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會考物理知識點歸納_第1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12/25/72448b7c-3479-41c6-9197-2420fbaad7c6/72448b7c-3479-41c6-9197-2420fbaad7c61.gif)
![高二會考物理知識點歸納_第2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12/25/72448b7c-3479-41c6-9197-2420fbaad7c6/72448b7c-3479-41c6-9197-2420fbaad7c62.gif)
![高二會考物理知識點歸納_第3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12/25/72448b7c-3479-41c6-9197-2420fbaad7c6/72448b7c-3479-41c6-9197-2420fbaad7c63.gif)
![高二會考物理知識點歸納_第4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12/25/72448b7c-3479-41c6-9197-2420fbaad7c6/72448b7c-3479-41c6-9197-2420fbaad7c64.gif)
![高二會考物理知識點歸納_第5頁](http://file1.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2/2020-12/25/72448b7c-3479-41c6-9197-2420fbaad7c6/72448b7c-3479-41c6-9197-2420fbaad7c6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二會考物理知識點歸納 第1章力 一、力:力是物體間的相互作用。 1、力的國際單位是牛頓,用n表示; 2、力的圖示:用一條帶箭頭的有向線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3、力的示意圖:用一個帶箭頭的線段表示力的方向; 4、力按照性質(zhì)可分為:重力、彈力、摩擦力、分子力、電場力、磁場力、核力等等; (1)重力:由于地球?qū)ξ矬w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a)重力不是萬有引力而是萬有引力的一個分力; (b)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c)測量重力的儀器是彈簧秤; (d)重心是物體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點,只有具有規(guī)則幾何外形、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物體其重心才是其幾何中心; (2)彈力:
2、發(fā)生形變的物體為了恢復形變而對跟它接觸的物體產(chǎn)生的作用力; (a)產(chǎn)生彈力的條件:二物體接觸、且有形變;施力物體發(fā)生形變產(chǎn)生彈力; (b)彈力包括:支持力、壓力、推力、拉力等等; (c)支持力(壓力)的方向總是垂直于接觸面并指向被支持或被壓的物體;拉力的方向總是沿著繩子的收縮方向; (d)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力跟形變量成正比;f=kx (3)摩擦力: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發(fā)生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時,受到阻礙物體相對運動的力,叫摩擦力; (a)產(chǎn)生磨擦力的條件:物體接觸、表面粗糙、有擠壓、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有彈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二物間就一定有彈力; (b)摩擦力的方向和物體相對運動(或
3、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c)滑動摩擦力的大小f滑=fn壓力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體的重力; (d)靜摩擦力的大小等于使物體發(fā)生相對運動趨勢的外力; (4)合力、分力:如果物體受到幾個力的作用效果和一個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則這個力叫那幾個力的合力,那幾個力叫這個力的分力; (a)合力與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b)合力與分力之間遵守平行四邊形定則:用兩條表示力的線段為臨邊作平行四邊形,則這兩邊所夾的對角線就表示二力的合力; (c)合力大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差,小于或等于二分力之和; (d)分解力時,通常把力按其作用效果進行分解;或把力沿物體運動(或運動趨勢)方向、及其垂直方向進行分解;(力的正交分解法)
4、; 二、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如:力、位移、速度、加速度、動量、沖量 標量:只有大小沒有方向的物力量如:時間、速率、功、功率、路程、電流、磁通量、能量 三、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靜止、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的條件:物體所受合外力等于零; 1、在三個共點力作用下的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者任意兩個力的合力與第三個力等大反向; 2、在n個共點力作用下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則任意第n個力與(n-1)個力的合力等大反向; 3、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物體在任意兩個相互垂直方向的合力為零; 第2章直線運動 一、機械運動:一物體相對其它物體的位置變化,叫機械運動; 1、參考系:為研究物體運動假定不動的物體;又名參照物(參照
5、物不一定靜止); 2、質(zhì)點:只考慮物體的質(zhì)量、不考慮其大小、形狀的物體; (1)質(zhì)點是一理想化模型; (2)把物體視為質(zhì)點的條件:物體的形狀、大小相對所研究對象小的可忽略不計時; 如:研究地球繞太陽運動,火車從北京到上海; 3、時刻、時間間隔:在表示時間的數(shù)軸上,時刻是一點、時間間隔是一線段; 如:5點正、9點、7點30是時刻,45分鐘、3小時是時間間隔; 4、位移:從起點到終點的有相線段,位移是矢量,用有相線段表示;路程:描述質(zhì)點運動軌跡的曲線; (1)位移為零、路程不一定為零;路程為零,位移一定為零; (2)只有當質(zhì)點作單向直線運動時,質(zhì)點的位移才等于路程; (3)位移的國際單位是米,用m
6、表示 5、位移時間圖象:建立一直角坐標系,橫軸表示時間,縱軸表示位移; (1)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圖像是一條與橫軸平行的直線; (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圖像是一條傾斜直線; (3)位移圖像與橫軸夾角的正切值表示速度;夾角越大,速度越大; 6、速度是表示質(zhì)點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1)物體在某一瞬間的速度較瞬時速度;物體在某一段時間的速度叫平均速度; (2)速率只表示速度的大小,是標量; 7、加速度:是描述物體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 (1)加速度的定義式:a=vt-v0/t (2)加速度的大小與物體速度大小無關; (3)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速度為零加速度不一定為零;加速度為零速度不一定為零; (
7、4)速度改變等于末速減初速。加速度等于速度改變與所用時間的比值(速度的變化率)加速度大小與速度改變量的大小無關; (5)加速度是矢量,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變化方向相同; (6)加速度的國際單位是m/s2 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 1、速度:勻變速直線運動中速度和時間的關系:vt=v0+at 注:一般我們以初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則物體作加速運動時,a取正值,物體作減速運動時,a取負值; (1)作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 (2)作勻變速運動的物體中間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平均速度,等于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 2、位移:勻變速直線運動位移和時間的關系:s=v0t+
8、1/2at 注意:當物體作加速運動時a取正值,當物體作減速運動時a取負值; 3、推論:2as=vt2-v02 4、作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兩個連續(xù)相等時間間隔內(nèi)位移之差等于定植;s2-s1=at2 5、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前1秒,前2秒,位移和時間的關系是:位移之比等于時間的平方比;第1秒、第2秒的位移與時間的關系是:位移之比等于奇數(shù)比。 三、自由落體運動: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高處靜止下落的物體所作的運動; 1、位移公式:h=1/2gt2 2、速度公式:vt=gt 3、推論:2gh=vt2 第3章牛頓定律 一、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直到有外力迫
9、使它改變這種做狀態(tài)為止。 1、只有當物體所受合外力為零時,物體才能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2、力是該變物體速度的原因; 3、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物體的速度不變,其運動狀態(tài)就不變) 4、力是產(chǎn)生加速度的原因; 二、慣性: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或靜止狀態(tài)的性質(zhì)叫慣性。 1、一切物體都有慣性; 2、慣性的大小由物體的質(zhì)量唯一決定; 3、慣性是描述物體運動狀態(tài)改變難易的物理量; 三、牛頓第二定律:物體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體的質(zhì)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物體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1、數(shù)學表達式:a=f合/m; 2、加速度隨力的產(chǎn)生而產(chǎn)生、變化而變化、消失而消失; 3、當物體所受
10、力的方向和運動方向一致時,物體加速;當物體所受力的方向和運動方向相反時,物體減速。 4、力的單位牛頓的定義:使質(zhì)量為1kg的物體產(chǎn)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1n; 四、牛頓第三定律:物體間的作用力和反作用總是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的;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時產(chǎn)生、同時變化、同時消失;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與平衡力的根本區(qū)別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兩個相互作用的物體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體上。 第4章曲線運動 、萬有引力定律 一、曲線運動:質(zhì)點的運動軌跡是曲線的運動; 1、曲線運動中速度的方向在時刻改變,質(zhì)點在某一點(或某一時刻)的速度方向是曲線在這一點的切線方向 2、質(zhì)點作曲線運動的
11、條件:質(zhì)點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與其運動方向不在同一條直線上,且軌跡向其受力方向偏折。 3、曲線運動的特點: 4、曲線運動一定是變速運動; 5、曲線運動的加速度(合外力)與其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條直線上; 6、力的作用: (1)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一致時,力改變速度的大小; (2)力的方向與運動方向垂直時,力改變速度的方向; (3)力的方向與速度方向既不垂直,又不平行時,力既搞變速度的大小又改變速度的方向; 二、運動的合成和分解: 1、判斷和運動的方法:物體實際所作的運動是合運動 2、合運動與分運動的等時性:合運動與各分運動所用時間始終相等; 3、合位移和分位移,合速度和分速度,和加速度與分加速度均遵守平
12、行四邊形定則; 三、平拋運動:被水平拋出的物體在在重力作用下所作的運動叫平拋運動; 1、平拋運動的實質(zhì):物體在水平方向上作勻速直線運動,在豎直方向上作自由落體運動的合運動; 2、水平方向上的勻速直線運動和豎直方向上的自由落體運動具有等時性; 3、求解方法:分別研究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上的二分運動,在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和運動; 四、勻速圓周運動:質(zhì)點沿圓周運動,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時間里通過的圓弧相等,這種運動就叫做勻速圓周運動; 1、線速度的大小等于弧長除以時間:v=s/t,線速度方向就是該點的切線方向; 2、角速度的大小等于質(zhì)點轉(zhuǎn)過的角度除以所用時間:=/t 3、角速度、線速度、周期、頻率間的關系
13、: (1)v=2r/t; (2) =2/t; (3)v=r; (4)、f=1/t; 4、向心力: (1)定義: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受到的沿半徑指向圓心的力,這個力叫向心力。 (2)方向:總是指向圓心,與速度方向垂直。 (3)特點:只改變速度方向,不改變速度大小是根據(jù)作用效果命名的。 (4)計算公式:f向=mv2/r=m2r 5、向心加速度:a向= v/r=r 五、開普勒的三大定律: 1、開普勒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圍繞太陽運動的軌道都是橢圓,太陽處在所有橢圓的一個焦點上; 說明:在中學間段,若無特殊說明,一般都把行星的運動軌跡認為是圓; 2、開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與太陽的連線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掃過
14、的面積相等; 3、開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軌道的半長軸的三次方跟公轉(zhuǎn)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公式:r3/t2=k; 說明:(1)r表示軌道的半長軸,t表示公轉(zhuǎn)周期,k是常數(shù),其大小之與太陽有關; (2)當把行星的軌跡視為圓時,r表示愿的半徑; (3)該公式亦適用與其它天體,如繞地球運動的衛(wèi)星; 六、萬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兩個物體都是互相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這兩個物體的質(zhì)量成正比,跟它們的距離的二次方成反比. 1、計算公式:f=gmm/r2 2、解決天體運動問題的思路: (1)應用萬有引力等于向心力;應用勻速圓周運動的線速度、周期公式; (2)應用在地球表面的物體萬有引力等于重力; (3
15、)如果要求密度,則用m=v,v=4r3/3 第5章機械能 一、功:功等于力和物體沿力的方向的位移的乘積; 1、計算公式:w=fs; 2、推論:w=fscos, 為力和位移間的夾角; 3、功是標量,但有正、負之分,力和位移間的夾角為銳角時,力作正功,力與位移間的夾角是鈍角時,力作負功; 二、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1、求平均功率:p=w/t; 2、求瞬時功率:p=fv,當v是平均速度時,可求平均功率; 3、功、功率是標量; 三、功和能間的關系:功是能的轉(zhuǎn)換量度;做功的過程就是能量轉(zhuǎn)換的過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發(fā)生了轉(zhuǎn)化; 四、動能定理: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 1、數(shù)學表
16、達式:w合=mvt2/2-mv02/2 2、適用范圍:既可求恒力的功亦可求變力的功; 3、應用動能定理解題的優(yōu)點:只考慮物體的初、末態(tài),不管其中間的運動過程; 4、應用動能定理解題的步驟: (1)對物體進行正確的受力分析,求出合外力及其做的功; (2)確定物體的初態(tài)和末態(tài),表示出初、末態(tài)的動能; (3)應用動能定理建立方程、求解 五、重力勢能:物體的重力勢能等于物體的重量和它的速度的乘積。 1、重力勢能用ep來表示; 2、重力勢能的數(shù)學表達式: ep=mgh; 3、重力勢能是標量,其國際單位是焦耳; 4、重力勢能具有相對性:其大小和所選參考系有關; 5、重力做功與重力勢能間的關系 (1)物體被
17、舉高,重力做負功,重力勢能增加; (2)物體下落,重力做正功,重力勢能減小; (3)重力做的功只與物體初、末為置的高度有關,與物體運動的路徑無關 六、機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彈簧彈力做功)的情形下,物體的動能和勢能(重力勢能、彈簧的彈性勢能)發(fā)生相互轉(zhuǎn)化,但機械能的總量保持不變。 1、機械能守恒定律的適用條件:只有重力或彈簧彈力做功; 2、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數(shù)學表達式: 3、在只有重力或彈簧彈力做功時,物體的機械能處處相等; 4、應用機械能守恒定律的解題思路 (1)確定研究對象,和研究過程; (2)分析研究對象在研究過程中的受力,判斷是否遵受機械能守恒定律; (3)恰當選擇參考平面,表示出
18、初、末狀態(tài)的機械能; (4)應用機械能守恒定律,立方程、求解; 第六章機械振動和機械波 一、機械振動:物體在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復運動,叫機械振動。 1、平衡位置:機械振動的中心位置; 2、機械振動的位移:以平衡位置為起點振動物體所在位置為終點的有向線段; 3、回復力:使振動物體回到平衡位置的力; (1)回復力的方向始終指向平衡位置; (2)回復力不是一重特殊性質(zhì)的力,而是物體所受外力的合力; 4、機械振動的特點: (1)往復性; (2)周期性; 二、簡諧運動:物體所受回復力的大小與位移成正比,且方向始終指向平衡位置的運動; (1)回復力的大小與位移成正比; (2)回復力的方向與位移的方向相反
19、; (3)計算公式:f=-kx; 如:音叉、擺鐘、單擺、彈簧振子; 三、全振動:振動物體如:從0出發(fā),經(jīng)a,再到o,再到a/,最后又回到0的周期性的過程叫全振動。 例1:從a至o,從o至a/,是一次全振動嗎? 例2:振動物體從a/,出發(fā),試說出它的一次全振動過程; 四、振幅:振動物體離開平衡位置的最大距離。 1、振幅用a表示; 2、最大回復力f大=ka; 3、物體完成一次全振動的路程為4a; 4、振幅是表示物體振動強弱的物理量;振幅越大,振動越強,能量越大; 五、周期:振動物體完成一次全振動所用的時間; 1、t=t/n (t表示所用的總時間,n表示完成全振動的次數(shù)) 2、振動物體從平衡位置到最
20、遠點,從最遠點到平衡為置所用的時間相等,等于t/4; 六、頻率:振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完成全振動的次數(shù); 1、f=n/t; 2、f=1/t; 3、固有頻率:由物體自身性質(zhì)決定的頻率; 七、簡諧運動的圖像:表示作簡諧運動的物體位移和時間關系的圖像。 1、若從平衡位置開始計時,其圖像為正弦曲線; 2、若從最遠點開始計時,其圖像為余弦曲線; 3、簡諧運動圖像的作用: (1)確定簡諧運動的周期、頻率、振幅; (2)確定任一時刻振動物體的位移; (3)比較不同時刻振動物體的速度、動能、勢能的大?。弘x平衡位置躍進動能越大、速度越大,勢能越小; (4)判斷某一時刻振動物體的運動方向:質(zhì)點必然向相鄰的后一時刻所
21、在位置運動 4、作受迫振動的物體的振動頻率等于驅(qū)動力的頻率與其固有頻率無關;物體發(fā)生共振的條件:物體的固有頻率等于驅(qū)動力的頻率; 八、單擺:用一輕質(zhì)細繩一端固定一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懸點的裝置。 1、當單擺的擺角很小(小于5度)時,所作的運動是簡諧運動; 2、單擺的周期公式:t=2(l/g)1/2 3、單擺在擺動過程中的能量關系:在平衡位置動能最大、重力勢能最小;在最遠點動能為零,重力勢能最大; 九、機械波:機械振動在介質(zhì)中的傳播就形成了機械波。 1、產(chǎn)生機械波的條件: (1)有波源; (2)有介質(zhì); 2、機械波的實質(zhì):機械波只是機械振動這種運動形式的傳播,介質(zhì)本身不會沿播的傳播方向移動; 3、
22、波在傳播時,各質(zhì)點所作的運動形式:在波的傳播過程中,各質(zhì)點只在平衡位置兩側作往復運動,并不隨波的前進而前移。 4、波的作用: (1)傳播能量; (2)傳播信息; 5、機械波的種類: (1)橫波:質(zhì)點的振動方向和播的傳播方向垂直,這樣的波叫橫波。 如:水波、繩波、人浪等等; (a)波峰:凸起的最高點叫波峰; (b)波谷:凹下的最低點叫波谷; (2)縱波:質(zhì)點的振動方向和波的傳播方向平行的波叫縱波; (a)疏部:質(zhì)點分布最稀疏的部分叫疏部; (b)密部:質(zhì)點分布最密集的部分叫密部; (c)聲波是縱波; 6、機械波的圖像:建立一直角坐標系,橫軸表示各質(zhì)點的位置,縱軸表示各質(zhì)點偏離平衡位置的位移,聯(lián)接
23、各點(x,y)所成的曲線就是機械波的圖像; 機械波的圖像是正弦曲線; 7、波長:兩個相鄰的,在振動過程中對平衡位置位移總是相等的質(zhì)點間的距離叫波長; (1)波長用 表示; (2)兩個相鄰的波峰或波谷間的距離等于波長; 8、介質(zhì)中各質(zhì)點的振動頻率(周期)等于波源的振動頻率(周期),這個頻率就叫波動頻率(周期);在一個周期內(nèi)各質(zhì)點傳播的距離等于一個波長; 9、波速、波在介質(zhì)中的傳播速度叫波速; (1)波速等于單位時間內(nèi)波峰或波谷(密部或疏部)向前移動的距離; (2)波在介質(zhì)中是勻速傳波的(波速恒定不變); 10、波長、波速、頻率間的關系;v=f 11、機械波在介質(zhì)中的傳播速度只與介質(zhì)有關; 12、
24、在波形圖中質(zhì)點向相鄰的前一質(zhì)點所在位置運動; 第7章分子動理論 能量守恒 氣體 一、物質(zhì)是由分子組成的; 1、在物理上我們把所有夠成物質(zhì)的微粒(分子、原子、離子)統(tǒng)稱分子; 2、測量分子大小的方法:單分子油膜法:取一滴油滴,讓其在水面上盡可能的散開,形成一層單分子油膜,則油滴的體積除以油膜的面積就是油分子的直徑。d=vo/s 3、分子直徑的數(shù)量級為10-10m; 二、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1mol物質(zhì)所含的分子數(shù)叫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 1、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用na來表示: na=6.021023; 2、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是聯(lián)系宏觀物質(zhì)(摩爾體積、摩爾質(zhì)量)和微觀物質(zhì)(分子質(zhì)量、分子體積)的橋梁; (1)v0=v
25、m/ na (2)m0=m/ na; (3)n=n na 3、分子質(zhì)量的數(shù)量級:10kg; 三、構成物質(zhì)的分子在不停的作無規(guī)則運動; 四、證明分子在不停的作無規(guī)則運動的實驗: 1、擴散現(xiàn)象:兩個不同的物體相互接觸,彼此進入對方的現(xiàn)象; (1)其實質(zhì):是分子的運動; (2)溫度越高擴散越快;二物質(zhì)密度(濃度)相差越大,擴散越快; 2、布朗運動:懸浮在液體或氣體中的細小微粒所作的無規(guī)則運動; (1)布朗運動的實質(zhì):布朗運動并不是分子的運動,而是分子作無規(guī)則運動的反應; (2)布朗運動的特點:微粒越小,溫度越高,布朗運動越劇烈; (3)布朗運動是無規(guī)則的運動; (4)布朗運動發(fā)生的原因:微粒各方向所
26、受分子的碰撞不均,使微粒各方向受力不等,從而使微粒無規(guī)則的運動; 五、溫度的微觀物理意義:溫度是分子平均動能的標志; 六、熱運動: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叫熱運動。 七、構成物質(zhì)的分子間有間隙。 八、構成物質(zhì)的分子間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平衡位置:當分子間的引力等于斥力時,分子所處的位置;此時分子間的距離為r0; 2、當分子間的距離r=r0 時,引力等于斥力,分子力為零; 3、當rr0時, 引力小于斥力,分子力表現(xiàn)為斥力; 4、當rr0分子間的距離時,引力大于斥力,分子力表現(xiàn)為引力; 5、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始終同是存在; 6、分子間的引力和斥力都隨分子間距離的增加而減小,但引力減小的快;隨距離
27、的減小而增大,斥力增大得快; 九、內(nèi)能:物體中所有分子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合叫內(nèi)能; 1、一切物體都有內(nèi)能; 2、物體的內(nèi)能與溫度(分子動能)體積(分子勢能)物質(zhì)的量有關; 3、理想狀態(tài)下的氣體的內(nèi)能與其體積無關(分子勢能始終未零) 十、改變內(nèi)能的兩種方式: 1、做功; 2、熱傳遞; (1)傳導; (2)對流;(3)輻射; 十一、熱力學第一定律:物體內(nèi)能的變化量等于外界對物體做的功和物體從外界吸收的熱量之和; 數(shù)學表達式:u=q+w; 1、吸熱,q為正;放熱q為負; 2、外界對物體做正功w為正,外界對物體做負功(物體對外界做正功)w為負; 十二、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會憑空產(chǎn)生,亦不會憑空消失,
28、只能從一種形式轉(zhuǎn)化成別的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zhuǎn)移到別的物體,在轉(zhuǎn)化和轉(zhuǎn)移中,其總量不變; 十三、熱力學第二定律: 1、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吸收熱量并把它全部用來做功而不引起其它變化; 2、不可能使熱量由低溫物體傳到高溫物體而不引起其它變化; 3、本質(zhì):熱理學第二定律揭示了有大量分子參與的宏觀過程都有方向性; 十四、熱力學溫度:以-273.15這個下限為起點的溫度。 1、攝氏溫度與熱力學溫度間的關系:t=t+273.15k 2、溫度的國際單位是開爾文k; 3、熱力學第三定律:熱力學零度不可達到; 十五、分子動能:分子由于作物規(guī)則運動而具有的能。 1、分子的平均動能:物體所有分子的動能的平均值。 2、
29、溫度是分子平均動能的標志; 3、分子動能由溫度、物質(zhì)的量共同決定 十六、分子勢能:分子間由于有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 1、當rr0時,r變大,斥力作正功,分子勢能減小; 2、當rr0時,變大,引力作負功,分子勢能增大; 3、當距離r=r0 時,分子勢能最小; 4、物體的分子勢能與物體的體積,物質(zhì)的量有關; 十七、能量的轉(zhuǎn)換和守恒定律:能量既不會憑空產(chǎn)生,亦不會憑空消失,它只能從一種形式轉(zhuǎn)化成另一種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zhuǎn)移到別的物體;在轉(zhuǎn)化和轉(zhuǎn)移過程中其總量不變; 十八、氣體壓強的特點: 1、氣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如:我們氣球時候各個方向所受壓力相等; 2、產(chǎn)生氣體壓強的原因是氣體分子的碰
30、撞而產(chǎn)生的; 十九、格拉伯龍方程:pv=nrt 1、在溫度一定是,體積小強于大 2、在壓強一定時,溫度高,體積大; 3、在體積一定時,溫度高,壓強大; 第8章電場 一、三種產(chǎn)生電荷的方式: 1、摩擦起電: (1)正點荷:用綢子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電荷; (2)負電荷: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電荷; (3)實質(zhì):電子從一物體轉(zhuǎn)移到另一物體; 2、接觸起電: (1)實質(zhì):電荷從一物體移到另一物體; (2)兩個完全相同的物體相互接觸后電荷平分; (3)電荷的中和:等量的異種電荷相互接觸,電荷相合抵消而對外不顯電性,這種現(xiàn)象叫電荷的中和; 3、感應起電:把電荷移近不帶電的導體,可以使導體帶電; (1)電
31、荷的基本性質(zhì):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2)實質(zhì):使導體的電荷從一部分移到另一部分; (3)感應起電時,導體離電荷近的一端帶異種電荷,遠端帶同種電荷; 4、電荷的基本性質(zhì):能吸引輕小物體; 二、電荷守恒定律:電荷既不能被創(chuàng)生,亦不能被消失,它只能從一個物體轉(zhuǎn)移到另一物體,或者從物體的一部分轉(zhuǎn)移到另一部分;在轉(zhuǎn)移過程中,電荷的總量不變。 三、元電荷:一個電子所帶的電荷叫元電荷,用e表示。 1、e=1.610-19c; 2、一個質(zhì)子所帶電荷亦等于元電荷; 3、任何帶電物體所帶電荷都是元電荷的整數(shù)倍; 四、庫侖定律:真空中兩個靜止點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力,跟它們所帶電荷量的乘積成正比,跟它
32、們之間距離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電荷間的這種力叫庫侖力, 1、計算公式:f=kq1q2/r2 (k=9.0109n.m2/kg2) 2、庫侖定律只適用于點電荷(電荷的體積可以忽略不計) 3、庫侖力不是萬有引力; 五、電場:電場是使點電荷之間產(chǎn)生靜電力的一種物質(zhì)。 1、只要有電荷存在,在電荷周圍就一定存在電場; 2、電場的基本性質(zhì):電場對放入其中的電荷(靜止、運動)有力的作用;這種力叫電場力; 3、電場、磁場、重力場都是一種物質(zhì) 六、電場強度:放入電場中某點的電荷所受電場力f跟它的電荷量q的比值叫該點的電場強度; 1、定義式:e=f/q;e是電場強度;f是電場力;q是試探電
33、荷; 2、電場強度是矢量,電場中某一點的場強方向就是放在該點的正電荷所受電場力的方向(與負電荷所受電場力的方向相反) 3、該公式適用于一切電場; 4、點電荷的電場強度公式:e=kq/r2 七、電場的疊加:在空間若有幾個點電荷同時存在,則空間某點的電場強度,為這幾個點電荷在該點的電場強度的矢量和; 解題方法:分別作出表示這幾個點電荷在該點場強的有向線段,用平行四邊形定則求出合場強; 八、電場線:電場線是人們?yōu)榱诵蜗蟮拿枋鲭妶鎏匦远藶榧僭O的線。 1、電場線不是客觀存在的線; 2、電場線的形狀:電場線起于正電荷終于負電荷;g:用鋸木屑觀測電場線. (1)只有一個正電荷:電場線起于正電荷終于無窮遠;
34、 (2)只有一個負電荷:起于無窮遠,終于負電荷; (3)既有正電荷又有負電荷:起于正電荷終于負電荷; 3、電場線的作用: (1)表示電場的強弱:電場線密則電場強(電場強度大);電場線疏則電場弱電場強度小); (2)表示電場強度的方向:電場線上某點的切線方向就是該點的場強方向; 4、電場線的特點: (1)電場線不是封閉曲線; (2)同一電場中的電場線不向交; 九、勻強電場:電場強度的大小、方向處處相同的電場;勻強電場的電場線平行、且分布均勻; 1、勻強電場的電場線是一簇等間距的平行線; 2、平行板電容器間的電是勻強電場;場 十、電勢差:電荷在電場中由一點移到另一點時,電場力所作的功wab與電荷量
35、q的比值叫電勢差,又名電壓。 1、定義式:uab=wab/q; 2、電場力作的功與路徑無關; 3、電勢差又命電壓,國際單位是伏特; 十一、電場力作功:電場中某點的電勢,等于單位正電荷由該點移到參考點(零勢點)時電場力作的功; 1、電勢具有相對性,和零勢面的選擇有關; 2、電勢是標量,單位是伏特v; 3、電勢差和電勢間的關系:uab= a -b; 4、電勢沿電場線的方向降低;電場力要作功,則兩點電勢差不為零,就不是等勢面; 5、相同電荷在同一等勢面的任意位置,電勢能相同; 原因:電荷從一電移到另一點時,電場力不作功,所以電勢能不變; 6、電場線總是由電勢高的地方指向電勢低的地方; 7、等勢面的畫
36、法:相另等勢面間的距離相等; 十二、電場強度和電勢差間的關系:在勻強電場中,沿場強方向的兩點間的電勢差等于場強與這兩點的距離的乘積。 1、數(shù)學表達式:u=ed; 2、該公式的使適用條件是,僅僅適用于勻強電場; 3、d是兩等勢面間的垂直距離; 十三、電容器:儲存電荷(電場能)的裝置。 1、結構:由兩個彼此絕緣的金屬導體組成; 2、最常見的電容器:平行板電容器; 十四、電容:電容器所帶電荷量q與兩電容器量極板間電勢差u的比值;用“c”來表示。 1、定義式:c=q/u; 2、電容是表示電容器儲存電荷本領強弱的物理量; 3、國際單位:法拉 簡稱:法,用f表示 4、電容器的電容是電容器的屬性,與q、u無
37、關; 十五、平行板電容器的決定式:c=s/4kd;(其中d為兩極板間的垂直距離,又稱板間距;k是靜電力常數(shù),k=9.010n.m/c;是電介質(zhì)的介電常數(shù),空氣的介電常數(shù)最小;s表示兩極板間的正對面積) 1、電容器的兩極板與電源相連時,兩板間的電勢差不變,等于電源的電壓; 2、當電容器未與電路相連通時電容器兩板所帶電荷量不變; 十六、帶電粒子的加速: 1、條件:帶電粒子運動方向和場強方向垂直,忽略重力; 2、原理:動能定理電場力做的功等于動能的變化:w=uq=1/2mvt2-1/2mv02; 3、推論:當初速度為零時,uq=1/2mvt2; 4、使帶電粒子速度變大的電場又名加速電場; 第9章恒定
38、電流 一、電流:電荷的定向移動行成電流。 1、產(chǎn)生電流的條件: (1)自由電荷; (2)電場; 2、電流是標量,但有方向:我們規(guī)定: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是電流的方向; 注:在電源外部,電流從電源的正極流向負極;在電源的內(nèi)部,電流從負極流向正極; 3、電流的大?。和ㄟ^導體橫截面的電荷量q跟通過這些電量所用時間t的比值叫電流i表示; (1)數(shù)學表達式:i=q/t; (2)電流的國際單位:安培a (3)常用單位:毫安ma、微安ua;(4)1a=103ma=106ua 二、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u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r成反比; 1、定義式:i=u/r; 2、推論:r=u/i; 3、電阻
39、的國際單位時歐姆,用表示;1k=10,1m=10; 4、伏安特性曲線: 三、閉合電路:由電源、導線、用電器、電鍵組成; 1、電動勢:電源的電動勢等于電源沒接入電路時兩極間的電壓;用e表示; 2、外電路:電源外部的電路叫外電路;外電路的電阻叫外電阻;用r表示;其兩端電壓叫外電壓; 3、內(nèi)電路:電源內(nèi)部的電路叫內(nèi)電阻,內(nèi)點路的電阻叫內(nèi)電阻;用r表示;其兩端電壓叫內(nèi)電壓;如:發(fā)電機的線圈、干電池內(nèi)的溶液是內(nèi)電路,其電阻是內(nèi)電阻; 4、電源的電動勢等于內(nèi)、外電壓之和;e=u內(nèi)+u外;u外=ri;e=(r+r)i 四、閉合電路的歐姆定律:閉合電路里的電流跟電源的電動勢成正比,跟內(nèi)、外電路的電阻之和成反比
40、; 1、數(shù)學表達式:i=e/(r+r) 2、當外電路斷開時,外電阻無窮大,電源電動勢等于路端電壓;就是電源電動勢的定義; 3、當外電阻為零(短路)時,因內(nèi)阻很小,電流很大,會燒壞電路; 五、半導體:導電能力在導體和絕緣體之間;半導體的電阻隨溫升越高而減小; 六、超導:導體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升高,當溫度降低到某一值時電阻消失,成為超導。 第10章磁場 一、磁場: 1、磁場的基本性質(zhì):磁場對方入其中的磁極、電流有磁場力的作用; 2、磁鐵、電流都能能產(chǎn)生磁場; 3、磁極和磁極之間,磁極和電流之間,電流和電流之間都通過磁場發(fā)生相互作用; 4、磁場的方向:磁場中小磁針北極的指向就是該點磁場的方向; 二
41、、磁感線:在磁場中畫一條有向的曲線,在這些曲線中每點的切線方向就是該點的磁場方向; 1、磁感線是人們?yōu)榱嗣枋龃艌龆藶榧僭O的線; 2、磁鐵的磁感線,在外部從北極到南極,內(nèi)部從南極到北極; 3、磁感線是封閉曲線; 三、安培定則: 1、通電直導線的磁感線:用右手握住通電導線,讓伸直的大拇指所指方向跟電流方向一致,彎曲的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磁感線的環(huán)繞方向; 2、環(huán)形電流的磁感線:讓右手彎曲的四指和環(huán)形電流方向一致,伸直的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環(huán)形導線中心軸上磁感線的方向; 3、通電螺旋管的磁場:用右手握住螺旋管,讓彎曲的四指方向和電流方向一致,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螺旋管內(nèi)部磁感線的方向; 四、地磁場:
42、地球本身產(chǎn)生的磁場;從地磁北極(地理南極)到地磁南極(地理北極); 五、磁感應強度:磁感應強度是描述磁場強弱的物理量。 1、磁感應強度的大?。涸诖艌鲋写怪庇诖艌龇较虻耐妼Ь€,所受的安培力f跟電流i和導線長度l的乘積的比值,叫磁感應強度。b=f/il 2、磁感應強度的方向就是該點磁場的方向(放在該點的小磁針北極的指向) 3、磁感應強度的國際單位:特斯拉 t, 1t=1n/a。m 六、安培力:磁場對電流的作用力; 1、大小:在勻強磁場中,當通電導線與磁場垂直時,電流所受安培力f等于磁感應強度b、電流i和導線長度l三者的乘積。 2、定義式f=bil(適用于勻強電場、導線很短時) 3、安培力的方向:
43、左手定則:伸開左手,使大拇指根其余四個手指垂直,并且跟手掌在同一個平面內(nèi),把手放入磁場中,讓磁感線垂直穿過手心,并使伸開四指指向電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電導線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七、磁鐵和電流都可產(chǎn)生磁場; 八、磁場對電流有力的作用; 九、電流和電流之間亦有力的作用; (1)同向電流產(chǎn)生引力; (2)異向電流產(chǎn)生斥力; 十、分子電流假說:所有磁場都是由電流產(chǎn)生的; 十一、磁性材料:能夠被強烈磁化的物質(zhì)叫磁性材料: (1)軟磁材料:磁化后容易去磁的材料;例:軟鐵;硅鋼;應用:制造電磁鐵、變壓器、 (2)硬磁材料:磁化后不容易去磁的材料;例:碳鋼、鎢鋼、制造:永久磁鐵; 十二、洛倫茲
44、力: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力,叫做洛倫茲力 1、洛侖茲力的方向由左手定則判斷:伸開左手讓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共面且垂直,把左手放入磁場中,讓磁感線垂直穿過手心,四指為正電荷運動方向(與負電荷運動方向相反)大拇指所指方向就是洛侖茲力的方向; (1)洛侖茲力f一定和b、v決定的平面垂直。 (2)洛侖茲力只改變速度的方向而不改變其大小 (3)洛倫茲力永遠不做功。 2、洛倫茲力的大小 (1)當v平行于b時:f=0 (2)當v垂直于b時:f=qvb 第11章電磁感應 一、磁通量:設在勻強磁場中有一個與磁場方向垂直的平面,磁場的磁感應強度b和平面面積s的乘積叫磁通量; 1、計算式: =bs(bs) 2、推論:b
45、不垂直s時, =bssin 3、磁通量的國際單位:韋伯,wb; 4、磁通量與穿過閉合回路的磁感線條數(shù)成正比; 5、磁通量是標量,但有正負之分; 二、電磁感應:穿過閉合回路的磁通量發(fā)生變化,閉合回路中就有感應電流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叫電磁感應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電流叫感應電流; 注:判斷有無感應電流的方法: 1、閉合回路; 2、磁通量發(fā)生變化; 三、感應電動勢:在電磁感應現(xiàn)象中產(chǎn)生的電動勢; 四、磁通量的變化率:等于磁通量的變化量和所用時間的比值; /t 1、磁通量的變化率是表示磁通量的變化快慢的物理量; 2、磁通量的變化率由磁通量的變化量和時間共同決定; 3、磁通量變化率大,感應電動勢就大; 五、法拉第電磁
46、感應定律:電路中感應電動勢的大小,跟穿過這一電路的磁通量的變化率成正比; 1、定義式: e=n/t(只能求平均感應電動勢); 2、推論; e=blvsina(適用導體切割磁感線,求瞬時感應電動勢,平均感應電動勢) (1)vl,lb, 為v與b間的夾角; (2) vb,lb, 為v與l間的夾角 (3) vb,lv, 為b與l間的夾角 3、穿過線圈的磁通量大,感應電動勢不一定大; 4、磁通量的變化量大,感應電動勢不一定大; 5、有感應電流就一定有感應電動勢;有感應電動勢,不一定有感應電流; 六、右手定則(判斷感應電流的方向):伸開右手,讓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共面、且相互垂直,把右手放入磁場中,讓磁感線
47、垂直穿過手心,大拇指指向?qū)w運動方向,四指指向感應電流的方向。 第12章電磁波 一、麥克斯韋的電磁場理論: 1、不僅電荷能產(chǎn)生電場,變化的磁場亦能產(chǎn)生電場; 2、不僅電流能產(chǎn)生磁場,變化的電場亦能產(chǎn)生磁場; 二、對麥氏理論的理解 1、穩(wěn)恒的電場周圍沒有磁場; 2、穩(wěn)恒的磁場周圍沒有電場 3、均勻變化的電場產(chǎn)生穩(wěn)恒的磁場; 4、均勻變化的磁場產(chǎn)生穩(wěn)恒的電場; 5、非均勻變化的電場、磁場可以相互轉(zhuǎn)化; 三、電磁場:變化的電場和變化的磁場相互聯(lián)系,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統(tǒng)一場,這就是電磁場; 四、電磁波:電磁場由近及遠的傳播,就形成了電磁波; 1、有效向外發(fā)射電磁波的條件: (1)要有足夠高的頻率; (
48、2)電場、磁場必須分散到盡可能大的空間(開放電路) 2、電磁場的性質(zhì): (1)電磁波是橫波; (2)電磁波的速度v=3.0*108; (3)遵守波的一切性質(zhì);波的衍射、干涉、反射、折射; (4)電磁波的傳播不需要介質(zhì) 第13章光的傳播 一、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 1、光線:表示光傳播路線的直線; 2、光束:在真空中光的傳播速度c=3.0108m/s; 3、光的折射定律:光從一介質(zhì)進入另一介質(zhì)時,傳播路線要發(fā)生改變,入射光線和折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從光密質(zhì)進入光疏質(zhì)時,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1)入射角:圖射光線和法線間的加角; (2)折射角:折射光線和法線間的夾角; (3) 折射率n=
49、c/v=sini/sinr(大的除以小的); 4、光密質(zhì):折射率大的介質(zhì); 5、光疏質(zhì):折射率較大的介質(zhì); 二、全反射:光從光密質(zhì)進入光疏質(zhì)時,當入射角大于零界角時,只有反射光線沒有折射光線的現(xiàn)象; 1、發(fā)生全反射的條件:(1)光從光密質(zhì)進入光疏質(zhì);(2)入射角大于臨界角; 2、臨界角:當折射角等于90時的入射角;sinac=1/n; 3、特例:海市蜃樓、光導纖維; 三、光的色散:當白光經(jīng)過三棱鏡后能形成彩色個光帶,這個現(xiàn)象叫色散; 1、發(fā)生色散后在光屏上從上至下,依次是紅、橙、黃、綠、藍、靛、紫; 2、從紅到紫光的頻率由小到大;波長由大到小; 3、在同種介質(zhì)中,折射率由小到大;傳播速度由大到小; 4、從紅光到紫光衍射現(xiàn)象逐漸減弱; 第14章光的本質(zhì) 一、波的干涉和衍射: 1、干涉:兩列頻率相同的波相互疊加,在某些地方振動加強,某些地方振動減弱,這種現(xiàn)象叫波的干涉; (1)發(fā)生干涉的條件:兩列波的頻率相同; (2)波峰與波峰重疊、波谷與波谷重疊振動加強;波峰與波谷重疊振動減弱; (3)振動加強的區(qū)域的振動位移并不是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農(nóng)副產(chǎn)品電商平臺支付結算服務合同
- 知識產(chǎn)權與商業(yè)秘密的保護策略研究
- 2025年度古建筑修復與保護工程總承包合同范本
- 動漫產(chǎn)業(yè)園改造用工協(xié)議
- 2025年中國純電動車行業(yè)市場運行態(tài)勢與投資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精銀冶煉投資建設項目立項報告
- 沖壓泵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立項申請報告范文
- 單位亮化合同范本
- 中國環(huán)保袋行業(yè)市場運營現(xiàn)狀及投資規(guī)劃研究建議報告
- 氨氮自動在線監(jiān)測儀項目風險分析和評估報告
- 臟腑辨證與護理
- 虛擬化與云計算技術應用實踐項目化教程 教案全套 第1-14周 虛擬化與云計算導論-騰訊云服務
- 甲基丙烯酸甲酯生產(chǎn)工藝畢業(yè)設計設備選型與布置模板
- 徐金桂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新講義
- 瀝青拌合設備結構認知
- 2023年北京高考政治真題試題及答案
- 復旦中華傳統(tǒng)體育課程講義05木蘭拳基本技術
- 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課件第5課時 人民幣兌換
- 工程回訪記錄單
- 住房公積金投訴申請書
- 檢驗科生物安全風險評估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