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壓軸題專題浮力類問題的經(jīng)典綜合題及答案_第1頁
中考物理壓軸題專題浮力類問題的經(jīng)典綜合題及答案_第2頁
中考物理壓軸題專題浮力類問題的經(jīng)典綜合題及答案_第3頁
中考物理壓軸題專題浮力類問題的經(jīng)典綜合題及答案_第4頁
中考物理壓軸題專題浮力類問題的經(jīng)典綜合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bào)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一、初中物理浮力類問題1 將金屬塊掛在彈簧測力計(jì)下端,先后浸沒在水和酒精中(密度為0.8103 kg / m 3 ),金屬塊靜止時(shí)彈簧測力計(jì)的示數(shù)如圖中甲、乙所示。則下列關(guān)于金屬塊的幾個物理量計(jì)算正確的是( )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2nb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比較大c體積為 10cm3d密度為 3.0103 kg / m 3【答案】 d【解析】【詳解】a 金屬塊浸沒在液體中受到重力、浮力、拉力的作用,這個關(guān)系是gf浮f拉浸沒在水中時(shí),可得到gf浮f拉即g -水 gv排2n浸沒在酒精中時(shí),可得到gf浮f拉即g -酒 gv排2.2n由上述可得到排-43,g3n,那么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vm1 10f浮水

2、gv排1.0103kg/m3 10n/kg 1 10-4 m31na 錯誤;b由于 酒精水 ,根據(jù) f浮gv排 可知,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比較??;b 錯誤;c由上述可知v金屬v排1 10-4m 3100cm3c 錯誤;d該金屬塊的質(zhì)量是g3nm金屬0.3kgg10n/kg可知該金屬塊的密度是m金屬0.3kg3 103kg/m 3金屬v金屬1 10-4 m3d 正確。故選 d。2 測力計(jì)上掛一重為 8 牛的金屬塊,當(dāng)金屬塊體積的三分之一浸入水中靜止時(shí),測力計(jì)的示數(shù)為 6 牛若將金屬塊全部浸入水中且未碰到容器底部,測力計(jì)的示數(shù)為( )a2 牛 b 4 牛 c 6 牛 d 8 ?!敬鸢浮?a【解析】【

3、分析】【詳解】當(dāng)金屬塊三分之一浸入水中靜止時(shí),它受到重力、拉力、浮力的作用,處于平衡狀態(tài),浮力大小為f浮gf測8n6n2n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f浮水 gv1 可知,排開水的體積為v1f浮水 g若將金屬塊全部浸入水中,那么它排開水的體積為v23v1 ,此時(shí)它受到水的浮力為f浮 水 gv2水 g 3v1 3f浮 6n測力計(jì)的示數(shù)為f測gf浮 8n6n2n故選 a3 如圖所示,燒杯中裝有某種液體, a 為圓柱形木塊,靜止時(shí)木塊的下表面到液面的距離為 h,再用外力 f 緩慢將木塊 a 壓入液體中到剛好浸沒,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不受力f 作用時(shí),木塊在液體中靜止時(shí)處于漂浮狀態(tài)b木塊 a 的密度大于液體

4、的密度c將 a 壓人液體的過程,容器底受到液體的壓強(qiáng)將增大d將 a 壓人液體的過程,力 f 不斷增大【答案】 b【解析】【詳解】a木塊放入液體中,靜止時(shí)木塊的下表面到液面的距離為h,則可知:不受力f 作用時(shí),木塊在液體中靜止時(shí)處于漂浮狀態(tài),故a 正確,不符合題意;b不受力 f 作用時(shí),木塊在液體中靜止時(shí)處于漂浮狀態(tài),則由浮沉條件可知,木塊a 的密度小于液體的密度,故b 錯誤,符合題意;c將 a 壓入液體的過程,排開液體的體積增大了,液面上升,深度液 ghh 變大,根據(jù) p=知容器底受到液體的壓強(qiáng)將增大,故c 正確,不符合題意;d將 a 壓入液體的過程,所受浮力大小隨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的增大而增

5、大,重力不變,浮力和重力之差等于對a 的壓力 f,所以力 f 不斷增大,故d 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 b。4 將浸沒在水中的雞蛋由靜止釋放,雞蛋開始下沉,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雞蛋由靜止釋放后只受重力作用b雞蛋所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c在水中越深,雞蛋受到的浮力越大d雞蛋受到的浮力方向始終豎直向上【答案】 d【解析】【分析】本題考查浮力的大小及方向,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及物體的浮沉條件。【詳解】a浸沒在水中的雞蛋除了受到重力外,還受到水的浮力,故a 不正確;b雞蛋由靜止釋放后,是下沉的,所以是浮力小于重力,故b 不正確;c雞蛋浸沒在水中后,排開水的體積不變,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其浮力也保持不變,故c不

6、正確;d浮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的,故d 正確。故選 d。5 如圖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幾個實(shí)驗(yàn)情景實(shí)驗(yàn)甲、丙和丁中,彈簧測力計(jì)的示數(shù)分別為4.0n、 2.8n 和 2.5n若鹽水的密度為331.2 10kg/m ,則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a實(shí)驗(yàn)丙中,彈簧測力計(jì)的示數(shù)比乙中小0.5n33b物體 a 的密度為3.2 10kg/mc實(shí)驗(yàn)丁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力等于0.3nd實(shí)驗(yàn)乙中,物體a 受到的拉力為 10n【答案】 c【解析】【詳解】b實(shí)驗(yàn)甲、丙中,彈簧測力計(jì)的示數(shù)分別為4.0n、2.8n,由 f 浮 gf 拉 可得, f 浮 鹽水 g v 排,物體 a 全部浸沒,所以v 排 等于

7、 v 物 ,則:鹽水 gv 排g f 拉 ,v 排 v 物 g f拉,鹽水 g33將 鹽水 1.2 10kg/m 、 g4n 、f 拉 2.8n 代入上式可得:v 排 v 物 110 4m3,物體 a 的質(zhì)量:g 4nm10n/kg 0.4kg,g物體 a 的密度m0.4kg33 v物 110 4 m3 410kg/m故 b 錯誤;d物體 a 在水中受到的浮力:33 43 1n,f 浮水 水 gv 排 110kg/m 10n/kg 1 m10在乙中物體a 受到的拉力:f g f 浮水 4n 1n 3n故 d 錯誤;a在實(shí)驗(yàn)丙中,彈簧測力計(jì)的示數(shù):f 丙拉 2.8n ,在乙中物體彈簧測力計(jì)的示數(shù)

8、比乙中小3n 2.8n0.2n,故 a 錯誤;a 受到的拉力:f 3n,c由甲、丙中可知:f 浮鹽水 gf 丙拉 4n 2.8n 1.2n,根據(jù)實(shí)驗(yàn)丁中物體 a 對燒杯底部的壓力等于支持力f 支 gf 浮 f 丁拉 4n 1.2n 2.5n 0.3n,容器底部也受到鹽水對它的壓力,故壓力等于0.3n,故 c 正確。6 某檢驗(yàn)人員在盛放密度分別為甲 、 乙、 丙 的硫酸銅溶液試管中,分別滴入一滴體積相同的同一感染者的血液,一段時(shí)間后出現(xiàn)了如圖所示的情形。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血液滴在甲試管中受到的浮力最小b硫酸銅溶液中甲 密度最大c血液滴在丙試管中受到的重力等于排開硫酸銅溶液的重力d三個試管底

9、部受到硫酸銅溶液的壓強(qiáng)相等【答案】 b【解析】【分析】【詳解】a同一感染者體積相同的一滴血液的重力相同,甲中血液漂浮,浮力等于重力;乙中血液懸浮,浮力等于重力;丙中血液沉底,浮力小于重力,所以f 甲 =f 乙 f 丙故 a 錯誤;b當(dāng)物體密度小于液體密度時(shí),物體漂浮,故感染者血液的密度小于甲;當(dāng)物體密度與液體密度相同時(shí),物體將懸浮在液體中,血液滴在乙中懸浮,故感染者血液的密度與乙 相同;當(dāng)物體密度大于液體密度時(shí),物體下沉,故感染者血液的密度大于丙 ;故硫酸銅溶液中 甲密度最大,故b 正確;c血液滴在丙試管中下沉,故受到的重力大于排開硫酸銅溶液的重力,故c 錯誤;d當(dāng)物體密度與液體密度相同時(shí),物

10、體將懸浮在液體中,血液滴在乙中懸浮,故感染者血液的密度與乙 相同,當(dāng)血液滴漂浮時(shí),硫酸銅溶液的密度大于血液的密度,當(dāng)血液滴下沉?xí)r,硫酸銅溶液的密度小于于血液的密度,可知甲 乙 丙由圖知液面相平,由公式p=gh可得p 甲 p 乙 p 丙故 d 錯誤。故選 b。7 如圖 ,底面積為 100cm2的薄壁圓柱形容器盛有適量的水。體積為-3 3的木塊 a 漂浮210 m在水面上 ,有 2/5 的體積露出水面 ,如圖甲?,F(xiàn)將一底面積為25cm 2、體積為 250cm3 的合金塊b 放在木塊 a 上方 ,木塊 a 恰好有 4/5 的體積浸入水中 ,如圖乙。再將b 從 a 上取下來 ,直接放入容器中 ,如圖丙

1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木塊 a 受到的重力為8nb丙圖中 ,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qiáng)相對于乙圖減小了150pa33c合金塊 b 的密度為 3.2 10kg/md丙圖中 ,物塊 b 對容器底部的壓強(qiáng)為1600pa【答案】 b【解析】【詳解】a體積為2 103cm3 的木塊 a 漂浮在水面上,有2 的體積露出水面,則排開水的體積5為:v排32 103 cm 31.2103 cm31.2 10 3 m35由阿基米原理 f浮a水 gv排 ,根據(jù)漂浮的特點(diǎn):g af浮 a 故物體的重力:ga水 gv排1.0 103 kg/m310n/kg1.2 10 3 m 12n故 a 項(xiàng)錯誤;bc在圖乙中,由漂浮的特

12、點(diǎn):gbgaf 浮a -得:gbf浮 a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 a水 gv排 a1.0 10 3 kg/m 310n/kg ( 43) 2 10 3m 34n55故 gb 4n ,合金塊 b 的密度為:bgb10n/kg4n10 6 m 31.6103 kg/m 3gvb250乙圖中, ab 都處于漂浮狀態(tài),而丙中,a 仍漂浮, b 沉于容器底部,乙圖中:f浮 bgb丙中 b 受到的浮力:f浮 b水 gvb gb故兩圖相比, b 受到的浮力減小了:fb gb水 gvb4n 1.0 103 kg/m3 10n/kg250 10 6 m31.5n 由阿基米德原理,即排開水的重力減小了 1.5n,因?yàn)?/p>

13、柱形容器,故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減小了 1.5n,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qiáng)相對于乙圖減?。篺1.5n150pap10010 4 m 2s故 b 項(xiàng)正確, c 項(xiàng)錯誤;d以 b 為研究對象,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及容器底部對其的支持為平衡力,故有:gb f浮 bf水 gvb f由得:fgb水 gvb 1.5n由力的相互性,物塊b 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為1.5n,物塊 b 對容器底部的壓強(qiáng)為:f1.5n600papb2510 4 m 2sb故 d 項(xiàng)錯誤。8 如圖所示,兩個相同的圓柱形容器被分別盛有甲、乙兩種不同液體,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qiáng)分別為 p 甲 、 p 乙 ,現(xiàn)將兩個體積相同的同樣材質(zhì)小球分別浸入這兩種液體

14、中,小球在圖示位置靜止,此時(shí)兩液面剛好齊平,液體對容器底部壓力的變化量分別為f 甲 、 f 乙 ,下列關(guān)系式正確的是()a p 甲 p 乙, f 甲 f 乙bp 甲 p 乙 , f 甲 f 乙c p 甲 p 乙, f 甲 f 乙d p 甲 p 乙 , f 甲 f 乙【答案】 b【解析】【分析】【詳解】將兩個體積相同的材質(zhì)相同的小球分別浸入這兩種液體中,由圖可知,甲中小球漂浮,則甲 球乙中小球懸浮,則乙 球故甲 乙由圖可知v 排甲 v 排乙因?yàn)榉湃胄∏蚝笠好嫦嗥?,同時(shí)可知放入小球前液體的深度h 甲 h 乙所以,根據(jù)p gh可知p 甲 p 乙兩個體積相同的同樣材質(zhì)的小球,由m=v可知小球的質(zhì)量相等

15、,由g=mg 可知小球重力相等,根據(jù)漂浮和懸浮可知,浮力都等于球的重力,則將球放入后,容器底部增加的壓力都等于球的重力,故增加的壓力相等,即f 甲f 乙故選 b。9 如圖所示,甲、乙兩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密度和體積都不同的鹽水,將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別放入兩杯中,當(dāng)小球在鹽水中靜止時(shí)兩杯中的液面相平,則()a甲杯中小球受到鹽水的浮力大于乙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b甲杯中鹽水的密度小于乙杯中鹽水的密度c小球在鹽水中時(shí),鹽水對甲杯底的壓強(qiáng)小于鹽水對乙杯底的壓強(qiáng)d放人小球前后,液體對燒杯底的壓強(qiáng)變化量相等【答案】 d【解析】【分析】【詳解】a由圖可知,小球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懸浮,根據(jù)浮沉條可知,它們此

16、時(shí)所受的浮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即浮力相同,故a 錯誤;b小球在甲杯中漂浮,則甲 球在乙杯中懸浮,則乙 =球所以甲 乙故 b 錯誤;c兩杯中液面相平,液體深度h 相等, 甲 乙 ,由公式 p=gh可知 p 甲 p 乙故 c 錯誤;d由 a 知,小球在甲、乙中受到的浮力相同,則它們排開液體的重力相同,因?yàn)榧?、乙兩只杯子完全相同且為柱體,故液體對杯子壓力的增加量相同,則放人小球前后,液體對燒杯底的壓強(qiáng)增加量相等,故d 正確。故選 d。10 底面積相同的甲、乙、丙三個容器內(nèi)裝有質(zhì)量相等的三種液體,放入三個完全相同的正方體 a、 b、 c 后靜止如圖所示。則()a三個正方體受到的浮力f浮 a f浮 b

17、f浮 cb三個正方體底部受到的壓強(qiáng)papbpcc三個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力f甲f乙f丙d桌面受到的壓力關(guān)系為f甲f乙f丙【答案】 b【解析】【分析】【詳解】a圖甲中正方體為懸浮,浮力等于重力,圖乙圖丙中正方體為漂浮,浮力也與重力相等,又因?yàn)槿齻€正方體完全相同,所以三個正方體所受的浮力相同,故a 錯誤;b因?yàn)檎襟w下表面受到的壓力為浮力與上表面的壓力之和,因?yàn)槲飰Ka 上表面的壓力最大,物塊b 與物塊c 上表面壓力均為零,所以物塊fafbfc ,又因?yàn)槿齻€正方體下表面面積相同,所以三個正方體底部受到的壓強(qiáng)為papbpc ,故b 正確;c因?yàn)槿齻€容器中所呈的液體質(zhì)量相同,所以對容器的壓力相同,又因?yàn)榧兹?/p>

18、器器壁會承受一部分壓力,乙容器會向底部呈加更多的壓力,所以三個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力為f乙f丙f甲 ,故c 錯誤;d因?yàn)槿齻€容器的質(zhì)量未知,所以對桌面的壓力無法比較,故故選 b。d 錯誤。11 重為 5 牛的小球輕放入盛有水的燒杯中,溢出重為4牛的水。若將該小球輕放入盛有酒精的燒杯中,已知 酒 水 ,則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a一定小于 4 牛b可能等于5 牛c一定等于 4 牛d可能大于5 ?!敬鸢浮?b【解析】【詳解】假設(shè)燒杯的水是滿的,溢出重為4 牛的水,那么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可知,小球受到的浮力是 4 牛;假設(shè)燒杯的水不是滿的,溢出重為4 牛的水,那么可知小球排開水的重力大于4牛,小球受到的浮力

19、大于4 牛;假設(shè)小球的密度小于水的,那么小球會漂浮,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 5 牛,由上述可知,小球的密度小于水的這種情況有這個可能;若將該小球輕放入盛有酒精的燒杯中,已知酒 水,假設(shè)燒杯的酒精是滿的,并且小球的密度小于酒精的,那么小球會漂浮,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等于小球受到的浮力,而這個浮力等于小球的重力 5 牛,所以說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可能等于5 牛;假設(shè)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大于5牛,那么小球在酒精中受到的浮力應(yīng)該大于5 牛,但是小球自身的重力只是5 牛而已,小球在酒精中漂浮、懸浮、沉底,受到的浮力都是小于或等于5 牛,浮力不可能大于5 牛,所以說溢出酒精的重力大小不可能大于5 牛;故選 b 。1

20、2 如圖所示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幾個實(shí)驗(yàn)情景。實(shí)驗(yàn)甲、丙和丁中,彈簧測力計(jì)的示數(shù)分別為4.0n、 2.8n 和 2.5n。若鹽水的密度為1.2 103 kg / m3 ,則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a物體 a 的密度為 3.2103 kg / m3b實(shí)驗(yàn)乙中,物體a 受到的拉力為1.0nc實(shí)驗(yàn)丙中,彈簧測力計(jì)的示數(shù)比乙中小0.2nd實(shí)驗(yàn)丁中,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力等于0.3n【答案】 c【解析】【分析】【詳解】a 實(shí)驗(yàn)甲、丙中,彈簧測力計(jì)的示數(shù)分別為4.0n、 2.8n,則f 丙浮 =g- f 丙拉 =4.0n- 2.8n=1.2n由 f 浮 液 g v 排,且物體a 全部浸沒,所以v物

21、f丙浮1.2n1.0 10 4 m3v排 =1.2鹽水 g103 kg / m310n/kg物體 a 質(zhì)量mg4.0n0.4kgg10n/kg物體 a 的密度m =0.4kg4.0103 kg / m3v物1.010 4 m3故 a 錯誤;b物體 a 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乙浮水 gv排 1.0103 kg / m310n/kg 1.0 10 4 m3 =1.0n在乙中物體a 受到的拉力f乙拉gf乙浮4.0n1.0n=3.0n故 b 錯誤;c在實(shí)驗(yàn)丙中彈簧測力計(jì)的示數(shù) 2.8n ,在實(shí)驗(yàn)乙中彈簧測力計(jì)的示數(shù) 3.0n。所以實(shí)驗(yàn)丙中彈簧測力計(jì)的示數(shù)比乙中小3.0n-2.8n 0.2n故 c 正確;d

22、由甲、丙f 丙浮 g- f 丙拉 =4.0n- 2.8n=1.2n 根據(jù)實(shí)驗(yàn)丁中物體 a 對燒杯底部的壓力等于支持力f 支 g- f 丙浮 - f 丁拉 4.0n-1.2n-2.5n 0.3n同時(shí)容器底部也受到鹽水對它的壓力,所以壓力大于0.3n,故 d 錯誤。故選 c。13 如圖所示的兩個容積相同的圓筒形容器,分別裝滿不同的液體,已知距容器底部距離相等的 a、 b 兩點(diǎn)處液體壓強(qiáng)pa pb,則兩容器底部所受的液體壓力f 甲 、 f 乙 和壓強(qiáng) p 甲 、p乙的關(guān)系是()a f 甲 f 乙 , p 甲 p 乙bf 甲 f 乙 , p 甲 p 乙c f 甲 f 乙 , p 甲 p 乙d f 甲

23、f 乙 , p 甲 p 乙【答案】 a【解析】【分析】本題考察液體壓強(qiáng)和壓力的比較。突破點(diǎn)是要明確液體壓強(qiáng)公式中h 的意義,從而得到液體密度大小關(guān)系。另外在比較容器底部受到的液體壓強(qiáng)時(shí),要分成上下兩部分來考慮,上部分壓強(qiáng)相等,下部分h 相等,從而得出結(jié)論?!驹斀狻恳后w壓強(qiáng)公式 pgh 中, h 表示待測點(diǎn)到自由液面的距離,因此hahb ,而 pa =pb ,所以mmamb ,兩容器ab 。由于兩容器容積相等,根據(jù)公式,兩液體的質(zhì)量v底所受的液體壓力等于液體重力,所以fafb ; a 點(diǎn)下面液體產(chǎn)生的壓強(qiáng)大于b 點(diǎn)下面液體產(chǎn)生的壓強(qiáng),而兩容器中上部分液體產(chǎn)生的壓強(qiáng)相等,所以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強(qiáng)pa

24、pb 。故選 a14 小李把同一個物體依次放人裝有不同液體的三個相同的容器內(nèi),待物體靜止后液面高度相同,如圖所示,則下列四種說法正確的是()a三個容器中,木塊受到的浮力關(guān)系是:f 丙 f 甲 f 乙b三個容器內(nèi)的液體質(zhì)量相等c三個容器中,甲容器內(nèi)的液體密度最小d三個容器中,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qiáng)關(guān)系是:【答案】 c【解析】【詳解】p 丙 p 乙 p 甲由于丙懸浮,故丙物 ;乙漂浮,故乙物 ;甲下沉,故物 ;由于物體的密度甲相同,所以乙液體的密度最大,其次是丙,再次是甲,即甲 丙 乙 ;a由于甲下沉,所以甲的浮力小于重力,b、 c 懸浮和漂浮,所以其所受的浮力與其自身的重力相等,故f浮 a f浮b

25、f浮 c故 a 錯誤;bc且據(jù)圖可知,乙浸入液體的深度最少,而此時(shí)液面相平,所以若將物體取出后,乙中液體的體積最大,且由于乙的密度最大,所以據(jù)mv 可知,乙液體中的液體的質(zhì)量最大,故 b 錯誤, c 正確;d由于物體的重力相同,乙液體的質(zhì)量最大,所以乙容器總的重力最大,由于杯子的底面積相同,所以據(jù) pfd 錯誤。可知,乙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qiáng)最大,故s故選 c。15 如圖所示,試管a 漂浮在水面上,試管b 懸浮在水中,試管a 與試管 b 都封閉有一定量的空氣,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將試管 a 上提一微小距離放手后試管a 不會回到原來位置b將試管 a 下壓一微小距離,放手后試管a 會回到原來位置

26、c將試管 b 上提一微小距離,放手后試管b 會回到原來位置d將試管 b 下壓一微小距離,放手后試管b 會回到原來位置【答案】 b【解析】【分析】【詳解】ab a 試管:設(shè)試管中空氣的壓強(qiáng)為 p,大氣壓強(qiáng)為 p0,試管中水面到容器中水面的距離為 h,試管重為 g,頂部的面積為 s,則試管受到內(nèi)部空氣對它向上的壓力,其大小為f ps ,大氣對它向下的壓力為f0p0s試管靜止時(shí)ff0g即ps p0s g解得pgp0s所以 p 不變,由于 pgh ,可知 h 不變,則v 不變,試管所受浮力不變,不管上提、排下壓,放手后,試管還會回到原來位置,a 錯 b 對;cdb 試管:上提時(shí),試管內(nèi)空氣柱的下表面受

27、到水的壓強(qiáng)減小,氣體體積增大,即v排 增大,所受到的浮力增大,所以放手后會上?。幌聣簳r(shí),相反會下沉,cd 錯誤。故選 b。16 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有甲、乙兩個完全相同的圓柱形燒杯,分別裝入適量的密度不同但質(zhì)量相等的鹽水,將同一個雞蛋先后放入甲、乙兩個燒杯中,雞蛋在甲燒杯中處于懸浮狀態(tài),在乙燒杯中處于漂浮狀態(tài)。下列判斷正確的是()甲,乙杯中鹽水密度為乙,則 甲乙a甲杯中鹽水密度為 b雞蛋在甲、乙兩燒杯中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 浮和 f浮,則 f 浮 f浮c放入雞蛋后,甲、乙兩燒杯對桌面的壓力分別為f 甲 和 f 乙 ,則 f 甲 f 乙d放入雞蛋后,甲、乙兩燒杯底部受到的壓強(qiáng)分別為p 甲和 p

28、 乙 ,則 p 甲=p 乙【答案】 d【解析】【分析】(1)同一只雞蛋無論漂浮或懸浮,其浮力都等于排開鹽水的重,也等于自身的重力;在浮力相同時(shí),排開的液體體積越大,說明液體的密度是越小的;(2)水平面上物體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據(jù)此可知甲、乙兩燒杯對桌面的壓力關(guān)系;(3)粗細(xì)均勻容器底部受到的壓力等于液體的重力和漂浮(或懸?。┪矬w的重力之和,根據(jù)fp 判斷甲、乙兩燒杯底部受到的壓強(qiáng)關(guān)系。s【詳解】ab因?yàn)殡u蛋在甲中懸浮、乙中漂浮,所以浮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即雞蛋在甲、乙兩燒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根據(jù)f浮液 gv排 可知,在浮力相同時(shí),甲杯中的v 排 大,則 甲小于 乙,故 ab 錯誤;c因甲、

29、乙兩個燒杯完全相同,裝入密度不同但質(zhì)量相等的鹽水,且雞蛋一樣,根據(jù)水平面上物體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和gmg 可知,放入雞蛋后甲、乙兩燒杯對桌面的壓力相等,故c 錯誤;d燒杯粗細(xì)均勻,裝入密度不同但質(zhì)量相等的鹽水,且雞蛋一樣,所以甲、乙兩燒杯底f部受到的壓力相等,因兩燒杯底面積s 相同,根據(jù)p可知,兩只杯子底部受到液體的s壓強(qiáng)相同,故d 正確。故選 d。17 如圖所示,a b、c是三個實(shí)心小球,其中a與b質(zhì)量相等,b與c體積相同;放入水、中后, a 球漂浮、 b 球懸浮、 c 球沉底 ,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a它們的體積關(guān)系是:vavbvcb它們的重力關(guān)系是:gagbgcc它們的密度關(guān)系是:ab

30、cd它們所受的浮力關(guān)系是:fafb fc【答案】 d【解析】【分析】【詳解】a由題圖可知, a 漂浮, b 懸浮,則v排ava , v排 bvb因?yàn)楫?dāng)物體的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時(shí)物體懸浮或漂浮,所以faga , fbgb因?yàn)?a 與 b 質(zhì)量相等,則物體的重力相等,所以浮力fa fb ;因?yàn)?f浮gv排 ,所以v排av排b所以vavb由題干可知vbvc所以vavbvc故 a 錯誤;b因?yàn)?b 懸浮, c 沉入底部,所以fbgb , fc gc因?yàn)?b 與 c 體積相同,所以根據(jù)f浮gv排 可知 fbfc ,所以 gbgc ;則gagbgc故 b 錯誤;c因?yàn)楫?dāng)物體的密度大于液體的密度時(shí)物體下沉,

31、當(dāng)物體的密度等于液體的密度時(shí)物體懸浮,當(dāng)物體的密度小于液體的密度時(shí)物體上浮或漂浮,所以根據(jù)a 漂浮、 b 懸浮、 c 沉入底部可知abc故 c 錯誤;d由上分析可知:浮力大小關(guān)系為fafbfc故 d 正確。故選 d。18 如圖所示 ,水平桌面上放著一個裝有適量水的圓柱形容器,水面上漂浮著一個放有實(shí)心小鐵球的燒杯;若將小鐵球從燒杯中取出放入水中,燒杯仍豎直浮在水面上,鐵 =7.9g/cm 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水可能會溢出b燒杯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qiáng)變小c圓柱形容器底受到水的壓強(qiáng)變小d圓柱形容器對桌面的壓強(qiáng)不變【答案】 a【解析】【分析】【詳解】a鐵球在燒杯中,整體漂浮在水面上,所以f浮總g燒杯

32、g球 ;拿出小球,燒杯漂浮在水面上,所以f浮杯g杯 ,故燒杯的浮力減小,由 f浮 = 水 gv排 知,燒杯排開水的體積減小,燒杯中水面會下降,不會溢出,故 a 不正確,符合題意;b鐵球在燒杯中,整體漂浮在水面上,所以f浮總g燒杯g球 球;拿出小球,燒杯漂浮在水面上,所以f浮杯g杯 ,故燒杯的浮力減小,燒杯排開水的重力減小,燒杯排開水的體積減小,燒杯將上浮小一些,燒杯下表面受到水的壓強(qiáng)變小,故b 正確,不符合題意;c鐵球拿出前的總浮力f總g燒杯g球 ;鐵球拿出后的總浮力f浮總f浮杯 f浮球 ,杯子漂浮在水面上,f浮杯g杯 ,故f浮總g杯f浮球 ,而鐵球沉底,f浮球 g球 ,故f浮總 f浮總;即鐵

33、球拿出后燒杯和鐵球受到的總浮力小于拿出前燒杯和鐵球受到的總浮力,根據(jù)f浮gv排 可知,拿出后排開水的體積小于拿出前排開水的體積,同一個容器底面積相同,則拿出前水的深度大于拿出后水的深度,根據(jù)pgh 可知,拿出前水對容器底的壓強(qiáng)大于拿出后水對容器底的壓強(qiáng),故c 正確,不符合題意;d、容器對地面的壓力等于容器、水、物體的重力之和,同一容器,則質(zhì)量相等,重力相等,鐵球與小船質(zhì)量相等,重力相等,故容器對地面的壓力相等,容器的底面積相等,根據(jù) pfd 正確,不符合題意可知,甲圖容器對地面壓強(qiáng)等于乙圖容器對地面壓強(qiáng);故s19 兩個相同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容器中分別盛有相等體積的不同液體甲、乙。取兩塊相

34、同的橡皮泥,將一塊橡皮泥撐開成碗狀放入甲液體中,將另一塊捏成球形狀放入乙液體中,橡皮泥靜止后如圖2 所示。以下判斷正確的是a液體的密度甲 乙b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qiáng)p 甲p 乙c橡皮泥受到的浮力f 甲 p 地乙【答案】 b【解析】【分析】【詳解】a將一塊橡皮泥撐開成碗狀放入甲液體中處于漂浮狀態(tài),浮力等于重力;將另一塊捏成球形狀放入乙液體中處于懸浮狀態(tài),浮力等于重力,由此可知橡皮泥處于兩種液體中是所受浮力相同。根據(jù)阿基米德公式f浮液 gv排 可得f浮液v排 g由題意可知,兩相同柱形容器中分別盛有相等體積的不同液體甲、乙,而由圖可知,盛有甲液體的容器液面較高,則碗狀橡皮泥排開的液體體積大于球形橡皮泥

35、排開乙液體體積,所以兩液體密度關(guān)系為甲乙故 a 項(xiàng)錯誤;b由密度公式的變形式mv 可知,相同體積的甲乙兩液體的質(zhì)量關(guān)系為m甲m乙且相同橡皮泥的重力相等,所以乙液體和橡皮泥的總重較大;因橡皮泥漂浮或懸浮時(shí),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等于液體和橡皮泥的重力之和,所以乙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力較大,由 pf可知,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qiáng)關(guān)系為sp 甲 p 乙故 b 項(xiàng)正確;c將一塊橡皮泥撐開成碗狀放入甲液體中處于漂浮狀態(tài),浮力等于重力;將另一塊捏成球形狀放入乙液體中處于懸浮狀態(tài),浮力等于重力,由此可知橡皮泥處于兩種液體中是所受浮力相同,故c 項(xiàng)錯誤;d水平面上容器對地面的壓力等于容器重力、液體重力、物體重力之和,

36、因?yàn)橐乙后w的重力比較甲大,所以乙液體、橡皮泥、容器對地面的壓力較大,由p= f 可知容器對地面s的壓強(qiáng)p地甲p地乙故 d 項(xiàng)錯誤。故選 b20 如圖,一足夠高的薄壁圓柱形容器重為6n,容器的底面積是200cm2,裝有 20cm 的水現(xiàn)將高為10cm、底面積為80cm2 的圓柱物體a 輕輕放入水中(假設(shè)物體a 在液體中始終保持豎直),待靜止后a 漂浮在水中,此時(shí)物體a 有 9cm浸在水面下;再向容器中加油(假設(shè)油漂浮在水面上且油、水不會混溶),直到a 剛好浸沒已知:水的密度為1g/cm 3 ,油的密度為0.8g/cm 3.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物體 a 漂浮在水面時(shí),容器底對水平面的壓強(qiáng)為2660pab從加油開始到物體a 剛好浸沒靜止的過程中,物體a 克服自身重力做功0.11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shí)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