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凎林:PETCT在胃腸道惡性腫瘤診斷中的價值和限度_第1頁
夏凎林:PETCT在胃腸道惡性腫瘤診斷中的價值和限度_第2頁
夏凎林:PETCT在胃腸道惡性腫瘤診斷中的價值和限度_第3頁
夏凎林:PETCT在胃腸道惡性腫瘤診斷中的價值和限度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PET/CT 在胃腸道惡性腫瘤診斷中的價值和限度南通市腫瘤醫(yī)院 夏淦林一、食管癌食管惡性病變絕大多數是食管癌。在中國食管癌以鱗癌為主,約占90 %93 %,腺癌約占5 %,其他 病理類型更少。國外資料 50%60%的食管癌是鱗癌。鱗癌是嗜FDG腫瘤,所以PET/ CT在食管癌診斷方面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PET/CT對原發(fā)食管癌的敏感性是91%100%。食管病變長度在食道鏡、食管鋇餐、CT、FDG-PET和大體標本上都 存在相關性,PET/CT相關系數最高。FDG-PET顯示的食管惡性病灶 長度與術后病理結果基本一致。PET/ CT 是探測食管癌區(qū)域淋巴結轉移的有效手段 ,其敏感性和特異 性

2、高于CT。PET對病變局部浸潤不敏感。原位癌和T1期小病變是PET結果假陰性的主要原因。食管炎癥、息肉會發(fā)生假陽性結果。 食管平滑肌不自主性活動及食管黏膜不自主性分泌可造成食管生理 性FDG濃聚。假陽性病灶相對于典型的食管癌病灶而言一般代謝較低, CT 圖像上 軟組織腫塊也不明顯 ,周圍脂肪間隙一般清晰。對于體積較大的良性病變和早期食管癌有時卻很難區(qū)分良惡性。國內一組資料認為,食管異常代謝灶總的惡性病變發(fā)生率約為82.9 %,只要PET/ CT發(fā)現食管異常代謝灶,臨床都應該首先考慮 食管惡性病變的可能。腫瘤往往沿食管縱軸生長并可發(fā)生跳躍性轉移。 即使手術切除干凈亦有 10%15%的復發(fā), 50

3、%70%發(fā)生淋巴結轉移, 20%30%有觸診不能發(fā)現的鎖骨上淋巴結轉移。PET檢出遠處轉移的敏感性為69%100%,特異性為84%91%。食管癌PET /CT顯像對個體化放射治療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是優(yōu)化和確定食管癌放療靶區(qū)的重要生物學定位工具。PET能評估患者對治療的反應。-l=J二、胃癌 全世界每年新發(fā)現胃癌 70 萬例,約 40%發(fā)生于中國。胃癌 90%-95%為腺癌,其余腫瘤類型有淋巴瘤、基質瘤、鱗癌、腺 鱗癌、類癌、未分化癌、轉移瘤等。對早期胃癌診斷,胃鏡檢查并組織活檢為首選。 大部分腺癌表現為高代謝病灶, 而印戒細胞癌和少部分低分化腺癌的 攝取較低。國內外的經驗證實,PET在腫瘤分

4、期、轉移病灶的顯示、療效監(jiān)測、 復發(fā)與瘢痕鑒別等方面的臨床價值較大。對于CT未能明確診斷的病例,PET有助于評估胃癌復發(fā)以及定位病PET 能改變胃癌復發(fā)患者臨床處理策略。 對于伴有印戒細胞分化的胃原發(fā)腫瘤, PET 診斷的敏感性僅為 62%, 特異性為 60%。PET 對胃癌的陽性預測值為 78%,陰性預測值為 60%。由于 PET 對胃癌的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不高, 多數學者認為 PET 不是篩查胃癌的有效手段。三、間質瘤 胃腸道間質瘤, 占胃腸道間葉組織腫瘤的 80%,不足胃腸道惡性腫瘤 的 3%。 4070 歲男女均可發(fā)病。 50%70%發(fā)生于胃, 33%發(fā)生于小 腸, 5%15%發(fā)生

5、于結直腸。典型癥狀:腹部疼痛不適、嘔吐、便血和貧血。增強 CT 提供關于病變定位的信息,對包括肝臟、腹膜、肺在內的轉 移性病變也較敏感。MRI 用來評估軟組織腫物和病變血管分布。病理學結果與 PET/CT 顯像表現對比分析表明, 良性間質瘤于 CT 像 上多表現為圓形或類圓形軟組織密度結節(jié)或腫塊影,直徑多 5cm, 邊界較光滑,密度均勻,與周圍器官或組織分界較清,或僅輕度壓迫 鄰近器官或組織, PET 顯像均為陰性表現(病灶內未見異常 FDG 攝 取);潛在惡性(交界性)及惡性病例腫塊直徑多 5cm,且病灶多 與鄰近臟器分界欠清, 病灶密度多不均勻,可出現囊變壞死區(qū)及出血, 但也有部分病灶直徑

6、 2.5)。PET/CT 顯像可因其代謝顯像的獨特優(yōu)勢直接反應出病灶的良、 惡性 特點。GIST的高代謝率,使得PET對GIST的分期診斷、轉移與復發(fā)灶的 監(jiān)測以及對無法切除腫瘤的藥物療效觀察方面更具優(yōu)勢。四、結直腸癌18F-FDG PET顯像的適應證包括:CEA增高的隱匿性腫瘤;常規(guī)影像 方法不能明確診斷的病灶; 肝和肝外轉移灶的檢測; 復發(fā)病灶切除術 前的再分期; 局部復發(fā)和術后瘢痕的鑒別; 評估療效: 腫瘤病灶 FDG 攝取減低則預示治療有效。18F-FDG PET 對結直腸癌復發(fā)的診斷敏感性為 81%。對于檢測肝臟轉移,PET比CT敏感。FDG 顯像對于檢測肝外轉移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的顯像方法,敏感性分別為 94% 和 67%。18F-FDG PET顯像后,大約有26%65%的患者改變了治療計劃。 復發(fā)性結直腸癌的診斷敏感性為 93%100%。肝臟是結直腸癌血行轉移的第一站。 如果未發(fā)現其他病灶,肝臟同一葉的 14 個轉移灶也是手術切除指對于射頻消融治療后的患者鑒別其治療后的改變和腫瘤殘存,18F-FDG 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