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污染現(xiàn)狀及回收治理對策的探討_第1頁
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污染現(xiàn)狀及回收治理對策的探討_第2頁
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污染現(xiàn)狀及回收治理對策的探討_第3頁
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污染現(xiàn)狀及回收治理對策的探討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污染現(xiàn)狀及回收治理對策的探討張穎陳莎張敦信(北京工業(yè)大學環(huán)境工程與能源學院)摘要廢舊電子、電器產品的環(huán)境污染是人類在電子信息時代面臨的又一大環(huán)境難題。它的 解決需要資金、技術的支持和監(jiān)督管理的強化。本文分析了我國廢舊電子、電器產品回收處理 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國外廢舊電子、電器產品回收處理政策及技術對我國廢舊電子、電器產 品回收處理提出了意見和建議。關鍵詞 廢舊家電 電子產品 污染 治理一、前言我國自上世紀80年代末期,家用電器逐步普及,生產量持續(xù)增加。2002年生產彩電5200 萬臺,計算機1463萬臺,顯示器4927萬臺。2003年生產彩電6521萬臺,微型計算機3216

2、 萬臺,顯示器7326萬臺;電視機、洗衣機、空調、電腦、復印機等電子產品的總產量為1.8億臺。隨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的技術尖端、性能更好的、功能更全的電子產品被使用。電子產品的新應用領域也在不斷地擴展,幾乎涉及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同時也導致廢舊電子產品數(shù)量的極大增加。中國是家用電器的生產、消費大國。根據(jù)近15年(1989- 2003年)家用電器和計算機的生產量及消費量,利用 gompertz模型可以預測出我 國未來11年( 2005- 2015年)家用電器(彩色電視機、家用電冰箱、洗衣機、空調)和計 算機的年廢棄量,見表 1。從表中看出,在未來的十多年中,家用電器和計算機的年廢棄量

3、有所波動,但整體呈現(xiàn)上升趨勢。表1我國家用電器和計算機年廢棄量預測值年份年廢棄量(單位:萬臺)彩色電視機家用冰箱家用洗衣機室內空調個人計算機20051573.32444.50872.73389.481337.2120062041.25578.011048.14676.431376.4020072324.63727.45903.76771.193079.1020083088.52869.561022.98923.68177.3520093718.75924.221187.421089.144782.6420105833.94966.81158.851235.027190.0820113251.8

4、5973.451280.543668.4510796.1020123917.881086.992530.44524.4016190.7520134041.732094.181374.373875.0424251.3720144251.481242.00673.122992.6190491.8820154449.131714.781519.463250.1180904.88可見如此之多的廢舊電器處理,無論是技術、資金還是管理都是一個大課題。二、廢舊電子產品潛在的環(huán)境問題及其回收利用價值(一)廢舊電子產品對環(huán)境的危害廢舊電子產品屬于固體廢棄物,它們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垃圾。如果將這些垃圾掩埋在土壤中不

5、做任何處理, 其中的有害物質就會滲透出來,對土壤造成嚴重的污染。 假如對這些垃圾進行焚燒,這些原料則會釋放大量的有害氣體,對空氣造成污染,影響人們的健康。表2中列舉了幾種有害物質2-4,從中可以看出如果不合理、有效的處理廢舊電子產品將產生多 么大的危害。表2廢舊電子產品中幾種有害物質及其危害名 稱用途/位置主要的危害鉛金屬接頭,輻射屏蔽/陰 極射線管,印刷電路板會損偽中樞和周圍神經(jīng)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及腎臟;對內分泌系統(tǒng)倡 影響;嚴重影響大腦發(fā)育汞電池,開關/罩盒,印刷 電路板慢性大腦,腎臟,肺,及胎兒損傷;血壓升高,心率加快,過敏反 應,影響大腦功能和記憶力;可能是人類致癌物質銘裝飾部件,硬化劑

6、/ (鋼 鐵)罩盒潰瘍,痙攣,肝及腎損傷,強烈的過敏反應,哮喘性支氣管炎,可 能會引起dn破壞;一種已知的人類致癌物質鋁結構件,導體/罩盒,陰 極射線管,印刷電路板, 接頭皮疹,骨骼疾病,呼吸道疾病,包括哮喘;與 alzheimer (老年癡呆 癥)氏疾病有關漠化阻 燃齊機殼塑料、電路板其中多漠化二苯酸(pbde 干擾內分泌并影響胎兒發(fā)育;多漠化二苯基(pbbs)-增加消化和淋巴系統(tǒng)患癌癥的風險氟利昂制冷劑cfc 12、發(fā)泡劑cfc 11破壞臭氧層(二)廢舊電子產品的回收利用價值家用電器在生產制造過程中因設計的需要往往采用了眾多且復雜的各類材料及資源,含有許多有色金屬、黑色金屬、塑料、橡膠、玻

7、璃等可供回收的有用資源。隨著電子工業(yè)和經(jīng) 濟的發(fā)展以及電子產品更新?lián)Q代速度的加快,貴金屬的消耗量越來越大,據(jù)文獻報道,在美國和西歐,電子工業(yè)中僅金的消耗量1968年達到82噸,1973年達到127噸,1983年達到189噸。同時,廢舊電器中還含有相當數(shù)量的如銀、銅、錫、銘、鉗、鋁等貴金屬。每噸隨 意搜集的電子板卡中, 可以分離出129. 7296kg銅、0. 4536kg黃金、19. 9584kg錫,僅4. 9896kg 黃金的價值就是6000美元。美國環(huán)保局確認,用從廢家電中回收的廢鋼代替通過采礦、運 輸、冶煉得到的新鋼材,可減少 97%的礦廢物,減少86%的空氣污染,76%的水污染;減少

8、40%的用水量,節(jié)約 90%的原材料,74%的能源,而且廢鋼材與新鋼材的性能基本相同.據(jù)統(tǒng)計,1995年美國有75%的大家電進行了回收利用,由此提供了10%的再生鋼鐵。此舉既大大減輕了資源和能源消耗,又減輕了環(huán)境污染。三、廢舊電子產品回收治理的對策(一)國外的回收治理政策近年來,隨著全球環(huán)境的惡化,資源能源嚴重短缺,各國對環(huán)境保護、營造可持續(xù)發(fā)展社會的重視程度空前提高。有些國家自1992年起就希望制定處理電子廢棄物的法規(guī),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就可以約束或指導廢舊家電產品的回收再利用,而且可以產生持久的市場和競爭的壓力。比如荷蘭的健康委員會要求購買能夠實施回收利用的廠家生產的電子設備, 產品的回

9、收再利用已經(jīng)被賦予了競爭的優(yōu)越性10。有些國家或地區(qū)已經(jīng)制定了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見表3,從表3中可以看出,在我國尚沒有一部專門的法規(guī)來應對電子垃圾包圍,而 在國外的部分國家已有了比較好的應對措施。例如,日本頒布的家電再利用法,消費者有義務把淘汰的家電還給銷售方,銷售方有義務把它還給廠方。消費者要為廢舊家電的回收利用承擔一部分費用,以家電四大件為例,報廢空調要繳納3500日元,電視機2700日元,冰箱4600日元,洗衣機2400日元。德國現(xiàn)有各類回收處理企業(yè)約 700家,其中多數(shù)是人 數(shù)10-50人的微型和小型企業(yè),能夠提供廢舊電器的分類、翻修和簡單的拆卸服務。表3國外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的回收治理

10、政策日期國家或地 區(qū)政策主要內容1994.3奧地利提出電子電器廢棄物法草案1998歐盟完成廢舊電子產品回收法(草案)要求絕大多數(shù)的電子產品回收與冉利用率達到90%到2000年,禁止使用鎘、鉛、水銀和鹵化阻燃劑 材料;到2004年,所有新電子產品使用的塑料中, 至少含有5%勺再生塑料。1998比利時制定了白色和褐色家電的法規(guī)規(guī)定含鐵金屬、非鐵金屬及塑料的回收目標1998.6日本通產 省公布了家用電器回收利用法規(guī)定家電制造商和進口商回收和實施再商品化的 義務1999.7荷蘭起草了電子電器產品廢棄物法規(guī)定2000年電冰箱、洗衣機的材料再利用率達到90%2000.4美國實施電子產品全程化服務活動項 目

11、(nepsd目標是就美國廢棄電子產品如何管理達成一 致2001.1.1瑞典生效關于電子電器產品廢棄物法 令規(guī)定制造商承擔其商業(yè)活動中產生的廢棄物的全 部責任2001.4日本頒布家電再利用法2003.10日本通產 省實施主動收回和循環(huán)利用個人計 算機的政法規(guī)定2003.2歐盟頒布報廢電子電器設備指令 和 關于在電子電器設備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要求成員國確保從 2006年7月1日起,投放于市 場的新電子電器設備不包括鉛、汞、鎘、六價銘、聚漠二苯酸和聚漠聯(lián)苯等六種有害物質2004.4.1日本通產 省實施家用電器回收利用法明確了 “制造廠負責再資源化”,規(guī)定處理費由消 費者負擔,商店負責廢家電

12、的運輸2004.8歐盟實施廢棄電子電器設備指令 和關于在電子電器設備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的指令規(guī)定了電子廢棄物的回收標準2006.7.1歐盟禁止在新電子產品中使用包括鉛、 汞、鎘等在內的有害物質(二)國外的治理技術及現(xiàn)狀提到家用電器廢棄物的處理技術,首推日本。日本家用電器協(xié)會于1995年在通產省的協(xié)助下進行了 “廢舊家電一條龍?zhí)幚硐到y(tǒng)”的開發(fā)研究,并于1998年3月在日本茨城縣那珂町建成示范工廠, 通過1998年近一年的時間進行了試驗運行。該廠的處理能力為 35臺電視機/ h ; 25臺電冰箱/ h ; 27臺洗衣機/ h ; 17臺空調機/ ho工廠設計的目的是使廢舊家 電回收利用過程既安

13、全又高效,基本概念是強調有價物的高效回收及污染環(huán)境的物質解體分 離和處理、粉碎、區(qū)分先行及主要部件材料能一次分解是該廠的明顯特點。處理工程中對體積大的物件,在考慮安全的前提下實現(xiàn)機械化和自動化9。此外德國是歐洲廢舊電器產出量最大的國家,占歐洲總量的近三分之一,但德國在循環(huán)經(jīng)濟和廢物法管理下, 電器廢物回收處理成果顯著, 如人口密度最大的杜塞爾多夫回收率高 達64%。德國廢舊電器回收處理企業(yè)需要政府許可,由法定管理部門審核發(fā)證。另外還有 自愿性的認證活動, 提供的證書證實該企業(yè)的技術能力,取得客戶的信任。德國回收處理技術專業(yè)化程度很高,業(yè)務分工很細,技術路線主要取決于不同產品和專業(yè)處理方法(熱處

14、理或機械處理),如危險物質處理、r12和機油的分離、cfc的裂解回收、冰箱殼體破碎處理等。并且加拿大、荷蘭和英國在舊家電拆解技術及回收工藝等方面也開展了大規(guī)模的研究和實 踐。(三)國內的治理對策我國電子廢棄物的危害是近年來才逐漸顯現(xiàn)出來,我國還沒有建立規(guī)范的廢舊家電回收立法體系,大量的家電超期服役和廢舊家電任意處置的現(xiàn)象較為普遍。我國政府已經(jīng)意識到電子電器廢物對環(huán)境的危害,為積極推動電子電器廢物的無害化、資源化處理,國家經(jīng)貿委目前已會同有關部門成立了廢舊家電回收利用體系工作協(xié)調小組,并著手制定廢舊家用電器回收利用管理辦法,有關家電的報廢標準家用電器安全使用年限和再利用通則也在 研究制定之中。同

15、時,國家經(jīng)貿委已擬定關于建立家用電器回收利用體系工作方案,庫頭成立了廢舊家用電器回收利用體系工作協(xié)調小組。雖然我國與發(fā)達國家在這方面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可以確信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的出臺及實施必將規(guī)范我國電子電器回收、處理處置體系,做到有法可依,促進廢舊電器資源化技術的發(fā)展。(四)國內的治理現(xiàn)狀我國的廢棄電子產品再生利用處置水平低,回收再利用率低,工藝相當落后,污染嚴重。對于大多數(shù)的舊家電, 直接或者在經(jīng)過簡單的維修之后進入二手市場。對于全部廢家電, 主要通過手工拆解來回收原材料。對于那些不能直接通過手工拆解的部分,例如電路板和細電線,多采用酸溶、焚燒等方式,提取廢棄電子產品中的金銀等貴金屬,而將

16、含鉛、錫、汞、鎘、銘等有毒重金屬的廢液排入周圍的水體和土壤中, 造成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而在國外只有 一小部分塑料使用焚燒的方法處理, 例如在歐洲有足夠的廢舊家電焚燒能力, 已經(jīng)達到了能夠承擔現(xiàn)在及將來的廢舊家電的處理水平,并且這種方法在遠離居民的、局限的地方使用??梢娢覈c國外電子電器廢物處置技術及設施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四、對策與建議加快廢舊電子產品管理立法,制定和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建立有效回收渠道,是當務 之急,使生產商和消費者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加強與完善回收利用體系,實行生產者負責制度,即誰生產銷售,誰負責回收利用,明確生產者對產品整個生命周期中的法律責任c實施清潔生產,生產綠色家電,企業(yè)需要采用清潔生產工藝,進行生態(tài)設計,從產品設計時就應采用環(huán)境友善的材料和工藝,最大程度地避免或減少有害物質的使用,做到節(jié)能、降耗、減污、增效。開發(fā)和采用適合我國國情電子電器廢物資源化處理技術。只有適合我國國情, 才能具有競爭力和廣闊的市場,才能取得良好的環(huán)境效益、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展開各種環(huán)保活動,讓公眾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