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老服務中心ppt.ppt_第1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0/9e89a46e-aadc-477f-ba1c-f2d71a2826d4/9e89a46e-aadc-477f-ba1c-f2d71a2826d41.gif)
![養(yǎng)老服務中心ppt.ppt_第2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0/9e89a46e-aadc-477f-ba1c-f2d71a2826d4/9e89a46e-aadc-477f-ba1c-f2d71a2826d42.gif)
![養(yǎng)老服務中心ppt.ppt_第3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0/9e89a46e-aadc-477f-ba1c-f2d71a2826d4/9e89a46e-aadc-477f-ba1c-f2d71a2826d43.gif)
![養(yǎng)老服務中心ppt.ppt_第4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0/9e89a46e-aadc-477f-ba1c-f2d71a2826d4/9e89a46e-aadc-477f-ba1c-f2d71a2826d44.gif)
![養(yǎng)老服務中心ppt.ppt_第5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3/10/9e89a46e-aadc-477f-ba1c-f2d71a2826d4/9e89a46e-aadc-477f-ba1c-f2d71a2826d45.gif)
已閱讀5頁,還剩8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04 養(yǎng)老現(xiàn)狀與老人需求 養(yǎng)老現(xiàn)狀特征需求行為需求 中國國家統(tǒng)計局 中國政府對老年人的定義為60歲 步入老年意味著 從社會生產(chǎn)第一線退出環(huán)境適應性開始減退自我控制能力下降機能衰退 老年人 老人的生活起居及日常行為對周圍環(huán)境及設施要求高 相比發(fā)達國家 中國老年人出現(xiàn)的負面情緒多 相應心理需求復雜 空巢老人 421 介助介護 失智失能 老齡現(xiàn)狀 養(yǎng)老產(chǎn)業(yè)的需求空間 DemandforspaceofHealthCare 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特點 基數(shù)大 增長速度快 高齡化趨勢明顯 家庭結構 421 821 未富先老 到2050年 中國將達到老齡化峰值2011年至2015年全國60歲以上老年人人口比重將由13 3 增加到16 到2050年 中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將達到4 3億左右 約占當時人口的1 3 上海的老齡化程度最為嚴重 預計到2015年老齡化程度將達30 一 社會因素 二 人文因素 三 自身因素 1 角色轉變2 人際關系疏遠3 社會需求提升4 交往空間 1 孝 文化2 宗教信仰 1 失落感2 孤獨感3 自卑感4 抑郁感5 恐懼感 老人心理 特征與需求 原因分析 設計需求 老人心理 特征與需求 一 社會因素 二 人文因素 三 自身因素 原因分析 設計需求 1 角色轉變2 人際關系疏遠3 社會需求提升4 交往空間 1 孝 文化2 宗教信仰 1 失落感2 孤獨感3 自卑感4 抑郁感5 恐懼感 老人心理 特征與需求 一 社會因素 二 人文因素 三 自身因素 1 角色轉變2 人際關系疏遠3 社會需求提升4 交往空間 1 孝 文化2 宗教信仰 1 失落感2 孤獨感3 自卑感4 抑郁感5 恐懼感 原因分析 設計需求 老人生理 特征與需求 一 身體機能 二 知覺能力 三 認知機能 1 身體尺寸2 平衡 移動3 肌肉力量4 免疫力5 運動機能 1 視力2 聽力3 反應速度4 注意力記憶力5 嗅覺 觸覺 1 辨識能力2 判斷力 生理特征 設計需求 老人生理 特征與需求 一 身體機能 二 知覺能力 三 認知機能 1 身體尺寸2 平衡 移動3 肌肉力量4 免疫力5 運動機能 1 視力2 聽力3 反應速度4 注意力記憶力5 嗅覺 觸覺 1 辨識能力2 判斷力 生理特征 設計需求 老人生理 特征與需求 一 身體機能 二 知覺能力 三 認知機能 1 身體尺寸2 平衡 移動3 肌肉力量4 免疫力5 運動機能 1 視力2 聽力3 反應速度4 注意力記憶力5 嗅覺 觸覺 1 辨識能力2 判斷力 生理特征 設計需求 老人生活 行為與需求 一 室內(nèi)活動 二 室外活動 1 空間色彩需求2 照明采光需求3 空間通風需求4 門窗 把手 扶手的需求5 地面材質(zhì)需求6 人體工學需求7 防護措施需求8 植物擺放需求9 活動空間需求 1 聚集性2 時域性3 地域性4 價值取向 生理特征 設計需求 老人生活 行為與需求 二 室外活動 1 聚集性2 時域性3 地域性4 價值取向 生理特征 設計需求 一 室內(nèi)活動 1 空間色彩需求2 照明采光需求3 空間通風需求4 門窗 把手 扶手的需求5 地面材質(zhì)需求6 人體工學需求7 防護措施需求8 植物擺放需求9 活動空間需求 老人生活 行為與需求 生理特征 設計需求 二 室外活動 1 聚集性2 時域性3 地域性4 價值取向 一 室內(nèi)活動 1 空間色彩需求2 照明采光需求3 空間通風需求4 門窗 把手 扶手的需求5 地面材質(zhì)需求6 人體工學需求7 防護措施需求8 植物擺放需求9 活動空間需求 特殊老人 阿茲海默者的居住活 一 行為特征 二 室內(nèi)活動1 基本生理行為2 治療性干預 三 室外活動1 散步2 園藝種植 生理特征 設計需求 特殊老人 阿茲海默者的居住活 一 行為特征 三 室外活動1 散步2 園藝種植 生理特征 設計需求 二 室內(nèi)活動1 基本生理行為2 治療性干預 04 護理院 特點及其發(fā)展面積指標空間組織關系 01 機構養(yǎng)老 老年養(yǎng)護院與普通養(yǎng)老院最大的區(qū)別在于醫(yī)養(yǎng)結合 注重康復療養(yǎng)護理 服務項目 1 個人生活照理2 老年護理3 心理精神支持4 安全保護5 環(huán)境衛(wèi)生6 休閑娛樂7 協(xié)助醫(yī)療護理8 醫(yī)療保健9 家居生活照料10 膳食11 洗衣12 物業(yè)管理維修13 陪同就醫(yī)14 咨詢15 通訊16 送餐17 教育18 購物19 代辦20 交通 01 老年養(yǎng)護院的發(fā)展 老年養(yǎng)護院發(fā)展的必要性 02 老年養(yǎng)護院面積指標 老年養(yǎng)護院的規(guī)模 表2老年養(yǎng)護院各類用房使用面積指標表 注 1 老年人用房 其他用房 包括行政辦公及附屬用房 平均使用面積系數(shù)分別按0 60m2 床和0 65m2 床計算 2 建設規(guī)模不足100張的參照100張床老年養(yǎng)護院的面積指標執(zhí)行 3 其中直接用于老年人用房所占比例不應低于總建筑面積的75 02 各類用房面積指標 表3老年養(yǎng)護院老年用房詳表 床 老年養(yǎng)護院面積指標 02 各類用房面積指標 表3老年養(yǎng)護院行政辦公與附屬用房詳表 床 老年養(yǎng)護院面積指標 03 老年養(yǎng)護院空間組織關系 老年養(yǎng)護院入住流程 入院登記 體檢 評估 行政辦公 癡呆癥老人 臨終老人 癡呆癥專護 臨終關懷 轉 出 院 娛樂活動 康復訓練 后勤保障 醫(yī)療保障 半自理失能 入住 醫(yī)療救助 生活照料 定期進行體檢評估 經(jīng)療養(yǎng)后康復出院 特殊病種 康復出院 03 老年養(yǎng)護院主要空間組織關系 老年養(yǎng)護院的主要空間包括老年用房 行政辦公 附屬用房 老年用房包括入住登記 生活用房 衛(wèi)生保健 娛樂活動 社會工作等 老年養(yǎng)護院空間組織關系 03 老年養(yǎng)護院主要空間布置原則 其中醫(yī)療衛(wèi)生宜結合辦公部分設置在底層 康復保健和活動區(qū)域設置于醫(yī)療衛(wèi)生和老年生活用房之間 便于老年人活動與康復訓練 老年人用房應相對集中 單獨成區(qū) 附屬用房中的餐廳廚房應靠近老年人用房 行政辦公 附屬用房與老年人用房分開設置 減少干擾 室外活動場地應靠近老年人用房 停車場宜靠近行政辦公 晾曬區(qū)靠近洗衣房 老年養(yǎng)護院空間組織關系 03 老年養(yǎng)護院主要空間布置原則 在豎向關系圖中利用交通核貫穿上下區(qū)域 護理站作為醫(yī)療衛(wèi)生的附屬空間上下貫穿 形成完整的老年養(yǎng)護院醫(yī)療保障體系 為老年人的緊急救助和日常護理提供必要的支撐 老年養(yǎng)護院空間組織關系 04 各功能空間設計要點 入住服務用房護理單元居住空間公共空間公共餐廳洗浴與輔助服務臨終關懷醫(yī)療保健 04 入住服務用房 入住服務用房 入住服務用房服務大廳出入口應突出醒目 易于老年人看到接近 出入口設防風門斗 形成緩沖空間 合理劃分功能區(qū) 尺度適宜 形成親切溫馨的氛圍 04 入住服務用房 入住服務用房 03 護理單元組織形式 護理單元 養(yǎng)老機構護理單元原型可以歸結為 單廊平面和回廊平面單廊平面 保障房間朝向和自然通風 老年人房間與其它活動房間在空間序列上呈并列布置 通過走廊串聯(lián) 護理站設置在走廊中間位置 此種平面形式護理效率相對較高 視線通透 比較適合于建筑規(guī)模不是很大的情況下 規(guī)模較大時可能造成端部老年人房間距離護理站較遠 03 護理單元組織形式 護理單元 回廊平面 回廊平面 回廊平面布局形式是將老年人房間布置在周圍 中間區(qū)域設置服務空間與交通空間的平面布局形式 此種布局形式保證了護理單元內(nèi)每間老年人居室到護理站的距離的均勻 但是也造成了一部分老年人房間朝向不佳 03 護理單元組織形式 護理單元 組團化 護理模式 組團化 護理模式 縮小了護理單元 創(chuàng)造了接近住宅的生活空問 有利于老年人之間的交往 而且采用 組團化 設計概念后服務空間分散到各處 縮短了護理人員服務流線 并且可以根據(jù)不同時間段需要護理人員數(shù)量的不同 靈活合并組團 減少工作人員配置量 另外組團化護理單元親切的尺度環(huán)境氛圍便于老人對居住環(huán)境的認知 03 護理單元組織形式 護理單元 組團化 護理模式 日本養(yǎng)老機構組團化護理單元就近分散設置的服務空間示意 04 護理單元 護理單元 護理單元養(yǎng)護單元布局一般可采用中間走廊式布置 居室在南側 北側宜布置護理站 豎向交通聯(lián)系空間及輔助用房 老年養(yǎng)護院養(yǎng)護單元的規(guī)模宜不大于50床失智老年人的養(yǎng)護單元宜獨立設置且規(guī)模宜為10床老年人生活區(qū)走道凈寬 2 4m 生活用房主樓梯應考慮擔架出入 主樓梯寬度 1 65m 平臺深度不宜小于2m 2人居室20床護理單元公共空間位于走廊北側 04 護理單元 護理單元 2人居室40床護理單元公共空間位于走廊北側 3 1 3 2人居室18床護理單元居室內(nèi)有獨立的公共空間 04 護理單元 護理單元 3 6 7 8 10人居室60床護理單元公共空間位于居室內(nèi)部 8人居室40床護理單元 交流空間位于居室內(nèi)部及走廊南側 04 護理單元 護理單元 公共空間和娛樂用房位于走廊北側 適當拓寬進深 天窗和北向共同采光 04 護理站空間設計 養(yǎng)護區(qū)護理站 1 護理站可以結合固定服務空間 儲藏室 洗衣房 污物處理室等 接待來訪空間設置 同時護理站內(nèi)應設置供工作人員探討工作的會議空間 休息室 更衣室 兼具備餐功能 設置足夠的儲藏空間 2 一方面要保證護理人員在服務臺即可方便的看到各處 另一方面也應考慮老人能夠看到護理員的工作 04 居住空間設計 居住用房 自理老人日常生活行為完全自理 不依賴他人護理的老年人老年公寓 介助老人日常生活行為依賴扶手 拐杖 輪椅和升降等設施幫助的老年人居室內(nèi)床位不宜超過2床 且每間居室均帶衛(wèi)生間 養(yǎng)護單元公共空間以聊天廳 餐廳為主 介護老人日常生活行為依賴他人護理的老年人居室內(nèi)床位不宜超過4床 衛(wèi)生間無需洗浴功能 每層集中設置公共浴室 護理單元公共空間以護理站及輔助用房為主 每層設置護理院值班室 加強夜間應急處理 04 居住空間設計 居住空間 設計要點 各個居室的設計應該根據(jù)老年人的自理程度進行劃分 一般介助戶型2 3人 介護戶型4 6人 單人間 12 雙人間 16 三人間 20 居住用房內(nèi)應設每人獨立使用的儲藏空間 單獨供輪椅使用者使用的儲藏柜高度不宜大于1 60m 居住用房的凈高不宜低于2 60m 當利用坡屋頂空間作為居住用房時 最低處距地面凈高不應低于2 20m 且低于2 60m高度部分面積不應大于室內(nèi)使用面積的1 3 居住用房內(nèi)宜留有輪椅回轉空間 床邊應留有護理 急救操作空間 04 居住空間設計 自理 介助型自理老人 半失能老人 需要護工護理 1 家庭套間式 幾個房間形成一個單元 共用起居室和餐廳空間 1 2人間 2人間共用衛(wèi)生間 04 居住空間設計 自理 介助型自理老人 半失能老人 需要護工護理 1 家庭套間式 幾個房間形成一個單元 共用起居室和餐廳空間 3人間共用衛(wèi)生間 保證臥室南向 起居室北向 3人間獨立衛(wèi)生間 起居室南向 一間臥室西向 04 居住空間設計 自理 介助型自理老人 半失能老人 需要護工護理 1 家庭套間式 幾個房間形成一個單元 共用起居室和餐廳空間 8人間獨立衛(wèi)生間 保證臥室南向 起居室北向 04 居住空間設計 自理 介助型自理老人 半失能老人 需要護工護理 1 家庭套間式 幾個房間形成一個單元 共用起居室和餐廳空間 3人間共用衛(wèi)生間 保證臥室南向 起居室北向 5人間獨立衛(wèi)生間 起居室南向 一間臥室西向 04 居住空間設計 自理 介助型自理老人 半失能老人 需要護工護理 1 普通間 共用衛(wèi)生間 無起居室和餐廳空間 共用衛(wèi)生間可洗浴 04 居住空間設計 自理 介助型自理老人 半失能老人 需要護工護理 2 普通間 獨立衛(wèi)生間 無起居室和餐廳空間 獨立衛(wèi)生間可洗浴 04 居住空間設計 介護型失能老人 需要護工護理 不設單獨的洗浴空間 形成養(yǎng)護單元每層設置器械洗浴等公共設施 2 3人間 共用衛(wèi)生間 04 居住空間設計 介護型失能老人 需要護工護理 不設單獨的洗浴空間 形成養(yǎng)護單元每層設置器械洗浴等公共設施 10人間 失智老年人的養(yǎng)護單元宜獨立設置且規(guī)模宜為10床 2 3用衛(wèi)生間 形成單元 單元內(nèi)設護理站 04 居住空間設計 居住空間內(nèi)部規(guī)范性要求 入口的有效寬度不小于0 90m 輪椅使用者使用的廚房 面積不小于6m2 輪椅回轉面積宜不小于1 50m 1 50m 對于封閉式廚房 餐桌靠近廚房設置 并在一側墻體上開窗直通餐桌 餐廳預留輪椅座位空間 起居室短邊凈尺寸不宜小于3m 與廚房 餐廳連接時 不應有高差 考慮輪椅座位 茶幾與電視柜之間預留不小于0 9m的輪椅通過寬度 戶門內(nèi)外不宜有高差 有門檻時 其高度不應大于20mm 并設坡面調(diào)節(jié) 入口過道不小于1 2m 房間凈寬 3 3m 居室門凈 1 1m 門上設觀察窗 窗地比 1 6 04 居住空間設計 居住空間內(nèi)部規(guī)范性要求 衛(wèi)生間宜設推拉門或外平開門 凈寬 0 9m 入口過道不小于1 2m 門內(nèi)預留1 50m 1 50m的輪椅回轉面積 輪椅專用廁位 便器安裝高度不應低于0 40m 設扶手 無障礙淋浴間 內(nèi)外無高差 設洗浴座椅及扶手 采用推拉門 入口的有效寬度不小于0 90m 陽臺進深不小于1 5m 室內(nèi)外高差不應大于20mm 并設坡面調(diào)節(jié) 保證輪椅者視野 窗臺及陽臺扶欄下部非透明墻體不大于0 6m 居 門廳 照明設備 垂直型高低差 出入口通往電梯途中避免垂直型高低差 如有高低差應滿足 采用坡度在1 12以下的傾斜路面以及臺階 且各自有效寬度為1200mm以上 高低差80mm以下時 坡度為1 8以下 且有效寬度在1200mm以上 坡度在1 15以下 且有效寬度在1200mm以上的傾斜路面 扶手 扶手高度地面上方700 900mm 至少一側設扶手 扶手設在信箱前面 方便倚靠 門的選擇 首選感應門 自動關鎖裝置的調(diào)節(jié) 把手選擇杠桿式 應確保JIS中間值2倍的亮度 門 門廳100lx 避免燈光直射眼睛 通道15lx 并通過局部照明 全體照明亮度最好達到局部照明亮度的1 10以上 地面 選擇打濕也防滑的地面材質(zhì) 注意室內(nèi)外地面材質(zhì)的銜接 護 電梯的必須尺寸 電梯按鍵 操作面板設在便于輪椅者使用的位置 緊急按鈕高度在750 850mm 大面板 色彩明亮 設盲人點字 扶手 三面設扶手 扶手使用防滑抗菌材質(zhì) 安全設備 安全傳感器高度1800mm 門開放時間延長10秒 帶窗戶的門 入口顯示器 監(jiān)控系統(tǒng) 電梯內(nèi)設鏡子 電梯轎廂進深 1350mm 電梯出入口有效寬度 1200mm 電梯廳寬度 1400mm 升降廳 1500mm 電梯 照明 采用光幕天花 不刺眼的照明 護 通道寬度 照明 確保JIS中間值2倍的亮度 利用射燈制造反射光源 擴大照射范圍 照亮扶手 提醒墻壁的存在 添加地腳燈 避免腳下昏暗 暖色光源 地面 標識 防滑 防摔的地面材料 表面不反光 標識圖像輪廓清晰 色彩和明度大 位置兼顧輪椅者和孩子的高度 墻壁 無凸起物的墻壁 設置腰壁 腰壁與墻壁的顏色變化明確易識別 要比上附加緩沖材料 有效寬度1400mm以上 確保輪椅和人可交錯通過 日常生活空間的走廊寬度 850mm 有柱子的位置為800mm以上 走廊 扶手 兩邊設扶手 連續(xù)的扶手比較理想 護 樓梯的形狀 照明 確保JIS中間值2倍的亮度 100lx 多處設置 避免地面出現(xiàn)陰影 避免光線直射眼睛 設地腳燈 足下燈 采用三路開關 大型帶照明的開關 開關和插座設置在方便使用的高度 臺階的縮進 縮進深度為30mm以下 并設臺階立板 踏步板頂部與臺階地板之間采用坡度60 以上90 以下的面連接 扶手 與走廊等處扶手相連時在頂端向水平方向延伸200mm以上 兩端向下或向墻一側彎曲 設置于樓梯兩側 踏步板上方700 900mm的高度 防跌落扶手高度在護墻上方800mm以上 坡度要平緩 設置緩步臺 減少跌落距離 踏步板和臺階突緣避免使人絆倒 不采用螺旋樓梯 坡度550mm T 2R 650mm T 240mm T 踏步板 R 臺階 樓梯 踏面 踏面設置防滑材料 防滑條與踏步板處于同一平面 境 休閑活動空間 健身房 多功能活動室 可作為來賓的接待洽談區(qū)域 可作為舉辦活動的公共空間 家庭式的氛圍 開放的交流模式 以溫馨的暖色調(diào)裝飾獲取愉悅感 墻上設扶手 地面做防滑處理 茶室 棋牌室 飯后茶余的公共談話交流空間 照明 分人工采光和自然采光 避免光強度的突變 地板 家具 健身器具不宜用高光材料 避免眩光照射 避免地面出現(xiàn)陰影 選用顯色性好的電光源 開關和插座設置在方便使用的高度 良好的自然通風和采光 健身設施就近設置休息座椅 設不阻礙視線的工作站 健身器械上設扶手和緊急呼叫裝置 佛堂 禮拜堂 滿足不同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重視宗教信仰對老人身心上好的影響 護 玄關 延遲關閉開關 出門前按下關燈 五分鐘后自動關燈 帶夜光的開關按鈕 夜晚容易辨別 大面板 用手肘也可以操作 玄關門 易開關的拉門 門洞寬度達850mm 在門上不同高度設置貓眼 玄關凳 盡可能確保設置長凳的空間 可折疊的玄關凳 不占空間 考慮到可以坐下來換鞋 凳子方便設置扶手 方便坐下和站立 走道 寬度約1000mm以上 地板選用防滑材質(zhì) 無高差全平設置 墻面設扶手 居 起居室 照明 采取均一 不耀眼的照明 確保JIS中間值2倍的亮度 起居室為100lx 增加局部照明 間接照明 開關插座 開關高度離地1000mm 插座離地400mm 自帶照明的大面板 設置足夠的插座 地面 與其他空間之間的高度差控制在3mm以內(nèi) 地板材質(zhì)選用不打滑 不反光的類型 熱工環(huán)境 防止各房間之間出現(xiàn)溫差 采用能穩(wěn)定維持室溫的全居室采暖體系 采用沒有低溫燙傷或空氣污染危險的空調(diào) 地暖等采暖設備 居 臥室 收納 分類收納于不同高度 不常使用 較常使用 常使用 使用方便的高度為400 1500mm 照明 充分利用自然光 確保JIS中間值2倍的亮度 臥室為40lx 閱讀1000lx 設置足下起夜燈 隔音 采用隔音地板 隔音墻 隔音窗 確保營造安靜無噪音的休息環(huán)境 地板沖擊音用隔音等級L值做規(guī)定如果超過了L 65 就變得難以忍受 安全設置 呼救裝置 防滑地板 出入無高差 采暖設置 保溫和換氣 充足照明 火災報警器 防滑扶手 養(yǎng)老介護家具 大號開關 插座 出入寬度750mm以上 護 衛(wèi)生間 馬桶 選擇坐便器形態(tài) 馬桶帶扶手靠背 設扶手 排水考慮靜音 坐便器前方預留500mm以上的較大空間 坐便燈光 紅外線控制開關 洗臉臺 確保可坐在椅子上洗臉的空間 臺面下端高630mm以上 向下傾斜的鏡面 設小雜物收納抽屜 帶恒溫器的單杠桿式混合栓 浴室 設置降板浴缸 高度450mm 浴池深度500 560mm左右 浴池底面使用防滑材質(zhì)或防滑墊 排水溝及門口設置不銹鋼網(wǎng)格排水 浴缸一側設置可坐下來的寬臺面 按壓式排水口 無需彎腰操作 墻上設軟質(zhì)樹脂扶手 浴缸內(nèi)部把手 穩(wěn)定身體 安全設置 呼救裝置 防滑地板 出入無高差 采暖設置 保溫和換氣 充足照明 帶窗拉門 淋雨設坐板 考慮陪同人空間 養(yǎng) 廚房 收納 抽屜選擇可單手操作的輕便類型 滑動網(wǎng)框 旋轉隔板 選用可自由改變收納高度的 帶電動升降功能的吊柜 充分利用中部空間收納 其他設備 門窗隔扇便于開關的拉門開口寬度在800mm以上 水栓單杠桿式混合水栓冷熱水設備 地面即使?jié)窳艘膊淮蚧?耐臟 易于清潔的材質(zhì) 照明操作臺上方 頂柜下方加設燈帶 臺面 臺面高度降低為1400mm 普通為1550mm 降低上柜高度離地800mm 普通850mm 烹飪臺下確保腿的空間 安全設置 使用煤氣的烹飪器具選帶有安全裝置的 推薦使用不出火的電磁烹飪器具 設置燃氣漏氣檢測設備 火災報警器及自動滅火裝置和自動灑水裝置等設備 境 陽臺 晾衣架 晾衣桿高度在1600mm左右 比較方便 增加低矮的可收納晾衣架 方便輪椅者使用 扶手 防跌落措施 護墻高度在650mm 1100mm 應在地面上方1100mm以上設置 護墻高度在300mm 650mm 應在護墻上方800mm以上設置 護墻高度不足300mm時 應在地面上方1100mm以上設置 護墻高度650mm以下時 扶手應位于地面 護墻或窗臺上方800mm以內(nèi)其扶手柱之間凈距離應 110mm 采用防滑抗菌的材質(zhì) 出入口高低差 出入口容許出現(xiàn)以下垂直高低差180mm 設有踏板時 為360mm 以下的臺階狀高低差陽臺與踏板 踏板與室內(nèi)之間的高低差均在180mm以下 照明 增加射燈等間接光源 陽臺為100lx 04 公共空間設計 公共空間 交流空間 活動室 健身等 走廊北側 走廊南側 每隔幾個房間設置 04 公共空間設計 公共空間 交流空間 活動室 健身等 走廊北側或加寬走廊空間 04 公共空間設計 公共空間 交流空間 活動室 健身等 辦公區(qū)與養(yǎng)護單元之間 04 公共空間設計 公共空間 交流空間 活動室 健身等 在一些機構養(yǎng)老設施中 千篇一律的走廊和一模一樣的房間非常單調(diào) 同樣的情景反復出現(xiàn)會使人感到迷惑 混亂 有意義的目的地 如社交空間 休息空間 娛樂空間等 它們改變了步行的體驗 從無目的的漫游轉變?yōu)橛心繕说姆e極探索 有意義的目的地 04 公共空間設計 公共空間 交流空間 活動室 健身等 空間環(huán)境的設計上 行進的距離應盡可能縮短 尤其是到衛(wèi)生間的距離 路徑中盡量減少障礙物 如墻 家具 地面插座等 地面要平整防滑 路徑的寬度要適宜 通過增加信息刺激強度 如色彩 造型 聲音 光線 目標大小等方面 各類標識系統(tǒng) 操作面板上的字體應稍大一號 提高對比度 標識系統(tǒng)應設置在醒目位置 且應利于使用者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看到標識的信息 通過材質(zhì)和色彩的變化提示分區(qū) 高差 轉彎處 電梯轎廂三面宜有按鈕以方便乘坐輪椅的老人 按鈕注有盲文供盲人識別 同時宜有面板顯示和聲音提示層數(shù)的系統(tǒng)等 消除環(huán)境障礙 04 公共空間設計 公共空間 交流空間 活動室 健身等 小型活動空間的組合 04 公共空間設計 廚房 04 公共空間設計 公共餐廳 餐廳可按床位集中布置 也可根據(jù)養(yǎng)護單元分散布置 04 公共空間設計 公共餐廳 物理環(huán)境 要考慮步行者 拄杖者和輪椅使用者的人體尺度和機體功能 例如采用符合人體工學的椅子 可調(diào)節(jié)高度的桌子等等 靈活拼接組合 以適應不同的需要 如家屬探望 集體活動等需要更大的餐桌 由于有相互的干擾和不可預計的刺激 可以提供多個不同類型的用餐空間 04 公共空間設計 公共餐廳 養(yǎng)護區(qū)餐廳使用具有時間集中性 是功能復合型最強的空間 承載著老年人餐飲 娛樂 活動 看電視 書報 下午茶等需求 通過座椅的擺放組成多種靜態(tài)或者動態(tài)空間 04 公共空間設計 洗浴間 日本特別養(yǎng)護老人院中公共浴室通常為每層設置一個小型的 而介助浴室和機械浴室往往集中設置在一起 根據(jù)數(shù)據(jù)統(tǒng)計結果 人均浴室面積為2 53 04 公共空間設計 洗浴間 自理老年人公寓中老年人房間內(nèi)均設立獨立衛(wèi)浴 不能自理老人生活樓內(nèi) 在建筑一層設置公共浴室 并且引進洗浴器械 可同時由多人協(xié)助洗浴 公共浴室有很多種類 包括一般浴室 介助浴室和機械浴室 由于公共浴室是我國老年護理機構中相對缺乏空間 可參考日本相關案例的布置方式及面積尺寸 04 公共空間設計 洗浴間與洗手間 04 特殊空間設計 臨終關懷 1 臨終關懷病房宜設朝南向 充分利用自然通風與自然采光 不宜設陽臺 設置于底層的臨終關懷病房 最好與室外康復花園連接 為臨終老人提供室外生活的機會 2 臨終關懷病房宜以套間為主 每套間內(nèi)設臨終關懷床位1張 家屬陪伴床1張 同時設置有客廳 廚房 洗浴 衛(wèi)生間等 應配備床頭柜與護理站的緊急呼叫器 每床應有床欄及調(diào)節(jié)高度的裝置 應設置儲物柜 壁櫥 沒有家屬陪伴的老人宜入住2 4人床的臨終關懷室 緩解臨終老人的孤獨感 3 臨終關懷組團內(nèi)設計溫馨的客廳及活動室 心理咨詢室 滿足老年人及家屬的交流 緩解內(nèi)心壓力與痛苦 同時在較為隱蔽的地方需設置禮拜堂 04 輔助服務空間設計 洗衣房 污物處理室 洗衣間及附屬空間的面積大小不宜小于50平方米 典型的洗衣房布局可參考圖洗衣房近旁必須設置晾曬場 應設在能夠接受陽光直射的地方 曬衣場的面積不應小于50平方米 洗衣房也可以分層設置 各層的洗衣間面積可相對較小 如需運送衣物 則應設置專用電梯污物室的面積不需要很大 通常5 10平方米 個即可 污物間往往與洗衣間靠近 并且接近后勤電梯 04 公共空間設計 衛(wèi)生保健空間 診療室 一般布置成獨立診療室 檢查 診療分開 或套間診療室兩種注射 輸液觀察室 緊鄰布置 靠近候診區(qū) 以躺臥輸液床位為主 輔以部分坐姿輸液 注 治療室 處置室的使用面積均不少于10平方米 如設觀察室 其使用面積不少于15平方米 如設康復室 應增加相應建筑面積 增加的建筑面積不少于50平方米 04 公共空間設計 衛(wèi)生保健空間 心電圖室 B超室 心電圖室宜靠窗設置 合用時 B超室靠內(nèi)設置 化驗室 設在通風良好位置 宜分別設置潔污通道 藥房 發(fā)藥柜臺考慮無障礙設計 高度0 75m 藥房避免陽光直射 搶救室 宜設在一層并直通出入口 面積 24 門凈寬 1 1m 04 公共空間設計 康復用房 康復訓練室 多采用康復性器械和認知能力訓練器具 物理治療室和職業(yè)治療室物理治療室需要方整 平坦的空間以擺放各類設備器材 如按摩床 各類電療儀器等 職業(yè)治療室除需要擺放一些訓練器材外 還會放置OT桌 綜合訓練臺等 04 公共空間設計 多功能廳 多功能廳 室內(nèi)地面平整 不做坡升 04 外部空間設計要點 原則要點 04 外部空間設計要點 外部空間環(huán)境設計原則 1安全性及健康性這種被建筑物圍合成的L型或者U型半圍合式場地空間 能夠提升安全感 場地環(huán)境中要考慮行動不便老人的暢達性 做到全園無障礙 有地形落差的需設置防滑坡道及欄桿扶手 為老人提供視覺 觸覺雙重安全感 老年人的睡眠質(zhì)量很差 易受周邊喧器環(huán)境的影響 空氣的污染也會對免疫系統(tǒng)相對較弱的老年人產(chǎn)生極大影響 利用營造景觀元素 綠化植物配置等相關方法和手段 為老年營造出一個相對安靜和空氣清新的環(huán)境 2舒適性與便捷性視覺方面包括以綠化配置為主的植物群落色彩搭配 戶外景觀小品的觀賞性等 聽覺方面包括營造安逸無噪音的環(huán)境 以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時尚品牌店裝修合同樣本
- 2025年度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停薪留職協(xié)議
- 夜間快遞運輸線路外包合同
- 保險公司裝修質(zhì)量保證協(xié)議
- 產(chǎn)業(yè)園裝修貸款合同范本
- 2025年度網(wǎng)絡安全應急響應工程師聘請合同-@-1
- 學校教室半包裝修合同樣本
- 工廠車間裝修包工協(xié)議
- 家電賣場展位裝修合同書
- 保險公司裝修制式合同樣本
- 自卸車司機實操培訓考核表
- 教師個人基本信息登記表
- 中考現(xiàn)代文閱讀理解題精選及答案共20篇
- ESD測試作業(yè)指導書-防靜電手環(huán)
- 高頻變壓器的制作流程
- 春季開學安全第一課PPT、中小學開學第一課教育培訓主題班會PPT模板
- JJG30-2012通用卡尺檢定規(guī)程
- 部編版人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材分析
-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復習方法表格模板100天
- APR版制作流程
- 《C++程序設計》完整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