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科學上冊 2.1《大氣層》教案 浙教版_第1頁
八年級科學上冊 2.1《大氣層》教案 浙教版_第2頁
八年級科學上冊 2.1《大氣層》教案 浙教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題:2.1 大氣層教學目標:1、了解大氣層的重要性。2、了解大氣溫度的垂直分布特點。3、掌握大氣的垂直分布規(guī)律。4 、理解對流層的特點,探究對流的形成。重點難點:1、大氣的垂直分層規(guī)律對流層的特點;探究對流的形成教學課時:1課時教學過程:新課導入地球周圍被一層很厚的空氣包圍著,它一直延伸到3000千米的高空(主要集中在1000千米的高度)。包圍地球的空氣層叫大氣層,空氣也叫大氣。一、大氣的重要性討論 你能感受到大氣的存在嗎?呼吸,風、雨等天氣現(xiàn)象。補充 大氣的成分大氣組成成分:氮氣、氧氣、二氧化碳、稀有氣體、臭氧、水蒸氣以及懸浮在其中的固體雜質等。討論 思考如果沒有大氣,地球會變得怎樣? 提

2、示:地球將變得和月亮表面一樣,沒有天氣變化,沒有聲音,易受隕石的侵襲,溫度較差增大等大氣的作用(重要性)(1)保護地球。如:避免流星的襲擊。(2)大氣中的各種氣體,都是人類不可缺少的資源(舉例:氧氣進行生命活動必需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3)臭氧層能保護地面上的生物免受太陽紫外線的傷害。(4)水蒸氣能成云致雨。二、大氣的溫度讀圖P50大氣溫度的垂直分布圖,并概括大氣溫度的垂直變化規(guī)律。規(guī)律(特點):(1)大氣溫度的變化范圍約在84-2500之間。 (2)在85千米以上,大氣的溫度呈逐漸上升趨勢(想一想為什么?太陽輻射強)。 (3)在012千米、5585千米之間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降

3、低(4)在1255千米之間,氣溫隨著高度的增加溫度升高。思考哈勃望遠鏡的外面為什么要穿一件銀白色的“外衣”?高層大氣溫度高、太陽輻射強,銀白色的金屬外殼可以反射熱的輻射,避免高溫下外殼熔化。三、大氣的分層1、大氣溫度在垂直方向上的變化是我們對大氣進行分層的主要依據(jù)討論根據(jù)大氣溫度垂直分布的特點,你說可以把大氣分成幾層?小組討論,4人一組,每組1個代表發(fā)言。2、小結:根據(jù)大氣的溫度、密度和物質組成等特點,可以把地球大氣層分為五層,即:對流層(017千米)平流層(1750千米)中間層(5080千米暖層(80500千米)外層(500千米以上) 1000千米以上,大氣變得十分稀薄,密度很小,5000千

4、米以外,大氣已接近真空,外層就是地球大氣與宇宙間的過渡層。四、對流層1、概念:對流層是大氣的底層。2、特點(1)在兩極和赤道地區(qū)的厚度不同:兩極厚度約8千米,在赤道增大到1718千米(赤道緯度為0,兩極的緯度為90)。(2)對流層集中了地球四分之三的大氣質量和幾乎全部的水汽、固體雜質。(3)對流層最顯著的特點有強烈的對流運動(空氣的垂直運動)。探究實驗對流是怎樣形成的實驗?(1)燒杯中加高錳酸鉀或直接用對流實驗裝置。(2)燃香的實驗用實驗室的現(xiàn)成器材,現(xiàn)象非常明顯。結論:受熱處液體或空氣上升,兩側溫度低的地方液體或空氣下沉。思考冷空調應該怎樣裝?冷藏室的冷凝管為什么要安裝在室的上部?形成對流,

5、達到制冷效果。3、對流層與人類的關系思考想一想對流層的溫度特點,對形成對流有利嗎?它的溫度特點是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有利于對流的形成。顯著的對流運動和充足的水汽,使對流層的天氣現(xiàn)象復雜多變,云、雨、雪、和雷電等主要的天氣現(xiàn)象都發(fā)生在這一層。對流層的各種天氣變化影響著生物的生存和行為,對流層是大氣層中與人們生活和生產(chǎn)關系最密切的一層補充平流層:1、臭氧集中在這一層中2、隨著高度的上升氣溫升高3、空氣的運動主要是平流(水平)運動,利于飛機飛行。課堂練習:1、如果地球上沒有大氣,下列現(xiàn)象可能在地球上發(fā)生嗎?(1)晝夜溫差會增大。(2)天氣變化更加劇烈。(3)到達地球的隕石回不斷減少。(4)生命現(xiàn)

6、象可能會不存在(5)瑞雪兆豐年。2、大氣垂直分層的依據(jù)是( )A、密度 B、溫度 C、人類活動的多少 D、物質的組成3、有利于飛機飛行的大氣層是( ) A、對流層 B、平流層 C、中間層 D、暖層4、對流層高度最高的地區(qū)是( )A、兩極地區(qū) B、中緯地區(qū) C、低緯地區(qū) D、赤道地區(qū)5、冰箱冷藏室的冷凝管為什么要安裝在冷藏室的上部?附答案:1、略 2、B 3、B 4、D 5、略資料鏈接:1、為什么地球周圍有大氣層?地球大氣層是如何形成的?眾說份去。一般情況下人們認為:地球大氣的演化大致經(jīng)歷了原始大氣、次生大氣和現(xiàn)在大氣三個過程。最初,在地球形成的過程中,一邊是繞著太陽運動,一邊吸附著軌道上的微塵

7、和氣體。當?shù)厍虮砻嬷饾u冷凝為固態(tài)時,周圍就包圍著一層大氣,這就是原始大氣,其主要成分是氫和氦。由于地殼尚不穩(wěn)定,火山活動頻繁,火山排出的氣體就形成了地球的次生大氣圈。它的成分以甲烷和氫為主,還有一些氨和水汽,但仍沒有氧氣。氧的形成是現(xiàn)代大氣形成的主要標志,它的形成過程與地球上生物的出現(xiàn)和發(fā)展密切相關。最初的生命出現(xiàn)于太陽紫外線輻射到達不了的深水中,以后逐漸移向淺水,進而發(fā)展成有葉綠體的植物,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成為大氣中氧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氧的增加就在高空形成臭氧層,它吸收紫外線,有利于地球上的植物迅速繁殖和發(fā)展,又使地球上大氣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大大增多,經(jīng)過幾十億年的過程就形成了現(xiàn)在的大氣層。2、臭氧洞從安裝在俄羅斯和美國衛(wèi)星上的探測器發(fā)回的數(shù)據(jù)獲悉,南極臭氧層空洞面積已達2400萬平方千米,相當于北美大陸的面積。另外,美國航天局的臭氧總量分光儀表明,南極上空的臭氧最低量指標已降到一百“多布森單位”(“多布森單位”是指臭氧相對于在地面上的物理量厚度。一百“多布森單位”相當于一毫米厚度),相對低于周圍地區(qū)的臭氧最低量。我們知道,“臭氧殺手”的氯氟烴,在地球上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