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物理實驗題歸類總結_第1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31/01e26308-9fff-4776-a915-2a241f9d85a5/01e26308-9fff-4776-a915-2a241f9d85a51.gif)
![八年級下物理實驗題歸類總結_第2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31/01e26308-9fff-4776-a915-2a241f9d85a5/01e26308-9fff-4776-a915-2a241f9d85a52.gif)
![八年級下物理實驗題歸類總結_第3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31/01e26308-9fff-4776-a915-2a241f9d85a5/01e26308-9fff-4776-a915-2a241f9d85a53.gif)
![八年級下物理實驗題歸類總結_第4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31/01e26308-9fff-4776-a915-2a241f9d85a5/01e26308-9fff-4776-a915-2a241f9d85a54.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八年級物理下冊重要實驗題探究一、測量質量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測量工具:案秤、臺秤、桿秤,實驗室常用的測量工具托盤天平,也可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重,再通過公式m=G/g計算出物體質量。 托盤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個字:水平臺上,游碼歸零 ,橫梁平衡 , 左物右砝 , 先大后小 ,橫梁平衡。具體如下:A“看”:觀察天平的稱量以及游碼在標尺上的分度值。B“放”: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處。C“調”:調節(jié)天平橫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這時橫梁平衡。D“稱”:把被測物體放在左盤里,用鑷子向右盤里加減砝碼,并調節(jié)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到橫梁恢復平衡。E“記”:被測物體
2、的質量 =盤中砝碼總質量 + 游碼在標尺上所對的刻度值F注意事項: A 不能超過天平的稱量B 保持天平干燥、清潔。 方法: A、直接測量:固體質量方法 B 、特殊測量:液體質量方法、微小質量方法。偏大偏?。寒斨羔樒蚍侄缺P左邊,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大,當指針偏向分度盤右邊,測量值比真實值偏?。豁来a磨損,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大;砝碼沾有油污或其它小物體,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小。游碼沒有移到 0 刻度時,測量值比真實值偏大,大的值就是游碼的讀數(shù)。二、測量密度1. 測固體的密度: 原理:原理: =m/v 方法: a. 用天平測出固體質量ma. 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讀出體積V1 ;b. 用細線系好物體,浸沒在量
3、筒中,讀出總體積V2 ;d.得出固體密度=m/( V 2-V 1)(說明:在測不規(guī)則固體體積時,也可采用排液法測量,這里采用了一種科學方法等效代替法。規(guī)則固體體積可用刻度尺測量)2. 測液體密度: 原理: =m/v 方法: a. 用天平測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m1 ;b. 把燒杯中的液體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讀出量筒內液體的體積c. 稱出燒杯和杯中剩余液體的質量m2 ;V;d. 得出液體的密度 =( m1-m2) / V三、力的作用效果1、小強在學習力的相關知識中,對“力的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問題提出了如下一些猜想: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大小有關;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有關;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
4、點有關;力的作用效果與物體間相互作用的面積有關。上述猜想是否正確,請你選擇其中的一個來進行探究。要求寫出實驗探究的步驟和分析與結論。( 1)你選擇的猜想是。(填寫序號)( 2)實驗探究步驟:.( 3)分析與結論:.四、彈簧測力計1右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_N。2小華在課外探究彈簧的長度跟外力的變化關系,利用如下圖所示實驗裝置記錄了相應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鉤碼質量 (g)050100150200250300400指針位置(cm)2345677.57.5(1) 這項研究在實際中的應用是_(2) 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你可得到的結論:_(3) 小華作出了如下三個圖象,其中正確的是_3.現(xiàn)有彈簧、鉤碼、直尺、指針等
5、器材,小華要自制一個彈簧測力計,他首先測出彈簧的長度 l 0,然后在彈簧的下端掛上不同的鉤碼,測出彈簧的長度l ,算出比原長l0 的伸長 l( l=l-l 0),測量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拉力 F/N1234567長度 l/cm2.502.903.303.704.104.504.90伸長 l/cm0.400.801.201.602.002.402.80( 1)彈簧的原長度 l 0=cm( 2)從上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拉力F 和彈簧伸長 l 的關系是:;( 3)小華繼續(xù)做實驗, 得到的數(shù)據(jù)如右表:拉力 F/N89101112從右表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拉力達到N長度 l/cm5.305.706.106.607.
6、30時,拉力和彈簧伸長的關系就改變了。因此,伸長 l/cm3.203.604.004.505.20彈簧測力計的范圍只能達到N4為制作彈簧測力計,某物理實驗小組對彈簧的伸長與拉力的關系作了探究下表是他們利用甲、乙兩根不同的彈簧做實驗時所記錄的數(shù)據(jù)表一甲彈簧受到的拉力N Ol23456甲彈簧的長度 cm6O 9 O 12.015 O 18.O 21 O24O表二N Ol234S6乙彈簧受到的拉力乙彈簧的長度 cm6.07.59.OlO 512,0 13.515O(1)分析表一和表二數(shù)據(jù)可知:在一定條件下,彈簧伸長的長度與它所受的拉力成;在拉力相同的情況下,甲彈簧伸長的長度比乙彈簧(選壤“大 &qu
7、ot; 或“小” ) 。(2) 如圖所示的 A、B 兩彈簧測力汁分別使用了甲、乙兩彈簧,它們的外殼相同,刻度線分布情況相同則量程較大的是 ( 選填“ A”或“ B”下同 ) 測力計,精度較高的是測力計(3) 經(jīng)實驗探究發(fā)現(xiàn): 在拉力相通的情況下, 彈簧伸長的 長度與彈簧的材料、 粗細、原長 ( 彈簧不受外力時的長度 ) 等均有關系,請設計一個簡單實驗,證實彈簧伸長的長度與彈簧原長有關。五、物體所受重力大小與物體質量的關系1、某同學在探究 “物體所受重力大小與物體物體質量重力比值 G m質量的關系”的實驗記錄如右表:實測物體G (N)(N kg)m(kg)(1)在實驗過程中,需要的兩個測量工具是
8、:物體 10.10.989.8(2)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能得出的結論是:物體 20.21.969.8( 3)在通常情況下,我們將g 值取為物體 30.32.949.89.8N/kg 。但經(jīng)過精確測量, 發(fā)現(xiàn)在某些不同的地理位置, g 值存在著微小差異。 下表列出了一些城市和地區(qū)的g 值大小。 來 %源 &:地點赤道廣州武漢上海北京紐約莫斯科北極g 值大小9.7809.7889.7949.7949.8019.8039.8169.832地理緯度0°23°06 30°33 31°12 39°56 40°40 55°45 90
9、176;根據(jù)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g 值相同的城市是:。造成 g 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我國與許多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頻繁,在這些往來的貨物運輸中,發(fā)貨單上所標示的“貨物重量” ,實質上應該是貨物的。六、牛頓第一定律1. .在探究“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中。( 1)根據(jù)圖中情景可以判斷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 是假設,是實驗事實,是實驗推論B 都是實驗事實C是實驗事實,是實驗推論D 是實驗事實,是實驗推論(2) 讓小車從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運動,是為了使小車在豎直方向上受到的力和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當于小車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3)實驗時要讓同一輛小車從斜面的同一高度滑
10、下,目的是為了使小車 。( 4)由圖示可知,小車在木板上運動的距離最 _ ,這說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越 _,速度減小得越 。運動的小車在木板上最終 停下來, 是因為小車在水平方向上受 (選填 “平衡力” 、 “非平衡力” 或“不受力”),這個力改變了小車的 。(5) 在此實驗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運動物體不受外力時,它將。這種探究方法叫法。七、二力平衡1在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中:(1)甲、乙兩組同學分別選擇器材后,設計組裝的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老師指出乙組同學選擇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_。(2)在探究力的大小對二力平衡的影響時,利用了定滑輪能夠_的特點, 并通過調整 _來改變
11、 F1 和 F2 的大小。(3)保持 F1 與 F2 相等,用手將小車扭轉到下圖中的位置,松手后,小車將無法在此位置平衡。 實驗中設計這一步驟的目的是為了探究二力平衡時,兩個力必須滿足哪個條件?_ 。滑輪細2、在“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活動中,主要是通過探究力對物體的作用效果來實現(xiàn)探究目的的。如圖所示是可供選擇的兩種探究方案。( 1)圖 a 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對象是小卡片,目的是(填“考慮”、“不考慮”)小卡片的重力。圖b 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對象是;( 2)小明選擇了圖 a 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將系于小卡片兩對角的細線分別跨過左右支架上的滑輪后,就在兩線端掛上鉤碼。這是用于探究兩個力的和對物體平衡的影
12、響;( 3)探究活動中還要求要把小卡片轉過一個角度,然后再松手。這樣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上的兩個力對物體平衡的影響?;喖殻?4)兩個探究方案相比較,你認為哪個方案的探究過程對實驗結論的影響小一些?為什么?( 5)小明利用彈簧測力計代替圖中的鉤碼進行了探究,發(fā)現(xiàn)兩個力的大小還有較小的差距你認為形成差距的原因是(答出一條即可) 八、 探究摩擦力1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 1)小明的三次實驗情況分別如上圖中的甲、乙、丙所示。實驗時,用彈簧測力計拉木塊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運動,根據(jù)知識可知,這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2)小明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13、與壓力的關系”時,利用圖中甲、乙兩組數(shù)據(jù)比較得出:“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就越大”的結論。你認為他這樣對比這兩組數(shù)據(jù)就得出這樣的結論對嗎?。你的理由是:。( 3)請你根據(jù)小明這三次實驗情況設計一個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 4)由圖中甲、丙兩組數(shù)據(jù)比較, 你能得出的結論是:由圖中乙、 丙兩組數(shù)據(jù)比較, 你能得出的結論是:_。(5) 在此實驗的基礎上,小明又猜想: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物體的接觸面積有關請你利用圖中已有的器材,設計探究方案驗證小明的猜想。2.如圖所示是小明 “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圖中銅塊和木塊的大小和形狀完全相同。(1) 實驗時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沿方向做運動。(2)比較
14、 (甲)、(乙) 兩圖,可得到的結論是。(3)圖 (甲 )中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是N。(4)圖 (乙 )、(丙 )中銅塊和木塊疊在一起的目的是使相同,可得到的結論是。3通過物理知識的學習,同學們不難發(fā)現(xiàn):( 1)當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測量時,都要想辦法把它們的大小間接表示出來。例如:在探究摩擦力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木塊時,必須讓木塊在水平面上做運動,通過讀取彈簧測力計上的示數(shù)可間接知道摩擦力的大??;這種探究方法叫法。又如,在研究“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驗中,讓同一小車從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靜止?jié)L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運動,小車在水平方向上受力的大小可通過小車表現(xiàn)出來。這種探究方法
15、叫法。( 2)當要研究某個物理量與多個因素的關系時,一般要采用法。例如:在探究摩擦力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中,要研究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關系,就要多次改變,同時保持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九、探究慣性1木塊與小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遇到一障礙物時,小車停下,木塊從車上的a 點滑至 b 點(如圖甲),是因為木塊具有;木塊能停在 b 點,說明木塊在滑動過程中受到向(填“左”或“右” )的摩擦力作用為測量摩擦力的大小,小明在障礙物上固定了彈簧測力計拉住木塊,用手拉著小車向左運動(如圖乙)則木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填“左”或“右” ),大小是N32N32左ab右障礙物障礙物甲乙十、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1為
16、了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小明在家里找到了一塊海綿(如沙發(fā)墊)、一個方凳、一個鐵錘(或其他重物),進行如下實驗:將凳腿朝下放在海綿上,如圖A;在凳上加一鐵錘,如圖B;將凳面改為朝下放在海綿上,并加上鐵錘,如圖C。根據(jù)小明作法及圖中實驗現(xiàn)象,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為什么選用海綿而不是其它像木板之類的材料?( 2)實驗過程中,壓力的作用效果是通過_表現(xiàn)出來的本實驗所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3)由圖 A 和 B 可得結論:( 4)由圖 B 和 C 可得結論:_。(5) 小明將方凳和鐵錘又放到一塊木板上, 如圖乙所示, 比較甲、乙兩種情況后, 小明認為壓力的作用效果還與接觸面的材料有關,
17、請對此結論作出簡要評價_。2小明同學利用 A 、B 兩物體、砝碼、泡沫等器材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如圖所示。(1) 實驗中小明是通過觀察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2)比較甲、乙兩圖所示實驗, 能夠得到的結論是。(3)若要探究 “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的關系”,應通過比較圖所示實驗。(4) 小華同學實驗時將物體 B 沿豎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兩塊,如圖所示。他發(fā)現(xiàn)它們對泡沫的壓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結論是: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無關。你認為他在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十一、液體壓強1. 兩只杯子,分別盛有清水和鹽水,但沒有標簽,你能否用壓強計將它們區(qū)別開?(1) 當
18、壓強計的金屬盒在空氣中時,U形管兩邊的液面應當相平,而小明同學卻觀察到如( a)所示的情景 . 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是: U 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氣壓 _大氣壓(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調節(jié)的方法是:A將此時右邊支管中高出的液體倒出B 取下軟管重新安裝(2) 小明再作圖( b)所示的檢查 . 當用手指按壓(不論輕壓還是重壓)橡皮膜時,發(fā)現(xiàn)U 形管兩邊液柱的高度幾乎不變化. 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是:_.(3) 壓強計調節(jié)正常后, 小明將金屬盒先后浸入到兩杯液體中,如圖( c)和( d)所示 . 他發(fā)現(xiàn)圖( d)中 U 形管兩邊的液柱高度差較大,于是認為圖(d)杯子中盛的是鹽水.你認為,小明
19、的結論是(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簡要說明理由:.2. 在“研究液體壓強”的實驗中,進行了如下圖中各圖所示的操作。( 1)比較圖中代號為、的三個圖, 可得到的結論是: 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2)比較、兩圖,可以知道:在深度相同的情況下,不同液體的壓強還與它的密度有關,液體的密度越大,壓強;( 3)比較 A、D、E 三個圖,可以看出:。十二、大氣壓和流體壓強1、小明同學利用標有 “ 4.5mL”注射器、 彈簧測力計、 刻度尺等器材測量大氣壓強的值實驗步驟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這樣做的目的是:。( 2)如圖所示,用細
20、繩拴住注射器活塞,使繩的另一端與彈簧測力計的掛鉤相連,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動注射器筒,當注射器中的活塞靜止時,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8.2N 。( 3)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長度為6cm,活塞的橫截面積為cm2。( 4)測得大氣壓強的數(shù)值為Pa。(保留二位小數(shù))( 5)小明了解到班內同學的實驗誤差普遍很大,有的偏大,有的偏小. 請分析,該實驗過程中導致誤差的因素有(請寫出兩條)。2. 大氣壓隨高度的升高而降低,一只登山隊測出了幾個高度的大氣壓,如下表所示( 1)請你根據(jù)表中的數(shù)據(jù),在右圖所示的坐標中作出大氣壓隨高度變化的圖像( 2)根據(jù)圖像,可以看出大氣壓隨高度變化的數(shù)量關系大致為:(
21、3)當高度為 1km時,大氣壓約為Pa當高度為 3000km時,已到了大氣層的邊緣,此處的大氣壓約為Pa( 4)除了高度,大氣壓還與什么因素有關?請?zhí)岢鲆粋€猜想:高度 h/km大氣壓 p/ × 105Pa01 010 40 970 80 921 40 862 00 793探究流體的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如右圖所示,取兩張白紙,讓其平行地自然下垂,向兩紙中間用力吹氣;你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 ;你通過本實驗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_ 。右圖是小麗家購買的一輛小轎車,她發(fā)現(xiàn)轎車的外形類似于飛機的機翼,則轎車在快速行駛過程中,車子上方空氣的流速_車子下方空氣的流速,因而車子上方氣體的壓強 _車子下方氣
22、體的壓強,從而使得轎車對地面的壓力_車的重力。 (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4.(1)打開水龍頭, 自來水通過導管流過如圖所示的玻璃管待水流穩(wěn)定后,比較圖中1、 2 兩處的流速,處的流速較大; 比較 C、D玻璃管中的水面高度,管中的水面較高( 2)打開水龍頭后,只要水流不散開, 就可以觀察到水柱越來越細,如圖所示請你指出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提示:流量不變)5.如圖甲所示是探究氣體壓強與流速關系的實驗裝置,小明用嘴向玻璃管中吹氣,U 形管內液面高度差如圖乙所示,此時玻璃管內C 點的氣體壓強為 p1,速度為 v1;小華吹氣后, U 形管內液面高度差如圖丙所示,玻璃管內C 點的氣體壓強為p
23、2,速度為 v2則 :p 1 p2, v1 v2(選填“”、“ =”或“”)十三、浮力1、小剛同學用一個彈簧測力計、一個金屬塊、兩個相同的燒杯( 分別裝有一定量的水和酒精 ) ,對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進行了探究。下圖表示探究過程及有關數(shù)據(jù)。(1)分析、,說明浮力大小跟有關。(填序號)(2)分析,說明浮力大小跟液體的密度有關。(3)物體完全浸沒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是N。(4)根據(jù)圖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該金屬塊的密度是kgm3。 (g 取 10 N kg) ;(5)該實驗在探究過程中使用了_法進行實驗。2、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時,同學們提出了如下的猜想:可能跟物體浸入液體的深度有關;可
24、能跟物體的重力有關;可能跟物體的體積有關;可能跟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有關;可能跟液體的密度有關。為了驗證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他在彈簧測力計下端掛一個鐵塊,依次把它緩緩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這一實驗中:( 1)鐵塊從位置1 2 3 的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說明鐵塊受到的浮力;從位置3 4 的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說明鐵塊受到的浮力。(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通過這一實驗可以驗證上述猜想是正確的,猜想是不正確的(填上面猜想的序號)。3、給你一杯清水、一個熟雞蛋和適量的食鹽,請你設計實驗驗證浮力與液體的密度是否有關。簡要寫出你的實驗驗證的方法4 、在研究物體所受浮
25、力大小的實驗中,某同學依次進行了如圖a、b、c、d 四次測量。( 1)在四次測量中,圖示是測量空桶重力的;能夠證實物體在液體中受到浮力的是兩個圖示的兩次測量;能夠直接求得物體排開的液體所受重是圖示的兩次測量;( 2)要證實物體所受浮力等于物體排開的液體的重力,需要分析比較圖示和圖示的兩組測量數(shù)據(jù)。5、在彈簧測力計下掛一圓柱體,從盛水的燒杯上方某一高度緩慢下降,圓柱體浸沒后繼續(xù)下降,直到圓柱體地面與燒杯底面接觸為止,如圖所示是圓柱體下降過程中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F 隨圓柱體下降高度 h 變化的圖像。求( 1)分析圖像可知,圓柱體重力是N( 2)圓柱體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N( 3)分析圖像 BC
26、段,可得結論:物體浸沒液體之前,浸沒液體的深度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填“大”或“小” )( 3)分析圖像 CD 段,可得結論:同一物體,浸沒在同一個液體中時,浮力大小跟深度 填“有關”或“無關” 十三、動能和勢能1. 為了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張林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讓鋼球從同一光滑斜面上靜止?jié)L下,撞擊水平板上的木塊。(甲)(乙)(丙)( 1)實驗中通過觀察木塊被撞擊后運動的的大小來間接判斷物體動能的大小。這種探究方法叫法。( 2 )讓同 一鋼 球沿 斜面 的不 同高 度靜止 滾下撞 擊水 平板 上的木 塊,這 是控 制了相同,目的是探究物體的動能與的關系。( 3)為了探究物體的
27、動能與質量的關系,應該讓質量的鋼球沿斜面靜止?jié)L下撞擊水平板上的木塊。( 4)將(甲)與(乙)兩實驗比較可知,小球動能的大小與小球的_有關 . 將(甲)與(丙)兩實驗比較可知,小球動能的大小與小球的_有關 . 請例舉一個與本實驗方法相同的實驗:。2. 如圖是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示意圖該實驗要探究的是物體動能的大小與物體的關系該實驗物體的動能是指物體(選填“ A”或“ B”)該實驗物體動能的大小是通過來反映的該實驗物體的速度是指物體A 從斜面上靜止?jié)L下與物體B 碰撞時(選填“碰前A”、 “碰后 A”、“碰前 B”或“碰后它是通過(選填“高度”或“質量”)來改變的B”)的速度
28、,實驗中多次讓物體從斜面同一高度上靜止?jié)L下時,應改變或“物體B”)的質量,這是為了研究物體動能與物體質量的關系為了將水平面上的木塊撞得更遠,他可采用的辦法是(A保持其它條件不變,換一個質量較小的鋼球(選填 “物體)A”B保持其它條件不變,換一個質量較大的鋼球C保持其它條件不變,降低鋼球離地面的高度D保持其它條件不變,增加斜面的傾角理由:。3. 如圖為重物打木樁的示意圖,把相同的三個木樁甲、乙、丙插入沙中同一深度,讓同一重物從不同高度打擊甲、乙,再用較大質量的重物(與打擊甲的重物同高度)打擊丙,木樁被打入沙中不同深度( 1)比較甲和乙,說明 ,( 2 比較甲和丙,說明 。4如圖是每隔 0.1S
29、拍攝到的體積相同的實心木球和鐵球從同一高度同時自由下落的圖片(不計下落時阻力),由圖可獲得一些信息( 1)請寫出一條信息:( 2)假設木球和鐵球著地時打在沙坑里,球能將沙坑打得更深,理由是:。( 4)在此探究過程中你采取的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有(至少寫出兩條):。5. 小明學習重力勢能知識后, 為了探究重力勢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他設計了如下探究實驗: 讓三個不同質量金屬塊多次分別從不同高度處落下, 并測出金屬塊將木樁打入沙中的深度金屬塊下落高度和木樁下陷深度數(shù)據(jù)記錄在表中請你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回答:( 1)金屬塊下落過程中,重力勢能轉化為能;( 2)同一金屬塊在不同高度下落后打擊木樁在沙中下陷深
30、度不同,表明重力勢能跟有關( 3)通過對表中數(shù)據(jù)分析, 可得出金屬塊A、B、C 質量大小關系是。6. 小鷺想探究彈性勢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她利用一段彈簧、光滑軌道、物塊A 和B 等器材進行實驗如圖所示,用物塊將彈簧壓縮到一定程度后釋放,物塊沿軌道向左滑行,最高可沖到光滑斜面虛框處( 1)實驗時可通過觀察同一滑塊來判斷彈性勢能的大?。?2)比較如圖(a)、( b)兩個實驗可以初步得出,彈簧的越大,具有的彈性勢能就越。( 3)若物塊沖上斜面的最大高度 ha=hc hb ,彈性形變的大小 l a l b=l c,則物塊達到最高處所具有的重力勢能 Ea、 Eb、 Ec 的大小關系是十四、定滑輪和動滑
31、輪特點1. 如右圖是小海同學 “研究定滑輪和動滑輪特點 ”的實驗裝置。 他按圖示提起鉤碼時注意保持測力計勻速移動,分別測得一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請你分析:次鉤碼重鉤碼升高高測力計示測力計移動距離數(shù)G/N度 h/m數(shù) F/NS/m甲0.980.20.980.2乙0.980.21.020.2丙0.980.20.550.4(1)比較測力計示數(shù)的大小, 可知:使用動滑輪的好處是;(2)比較測力計拉力的方向, 可知:使用定滑輪的好處是;(3)把鉤碼升高相同的高度, 比較乙和丙實驗測力計移動的距離,可知:使用動滑輪;(4)在提升重物的過程中, 如果要同時兼顧定滑輪和動滑輪的特點,則應選擇;(5) 在探究定滑
32、輪時,照圖乙操作,覺得讀數(shù)不方便,于是把測力計倒過來,即測力計吊環(huán)系在拉繩上,用手拉掛鉤,測力計的示數(shù)會( “變大 ”、“變小 ”或 “不變 ”),其理由是。(6) 在探究動滑輪時,照圖丙操作,記錄數(shù)據(jù)如上表,分析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測力計的示數(shù)F 大于物重 G 的一半,與課本結論存在差異,其原因是。請給出一條減小此差異的建議:。(7) 進一步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 你還發(fā)現(xiàn)什么規(guī)律 ?(說明分析或計算什么, 得到什么結論。 寫出一個即可 )十五、杠杠平衡條件1、在“研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 1)把杠桿掛在支架上, 實驗前沒有掛鉤碼時, 發(fā)現(xiàn)杠桿右端下傾,可將右端螺母向 _邊(填“左”或“右”)旋轉,使杠
33、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 2)實驗中共有 6 個鉤碼,杠桿上每格距離相等,調節(jié)好杠桿后,在杠桿左邊離支點2 格的 A 處掛了 3 個鉤碼,如右圖所示,為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請你在杠桿右邊掛上鉤碼(用一種方法)你的方法是:_。( 3)實驗中改變支點兩側的鉤碼位置和個數(shù),用同樣的方法一般要做三次,得到三組數(shù)據(jù)并進行分析. 這樣做的目的是_。2.吳剛同學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 1)實驗前,杠桿停在圖甲所示的位置,為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應該將右端平衡螺母向(選填“左”或“右” )調節(jié);(a)(b)(c)圖甲圖乙( 2)調節(jié)杠桿水平平衡后,吳剛同學進行的三次實驗如圖乙所示。根據(jù)實驗,他得出
34、杠桿的平衡條件為“動力×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阻力×支點到阻力作用點的距離”, 你認為這個結論是(選填“正確”或“錯誤”)的,實驗過程中使杠桿水平平衡的目的是:;22( 3)在圖乙( b)裝置的左右兩邊各取下一個鉤碼,杠桿端33(選填“左”或“右” )O A下沉,為使杠桿恢復水平平衡,只需將右邊的鉤碼移至第格。B( 4)若將彈簧測力計沿虛線方向拉,仍然使杠桿在原來的位置平衡,此時拉力的力臂,測力計的示數(shù)。(均選填“變大” 、“變小”或“不變 )十六、機械效率1. 在“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實驗中,某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同一滑輪組分別做了三次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2
35、N3 N實驗次數(shù)鉤碼重 /N鉤碼上升的彈簧測力計彈簧測力計上機械效率距離 /cm的讀數(shù) /N升的距離 /cm1280.82483.3%2451.515361090.9%(1) 在表中的空格處填上適當?shù)臄?shù)據(jù); ( 算出的機械效率結果用百分數(shù)表示, 保留一位小數(shù) )(2)在實驗操作中應豎直向上拉動彈簧測力計;(3)從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得出:使用同一滑輪組,可以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4)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可能還與其它因素有關, 請你作出恰當?shù)牟孪耄夯喗M的機械效率與有關(寫出一種影響因素即可)。2在“測定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使用如圖所示的定滑輪和動滑輪被拉起的鉤碼重1.96N,作用在繩子自由端的實際拉力為0.82N ,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為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未來十年移動支付的科技發(fā)展趨勢預測
- 標準化管理在生產(chǎn)現(xiàn)場的挑戰(zhàn)與對策
- 現(xiàn)代音樂文化的全球化傳播路徑
- 13人物描寫一組(說課稿)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五年級下冊
- Unit 1 Playtime Lesson 3(說課稿)-2023-2024學年人教新起點版英語二年級下冊001
- 25 少年閏土 第二課時 說課稿-2024-2025學年語文六年級上冊 統(tǒng)編版
- Unit1 London is a big city(說課稿)2023-2024學年外研版(三起)四年級下冊
- 2024-2025學年高中生物 第七章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 第1節(jié)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由來說課稿3 新人教版必修2
- Unit 2 Being a good language learner Exploring and Using 說課稿-2024-2025學年高中英語重大版(2019)必修第一冊
- 2025挖掘機勞動合同范文
- 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四則混合運算100道及答案
- 專項債券在燃氣基礎設施建設中的融資作用
- 人教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下冊:6.3 《國家行政機關》說課稿1
- GE-LM2500+G4航改燃氣輪機在艦船和工業(yè)上的應用
- 2024山東能源集團中級人才庫選拔(高頻重點提升專題訓練)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作文700字
- 武漢市江夏區(qū)2022-2023學年七年級上學期期末數(shù)學試卷【帶答案】-109
- 學校物業(yè)服務合同范本專業(yè)版
- SL 288-2014 水利工程施工監(jiān)理規(guī)范
-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考試卷
- 2024年02月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2024年公開招考專業(yè)技能崗位文職人員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