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教學思維模式的構建_第1頁
探究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教學思維模式的構建_第2頁
探究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教學思維模式的構建_第3頁
探究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教學思維模式的構建_第4頁
探究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教學思維模式的構建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探究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教學思維模式的構建    趙新瓊摘 要:任何“教無定法”的高效教學都是在某一教學思維模式指導下系統(tǒng)進行的,音樂教學也是一樣。2011版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明確“三維目標”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以“三維目標”為基礎嘗試構建的初中音樂教學思維模式,以音樂教材的一個單元為案例,將三個維度的教學思維模式融會貫通為一個清晰的系統(tǒng)。既是一種教學經(jīng)驗的積累,也是一種分享。關鍵詞:課程標準;三維目標;教學思維模式;教學單元從課標中音樂課程的三維目標“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不難確定,音樂教師的思維模式也應該具備三個維度的

2、思維模式內容,即結合音樂教材內容的音樂人文性教學思維模式;結合課標“雙基”的音樂知識、音樂技能教學思維模式和以這兩個思維模式為基礎體現(xiàn)“過程與方法”的具體教學實施策略思維模式,詳細如下:一、結合教材音樂作品的音樂人文性教學思維模式教師用書中教材說明部分明確了音樂教材內容分為四大板塊,即:(1)體現(xiàn)核心價值觀、主旋律、愛國主義情懷、集體主義精神、尊重歷史、生命、自然的音樂作品;(2)我國民族、民間音樂作品;(3)外國民族、民間音樂作品;(4)圍繞音樂體裁與形式、音樂風格與流派、與姐妹藝術相關的音樂作品。這四大板塊從音樂學科的人文性價值、指導教師教學中引導學生為音樂作品歸類、形成學生以音樂文化為體

3、系的相對完整的音樂文化視野展示。教材內、教材外的音樂作品都可以在四個板塊的分類中找到其相應的位置。二、結合課標“雙基”音樂知識音樂技能的教學思維模式2011版課標在總目標的表述中明確了學生基本音樂素養(yǎng)的內涵:學習并掌握必要的音樂基礎知識和技能,拓展音樂文化視野,發(fā)展音樂聽覺與欣賞能力、表現(xiàn)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樂素養(yǎng)。簡言之“雙基”加“四個能力”構成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基本音樂素養(yǎng)的內涵。所以教學中在音樂知識技能方面應該形成一個相對完整、獨立的訓練體系,而不是遇到不同音樂作品隨意添加的只只片片、零散的音樂知識、音樂技能。具體如下:(一)“雙基”框架體現(xiàn)在音樂的節(jié)奏方面,可以是如下的系統(tǒng)訓練

4、1.以單位基本拍“x”為起點,進行2/4、3/4、4/4的基本節(jié)拍練習。2.加入一拍休止“0”的基本節(jié)奏練習。3.加入八分音符“x x”的基本節(jié)奏練習。以上三項是基礎節(jié)奏練習的常規(guī)形式,練習的方法可以是聽寫、拍手模仿,也可以是聲勢模仿等??梢栽谡n前訓練中作為常規(guī)練習加入,也可以結合不同的音樂作品,在教學的不同環(huán)節(jié)適時加入其他節(jié)奏型,如“附點后八”“前八后十六”“切分節(jié)奏”等進行練習。另外節(jié)奏訓練的方法還可以是讀節(jié)奏練習。如“x”讀“ta”,“x x”讀“titi”,“x x x x”讀“l(fā)i li li li”,一拍延長讀“tuo”;休止符跺腳等。此類練習可以高效解決音樂作品中的節(jié)奏重點難點。

5、(二)“雙基”框架體現(xiàn)在音樂的旋律方面,可以是如下的系統(tǒng)訓練1.結合“科爾文”音階手勢,模唱大小調音階。先用唱名,再改用不同母音,恰到好處地加入適度的發(fā)聲練習。2.結合音階手勢做音階跨越練習,跨度由小漸大,可以是有規(guī)律的,也可以是無規(guī)律的。3.結合音階手勢做二聲部練習:教師左右手各代表一個聲部,學生分兩組訓練。在此基礎上教師的聲音可以加入成為第三個聲部。訓練中需關注聲部間的和諧統(tǒng)一,樹立學生多聲性的聲音概念。上述音階手勢練習可以大大提高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旋律視唱能力和音準能力。以上兩套關于音樂節(jié)奏、音樂旋律的基礎訓練系統(tǒng),應該成為音樂教學的常規(guī)練習,由淺入深,由簡漸難??梢越Y合不同音樂作品作為教

6、學環(huán)節(jié)設計進行,也可以作為課前訓練獨立進行。三、體現(xiàn)“過程與方法”的教學策略思維模式教學目標的完成蘊含在教學的過程與方法中,而高效的、真正有益于學生在音樂上持續(xù)發(fā)展的過程與方法同時是在明確、清晰的目標引領下得以實施的。以下結合案例,具體分析三個維度的教學思維模式的構建。人音社音樂教科書,八年級下教材,第一單元。本單元音樂作品有六首,大海啊,故鄉(xiāng)我的中國心東方之珠七子之歌澳門臺灣風情畫御風萬里。(一)結合教材的音樂人文性教學思維模式分析一(屬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本單元作品屬于教材內容布局的第一板塊,以“祖國統(tǒng)一大業(yè)”為核心的愛國主義教育題材。作品選擇思路完整,內容飽滿。歌曲有反映香港、澳門回歸的

7、東方之珠七子之歌澳門;有臺灣同胞渴望回歸題材的我的中國心,有熱愛家鄉(xiāng)的大海啊,故鄉(xiāng);器樂曲有大陸民族音樂題材的御風萬里;臺灣民族音樂題材的臺灣風情畫。表達出中華兒女一個共同的心聲和愿望每個炎黃子孫都有一顆中國心;各族兒女都企盼祖國統(tǒng)一,繁榮強盛。(二)結合課標的“雙基”教學思維模式分析二:(屬知識與技能目標)四首歌曲的學唱與欣賞,在知識技能上,以常規(guī)的節(jié)奏旋律訓練為基礎,結合作品適當增加難度。如大海啊,故鄉(xiāng),在前述三個基本節(jié)奏“ x 0 x x ”基礎上,加入“附點后八”的節(jié)奏練習;我的中國心加入“切分”節(jié)奏練習;七子之歌澳門加入“附點后十六”的節(jié)奏練習;東方之珠加入“三連音”節(jié)奏練習。兩首器

8、樂作品,臺灣風情畫結合之前學習過的教材七上第五單元勞動的歌中杵歌,著重欣賞樂曲片段;御風萬里結合教材七上第三單元草原牧歌和教材布局第二板塊的內容“我國民族、民間音樂作品”,著重欣賞樂曲中黃河船夫曲和嘎達梅林部分。(三)結合作品的教學思維模式分析三(屬過程與方法目標)1.歌曲大海啊,故鄉(xiāng) (1)結合節(jié)奏系統(tǒng)訓練讀節(jié)奏。(2)結合旋律系統(tǒng)訓練一拍一音唱旋律音高。(3)節(jié)奏、音高相結合,嘗試視唱歌曲旋律。(4)劃分歌曲結構:帶尾聲的二段體結構。(5)歌曲第一種演唱方式:加入聲勢伴奏,a b段創(chuàng)編不同的聲勢伴奏。(6)歌曲第二種演唱方式:加入簡單的二聲部。a段的四個樂句以句尾旋律補充的方式進行,四句補

9、充旋律分別是:(用輕聲“啊”演唱)3/4 0 06 56 | 5 0 | 3/4 0 05 45 | 4 0 |3/4 0 04 32 |2 0 | 3/4 0 03 23 | 1 0 |b段以相隔一小節(jié)的時差進行輪唱。2.歌曲我的中國心七子之歌澳門(1)結合節(jié)奏系統(tǒng)訓練讀節(jié)奏,休止符以跺腳的方式表現(xiàn)。(2)結合旋律系統(tǒng)訓練一拍一音唱旋律音高,休止符不出聲。(3)節(jié)奏、音高相結合,嘗試視唱歌曲旋律,休止符以跺腳的方式表現(xiàn)。(4)演唱歌曲:選擇教師帶領學生清唱的方式,引導學生聆聽并甄別自己和他人的聲音。3.歌曲東方之珠(1)節(jié)奏重點:三連音。以生活中“爸爸的”“媽媽的”“哥哥的”“妹妹的”等口語

10、解決三連音節(jié)奏的準確時值。(2)歌曲分析:一首藝術性強,承載歷史事件的,學生熟悉的通俗歌曲,選擇歌曲群星演唱的版本。(3)拓展一:關注歌曲的前奏和尾聲,特殊的音響效果蘊含什么寓意?前奏部分按時間順序先后聽到隱隱的海風聲、雜亂無章的風笛聲以及遠處傳來的清脆鐘聲,緊接著是貫穿整個作品的主導節(jié)奏動機,節(jié)奏動機引出歌曲的旋律動機及歌曲旋律。尾聲部分是漸弱的小軍鼓演奏。可以為學生做這樣的注解:前奏,遙遠的沿海邊瀛弱、無意間領土流失(風笛是英國民間傳統(tǒng)樂器,代表英國殖民者)警鐘長鳴強大后的“我們”收復失地。尾聲,英國殖民者列隊漸行漸遠,不失尊嚴(香港問題和平解決)。這樣的詮釋既吻合前奏、尾聲的音響效果,又

11、不失時機地進行了極具質樸、人性化的愛國主義教育。學生易于接受且印象深刻。拓展二:欣賞圖片,英國民間樂器風笛。配合欣賞兩段視頻,一段風笛演奏視頻,一段英國戰(zhàn)爭場面視頻,戰(zhàn)場上,士兵列隊敲擊小軍鼓勇敢前行。節(jié)奏動機: 4/4 x . x x 0 | x 0 x 0 |旋律動機:(略)(4)歌曲欣賞、演唱。加入聲勢伴奏(在節(jié)奏動機的基礎上創(chuàng)編聲勢伴奏)。(5)欣賞東方之珠的童聲合唱版本,教師伴著歌聲模唱合唱的下聲部,豐富學生的多聲性體驗。4.器樂曲臺灣風情畫回顧欣賞杵歌(教材七上第五單元勞動的歌),再對比欣賞作品的主題四杵歌部分,感受以現(xiàn)代作曲技法演繹的這一主題旋律的變奏效果。5.器樂曲御風萬里(1)欣賞黃河船夫曲屬于教材內容板塊的“我國民族、民間音樂作品”部分。欣賞三種形式的黃河船夫曲:無伴奏原生態(tài)演唱形式;鋼琴伴奏,民歌獨唱形式;器樂曲御風萬里中的黃河船夫曲主題展開部分。對比三種形式不同的藝術表現(xiàn)力。(2)欣賞嘎達梅林回顧欣賞教材七上第三單元草原牧歌中的歌曲嘎達梅林,與器樂曲御風萬里中的嘎達梅林部分做對比性欣賞。值得一提的是教學過程中,三種教學思維模式的體現(xiàn)是結合教學思路融會貫通的,你中有無我中有你,思維的三個模式體現(xiàn)的是一個音樂教學的整體。關于初中音樂教學思維模式的思考由來已久,所謂教學思維的模式化,其實就是教師教學經(jīng)驗的系統(tǒng)性整合,其目的直指音樂教育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