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淺談農村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及其對策.doc_第1頁
17淺談農村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及其對策.doc_第2頁
17淺談農村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及其對策.doc_第3頁
17淺談農村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及其對策.doc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淺談農村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及其對策咸寧市嘉魚縣渡普中學 魯方致 胡飛 羅芳(魯方致 咸寧市嘉魚縣渡普中學校長)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漸凸現出來,越來越引起學校、家庭和社會的重視。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是:“健康不僅是沒有疾病,而是包括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道德健康”。當代的健康新概念已突破了只注重生理健康的局限,健康包括了生理、心理、社會適應和道德健康。健康的心理是幫助學生正確處理學習,生活和人際關系,培養(yǎng)健全人格的手段。從總體來看,目前我國中學生的心理主體是健康的。他們在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呵護下茁壯成長,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這主流的背后,也存在著陰影。特別是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深入,農村中學生心理問題已成為一個令人擔憂的話題。一、農村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表現中學生處于青春期發(fā)展階段,是身心發(fā)展的一個突變期,小學升中學,環(huán)境改變、課程增多、難度增大,加之現階段農村特殊的環(huán)境,導致學生內心發(fā)生變化,產生許多煩惱、困惑,造成了一定不健康心理。其特征大致表現為:學習壓力心理。在應試的達摩克利斯劍之下,學生始終處于高強度學習壓力下,整日惴惴不安,心事重重。同時,農村中學生從小便有家長“學而優(yōu)則士”的思想推波助瀾。造成學生學習帶來的心理壓力大,對挫折承受力差。自卑孤僻心理。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現階段農村貧富差距增大,有的學生由于家庭經濟狀況不如人家,生理素質弱,學習成績差等原因,產生了自卑孤僻的心理,不愿與同學、老師交往,尤其不愿與條件比自己好的同學或是學習好的同學交往,他們心理壓抑、行為孤僻,有時甚至有古怪異常的行為。人際關系敏感。與人相處,感到別人對自己不友善,不喜歡我;和異性在一起,非常不自在,說話臉紅。貪圖享受心理:現在的農村生活好過了,一些家境較好的學生,家長寵愛有加,不愿讓孩子吃一點苦,使他們逐漸變得行為懶散,好逸惡勞,學習上怕苦、生活上講究吃穿、抗挫能力差。任性自私心理:當前有很大部分學生有這種不健康心理,他們在家中完全以自我為中心,頂撞父母,不孝敬長輩,在學校里吃不得一點虧,不禮讓同學,不能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的關系。虛榮妒忌心理:有這種心理的學生無法正確對待比自己強的同學,對比自己強的同學、對被老師表揚的同學總是心存忌妒。盲目從眾心理:農民工大量涌入城市,部分留守學生缺乏家長引導,監(jiān)督,有些學生無法正確看待其他同學的違紀行為,總認為“別人可以抄作業(yè),我也可以抄”、“你敢抽煙、我也敢”等。二、農村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1、學校因素教育指導思想。當前教育市場化傾向加劇,校際間競爭越演越烈,競爭獲勝的法寶往往是升學率。雖然素質教育人人叫好,但應試教育卻依然大行其道。原因很簡單,現在人們評價一所學校的好壞、一個教師工作的優(yōu)劣的標準還是升學率的高低。為了提高升學率,學校把升學指標層層分解,先是分解到干部,干部分解到教師,教師分解到學生。于是,無邊無際的題海,沒完沒了的考試,膽顫心驚的排名,壓得學生喘不過氣來。在應試的達摩克利斯劍之下,學生整日惴惴不安,心事重重。也只有少數學生在獲得高分時才有那“開心一刻”,更多的學生在漫長的學習中得到是失敗消極的心理體驗。加上集體活動少,學生之間缺少溝通,一些成績一般,學習之外的其他能力又提不到表現,被鼓勵的機會就更少了。于是,厭學、孤獨、焦慮、嫉妒等不良心理就象野草一樣滋生、蔓延。教師問題。中學生對新生事物特別敏感,好奇心強,喜歡追求與眾不同的需要,探索出奇的問題,并以標新立異為自豪,不愿意恪守“老一套”,不愿意聽“老生常談”,看問題往往容易片面和偏激。教師在施教的全過程中,僅以為“授業(yè)”,“解惑”方能讓學生有知有識,于是一概地以一種固定模式去傳業(yè),去釋惑,惟此而已,對那些“不違章守法”實際上是欲脫離自己設計的模式而另僻思路的學生則視為“差生”,“調皮”,“不規(guī)矩”。的確,由于中學生閱歷淺,思想混亂,有些行為讓人看不下去,容忍不了。為師者單以次為憑,不尊重學生,挖苦諷刺或懲罰。這樣,就使學生喪失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學生社會情況出現障礙,學生中膽大的,逆反心理支配他們,無論教育著用心如何,學生均以抗衡的心理對待,膽小的雖不言語或直接反抗,但消極的反抗是明顯不過的了。學生希望有知心朋友,能互相傾訴,相互理解,相互安慰。如果不重視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則會使學生覺得非常寂寞,逐漸產生孤僻心理。2、家庭因素現在的中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農村家長更是如此。但大部分家長因為接受教育少缺乏有效的教育手段,心有余而力不足。許多家長對子女采取的是一種保護式教育,即陔子只管學習,其它的一切由父母承包。嬌生慣養(yǎng)下成長的孩子必然存在缺吃苦耐勞的精神,缺艱苦奮斗的意志,缺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等問題?!皽厥依锏幕ǘ洹彪y經風風雨雨。心理脆弱、逃避困難、怕苦怕累是他們的通病,嚴重者遇事不順就會產生心理崩潰、行為偏激的惡果。有些家庭因父母離異、雙親外出、生活貧困等原因,孩子缺少家庭溫暖、缺少父母的關愛、缺少親情的澆灌,從而產生孤僻、不合群、抑郁、自卑等不良心理。如某校一學生因家庭貧困,整天沉溺于如何賺大錢的幻想中去而不能自拔,久而久之導致精神幻想癥。3、社會因素當前,我國農村發(fā)展正處于轉型期時期,由封閉向開放轉變,由農業(yè)主導向工業(yè)、信息時代轉變。在轉型期中,由于新的生活方式,思想觀念涌入,為舊有的農村觀念帶來沖擊,如拜金主義、權利意識等,給純潔的中學生心靈造成很大沖擊。若缺乏及時有效的引導,會造成學生心理的迷惘,極易損害學生的心理健康。由于現在社會公德意識的低落,人們對許多有違道德的行為已經習以為常,并因此導致教育的誤導,使少年兒童對行為正確性的認識模糊,引起說謊,欺騙,偷竊,破壞,對抗等品行障礙的發(fā)生;其次社會上的某些文化娛樂設施成為誘使青少年蛻變的場所,如青少年是電子游戲廳里實際消費的群體,尤為嚴重是社會上的一些影視公共場所,為了追求票房價值,經常播放兇殺,淫穢等影視片,不少青少年中毒以后,便開始行兇,打架,尋求刺激,屢禁不止的黃色書刊也是使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4、自身因素生理上的原因:初中生處理發(fā)育高峰期,身高體重劇增,性開始成熟,生理上的急劇變化使得許多學生意識到自己不是孩子了。但是青少年身體成熟速度存在著很大的個性差異性,同性別和不同性別之間都存著差異。心理的原因:除了學生生理變化這一時期也是中學生從兒童走向成人的過渡期,意味著即將離開父母、家庭的監(jiān)護,擺脫對成人的依賴,成為獨立的個體,是心理“斷乳”的關鍵階段。在這個時期,他們內心精神生活充滿矛盾沖突,處在一種非常不穩(wěn)定、不平穩(wěn)的狀態(tài)中,有著名目繁多的心理矛盾。如渴望獨立與仍舊依賴的矛盾;理想與實現的矛盾;自卑與自傲的矛盾;性成熟與性心理的矛盾;心理閉鎖與渴望理解的矛盾等等。諸多矛盾沖突交織在一起,若處理不當,就會產生心理問題。三、農村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對策對于廣大教育工作者而言,重視和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應成為當務之急的重要任務。對農村中學生不健康心理形成原因的分析,根據心理學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要求,依據當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加強其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學校要創(chuàng)設心理健康教育的大環(huán)境。學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一個重要屬性,那就是教育性,因此,調動學校各個方面的力量,全面滲透、多渠道,全方位推進心理健康教育應是學校首選策略。學校領導和教師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給予高度重視,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納入學校教育工作系統(tǒng)。只有得到了高度重視,該策略才有實施的基礎;然后將心理教育分布在學校教育的各個方面,構建一個專門渠道與非專門渠道有機結合的教育網絡。此外,還要構建一個學校、家庭、社區(qū)教育相結合的教育網絡,多角度,全方位共同實施心理健康教育。要改革教育歷年與教育方法,堅決摒棄那些“唯書”、“唯分”,壓抑進取精神,窒息智慧的灌輸、注入式教育方法,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使學生全面發(fā)展,學有特色。教師要端正教育觀念,熱愛學生,改變過去用分數、是否聽話等人為把學生分為優(yōu)生、差生的錯誤做法,樹立新的人才觀,創(chuàng)造民主和諧的教育氣氛。拋棄師道尊嚴的舊觀念,放下架子,深入學生,了解學生,多跟學生談心,多跟學生交朋友,多給學生關心和理解。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大膽質疑、標新立異,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要組織生動活潑、有意義的課內外、校內外集體活動,讓他們在集體活動中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與行為模式。、幫助家長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心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離不開家庭的教育,每一個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樣有著家庭的成因。父母的教育觀念,教養(yǎng)方式,家庭的教育環(huán)境都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心理健康,影響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因而,學校要通過多種渠道來幫助家長提高認識,幫助家長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學校要抨棄單純學校教育的思想,而要積極爭取家長參加對孩子的教育活動。針對農村家長,教育意識薄若,方法欠缺,學??衫眉议L會的機會向家長傳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識;也可以請一些專家、教師到會為家長們上課。同時還可以開展如家長會,家長學校,座談會等。確保家長對孩子進行的教育內容與學校一致,對孩子進行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教育,進行理想教育,不能給孩子灌輸不健康的內容,如金錢至上,甚至對社會陰暗面當著孩子的面橫加評論。學校通過家長報(或其它媒介,如閉路電視等),讓家長更多地知道如何對孩子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時也解決了農村學生住家比較分散,召集家長不易的難題。班主任通過家訪與家長進行溝通,與家長一起共同商定、共同采取措施來解決孩子的心理問題。同時,班主任還可以通過寫書信或電話聯(lián)系的方法,與家長進行更多的交流,及時地把學生有關情況反映給家長,取得家長支持,共同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重視社會教育功能。社會的支持是學校與家庭做好良性教育環(huán)境建設的重要支柱。中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也與社會上不良風氣、內容不健康的大眾傳媒、良莠難分的網絡侵蝕有密切關系。學校與家庭都是在社區(qū)之中的,由于中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處在形成階段,很不穩(wěn)固,易受外界的影響,容易出現“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現象。孩子是生活在社區(qū)之中的,社區(qū)中消極環(huán)境對學校與家庭教育起到不小的負面的抵消作用。作為執(zhí)政一方的街道、村委會及地方政府,應站在對民族素質高度負責的立場上,加大掃黃、打非的力度,積極整治社區(qū)軟環(huán)境,其意義不在街道與樓房建設之下。江澤民同志記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錮在書本上和屋子里,要讓他們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打開他們的視野,增長他們的社會經驗”。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逐步接觸社會,了解社會、關心社會,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另外, 積極營造社會、學校共同教育的良好局面。可以通過聘請心理醫(yī)生來校開輔導課或是請公安干警來上法制課等方式,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從自身做起,健全心理品質中學生應該學習一點心理知識。心理學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發(fā)生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的科學。心理學知識對中學生大有益處,它可以促進學生對自身的認識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幫助中學生自己解答在思想上和生活上的一疑難問題,從而更深刻地認識自己,達到自我認識、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同時學習了心理知識不但能提高自己,還能對正確地處理好人際關系有所幫助。中學生要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來源于正確的認識,正確的世界觀。抱有正確人生態(tài)度的人,對周圍的事物有較為清醒的認識和判斷,即有遠大的理想,又有實事求是的精神,因而在社會變革時期能夠跟上時代的步伐,頭腦清楚,眼界開闊,立場堅定,即不保守,也不冒進總之,正確的人生態(tài)度使他們分析問題,處理問題時比較客觀、穩(wěn)妥,與時代共同進步,心態(tài)始終保持健康水平。滿意的心境是健康心理的重要內容,心理健康的人對自己、對他人、對工作、對學習、對生活都比較滿意,沒有心理障礙。滿意的心境來源于正確的認識,由于他們能一分為二地論人論事,因而既能接受自己,又能悅納他人。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樂于交往的人往往能在相互交往中得到尊重、信任和友愛。這是因為他們以同樣的態(tài)度對待別人,因而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矛盾。與人為善的人能夠與大家互相理解、彼此感情融洽,協(xié)調一致,相互配合默契。人際關系和諧,心情當然就比較舒暢,心理會處于健康狀態(tài)中?,F在,各中學都普遍設立了醫(yī)務室。學生要自己對心理問題要有較好的認識,積極向心理老師咨詢,不要千方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