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八卦先天八卦基礎_第1頁
伏羲八卦先天八卦基礎_第2頁
伏羲八卦先天八卦基礎_第3頁
伏羲八卦先天八卦基礎_第4頁
伏羲八卦先天八卦基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基礎知識(二)http:/ l(二)先天八卦方位是乾南坤北,離東坎西,兌居東南,震居東北,巽居西南,艮居西北。八卦八卦l(三)先天八卦卦序是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l(四)先天八卦既講“對待” (對立)又講“流行”(運動變化)。八卦之中,乾對坤,兌對艮,離對坎,震對巽。八卦八卦l坤震離兌乾,是進陽退陰的過程;l乾巽坎艮坤,是進陰退陽的過程;陰陽消長,循環(huán)往複。l邵雍把坤、震二卦之間稱為天根,以其為一陽所生之處也;又把乾、巽二卦之間稱為月窟,以其為一陰所生之處也。八卦八卦l二、後天八卦(文王八卦)八卦八卦l(一)後天八卦之所以叫“後天”,是乾坤與其它六卦的關係是父母對子女

2、、即乾父、坤母、震長男、巽長女、坎中男、離中女、艮少男、兌少女。因乾表徵天,而八卦又出自於天,所以叫後天八卦。l(二)後天八卦方位震東兌西,離南坎北,巽東南,艮東北,坤西南,乾西北。八卦八卦l(三)後天八卦卦序震、巽、離、坤、兌、乾、坎、艮。(據說卦傳)然而,術數家卻習慣取用八卦九宮五行圖之數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乾六,兌七,艮八,離九。 l(四)後天八卦主要講流行,表徵一年四季循環(huán),即震春、離夏、兌秋、坎冬。八卦八卦l三、卦位八種l1.下上卦四、五、上為上卦,初、二、三為下卦。l2.內外卦內卦即下卦,外卦即上卦。l3.貞悔下卦為貞,上卦為悔。八卦八卦l4.前後上卦為前位,下卦為後

3、位。l5.遠近下卦為近位,上卦為遠位。l6.陰陽兩卦相重,有陰陽卦,如泰卦,外陰而內陽。(乾、離、巽、艮為陽;兌、震、坎、坤為陰。)l7.剛柔:陽卦為剛,陰卦為柔,如否卦,外剛而內柔。l8.平行之位:同卦相重,內外卦為平行之位,或叫重覆之位。八卦八卦l四、卦變l一爻動,二爻動,三爻動,四爻動,五爻動,乃至六爻動,都可引起卦變。從卦象來看,卦變主要有如下六種。八卦八卦l1、往來(之卦)l所謂往來,指一個卦體因兩爻互易(漢人又叫“之”)造成二爻動而變成另一卦。這叫做之卦。l上爻下降叫來,下爻上升叫往。 八卦八卦l例如,屯卦“初之二”(即初九爻與六二爻互易)為坎卦,震卦“五之四”(即六五爻與九四爻互

4、易)為屯卦。八卦八卦l2、上下易象l所謂上下易象,指上卦與下卦互相交易造成爻動而變成另一卦。八卦八卦l例如。夬卦“上下易象”得履卦,未濟卦“上下易象”得既濟卦。八卦八卦l3、消息l所謂消息,指一個卦體的陰陽爻消長變化造成爻動而變成另一卦。八卦八卦l陽爻去而陰爻來叫“消”,陰爻去而陽爻來叫“息”。如由初爻至上爻循序“消息”,則成十二消息卦。八卦八卦l4、互體(互卦)l互體指內外兩卦交互組成新卦(互卦)。即由二、三、四爻組成新的內卦(叫下互),由三、四、五爻組成新的外卦(叫上互)。如:坎卦的互卦為頤卦,既濟與未濟互為互卦。 八卦八卦l5、錯卦(旁通)l錯卦,也叫旁通,指六爻皆動而形成的兩個陰陽爻完

5、全相反的卦。如:乾與坤旁通,等等。六十四卦全部可以交錯而成三十二對錯卦。 八卦八卦l6、綜卦(反卦、覆卦、反易、倒象)l綜卦,指由六個爻畫顛倒(所謂“覆”)而成的新卦形。如:屯卦覆為蒙卦,等等。八卦八卦l綜觀六十四卦,可分三組綜卦:la. 自綜卦(即顛倒後卦形不變)有八個:乾,坤,坎,離,中孚,小過,大過,頤。lb.一般綜卦有二十八對。lc.錯綜卦有四對:泰否,隨蠱,漸歸妹,既濟未濟。八卦八卦l7、體用l爻動,是卦變的標誌。有卦變,則有本卦和變卦。本卦(又叫主卦)的上下卦又有體用之別。l一般認為,無動爻(或少動爻)卦為體卦,表徵自己;有爻動(或多動爻)卦為用卦,表徵他人或事。卦宜體克用,不宜用

6、克體;宜用生體,不宜體生用;若體用比和(上下卦五行相同)則吉。易傳易傳l傳部分,含闡釋 周易經文的十篇專論。l這些解經之論,包括 彖傳上下,象傳上下,文言傳,繫辭傳上下,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等七種十篇。l這十篇的創(chuàng)作宗旨,均在解說 經文大義,漢代人合稱之為十翼,後世亦統(tǒng)謂為易傳。 易傳易傳l1彖傳l隨上下經分為上下兩篇,共六十四節(jié),分釋六十四卦卦名、卦辭及一卦大旨。彖字之義,猶言斷,謂斷定一卦之義。易傳易傳l彖傳闡釋卦名、卦辭、卦義的體例,往往取上下卦象、主爻爻象為說,多能指明每卦中的為主之爻,而以簡約明瞭的文字論斷該卦主旨。易傳易傳l 2象傳l也隨上下經分為上下兩篇,闡釋各卦的卦象及各爻的

7、爻象。其中釋卦象者每卦一則,共六十四則,稱 大象傳;釋爻象者每爻一則,共三百八十四則(乾、坤兩卦多出“用九”、“用六”文辭之象,若合計入,即有三百八十六則),稱小象傳。易傳易傳l“象”字之義,猶言 “形象”、 “象徵”。大象傳的體例,是先釋每卦上下象相重之旨,然後從重卦的卦象中推衍出切近人事的象徵意義,文辭多取“君子”的言行、道德為喻。易傳易傳l如損卦的 大象傳稱 山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欲,即表明該卦上艮為山、下兌為澤,有 損澤益山、損下益上之象,君子當效法此象,時時懲戒忿怒、抑止邪欲、自損不善。易傳易傳l小象傳的體例,是根據每爻的性質、處位特點,分析爻義吉兇利弊之所以然。l如明夷卦六二爻

8、小象傳曰:六二之吉,順以則也,即指明此爻柔順中正,不違法則,故獲吉祥。易傳易傳l象傳以言簡意明的文辭,逐卦逐爻地解說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立象所在,使 周易經文的象徵意趣有了比較整齊劃一的闡說。易傳易傳l3文言傳l分前後兩節(jié),分別解說乾、坤兩卦的象徵意旨,故前節(jié)稱 乾文言,後節(jié)稱 坤文言。l“文言”兩字之義,即謂 “文飾 乾、坤兩卦之言”。易傳易傳l文言傳所闡發(fā) 乾、坤的卦辭與爻辭的意義,是在這兩卦 彖傳、象傳的基礎上作出進一步的拓展,故其文意至為深刻詳明而廣為引申旁通。易傳易傳l至於為甚麼文言傳只釋 乾、坤兩卦,不涉其它各卦?朱熹的 周易本義認為:這是衍發(fā) 彖傳、象傳之意,以盡乾、坤兩卦的

9、義蘊;而其餘六十二卦之說,即可依此例類推。易傳易傳l4繫辭傳l因其篇幅較長,分為上下兩篇,前篇稱繫辭上傳,後篇稱繫辭下傳。l繫辭傳說六十四卦經文要領,條貫卦爻辭之基本義理。因此, 繫辭傳可視為早期的 易義通論。易傳易傳l文中對 周易“經”文的各方面內容作了較為全面、可取的辨析、闡發(fā),有助於後人理解八卦、六十四卦及卦爻辭的通常義例。易傳易傳l其中有對 周易)作者、成書年代的推測,有對周易 觀物取象創(chuàng)作方法的追述,或辨陰陽之理,或釋八卦之象,或疏解乾坤要旨,或展示易筮略例,并穿插解說了十九則爻辭的象徵意義。易傳易傳l當然,繫辭傳在通說 易義的過程中,也充分表露了作者的哲學觀點;但就其創(chuàng)作宗旨分析,

10、這些哲學觀點,又無不歸趨於易理範疇。易傳易傳l5說卦傳l是闡說八卦取象大例的專論。全文先追述作易者用蓍草演卦的歷史;再申言八卦的兩種排列方位(宋代人稱為 先天、後天方位);然後集中說明八卦的取象特點,并廣引眾多象例,是今天理解、探討易象產生及推展的重要資料。易傳易傳l其中言及八卦的最基本象例;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巽為風,坎為水,離為火,艮為山,兌為澤;以及與之相對應的八種大體不變的象徵意義:乾健,坤順,震動,巽入,坎陷,離麗,艮止,兌說(悅) 這在周易六十四卦象徵義理中幾乎是每卦必用的象喻條例,對於明確周易卦形符號的構成原理,尤有不可忽視的參考價值。 易傳易傳l6序卦傳l旨在說明周易六十四

11、卦的編排次序。揭示諸卦相承相受的意義。全文分兩段:前段敘上經乾至離三十卦次序,後段敘下經咸至未濟三十四卦次序。易傳易傳l這種卦序,當然是相沿已久的;而文中所明各卦相次依承的意義,含有事物向正面發(fā)展或向反面轉化的辯証觀點??梢哉f,序卦傳是一篇頗具哲理深度的六十四卦推衍綱要。 易傳易傳l 7雜卦傳l其取名為雜之義,猶言雜糅眾卦,錯綜其義,即分散序卦傳所揭明的卦序,把六十四卦重新排成三十二組兩兩對舉,以精要的語言概括卦旨。易傳易傳l文中對舉的兩卦之間,其卦或錯(亦稱旁通,六爻相互交變,如 乾與坤即是),或 綜(亦稱 反對,卦體相倒置,如比、師即是),其卦義多成相反。易傳易傳l這種錯、綜現象,是六十四卦符號形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