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九年級_第1頁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九年級_第2頁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九年級_第3頁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九年級_第4頁
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九年級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九年級)目錄1. 勝人者先自勝2. 王冕傳(節(jié)選)3. 趙威后問齊使4. 六一居士傳(節(jié)選) 5.王翦將兵6. 傅顯迂緩7. 北門之管(節(jié)選)8. 衛(wèi)靈公天寒鑿池9. 宋人酤酒10. 荀巨伯探病友11. 甲與乙相善12. 公盧之諫13. 樂不思蜀14. 孔文舉年十歲15. 齊魯夾谷之會(節(jié)選) 16.狗監(jiān)17.觸龍說趙太后(節(jié)選) 18.師曠論學19. 創(chuàng)鶩之報20. 呂氏春秋貴因21. 晉獻文子成室22. 孺子善諫23. 庖夫24. 孟子見梁惠王25. 莊周家貧26. 二翁登泰山27. 范蠡浮海出齊28. 文天祥傳(節(jié)選)29. 鄭板橋開倉濟民30. 答謝中書書31. 食

2、喻32. 張元飼棄狗33. 太祖彈雀34. 武帝游宴見馬35. 羅企生拒謝桓公36. 梅圣俞詩集序(節(jié)選) 37.束氏貍狌38.子產論政寬猛(節(jié)選) 39.李泰伯改字40.三國志諸葛亮傳(節(jié)選)41. 勸學(節(jié)選)42. 三國志諸葛亮傳(節(jié)選) 43.朱文公受騙44. 臨江之麋45. 亭林先生神道表 勝人者先自勝夏后伯啟與有扈戰(zhàn)于甘澤而不勝。六卿請復之,夏后伯啟曰:“不可。吾地不淺, 吾民不寡,戰(zhàn)而不勝,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于是乎處不重席,食不貳味,琴瑟不張, 鐘鼓不修,子女不飭,親親長長,尊賢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故欲勝人者,必先自勝;欲論人者,必先自論;欲知人者,必先自知。(選自呂氏春秋

3、)【注】夏后伯啟、有扈是古代人名 淺:狹,窄小 教:這里指教化 張: 樂器上弦 修:設置 飭:通“飾”,修飾1. 下面哪一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 六卿請復a b薄如錢唇(活板)更若役,復若賦(捕蛇者說)鐘鼓不修 戰(zhàn)而不勝c d乃重修岳陽樓(岳陽樓記) 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答】 2. 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咀g】期年而有扈氏服?!咀g】3.本文與孟子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都論及了決定戰(zhàn)爭勝敗的關鍵因素,且在某些觀點 上不謀而合。請回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與“吾地不淺,吾民不寡,戰(zhàn)而不勝, 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一句意思相近的內容,并將有關

4、句子默寫出來?!敬稹?.為了做到“自勝”,夏后伯啟采取了哪些舉措?結合文中有關內容,簡要說說他是一個怎 樣的人?【答】【參考答案】1a.薄弱/與“厚”相對 b.又,再一次/恢復 c.敲、擊/修建 d.表轉折,但是 2. (原因)是我的德行薄弱,教化不夠啊。過了一年有扈氏就臣服了。3.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尖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 地利不如人和也”4. 舉措:對自己:生活簡樸,摒除雜念,心無旁騖;對家人:尊重賢長,重 視子女教育;對人才:任人唯賢。(意思對即可)評價:例:他是一個能夠經受挫折,勇于戰(zhàn)勝困難的人。面對戰(zhàn)爭失敗,他不氣 餒不急躁,而是精心分析原因,并從中吸取作

5、戰(zhàn)失敗的教訓,然后嚴于律己,臥 薪嘗膽,勵精圖治,最后取得了勝利。 王冕傳(節(jié)選)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 暮歸,亡其牛。或牽牛來責蹊田,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母曰:“兒癡如此,曷不聽 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jié)摮觯鹣ド?,?zhí)策映長明燈讀之,瑯瑯達旦。佛像多 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見。安陽韓性聞而異之,錄為弟子,學遂為通儒。 性卒,門人事冕如事性。【注】曷:何,怎么。恬(n):心神安逸。韓性:紹興人,大學者。通儒:指博 學多聞、通曉古今的儒者。1.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聽已,輒默記( ) 已而復如初( )依僧寺以居( ) 學

6、遂為通儒(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兒癡如此,曷不聽其所為!【譯】安陽韓性聞而異之,錄為弟子【譯】3.簡要分析劃線句的作用。【答】4.根據(jù)文意,說說王冕“遂為通儒”的原因?!敬稹俊緟⒖即鸢浮?. 就不久連詞,相當于“而”,可不譯終于2. 這孩子想讀書這樣入迷,為何不由著他呢!安陽的韓性聽說這件事,對此感到很詫異,將他收作學生。3. 以父親的行為側面襯托王冕對學習的癡迷。4. 王冕讀書專心致志,好學不倦,并且達到入迷的程度。這種堅定的志向,頑強 的學習精神,是他后來成功的基石。趙威后問齊使齊王使使者問趙威后,書未發(fā),威后問使者曰: “歲亦無恙耶?民亦無恙耶? 王亦無恙耶?”使者不說,曰:

7、“臣奉使使威后,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后尊 貴者乎?”威后曰:“不然,茍無歲,何以有民?茍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 耶?” 戰(zhàn)國策齊策【注】 齊王:戰(zhàn)國時齊王建,齊襄王之子。趙威后即趙太后,戰(zhàn)國時趙惠文王妻。 發(fā):啟封。恙:災害,憂患。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歲亦無恙耶( ) 使者不說( )茍無歲( ) 臣奉使使威后( )2.翻譯下面的句子。豈先賤而后尊貴者乎?”【譯】 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譯】3.威后曰:“不然,茍無歲,何以有民?茍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趙 威后的這番言論,體現(xiàn)了哪句俗語?你覺得趙威后是怎樣的一個人?【答】4.你能從文中找出一個成語來嗎

8、?【答】【參考答案】1. 歲,年成。說,通“悅” ,高興。茍,假如,如果。使,出使。(字詞解釋與 以蟲治蟲、論語、陳涉世家、晏子使楚相關)2. 難道不是把低賤的放在前面,把尊貴的放在后面嗎?因此有所問,能不問根本而問末節(jié)的嗎?3. 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她是一個愛國愛民,有見地、有遠見,懂得老百 姓才是國家的根本(以民為本),只有把老百姓安頓好了國家才能太平的明智的統(tǒng) 治者。3. 舍本逐末或者輕重倒置六一居士傳(節(jié)選)居士初謫滁山,自號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將退休于潁水之上,則又更號六一居士。 客有問曰:“六一,何謂也?”居士曰:“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 有琴一張,有棋一

9、局,而常置酒一壺?!笨驮唬骸笆菫槲逡粻?,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 老于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 客笑曰:“子欲逃名者乎?而屢易其號。此莊生所 誚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余將見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居士曰:“吾固知名 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為此名,聊以志吾之樂爾?!薄咀ⅰ繚}水:地名。逃名:不求名聲,避名而不居。誚(o):譏笑志:記載 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語的意思。初謫滁山 ( ) 既老而衰且?。?)是為五一爾( ) 固知名之不可逃( )2.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陀袉栐唬骸傲缓沃^也?”【譯】此莊生所誚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譯】3.根據(jù)文意,說說歐陽修更號為“六一

10、居士”的原因?!敬稹?. 選文中歐陽修因何而樂?與課文“太守之樂其樂也”中的“樂”有何不同?【答】【參考答案】1. 貶官; 已經;這 ; 本來1. 有位客人問道:“六一,講的是什么?”這就是莊子譏笑的害怕影子而在 太陽下跑的人。3. 聊以志吾之樂爾?;蜃约旱脑捀爬?。4. 選文中作者因沉醉于五物(藏書、金石遺文、琴、旗、酒)而樂。選文中的樂 是怡然自樂,而課文中的樂是與民同樂。意思對即可。王翦將兵王翦者,頻陽東鄉(xiāng)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秦將李信者,年少壯勇,嘗以兵數(shù)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為賢勇。 于是始皇問李信:“吾欲攻取荊,于將軍度用幾何人而足?”李信曰:“不過用二十萬人。

11、” 始皇問王翦,王翦曰:“非六十萬人不可。”始皇曰:“王將軍老矣,何怯也!李將軍果 勢壯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將二十萬南伐荊。王翦言不用,因謝病,歸老于頻陽。 李信攻平與,蒙恬攻寢,大破荊軍。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與蒙恬會城父。 荊人因隨之,三日三夜不頓舍,大破李信軍,秦軍走。始皇聞之,大怒,自馳如頻陽,見謝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將軍計,李信果辱秦軍。 今聞荊兵日進而西,將軍雖病,獨忍棄寡人乎!”王翦目:“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萬 人不可?!笔蓟试唬骸盀槁爩④娪嫸??!庇谑峭豸鍖⒈f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果代李信擊荊,大破荊軍?!咀ⅰ抗汗麛?。 頓舍:停止。 為:惟。

12、1.解釋下列加點字的含義。嘗以兵數(shù)千 ( ) 于是引兵而西 ( )秦軍走 ( ) 以不用將軍計 ( )2.翻譯下列句子。吾欲攻取荊,于將軍度用幾何人而足?【譯】3.結合語段,簡要分析王翦為什么“謝病”,又為什么重新“將兵”大破“荊軍”?!敬稹?.選文寫王翦將兵,卻為什么要寫李信? 【答】。【參考答案】1. 嘗:曾經;引:帶領、率領;走:潰敗 以:因為2. 我想攻?。üゴ颍┏?,在將軍看來打算用多少士兵才夠(足夠)?3. 王翦的托病是因為秦王輕信李信的話疏遠自己,自己是迫不得已告老還鄉(xiāng)。當 荊兵每天向西進軍時,國難當頭,王翦義無反顧,重新帶領軍隊攻打荊軍,表現(xiàn) 了王翦不計個人恩怨,以國家利益為重

13、的品格。4. 襯托手法表現(xiàn)王翦的沉穩(wěn),不計較個人得失,以國家利益為重的品格;也表現(xiàn) 了秦始皇狂妄,急躁,也愛惜人才,能屈能伸的君主形象。傅顯迂緩傅顯喜讀書,頗知文義,亦稍知醫(yī)藥,性情迂緩,望之如偃賽老儒。一日,雅步行市 上,逢人輒問:“見魏三兄否?或指所在,雅步以往。比相見,喘息良久,魏問相見何意。 曰:“適在苦水井前,遇見三嫂在樹下作針黹,倦而假寐。小兒嬉戲井旁,相距三五尺耳, 似乎可慮。男女有別,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覓兄?!蔽捍篑?,奔往,則婦已俯井哭子矣。夫僮仆讀書,可示佳事。然讀書以明理,明理以致用也。食而不化,至昏聵僻謬,貽害 無窮,亦何貴此儒者哉!【注】雅:美好不粗俗。針黹:針線活1

14、.下列哪兩組加點字的用法和意思相同?( )( )a、 稍知醫(yī)藥 b、 或指所在稍出近之黔之驢 或以為死,或以為亡陳涉世家 c、 比相見 d、 喘息良久比至陳,車六七百乘陳涉世家 e、 讀書以明理清榮峻茂,良多趣味三峽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送東陽馬生序2.翻譯下列句子。小兒嬉戲井旁,相距三五尺耳?!咀g】然讀書以明理,明理以致用也?!咀g】3. 文中寫傅顯“雅步行市上”“雅步以往”,兩次提到“雅步”對表現(xiàn)人物性格有何作用? 【答】4. “俯井哭子”這一悲劇完全可以避免,結合劃線句子,說說造成這一悲劇的根本原因。 【答】【參考答案】1 c2. 小孩在井旁嬉戲,相距大概只有三五尺。但是讀書是

15、用來明理的,明理是 用來在實際中運用的。3. “雅步”意思是邁著優(yōu)雅的步子,情況緊急,應是奔跑前往,傅顯卻不緊不慢, “雅步”而行,這一動作充分表現(xiàn)人物性格的遲緩和迂腐。4. 根本原因在于“食而不化”,做事呆板,不懂得隨實際情況靈活變通。北門之管(節(jié)選)杞子自鄭使告于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穆公訪諸 蹇叔。蹇叔曰:“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無乃不可乎!師之所為, 鄭必知之;勤而無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誰不知!”公辭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師于東門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見師 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公使謂之曰:“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

16、!”蹇叔之子與師,哭而送之,曰:“晉人御師必于肴。肴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 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風雨也。必死是間,余收爾骨焉!”秦師遂東?!咀ⅰ抗埽鸿€匙。無乃:恐怕,大概,表示委婉語氣的副詞。公辭焉:秦穆公拒不接 受蹇叔的勸告。孟子:對孟明的敬稱。你懂什么!如果中壽死掉,你那墳頭上的樹早就 長得兩手合抱了!這是罵蹇叔早就該死了。中壽,約指活到六七十歲。蹇叔大約已七八十歲, 過了中壽的年齡。與(y):參加。1.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穆公訪諸蹇叔 ( ) 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 ( ) 文王之所辟風雨也 ( ) 肉食者謀之,又何間 (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勞師以襲遠,非所聞

17、也【譯】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譯】3.蹇叔的預見有如先知,料事如神,秦軍后來果然在崤山大敗而歸,實際上他的判斷是有依 據(jù)的,請說說他的依據(jù)是什么?【答】4.結合秦穆公對蹇叔、魯莊公對曹劌進諫的不同態(tài)度說說他們各是怎樣的君主?【答】【參考答案】1. 相當與“之于”; 什么; 通“避”,躲避; 參與2. 使軍隊勞累辛苦地偷襲遠方的國家,(我)從沒聽說有過。我看著大軍出 發(fā),卻看不見他們回來了。3. 他的依據(jù)是“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勞力竭,遠主備之;師之所為,鄭必 知之;勤而無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誰不知!”4. 秦穆公不聽蹇叔的勸告一意孤行看出他是個不講仁義、自以為是的君主;魯莊 公對曹

18、劌的進言虛心接受并讓他參與并主導齊魯之戰(zhàn)可以看出他是個能廣開言 路、虛懷若谷、知人善用的明君。衛(wèi)靈公天寒鑿池衛(wèi)靈公天寒鑿池。宛春諫曰:“天寒起役,恐傷民?!惫唬骸疤旌??”宛春曰: “公衣狐裘,坐熊席,陬隅有灶,是以不寒。今民衣弊不補 ,履決不組 ,君則不寒矣, 民則寒矣?!惫唬骸吧啤!绷盍T役。左右以諫曰:“君鑿池,不知天之寒也,而春也知之。 以春之知之也而令罷之,福將歸于春也,而怨將歸于君。”公曰:“不然。夫春也,魯國之 匹夫也,而我舉之,夫民未有見焉,今將令民以此見之。曰春也有善,于寡人有也,春之 善非寡人之善歟?”靈公之論宛春,可謂知君道矣。 (節(jié)選自呂氏春秋) 【注】起役:即興辦土

19、木工程。陬(zu)隅:屋角。匹夫:百姓。1.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履決不組( ) 令罷役( )以春之知之也而令罷之( ) 夫春也,魯國之匹夫也,而我舉之( )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公衣裘,坐熊席,陬隅有灶,是以不寒?!咀g】曰春也有善,于寡人有也,春之善非寡人之善歟?”【譯】 3.“今將令民以此見之”中“此”具體指什么?用自己的話簡要回答?!敬稹?.讀了本文,你覺得衛(wèi)靈公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答】【參考答案】1. 鞋子;停止;因為;任用、舉用2. 您穿著狐皮大衣,坐著熊皮墊子,屋角又有火灶,所以不覺得冷。說宛春 有善行,(那么)于我也同樣有,宛春的善行不就是我的善行嗎?3. 宛春因為天寒

20、的緣故,勸諫衛(wèi)靈公停止鑿池。4. 衛(wèi)靈公是一個知錯就改、知人善用、明白事理、懂得為君之道的人。宋人酤酒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謹,為酒甚美,縣幟甚高,然而不售,酒酸。 怪其故,問其所知閭長者楊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則酒何故而不售?”曰: “人畏焉?;蛄钊孀討彦X,挈壺甕(罋)而往酤,而狗迓而龁(河)之,此酒所以酸 而不售也?!狈驀嘤泄?。有道之士,懷其術而欲以明萬乘之主,大臣為猛狗,迎而龁之。此人主 之所以蔽脅,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節(jié)選自韓非子)【注】酤(g):同“沽”,賣。升:量酒器。概:古代刮平斗斛等量具的器具??h: 同“懸”,掛。幟:指酒旗。閭:里門,此指鄉(xiāng)里或村里

21、。孺子:小孩。罋:儲酒器 皿。迓:迎。龁:咬。萬乘之主:擁有萬乘兵車的國君,指大國之君。1.找出下列加點字意思不相同的兩組。( ) ( )a. 怪其故 b 或令孺子懷錢固以怪之矣 陳涉世家 或以為死 陳涉世家c夫國亦有狗 d此人主之所以蔽脅e夫大國 曹劌論戰(zhàn) 王之蔽甚矣 鄒忌諷齊王納諫 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所以動心忍性 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2.翻譯下列句子。狗猛則酒何故而不售?【譯】有道之士,懷其術,而欲以明萬乘之主,大臣為猛狗,迎而龁之。【譯】3.文中寫到了“升概”“遇客”“為酒”“縣幟”時連用了四個“甚”,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這樣寫 有何用意?!敬稹?.韓非子認為國家也有猛狗 ,這猛狗是指什么 ?

22、作者借狗猛酒酸的典故揭示了怎樣的社會現(xiàn) 象?你從中得到哪些啟示?【答】 【參考答案】1 e2. 狗兇猛,為什么酒就賣不出去呢?有才能的人胸懷本領而想使大國國君賢 明;有的大臣就是惡犬,迎面撲來咬他們。3. 突出了賣酒人的公正,酒很甜美,與下文賣不出酒形成強烈的對比,突出猛狗對 賣酒造成的惡劣影響。4. 這猛狗比喻那些傷害忠臣、阻擋忠諫的佞臣、權奸。這則典故由賣酒的淺顯事物而揭示出治國的高深道理,其道理在于:如果惡人當 道,好的主張必定難以實行,賢人難受重用。啟示是:a、客觀環(huán)境對事物有很大影響。如果客觀環(huán)境險惡的話,事情就無法 做好。 b、要善于發(fā)現(xiàn)事物之間的關聯(lián),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意思對即可

23、。荀巨伯探病友荀巨伯遠看友人疾,值胡賊攻郡。友人語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本薏唬骸斑h 來相視,子令吾去,敗義以求生,豈荀巨伯所行耶?”賊既至,謂巨伯曰:“大軍至,一 郡盡空,汝何男子,而敢獨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寧以我身代友人命?!辟\相謂曰:“我輩無義之人,而入有義之國?!彼彀嘬姸€。一郡并獲全。【注】值:適逢??ぃ哼@里指城。相視:看望你。一:整個。獨止:一個人留下。 無義:不懂道義。1.解釋下面加點的詞。 友人語巨伯曰( ) 子可去( ) 寧以我身代友人命( ) 遂班軍而還( )2.翻譯句子 。敗義以求生?!咀g】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咀g】3.文章是如何刻畫荀巨伯這一人物

24、的?【答】4.讀了荀巨伯探病友一文之后,請用簡潔的語言談談你的感想?!敬稹俊緟⒖即鸢浮?. 告訴;離開;用;于是,就。2. 毀壞情義而求得保全性命。友人有病,不忍心拋下他。3. (1)文章采用了對話描寫的方法來表現(xiàn)荀巨伯的義舉,寧代朋友死去,而讓 自己的朋友在危急時刻離城而去,此舉感人至深。(2)文章還使用了側面烘托的 手法,讓賊一“謂”一“還”,來表現(xiàn)巨伯的義,栩栩如生。4. (1)荀巨伯不忍丟下有病的朋友獨自避難,而且愿“以我身代友人命”,這種 把情義看得比生命還重的精神實在難能可貴。 (2)從文中可以看出,荀巨伯是一 個重情義、有情有義、不貪生怕死的人。) 甲與乙相善甲與乙相善,甲延乙理

25、家政。及官撫軍,并使佐官政,惟其言是從,久而貲財皆為所 干沒,始悟其奸,稍稍譙責之。乙挾甲陰事,遽反噬。甲不勝憤,乃投牒訴城隍。夜夢城隍語之曰:“乙險惡如是,公何以信任不疑?”甲曰:“為其事事如我意也?!鄙襦叭辉唬骸叭四苁率氯缥乙猓晌飞跻?!公不畏之,而反喜之,不公之紿而紿誰耶? 渠惡貫將盈,終必食報,若公則自貽伊戚,可無庸訴也。”(選自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注】官撫軍:做官至撫軍。撫軍,官職名。干沒:吞沒。譙:責備。紿():哄 騙,欺騙。渠:他。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語的含義。甲延乙理家政( ) 遽反噬( )甲不勝憤( ) 若公則自貽伊戚( )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乙險惡如是,公何以

26、信任不疑?【譯】不公之紿而紿誰耶?【譯】3.請分別用兩個成語來概括甲和乙的行為?!敬稹?.從“甲”的經歷中,你能得到怎樣的做人道理?【答】【參考答案】1. 請;立刻;承受;憂傷2. 乙像這樣陰險惡毒,你為什么對她信任不疑呢?。他不欺騙你,去欺騙誰 呢?3. 甲:養(yǎng)虎為患(自作自受 自食其果) 乙:惡貫滿盈4. 示例一:人們都希望別人順從自己,喜歡聽奉承的話,但要講原則,發(fā)現(xiàn)錯誤 要及時糾正,否則害人害己。示例二:時時事事順從你、奉承你的人,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答出一點即可)公盧之諫趙簡子舉兵而攻齊,令軍中有敢諫者罪至死。被甲之士名曰公盧,望見簡子大笑。簡子 曰:“子何笑?”對曰:“臣乃有夙笑

27、?!焙喿釉唬骸坝幸越庵畡t可,無以解之則死?!睂υ唬?“當桑之時,臣鄰家夫與妻俱之田,見桑中女,因往追之,不能得,還返,其妻怒而去之, 臣笑其曠也?!焙喿釉唬骸敖裎岱?,是吾曠也?!坝谑橇T師而歸?!咀ⅰ抠硇Γ阂郧暗男υ?。桑:采桑。曠:荒廢,這里指失職1.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字。舉兵而攻齊( ) 被甲之士( )因往追之( ) 其妻怒而去之(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臣鄰家夫與妻俱之田【譯】今吾伐國失國,是吾曠也?!咀g】3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公盧的“夙笑”指什么?【答】4這是一篇諷諫,公盧講這個“夙笑”有何用意?從中可以看出他是個怎樣的人?【答】【參考答案】1. 舉:發(fā)動 被:同披,穿著 因

28、:于是 去:離開2. 我鄰居家的丈夫和妻子一起到田里。現(xiàn)在我討伐別國(就會)失去自己的 國家,這是我的失職。3. 鄰人追桑女而失其妻。4. 用鄰人追桑女而失其妻這個比喻委婉告誡趙簡子舉兵攻齊不當,使趙簡子醒悟 到“伐國失國”的錯誤(答到委婉告誡,勸誡的意思即可)。公盧是一個敢于納 諫,善于納諫,機智勇敢的人。(答到兩點即可)樂不思蜀司馬文王與禪宴,為之作故蜀技,旁人皆為之感愴,而禪喜笑自若。王謂賈充曰: “人之無情,乃可至于是乎!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矣,而況姜維邪?”充曰:“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他日,王問禪曰:“頗思蜀否?”禪曰:“此間樂。不思蜀?!编S正聞之,求見禪曰: “王若后問,宜

29、泣而答曰:先父墳墓遠在隴、蜀,無日不思。因閉其目?!睍鯊蛦?, 對如前,王曰:“何乃似郤正語邪!”禪驚視曰:“誠如尊命。”左右皆笑。 選自三 國志蜀書【注】司馬文王:指司馬昭。他死后,被尊稱為文帝,故這里稱“文王”。蜀技:表演 四川的歌舞。技,同“伎”。賈充:司馬昭父子的親信。殿下:漢代以后,對太子、親 王的尊稱。郤正:劉禪舊日的大臣,和劉禪一起,被遷送到洛陽。隴、蜀:指四川。 1.下列各組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誠宜開張圣聽 b.號令召三老、豪杰與皆來會計事誠如尊命 會王復問c.不如是,殿下何由并之 d.咨臣以當世之事如太行、王屋何 人之無情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30、4 分)雖使諸葛亮在,不能輔之久矣,而況姜維邪?【譯】何乃似郤正語邪!【譯】3.請從文中讀出“蜀國大業(yè)未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4.面對這樣的主子,諸葛亮是怎樣展示他治國的才能的?請結合出師表來說一說。 【答】【參考答案】1(a 項兩個“誠”都譯為“確實”。b 項中第一個“會”是“聚會”之意;第二個 是“適逢”。c 項中第一個“如”表示“像這樣,如此”;第二個“如”與“何” 連起來,譯為“把怎么樣”。d 項中第一個“之”為助詞,相當于“的”;第 二個“之”為助詞,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2. 即使諸葛亮在世,也不能輔佐他長久,更何況姜維呢?怎么竟然像郤正說 的話呢!3. 劉禪的

31、昏庸無能4. 在出師表中,諸葛亮給后主提出了治國的三條建議:廣開言路、嚴明賞罰、 親賢遠佞,充分展示了諸葛亮治國的雄才大略??孜呐e年十歲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 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奔韧?,前坐。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 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痹Y及賓 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后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 “想君小時,必當了了!”韙大踧踖。【注】孔文舉:孔融。 仲尼:孔子。 伯陽:老子。 奕世:累世,代代。 踧踖 (c j):局促不安的樣子。

32、1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為司隸校尉 ( ) 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 ) 既通,前坐( ) 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譯】人以其語語之【譯】3結合故事內容,說說孔文舉是一個什么樣的人?(2 分)【答】4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2 分)【答】【參考答案】1. 擔任;到;已經,之后;對感到奇異,認為是奇 異的2. 這是我和您是世代交好(的原因)。(或:這樣,我和您就是世代友好的親戚 關系了。)別人就把孔融說的話告訴他。3. 孔文舉是一個機智聰明的人,他用“世交”關系獨闖李府,并以孔子和老子的 關系說明“世交”的來歷。(孔文舉對陳韙反唇相譏

33、,用陳韙批評他的話來逆推, 使陳韙陷入窘困的境地,這也再一次顯示了他的敏捷和機智。)(舉其中一例即 可。) 4不能只看到人或事物的表面現(xiàn)象。(要善于利用機智化解尷尬。)(答出任意一 點。)齊魯夾谷之會(節(jié)選)十年春,及齊平。夏,公會齊侯于祝其(1),實夾谷??浊鹣?。犁彌(2)言于齊侯曰:“孔丘知禮而無勇, 若使萊(3)人以兵劫魯侯,必得志焉?!饼R侯從之??浊鹨怨?,曰:“士兵之!兩君和好, 而裔夷(4)之俘以兵亂之,非齊君所以命諸侯也。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干盟,兵不逼 好。于神為不祥,于德為愆(5)義,于人為失禮,君必不然?!饼R侯聞之,遽辟之。將盟,齊人加于載書曰:“齊師出竟而不以甲車三百

34、乘從我者,有加此盟!”孔丘使茲無 還(6)揖,對曰:“而不反我汶陽之田、吾以共命者,亦如之!”齊侯將享公??浊鹬^梁丘據(jù)(7)曰:“齊、魯之故,吾之何不聞焉?事即成矣,而又享之, 是勤執(zhí)事也。且犧、象不出門(8),嘉樂(9)不野合。饗而既具,是棄禮也;若其不具,用秕 稗(10)也。用秕稗,君辱;棄禮,名惡。子盍圖之!夫享,所以昭得也。不昭,不如其已也?!?乃不果享。齊人來歸鄆、讙、龜陰(11)之田?!咀ⅰ?1)公:指魯定公。齊侯:指齊景公。祝其:即夾谷山,地名,在今贛榆縣夾山鄉(xiāng)與 棗莊市中區(qū)西北近郊齊村鎮(zhèn)交界處。(2)犁彌:齊國大夫。(3)萊:諸侯國名,姜姓,在今山 東黃縣,被齊國滅掉。(4)裔

35、夷:華夏地域以外的民族。(5)愆:傷害(6)茲無還:魯國的大 夫(7)梁求據(jù):齊景公的寵臣。(8)犧、象:即犧尊、象尊,都是古時的酒器,外形像獸形。 不出門:意思是只在朝會和廟堂使用。(9)嘉樂:指鐘、磬等樂器。(10)秕:不飽滿的谷物。 稗:像禾的雜草。(11)鄆、讙、龜陰:都是魯國的邑名,全在汶水的北岸,即“汶陽之田”。 1.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字犁彌言于齊侯曰 ( ) 遽辟之( )孔丘使茲無還揖 ( ) 乃不果享(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于神為不祥,于德為愆義,于人為失禮,君必不然【譯】夫享,所以昭得也【譯】3.你覺得孔子是一個“知禮而無勇”的人嗎?請舉例說明?!敬稹?.孔子對付君

36、臣無禮的事跡,給我們以巨大的啟發(fā)。請談談你的看法。【答】【參考答案】1. 對迅速、緊急作揖實現(xiàn)2. 這樣做對神靈是不吉祥的,對德行也是傷害,對人是喪失禮儀,國君一定不 會這樣做。享禮是用來發(fā)揚光大德行的。3. 不是,他是一個知禮而有勇的人。文中提到孔子面對齊國君臣時,能夠做到大 義凜然,知禮而又能及時的回應,如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他要求士兵們 快拿武器沖上去。 4.對于那些外表比較強大、驕橫的人,其實并不要被他們所嚇倒,他們內心也很 虛弱,我們要在心理上和氣勢上戰(zhàn)勝對方,關鍵時刻不能表現(xiàn)出軟弱。狗監(jiān)居久之,蜀人楊得意為狗監(jiān),侍上。上讀子虛賦而善之,曰:“朕獨不得與此人 同時哉!”得意曰

37、:“臣邑人司馬相如自言為此賦?!鄙象@,乃召問相如。相如曰:“有是。然 此乃諸侯之事,未足觀也。請為天子游獵賦,賦成奏之?!鄙显S,令尚書給筆札。相如以 “子虛”,虛言也,為楚稱;“烏有先生”者,烏有此事也,為齊難;“無是公”者,無 是人也,明天子之義。故空藉此三人為辭,以推天子諸侯之苑囿。其卒章歸之于節(jié)儉, 因以風諫。奏之天子,天子大說。節(jié)選自 司馬相如列傳【注】上:皇上。此指漢武帝劉徹。筆札:寫字的筆和可供寫字的木板。烏:何、焉。 “烏有”猶言“哪有”,即沒有。難:詰難。空藉:假借。古代畜養(yǎng)禽獸供帝王游玩 的園林。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乃召問相如 ( ) 上許( )未足觀也( ) 天子大說

38、(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臣邑人司馬相如自言為此賦。【譯】“無是公”者,無是人也?!咀g】3.漢武帝喜歡司馬相如的文章嗎?請從文中找出依據(jù)?!敬稹?.司馬相如在天子游獵賦中借用“子虛”、“烏有”、“無是公”之言的目的是什么?【答】【參考答案】1. 于是、就; 答應;值得; 同“悅”,高興。2. 我的同鄉(xiāng)人司馬相如自己說,是他寫了這篇賦?!盁o是公”就是沒有這個人。3. 喜歡。依據(jù)是:上讀子虛賦而善之,曰:“朕獨不得與此人同時哉!”和“奏 之天子,天子大說?!?. 司馬相如寫天子游獵賦的主旨是為了諷諫漢武帝節(jié)儉。由“其卒章歸之于 節(jié)儉,因以風諫?!笨芍?。觸龍說趙太后(節(jié)選)左師公曰:“今三

39、世以前(1),至于趙之為趙(2),趙主之子孫侯者,其繼有在者乎?” 曰:“無有?!痹唬骸拔ⅹ氌w(3),諸侯有在者乎?”曰:“老婦不聞也?!薄柏M人主之子孫則必 不善哉?位尊而無功,奉厚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4)。今媼(5)尊長安君之位,而封之 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國。一旦山陵崩(6),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 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后(7)。”太后曰:“諾。恣君之所使之?!庇?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于齊,齊兵乃出?!咀ⅰ浚?)三世:指趙武靈王。(2)趙之為趙:前“趙”指趙氏;后“趙”指趙國(3。)微: 非。(4)重器:指金玉珍寶。(5)媼(o):對老年婦女的尊稱。

40、 (6)山陵:喻帝王,此 處指趙太后。崩:喻帝王死。(7)燕后:趙太后女兒,燕國王后。1.選出下列選項中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 )a 老婦不聞也。 b 至于趙之為趙。聞寡人之耳者。鄒忌諷齊王納諫鄉(xiāng)為生死而不受。魚我所欲也c還于舊都。出師表 d 何以自托于趙。 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于齊。 封之以膏腴之地。2.翻譯句子。老臣以媼為長安君計短也,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后?!咀g】3.選段中左師公用什么辦法最終說服了趙太后同意其愛子長安君去做人質?請用自己的話 簡要回答?!敬稹?.因為愛,趙太后堅決不同意其子“質于齊”,可在左師公的勸諫下,轉而慨然應諾,她的 改變,也是出于愛嗎?【答】【參考答案】12.老臣認

41、為老太后為長安君考慮得太短淺了,所以我以為你愛他不如愛燕后。 3.君王的子孫,雖然能給予他們高地位、厚俸祿,但如果他們不為國家操勞,未 能建立功績的話,則沒有安身立足的資本,就難以長治久安。4.也是出于愛,而且是更深層次的愛。之前的愛,只是體現(xiàn)在物質、地位的給予 和保護上,讓他“質于齊”是出于更長久、更深遠的考慮,從大局出發(fā),以國利 為重,為長安君將來的繼位統(tǒng)治儲備資本。師曠論學晉平公(1)問于師曠(2)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 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師曠曰:“盲臣(3)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 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

42、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4) 行乎?”平公曰:“善哉!” (選自西漢劉向編說苑 建本)【注】(1)晉平公:春秋時期晉國國君。(2)師曠:字子野,春秋時代晉國樂師。他雙目失明, 仍熱愛學習,對音樂有極高的造詣。(3)盲臣:瞎眼的臣子。師曠為盲人,故自稱為盲臣。 (4)昧:黑暗。1.解釋下列加下劃線的字詞。何不炳燭乎?( ) 盲臣安敢戲其君乎?( )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 ( ) 善哉!( )2.解釋下列句子。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 【譯】3.本文題為師曠論學,那么“論學”的核心句是哪一句?此句用了哪兩種修辭手法?意 在說明什么道理?【答】4.

43、再寫一句關于學習的名句或格言。【答】【參考答案】1. 炳燭:點起蠟燭。怎么。作弄,戲弄。好。2. 少年時喜好學習,就如同初升太陽的陽光一樣(燦爛);中年時喜好學習,就 像正午太陽的陽光一樣(強烈);晚年的時候喜好學習,就像拿著蠟燭照明。 3.核心句: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 ;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 之明。此句用了比喻和排比這兩種修辭手法,意在說明人生學無止境,任何時候 都應該抓緊學習。4.示例一: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示例二: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示例三: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示例四:活到老,學到老。創(chuàng)鶩之報昔皖南有一農婦,于河邊拾薪,微聞禽聲,似哀鳴,熟視之

44、,乃鶩也。婦就之,見其兩 翅血跡斑斑,疑其受創(chuàng)也。婦奉之歸,治之旬日,創(chuàng)愈。臨去,頻頻頷之,似謝。月余,有 鶩數(shù)十來農婦園中棲,且日產蛋甚多。婦不忍市之,即孵,得雛成群。二年,農婦家小裕焉, 蓋創(chuàng)鶩之報也。1.下列加點的“之”字的用法,和其他幾項不同的是( )a婦就之 b婦奉之歸 c治之旬日 d蓋創(chuàng)鶩之報也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熟視之,乃鶩也?!咀g】婦不忍市之,即孵,得雛成群?!咀g】3“創(chuàng)鶩之報”具體指什么?(用原文回答)【答】4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道理?【答】【參考答案】1( 都是代詞,d 結構助詞)2. 仔細看它,竟然是一只野鴨。(關鍵字:熟 乃 也)農婦不忍心賣它們, 就

45、孵化了,孵出小鴨成群。(關鍵字:市 即)3. 月余,有鶩數(shù)十來農婦園中棲,且日產蛋甚多。4. 從農婦角度:善有善報。從創(chuàng)鶩角度:受人之恩,必當回報。(答出一方面即 可) 呂氏春秋貴因武王至鮪水。殷使膠鬲候周師,武王見之。膠鬲曰:“西伯將何之?無欺我也。”武王 曰:“不子欺,將之殷也。”膠鬲曰:“朅至?”武王曰:“將以甲子至殷郊,子以是報矣?!?膠鬲行。天雨,日夜不休,武王疾行不輟。軍師皆諫曰:“卒病,請休之?!蔽渫踉唬骸拔嵋?令膠鬲以甲子之期報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膠鬲不信也。膠鬲不信也,其主必殺之。吾 疾行以救膠鬲之死也。”武王果以甲子至殷郊。殷已先陳矣。至殷,因戰(zhàn),大克之。此武王 之義也

46、。人為人之所欲,己為人之所惡,先陳何益?適令武王不耕而獲?!咀ⅰ磕z鬲,商朝紂王的大臣 朅:通“曷”,何 甲子:表示時間,甲子日是中國干 支歷法中的第一天 適:剛巧,正好1.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將之殷也( ) 疾行不輟 ( )因 戰(zhàn)( ) 先陳何益 (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將以甲子至殷郊,子以是報矣【譯】吾疾行以救膠鬲之死也【譯】3.從“人為之所欲,己為人之所惡”一句,可以看出,武王最終能“不耕而獲”的根本原因 是什么?【答】4.結合本文,說說武王是個怎樣的人?!敬稹俊緟⒖即鸢浮?. 到;停;于是,就;好處,用處。2. 將在甲子日到達殷都郊外。你可以拿這話回去報告。我急行軍是為了救

47、膠 鬲的命啊3. 武王做的是人們所希望的事情,他順應民心,所以才能“不耕而獲”。4. 為了不讓膠鬲失信于其主,不被殺,武王疾行不輟,在甲子日到殷,說明了武 王是一位有誠信的君王。晉獻文子成室晉獻文子成室,晉大夫發(fā)焉。張老曰:“美哉,輪焉!美哉,奐焉!歌于斯, 哭于斯,聚國族于斯!”文子曰:“武也,得歌于斯,哭于斯,聚國族于斯,是全要領以從先 大夫于九京也!”北面再拜稽首。君子謂之善頌善禱?!咀ⅰ揩I:進獻禮物,引申為祝賀。文子:趙武(前 596前 545)的謚號。這是后人 追記,所以稱謚號。 發(fā):送禮慶賀。張老:前去送禮物的晉大夫張孟。張氏是姬姓的 一個分支,三家分晉后,多屬韓國。先大夫:自稱已

48、故的祖、父。趙氏自趙衰以來世代為 晉卿。九京:當作“九原”。晉國卿大夫的墓地,在今山西絳縣北。1.解釋加點詞:晉獻文子成室 ( ) 美哉,奐焉 ( )歌于斯,哭于斯( ) 君子謂之善頌善禱( )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是全要領以從先大夫于九京也?!咀g】北面再拜稽首?!咀g】3. 成語出自本文,形容4. 新居落成,賀詞大多是溢美之詞,張老卻在主人喜慶的日子,說些死喪哭泣的話,張老的 祝詞有什么言外之意?從文中可以看出文子是個怎樣的人?【答】【參考答案】1. 新屋落成。通“煥”,華麗。此,這擅長。2. 這說明我可以免于刑戮而善終,能跟先祖、先父一起長眠在九原 !(要,通 “腰”。領,脖頸。古

49、時罪重則腰斬,罪輕則戮頸,砍頭。)朝北拜了兩拜,叩頭致謝(北面:面向北; 再拜:拱手禮兩次?;╭)首: 叩頭。)3.美輪美奐 形容房屋高大華麗?,F(xiàn)代也用來形容雕刻或建筑藝術的精美效果。 4.張老在贊頌的同時,還有規(guī)勸之意。雖然建造了宮殿,也不要忘記以前的艱難 困苦。以屋的功用永恒祝文子能壽終正寢,保家族永昌永貴??芍^含意深遠,語 重心長。 文子:居安思危,從善如流,思維敏捷孺子善諫吳王欲伐荊,告其左右曰:“敢有諫者死!”舍人有少孺子者,欲諫不敢。則懷丸操彈, 游于后園,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吳王曰:“子來,何苦沾衣如此?”對曰:“園中有樹, 其上有蟬,蟬高居悲鳴,飲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

50、委身曲附,欲取蟬,而不知黃雀在 其傍也;黃雀延頸,欲啄螳螂,而不知彈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后 之有患也?!眳峭踉唬骸吧圃?!”乃罷其兵! (選自說苑)1.寫出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思。告其左右曰( ) 則懷丸操彈( )如是者三旦( ) 乃罷其兵( )2.翻譯下面的句子。子來,何苦沾衣如此?【譯】此三者皆務欲得其前利,而不顧其后之有患也。【譯】3.本文題為“孺子善諫”,用自己的話說說孺子“善諫”體現(xiàn)在哪里?!敬稹?.寫出一個出自選文的成語,并說說這篇短文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敬稹俊緟⒖即鸢浮?. 近旁的人,近侍持,拿像這樣停止2. 你過來,為什么要把衣服浸濕成這樣?(你過來,苦于

51、什么事要把衣服沾濕 成這樣???)這三種小動物都力求得到它們眼前的利益,卻沒有考慮他們身后 隱伏的禍患。3. 文中舍人孺子是用委婉的方式向吳王進諫,以一個“螳螂捕蟬”的故事巧妙設 喻,利用蟬,螳螂,黃雀,人拿彈弓這一潛在的危險,讓吳王自悟其中的奧秘, 從而達到說服吳王罷兵的目的。4.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告訴我們在考慮問題、處理事情時,要深思熟慮,考慮 后果,不要只顧眼前利益,而不顧后患。庖夫昔有庖夫,甚迂。于市巿雞及肉歸,置廚中。適有友人造訪,遂入室聚談。友人去,見 犬貓嚙雞、肉。庖夫亟曰: 爾何不仁?吾何損爾? 其似不聞,嚙之愈甚。庖夫又曰: 吾素忠厚,向善待汝,今欲欺吾耶? 移時,敗骨殘肉狼藉滿地,犬貓掉尾而去?;蛟唬?迂哉,庖夫!此乃犬貓也,何得視之以人,當責己乃是。1.下列加點詞意思相同的兩項是( )a.或異二者之為岳陽樓記 b.嚙之愈甚或曰:“迂哉?!蔽慈魪臀豳x不幸之甚也捕蛇者說c.向善待汝 d.友人去 e.吳廣素愛人陳涉世家 向吾不為斯役捕蛇者說 去死肌捕蛇者說 吾素忠厚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于市巿雞及肉歸,置廚中?!咀g】此乃犬貓也,何得視之以人,當責己乃是?!咀g】3.結合生活實際談談這個故事給你的啟發(fā)。【答】4.根據(jù)選文內容,寫出兩個與“庖夫”有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