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復習之中國近代經濟和社會生活、科技及思想文化.doc_第1頁
中考復習之中國近代經濟和社會生活、科技及思想文化.doc_第2頁
中考復習之中國近代經濟和社會生活、科技及思想文化.doc_第3頁
中考復習之中國近代經濟和社會生活、科技及思想文化.doc_第4頁
中考復習之中國近代經濟和社會生活、科技及思想文化.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復習之-中國近代經濟和社會生活、科技及思想文化專項知識點分析及練習一、知識點梳理(一) 中國近代經濟1.張謇興辦實業(yè)張謇興辦實業(yè)背景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民族危機加重張謇深感要挽回-列強對中國的資源的掠奪主張“實業(yè)救國”興辦工商業(yè);創(chuàng)辦實業(yè)大生紗廠結果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得到快速發(fā)展,戰(zhàn)后被吞并。地位張謇興辦實業(yè)的過程,使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yè)曲折發(fā)展的縮影。2.近代民族工業(yè)發(fā)展民族工業(yè)曲折發(fā)展發(fā)展階段特征主要原因洋務運動到清末萌芽外商-;洋務運動-;甲午中日戰(zhàn)爭,實業(yè)救國浪潮的興起?!耙粦?zhàn)”期間繁榮國內:辛亥革命結束封建帝制,民族資本主義得到鼓舞;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國際:帝國主義忙于戰(zhàn)爭,放松對中國的 經濟侵略;戰(zhàn)爭期間購買中國的產品刺激經濟發(fā)展戰(zhàn)后到新中國成立凋謝和萎縮帝國主義經濟勢力卷土重來,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的破壞,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傮w特征發(fā)展短暫且艱難曲折;發(fā)展不平衡,集中于輕工業(yè)和沿海地區(qū)受近代中國近代社會性質的制約,整體水平落后;(4)中國民族工業(yè)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狹縫中求生存,總的來說是比較落后認識中國民族工業(yè)曲折中發(fā)展,要發(fā)展必須首先實現民族獨立。(二)社會生活1.近代交通通信的出現; 照相和電影的出現物質生活輪船工業(yè)革命發(fā)明了輪船,傳入中國?;疖?876年,英國商人修建淞滬鐵路。1881年修建的唐胥鐵路是中國人自己修建的鐵路。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通車,使中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鐵路。(4)中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是馮如。電報19世紀70年代,中國人架設有線電報。意義火車輪船的傳入,方便了人們出行(使人們的出行速度加快),有利于商品流通。通訊工具的傳入有利于商人傳達生意信息,有利于記者進行新聞報道,有利于百姓之間的聯(lián)系。精神生活照相技術于19世紀40年代傳入中國。電影于1896年傳入中國;1905年中國第一部自拍電影-定軍山攝制完成。中國自拍電影有利于豐富了人們精神生活,為后留下珍貴資料。2. 申報等報紙傳媒業(yè)的發(fā)展申報1872年在上海創(chuàng)辦,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商業(yè)性報紙之一,是大眾傳媒的先驅,刊載新聞、評論等內容,還有廣告。有利于獲得信息,了解社會。商務印書館1897年在上海創(chuàng)辦,是近代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它以編印新式教科書、工具書和翻譯介紹西方的學術著作為主。有利于信息的傳播。大眾媒體的影響傳播西方科技,開闊國人視野,改變思想觀念。3.近代社會習俗的變化社會習俗變化原因(背景)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后,英國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西方社會文明開始傳入中國;(2)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后,列強對中國侵略加劇的同時,也進一步影響近代中國的社會生活。(3)一部分先進的中國人,主動吸收西方近代文明,先后進行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極大地沖擊中國舊的封建制度和生活方式。(4)時代的變遷,推動中國人思想觀念和審美情趣的變化。內容辛亥革命后民國政府頒布法令:男子剪辮子,女子停止纏足;穿新式禮服(西服、中山裝、高領服裝);廢除跪拜禮,行鞠躬、握手禮;取消“老爺”“大人”稱謂,職員稱呼職務,民間稱呼“先生”“君”意義有利于移風易俗,改變了不良習俗,反清革命推動社會生活近代化。(三)科學技術1.詹天佑是中國近代杰出的鐵路工程師。1909年主持設計建造的京張鐵路全線通車,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干線。2.侯德榜是中國近代著名化學家。20世紀20年代研制純堿著書制堿,打破堿業(yè)壟斷。40年代探索出領先歐洲的治堿新工藝,這種治堿法被命名為“侯氏治堿法”。(四)近代新式教育開端教育變革原因西方先進技術的引入;洋務運動的開展;西方社會發(fā)展的影響;科舉制的落后。表現京師同文館洋務運動期間創(chuàng)辦,是近代中國教育的一大進步 京師大學堂戊戌變法期間創(chuàng)辦,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奏定學堂章程是清政府頒布,建立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個學程的新式教育體制??婆e制廢背景舊時學堂和科舉制度對人才的培養(yǎng)和選拔越來越不適應當代中國的需要。概括1905年清政府宣布廢除科舉制度影響促進了中國近代教育發(fā)展,打破儒家學說的獨尊地位,促進思想解放;大大推進20世紀初中國科技文化的繁榮和發(fā)展;建立具有近代意義的教育制度,近代新教育獲得空前的發(fā)展機會,全國各地新學堂數量直線上升;促進中國新型知識分子隊伍的壯大和中國社會的變革。近代新知識分子隊伍迅速壯大,接受西方文明,大大開拓文化視野,接受西方資產階級革命理論的團體,把救國與向西方學習結合起來,推進中國社會變革。(五)中國近代思想人物相同點不同點魏源均是清代愛國進步思想家,均主張改革現狀階級譯著基本思想地主階級改革派思想家海國圖志學習西方軍事科技、改革現狀抵抗侵略嚴復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天演論效仿西方,推行維新改革(六)進步的文學家類別人物作品文學魯迅狂人日記孔乙己等郭沫若歷史劇屈原趙樹理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丁玲太陽照在桑乾河上藝術徐悲鴻愚公移山聶耳義勇軍進行曲洗星海黃河大合唱二、疑難知識分析(一)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1.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fā)展原因:根本原因: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列強爭相向中國輸出資本,進一步瓦解了中國的自然經濟。直接原因: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皩崢I(yè)救國”愛國思潮的推動。2. 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fā)展表現:商辦企業(yè)數量的增加和規(guī)模的擴大。民族資產階級開始作為新的政治力量開始登上歷史舞臺,掀起維新變法運動和辛亥革命。3.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fā)展企業(yè):江蘇南通:張謇大生紗廠;江蘇無錫:榮宗敬、榮德生保興面粉(“面粉大王”及“紡織大王”);河北唐山:周學熙新洋灰公司;山西:劉懋賞、馮濟川保晉礦務公司;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qū),內地很少,絕大部分是輕工業(yè),如繅絲、紡紗以及其他日用品工業(yè),采礦、冶金、機器制造等重工業(yè)則很少。4.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衰過程和歷史地位(1)產生:19世紀60-70年代鴉片戰(zhàn)爭后,在中國封建經濟分解和商品經濟發(fā)展的過程中,在外商企業(yè)的刺激,示范和洋務派軍用工業(yè)尤其是民用工業(yè)的誘導下,中國資本主義工業(yè)開始興起。(2)初步發(fā)展:19世紀末甲午戰(zhàn)爭后,帝國主義對中國進行資本輸出,進一步破壞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為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fā)展提供客觀條件。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設廠的限制。19世紀末民族資本主義最為新的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一些愛國人士掀起“實業(yè)救國”浪潮。(3)短暫繁榮:19121919一戰(zhàn)期間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提高民族資產階級的政治地位,是民族資產階級受到鼓舞帝國主義忙于戰(zhàn)爭,暫時放松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實業(yè)救國”成為一大社會思潮;反帝愛國運動推動。(反對洋貨)使處于夾縫中的中國民族工業(yè)得到一次發(fā)展的機會。(4)日益萎縮:(1927年-1949年)國民政府統(tǒng)治時期,由于帝國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中國民族工業(yè)日益萎縮。(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日本全面侵華戰(zhàn)爭對中國大肆搜刮和戰(zhàn)爭破壞、國民黨發(fā)動三年內戰(zhàn)和美國的破壞等因素)(5)獲得新生:(新中國成立后)新中國成立初期(1949-1952)有利于國計民生的資本主義經濟在社會主義國營經濟的領導下,得到恢復和發(fā)展。到1956年底,全國基本上完成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從此,民族工業(yè)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5.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歷史作用(1)從經濟上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yè)是一種新的經濟因素,其產生發(fā)展有利于社會進步。(2)從政治上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yè)的產生和發(fā)展為維新變法運動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提供階級基礎,也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到來和中國共產黨的建立準備了階級條件(無產階級產生)(3)從思想上看,為西方資本主義思想文化的傳播提供了社會基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不斷沖擊封建正統(tǒng)思想的統(tǒng)治并最終動搖封建正統(tǒng)思想的統(tǒng)治地位。6.制約中國近代工業(yè)化發(fā)展的不利因素:資金、技術、人才和思想準備不足封建專制的阻礙,中國資本主義長期遭受封建主義壓制、束縛和盤剝,缺乏必要的發(fā)展前提外國資本主義的阻擾,西方列強依仗不平等跳躍著的各種特權,占領中國絕大部分市場,導致中國近代民族資本主義始終得不到正常發(fā)展空間缺乏正確的道路及穩(wěn)定的社會環(huán)境。7.從近代民族工業(yè)曲折發(fā)展的歷程中得到的感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實業(yè)是不可能救國的中國近代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最大阻力是外國資本主義經濟的侵略實現民族獨立是國家富強的必要前提(二)近代社會生活1.影響中國近代物質生活和風俗變遷的因素近代中國在衣食住行等物質生活方面和社會禮儀等風俗習慣方面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原因如下:歐美風的潛移默化。西方國家資本的注入,把以工業(yè)文明、科學文明和生活方式為核心的近代文明移植到中國。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會近代化最早的發(fā)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經通商口岸逐漸向中國內地輻射。這種影響是西方國家侵略中國帶來的客觀方面的積極影響,有利于中國近代化。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的結果。隨著近代工業(yè)經濟的發(fā)展,城市近代化的基礎設施如馬路、自來水、電燈隨之發(fā)展起來,為近代物質生活和風俗的變化提供物質基礎。維新思潮、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等革命思潮的推動。民國政府頒布剪辮易服和廢止纏足等法令,都推動剪辮子和放足等新習俗的形成。2.中國近代服飾風格和社會習俗演變特點從地域看,由通商口岸城市、沿海城市推向內地和城鎮(zhèn)從過程看,從西方引進,有較強的殖民地色彩,且中西、新舊并存,甚至中西合璧,滲透。從水平看,“斷發(fā)”運動迅速,且徹底但不纏足運動起步早,進展緩慢,沿海和內地水平不一。從動力看,每一次習俗的變化,都與當時的社會運動有關,上層人物倡導起到社會示范作用。(三)科學技術及思想家1.近代科學家及成就(1)詹天佑:洋務運動時期第一批赴美留學的幼童。1905年被任命為京張鐵路總工程師。他克服了種種困難,設計出“人”字形路軌,以減少坡度,最終出色地完成任務。1909年,京張鐵路全線通車,這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干線?!叭俗中巍辫F路從青龍橋起,依山腰鋪設“人”字形路軌,列車運行至此時改用兩部大馬力機車,一前一后,一推一拉,通過“之”交叉口再換方向,推的改作拉,拉的改作推。這種創(chuàng)造性的設計,既簡易可行,又減少了線路的長度。(2)侯德榜:著名化學家。撰寫了制堿一書,發(fā)明了“侯氏制堿法”,侯德榜成為中國近代化學工業(yè)的奠基人之一和當時世界制堿工業(yè)的權威。認識:兩位科學家不甘落后,刻苦鉆研,堅忍不拔的科研態(tài)度和勇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熱愛祖國,為祖國爭光的愛國主義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2.近代思想家及思想(3)魏源和海國圖志魏源是道光、咸豐年間的著名思想家。著有海國圖志一書。編撰此書的目的是“師夷長技以制夷”。他的思想反映了鴉片戰(zhàn)爭后,地主階級知識分子里的先進人物,開始面向世界,注意研究現實問題。魏源的思想對洋務運動影響很大。使當時的中國人通過海國圖志這一望遠鏡,開眼看世界。既看到了西洋的“堅船利炮”,又看到了歐洲國家的商業(yè)、鐵路交通、學校等情況,使中國人跨出了“國界”,認識近代世界的新鮮事物。(2)嚴復和天演論嚴復是中國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譯作天演論。運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和“世道必進,后勝于今”的社會進步理論,在當時的中國打擊了封建勢力,啟發(fā)了中國知識界探索西方資本主義的作用。嚴復的思想對戊戌變法影響很大。(3)魏源和嚴復的思想有什么異同?魏源和嚴復作為中國近代的思想家,他們的思想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例如他們都主張向西方國家學習,但是他們對學習西方的內容不一樣,魏源作為地主階級知識分子,他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側重于學習西方的軍事和科學技術,而嚴復作為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他的“世道必進,后勝于今”思想則側重于學習西方的先進政治制度。兩位思想家是近代主張學習西方長處來抵抗外國侵略、挽救民族危亡的愛國思想家,其主張雖符合時代的發(fā)展,但是他們的思想經過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證明,他們的救國道路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是行不通的。類別人物成就地位或意義科技詹天佑主持和施工京張鐵路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干線。侯德榜發(fā)明了“侯氏制堿法”打破了帝國主義對堿業(yè)的壟斷思想魏源海國圖志反映了鴉片戰(zhàn)爭后,地主階級知識分子里的先進人物,開始面向世界,注意研究現實問題。魏源的思想對洋務運動影響很大。嚴復翻譯天演論“世道必進,后勝于今”的社會進步理論,在當時的中國打擊了封建勢力,啟發(fā)了中國知識界探索西方資本主義的作用。嚴復的思想對戊戌變法影響很大。3.魏源、嚴復、詹天佑、侯德榜四人共同點:他們具有崇高的愛國精神,強烈的創(chuàng)新意識、良好的道德品質,都接觸西方先進的文化。4.近代發(fā)明創(chuàng)作之最1876年修建的淞滬鐵路,是中國出現的第一條正式投入運營的鐵路我國最早架設有線電報是在19世紀70年代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的京劇片定軍山是我國自己拍攝的第一部無聲電影我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是1931年上海明星公司拍攝的歌女紅牡丹1872年,上海創(chuàng)辦的申報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報紙漁光曲是我國第一部在國際電影節(jié)上獲獎的影片1897年上海創(chuàng)辦的商務印書館,是近代中國歷史最長、規(guī)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三、易錯知識1.申報和商務印書館創(chuàng)辦時間分別是1872年和1897年。2.1909年中國人自己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干線是京張鐵路,不是淞滬鐵路;淞滬鐵路使中國第一條投入運營的鐵路。3.科舉制度廢除于1905年,屬于清末,而不是民國時期。4.京師同文館是洋務派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新式學堂;京師大學堂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也是戊戌變法留下的重要成果,辛亥革命后改名北京大學。三、中考真題演練.1. (2015年河北) 右側是山西舉人劉大鵬在光緒三十一年(注:光緒元年為1875年)某天的日記,其中部分字跡印刷不清。這部分字跡應是A興辦洋務B興辦學堂C停止科考D結束帝制2.(2014年河北)1914年,農工商部向各省發(fā)出長篇通飭(通令),提出歐戰(zhàn)正是“工商業(yè)發(fā)達之轉機”,公布維持工廠辦法大綱七條,規(guī)定糖類、棉毛織物等數十種制造廠家,均在維持之列。此后,農工商部又多次發(fā)出訓令,要求所有公共機關的日用消耗品一律專購國貨。材料表明 ( )A歐洲列強減少了對華商品輸出B“實業(yè)救國”主張出現C民國政府倡導使用國貨D南京國民政府重視發(fā)展工商業(yè)3.(2013年河北)清末狀元張謇認為:“救國為目前之急,譬之樹然,教育猶花,海陸軍猶果也,而其根本則在實業(yè)?!痹诖?,張謇認為解決“目前之急”的關鍵是 ( )A創(chuàng)辦學堂 B編練新軍 C興辦實業(yè) D自強求富4. (12河北)清末創(chuàng)辦于上海的申報,后來成為全國第一大報,其原因不包括 ( ) A為方便大眾閱讀,編寫了通俗易懂的白話文增刊 B及時報道國內外發(fā)生的重大時事,刊發(fā)評論 C刊登廣告,便利民眾生活 D大量編輯出版當時使用的教科書和字典5. (11年12)下列史實反映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民族工業(yè)曲折發(fā)展的是 ( )A李鴻章創(chuàng)辦江南制造總局B張之洞創(chuàng)辦漢陽鐵廠C張謇興辦大生紗廠D詹天佑修建京張鐵路6.(11年13)康有為稱贊嚴復是“精通西學第一人”,主要是因為嚴復 ( )A最早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 B宣傳進化論,主張維新變法C宣傳“民主”“科學”思想 D領導五四運動7. (12河北)1866年,閩浙總督左宗棠上疏清廷:“自海上用兵以來,泰西各國火輪兵船直達天津,藩籬竟成虛設欲防海之害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師不可;欲整理水師,非設局監(jiān)造輪船不可?!蓖位实蹨首嗪?,左宗棠創(chuàng)辦了 ( ) A江南制造總局 B福州船政局 C輪船招商局 D京師大學堂8. (10年)右圖是中國和外國公司在中國煤礦工業(yè)總產量中所占百分比變化示意圖。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洋務運動的開展 1913年中國24.4%外國75.6%1919年中國7.0%外國93.0% B戊戌變法的推動C歐洲列強忙于一戰(zhàn) D南京國民政府成立9. (08年)1901年清政府某官員要給遠在武昌的湖廣總督發(fā)送消息,下列傳遞方式中能夠使用的最快捷的是 ( )A乘飛機 B發(fā)電報 C坐火車 D乘輪船 10. (2014江蘇鹽城)被魯迅稱為“19世紀最敏感的人”的嚴復在其譯著天演論中提出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步思想。這表明他主張 ( ) A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抵抗外國侵略 B效仿西方政治制度,實行維新變法 C推翻滿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國 D興辦工廠,實業(yè)救國11. (2014江蘇徐州)18海國圖志成書后,“許多守舊的朝廷官吏的罵聲卻撲面而來,更有甚者主張將海國圖志付之一炬”。出現這一現象是因為這部書( )A學習西方的主張打擊了守舊派的盲目自大B生物進化論的觀點與頑固守舊思想相違背C“民主與科學”的思想沖擊了封建專制制度D暴力革命的主張危及了清王朝的封建統(tǒng)治12.(2014年德州)19世紀末,張謇提出并積極倡導“實業(yè)救國”,結果卻行不通?!皩崢I(yè)救國”失敗的根本原因是A封建制度的阻礙B科學技術的落后C經營管理不善D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勢力的壓迫13.(2014河北)材料一:光緒時期(1875-1908年),雖然政府財政收入迅速增加,但支出卻增長得更快。1899 年,清政府的開支高達1. 01 億兩,而當年總收入為8840 萬兩,其中2400 萬兩即占總收入的30%,用來償還外國貨款。從1874 至1911 年間,根據合約,政府借款為1714 億英鎊(約10 . 83 億兩 ,到1911 年,清政府垮臺為止,共償還了3230 萬鎊(約2.04 億兩),還有1.39 億鎊(約8.78 億兩)未償還,這種以借錢來償還以前貸款的方式,使清政府陷入了一個無望的泥沼中。一摘編自徐中約 中國近代史 (1)材料一表明清朝末年政府財政收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 分)材料二:抗戰(zhàn)已使中國經濟受到重大打擊,抗戰(zhàn)后一度恢復,可是內戰(zhàn)使經濟又迅速惡化,通貨膨脹、物價飛漲、財政金融極度混亂。以國統(tǒng)區(qū)米價為例,1947年1月初,每擔為6 萬元,6月份漲至50 萬元,7月份又漲至65萬元。物價飛漲,首先受到沖擊的是工薪階層,如教師等, 最終導致國統(tǒng)區(qū)經濟走向崩潰。摘編自劉宗緒 歷史學科專題講座(2)據材料二,指出國民政府經濟走向崩潰的主要原因。 (3)結合所學知識,概括上述經濟狀況對清政府、南京國民政府造成的共同影響。(3 分) 14(2014福建莆田)2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0分)材料一 凡國家之政治,風俗之變遷,中外交涉之要務,賞賈貿易之利弊,與夫一切可驚可愕可喜之事,是以新人聽聞者,靡不畢載,務求其真實無妄,使觀者明白易曉此新聞之作,固大有益于天下也。 摘編自申報創(chuàng)刊詞材料二商務印書館(1)材料一表明哪些主要內容列入申報登載范圍?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申報的歷史地位。(6分)(2)申報和商務印書館都創(chuàng)辦于哪一地點?結合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簡述近代新聞出版事業(yè)對人們生活的影響。(4分) 15.(2010河北) 學以致用,探究問題。(12分)上海見證了近代以來中國艱難曲折的發(fā)展歷程。(1)1910年,一位叫陸士諤的上海青年創(chuàng)作了幻想小說新中國,虛構了100年后在上海浦東舉辦萬國博覽會的情景。上海當時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哪些現象有助于陸士諤的幻想?(6分)(2)如今,幻想已成現實。上海世博會是第一次在發(fā)展中國家舉辦的世博會,這反映了當今世界發(fā)展的哪些趨勢?(4分)(3)請據當今中國、世界發(fā)展的趨勢,用一句話預測百年后中國的整體狀況。(2分)四、模擬預測習題1申報是我國早期的報紙。通過當時這份報紙,我們可能看到的內容有( )譚嗣同英勇就義 馬關條約的評論 詹天佑修建京張鐵路 為商務印書館刊登一則廣告A B C D 2在近代中國,剪辮、易飾、廢止纏足、改稱呼等,不僅是社會變遷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突出反映,同時更因其時代背景而具有了象征性的意義。這里的“時代背景”主要是指( )A洋務運動 B鴉片戰(zhàn)爭 C辛亥革命 D新中國的成立3 中國近代規(guī)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是( )A、申報 B、大公報 C、商務印書館 D、墨海書館4中國最早的近代工業(yè)企業(yè)出現于( )A、鴉片戰(zhàn)爭期間 B、洋務運動中 C、戊戌變法時期 D、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后5. 下表反映了1911-1919年我國面粉業(yè)生產的狀況,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是 ( )時間面粉廠和機器磨坊(家)資本(萬元)日產量(萬袋)1911年10約600431919年120約4500188帝國主義暫時放松對中國的經濟侵略 “實業(yè)救國”思想的鼓舞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鼓勵工商業(yè)發(fā)展 中國民族工業(yè)實力雄厚ABCD61872年,申報駐香港的記者向上海發(fā)回新聞報道最快的方式是通過( )A、電話 B、無線電報 C、有線電報 D、電子郵件7下列哪一社會現象,在當時的中國是不可能出現的( )A1905年,一位中國商人在北京東郊民巷建造住宅B1913年的南京街頭,一對久別重逢的老朋友熱烈握手C1917年,張謇的大生紗廠生產和銷售業(yè)績良好D1919年6月,申報報道了上海工人罷工的情況8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中國民族工業(yè)的發(fā)展進入了一個“黃金時代”,其原因是( )辛亥革命的推動 列強暫時放松了對華的經濟掠奪實業(yè)救國潮流的影響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結束A B CD9.“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務立國,此皮毛之論也,不知外洋富民強國之本實在于工。此則養(yǎng)民之大經,富國之妙術,不僅為御侮計,而御侮自在其中矣?!边@段話反映了張謇( )A贊成商務立國 B主張學習西方政治制度C主張學習西方教育思想D提倡實業(yè)救國10. 1914年,農工商部向各省發(fā)出長篇通飭(通令),提出歐戰(zhàn)正是“工商業(yè)發(fā)達之轉機”,公布維持工廠辦法大綱七條,規(guī)定糖類、棉毛織物等數十種制造廠家,均茌維持之列。此后,農工商部又多次發(fā)出訓令,要求所有公共機關的日用消耗品一律專購國貨。材料表明A歐洲列強減少了對華商品輸出B“實業(yè)救國”主張出現C民國政府倡導使用國貨D南京國民政府重視發(fā)展工商業(yè)11. 電視臺拍攝了一部反映我國近代人們社會生活的電視劇,以下鏡頭不正確的是( ) A人們坐在家中讀報紙 B男主角上街被剪掉了辮子C劇中人物穿著中山裝、西服、新式旗袍 D人們見面就叩頭,口中稱著“大人”、“老爺”12. 1876年某天,家住上海的李先生,在當時最著名的中文報紙上,看到了淞滬鐵路正式投入運營的報道。該報紙應是( )A民報 B申報C每周評論D新青年13. 有一位新國民,戴一頂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裝,著一雙進步靴,走過了交通路,來到了模范街,踏進了公益會,說幾句義務話。這一新國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 )A社會生活的近代化 B禮儀風俗的簡潔化C民間服飾的西洋化 D民族經濟的工業(yè)化14.海國圖志成書后(如右圖),“許多守舊的朝廷官吏的罵聲卻撲面而來,更有甚者主張將海國圖志付之一炬”。出現這一現象是因為這部書( )A學習西方的主張打擊了守舊派的盲目自大B生物進化論的觀點與頑固守舊思想相違背C“民主與科學”的思想沖擊了封建專制制度D暴力革命的主張危及了清王朝的封建統(tǒng)治15. 下列各項,歷史人物與其歷史貢獻對應錯誤的是( )A詹天佑-建成中國人自己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京張鐵路B冼星海-創(chuàng)作了義勇軍進行曲等抗日救亡歌曲C徐悲鴻-代表作品有國畫奔馬愚公移山和油畫田橫五百士D袁隆平-育成和推廣秈型雜交水稻,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16. 下圖是民國初年南洋兄弟煙草公司產品銷售量示意圖,出現這一現象的關鍵因素是A. 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辦廠的限制B. 民族資本主義出現“短暫春天”C. 歐洲列強暫時放松對中國的侵略 D. 抵制日貨、提倡國貨運動的推動17. 19世紀末,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獲得初步發(fā)展,其原因主要有中國自然經濟進一步解體 出現了“實業(yè)救國”的呼聲 清政府放松了民間設廠的限制 洋務派無力再壟斷近代工業(yè)A.B.C.D.18. 有人把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歷程比喻為“春”“夏”“秋”“冬”四季,這也反映出民族資本主義在近代中國的地位和命運。其中“春”是指19世紀末的初步發(fā)展和一戰(zhàn)期間民族資本主義工業(yè)的“短暫的春天”;“夏”是指19271936年國民政府統(tǒng)治前期;“冬”是指解放戰(zhàn)爭時期中國民族工業(yè)的日益萎縮。中國民族工業(yè)“秋”的狀況出現的原因是()。日本全面侵華戰(zhàn)爭的破壞和野蠻的經濟掠奪國民政府的“國民經濟建設”運動國民政府官僚集團兼并民族資本,大發(fā)“國難財”美國商品大量涌入中國市場,排擠國貨A.B.C.D.19.我們經常放在書桌的新華字典等工具書,很多就是由中國歷史最長、規(guī)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出版。這一機構是A商務印書館B文匯報報社C大公報報社D京師同文館20.“近來各處報館開,多等告白好發(fā)財 ”這兩句反映中國近代傳媒A注重時事新聞報導B注重商業(yè)廣告登載C注重社會問題評述D注重社會新俗宣傳21.中國服裝文化源遠流長,種類繁多。服飾不僅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須品,更體現世道風貌。那么近代能體現中西合璧特點的服飾是A旗袍B西裝C馬褂D中山裝22. 照片是記錄歷史的方式之一,是研究歷史的重要素材。下圖的照片可以用于考證A“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的形成B近代新式教育的發(fā)展C大生紗廠的興衰D黃埔軍校的創(chuàng)建23.周恩來贊譽冼星?!盀榭箲?zhàn)發(fā)出怒吼,為大眾譜出呼聲”這主要是因為冼星海A創(chuàng)作黃河大合唱等著名的歌曲,激發(fā)人們群眾的抗日斗志B把中國畫與西洋畫融為一體,創(chuàng)作了中西結合的獨特的風格C揭示封建制度的黑暗,反映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D宣傳進化論,主張維新變法24. 近代中國,從學習西方的器物,到學習西方的制度,最后學習西方的思想,但沒有成功。真正的包西方的思想引進中國,啟蒙中國大眾的應該是A魏源的海國圖志B李大釗的我的馬克思主義觀C魯迅狂人日記D嚴復譯著天演論25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 1895年,新科狀元張謇在日記中寫道:“和約十款,幾罄中國之膏血,國體之得失無論矣?!辈牧隙?張謇在擔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總長時給各省的 電文中指出:“竊念實業(yè)為民國將來生存命脈已成者當竭力保存,未成者宜先事籌劃?!辈牧先?1919年全國注冊工廠情況簡表(單位:家)地區(qū)廠數地區(qū)廠數直隸、京津455陜西3江蘇、上海155甘肅1浙江42廣西1廣東33其他地區(qū)3回答:指出材料一、二之間的關系。(1分)材料二張謇提出了怎樣的思想主張?(2分)舉一例說明他是如何實施的 ?(2分)材料三反映了1912年1919年中國民族工業(yè)發(fā)展的什么特點?(2分)(3) 綜合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中國民族工業(yè)1912年1919年獲得短暫發(fā)展的主要原因?(3分)26.材料一 機器制造一事,為今日御侮之資,自強之本 李鴻章材料二 張謇是江蘇南通人。他從小勤奮讀書,1894年考中狀元。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失敗,深深刺激了他,于是決定棄官經商,走“實業(yè)救國”和“教育救國”之路,由一個舊官僚逐漸轉變成一個愛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