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糖尿病神經原性膀胱病變30例臨床效果觀察_第1頁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糖尿病神經原性膀胱病變30例臨床效果觀察_第2頁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糖尿病神經原性膀胱病變30例臨床效果觀察_第3頁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糖尿病神經原性膀胱病變30例臨床效果觀察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糖尿病神經原性膀胱病變30例臨床效果觀察【摘要】 目的 觀察中西醫(yī)治療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病變的臨床效果。方法 30例糖尿病神經原性膀胱病變患者采用控制血糖、排尿訓練等一般治療,靜脈滴注丹參、黃芪、甲鈷銨注射液,15d為一療程,中藥口服30d為1療程。結果 30例中顯效23例,有效6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6.75%。結論 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糖尿病神經源性膀胱病變有較好的臨床療效。 【關鍵詞】 糖尿病; 神經原性膀胱病變 ;中西醫(yī)治療神經原性膀胱病變是糖尿病的一種常見并發(fā)癥,給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一定的影響,是造成腎功能衰竭的一種原因,因此早期發(fā)現及早期治療是十分必要的,我們在臨床中采

2、用控制血糖、排尿訓練,靜脈輸液及中藥結合的方法治療該病,收到滿意療效,現報告如下。1 臨床資料1.1 一般資料本組30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診斷標準,且膀胱殘余尿量大于100ml。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齡3673歲,平均54.5歲;糖尿病病程531年,平均13年;空腹血糖7.623mmol/L,平均(11.6+4.5)mmol/L;僅尿潴留者20例,伴溢出性尿失禁者16例;曾行導尿者8例。1.2 診斷標準根據患者主訴排尿時間延長、尿流細、尿量增多、排尿不凈感及費力、尿滴瀝、尿失禁,排尿后小腹部仍有脹滿感,膀胱區(qū)叩診呈濁音,排除其他原因如中樞神經性及尿路梗阻因素所致者,并經B超證實膀胱殘余尿量

3、>50ml和/或膀胱最大容量>100ml。1.3 治療方法全部病例均需嚴格控制血糖(空腹血糖在6.07.0mmol/L之間,餐后血糖在8.010.0mmol/L之間),有尿路感染患者行尿培養(yǎng)加藥敏檢查,給予抗感染治療,有尿潴留患者,給予小腹部熱敷,每日2次,每次2030min, 每日定時排尿,每次排尿時間不少于5min,反復用力利用腹壓排尿,白天23h排尿1次,夜間睡醒即排尿;尿潴留嚴重的患者,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同時給予留置導尿,每日膀胱沖洗2次,給予靜脈滴注黃芪注射液40ml、丹參注射液20ml、甲鈷銨注射液1000ug,分別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分別

4、加入胰島素34u), 一日一次,15d為1療程。腎氣不足者用濟生腎氣丸加減;中氣不足者予補中益氣湯加減,30d為1療程。2 療效標準及結果2.1 療效標準顯效:自覺癥狀消失,恢復正常排尿,殘余尿量少于30ml;有效:自覺癥狀好轉,能自行排尿,殘余尿量減少,但未達上述標準;無效:自覺癥狀無明顯好轉。2.2 治療結果治愈14例(46.67%),有效15例(50%),無效1例,有效率96.67%,14例治愈患者中有9例排尿后B超檢查見不到膀胱暗區(qū),說明殘余尿量極少,已恢復正常。16例伴溢出性尿失禁患者中,尿失禁癥狀消失者16例,其余5例有不同程度減輕。2.3 典型病例陳某,女性,72歲,糖尿病史15

5、年,感小腹脹滿,排尿不盡,尿自溢,平素感疲乏無力,氣短,面色無華,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查體:腹隆軟,下腹有輕度壓痛,膀胱區(qū)叩診濁音,雙下肢無水腫。入院后行腹部B超提示:殘余尿量460ml。測隨機血糖為26.5mmol/L,于入院前在多家醫(yī)院救治,療效不佳,我科給予胰島素泵皮下持續(xù)注射控制血糖,給予留置導尿,每日給予靜脈滴注黃芪注射液40ml、丹參注射液20ml、甲鈷銨注射液1000ug,分別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內加入胰島素34u)改善微循環(huán)、營養(yǎng)神經的藥物;通過中醫(yī)中藥辯證施治,予以補中益氣湯,每日一劑,分兩次口服; 15天后癥狀緩解,復查腹部B超提示:殘余尿量為80ml。繼續(xù)

6、治療15天,復查腹部B超提示:殘余尿量為0ml。出院隨訪1年,未復發(fā)。3 討 論糖尿病神經原性膀胱主要是糖尿病植物神經病變所致,表現為支配膀胱逼尿肌的副交感神經受損,導致膀胱低張力或無張力,從而使患者出現排尿困難、尿潴留和尿失禁1。中醫(yī)認為糖尿病神經原性膀胱多見于糖尿病患病日久,陽氣虛衰表現明顯的患者2,圣濟總錄中指出:“消渴日久,腎氣受傷,腎主水,腎氣衰竭,氣化失常,開闔不利”。由此可見,消渴日久,腎氣受損是病之內因。本病病變部位在膀胱,但與脾、肺、腎三焦水液代謝功能失調密切相關?;颊吣I氣虧虛,氣化功能失常,膀胱開闔不利,影響三焦氣化,致膀胱氣化無權,有尿不得出或尿失禁。故治以補腎益氣,調和

7、氣血。筆者根據中醫(yī)辨證,給予中藥治療,腎氣不足型以濟生腎氣丸為主方加減,取肉桂、附子補下焦之陽,以鼓舞腎氣;地黃、山藥、山芋肉補腎滋陰;牛膝、車前子等利水而達到溫補腎氣、化氣行水的功效。中氣不足型則采用補中益氣湯補中氣、升清氣。丹參可以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環(huán)。黃芪補氣固表、利水退腫,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共同促進組織的修復與再生作用,因此每日給予靜脈滴注黃芪、丹參及甲鈷銨注射液以改善微循環(huán)、營養(yǎng)神經,以上臨床觀察表明,我們采用有效控制血糖、進行膀胱功能訓練及加用靜脈輸液、口服中藥,是治療糖尿病神經原性膀胱的一種有效方法3。【參考文獻】 1 熊思慶.糖尿病性神經原性膀胱J國外醫(yī)學泌尿分冊,1996, 10(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