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考文言文閱讀復習.doc_第1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16/1485ef91-b1e7-49c8-9687-51c5caa5afe1/1485ef91-b1e7-49c8-9687-51c5caa5afe11.gif)
![2012中考文言文閱讀復習.doc_第2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16/1485ef91-b1e7-49c8-9687-51c5caa5afe1/1485ef91-b1e7-49c8-9687-51c5caa5afe12.gif)
![2012中考文言文閱讀復習.doc_第3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16/1485ef91-b1e7-49c8-9687-51c5caa5afe1/1485ef91-b1e7-49c8-9687-51c5caa5afe13.gif)
![2012中考文言文閱讀復習.doc_第4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16/1485ef91-b1e7-49c8-9687-51c5caa5afe1/1485ef91-b1e7-49c8-9687-51c5caa5afe14.gif)
![2012中考文言文閱讀復習.doc_第5頁](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20-1/16/1485ef91-b1e7-49c8-9687-51c5caa5afe1/1485ef91-b1e7-49c8-9687-51c5caa5afe15.gif)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012中考文言文閱讀復習 2012-5-10一、 閱讀下面兩篇選文,完成14題。【甲】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夫環(huán)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選自孟子兩章)【乙】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弊迂曉唬骸氨夭坏靡讯?,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選自論語)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兵革非不堅利也 兵: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3)足兵 兵: (4)民信之矣 信:2將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故君子有不戰(zhàn),戰(zhàn)必勝矣。譯文:(2)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譯文:3【甲】文中提出的中心論點是什么?【乙】文重點強調(diào)的觀點是什么?答:4你認為【甲】【乙】兩文重點強調(diào)的內(nèi)容有什么關(guān)系?答:二、閱讀下面【甲】【乙】兩篇選文,完成58題?!炯住咳撕氵^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疽摇棵献由贂r,誦,其母方織。孟子輟然中止,乃復進。其母知其喧也,呼而問之曰:“何為中止?”對曰:“有所失復得?!逼淠敢读哑淇?,以此誡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復喧矣。(選自韓詩外傳卷九)【注】誦:背誦。方:正在。輟然:突然中止的樣子。輟,停止,廢止。喧:遺忘。引:拿來。5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人恒過然后能改 恒過:(2)其母引刀裂其織 裂:6翻譯下列句子。自是之后,孟子不復喧矣。譯文:7【甲】【乙】兩文在表達方面有什么不同?答:8你認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獨特的地方?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道理?答:一、1【解析】此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翻譯能力。要結(jié)合句意推測詞義。尤其注意“兵”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答案:(1)兵器 (2)限制 (3)軍備(軍隊) (4)信任2【解析】此題考查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題(1),要結(jié)合“戰(zhàn)必勝矣”理解“有不戰(zhàn)”的意思;題(2),可聯(lián)系曹劌論戰(zhàn)譯文中作戰(zhàn)的先決條件“取信于民”來翻譯。答案:(1)所以君子不戰(zhàn)則已,戰(zhàn)就一定能勝利。(2)從古至今,人都有一死,(如果)不取信于民,國家就無以立足。3【解析】此題考查對中心論點的把握能力。論點是集中表明作者主張和看法的語句,通常在開篇或結(jié)尾。答案:【甲】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疽摇课模好駸o信不立。(或: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4【解析】此題考查對兩文內(nèi)容的比較閱讀能力。要在通讀兩文,分別概括內(nèi)容的基礎(chǔ)上指明兩文各強調(diào)了什么,是什么意思。這樣,兩者關(guān)系就好把握了。答案:【甲】文重點強調(diào)的“人和”(“得道”)就是人心所向,內(nèi)部團結(jié),【乙】文重點強調(diào)的“民信”(“取信于民”),二者有密切的相關(guān)性?!懊裥拧?“取信于民”)是“人和”(“得道”)的重要條件之一。附【乙】【譯文】子貢向孔子請教治理國家的辦法??鬃诱f:“只要有充足的糧食,充足的軍備以及人民的信任就可以了?!弊迂晢枺骸叭绻炔坏靡岩サ粢豁棧椫邢热サ裟囊豁??”孔子說:“去掉軍備?!弊迂曈謫枺骸叭绻炔坏靡堰€要去掉一項,兩項中去掉哪一項?”孔子說:“去掉糧食。從古至今,人都有一死,(如果)不取信于民,國家就無以立足?!倍?、5【解析】此題考查對文言實詞的解釋能力??筛鶕?jù)句意推測詞義。要注意“恒”古今異義的不同、“過”在此處為詞類活用。答案:(1)常常犯錯誤 (2)割斷6【解析】此題考查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一要落實關(guān)鍵詞的注釋,如“是”“喧”;二要結(jié)合上下文將原句省略的內(nèi)容補充上,使其表意明確、表達流暢,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要求。答案:從此以后,孟子不再因為分心而遺忘書中的內(nèi)容了。7【解析】此題考查對表達方式的分析比較能力?!氨磉_”就是表達方式,把握兩文前者是論說散文,后者是記事散文是解題的關(guān)鍵。答案:【甲】文以議論為主,語言精練,分析透辟;【乙】文以敘述為主,用引刀裂織的方法明理,自然巧妙。8【解析】此題考查對【乙】文內(nèi)容的理解及主旨的概括能力。首先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礎(chǔ)上明確孟母采取了怎樣的做法,然后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概括。故事說明的道理要結(jié)合少年孟子的行為揣摩孟母做法的“言外之意,畫外之音”。答案:孟母是用實際行動來教育孩子的。說明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全神貫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的道理。附【乙】【譯文】孟子小時候,(有一次)背誦詩文,他的母親正在織布。孟子突然停止背書,一段時間后,接著再背誦下去。孟子的母親知道他是因為分心而遺忘了書中的內(nèi)容,于是把他叫來問道:“為什么中途停止(背書)?”孟子回答說:“書中有些地方忘記了,后來又記起來了?!保ㄟ@時,)孟子的母親拿起刀割斷她織的布,用這種方法來告誡他讀書不能半途而廢。從此以后,孟子不再因為分心而遺忘書中的內(nèi)容了。小石潭記比較閱讀三、【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動,淑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疽摇繌纳介T右折,得石徑,數(shù)步,聞疾雷聲,心悸。山僧曰:“此瀑聲也?!奔糙?,度石罅,瀑見。瀑行青壁間,撼山掉谷,噴雪直下,怒石橫激如虹,忽卷掣折而后注,水態(tài)愈偉,山行之極觀也。游人坐欹巖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絲,虛空皆緯,至飛雨瀉崖,而猶不忍去。觀第五泄記(節(jié)選) 袁宏道注第五泄:第五級瀑布。罅(xi):裂縫。掉:搖動。8.下列句中加點的“以”與“以面受沫”中的“以”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A.無從致書以觀 B.或以錢幣乞之C.扶蘇以數(shù)諫故,上使外將兵 D.皆以美于徐公9.用現(xiàn)代漢語翻澤下列句子。(4分)(1)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翻譯:(2)瀑行青壁間,撼山掉谷。翻譯:10.以上詩文部描寫了水,請從中分別選個表現(xiàn)水的特點的字,填入下面空格中。(3分)【乙】文譯文:從廟門往右拐,有一個石頭鋪的小路。走幾步聽到很響的打雷聲,心里感到害怕。山上的和尚說:“這是瀑布的聲音?!笨觳阶呷?,邁過一塊石頭縫隙,就看見了瀑布。石頭青綠,陡峭如刀削,達不到寸膚(長度單位)的寬度,三面石頭就像外城一樣聳立。瀑布在青壁間落下,震撼著山谷,就像直著向下噴出雪花一樣,突兀的巖山橫攔瀑布,激起水花,就像彩虹,拍到岸邊水浪突然卷起來然后才落回水中,水的氣勢更加雄壯,是游山看到的最壯觀的景色了。游人們或坐或靠著巖石向下望,拿自己的臉接住迸起的水沫,開始就像一絲涼線,空空的都像編織物的橫線,到了飛雨瀉崖,還留戀不想回去。答案:7.(2分)D 8.(2分)B9.(4分)(1)潭中的魚大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什么依靠也沒有。(2)瀑布在青色的石壁間飛瀉,震撼著山谷。(每句2分,意對即可)l0.(3分)(1)平(或:綠)(2)清(3)偉(或:疾)(每處1分)11.(2分)(1)思鄉(xiāng)之情(2)而猶不忍去(每處1分)四、(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環(huán),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為巖。青樹翠蔓,蒙絡(luò)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然不動,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節(jié)選自柳宗元小石潭記)11(乙)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毀,榛莽荒穢。因作小樓二間,與月波樓通。遠吞山光,平挹江瀨,幽闃遼,不可具狀。夏宜急雨,有瀑布聲;冬宜密雪,有碎玉聲。宜鼓琴,琴調(diào)和暢;宜詠詩,詩韻清絕;宜圍棋,子聲丁丁然;宜投壺,矢聲錚錚然:皆竹樓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鶴氅,戴華陽巾,手執(zhí)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慮。江山之外,第見風帆沙鳥,煙云竹樹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煙歇,送夕陽,迎素月,亦謫居之勝概也。(節(jié)選自王禹偁黃岡竹樓記)(12分)【注】子城:城門之外的套城,也叫甕城、月城。雉堞(zhdi):城墻上矮而短的墻。圮(p):毀壞。榛:叢生的雜樹。莽:深密的荒草。月波樓:在湖北省黃岡縣城上。平挹(y)江瀨(li):意思是平視沙灘清流似乎伸手可汲。挹:汲取。瀨:沙灘上的流水。闃(q):靜。(xin ):遠。狀:描述。丁?。▃hn zhn ):棋子敲擊聲。投壺:古代宴飲時舉行的一種娛樂游戲,用箭往壺里投,以投中次數(shù)決定勝負。公退:辦公歸來。被:同“披”。華陽巾:道士戴的頭巾。第:只。8解釋句中加點的詞。(2分)(1)水尤清冽( ) (2)不可具狀( )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A. 乃記之而去 公退之暇B. 其岸勢犬牙差互 待其酒力醒C. 潭西南而望 野芳發(fā)而幽香D. 以其境過清 以中有足樂者1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邊句子。(2分) 江山之外,第見風帆沙鳥,煙云竹樹而已。 11文段理解。(6分)(1)甲文第二段共有三句,其中側(cè)面描寫潭水清澈透明的是第 句;乙文第一段中由遠及近寫景的對偶句是“ ”;乙文中暗示了作者在政治上的遭遇的一個詞是“ ”。(3分)(2)甲乙兩文都表現(xiàn)了作者遭貶后為排解內(nèi)心憤懣而寄情山水的心境,請根據(jù)兩文內(nèi)容,結(jié)合作者的心境,補寫下面的對聯(lián)。(3分)見永州石潭,樂山水樹竹,感受凄寒之景;登黃岡竹樓,宜琴棋詩壺, 【乙】文譯文:子城的西北角上,矮墻毀壞,長著茂密的野草,一片荒穢,我因而就地建造小竹樓兩間,與月波樓相接連。登上竹樓,遠眺可以盡覽山色,平視可以將江灘、碧波盡收眼底。那清幽靜謐、遼闊綿遠的景象,實在無法一一描述出來。夏天宜有急雨,人在樓中如聞瀑布聲;冬天遇到大雪飄零也很相宜,好象碎瓊亂玉的敲擊聲;這里適宜彈琴,琴聲清虛和暢;這里適宜吟詩,詩的韻味清雅絕妙;這里適宜下棋,棋子聲丁丁動聽,這里適宜投壺,箭聲錚錚悅耳。這些都是竹樓所促成的。公務(wù)辦完后的空閑時間,披著鶴氅,戴著華陽巾,手執(zhí)一卷周易,焚香默坐于樓中,能排除世俗雜念。這里江山形勝之外,但見輕風揚帆,沙上禽鳥,云煙竹樹一片而已。等到酒醒之后,茶爐的煙火已經(jīng)熄滅,送走落日,迎來皓月,此亦是謫居生活中的一大樂事。答案:8(1)格外(或:特別、尤其) (2)詳細(或:全部、一一)(2分)9D(2分)10江流山巒之外(或:江流山巒的遠處),只看到風中的白帆,沙灘上的水鳥,輕煙淡云,翠竹綠樹而已(或:翠竹綠樹罷了)。(2分。錯一處扣1分,扣完2分為止。)11(1)第一空:一(或:1) 第二空:遠吞山光,平挹江瀨 第三空:謫(或:謫居)(3分。每空1分。) (2)示例:“消遣世慮之情”、“排解謫居之憂”等。(3分。酌情評分。)陳涉世家課內(nèi)外比較閱讀一、閱讀兩段選文,按要求答題。甲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吳廣者,陽夏人也,字叔。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茍富貴,無相忘?!眰蛘咝Χ鴳?yīng)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 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行收兵。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騎千余,卒數(shù)萬人。攻陳,陳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zhàn)譙門中。弗勝,守丞死,乃入據(jù)陳。數(shù)日,號令召三老、豪杰與皆來會計事。三老、豪杰皆曰:“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伐無道,誅暴秦,復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标惿婺肆橥?,號為張楚。當此時,諸郡縣苦秦吏者,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yīng)陳涉。乙陳勝王凡六月。已為王,王陳。其故人嘗與傭耕者聞之,之陳??蹖m門曰:“吾欲見涉?!?宮門今欲縛之。自辯數(shù),乃置,不肯為通。陳王出,遮道而呼涉。陳王聞之,乃召見,載與俱歸。入宮,見殿屋帷帳,客曰:“伙頤!涉之為王沉沉者”楚人謂多為伙,故天下傳之,伙涉為王,由陳涉始??统鋈胗l(fā)舒,言陳王故情。或說陳王曰:“客愚無知,顓妄言,輕威?!标愅鯏刂?。諸陳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無親陳王者。(兩段文字均節(jié)選自史記陳涉世家)注釋:伙頤:伙,表示眾多的意思;頤,通“矣”,嘆詞。沉沉者:富麗深邃的樣子。顓(zhun):獨一,專擅。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 茍富貴 若為傭耕 比至陳 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 凡六月 或說陳王 載與俱歸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諸陳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無親陳王者。3你怎樣看待陳勝所說的“茍富貴,無相忘”這句話?4、(甲)(乙)兩段文字,都是選自司馬遷的史記陳涉世家。(甲)段文字重點敘述的是:(乙)段文字重點敘述的是: 5、你認為陳涉建立政權(quán)前后成功和失敗的原因各是什么?我們能從中得到什么啟示?原因: 啟示:二、比較閱讀。甲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將尉醉,廣故數(shù)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尉果笞廣。尉劍挺,廣起,奪而殺尉。陳勝佐之,并殺兩尉。召令徒屬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當斬。借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徒屬皆曰:“敬受命?!蹦嗽p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袒右,稱大楚。為壇而盟,祭以尉首。乙項籍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籍曰:“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庇谑琼椓耗私碳ǎ笙?,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秦始皇帝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绷貉谄淇?,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長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注釋:籍:項羽的字。項梁:項羽的叔叔1下面每組中加點詞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吳廣素愛人 我行我素 B皆已失期 不期而遇C學萬人敵 敵眾我寡 D梁與籍俱觀 與時俱進2對下面加點的字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奪而殺尉(表示順接,相當于“然后”) B尉果笞廣(鞭打)C梁以此奇籍(因為) D雖吳中子弟(雖然)3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下面的句子。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 梁以此奇籍。 4對秦的統(tǒng)治,不同的人表現(xiàn)出不同的態(tài)度,請閱讀下面材料,對相關(guān)歷史人物任選一人做一點簡要評價。陳涉:“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秦始皇帝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高祖(劉邦)常繇咸陽,縱觀,觀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參考答案:一、1、去、往 音節(jié)助詞,無實義 如果 你 等到 同“披”總共 有的人 一起,一同2、陳勝長嘆著說:唉!燕雀怎么能夠知道鴻鵠的志向呢? 陳勝的許多老朋友都主動離開了他,從此以后再也沒有親近他的人了。3、反映出他不滿現(xiàn)狀、渴求改變命運的心態(tài)及對富貴生活的向往,表現(xiàn)出與窮朋友同甘共苦的心愿。4、(甲)陳勝率眾起義,深得民心,建立了政權(quán)(乙)陳勝起義建立政權(quán)后喪失民心,丟失了政權(quán)。5得人心成功,失人心失敗。(1分)人心向背是成敗的關(guān)鍵。(1分)附:譯文:陳勝稱王總共六個月的時間。當了王之后,以陳縣為國都。從前一位曾經(jīng)與他一起雇傭給人家耕田的伙計聽說他做了王,來到了陳縣,敲著宮門說:“我要見陳涉。”守宮門的長官要把他捆綁起來。經(jīng)他反復解說,才放開他,但仍然不肯為他通報。等陳王出門時,他攔路呼喊陳涉的名子。陳王聽到了,才召見了他,與他同乘一輛車子回宮。走進宮殿,看見殿堂房屋、帷幕帳簾之后,客人說:“夥頤!陳涉大王的宮殿高大深邃?。 背厝税选岸唷苯凶觥扳贰?,所以天下流傳“夥涉為王”的俗語,就是從陳涉開始的。這客人在宮中出出進進越來越隨便放肆,常常跟人講陳涉從前的一些舊事。有人就對陳王說:“您的客人愚昧無知,專門胡說八道,有損于您的威嚴?!标愅蹙桶褋砜蜌⑺懒恕拇酥?,陳王的故舊知交都紛紛自動離去,沒有再親近陳王的人了。二、1、D 2、D 3、王侯將相難道是天生的貴種嗎?項梁捂住項羽的嘴,說:“不要說狂話,要被滅族的?!表椓阂虼擞X得項羽是個奇才。 4陳涉對暴秦的統(tǒng)治不滿,有追求平等的理想;項羽對秦充滿仇恨,有滅秦的豪情壯志;劉邦對秦皇帝充滿羨慕之情,流露出對富貴功名的世俗追求。附:譯文:項籍少年時,學習認字寫字沒有完成,便放棄了;又學習擊劍等武藝,也沒有學成。項梁對他很生氣。項籍卻說:“寫字,能夠用來記姓名就行了。劍術(shù),一個人就可以抵擋,不值得學。要學習成千上萬人才能抵擋的本領(lǐng)(即兵法)?!庇谑琼椓壕蛡魇陧椉娛聦W知識。項籍非常高興,大致了解兵法的意思,又不肯完成學業(yè)。秦始皇游覽會稽郡,渡浙江時,項梁和項籍一塊兒去觀看。項籍說:“那個人我可以取代他!”項梁捂住他的嘴,說:“不要胡說,(否則)就要滅族了!”項梁因此認為項籍不同凡俗。項籍身高八尺有余,力大能舉鼎,才能、勇氣超過常人,即使是吳中當?shù)氐哪贻p人也都很畏懼他。甲 文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忠良,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qū)?,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yōu)劣得所。乙 文晏子為齊相,出。其御之妻從門間而窺。其夫為相御,擁大蓋,策駟馬,意氣揚揚,甚自得也。既而歸,其妻請去。夫問其故。妻曰:“晏子長不滿六尺,身相齊國,名顯諸侯。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長八尺,乃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為足。妾是以求去也?!逼浜蠓蜃該p抑。晏子怪而問之,御以實對。晏子薦以為大夫。注釋:御:馬夫。 駟馬:四匹馬拉的車。 去:離開,這里指離婚。 相:擔任國相。志念:志向和思考的東西。自下:謙虛。自損抑:克制自己,保持謙卑。對:回答。16解釋下列短語。(2分。任選4個作答)(1)簡拔: (2)裨補闕漏: (3)優(yōu)劣得所: (4)意氣揚揚: (5)名顯諸侯: 17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兩個句子的意思。(4分)(1)將軍向?qū)櫍孕惺缇?,曉暢軍事?(2)今者妾觀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 18選出理解和分析有誤的一項。( ) A甲文是奏章,是典型的事實論證的寫法,思路嚴密;直截了當,讓人容易接受。B乙文是寓言,簡短精練,含義深刻,含蓄地表明觀點、說明道理,說服力強。C甲文乃出師伐魏前所作,基本目的是表達感念先帝知遇之恩、忠于劉氏父子的真摯感情。D乙文非常細膩地敘述了一個故事,雖鮮明生動,但讀者難以把握作者的真實意圖。用這樣的手法推薦國家大臣,似乎也不夠慎重。19諸葛亮和晏子都是古代名相,結(jié)合選段用自己的話說說他們選用人才的標準有何不同。(4分) (甲)侍中、,可計日而待也。(乙)晉平公問于祁黃羊曰:“南陽無令,其誰可而為之?”祁黃羊?qū)υ唬骸敖夂?。”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耶?”曰:“君問可,非問臣之仇也?!逼焦唬骸吧啤!彼煊弥?,國人稱善焉。 居有間,平公又問祁黃羊曰:“國無尉,其誰可而為之?”對曰:“午可?!逼焦唬骸拔绶亲又右??”對曰:“君問可,非問臣之子也?!逼焦唬骸吧啤!庇炙煊弥?。國人稱善焉。 孔子聞之,曰:“善哉,祁黃羊之論也!外舉不避仇,內(nèi)舉不避子,祁黃羊可謂公矣?!?75.解釋加點詞的意思。(4分)(1) 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 )(2)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3)其誰可而為之( )(4)居有間,平公又問祁黃羊( )76.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 (1)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2)君問可,非問臣之仇也。77.甲乙兩文都說到“用人”的問題,但兩文各有不同。甲文是諸葛亮出師前給后主劉禪所提出的中肯建議,其核心是:_ _ _ _;乙文中祁黃羊舉薦賢人的特點是:_ _(用原文回答)78.選擇一個角度,談?wù)勀阕x了(甲)文或(乙)文后獲得的啟示。 (十二)1 先帝知臣謹慎,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2 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滬,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yè)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愿,而議者謂為非計。今賊適疲于西,又務(wù)于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節(jié)選自諸葛亮后出師表)79.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2分)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庶竭駑鈍,攘除奸兇 思惟北征,宜先入南 今賊適疲于西 8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古今相同的一項是:()A.先帝知臣謹慎 B.阡陌交通,雞犬相聞C.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愿 D.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8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興復漢室,還于舊都B. 以奉先帝之遺愿顧王業(yè)不可偏安于蜀都輟耕之壟上C而議者謂為非計 D.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水落而石出者以是人多以書假余82.翻譯下面句子。(4分)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故五月渡滬,深入不毛,并日而食83.縱觀甲乙兩段內(nèi)容,簡要概括諸葛亮請求興北伐的三個理由(3分75. (4分)每小題1分(1)給予 (2)痛心遺憾 (3)做、擔任 (4)過了76. (4分)每小題2分。 (1)親近賢臣,疏遠小人,這是先漢所以興隆的原因。(2)您問的是誰可以擔任(縣令),不是問誰是我的仇人。77. (4分)每處2分(1)親賢臣,遠小人(2)外舉不避仇,內(nèi)舉不避子78. (4分)本題可從選用人才、舉薦人才、結(jié)交朋友等方面任選一個角度,加以完整闡述即可得滿分。79(2分)寄:托付攘除:鏟除宜:應(yīng)該適:正好,正逢(只寫對一個不得分,寫對兩個得1分,寫對三個得1分)80(2分)B 81(2分)D82(4分)這就是用來報答先帝、盡忠陛下的職責。所以五月渡過瀘水,深入到不長莊稼的荒涼地方,兩天才吃一頓飯。(意思正確即可,關(guān)健詞譯錯的酌情扣分)83(3分)是自己報答先帝知遇之恩和忠于陛下的職責;南方叛亂已經(jīng)平定,武器裝備已經(jīng)充足;敵方受到東西方威脅,正處于疲憊之時。(答出一點得1分,意思正確,言之有理即可)答案:16(1)選拔;(2)彌補缺點和疏漏之處;(3)才能高的低的都得到合理的安排;(4)趾高氣揚,得意洋洋,手舞足蹈,得意忘形等;(5)在諸侯各國都有很大的名聲。(共2分。對2個得1分,得滿2分為止)17(1)將軍向?qū)?,性格品行善良公正,全面了解軍事方面的事情。?)今天我看他出門,雖然志向遠大,深謀遠慮,卻總是顯出自己很謙虛的樣子。(共4分,每句2分。不要求完全直譯,無大錯即可得滿分)18D(2分)19諸葛亮推薦文武大臣的原則:忠誠、細心、能干、公正,久經(jīng)鍛煉和考驗。晏子的標準則是:有了缺點能虛心接受意見,并及時加以改正。(甲)9諸葛亮 后主或劉禪,或后主劉禪(共1分,每空0.5分)曹劌論戰(zhàn)對比閱讀(一)閱讀甲、乙兩則文言文,按要求回答文后問題。 【甲】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日:“未可?!饼R人三鼓。劌日:“可矣?!饼R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日:“未可?!毕乱暺滢H,登軾而望之,日:“可矣?!彼熘瘕R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日:“夫戰(zhàn),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乙】故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以治待亂,以靜待嘩,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逸待勞,以飽待饑,此治力者也。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陣,此治變者也。 (節(jié)選自孫子軍爭篇) 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 (1)公將馳之 (2) 望其旗靡 (3)三軍可奪氣 (4)朝氣銳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澤下列句子。(1)彼竭我盈,故克之。 (2)勿擊堂堂之陣,此治變者也。 3甲文中曹劌“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的原因是: ;乙文中的中心句是 。(均用句中原文回答)4節(jié)選的甲、乙兩文在闡述用兵方面相同的觀點是什么?這些觀點對我們今天的學習和生活有怎樣的借鑒作用? 1(1)驅(qū)車(追趕)(2)倒下(3)士氣(4)銳利(飽滿) 2(1)他們的勇氣消失了而我軍的士氣正旺,所以戰(zhàn)勝了齊軍。 (2)不要去攻擊陣容整齊的敵人,這就是治理軍隊的變化啊。(意思對即可) 3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 故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4第一問答案要點:戰(zhàn)爭中要善于分析敵情,把握戰(zhàn)機,軍事上要后發(fā)制人;第二問答案要點:(_1)無論干什么事要善于分析;(2)善于聽取并采納群眾的意見;(3)運用正確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等等。 【乙文譯文】對于敵人的軍隊,可以挫敗它的士氣;對于敵人將領(lǐng),可以動搖他的意志。因此,初戰(zhàn)時,部隊士氣高昂;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則逐漸懈?。坏綉?zhàn)斗后期,士氣就衰竭了。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要避開敵人士氣旺盛的時候,而選擇在對方士氣低落、衰竭時進攻,這是掌握士氣的方法。用我方的嚴整有序,對付敵方的混亂無序;以我方的沉著冷靜,對付敵方的躁動不安,這是掌握軍隊心理的方法。用我方的靠近戰(zhàn)地,等待敵人的遠道而來;用我軍的安逸從容,對付敵軍的疲勞倉促;用我軍的糧餉充足,對付敵軍的饑餓不堪,這是把握軍隊戰(zhàn)斗力的用兵方法。不要去截擊旗幟嚴整、隊列雄壯的敵軍,不要去攻打陣容強大、實力雄厚的敵人,這是掌握機變的用兵方法?!炯住渴甏海R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日:“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日:“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日:“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叢分人。對日:“小惠未褊,民弗從也。公日:“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惫眨骸靶〈笾z,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 【乙】趙簡子有兩白騾而甚愛之。陽城胥渠住廣門之館,夜叩門而謁日:“主君之臣胥渠有疾,醫(yī)教之日:得白騾之肝,病則止;不得則死?!遍T人入通。董安于侍奉于側(cè),慍日:“嘻!胥渠也,期吾君騾,請即殺之?!焙喿尤眨骸胺驓⑷艘曰钚?,不亦不仁乎?殺畜以活人,不亦仁乎?于是召庖人殺白騾,取肝以與陽城胥渠。住無幾何,趙簡子興兵而攻狄。廣門之官,左七百人,右七百人,皆先登而獲敵首。人主安能不好士? (選自呂氏春秋)【注釋】趙簡子:晉大夫,名鞅,謚號簡子。 陽城胥渠l復姓陽城,名胥渠。 董安于:趙簡子家臣。 期:希冀,這里指想得到。 庖人:廚師。狄:我國古代北方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名。1選出對下列加點詞的意思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A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增加) B小惠未褊,民弗從也(同“遍,遍) C夫殺人以活畜(使存活) D人主安能不好士?(愛惜) 2選出下列加點詞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項 A肉食者鄙中峨冠而多髯者為東坡 B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輟耕之壟上 C董安于侍奉于側(cè)躬耕于南陽 D夜叩門而謁日然得而臘之以為餌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甲文中畫線句子。(1)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2) 夫殺人以活畜,不亦不仁乎 4 甲文用魯莊公的“鄙”來襯托曹劌的遠謀;乙文也運用了類似的寫法,請用乙文中的例子來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5。甲、乙兩個文段,反映了兩位政治家共同的思想,這種政治思想用我們課內(nèi)學過的孟子的一句名言(或兩個字)來概括,就是: 。6 作為當代中學生,你怎樣看待趙簡子“殺畜以活人”的做法? 1A 2B 3衣食這類養(yǎng)生的東西,不敢獨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給別人。 4用董安于殺人以活畜的主張,反襯趙簡子殺畜以活人的做法,鮮明地突出了趙簡子愛惜人才即“好士”),目光長遠,以人為本。(意思對即可) 5示例:(1)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得道(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全球頂?shù)装b盒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國落地式拆碼盤機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diào)研報告
- 2025-2030全球智能電梯紫外線消毒系統(tǒng)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耐高溫硅膠電纜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夾具零件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2025-2030全球鈣鈦礦封裝膠膜行業(yè)調(diào)研及趨勢分析報告
- 數(shù)學競賽專題講座七年級第5講-計算-工具與算法的變遷(含答案)
- 爆破工程承包合同書
- 搬遷合同協(xié)議書
- 2025書畫銷售合同
- 四川省自貢市2024-2025學年上學期八年級英語期末試題(含答案無聽力音頻及原文)
- 2025-2030年中國汽車防滑鏈行業(yè)競爭格局展望及投資策略分析報告新版
- 2025年上海用人單位勞動合同(4篇)
- 新疆烏魯木齊地區(qū)2025年高三年級第一次質(zhì)量監(jiān)測生物學試卷(含答案)
- 衛(wèi)生服務(wù)個人基本信息表
- 高中英語北師大版必修第一冊全冊單詞表(按單元編排)
- 苗圃建設(shè)項目施工組織設(shè)計范本
- 廣東省湛江市廉江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 學校食品安全舉報投訴處理制度
- 2025年生物安全年度工作計劃
- 通用電子嘉賓禮薄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