定了他在唐詩史上的大家地位,在整個古代文學史中起著重要傳承作用,這足見其作品有很高的藝術審美價值。本拙文試從作品內容、形式、藝術特色和人們的評價四個方面予以論述,希望各位專家批評指正。一、在春江花月夜的內容方面(一)題材方面。詩人張若虛以江月、探索宇宙和人生的奧秘、離思三個不同的題材為話題,引發(fā)開來寫成一首三十六句的抒情長詩。春江潮水涌潮入海,江海不分,滟滟的江波浩淼,宛轉的江流繞著遍生花草的原野,在皎潔的月光照耀下,顯現出“花林皆似霰”的自然景觀,作者進一步勾勒出“流霜不覺飛”、“白沙看不見”的朦朧、玲瓏透徹的美境,讓讀者想象出江天一色,月光一塵不染,大而明亮的迷人景象,在靜美的月光下,詩人站在江畔,仰望明月,情不自禁地探索月亮和人類生存奧秘,“何人初見月”、“何年初照人”是作者探索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有力證據。作者發(fā)現:人的個體生命是短暫有限的,然而世代相傳“無窮已”,江月雖存在永恒,但它是無生命的,只不過“年年只相似”,一層不變,這種超凡的宇宙意識是盛唐詩壇“宏豁大氣”最初的完美體現。由“不知江月待何人”一句引發(fā)出“離思”的話題,月光徘徊,照在明月樓上的妝鏡臺、玉戶簾、搗衣砧,而思婦想把這惱人的月光趕走,可月光卻“卷不去”、“拂還來”,從這兩個癡情動作形象地勾畫出思婦相思到了極點?!霸钢鹪氯A流照君”此句是思婦的強烈相思情感的升華,不單是思婦思念游子,浪跡天涯的游子何嘗不想歸家團聚,魚雁傳書雖有此傳說,但不及月光的快速。作者借助“夢落花”、“可憐春半”、“流春去盡”的意象,表面指春光易逝,實指人的青春歲月,時光催人老,歲月不饒人,年過半白還不能回家,還要等待何時才能回家,然而回答的是“碣石瀟湘無限路”表露出作者歸家無望,相會無期的消極悲觀的思想。(二)主題。春江花月夜這首詩有兩大主題:一是生命,二是追尋自己的精神家園。張若虛之前就有詩人涉及此主題,如曹植的送應氏:“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霜?!比罴亼眩骸叭松魤m露,天道邈悠悠”等等,但詩的主題多半是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暫。張若虛在此處別開生面,他的思想沒有陷入前人的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個人的生命是短暫即逝的,無法與日月同存,而子子孫孫一代接一代,永無止境,只要地球上適于生命的環(huán)境不毀滅,整個人類將會永存。這是詩人從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種欣慰,詩人雖有對人生短暫的感傷,但他是樂觀積極向上的,并不含有叔本華“對生命的棄絕”的極端悲觀主義成分。而是作者緣于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全詩的基調是“哀而不傷”,使我們得以聆聽到初盛唐時代之音的回響。這種對生命的熱愛,珍惜自己的青春年華的主題思想就是在當今社會仍有積極向上的時代意義。從“可憐春半不回家”與“江水流春去欲盡”揭示出此詩的第二個主題追尋自己精神家園,即思歸。想到了短暫的人生,卻有離別將有情人隔斷,又生出許多遺憾,這在每時每刻都以各種原因造成人們分離的封建社會,作者的感傷和遺恨真實地反映一個時代的生活側面,抒發(fā)了人們對人事變故,骨肉分離的悲哀,與親人團聚的強烈愿望。造成“骨肉分離”、“親人離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自然災害、戰(zhàn)爭、政治等,只要其中一個原因就可造成這種慘象。就拿臺灣與大陸的問題來說吧,由于歷史政治等多方面原因,造成海峽兩岸同胞分離近六十年,“盈盈一水,咫尺天涯”,隔斷了團聚與交往,但割不斷親情,海峽兩岸同胞盼望與親人團聚的心情是何等的強烈。而臺灣統(tǒng)治集團想搞“一中一臺”,分裂祖國的行為必然性遭到每一個中國人、海外僑胞的強烈反對和唾罵的。再看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的時刻,人們歡天喜地慶祝這一盛典,這使每一個中國人揚眉吐氣,這也是祖國強盛的重要標致,盼望與親人團聚,愿有情人終成眷屬,成了普天下老百姓的共同心愿。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一詩以盼望與親人團聚,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為主題譜寫心聲,將真切的生命體驗融入美的興象中,使讀者讀了此詩后心潮澎湃,在情感上與作者產生共鳴,再加上該有很高的藝術審美價值,該詩才能成為傳誦不衰的千古名篇。春江花月夜一詩的誕生,它填補了中國古代詩歌史上以月為中心媒介,同時寫男女雙方兩地相思,探索宇宙和人生哲理于同一首詩的空白??梢赃@樣說“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空前絕后.在此之前,也有不少離人相思之詩,但都是從游子或思婦單方面地抒發(fā)相思之情.如曹植、潘岳有少量的相思悼亡詩,還有古詩十九首。明月何皎皎:“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緯。憂愁不能眠,攬衣起徘徊?!边@是一首思婦懷念丈夫閨情詩。唐代詩歌中也有不少離別相思之詩,除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外,其它詩都是從單方面寫相思之情,如唐代詩人沈佺期的獨不見:“盧家少婦郁金香,海燕雙棲玳瑁梁。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誰為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北驹姀拈|中下筆,寫少婦的孤寂和悲怨,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戰(zhàn)爭給個人的現實生活與精神生活帶來的不幸。大詩人李白在子夜吳歌之一寫道:“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北驹娙缙缭V地描繪了“萬戶”婦人在月光下,搗衣聲中祈求期盼出征的丈夫早日結束戰(zhàn)爭回家的心情。又如唐朝的另一位大詩人杜甫在春望中寫道:“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边@是作者在安史之亂時期,被困于長安,思念自己的親人而作。杜甫在月夜憶舍弟這樣寫道:“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倍鸥洺K奶幜骼?,離開自己的故鄉(xiāng),對于自己的親人、家鄉(xiāng)是很思念的,尤其自己獨在異鄉(xiāng),時逢戰(zhàn)爭,便更加思念故鄉(xiāng)中的人、事、物。唐代后期的李商隱無題詩“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是典型的情人相思之作。表達出作者追求愛情而不能實現的纏綿相思之情。宋代蘇軾也采用類似的相思題材,在江城子一詞中寫道:“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边@是一首悼念亡妻之詞??梢源_定的是李白、杜甫的詩肯定受陳子昂“提倡漢魏風骨,倡導詩歌革新”的影響,李白、杜甫積極響應陳子昂的號召,積極投入到詩歌創(chuàng)作中去,寫出大量的符合當時潮流的詩歌,才會有盛唐的雄奇豪邁詩風,也才會出現詩歌的繁榮局面。然而陳子昂的詩作并不多,與之同代的張若虛率先響應陳子昂的文學主張,他的春江花月夜是施行這一主張的上乘典范之作,就是陳子昂的詩歌也遠不及春詩的文學審美價值。春江花月夜能在同一首詩中從男女雙方多角度地抒寫相思之情,在古代詩歌中確屬罕見,這與它能在中國古代詩歌中成為大家地位有很大關系.由此看來,春詩不論從主題的提煉和題材的加工,對唐朝繁榮的詩歌局面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對后代詩歌創(chuàng)作重要的啟蒙作用。二、作品的形式方面(一)語言方面。張若虛寫的詩與李白的詩相比,此詩沒有那么豁達,沒有那么些仙氣,但頗具靈性,就像李商隱的詩和柳永的詞一樣,小女子的纏綿與繾綣氛圍較濃厚,纏綿之情有余,大男子陽剛英雄氣不足。然而此詩并不像六朝華麗而靡靡的詩,只在情感漩渦里跌宕,它有自己與眾不同的東西。相較王維的詩,此詩也有一份脫俗。相較蘇軾和辛棄疾的詞,此詩沒有蘇辛詞的英雄豪邁之氣。本詩兩現春江、兩現明月、兩現海,交錯疊現的景觀把人帶進神奇美妙的境界,“滟滟”、“皎皎”、“代代”、“年年”等字疊用,有一種音節(jié)美、韻律美,斷而復續(xù),飛絲相接,給人一種清峻雄奇之感。詩人創(chuàng)造的這種詩歌形式,后來發(fā)展成為散曲和民歌中的“頂真續(xù)麻體”,至今中國詩壇還留有它動人的影子。春詩中有好多名句被后世詩人所引用或化用。例如崔顥的“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很可能根據“白云一片去悠悠,青風浦上不勝愁”化用而來;另外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有可能根據“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化用而來。也許李白“青天明月來幾時?我欲停杯一問之”,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是“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翻版。(二)意境和結構方面。詩篇題目就令人心馳神往。春、江、花、月和夜這五種事物集中體現了人生是最動人的良辰美景,構成了誘人探尋的奇妙藝術境界。 “江流婉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痹娙藢υ鹿獾挠^察極其精微:月光蕩滌了世間萬物的五光十色,將大千世界浸染成夢幻一樣的銀色,因而“流霜不覺飛”、“白沙看不見”。渾然只有皎潔的月光存在。在這畫面上,江天一線,皎月一輪,白云一片和婆娑的花枝,綽約的人影,孤獨的明月樓,又以其形的對比,構成線條的旋律,賦予本詩以繪畫的美。作者又以夜的寂靜為背景,把人們臆想中的海潮聲、江流聲、搗衣聲、凄涼的雁叫聲與游子思婦的嘆息聲,巧妙地編織成聲音的旋律,賦予該詩以音樂的美。本詩的這些美感可能對現代新月派詩人聞一多先生提出詩歌的“三美”(即繪畫美、音樂美、建筑美)有著重要的直接影響。全詩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前面十句,即從“春江潮水連海平”至“皎皎空中孤月輪”,這一部分主要寫春江花月夜的良辰美景。第二部分是從“江畔何人初見月”至“但見長江送流水”,這一部分主要探索宇宙生成的奧秘,感嘆個人生命的短暫和人類世代相傳的無限。第三部分是從“白云一片去悠悠”至“落月搖情滿江樹”最后一部分主要抒發(fā)了“扁舟子”、“思婦”的相思之情。本首詩的思想容量大,涵蓋的內容多,場景變化頻繁,真可謂“思接千載”、“視通萬里”。光是主題就是兩個,按理說其結構應該很松散,呈散文化結構,如果用今天的白話文來寫,就是一篇長抒情散文;按理說描繪了良辰美景,要么接著寫個人生命的短暫,宇宙的無限;要么接著寫離人的離愁別緒。然而本詩把幾個部分都寫,尤其要顯現在一首三十六句的詩里,作者以月為媒介,把不同場景的人和事“超鏈接”在一起,整首詩結構顯得雜而不亂,多而不煩,條理分明,剪裁恰當,結構緊湊,天衣無縫,作者把它置于特殊的環(huán)境中,情景互生,水乳交融,一切都顯得很自然,水到渠成,張若虛真是一位詩壇圣手呵!三、文學風格和藝術特色(一)藝術特色。發(fā)端兩句,展現了“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遼闊視野。一個“生”字,將明月擬人化;一個“共”字,又強調了春江與明月的天然聯系。詩篇把“月”擬人化,“徘徊”二字極其傳神。月光本想懷著對思婦的憐憫之情,要和思婦作伴,徘徊不肯離去,因而清輝灑在妝鏡臺上、玉戶簾上、搗衣砧上,豈料思婦觸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趕走這惱人的月色,可是“卷不去”、“拂還來”,真誠地依戀著她,這里“卷”和“拂”兩個癡情的動作,生動地表現出思婦內心的愁悵和迷惘。詩人立于江畔,仰望明月,不禁產生了“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疑問,對于這個涉及宇宙生成、人類起源的疑問,詩人自然無法回答。如果離開這首詩,單看這兩個問句,筆者認為問得很滑稽,也很無聊,這種提問就像問“雞和蛋誰先誰后”一樣既不好回答,也沒有必要回答。它在此詩中并不顯得多余,如果割舍它,則此詩就沒有那種峭拔挺立的氣勢,就顯得平淡無味,有它才可以剛柔相濟,回味無窮,正因為無法回答才成為古詩中不朽的名句。用設問方式做詩在張若虛之前就有了,偉大的詩人屈原曾有過天問,表現了人類對自然宇宙的不息探索,一千多年后的張若虛也發(fā)出了對宇宙的疑問,這充分體現了中國詩人所特有的宇宙意識。以這種方式做詩也常被后世詩人所仿效,唐代李白的把酒問月和宋代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是最好的例證。作者采用象征手法,以月色朦朧的夜為背景,而月亮又是主體,“月”是詩中情景兼融之物,它在全詩中猶如一條紐帶,貫穿上下,觸處生神。月亮賦予世界萬物以恬淡婉約的寧靜之美,月亮既是美的象征,又是情感相思的載體。“白云”、“青楓浦”托物寓情,白云飄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蹤不定。“青楓浦”為地名,但“楓”和“浦”在詩中又常用為感別的景物、處所。誰家何處二句互文見義,正因為不止一家、一處有離愁別恨,詩人才提出這樣的設問,一種相思,牽出兩地離愁,一往一復,詩情蕩漾,曲別有致。除上述修辭方法外,還有頂真、對偶、借代、拈連、雙關、用比喻等近十種,還用了詩經中“興”、“比”的方法。它是中國古代詩歌中用的修辭方法最多、最完美的典型。(二)在文學風格方面。本詩既有北朝詩歌中的剛健豪邁的風范,表現在詩的前半部分,又有南朝詩歌中婉約柔媚的氣韻,表現在該詩的后半部分。以流暢婉轉、自然清麗為主要特色。在同一首詩中兼?zhèn)淠媳背姼璧奶攸c,實不多見,筆者還未發(fā)現第二首詩與之相同。據胡應麟詩藪內編卷三記載:“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流暢婉轉,出劉希夷白頭翁上,而世代不可考。詳其體制,初唐無疑。崔顥雁門胡人詩,全是律體,強作歌行。黃鶴實類短歌,乃稱近體?!痹谝艄?jié)上又是一絕,根據周振甫詩詞例話P345所寫:“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它的音節(jié)流美婉轉在音節(jié)上可注意的有兩點:一、轉韻,四句押一個韻,頭四句用平聲韻,第二個四句用仄聲韻平仄交替,音節(jié)和諧。二、句中平仄雖然不像律詩那么嚴格,但也有一些句子用了律詩的平仄”我也仔細考察本詩的韻律,的確是這樣,全詩只有倒數第二個四句外,其它都分別押了不同的韻,“家”和“斜”按照當今普通話的音節(jié)不是同一個韻母,但古音也許是同一韻母。作者張若虛吸收了南北朝詩歌聲律學的優(yōu)秀成果,又兼收了初唐時的沈佺期、宋之問的律詩定型理論,并在此基礎上更加成熟與完美,并向樂府和歌行體轉化。詩歌的崇尚綺麗,大概是從東漢末開始的。曹丕在典論論文里提出:“詩賦欲麗”,到了西晉初年,陸機在文賦“詩緣情”的說法和傳統(tǒng)的“詩言志”相對立,這就造成崇尚綺麗的文風,走向浮艷。直到初唐,浮靡的文風轉向清麗,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便是一面旗幟??傊?春江花月夜是集“言志”、“抒情”和“音律美”于一體的完美典型.四、人們對春江花月夜的評價張若虛因寫詩的數量特別少,因此在唐宋時期并不著名,各家詩評很少關注此春江花月夜一詩,自然也無人承認它是曠世杰作了。自明代以后的唐詩開始收錄這首詩,明代鐘惺在唐詩歸中評價道:“淺淺說去,節(jié)節(jié)相生,使人傷感,未免有情,自不能讀,讀不能厭,將春江花月夜五字,煉成一片奇光,分合不得,真化工手?!鼻宕醴蛑圃娫u選卷一中說此詩“句句翻新,千條一縷,以動古今人心脾,靈愚共感,其自然獨絕處,則在順手積去,宛然成章。”王凱運論唐詩諸家源流-陳完夫問云:“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調,孤可多得的藝術篇橫絕,競為大家。李賀,商隱挹其鮮潤;宋詞、元詩,盡其支流?!标憰r雍唐詩鏡:“微情渺思,多以懸感見奇?!蓖鯃蜥楣盘圃姾辖猓骸扒槲南嗌?,各各呈艷,光怪陸離,不可端倪,真奇制也!”現代詩人、學者聞一多在唐詩雜論中認為該詩一脫宮廷空洞艷體之詩風,“清除了盛唐的路”;為雄奇壯美的一代盛唐詩風的到來,起到了重要的傳承作用,并在傳承中有所創(chuàng)新。因而“張若虛的功績是無從估計的?!彼趯m體詩的自贖一文這樣評價春江花月夜的:“這是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蔽艺J為春江花月夜一詩可以肯定的是屬于宮體詩,但南北朝以來的宮體詩多以抒寫閨閣情懷、以女人為詠物、寫實、消遣娛樂為特點,那些詩一般格調不高,而唯獨此詩吸收了宮體詩的優(yōu)點,拋棄其缺陷,抒發(fā)了建功立業(yè)、以天下為己任的遠大志向,這種宏豁之氣已成為盛唐之音的前奏曲,其調高遠,名垂千古。該詩之所以成為人們傳誦不衰的名篇,被譽為“孤篇蓋全唐”,除上述諸多評論家高度贊譽外,還跟中國古代十大名曲之夕陽簫鼓的演奏和傳唱有很大的關系,根據網上一些資料介紹:夕陽簫鼓是一首琵琶文曲,又名夕陽簫歌,最初有人認為夕陽簫鼓的立意,來自于白居易的琵琶行,事實上夕陽簫鼓的意境與琵琶行有很大的差異。史上更多人認為夕陽簫鼓的音樂內容和其展示的意境,來自于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一詩。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出現了改編夕陽簫鼓為管弦樂曲,更直接取名為春江花月夜。因為把它作為名曲演奏要比閱讀鑒賞的速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年可植入人工喉恢復語音功能行業(yè)深度調研及發(fā)展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2025-2030年手機存儲擴展技術企業(yè)制定與實施新質生產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城市交通綠色交通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瓶噴頭批發(fā)行業(yè)發(fā)展監(jiān)測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 遼寧碳中和碳達峰產業(yè)項目投資決策報告
- 2025年度殘疾人勞動權益保護與勞動合同簽訂實務手冊
- 2025年度政府與科技企業(yè)合作開發(fā)智能制造基地合同
- 2025年度大型活動意外傷害保險代理合同
- 2025年度時尚服裝設計版權保護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復墾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代理服務合同
- 火力發(fā)電廠水、汽試驗方法(標準規(guī)程匯編)
- 傷寒論類方整理
- 急性心肌梗塞
- 八年級地理下期教學計劃(星球地圖版)
- GB/T 19675.2-2005管法蘭用金屬沖齒板柔性石墨復合墊片技術條件
- 藍色科技風半導體產業(yè)PPT模板
- 院感手衛(wèi)生培訓課件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學習PPT
- 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治療課件
- PID圖(工藝儀表流程圖)基礎知識培訓課件
- 《澳大利亞特有動物》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