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閱讀5頁,還剩7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論中藥的 有毒與無毒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常章富 一、有毒無毒的源流 有毒與無毒, 是中藥藥性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對中藥有毒與無毒的認識,可以上溯到遠古時代。 西漢,劉安 淮南子 修務(wù)訓 云: “ 神農(nóng)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 一日而遇七十毒 ” 。 說明在原始社會,先祖通過生產(chǎn)、生活和醫(yī)療實踐,對藥物的有毒與無毒已經(jīng)有了初步了解。 周代 ,醫(yī)藥學家已學會了用藥物的 “ 毒性 ” ( 即藥物的偏性 )治病。故 周禮 天官 冢宰 有 “ 醫(yī)師掌醫(yī)之政令,聚毒藥以供醫(yī)事 ” 之說。 戰(zhàn)國秦漢之間 , 黃帝內(nèi)經(jīng) 關(guān)于藥物 “ 有毒無毒 ” 的論述,說明醫(yī)藥學家進一步認識到藥物可分為有毒與無毒兩類。 同時,醫(yī)藥學家不但認識到藥物可分為有毒與無毒兩類,而且也初步認識到 “ 有毒 ” 藥物對人體的 毒害程度不同 ,并將 毒害程度 分為 “ 毒 ” 與“ 大毒 ” 兩級如: 據(jù)北宋李昉 太平御覽 卷九百八十七引 吳氏本草經(jīng) 云: “ 陽起石:扁鵲:酸,無毒 ” ; 卷九百八十九引 吳氏本草經(jīng) 云: “ 茯苓:扁鵲:甘,無毒 ” ; 卷九百九十一引 吳氏本草經(jīng) 云: “ 人參:扁鵲:有毒 ” ;卷九百九十引 吳氏本草經(jīng) 云: “ 藜蘆:扁鵲:苦,有毒 ” ; 卷九百九十三引 吳氏本草經(jīng) 云: “ 馬刀:扁鵲:小寒,有大毒 ” ;卷九百五十一引 吳氏本草經(jīng) 云: “ 斑貓:扁鵲:甘,有大毒 ” ;等等。 漢代, 藥物的有毒無毒理論,同四氣五味一樣,已成為指導臨床用藥的基本原則。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在序例中論述了毒藥的配伍、炮制及使用方法;在正文中又將所載 365種藥物,按其有毒無毒分為上中下三品: 上品 “ 無毒 ” ,大多為補虛扶正之品; 中品 “ 有毒或無毒 ” ,為補虛扶弱或祛邪抗病之品; 下品多 “ 毒 ” ,為祛邪攻積之品。 魏晉南北朝, 人們對毒性藥物的認識逐步加深,分類也由兩級升至三級。如: 魏 人吳普在 吳氏本草 中曾承襲前人經(jīng)驗,也將 “ 有毒 ” 藥物分為 毒與大毒兩級 ; 梁 人陶弘景在撰寫 名醫(yī)別錄 時,將所載有毒藥物的級別分為 大毒、有毒、小毒三級 ,并逐一標明大毒、有毒、小毒、無毒 ” 。 隋代, 巢元方 諸病源候論 卷二十六 解諸藥毒候 明確指出“ 毒有大小 ”。 唐代 , 在甄權(quán)的 藥性論 與蘇敬等編著的 新修本草 中,均仿效陶弘景,亦將有毒中藥分為 大毒、毒、小毒三級 ,如: 藥性論 云: “ 水銀:有大毒 ” ; “ 飛廉:有毒 ” ; “ 云母:有小毒 ” 等。 王冰在 次注黃帝素問 五常政大論 中提出在使用藥物時要做到: “ 能毒者以厚藥,不勝毒者以薄藥 ” ; “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yǎng)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不盡,行復(fù)如法 ” 。 這些論述,至今仍為指導臨床用藥的重要原則。 五代時期 , 日華子本草 將有毒中藥的分級增加了 “ 微毒 ” 一級,由三級分法上升為 四級分法 。 據(jù)宋人唐慎微 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 記載, 日華子本草 曾云丹砂、雄黃、生銀、鐵、伏龍肝、赤銅屑、錫銅鏡鼻等均為有 “ 微毒 ”之品。 宋代, 掌禹錫等在編著綜合性本草著作 嘉祐本草 時,接受了 日華子本草 的 四級分法 ,也將有毒中藥的分為 大毒、毒、小毒、微毒四個等級 。之后,唐慎微 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 等綜合性本草,均采用了四級分級法,如云:生金、獨自草、青腰蟲等有大毒;石膽、白頭翁、龜甲等有毒;銅礦石、千里及、蛤蚧等有小毒;羅勒、萵苣、佛甲草等有微毒。 金代 的張子和、 明代 的張景岳、 清代 名醫(yī)徐大椿、吳瑭等對有毒無毒的理論與內(nèi)容不斷補充修正,使其日臻完善。 二、 有毒與無毒的含義 (一)“毒”字的本意 各國的傳統(tǒng)醫(yī)藥學,都與本國的傳統(tǒng)文化緊密相連。 我國的中醫(yī)藥學,本來就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也不例外。所以,要弄清中藥學中的有毒與無毒的內(nèi)涵,就必須從文字學入手,首先弄清 “ 毒 ” 字的本意。 今考,漢代許慎 說文解字 第一下 云: “ 毒 ,厚也。害人之屮,往往而生。從 艸 ,毐聲。 ” 屮:即古草字,同艸。又讀澈,意指初生的小草或草芽,長旺盛了就要用“艸”字表示 清代,段玉裁在 說文解字注 第一篇下 注云:“ 毒兼善惡之辭 ,猶祥兼 吉兇 ,臭兼 香臭也?!?注: 祥:福,善,吉兇之征兆。引申為順。從示,羊聲。古作羊,吉兇之先見。 臭:兼香臭,此作香氣,即另一種香氣。香臭是很難區(qū)別的。 “ 字義訓厚,字形何以從艸?蓋制字之本意。因害人之草往往而生,往往猶歷歷也。其生 蕃 多,則 其害尤厚 ,故字從艸,引申為 凡厚 之義。 ” 也就是說,所謂 “ 毒,厚也 ” 的厚,其本意應(yīng)該是一個 中性形容詞 ,表示“ 多也 ” 、 “ 重也 ” 、 “ 劇也 ” 、 “ 峻烈也 ” 等。 據(jù)此推之,“ 惡而厚 ”可謂之為“毒”,“ 善而厚 ”也可謂之為“毒”。 對于前者,人們?nèi)菀桌斫猓鴮τ诤笳呷藗儏s較難理解。 為說明這個問題,段玉裁又在上文之后舉例云: “ 易 曰圣人 以此 毒天下而民從之 , 列子 書曰 亭 之毒 之 ,皆謂厚民也。 ” 也就是說,段氏認為這兩句話中的 “ 毒 ” 字,均為“ 善而厚 ” 之意。 注:亭,引申為養(yǎng)育之義 “ 毒 ” 字的本意,在中醫(yī)文獻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如: 注解傷寒論 卷二 傷寒例第三 有 “ 陽脈 洪數(shù), 陰脈 實大者,遇溫熱變?yōu)闇囟尽囟緸椴∽钪匾?” 之論。金代名醫(yī)成無己注云: “ 此前熱未盡,又感溫熱者也。陽主表,陰主里,洪數(shù)、實大皆熱也。兩熱相合,變?yōu)闇囟尽R云浔砝锞銦?,故為病最重?” 成氏對溫毒的解釋,正是許慎所謂 “ 毒,厚也 ” 的確切例說。本草文獻也不例外,特別是在論述中藥有毒無毒時, “ 毒 ” 字的本意也每有出現(xiàn)。 注: 陰脈與陽脈的含義有三: 一為三陰、三陽之說; 二為尺、寸之脈,尺脈為陰,寸脈為陽; 三為陽脈指浮、數(shù)、滑、緩等脈;陰脈指沉、遲、細、緊等脈。 據(jù)文義可知,此處所說是指第二種含義。 語言是不斷發(fā)展的,時至今日毒字的含義已轉(zhuǎn)化為: 多指 “ 惡而厚 ”(害),極少指 “ 善而厚 ” (好) 。 故爾,大多數(shù)人只知道 “ 毒 ” 字有 “ 惡 ” 的含義,卻不知道其為中性形容詞,表示 “ 多也 ” 、 “ 厚也 ” 等,還有 “ 善 ” 的含義。 然而,在研究討論中藥的有毒無毒理論時則不能忘記此點。 (二)有毒的含義 在中藥學中, “ 毒 ” 或 “ 有毒 ” 的含義,有狹義與廣義之分。 所謂 狹義 的 “ 毒 ” 或 “ 有毒 ” ,即單指藥物對人體的傷害,屬 “ 毒 ” 字 “ 惡而厚 ” 的范疇。 一般說, 凡有毒的藥物,大多 性質(zhì) 強烈, 作用 峻猛,極易毒害人體, 常用治療量 幅度較 小 或極小,安全性低。用之不當,藥量稍有超過常用治療量,即可對人體造成傷害,輕者損傷人體,重者使人斃命。 正如 隋代 諸病源候論 卷二十六 云: “ 凡藥物云有毒及大毒者,皆能變亂,于人為害,亦能殺人 ” ; 明代 類經(jīng) 卷四 云: “ 毒藥,為藥之峻利者。 ” 當代 ,高等醫(yī)藥院校教材 中藥學 所說的 “ 中藥的毒性 ” ,也是此意。藥如砒石、千金子、巴豆、芫花、烏頭、馬錢子等。 所謂廣義 的“毒”或“有毒”,具體有二: 藥物的總稱 。即指凡藥均可謂之為“毒藥”。藥即“毒”,“毒”即 藥。 正如 周禮 天官 冢宰 云:“ 醫(yī)師掌醫(yī)之政令,聚 毒 藥以供醫(yī)事。 ” 明代 ,張景岳在 類經(jīng) 卷十二云:“毒藥者,總括藥餌而言,凡能除病者,皆可稱之為毒藥”; 在卷十四又云:“凡可避邪安正者,皆可稱之為毒藥?!?此種說法多見于古本草。 藥物的偏性 。 是指藥物對人體的某種偏性。 中醫(yī)藥學認為, 藥物之所以能治療疾病,就在于它具有某種或某些特定的、有別于其它藥物的偏性。臨床醫(yī)生每取其偏性,以祛除病邪,調(diào)節(jié)臟腑功能,從而糾正陰陽之盛衰,調(diào)整氣血之紊亂,最終達到愈病蠲疾、強身健體之目的。 古人常將這種偏性稱之為 “ 毒 ” 、 “ 有毒 ” 。如: 金代, 張從正 儒門事親 卷二 云: “ 凡藥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為之毒,甘草、苦參不可不謂之毒,久服必有偏勝 ” 。 明代,張景岳 類經(jīng) 卷十四 云:“ 藥以治病,因毒為能。 所謂毒者,以氣味之有偏也 。 蓋氣味之正者,谷食之屬是也,所以養(yǎng)人正氣。氣味之偏者,藥餌之屬是也,所以去人邪氣。其為故也,正以人之為病,病在陰陽偏勝爾。欲救其偏,則惟氣味之偏者能之,正者不及也。” 景岳全書 本草正 毒草部 附子 條辨毒項論述云: “又如藥之性毒者,何可不避?即如 本草 所云某有毒某無毒,余則甚不然之,而不知無藥無毒也。故熱者有熱毒,寒者有寒毒,若用之不當,凡能病人者,無非毒也。即如家常茶飯,本皆養(yǎng)人之正味,其或過用誤用,亦能殺人,而況乎以偏味偏性之藥乎?” 可見, 每種藥物都具有各自的偏性,或散或收,或升或降,或寒或熱,或補或泄,或潤或燥等等,統(tǒng)稱為 “ 毒 ” 或 “ 有毒 ” 。 從某種意義上說,廣義的 “ 有毒 ” 雖在表述上有藥物的總稱與藥物的偏性之分,而實際上卻很難分割。 因為從理論上說,凡藥必有偏性,有偏性才可稱其為藥。故也有人據(jù)此 將藥物的總稱與藥物的偏性概括為藥物偏性的總稱。 藥物或藥物的偏性, 對人體有雙重作用,既能祛邪療疾,又能造成傷害 。如: 黃芩、黃連 苦寒清泄,既可清熱瀉火,治熱性病;又能傷陽敗胃,引發(fā)寒邪內(nèi)生或脾胃被傷等。 干姜、附子 辛熱,既可散寒溫陽,治陽虛里寒;又能傷陰助火,引發(fā)火邪內(nèi)生或津液被傷等。 升麻、柴胡 升提,功善升舉清陽,既可治療病勢下陷之證,又能加重病勢上逆之疾。 旋覆花、代赭石 沉降,功能降逆止呃止嘔,既可治療氣逆嘔呃喘息之證,又能加重病勢下陷之疾等。 凡此種種,皆謂之 “ 毒 ” 或“ 有毒 ” 。 它既包括了 “ 毒 ”字 “ 善而厚 ” 之義,又包括了“ 毒 ” 字 “ 惡而厚 ” 之義。 此說在古今中藥學中皆可見到,對于全面認識藥物的性能有指導意義。 (三)無毒的含義 所謂“ 無毒 ”,即指單用某藥在不超過常規(guī)用量時,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古今中藥學專著中所說的某藥無毒多指此。 一般說, 凡 無毒 的藥物, 性質(zhì) 均比較平和,常用 治療量 幅度較 大 , 安全系數(shù) 較高,臨床應(yīng)用時,只要合理對證,就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然而,這部分藥也不是個個絕對無毒,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其中 一部分偏性較突出,作用較強,當常量或稍大于常量應(yīng)用時,雖不會損害人體,而大量應(yīng)用則可對人體造成傷害。如 大黃 苦寒,功能瀉熱通腸,若常量應(yīng)用可治火熱上攻或熱結(jié)便秘,而大量或超大量應(yīng)用則傷陽敗胃; 人參 味甘而微溫,功能補氣生津、益智安神,若常量應(yīng)用可治氣虛欲脫及氣津兩傷等證,而大量或超大量應(yīng)用則可引發(fā)濫用人參綜合征,輕則火熱上炎、口鼻出血,重則興奮狂躁,乃至于死亡等。 另一部分則偏性甚弱,作用平和,即使大量或超大量應(yīng)用,也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如粳米、浮小麥、山藥、薏苡仁等藥食兩用之品。 也就是說,被中醫(yī)列為無毒的中藥,又可分為 有潛在毒性的藥 與 確實無毒的藥 兩大類。 這樣,連同前述有毒藥,就可將中藥分為三大類:即對人體有明顯毒性 的藥、有 潛在毒性 的藥與 確實無毒 的藥。 (四)有毒與無毒的含義 如上所論, “ 毒 ” 有狹義與廣義兩說。若單從 “ 毒 ” 即指藥物對人體傷害的狹義角度看,中藥學中所謂有毒與無毒,是指藥物對人體能否造成傷害。 一般說, 凡標明有毒者,均表明該藥會對人體造成明顯的傷害, 如砒霜、生烏頭等有大毒,對人體有極大的毒害作用,特別是在不合理應(yīng)用情況下更是如此。 而未標有毒者,則說明該藥對人體傷害較小或根本不會傷害人體。 其中偏性突出者,如干姜、黃連等雖為無毒之品,但卻對人體分別潛在著傷陰助火與傷陽助寒等損害作用; 而偏性甚弱者,如浮小麥、粳米等則為名副其實的無毒藥,根本不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 然而,如果僅僅站在 “ 毒 ” 即指藥物對人體傷害的狹義角度,將有毒與無毒理解為能否對人體造成傷害還是很不夠的。 這是因為廣義的 “ 毒 ” 是指藥物的總稱或藥物的偏性,它既包括了藥物對人體的毒害作用,又包括了藥物對人體的治療作用。 所以從廣義角度講,藥物的有毒與無毒除表示其能否對人體造成傷害外, 還表示了其對人體治療作用的強弱。 一般說, 有毒者力強,無毒者力弱。 正如明代朱櫹 普濟方 卷五 所云:“ 有無毒治病之緩方,蓋藥性無毒,則攻自緩。 ”“ 有藥有毒之急方者,如上涌下泄,奪其病之大勢者是也。 ” 如: 大黃與巴豆 雖均為瀉下之品,但大黃無毒而力較緩,巴豆有大毒則力峻猛; 肉桂與附子 雖均為補火助陽之品,但肉桂無毒而力緩,附子有毒則力強; 茯苓與香加皮 雖均為利水消腫之品,但茯苓無毒而力緩,香加皮有毒則力強等。 三、確定藥物 有毒無毒的依據(jù) 藥物的有毒或無毒,是通過臨床實踐與實驗研究得知,一味藥是否具有毒性,應(yīng)主要靠下述幾點確定: (一)含不含有毒成分。 為什么中藥有的“無毒”,有的“有毒”? “ 毒 ” 的本質(zhì)是什么 ?古代醫(yī)藥學家進行了無數(shù)的次探索。 清代名醫(yī)徐靈胎在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百種錄 下集 黎蘆條,借助于五行氣化的理論,認為 “ 凡有毒之藥,皆得五行剛暴偏雜之性以成。 ” 這種解釋顯然不能令人滿意,沒有涉及到事物的本質(zhì)。 近代,醫(yī)藥學家運用化學手段,從許多中藥里提取分離出偏性非常突出的有毒成分,從而科學地初步揭示了“ 毒 ” 的本質(zhì),為確定藥物的有毒與無毒提供了可靠的依據(jù)。 即: 藥物的有毒與無毒,是由其所含物質(zhì)成分對人體作用的強弱、能否造成傷害(既往說成有無毒性)而決定的。 一般說,有毒藥主含偏性突出或非常突出、能傷害人體的毒性成分。 不含 “ 有毒成分 ” 的藥物對人體無毒,即為無毒之物品, 如蘆根、蜂蜜、茯苓、豬苓等; 而 含 “ 有毒成分 ” 的藥物對人體有害,即為有毒之物品, 如: 馬錢子有大毒,是因其含番木鱉堿; 巴豆有大毒,是因其含巴豆毒素; 香加皮有毒,是因其含強心苷; 砒霜有劇毒,是因其含有 3價砷離子; 斑蝥有大毒,是因其含有斑蝥素等。 (二)整體是否有毒。 由于中藥大多是多成分的天然藥物,每種成分又受到所含其他成分的制約,偏性非常突出的有毒成分也不例外。致使有些含 “ 有毒成分 ” 的中藥, 在整體上并不顯示有毒。 有人指出: 有的中藥 在含有 “ 有毒成分 ” 的同時,還含有某些相應(yīng)的 頡頏 成分,如人參皂苷 B、 C有溶血作用,但人參皂苷 A則有抗溶血作用,故人參總體并不顯示溶血作用。 有的中藥 ,所含的糖類、維生素 C、某些蛋白質(zhì)及膠質(zhì)等成分,又有程度不同的緩解毒性作用。 有的中藥 ,雖含有毒成分,但因含量微小,作為整體中藥往往不顯示毒性,如甜杏仁、桃仁、郁李仁等。 由此可知, 中藥的毒性成分與整體毒性,既有內(nèi)在聯(lián)系,又有差異。 一般說, 有毒的藥物必含偏性非常突出的有毒成分,而含偏性非常突出的有毒成分的藥物,整體不一定顯示有毒。 故在判定某味中藥是否有毒時,除注意研究其是否含某種偏性非常突出的(或稱毒性)化學成分外,還應(yīng)從整體角度,去研究它是否能毒害人體。 (三)用量是否適當 中藥的使用劑量適當與否,是確定中藥整體有無毒性的又一依據(jù)。 量變可導致質(zhì)變,有不少中藥,在一定條件下,隨著藥量的適宜或超過,可對人體表現(xiàn)出無毒或有毒。 如: 諸病源候論 卷二十六 服藥失度候 云: “ 凡合和湯藥,自有限制,至于圭銖分兩,不可乖違,若增加失宜,變生他疾, 亦能致死。 ” 又如被 2000年以前數(shù)版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錯定為木通正品的關(guān)木通,近代以來的中醫(yī)藥著作對其并無有毒的記載,成人常用量為 3 l0g, 但據(jù)今人臨床報道,若一次用量達 60g,即可引起急性中毒,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 一般說,使用中藥治病,只要用量適宜,未超出人體對其的最大承受量,即不會對人體產(chǎn)生明顯的毒害作用,即為“ 無毒 ” ;若用量已超出人體對其所能承受的最大劑量,即會對人體產(chǎn)生毒害,出現(xiàn)中毒反應(yīng),稱為 “ 有毒 ” 。 故人體所能承受的最大劑量,就成為藥物有毒與無毒的分界線。 藥量小而不及病,則無濟于事;藥過于病,則反傷其正而生他疾。 如苦杏仁有小毒,主要是因其所含的苦杏仁苷,在苦杏仁酶的作用下能分解出氫氰酸所致。從 理論計算, 通常每 1g生苦杏仁約可產(chǎn)生 2.5mg氫氰酸,而氫氰酸為偏性非常突出的(即劇毒)物質(zhì)。在極微劑量時,就能輕度抑制呼吸中樞而顯示止咳平喘的治療作用;稍大劑量時,即對人產(chǎn)生傷害,致死量為 0.05g。 依此可推算出,成人對生苦杏仁的最大耐受量 (一次量 )是 20g(約 50 60個 ),若超過這個量,又是研末沖服,則有導致中毒的危險。由此可知,對生苦杏仁若用量 在 10 20g之間,即為 “ 無毒 ” ;而 超過20g,即為 “ 有毒 ” 。 近有報道,某 1歲女嬰,一次口服 20余粒 (約 10g)生苦杏仁末而致中毒死亡,即因過量服用所致。 在上述三個依據(jù)中, “ 用量是否適當 ” 尤為重要,它是確定藥物有毒無毒的關(guān)鍵。 四、全面認識有毒無毒 對古今醫(yī)藥文獻中所說的藥物的有毒與無毒,應(yīng)全面認識。 首先, 應(yīng)認識到有毒與無毒是針對藥物間的不同性效對比而言,它表示了不同藥物在常量應(yīng)用時,其性能的峻緩及對人體的毒害大小。據(jù)此,可將藥物分為有毒與無毒兩大類。 但是,僅僅認識到此還很不夠,這是因為藥物的有毒與無毒,有時是針對某藥因用量及使用方法的不同所表現(xiàn)出的性效變化而言。許多中藥, 無論“ 有毒 ” 或 “ 無毒 ” ,它的治療效能與毒副作用,既是相對的,又是密切相關(guān)的,在一定條件下又可以相互轉(zhuǎn)化。 有些無毒的藥,因過量或不合理應(yīng)用,即可毒害人體,轉(zhuǎn)化為 “ 有毒” 之物。如: 甘草無毒 , 本經(jīng) 列為上品,若蜜炙后常量服用,可收補中益氣之功; 若恃其無毒而大量久服,即可出現(xiàn)不良反應(yīng),使服用者脘腹痞滿或水腫。 人參無毒, 本經(jīng) 亦列為上品,若常量合理服用,可收補氣強壯之效; 若恃其大補而濫用久服,亦可毒害人體,輕則出現(xiàn)口鼻出血、煩躁不安等不良反應(yīng),重則導致死亡。 正如明代著名醫(yī)藥學家張景岳,在 景岳全書 卷四十八 本草正 附子條論云: “ 本草所云某有毒、某無毒,余則甚不然之,而不知無藥無毒也,故熱者有熱毒,寒者有寒毒,若用之不當,凡能病人者無非毒也。 ” 從這個意義上說 “ 藥物的偏性 ” 即是“ 毒 ” , “ 毒藥 ” 即藥物的總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反之,有些有毒或大毒的藥物,只要適量合理應(yīng)用,則能化毒為利,療沉疴去痼疾而不毒害人體,轉(zhuǎn)化為 “ 無毒 ” 之藥。如: 烏頭有大毒 , 本經(jīng) 列為下品,在使用常量與先下久煎等合理應(yīng)用條件下,不但不能毒害人體,反而可收散寒逐濕止痛之功。 巴豆有大毒 , 本經(jīng) 亦列為下品,在使用常量去與油用霜等合理應(yīng)用條件下,亦可收既不毒害人體,又能消積導滯通腸之效。 其次,性能相異的有毒藥,對人體的毒害程度有別。 古本草常以 “ 有大毒 ” 、 “ 有毒(或常毒 )” 、 “ 有小毒 ” 等詞語標明。盡管這種分法與現(xiàn)代藥理學相比顯得粗糙,但對指導臨床用藥確有實際意義。 類經(jīng) 卷十二 論治類 有毒無毒制方有約必先歲氣無伐天和 注文引王冰語曰:“ 大毒之性烈,其為傷也多。小毒之性和,其為傷也少。常毒之性,減大毒之性一等、加小毒之性一等,所傷可知也 ”。 一般說,在 等量應(yīng)用等條件下 ,有大毒的藥對人體損害較大,常毒的藥對人體損害較小,小毒的藥對人體損害更小。 再次 , 限于歷史條件,古代對藥物毒性的認識,多數(shù)是通過臨床直接觀察而獲得的,對于急性中毒反應(yīng)容易發(fā)現(xiàn),而對慢性中毒反應(yīng)則往往認識不足。 如: 黃藥子,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04月江蘇交通銀行信用卡中心蘇州分中心校園招考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度建筑材料運輸安全管理與培訓合同3篇
- 2024礦山開采業(yè)務(wù)承包協(xié)議模板版B版
- 2024生意合作協(xié)議合同范本:新能源汽車銷售合作協(xié)議3篇
- 2024離婚協(xié)議書格式參考
- 二零二四年專利權(quán)轉(zhuǎn)讓與產(chǎn)品生產(chǎn)許可合同3篇
- 專業(yè)照明設(shè)備銷售協(xié)議樣本(2024年度)版B版
- 專業(yè)鋼結(jié)構(gòu)產(chǎn)品銷售協(xié)議書2024年版版
- 2024版物流倉儲運輸合同書
- 2025年度車輛所有權(quán)代持與汽車救援服務(wù)合作協(xié)議
- 2024人教新版七年級上冊英語單詞英譯漢默寫表
- 《向心力》參考課件4
- 2024至2030年中國膨潤土行業(yè)投資戰(zhàn)略分析及發(fā)展前景研究報告
- 【地理】地圖的選擇和應(yīng)用(分層練) 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上冊同步備課系列(人教版)
- 2024年深圳中考數(shù)學真題及答案
- 土方轉(zhuǎn)運合同協(xié)議書
- Module 3 Unit 1 Point to the door(教學設(shè)計)-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三起)英語三年級上冊
- 智能交通信號燈安裝合同樣本
- 安全生產(chǎn)法律法規(guī)清單(2024年5月版)
- 江蘇省連云港市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大學試題(宗教學)-佛教文化筆試考試歷年高頻考點試題摘選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