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鋼筋疊合板安裝施工工藝_第1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4/26711455-3e74-4601-b477-12f182f6265e/26711455-3e74-4601-b477-12f182f6265e1.gif)
![雙鋼筋疊合板安裝施工工藝_第2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4/26711455-3e74-4601-b477-12f182f6265e/26711455-3e74-4601-b477-12f182f6265e2.gif)
![雙鋼筋疊合板安裝施工工藝_第3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4/26711455-3e74-4601-b477-12f182f6265e/26711455-3e74-4601-b477-12f182f6265e3.gif)
![雙鋼筋疊合板安裝施工工藝_第4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4/26711455-3e74-4601-b477-12f182f6265e/26711455-3e74-4601-b477-12f182f6265e4.gif)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雙鋼筋疊合板安裝施工1 范圍 本工藝適用于多層及高層多種民用建筑疊合樓板或屋面板的安裝。對條件適合的工業(yè)建筑亦可采用。2 施工準備 2.1 材料及主要機具: 2.1.1 雙鋼筋疊合板:板厚分為50mm和63mm兩種系列。平面尺寸以三模為基準,50mm系列,長4.2m6.3m,寬l.5m3.9m.共72種;63mm系列,長4.2m7.2m,寬1.5m3.9m,共99種。預制疊合板的疊合面應有凹凸差不小于4mm的人工粗糙面,表面不得有疏松層和浮漿。雙鋼筋疊合板要有出廠合格證。 2.1.2 支座硬架支模及支板縫的木板、木方或定型支柱等應按施工方案配制。 2.1.3 機具;垂直運輸機械、鋼卷尺、撬棍等
2、。 2.2 作業(yè)條件: 2.2.1 依據(jù)圖紙、規(guī)范、疊合板圖集以及洽商的要求,繪制疊合板安裝圖。其中應表示出疊合板的平面位置、型號、板縫尺寸、支座擱置長度、支座硬架支模位置、臨時支撐位置,以便疊合板安裝。 2.2.2 檢查疊合板的質量:詳細檢查有無裂縫、缺損,檢查疊合板的表面質量。凡不符合質量要求的不得使用。并按安裝圖核對疊合板的型號和規(guī)格。 2.2.3 檢查墻體或梁的標高及軸線。梁和圈梁的鋼筋及模板辦完隱、預檢。 2.2.4 疊合板的堆放及場地要求: 2.2.4.1 場地應事先抄平、整實,并筑37灰土兩步。 2.2.4.2 堆放的支點位置同吊點。每塊疊合板下沿疊合板長向緊靠吊環(huán)應放通長墊木,
3、上下對齊、對正、墊平、墊實。不同板號應分別碼放,不允許不同板號重疊堆放。堆放高度宜不大于6層。條件允許時應隨到隨上樓。 2.2.5 墻四周硬架支模及拼板縫處硬架支撐和板的臨時支撐,按施工方案安裝完畢,并做完預檢。3 操作工藝 3.1 工藝流程圖:檢查支座及板縫硬架支模上平標高畫疊合板位置線吊裝疊合板調整支座處疊合板擱置長度整理疊合板甩出鋼筋 3.2 因疊合板在支座上擱置長度較?。ɑ虬逦催M支座),故一般情況下墻四周宜采用硬架支模,一般為單排支柱與墻體鎖固,間距60100cm。墻或梁頂標高應下降l3cm。板的拼縫處亦設硬架支撐,一般為雙排支柱,間距為60100cm。安裝疊合板前應認真檢查硬架支模的
4、支撐系統(tǒng),檢查墻或梁的標高、軸線,以及硬架支模的水平楞的頂面標高,并校正。 3.3 畫疊合板位置線:在墻、梁或硬架橫楞上的側面,按安裝圖畫出板縫位置線,并標出板號。拼板之間的板縫一般為100mm、如排板需要時,可在80mm170mm之間變動。但大于100mm的拼縫應置于接近板連續(xù)邊的一側。見圖4-39。圖4-39 板縫留置示意圖 3.4 疊合板吊裝就位:若疊合板有預留孔洞時,吊裝前先查清其位置,明確板的就讓方向。同時檢查、排除鋼筋等就位的障礙。吊裝時應按預留吊環(huán)位置,采取八個吊環(huán)同步起吊的方式。就但時,應使疊合板對準所劃定的疊合板位置線,按設計支座擱置年度慢降到位,穩(wěn)定落實。 3.5 調整疊合
5、板支座處的擱置長度: 3.5.1 用撬棍按圖紙要求的支座處的擱置長度,輕輕調整。必要時要借助吊車繃緊鉤繩(但板不離支座),輔以人工用撬棍共同調整擱置長度。 3.5.2 圖紙對支座擱置長度無要求時,板擱置在混凝土構件上時,一般為+20mm(即伸入支座20mm)。若排板需要,亦可在+30mm-50mm之間變動。但若墻厚160mm時,筒支邊的擱置長度應0。若必須小于-50mm,應按設計要求加大甩筋長度。擱置長度的狀態(tài)見圖4-40。 3.5.3 在磚混結構中,板伸入支座的長度一般宜大于50mm。 3.6 按設計規(guī)定,整理疊合板四周甩出的鋼筋,不得彎90,亦不得將其壓于板下。4 質量標準圖4-40 4.
6、1 保證項目: 4.1.1 構件吊運時混凝土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guī)范的規(guī)定。 檢查方法:檢查構件出廠證明和同條件養(yǎng)護試塊的試驗報告。 4.1.2 疊合板接縫處的混凝土必須計量準確,澆搗密實,養(yǎng)護充分,其強度必須達到設計要求或施工規(guī)范的規(guī)定。 檢查方法:觀察和檢查標準養(yǎng)護齡期28d試塊抗壓試驗報告及施工記錄。 4.1.3 疊合板的型號、位置、支點錨固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已無變形損壞現(xiàn)象。 檢查方法:觀察或尺量檢查和檢查吊裝記錄。 4.2 基本項目: 疊合板的標高、坐漿、板縫寬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guī)范的規(guī)定。 檢查方法:觀察、足量檢查。 4.3 允許偏差項目,見表4-37。 表4-37項次
7、項 目允許偏差 (mm)檢查方法1軸線位置位移5尺量檢查2層 高10用水準儀或尺量檢查3板擱置長度10尺量檢查抹 灰 5不抹灰 35 成品保護 5.1 疊合板的堆放及堆放場地的要求應嚴格按2.2.4條執(zhí)行。 5.2 現(xiàn)澆墻、梁安裝疊合板時,其混凝土強度要達到4mpa時方準施工。 5.3 疊合板上的甩筋(錨固筋)在堆放、運輸、吊裝過程中要妥為保護,不得反復彎曲和折斷。 5.4 吊裝疊合板,不得采用“兜底”、多塊吊運。應按預留吊環(huán)位置,采用八個點同步單塊起吊的方式。吊運中不得沖撞疊合板。 5.5 硬架支模支架系統(tǒng)板的臨時支撐應在吊裝就位前完成。每塊板沿長向在板寬取中加設通長木楞作為臨時支撐。所有支柱均應在下端鋪墊通長腳手板,且腳手板下為基土時,要整平、夯實。 5.6 不得在板上任意鑿洞,板上如需要打洞,應用機械鉆孔,并按設計和圖集要求做相應的加固處理。6 應注意的質量問題 6.1 克服板下?lián)?、板裂:硬架支模和拼縫支撐其上皮標高必須準確,且必須有足夠的剛度、強度與穩(wěn)定,以保證其不下沉、不傾斜。 6.2 克服板的支座擱置長度不準,吊裝就位時應認真調整。 6.3 不合格的板不得吊運就位,要在吊裝前認真檢查。尤其是疊合板的人工粗糙面應符合要求,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調脂抗動脈粥樣硬化藥項目提案報告模范
- 2025年輸注延長管項目申請報告模板
- 2025年衛(wèi)生巾供應合同格式
- 2025年加工服務協(xié)作協(xié)議模板
- 2025年合作研發(fā)新范本協(xié)議書
- 2025年個人房產(chǎn)購買協(xié)議標準文本
- 2025年農村住宅用地互易協(xié)議標準化
- 2025年電氣安裝工程策劃合作框架協(xié)議范本提供
- 2025年修理廠技術師傅指導學徒合同
- 2025年信用卡消費抵押貸款協(xié)議書
- 小學二年級部編人教版上冊語文期末整理復習題
- 東華醫(yī)院麻醉科QoR-40隨訪表
- 2022年全國新高考Ⅰ卷:馮至《江上》
- DB51∕T 2767-2021 安全生產(chǎn)風險分級管控體系通則
- 反興奮劑考試試題與解析
- 建筑工程材料取樣及收費標準
- 堤壩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CPIM BSCM__v3_0_VC(課堂PPT)
- 常用的螺紋底孔及公差規(guī)定
- 會議審批表模板
- 空調線路安裝施工方案與技術措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