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大學校慶的原則及意義_第1頁
論大學校慶的原則及意義_第2頁
論大學校慶的原則及意義_第3頁
論大學校慶的原則及意義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論大學校慶的原則及意義 【摘要】校慶是學校為慶祝其成立周年而舉辦的紀念性活動,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校慶對學校的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具有其他校園活動無法比擬的影響力。校慶不僅能弘揚大學精神,增加學校凝聚力,另一方面,通過與外界的交流,增加社會對學校的認可度,使校園文化得以弘揚,是學校進一步發(fā)展的良好機遇。 【關鍵詞】大學校慶;大學精神;校園文化;機遇 近年來,校慶活動在各大高校逐漸盛行起來,其中大學校慶由于多年的人才積累,以校友成就高,校慶規(guī)模大,社會影響廣泛而備受關注,由于一部分高校在籌備過程當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使社會各界對高校舉辦校慶的目的以及意義產(chǎn)生了懷疑,甚至有一小部分人認為校慶存在的唯一意義

2、就是高校斂財?shù)墓ぞ?,這使得校慶遭到很大的誤解。筆者認為,校慶從本質上來說只是一場紀念活動,但它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對學校的意義非同小可,只要在籌備過程中堅持原則,按照學校發(fā)展的總體規(guī)劃進行,校慶活動將對校園文化的弘揚、學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產(chǎn)生重大影響。 一、校慶應把握的原則 1.不盲目攀比,隆重但不奢侈 校慶舉辦的規(guī)模各高校應根據(jù)自身的實力來量力而行,不應進行盲目的攀比,應當與學校所擁有的物質基礎相適應,在校慶期間,應該做到不奢侈不浪費,使校慶活動不至于華而不實,應該更注重校園精神和自身內涵的建設,做到隆重但不奢侈。 2.以知識為橋梁,發(fā)展為依托的原則 校慶的最本質的目的是邀請學子及社會各界人士

3、來學校進行參觀、學術交流,從而接受社會各界的意見及建議以及人力物力的支持。學術交流是校慶活動中最重要的流程,是其不可或缺的部分。知識和發(fā)展是整個校慶期間的關鍵詞,切不可偏離這兩個關鍵詞之外,那樣的校慶就偏離了原本的軌道,失去了校慶舉辦的意義。 3.凸顯特色、力求創(chuàng)新的原則 近年來,舉辦校慶的高校越來越多,大家都希望借助校慶的平臺和機會來謀求學校的進一步發(fā)展,抓住特色,就是 作者單位:434020湖北荊州,湖北中醫(yī)藥高等??茖W校 造就校慶的靈魂,就把握了校慶的生命力1。但如何辦出自己的特色,真正達到校慶的目的,而不至于淪為千篇一律的模式呢,這就力求組織者要盡力挖掘本校與眾不同的地方,在活動中能盡

4、量的凸顯本校自身的特色,從而是學校真正的為社會所關注所認可,達到提升社會影響力的目的。高校的校慶活動,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一種載體,它使得學校的信息得以向社會傳送,社會的信息能及時的傳遞進學校,傳送出的是學校的精神和發(fā)展,傳遞進的是社會的發(fā)展和方向,校慶在短時間內集中展示了一所大學在經(jīng)歷了時間的洗禮和沉淀后所留下來的特色的理念和精神及價值追求,是學校和社會之間一座重要的橋梁,是促進學校和社會共同發(fā)展的紐帶。 二、校慶的意義 1.有利于大學成員對辦學目標及學校發(fā)展史的認同,增強凝聚力 校慶是作為學校用來總結自學校成立以來所取得的成績,是站在現(xiàn)有成績的基礎上,總結過去,展望未來,更重要的是,高校借

5、舉辦校慶的機會,更多的是進行教學理念的總結和思考,圍繞“怎么辦大學,怎么辦好大學”進行討論。同時在進行校慶這一活動時,會進行校史編寫工作,由于校史編寫工作是一項重大且龐大的工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學校各個成員的全力支持與參與,動員各方面的力量來開展工作,使各個成員都參與其中,感受和回顧學校發(fā)展歷史,從而對學校的發(fā)展史產(chǎn)生高度認同,增強學校凝聚力。 2.挖掘校園文化,弘揚校園精神 在校慶期間,除了要進行校史的編寫工作,通過校史使參加校慶的人們對學校有個整體的認識外,往往還存在對校園文化的多種宣傳方式,高校往往還會認真制作展板,精心布置展廳,建立一支優(yōu)秀的接待和解說隊伍,開展多種形式的文藝表演及慶

6、祝活動,還通過展示大量優(yōu)秀的有代表性的畢業(yè)生的實際例子來展示豐碩的辦學成果,通過廣泛的組織校友及社會各界人士來校參觀,使校園文化得以弘揚,學校得以進一步發(fā)展。 3.密切聯(lián)系廣大校友,增強學校的凝聚力 能夠參與校慶儀式活動的,基本上也都為大學組織的相關成員,如教師員工、學生和歷屆校友,這些成員都是同一大學文化群落2,任何一所學校的發(fā)展都離不開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但同時,學校的發(fā)展也離不開廣大校友的關注和支持,校友資源越豐富,學校的發(fā)展?jié)摿υ酱?。但由于畢業(yè)后,工作的繁忙,社會的責任,使得很大一部分校友與母校沒有了聯(lián)系,求學時代的記憶也漸漸的封存,通過舉辦校慶活動,積極推進各地校友會的建立,邀請各地

7、校友回校參觀,召開校友代表大會及校友論壇,讓各地校友見證學校的發(fā)展,追憶求學時代的情景,喚起校友對母校的熱愛之情,產(chǎn)生對學校的認同及歸屬感,鼓勵校友以各種形式參與到學校的建設中來,對學校今后的發(fā)展積極獻計獻策,從而達到積攢人氣,增強學校凝聚力的目的。 4.加強與社會的溝通,擴大學校知名度 大學要實現(xiàn)全面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必須與社會保持良好溝通3。校慶期間,高??梢酝ㄟ^利用各類各級媒體進行宣傳,不斷加強學校與社會的溝通,可以充分的利用媒體進行一系列的宣傳活動,大力向社會展示學校輝煌的歷史以及學校的辦學實力和就業(yè)前景,將辦學理念及時的傳遞給社會,展示自身的文化和傳統(tǒng),形成自己的品牌效應。通過邀請社會知名人士及教授來參加慶典,加強社會關注度,從而達到提高學校知名度和影響力的目的。另一方面,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平臺,促進學校和社會的廣泛合作,從而使學校的校園建設與社會發(fā)展緊密聯(lián)系起來,為學校的建設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盧新偉,蔡國春.解讀大學校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