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復習題及答案_第1頁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復習題及答案_第2頁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復習題及答案_第3頁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復習題及答案_第4頁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文言文復習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豐富的資源 最快的更新 優(yōu)質的服務 誠信的運作七年級上冊文言文復習題及答案hanqy童趣練習一、給加點的字注音童稚 藐小微物 項為之強 鶴唳云端 凹 凸 二、閱讀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其沖煙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怡然稱快。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常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目細視。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邱,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蛤蟆也。舌一

2、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神定,捉蛤蟆,鞭數十,驅之別院。(一)1.a解釋詞語。張 秋毫 擬 項 強 素徐 唳 怡然 方 鞭 驅 b翻譯句子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蹲其身,使與臺齊。2下列加點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必細察其紋理 必先苦其心志 b以蟲蟻為獸 扶蘇以數諫故c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 d驅之別院 蓋追先帝之殊遇3、用講述大意的方法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 a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 怡然自得:_。b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 。 龐然大物:_。5能體現本文主旨的詞語是( ) a明察秋毫 b物外之趣 c怡然稱快6一

3、位哲人說:“童年的趣,是夢中的真?!闭埥Y合本文說說,看似瑣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為什么會變得趣味盎然? (二)1.我能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項為之強 徐噴以煙 鶴唳云端 鞭數十 2.我能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3.“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弊髡哌@一舉動的原因是什么? 我的揣摩: 4.本文的物外之趣有哪些?它們源于生活中的什么事物? 我的概括: 5.下面兩題難度各異,分值不同,請任選一題作答。(兩題都答,只按第題計分) 通過本文的閱讀,你認為怎樣才能成為一個情趣豐富的人? 我的看法: 童年是一段如詩如畫的故事,在童年

4、發(fā)生過許多趣味橫生的故事,詩人胡令能小兒垂釣中寫道:“蓬頭稚子學垂綸,側坐霉苔草映身。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蹦氵€知道哪些詩中寫到了童年生活?寫到相關的詩句即可。6.第一段主要采用 的修辭方法,是為了突出作者兒時的 。7.“又留蚊于素帳中”“素”的意思是 ,寫出兩個含有“素”的成語 。8.“唳”的讀音是 。你知道關于“風聲鶴唳”的故事嗎?請簡單敘述。(三)1、幼時記趣選自_ _,作者_,字_,蘇州人,_ _代作家。2、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兩項是( )和( ) a 余憶童稚時 b、 又留蚊于素帳中 故時有物外之趣 于土墻凹凸處 c 使其沖煙飛鳴 d、項為之強 e、 余憶童稚時

5、常蹲其身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余年幼3、翻譯下列句子。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怡然稱快。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4、課文描寫了童年時期的哪些趣事?作者筆下的種種事物為什么能寫得如此真實生動,富有生活情趣?5、“鞭打蛤蟆,驅之別院”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6、“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這句話既是夸張又是比喻,為什么這樣說?這句話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7、本文語言簡樸、自然、生動。請從文中找出有關詞句加以分析。(任選一處)三、中考題(2007福州)1.本文第段有些語句體現了作者的豐富想像,第段有些語句體現了作者的仔細觀察。請從這兩段中各找一個相關語句

6、,寫在下面橫線上。(4分)豐富想像:_ 仔細觀察:_2.本文生動描述了“時有物外之趣”的三件事,請任選兩件加以概括。(4分)_ _四、比較閱讀甲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而飛鳴,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余常于土墻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觀,以叢草為林,以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見二蟲斗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舌一吐而二

7、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一驚。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乙一道士自夸法術高強,做得好驅蚊符。或(有人)請得以(用來)貼室中。至夜蚊愈多,往咎(責怪)道士。道士曰:“吾前往觀之?!币娝N符曰:“原來用得不如法耳?!眴枺骸叭绾斡梅??”曰:“每夜趕好蚊蟲,須貼在帳子里面。”8甲文選自 ,作者是 代文學家沈復。(1分)9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3分)(1)項為之強( )( ) (2)鞭數十( )(3)果如鶴唳云端( )( )(4)方出神( )10甲乙兩文中表示“我”的意思的詞語各是什么?(1分)甲 乙 11從甲文中任選兩個你最喜歡的成語寫下來,并就其中的一個釋義。(2分)成語

8、: 釋義: 12甲文作者主要寫了哪兩件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2分)13一位哲人說:“童年的趣,是夢中的真?!闭埥Y合甲文說說,看似瑣碎的事物在“我”眼里為什么會變得趣味盎然?(2分)14用下面的句式寫出乙文這則笑話所蘊含的道理。(2分)本文諷刺了像道士那樣 的人。諷刺了像買符者那樣 的人。15乙文題為驅蚊,而沈復在童趣中則是“留蚊于素帳中”,試比較這一“驅”和“留”之間的不同。(2分)驅: 留:論語十則練習一、默寫1.論語十則中論述個人修養(yǎng)的名句是: 2.在生活中、我們要表示應當向有長處的人學習常用論語中的 來表示。3.論語十則中強調只要善于學習,到處都有老師的句子是 4.論語十則中孔子強調

9、學習要有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不要不懂裝懂的句子是: . 5.論語十則中孔子論述認真思考和努力讀書的相互依存關系的句子是: , 。 6.論語十則中強調有創(chuàng)造性的見解和新發(fā)現的人才可以做老師的句子是“_,_?!?.在生活中,表示要善于向有長處的人學習或隨時以周圍的人為鑒的意思,我們常常引用論語十則中孔子的話:“_,_。”8.在生活中,我們要表示應當向有長處的人學習,常用論語十則中孔子的話:“ , ”來表示。9.如果人人都能為他人著想,做到“ , ”,那么構建和諧社會的愿望就能早日實現。(用論語十則中的詞句填空。10.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為鑒,可以知得失?!庇纱丝梢月撓氲秸撜Z十則中孔子的話:“ ,

10、”。11.表示既善于從正面學習,也善于從反面借鑒的意思時,我們常引用論語中的話: , 。12.不了解甚至誤解自己時,孔子在論語中認為應當采取的正確態(tài)度是: , ?13.apec會議在重慶召開,山城百姓喜迎各國嘉賓,論語中有一句話可以表達這種喜悅;“ , ?”14.論語十則中強調不要不懂裝懂的句子是: , , 。15. 如何對待他人的優(yōu)點和缺點呢?孔子說: , 。二、比較閱讀(一)(2007年安徽省課改區(qū))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論語四則子日:“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孔子日:“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11、?!?季氏)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為政)子夏日:“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子張)【注釋】友諒與誠信的人交朋友。諒,誠信。便辟習于擺架子裝樣子,內心卻邪惡不正。善柔善于阿諛奉承,內心卻無誠信。便佞善于花言巧語,而言不符實。所亡自己所沒有的知識、技能,所不懂的道理等。亡,同“無”。所能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技能,已懂的道理等。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1)擇其善者而從之 從: (2)學而不思則罔 罔: (3)可謂好學也已矣 好: 2.翻譯下面的句子。 (1)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 (2)思而不學則殆。3按要求填寫下面的表格。 4.結合自己的學習經歷,

12、談談你對第則內容的理解。(二)(2007年湖北武漢)閱讀下面三段文字,完成15題。甲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保ㄕ撜Z為政)乙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保ㄕ撜Z為政)丙孔子觀于周廟,有敧器焉??鬃訂栍谑貜R者曰:“此謂何器也?”對曰:“此蓋為宥座之器?!笨鬃釉唬骸奥勫蹲?,滿則覆,虛則敧,中則正,有之乎?”對曰:“然?!笨鬃邮棺勇啡∷囍?,滿則覆,中則正,虛則敧。孔子喟然而嘆曰:“嗚呼!惡有滿而不覆者哉!”(韓詩外傳)【注】敧(q):傾斜。宥(yu)座:座位右邊?!板丁蓖ā坝摇?。中:這里指裝水到一半。惡(w):哪里,怎么。1.解釋下面加點的字。 (1)知之

13、為知之 為: (2)是知也 是: (3)思而不學則殆 殆: (4)滿則覆 覆: 2.翻譯上面語段中加橫線的文字。 (1)誨女知之乎?翻譯:_(2)孔子問于守廟者曰翻譯:_3.丙文中孔子“惡有滿而不覆者哉!”的感嘆給了我們什么啟示? 答:_4.這幾段文字內容都與學習有關,甲文和丙文談的是學習_方面的問題;乙文談的是學習方法方面的問題,孔子認為學習過程中_與_應該相結合。 5.(1)孔子為什么要“使子路取水試之”?請根據文意簡要說明。 (2)孔子這樣做有必要嗎?談談你的看法,并結合文段內容說說理由。古代詩歌四首練習1.觀滄海中的“ ”最能體現作者博大的胸襟和遠大抱負。展現海島生機勃勃的詩句是 ,描

14、寫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通過豐富奇特的想象創(chuàng)造宏偉意境、抒發(fā)壯志豪情的詩句是 。2.次北固山下中寫時序更替,抒發(fā)思鄉(xiāng)之情,蘊涵生活哲理的詩句是 , 。抒發(fā)作者濃濃鄉(xiāng)愁的詩句是: , 。描寫長江潮平岸闊,和風吹拂,風帆高懸的詩句是 , 。寫青山綠水的詩句是 , 。3.錢塘湖春行的頸聯是: , 。交待詩人游蹤,勾勒早春輪廓的句子是:白居易在錢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點從仰視角度描寫禽鳥的優(yōu)美詩句是“ , ?!弊プ≡绱禾攸c從俯視角度描寫花草的優(yōu)美詩句是“ , ?!弊钅荏w現“春行”特征的詩句是:,。而“,”表達了作者陶醉在優(yōu)美的湖光山色之中,流連忘返的情懷。用“,”的詩句,描繪了春意從秋冬中蘇醒,早春充滿活

15、力的畫面。運用了對偶手法描寫動物迎春的詩句是“,”看到春回大地,萬物復蘇?!?,”描繪了西湖早春的熱鬧景象,真讓人覺得鳥兒們也在忙著建設自己的美好生活呢?;▋捍蔚陂_放,小草蓬勃生長。漫步在田野里的人們目睹這種景象,禁不住脫口吟道: , 。(錢塘湖春行)4.天凈沙 秋思中點明主旨,道出游子悲苦惆悵的詩句是: 。 5.鄉(xiāng)愁是什么?是王灣“,”(次北固山下)的顧盼與希冀,是馬致遠“,” (天凈沙秋思)山市練習一、1根據拼音寫漢字或根據漢字寫拼音。(1)shn()景(2)縣邑()(3)青冥()(4)飛mng()(5)高垣()(6)睥()n()(7)禪()院(8)y()時(9)連gn()(10)倏()忽2

16、下列各句含通假字的一項是()a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b樓五架,窗扉皆洞開c數至八層,裁如星點d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見3解釋句中加粗的字詞。(1)碧瓦飛甍,始悟為山市。( )(2)或憑或立,不一狀。( )( )(3)層層指數( ) (4)見山上人煙市肆,與世無別。( ) 4填空。(1)本文節(jié)選自_,作者是_代著名的文學家_,字留仙,別號_。(2)這篇文章以_為順序,描述了_過程。先看到_,不久看見_,然后又看見_及其中的樓、堂、坊;大風起時,景物變模糊,風定后僅見_上面的人;最后景物漸漸變小以至不見。文中的描寫細致生動、_神奇。二、閱讀奐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數年恒不一見。孫公子禹年與同人飲

17、樓上,忽見山頭有孤塔聳起,高插青冥,相顧驚疑,念近中無此禪院、,無何,見宮殿數十所,碧瓦飛甍,始悟為山市。未幾,高垣睥睨,連亙六七里,居然城郭矣。中有樓若者,堂若者,坊若者,歷歷在目,以億萬計,忽大風起,塵氣莽莽然,城市依稀而已。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惟危樓一座,直接霄漢。樓五架,窗扉皆洞開;一行有五點明處,樓外天也。層層指數,樓愈高,則明漸少。,數至八層,裁如星點。,又其上,則黯然縹緲,不可計其層次矣。而樓上人往來屑屑,或憑或立,不一狀。逾時,樓漸低,可見其頂;又漸如常樓;又漸如高舍;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見。又聞有早行者,見山上人煙市肆,與世無別,故又名“鬼市”云。(一)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

18、詞。(1)相顧驚疑 (2)裁如星點 2翻譯文中畫線句子。3文中的山市經歷了哪幾個階段?4文章結尾為什么寫早行者的所見?(二)5.“山市”從產生到消失一共經過 次景物變化,其中第 次規(guī)模最大,第 次寫得最詳。6.翻譯下列句子。然數年恒不一見。未幾,高垣睥睨,連亙六七里,居然城郭矣。既而風定天清,一切烏有。層層指數,樓愈高,則明漸少。7.這次“山市”最早出現的是“ ”,最后消失的是“ ”一座。8.為什么那時候的人把“山市”又稱為“鬼市”?9.查閱有關資料,對“山市”這一現象作出科學的解釋。世說新語兩則練習詠雪謝太傅寒雪日內集,與兒女講論文義。俄而雪驟,公欣然曰:“白雪紛紛何所似?”兄子胡兒曰:“撒

19、鹽空中差可擬。”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風起。”公大笑樂。即公大兄無奕女,左將軍王凝之妻也。一、詞語積累 內集 兒女指 講論文義 俄而 欣然 似 差(ch) 擬 。 未若 因 二、文學常識1. 世說新語:六朝志(記)人小說代表作。全書8卷,分德行、言語、方正、政事、文學、雅量等36門。是南朝宋 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2. 本文選自世說新語箋(jin)疏中的“ ”一門。三、內容點擊 詠雪講的是晉朝文學世家謝氏家族里的故事。在一次家庭聚會中,少女謝道韞表現了以 的才能。四、閱讀探究1.文中“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詞語營造了怎樣一種家庭氣氛?2.從上下文看,“兒女”的含義與今天有什么不同?3.文

20、章結尾交代謝道韞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4.“撒鹽空中”和“柳絮因風起”來比擬“大雪紛紛”,你認為哪個更好?為什么? 五、遷移拓展你還知道哪些以比喻描寫飛雪的古詩佳句? 陳太丘與友期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唬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一、詞語積累(一)常規(guī)詞語 期行 期日中 舍(sh)去 乃 。 時年 。 戲 。 客 。 尊君 。 委 。 君 。 家君 。 無信 。 引 。 顧

21、(二)通假字 不:同“ ”。二、文學常識 出自世說新語箋疏中“ ”一門。三、內容點擊 陳太丘與友期講的是漢末名士陳紀七歲時,面對父親的友人的無信、無禮,義正辭嚴地加以反駁的故事。既表現了他的 ,更寫出了他的 的道理。四、閱讀探究1. 陳太丘“期日中,過中不至”,陳太丘的朋友反怒責陳太丘,說明朋友是怎樣的人? 2.元方面對父親朋友的粗野語言,針鋒相對地指出他的“無信”“無禮”,這說明元方是個怎樣的人? 3.有人認為客人已經認錯,元方就應該原諒他,而他居然“入門不顧”,弄得客人尷尬之極,無地自容,這的確有些失禮。你是否同意這個看法?4.有人認為,陳太丘的朋友也有可取之處,你同意這個看法嗎?5.友人

22、為什么能夠啞口無言、賠禮道歉?五、遷移拓展 1.面對他人的無禮,你該如何處理? 2.如果父母不在家,家中來了客人,你該如何接待? 3.你還知道哪些世說新語中的故事?如“ ”。4有不少成語出自世說新語,請寫出幾個。5、古代像謝道韞、陳元方這樣聰穎機智的少年兒童還有很多,你能舉出幾個這樣的事例嗎?陳太丘與友期行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唬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一)1世說新語是

23、集,主要記述了 。2劉義慶是 宋文學家。3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詞語:過中不至(過: )去后乃至(乃:去: )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委: )君與家君期日中(家君: )元方入門不顧(顧: )4將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5友人未到,陳太丘就獨自走了。如果你是陳太丘,你會怎么做?6“友人慚,下車引之”,而“元方入門不顧”,怎樣理解元方的行為?7這個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誰?文章是怎樣刻畫主要人物的? 8從故事主人的言談中可知,做人要 。9當友人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時,元方是如何對答反駁的?10友人“下車引之”的用意是 。11“元

24、方入門不顧”以表示 。12元方入門后,友人會怎樣?(二)2.解釋字詞。期行( )尊君在不( )相委而去( )下車引之( )尊君( )家君(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之”與“下車引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君子之學必好問 b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c使之沖煙而飛鳴 d故時有物外之趣4.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5假如你獨自在家,你父親的同事有要事來找他,你會怎么回答呢?比較閱讀(十) 閱讀甲、乙兩則文言文,完成1721題(16分) 甲陳太丘與友期行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

25、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乙昔吳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諾,期返而食?!逼鹪唬骸按??!惫嗜酥聊翰粊恚鸩皇炒?。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來,方與之食。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軍歟?欲服三軍,非信不可也! 注釋吳起戰(zhàn)國時著名的軍事家。俟等待。歟y句末語氣詞。 17給下列加點字注音:(2分) 尊君在不? 諾,期返而食。 18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詞:(4分) 陳太丘與友期行 相委而去 故人來,方與之食 恐其自食其言也 19根據語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26、(2分) a期日/中 b對/子罵父 c下車/引之 d故人至/暮不來 20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昔吳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21讀了甲段和乙段之后,你一定對“守信”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請結合文段內容談談你對“守信”的看法。(4分)1. fu sh (2分,各1分)2.約定 丟下,舍棄 才 害怕,擔心 (4分,各1分)3.c (2分)4.(4分,各2分)正午已過(朋友)還沒來,太丘不再等候,自己先走了,太丘走后那個朋友才來.有一回吳起出門,遇到老朋友便留老朋友吃飯.5.(4分)答題要點:可從正面說,可從反面說.可就甲段來談,可就乙段來談,也可兩段聯系起來

27、談. 基本看法1分,結合文段適當展開2分,整體語言表達1分.例如:守信,是為人之道.守信之人,可使三軍信服不守信之人,則連七歲小兒都瞧不起他補充說明若出現:贊同做人是該守信,但對吳起的守信事例有所質疑者,可給2分./若出現:脫離文段內容泛泛而談的,有扣守信者,最多給2分;沒扣守信者不給分.(十一)閱讀期行和乘船回答下列問題:(14分)期行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唬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

28、方入門不顧。乘船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欲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后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托,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yōu)劣。12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4分)歆輒難之( ) 遂攜拯如初( ) 俱乘船避難( ) 寧可以急相棄邪( )1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4分)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 ) 王欲舍所攜人( ) 既已納其自托( ) 待君久不至 ( )14選出下列加點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 )(2分)a寧可以急相棄邪 是以謂之“文”也 b王欲舍所攜人 過中不至,太丘舍去c世以此定華、王之優(yōu)劣 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 d

29、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 歆輒難之15翻譯下列句子。(2分)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16、期行和乘船分別告訴我們什么樣的做人道理?(4分)17華歆與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評價他們的“優(yōu)劣”?(3分)18、根據你的積累,寫出兩句你所熟知的關于“誠信”的名言警句。(2分)(多寫一句加1分)12、zh;zhng ;nn y13、一并 想要 請求 您 14、b 15、朋友感到很慚愧,走下車去拉元方表示歉意。元方走進門去,連頭也沒回。16、期行一文告訴我們:做人要明禮誠信。乘船告訴我們:一個人要對自己的話負責,不能輕諾寡信。17、華歆開始的時候感到為難,而后來遇到緊急情況堅持兩人當初的選擇;王

30、朗開始爽快地答應了別人的請求,而當遇到緊急情況后想拋棄搭船人,改變當初的選擇。華歆急人之難,始終如一;王朗輕諾寡信、只為自己。華優(yōu)王劣18、(1)人而無信,不知其可。(2)天有云方雨,人無信不立(十二)閱讀下面兩段文字, 完成第3136題. (13分)【甲】 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痹Y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wi)后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蔽呐e曰:“想君小時,必當了了?!表t大

31、踧踖(d q)。(劉義慶世說新語)注: 孔文舉: 即孔融。 通: 通報。 踧踖: 局促不安的樣子?!疽摇筷愄鹋c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劉義慶世說新語)31. 解釋下面加點的詞語. (2分)(1)詣門者: (2)入門不顧: 32. 乙文有一通假字, 請找出填在下面橫線上(2分): “_” 通 “_”33. 翻譯 “小時了了, 大未必佳”. 陳韙說這話有什么含

32、義? (3分)答: 34. “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 中的 “仲尼” 指_, 他是_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 “伯陽” 指_, 是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2分)35. “君與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 則是無信; 對子罵父, 則是無禮.” 元方的回話是否得體、在理? (2分)36. 從上面兩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孔融和元方兩位少年的共同的性格特點是什么? (2分):31、(1)前往、到 (2)回頭看32、“不”通“否”33、小時候聰明,長大了未必優(yōu)秀。陳韙是說別看他現在聰明,長大了不一定聰明,帶有不以為然的意味。34、孔子,儒家; 老子或李聃。35、略。36、聰穎機智。(十三)閱讀語段:(甲) 陳太丘與友

33、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唬俊贝鹪唬骸按貌恢?,已去?!庇讶吮闩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劉義慶世說新語)(乙)蔡璘,字勉旃,吳縣人。重諾責,敦風義。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歸之,愕然不受,曰:“嘻!無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無券者?且父未嘗語我也?!辈绦υ纭叭谛模辉诩?。而翁知我,故不語郎君?!弊漭偠轮?。(選自蔡勉旃堅還亡友財)1、各用一句話歸納(甲)(乙)兩則古文的主要意思(甲)文:_(乙)文

34、:_2、翻譯兩文中加線句子_3、根據(甲)文敘述的內容,友人是個怎樣的人 同樣,根據(乙)文的敘述內容,(乙)文中的友人是個怎樣的人 請你簡要發(fā)表看法:_4、文言文的字詞積累很重要,重點字詞,例如:期日中(約定) 入門不顧(回看頭)請你根據需要,模仿例子請(甲)(乙)兩文中各選出3個字詞進行解釋. _ _ _ _ _5、晉江人除了有開拓進取的拼搏精神,尚須有誠信,謙恭的為人之道,通過兩篇文章的學習,結合你的所見所聞,聯系生活實際,發(fā)表一下你的真實看法:_1,(甲)做人應言而有信(乙)人無信不立,真正的信義不是寫在紙上而是體現在行動上.2,與人相約日中時分不到來,就是沒講信用,對著別人的兒子罵他

35、的父親則是沒有禮儀修養(yǎng).蔡先生重視諾言和責任,也很重視情誼.憑證是在心上而非僅僅在紙張上.3,(甲)文中的友人不守信義,缺少個人素養(yǎng),但知錯能改.(乙)文中的友人重諾言,講情誼,品德高尚4,5,略(十四)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回答問題。甲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乙張吳興年八歲,虧齒。先達知其不常,故戲之曰:“君口中何為開狗竇?”張應聲答曰:“正使君輩從此

36、中出入!”(選自世說新語)注釋:不常:不同尋常。竇(du):孔,洞。5這兩篇文章均出自世說新語,其作者是 (朝代)文學家 。(1分)6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3分)(1)與友期行( )(2)去后乃至( )(3)尊君在不( )(4)門外戲 ( )(5)虧齒 ( )(6)故戲之 ( )7文中的“尊君”、“君”、“家君”的稱謂有何不同?(3分)尊君: 君: 家君: 8甲文中有兩個表現“客”態(tài)度變化的詞語,請找出來寫在下面,并評價“客”是一個怎樣的人。(2分)詞語 評價 9甲文中元方的回話“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理。”和乙文中張吳興的回話“正使君輩從此中出入”是否

37、得體在理?為什么?(2分)10選文中的陳元方和張吳興具有怎樣共同的特點?(1分)11讀完選文,你有怎樣的感想?請談一談。(2分)5(1分)南朝 劉義慶6(3分)(1)約定 (2)才 (3)通“否” (4)玩耍 (5)缺 (6)嘲弄7(3分)尊君: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君:對人的敬稱。家君:謙詞,對人稱自己的父親。8(2分)怒 慚 無信無禮,知錯能改 9(2分)言之有理即可10(1分)聰明機智11(2分)如:做人要重禮守信(做人要講信用,懂禮貌)(言之有理即可)(十五)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回答問題。甲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

38、”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饺眨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選自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乙梁國楊氏子修九歲,甚聰慧。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眱簯暣鹪唬骸拔绰効兹甘欠蜃蛹仪??!?(選自劉義慶世說新語夙惠)9.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2分)(1)陳太丘與友期行( ) (2)孔君平詣其父( )(3)相委而去( ) (4)為設果( )10.翻譯下列句子。(2分)(1)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2)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11.下列句子中含

39、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1分)a. 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b. 客問元方:“尊君在不?”c. 梁國楊氏子修九歲,甚聰慧 d. 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12.甲乙兩文在刻畫人物上都運用了 描寫的手法,同時兩文又都表現了兩個兒童的特點。(2分)13.請談談甲文中的“友人”對元方說話時是一種什么心態(tài),乙文中的孔君平對楊修說話時是一種心態(tài)。(2分)“友人”的心態(tài): 孔君平的心態(tài): 14.有人認為甲文中的元方“入門不顧”有失禮儀,請你談談自己的看法。(3分)9.(1)約定(2)拜訪,到去(3)丟開,舍棄(4)擺放10.(1)下車拉元方,元方連頭也不會走進了自家。(2)沒聽說孔雀是您家里的禽鳥。11.

40、 b 12.對話(或語言) 才思敏捷(意思相近即可) 13.是一種沖動失禮的憤怒心態(tài);是一種逗弄孩子開玩笑的心態(tài)。14.允許有不同看法,只要自圓其說即可。(十六)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回答問題。甲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庇讶吮闩骸胺侨嗽?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饺眨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選自劉義慶世說新語方正)乙陳元方年十一時,候袁公。袁公問曰賢家君在太丘遠近稱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強者綏之以德,弱者撫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