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蟲丸_楊氏家藏方卷十八_方劑樹_第1頁
化蟲丸_楊氏家藏方卷十八_方劑樹_第2頁
化蟲丸_楊氏家藏方卷十八_方劑樹_第3頁
化蟲丸_楊氏家藏方卷十八_方劑樹_第4頁
化蟲丸_楊氏家藏方卷十八_方劑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化蟲丸_楊氏家藏方卷十八_方劑樹化蟲丸_楊氏家藏方卷十八_方劑樹11.原方41.1.組成:五靈脂1兩半,白礬1兩。41.2.功效:小兒因食甘肥,致使蟲動,嘔吐涎沫,心腹悶痛。41.3.來源:楊氏家藏方卷十八。42.靈礬散42.1.藥材組成不變,劑量不同。42.2.組成:五靈脂(末)2錢匕,白礬(水飛)半錢匕。42.3.功效:小兒蟲咬心痛欲絕。42.4.來源:方出閆氏小兒方論,名見醫(yī)方類聚卷二五二43.五靈脂散43.1.藥材組成不變,劑量不同。43.2.組成:五靈脂(去砂石,末)2錢,白礬(枯)半錢。43.3.功效:蟲動攻心痛欲死。43.4.來源:衛(wèi)生總微卷十三44.桃靈散44.1.加:乳香44

2、.2.組成:白礬5分,五靈脂1錢,乳香(去凈油)8分。44.3.功效:胃氣痛。44.4.來源:梅氏驗方新編卷二55.雄黃散55.1.加:雄黃、沒藥、五倍子55.2.組成:雄黃5分,沒藥(明凈者)3錢5分,五靈脂(去石燒過斷煙)1錢,五倍子(濾過)1錢,白礬(半生半熟)共2錢。55.3.功效:痔瘡。55.4.來源:瘍科選粹卷五56.五靈脂散56.1.加:穿山甲、黃丹、輕粉56.2.組成:穿山甲60片(用前膊上者),五靈脂(去砂石)1兩,黃丹1兩,白礬1兩,輕粉10筒子。56.3.功效:一切痔疾,疼痛腫脹,坐臥不安。56.4.來源:楊氏家藏方卷十三57.黑虎丸57.1.加:雞冠花、烏龍尾、青橘皮5

3、7.2.組成:白礬(研)2兩,雞冠花(干者)1兩,烏龍尾半兩,青橘皮(洗,去白,焙)4兩,五靈脂(炒)4兩。57.3.功效:腸風。57.4.來源:圣濟總錄卷一四三58.奪命散68.1.加:萵苣菜、地黃、花黃丹、染胭脂、麝68.2.組成:五靈脂、萵苣菜(陰干)、地黃、花黃丹(炒)、白礬(飛)、染胭脂、麝少許。68.3.功效:疳瘡。68.4.來源:幼幼新書卷二十六引趙氏方69.青金丹69.1.加:豆豉、生杏仁、生半夏、生巴豆、生礬69.2.組成:五靈脂半兩,豆豉半兩,生杏仁4枚,生半夏4枚,生巴豆2枚,生礬1錢半,白礬1錢半。69.3.功效:涎喘嗽,胸脅刺痛久積痰飲,痞塞噎悶。69.4.來源:普濟

4、方卷一六三610.吐津丸610.1.加:雄黃、巴豆、木香、公丁香、肉桂、胡椒610.2.組成:雄黃3錢,巴豆3錢,木香3錢,白礬3錢,公丁香5錢,肉桂5錢,胡椒5錢,五靈脂(去砂石,醋炒)1兩。610.3.功效:九種心痛。610.4.來源:仙拈集卷二661. 原方1.1. 組成:五靈脂1兩半,白礬1兩。1.2. 功效:小兒因食甘肥,致使蟲動,嘔吐涎沫,心腹悶痛。1.3. 來源:楊氏家藏方卷十八。2. 靈礬散2.1. 藥材組成不變,劑量不同。2.2. 組成:五靈脂(末)2錢匕,白礬(水飛)半錢匕。2.3. 功效:小兒蟲咬心痛欲絕。2.4. 來源:方出閆氏小兒方論,名見醫(yī)方類聚卷二五二3. 五靈脂

5、散3.1. 藥材組成不變,劑量不同。3.2. 組成:五靈脂(去砂石,末)2錢,白礬(枯)半錢。3.3. 功效:蟲動攻心痛欲死。3.4. 來源:衛(wèi)生總微卷十三4. 桃靈散4.1. 加:乳香4.2. 組成:白礬5分,五靈脂1錢,乳香(去凈油)8分。4.3. 功效:胃氣痛。4.4. 來源:梅氏驗方新編卷二5. 雄黃散5.1. 加:雄黃、沒藥、五倍子5.2. 組成:雄黃5分,沒藥(明凈者)3錢5分,五靈脂(去石燒過斷煙)1錢,五倍子(濾過)1錢,白礬(半生半熟)共2錢。5.3. 功效:痔瘡。5.4. 來源:瘍科選粹卷五6. 五靈脂散6.1. 加:穿山甲、黃丹、輕粉6.2. 組成:穿山甲60片(用前膊上

6、者),五靈脂(去砂石)1兩,黃丹1兩,白礬1兩,輕粉10筒子。6.3. 功效:一切痔疾,疼痛腫脹,坐臥不安。6.4. 來源:楊氏家藏方卷十三7. 黑虎丸7.1. 加:雞冠花、烏龍尾、青橘皮7.2. 組成:白礬(研)2兩,雞冠花(干者)1兩,烏龍尾半兩,青橘皮(洗,去白,焙)4兩,五靈脂(炒)4兩。7.3. 功效:腸風。7.4. 來源:圣濟總錄卷一四三8. 奪命散8.1. 加:萵苣菜、地黃、花黃丹、染胭脂、麝8.2. 組成:五靈脂、萵苣菜(陰干)、地黃、花黃丹(炒)、白礬(飛)、染胭脂、麝少許。8.3. 功效:疳瘡。8.4. 來源:幼幼新書卷二十六引趙氏方9. 青金丹9.1. 加:豆豉、生杏仁、生半夏、生巴豆、生礬9.2. 組成:五靈脂半兩,豆豉半兩,生杏仁4枚,生半夏4枚,生巴豆2枚,生礬1錢半,白礬1錢半。9.3. 功效:涎喘嗽,胸脅刺痛久積痰飲,痞塞噎悶。9.4. 來源:普濟方卷一六三10. 吐津丸10.1. 加:雄黃、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