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教材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全冊教案_第1頁
新人教版教材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全冊教案_第2頁
新人教版教材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全冊教案_第3頁
新人教版教材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全冊教案_第4頁
新人教版教材小學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全冊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教版新教材六年級上全冊數(shù)學教案姓名:第一單元第 1 課時課 題 名 稱分數(shù)乘整數(shù)教學目標a知識與能力結合具體情境, 借助示意圖理解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滲透數(shù)形結合思想。b過程與方法借助轉化的方法理解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算理,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提高計算能力。c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探索與交流活動中培養(yǎng)觀察、推理的能力。課前準備課件板書設計信 息技術的運用教學板塊(注明各板塊設計意圖)教學思考和積累(二次復備)一、復習舊知,引出課題。1、 出示復習題。(1)列式并根據(jù)題意說出算式中的兩個乘數(shù)各表示什么。 5個 12是多少? 9個 11是多少? 8個 6 是多少 ? 提問:通過解決這三道整數(shù)乘法計算題,你

2、有什么想說的嗎?(整數(shù)乘法是表示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的簡便運算)(2)計算:616263103103103計算103103103時向學生提問: 這道題的什么特點?計算時把什么做分子?使學生看到三個加數(shù)都相同,計算時3 個 3 連加的結果做分子,分母不變。2. 引出課題。這題我們還可以怎么計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分數(shù)乘法。二、創(chuàng)設情境,探究分數(shù)乘整數(shù)1. 教學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出示例 1,指名讀題。 小新、爸爸、媽媽一起吃一個蛋糕, 每人吃92個,3 人一共吃多少個?(1)分析演示:題中的: “小新、爸爸、媽媽一起吃一個蛋糕,每人吃92個”意思什么?(每人吃了整個蛋糕的92)確定標準量(單位“ 1”

3、)和比較量。每人吃了整個蛋糕的92,是把整個蛋糕看作標準量(單位“1” ) ;把每人吃的份數(shù)看作比較量。借助示意圖理解題意?個(1) 根據(jù)題意列出加法算式929292(2) 觀察引導:這道題 3 個加數(shù)有什么特點?使學生看到3 個加數(shù)的分數(shù)相同。教師問:求三個相同分數(shù)的和怎樣列式比較簡便呢?引導學生列出乘法算式。 教師板書:392。再啟發(fā)學生說出392表示求 3 個92相加的和。(4)比較392和 12 5 兩種算式異同:提示:從兩算式表示的意義和兩算式的特點進行比較。(讓學生展開討論) 。通過討論使學生得出:相同點:兩個算式表示的意義相同。不同點:392是分數(shù)乘整數(shù), 12 5是整數(shù)乘整數(shù)。

4、(5)概括總結:教師明確:兩個算式表示的意義相同,誰能用一句話概括出兩算式的意義?(引導學生說出都是表示求幾個相同加數(shù)的和。)2. 教學分數(shù)乘以整數(shù)的計算法則。(1)推導算理:由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意義導入。問:392表示什么意義?引導學生說出表示求3 個92的和。板書:929292。學生計算,教師板書:9222。提示:分子中3 個 2連加簡便寫法怎么寫?學生答后板書:3296932(塊)教師說明:計算過程中間的加法算式部分是為了說明算理,計算時省略不寫。(邊說邊加虛線)(2)引導觀察:932的分子部分、分母與算式392兩個數(shù)有什么關系?(互相討論)觀察結果:932的分子部分 2 3 就是算式中92的

5、分子 2 與整數(shù) 3相乘,分母沒有變。(3)概括總結:請根據(jù)觀察結果總結392的計算方法。(互相討論)匯報結果: (多找?guī)酌麑W生匯報) 使學生得出392是用分數(shù)92的分子 2 與整數(shù) 3 下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根據(jù)392的計算過程,明確指出:分子、分母能約分的要先約分,然后再乘。約分進約得的數(shù)要與原數(shù)上下對齊。然后讓學生將392按簡便方法計算。(啟發(fā)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學習總結、歸納,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3. 反饋練習:看圖寫算式:做一做、練習一第1 題。訂正時讓學生說出乘法中被乘數(shù)、乘數(shù)各表示什么?(三)全課小結 .再實踐(課堂、課后作業(yè))設計教學反思(信息化技術的運用、

6、是否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第一單元第 2 課時課 題 名 稱分數(shù)乘整數(shù)教學目標a知識與能力通過直觀操作理解一個數(shù)乘分數(shù)的意義。b過程與方法通過遷移、類推、歸納、交流等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類推、歸納能力。c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分數(shù)乘分數(shù)的應用的廣泛事例,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課前準備課件板書設計信 息技術的運用教學板塊(注明各板塊設計意圖)教學思考和積累(二次復備)一、復習導入1、計算241742 3216156597 2、一個正方形的邊長是101m ,它的周長是多少米?二、創(chuàng)設情境,探究整數(shù)乘分數(shù)1、借助情境理解整數(shù)乘分數(shù)的意義。1 桶水有 12l。3 桶共多少 l?

7、12桶是多少 l?14桶是多少 l?(1)理解題意,明確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單位量數(shù)量總量(2)根據(jù)題意列出算式:3 桶水共多少 l?12312桶是多少 l?121214桶是多少 l?1214(3)探究每道算式的意義123 表示求 3 個 12l,也就是求 12l 的 3 倍是多少。12是一半, 1212表示 12l 的一半,也就是求12l 的12是多少。1214表示求 12l 的14是多少。發(fā)現(xiàn):一個數(shù)乘分數(shù)表示的是求這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4)解決問題。12336(l)6 122121126(l)1 3 124112143(l)答:3 桶共 36l。21桶是 6l。41桶是 3l。1 2、完

8、成做一做一袋面粉重 3 . 已經吃了它的103,吃了多少千克?學生獨立解答后匯報。3、在學校舉行的泥塑大塞中,一班共制作泥塑作品15 件,其中男生做了總數(shù)的53。一班男生做了多少件?(分析:男生做了總數(shù)的53,是把“一班共制作泥塑作品15 件”看作單位“ 1”,把總數(shù) 15 件平均分成 5 份。男生做的占其中的3 份。)4、歸納總結: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計算。5、練習:29 6=1234=310 4=觀察巡視學生是否先約分再計算。在約分時,是否有學生將分子與分子約分,為什么只能將整數(shù)與分數(shù)的分母約分。6、說一說下題錯誤的原因是()48153 a、整數(shù)與分子約分了5 1 b、整數(shù)與分

9、子相乘了48153 c、整數(shù)與分母相乘了4815四、鞏固練習,反饋提高1、練習一第 2、3 題。五、全課小結再實踐(課堂、課后作業(yè))設計教學反思(信息化技術的運用、是否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第一單元第 3 課時課 題 名 稱分數(shù)乘整數(shù)教學目標a知識與能力理解分數(shù)乘分數(shù)的意義, 掌握分數(shù)乘分數(shù)的計算法則, 學會分數(shù)乘分數(shù)的簡便計算。b過程與方法通過遷移、類推、歸納、交流等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類推、歸納能力。c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分數(shù)乘分數(shù)的應用的廣泛事例,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性教育,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課前準備課件板書設計信 息技術的運用教學板塊(注明各板塊設計意圖)教學思考和積累(二次復備)一

10、、復習導入(1)先說說下面算式的意義,再計算1105795 237 25750(2)同學們每小時清理草坪20 平方米,照這樣計算,14小時清理草坪多少平方米?二、引入新課。1、創(chuàng)設情境:李伯伯家有一塊12公頃的地。種土豆的面積占這塊地的15,種玉米的面積占35 . 根據(jù)題目所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預設:種土豆的面積是多少公頃?種玉米的面積是多少公頃?(1)理解題意:這塊地共有12公頃,種土豆的面積占這塊地的15,應把這塊地的面積看作單位 “1” 。求種土豆的面積就是求12公頃的15是多少?用乘法計算,列式為12152、揭示課題:請你觀察1215這個算式,它有什么特點?板書課題:分數(shù)乘分數(shù)三

11、、操作探究算理。1、提問:1215究竟等于多少呢?2、提出操作要求:這張紙代表面積是1 公頃菜地。請你們小組合作用量一量、分一分、涂一涂的方法,說明1215110。3、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4、小組匯報研究成果。先把整張紙對折, 紙就被平均分成兩份, 每一份是這張紙的12,再把這12部分平均分成 5 份,涂出其中的 1 份,這 1 份就占整張紙的110。說明1215110。5、結合課件演示進行歸納。用課件演示涂色過程:我們先把這張紙平均分成2 份,1 份是這張紙的12,又把這12平均分成 5 份,也就是把這張紙平均分成了2510 份,1 份是這張紙的110。由此可以得到:1215521111

12、0(板書算式)四、 遷移延伸,歸納法則。1、理解題意:與解決問題( 1)的方法相同,種玉米的面積占這塊地(12公頃)的35,也是把這塊地的面積看作單位“1” 。求種玉米的面積就是求12公頃的35是多少,用乘法計算,列式為1235。2、小組討論并操作:怎樣列式?涂色表示12的35。怎樣計算?3、交流計算方法和思路。預設:與剛才一樣,也是把這張紙分成2510份,不同的是取其中的 3 份,可以得到:10352315321(板書算式)4、提問:觀察黑板上的這兩個算式,你能說一說分數(shù)乘分數(shù)的計算方法嗎?5、通過學生討論交流得到:分數(shù)乘分數(shù),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四、練習。1、教材第 4 頁“做一做”

13、的第1、2 題。2、計算下面各題再實踐(課堂、課后作業(yè))設計教學反思(信息化技術的運用、是否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第一單元第 4 課時課 題 名 稱分數(shù)乘整數(shù)教學目標a知識與能力掌握分數(shù)乘法計算過程中的約分方法,能正確熟練進行分數(shù)乘法計算,提高學生計算的能力。b過程與方法能解答生活中簡單的分數(shù)乘法問題, 了解分數(shù)乘法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c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經歷分數(shù)乘分數(shù)計算過程中的約分方法,感受成功的喜悅。課前準備課件板書設計信 息技術的運用教學板塊(注明各板塊設計意圖)教學思考和積累(二次復備)一、復習導入1、算一算5330123231524387交流時讓學生說一說: (1)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約分方法

14、。 (2)分數(shù)乘分數(shù)的計算方法。二、探索新知1、出示例題 4:無脊椎動物中游泳最快的是烏賊,它的速度是109千米/ 分。2、解決問題一: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烏賊的454。李叔叔每分鐘游多少千米?(1)閱讀理解。學生閱讀題目, 理解題意。組織交流對題意的理解,得出:烏賊的速度是109千米/ 分。李叔叔的游泳速度是109千米/ 分的454。(2)列式解答。讓學生根據(jù)已掌握的計算方法獨立解答,交流解答過程。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25245036451049454109()(3)啟發(fā)思考。在分數(shù)乘整數(shù)時,我們在計算過程中先約分,可以使計算簡便。在這里,我們是否也可以進行先約分呢?該怎樣進行約分呢?學生獨立

15、思考,嘗試計算。(4)交流討論。組織全班交流,通過交流得出:分數(shù)乘分數(shù),為了計算簡便,可以先約分再乘。 約分時,分子的兩個因數(shù)和分母的兩個因數(shù)進行約分,即:252451049454109()3、解決問題二:烏賊30 分鐘可以游多少千米?理解題意: a、提取題中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已知條件速度:烏賊的速度是910千米/ 分時間: 30 分鐘所求問題:烏賊30分鐘可以游多少千米?已知速度和時間,求路程,用乘法計算,列式為91030 (1)學生獨立解答,約分:271030930109()(2)教師指導:分數(shù)乘法也可以這樣直接約分。板書:273010930109()強調:分數(shù)和整數(shù)相乘,整數(shù)可以和分數(shù)的

16、分母進行約分。4、試一試。454109還可以怎樣進行約分呢?(強調:分數(shù)和分數(shù)相乘,可以采用分子和分母交約分。 )5、小結。在分數(shù)乘法計算過程中,能約分的,先約分再乘,這樣可以使計算簡便。三、鞏固練習1、教材第 5 頁“做一做”第 1 題。這道題是分數(shù)乘法計算的練習,三個小題可以在計算過程中進行約分的。先讓學生獨立練習,再組織學生交流匯報,匯報時重點交流約分的方法。2、教材第 5 頁“做一做”第 2 題。問題 1:先讓學生閱讀題目,理解題意,根據(jù)“速度時間路程”的數(shù)量關系列出算式,再讓學生獨立計算,最后組織交流。強調能約分的要先約分再乘。3、教材第 5 頁“做一做”第 3 題。四、課堂小結。再

17、實踐(課堂、課后作業(yè))設計教學反思(信息化技術的運用、是否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第一單元第 5 課時課 題 名 稱分數(shù)乘整數(shù)教學目標a知識與能力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一個數(shù)乘分數(shù)的意義。b過程與方法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分數(shù)乘法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能力。c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課前準備課件板書設計信 息技術的運用教學板塊(注明各板塊設計意圖)教學思考和積累(二次復備)一、復習引入1、復習舊知。(1)一個數(shù)乘分數(shù)的意義是什么?學生回憶一個數(shù)乘分數(shù)的意義,并回答問題。(一個數(shù)乘分數(shù)的意義是求這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2)分數(shù)乘法的計算方法是什么?學生回憶分數(shù)乘法的計算方法。 (分子

18、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能約分的可以先約分再乘。)2、導入新課。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做一些和分數(shù)乘法有關的練習吧!二、探索新知1、出示教材第 6 頁“練習一”第 3 題。這道題是分數(shù)乘整數(shù)的相關練習。每年上升1007m,50年就上升 50個1007m ,也就是100750;100 年就上升 100 個1007m ,也就是1007100. 27501007(米)71001007(米)2、出示教材第 6 頁“練習一”第 4 題。這道題是一個數(shù)乘分數(shù)意義的練習。先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再組織交流,交流時讓學生說說列式的依據(jù)是什么。(1)2035341(噸)(2)3294383(噸)3、出

19、示教材第 6 頁“練習一”第 6 題。這是道改錯題。第1 個算式錯在將整數(shù)與分數(shù)的分子相約分,第2個算式錯在將分數(shù)加法與分數(shù)乘法計算混淆,把約分后的分子與分子相加,分母與分母相加。教學時讓學生討論交流,說說錯在哪里?還可以結合學生平時易犯的錯誤,讓學生糾正。(錯)訂正:716744744(錯)訂正:252156107561074、出示教材第 6 頁“練習一”第 7 題。這道題是進行分數(shù)乘法的計算練習,可以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進行交流。 (提醒學生注意觀察是否可以進行約分,能約分的可以先約分再乘。 )5、出示教材第 7 頁“練習一”第 8 題據(jù)統(tǒng)計, 2011 年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為2500 ,我

20、國人均耕地面積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53125。我國人均耕地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分析題意: 我國人均耕地面積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的53125,是將“世界人均耕地面積”當成單位“1” ,把“我國人均耕地面積”當作比較量這是一個很典型的“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問題,根據(jù)前面所學的知識,這個題用乘法解答。學生獨立完成,匯報想法和結果。6、出示教材第 7 面“練習一”第 9 題到第 13 題。這 6道題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分數(shù)乘法問題,題目中涉及到許多課多知識,這些練習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一個數(shù)乘分數(shù)意義的理解,鞏固分數(shù)乘法的計算方法,而且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增長見識。練習時,可以先讓

21、學生獨立閱卷并理解題目,然后再獨立解答,最后組織交流匯報。三、課堂小結。今天我們解決了許多分數(shù)乘法的問題,大家有哪些收獲?再實踐(課堂、課后作業(yè))設計教學反思(信息化技術的運用、是否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第一單元第 6 課時課 題 名 稱分數(shù)乘整數(shù)教學目標a知識與能力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并掌握小數(shù)乘分數(shù)的計算方法。b過程與方法經歷小數(shù)乘分數(shù)的計算方法的探究過程。c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體會算法多樣化的數(shù)學思想,提高計算能力。課前準備課件板書設計信 息技術的運用教學板塊(注明各板塊設計意圖)教學思考和積累(二次復備)一、復習導入。1、計算下面各題。1553322131535485交流時讓學生說一說計算

22、方法和計算過程中的約分方法。2、把下面的小數(shù)化成分數(shù),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1.2 0.4 3.5 1.25 855441讓學生說一說怎樣將一個小數(shù)化成分數(shù)?二、探索新知1、出示例題 5:松鼠的尾巴長度約占身體長度的43。松鼠歡歡的身體長 2.1 分米,松鼠樂樂的身體長2.4 分米。(1) 、提取題中的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已知條件:松鼠的尾巴長度約占身體長度的34,松鼠歡歡的身體長 2.1dm。所求問題:松鼠歡歡的尾巴有多長?(2) 、確定單位“ 1” ,根據(jù)“松鼠的尾巴長度約占身體長度的34”可知,應把“松鼠歡歡的身體長”看作單位“1” ,單位“ 1”已知,所求松鼠歡歡的尾巴有多長,就是求2.1dm的

23、34是多少,用乘法計算,列式為 2.1 34啟發(fā)觀察,這個算式和我們前面學習的分數(shù)乘法有什么不同?(3)探討小數(shù)乘分數(shù)的計算方法。提問:小數(shù)乘分數(shù),可以怎樣進行計算呢?想一想,試一試。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計算。組織交流,得出可以把 2.1 化成分數(shù),也可以把43化成小數(shù)。匯報交流計算方法, 教師結合交流情況進行板書。小數(shù)化成分數(shù):431. 24310214063(分米)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431.22.1 0.75 1.575(分米)3、解決問題二。(1)出示問題:松鼠樂樂的尾巴有多長?(2)學生獨立解答。組織交流匯報。 交流時,先讓學生說說列式的依據(jù), 再交流計算方法。學生可能會采用問題一中學習的方

24、法進行計算,這時教師可以追問:同學們,想想分數(shù)乘整數(shù)時, 我們是怎樣進行約分的, 小數(shù)乘分數(shù)也能這樣約分嗎?當學生有所發(fā)現(xiàn)后, 讓學生進行嘗試計算, 最后匯報交流。 教師結合學生的交流情況進行板書:小數(shù)和分母約分:8.1434 .2434 .2(分米)4、觀察比較,回顧思考。提問:觀察上面三種計算方法, 你想發(fā)表自己的什么見解?讓學生獨立思考后進行小組交流討論,是后進行全班交流。 (三種方法中, 小數(shù)化成分數(shù)的方法具有普遍性,適用于所有的小數(shù)乘分數(shù)的計算;當分數(shù)不能化成有限小數(shù)時,一般不采用分數(shù)化成小數(shù)的方法進行計算;當小數(shù)和分母不能進行約分時,一般不采用小數(shù)和分母約分的方法進行計算。三種方法

25、中,小數(shù)和分母約分的方法計算起來最簡便,因此在計算小數(shù)乘分數(shù)時,先觀察這個小數(shù)能不能和分母進行約分,如果可以進行約分,一般采用先約分再乘的方法。)三、鞏固練習。1、教材第 8 頁“做一做”。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組織匯報交流。交流時讓學生說說為什么選擇這樣的方法進行計算。2、教材第 10 頁“練習二”第2 題。3、教材第 10頁“練習二”第3 題。再實踐(課堂、課后作業(yè))設計教學反思(信息化技術的運用、是否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第一單元第 7 課時課 題 名 稱分數(shù)乘整數(shù)教學目標a知識與能力懂得分數(shù)混合運算的順序和整數(shù)混合運算的順序相同,能熟練進行有關分數(shù)混合運算的計算。b過程與方法知道整數(shù)乘法的運

26、算定律對于分數(shù)乘法同樣適用,并能夠運用所學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c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觀察、遷移、嘗試學習、交流反饋等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及思維的靈活性。課前準備課件板書設計信 息技術的運用教學板塊(注明各板塊設計意圖)教學思考和積累(二次復備)一、復習導入。1、提問:整數(shù)混全運算順序是怎么樣的?預設: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2、追問:遇到有括號的題該怎么來計算?預設:有括號的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再算中括號里面的。3、出示計算題并提出要求:觀察下面各題,先說說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213+25 6854 21(3614)二、探索新知1、向學生說明:分數(shù)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shù)混合

27、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按照此規(guī)則,學生仔細確定運算順序后計算下面各題。1335+1 1572125學生獨立完成,小組內訂正。2、分數(shù)混合運算出示例題 6: 一個畫框,長54米, 寬21米,做這個畫框要多長的木條?3、學生讀題,理解題意。已知長方形畫框的長是45m ,寬是12m ,求做這個畫框所需要的木條的長度,就是求這個長方形畫框的周長。4、學生獨立列式。2)2154(或221254啟發(fā)自學,交流收獲。教師啟發(fā):兩個算式都是分數(shù)混合運算, 那分數(shù)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呢?(1)請學生自學教材第9 頁的內容。(2)指名交流匯報。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分數(shù)混合運算的順序和整數(shù)混合運算的順序相同。5、學生

28、獨立完成計算過程,交流匯報。交流時,指名說說整數(shù)混合運算的順序是什么?(在一個沒有括號的算式里, 如果只含有同一級運算, 要從左往右依次計算;如果含有兩級運算,要先算第二級運算,再算第一級運算。在一個有括號的算式里, 要先算括號里的運算, 再算括號外的運算。)6、分數(shù)乘法的簡便計算。(1)出示算式。3121213153)3241()5332(4151)3121(51315121學生計算后, 會發(fā)現(xiàn)每一行的兩道算式結果相等,這時教師在每行的左右算式中間填上等號, 并啟發(fā)學生思考:每行兩個算式的結果相等,這是數(shù)字的巧合呢?還是有一定的運算規(guī)律?(2)指導觀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觀察上面每組的兩個算式,它們

29、有什么關系?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 發(fā)現(xiàn):第一組是兩個因數(shù)交換了位置,運用了乘法交換律; 第二組是三個數(shù)相乘, 左邊是先算前兩個, 右邊是先算后兩個, 運用了乘法結合律; 第三組算式符合乘法分配律,左邊是兩個數(shù)的和與一個數(shù)相乘, 右邊是這兩個數(shù)分別與這個數(shù)相乘,然后再相加。(3)總結規(guī)律。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 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在分數(shù)乘法中, 也能使用乘法交換律、 結合律、分配律。整數(shù)乘法中的運算定律在分數(shù)乘法中同樣適用。7、應用規(guī)律進行簡便計算。(1)出示例題 7. )561(5312)4165(2) 讓學生思考怎樣計算比較簡便,然后獨立完成,如果遇到困難可以在小組里討論交流。交流時,讓學

30、生匯報自己的想法, 分別說一說運用了哪種運算定律使計算簡便。三、鞏固練習1、教材第 9 頁“做一做”第1 題。讓學生先觀察算式分別有什么特點,思考應該如何計算才會比較簡便。學生獨立計算, 并請個別學生上臺板演,完成后集體講評。2、教材第 9 頁“做一做”第2 題。再實踐(課堂、課后作業(yè))設計教學反思(信息化技術的運用、是否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第一單元第 8 課時課 題 名 稱分數(shù)乘整數(shù)教學目標a知識與能力進一步鞏固小數(shù)乘分數(shù)的計算方法, 掌握分數(shù)混合運算的順序和方法,能靈活運用乘法的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b過程與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c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知識與日

31、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課前準備課件板書設計信 息技術的運用教學板塊(注明各板塊設計意圖)教學思考和積累(二次復備)一、復習引入1、復習舊知(1)小數(shù)乘分數(shù)可以怎樣進行計算?(2)分數(shù)混合運算的順序是怎樣的?(3)分數(shù)混合運算可以應用哪些運算定律使計算簡便?2、你能用字母來表示乘法的交換律,結合律和分配律嗎?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乘法分配律()2、導入新課今天這節(jié)課, 我們就通過一些練習來提高計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探索新知1、出示教材第 10 頁“練習二”第 1 題。這道題包含了學生學過的分數(shù)乘法的各種計算,有分數(shù)乘整數(shù)、分數(shù)乘分數(shù), 小數(shù)乘分數(shù)。 練習時,先讓學生獨立計算, 再組織交

32、流,交流時讓學生說說計算方法。2、出示教材第 10 頁“練習二”第 4 題。蜂蜜最主要的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果糖和葡萄糖的質量占蜂蜜總質量的53以上。有一種蜂蜜,果糖和葡萄糖的質量占蜂蜜的54。如果有 2.5kg 的這種蜂蜜,其中的果糖和葡萄糖共有多少千克?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匯報,說說自己想法。3、出示教材第 10 頁“練習二”第 5 題。這道題是為了鞏固分數(shù)混合運算順序。練習時,先讓學生觀察題目中的計算錯在哪兒,再進行獨立改錯練習。(錯)訂正:38373153759735(錯)訂正:3322331112311146111121144、出示教材第 11 頁“練習二”第 7 題第一個圖形是三角形

33、,s三角形21ah94432161()第二個圖形是梯形,s梯形21(a+b)h (1811+98)322121()5、出示教材第 11 頁“練習二”第 8 題分析:一朵花要用41張紙,男生 9 朵,那就用了 9 個41張紙,女生剪了11朵,那就用了 11 個41張紙學生獨立思考后列式,然后匯報。419+41115(張)6、出示教材第 11 頁“練習二”第 9 題一個長方形桌面,長45m ,寬53m 。一個正方形桌面,面積是109。長方形桌面的面積比正方形桌面的面積少多少平方米?分析:先算出長方形的面積,再算長方形桌面比正方形桌面的面積少多少平方米?學生獨立思考后列式,然后匯報。20343109

34、5345109()三、課堂作業(yè)教材第 11頁“練習二”第6、10 題再實踐(課堂、課后作業(yè))設計教學反思(信息化技術的運用、是否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第一單元第 9 課時課 題 名 稱分數(shù)乘整數(shù)教學目標a知識與能力理解并掌握分數(shù)連乘問題的解題思路與方法。b過程與方法經歷解決問題的全過程, 掌握解決問題的各個步驟, 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c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體會解題策略的多樣性。課前準備課件板書設計信 息技術的運用教學板塊(注明各板塊設計意圖)教學思考和積累(二次復備)一、 創(chuàng)設情境,探索新知。1、揭示課題:我們已經學過了分數(shù)乘法的知識,今天我們就利用這些知識來解決一些

35、實際問題(板書:解決問題)(課件出示例 8 情境圖,但不出示問題)這個大棚共 480 ,其中一半種各種蘿卜。紅蘿卜的面積占整塊蘿卜地的142、提取信息:從這幅圖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根據(jù)題意,完成以下填空。整個大棚的面積是。蘿卜地的面積占整個大棚面積的。紅蘿卜地的面積占蘿卜地面積的。要求的是的面積。3、分析與解答(1)用長方形紙表示大棚的面積,折出蘿卜地的面積。認識一半用分數(shù)表示就是21學生折一折。讓學生取了一張長方形紙,代表大棚的面積,然后折出各種蘿卜地的面積。計算出蘿卜地的面積:48021240()(2)折出紅蘿卜地的面積。交流:怎樣折出紅蘿卜地的面積?(紅蘿卜地占蘿卜地的41,也就是占大棚

36、一半的41,先折出整張紙的一半,再折出一半的41。 )學生動手折一折。計算出紅蘿卜地的面積:2404160()(3)列綜合算式解答。 480214160()(4)探討不同的解題方法。教師讓學生將整張紙展開,觀察并說說:從這張紙上,你能看出紅蘿卜地的面積占大棚面積的幾分之幾嗎?小組交流。提問:你還有其他方法來計算紅蘿卜地的面積嗎?學生獨立思考后進行小組交流。組織匯報。先求紅蘿卜地的面積占大棚面積的幾分之幾:814121再求出紅蘿卜地的面積:4808160()列成綜合算式: 480(2141)60()4、回顧與反思(1)教師啟發(fā):剛才我們用兩種不同的解題方法求出了紅蘿卜地的面積是 60 ,現(xiàn)在我們

37、能寫答句了嗎?對,不能,因為我們還沒有對這個答案進行檢驗。 大家能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檢驗一下這個答案的合理性嗎?(2)學生嘗試檢驗。教師巡視,輔導有困難的學生。(3)組織全班交流。二、鞏固練習教材第 14 頁“做一做”。指名學生按照閱讀與理解、 分析與解答、回顧與反思三個環(huán)節(jié)展開交流。三、課堂小結再實踐(課堂、課后作業(yè))設計教學反思(信息化技術的運用、是否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第一單元第 10 課時課 題 名 稱分數(shù)乘整數(shù)教學目標a知識與能力理解并掌握“已知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 (少)幾分之幾,求這個數(shù)”的問題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b過程與方法經歷解題過程,掌握解題步驟,學會用線段圖分析問題。c情感

38、、態(tài)度與價值觀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前準備課件板書設計信 息技術的運用教學板塊(注明各板塊設計意圖)教學思考和積累(二次復備)一、 復習導入。1、讀題并說出單位“ 1” 。(1) 黑兔只數(shù)是白兔的45。 (2) 黑兔只數(shù)的45等于白兔只數(shù)。 (3)蘋果的數(shù)量相當于梨的58. (4) 蘋果樹占果園面積的58。(5)鋼筆的價錢比圓珠比貴132、口頭列式(1)小紅有 120 元壓歲錢,買文具用了13,買文具用了多少錢?(2)汽車每小時可行80 千米,火車每小時比汽車快45,火車每小時比汽車多行多少千米?二、探索新知1、出示例題 9。人心臟跳動的次數(shù)隨年齡而變化。青少年心跳每分鐘約 75

39、 分,嬰兒每分鐘心跳的次數(shù)比青少年多54。嬰兒每分鐘心跳多少次?(1)學生獨立讀題后, 交流從題目中獲得的信息。完成教材例題9中“閱讀與理解”的填空。(2)分析與解答。找單位“ 1” 。提問:題目中的54是把誰看作單位“ 1”?(青少年每分鐘心跳的次數(shù))畫線段圖進行分析。交流畫線段圖的方法:題目中有“青少年”和“嬰兒”兩種量,一般要用兩條線段來表示; 畫線段圖時, 把單位“1”的量畫在上面,比較量畫在下面;把單位“ 1”的量平均分成 5 份,嬰兒心跳次數(shù)比青少年多的部分相當于5 份中的 4 份。教師結合學生的交流情況板書線段圖:“1”青少年: 75次比青少年多54嬰兒:?次交流解題思路。學生結

40、合線段圖,在小組內交流解題思路。獨立解答。教師巡視,輔導有困難的學生。全班交流。組織交流匯報,匯報時讓學生說說是根據(jù)哪種解題思路進行解答的。解法一: 75+7554解法二: 75(1+54)75+60 7559135(次)135(次)(3)回顧與反思?;仡櫡治鲱}意時采用的方法以及采用這種方法的好處。檢驗計算結果的合理性。2、教材第 15 頁“做一做”(1)學生讀題,理解題意。(2)介紹有關“噪音危害”的知識。(3)學生嘗試畫線段圖進行分析與解答。(4)組織全班交流。3、小結。 “已知一個數(shù)比另一個數(shù)多(少)幾分之幾,求這個數(shù)”的問題,解決這類問題時,我們可以先從關鍵句中找出單位“1” ,然后畫

41、出線段圖來弄清解題思路,再解答。三、全課小結再實踐(課堂、課后作業(yè))設計教學反思(信息化技術的運用、是否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第一單元第 11 課時課 題 名 稱分數(shù)乘整數(shù)教學目標a知識與能力熟練解答連續(xù)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和比一個數(shù)多(或少)幾分之幾的數(shù)是多少的實際問題。b過程與方法掌握解決問題的思路,學會畫圖分析數(shù)量關系。c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在練習過程中培養(yǎng)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前準備課件板書設計信 息技術的運用教學板塊(注明各板塊設計意圖)教學思考和積累(二次復備)一、 快樂熱身1、六( 1)班有 50 人,女生人數(shù)占52,把()看作單位“ 1” ,意思是()是()的52等量關系是

42、() 。2、一個養(yǎng)雞場養(yǎng)雞1200只,養(yǎng)鴨的只數(shù)比雞的只數(shù)多51,養(yǎng)鴨多少只?分析:鴨比雞的只數(shù)多51,說明把雞的只數(shù)看作單位“1” ,鴨比雞多51,就是56511,求鴨的只數(shù)也就是求1200 的56是多少。學生思考后解答,匯報下想法。二、鞏固提升1、出示練習三第 1 題人體血液在動脈中的流動速度是50厘米 / 秒,在靜脈中的流動速度是動脈中的52,在毛細血管中的流動速度只有靜脈中的401,血液在毛細血管中每秒流動多少厘米?(1) 引導學生找到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2) 分析題意,理清解題思路。分析:要求“血液在毛細血管中每秒流動多少厘米”,可以根據(jù)“在毛細血管中的流動速度只有靜脈中的401”

43、這一條件,但因為靜脈中的血流速度不知道,所以這個題要先求出血液在靜脈中的血流速度。解答:214015250()答:血液在毛細血管中每秒流動21厘米2、出示練習三第 2 題海象的壽命大約是40年,海獅的壽命是海象的43,海豹的壽命是海獅的32。海豹的壽命大約是多少年?(1) 、讀題,理解題目意思。(2) 、分析題意,理清解題思路。分析:海獅的壽命是海象的43,是把海象的壽命看作單位“1” ,求海獅的壽命就是求海象壽命的43是多少,也就是 40 的43是多少。海豹的壽命是海獅的32,是把海獅的壽命看作單位“1” ,求海豹的壽命就是求海獅的32是多少。解答:20324340(年)答:海豹的壽命大約是

44、20年。3、雞的孵化期是 21 天,鴨的孵化期比雞長31。鴨的孵化期是多少天?(1) 、讀題,理解題目意思。(2) 、分析題意,理清解題思路。分析: “鴨的孵化期比雞長31”這句話的意思是:鴨的孵化期比雞要長,長的天數(shù)是雞的孵化期的31,這里是把雞的孵化期看作單位“1”. 鴨的孵化期比雞長31,就是34311,求鴨的孵化期就是求 21 的34是多少。解答:28)311(21(天)答:鴨的孵化期是28 天。三、課堂練習練習三第 3、4、6、7 題。再實踐(課堂、課后作業(yè))設計教學反思(信息化技術的運用、是否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第一單元第 12 課時課 題 名 稱分數(shù)乘法的整理與復習教學目標a 知識

45、與能力使學生掌握分數(shù)乘法的計算方法,并能運用這個方法進行相關計算; 使學生能分辨清楚先乘后加減的運算順序,并能熟練地應用乘法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b 過程與方法回顧、整理、練習、訂正。c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前準備課件板書設計信息技術的運用教學板塊(注明各板塊設計意圖)教學思考和積累(二次復備)一、匯報本單元內容回憶整理方法師:我們已經學習了分數(shù)乘法這一單元的內容,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對這些知識進行整理。大家回憶一下我們應該怎么進行知識的整理和復習?學生回憶單元整理與復習的方法(先將學過的知識呈現(xiàn)出來,再不斷地補充完善,進而找到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最后應用知識

46、解決問題)師:下面我們就按照這個環(huán)節(jié)來完成本單元的整理。二、回顧整理,建構網絡。1、讓學生說一說這個單元你學到了哪些知識?(小組內說一說,適當?shù)臅r機師生進行點評)2、學生在小組內匯報自己整理的資料,并通過與他人交流不斷補充,形成較為全面的知識體系圖。展示自己整理好的分數(shù)乘法的知識。3、小組合作,優(yōu)化整理。(課件演示)分數(shù)乘整數(shù)求幾個相同分數(shù)和的簡便運算計算方法:分子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積作分母。一個數(shù)乘分數(shù)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分數(shù)乘加、乘減及乘法運算定律的靈活運用靈活運用運算定律, 可以使計算簡便。乘法交換律:a b=b a; 乘法結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

47、=a.c+ b.c; 乘法分配律的逆運算:a.c+b.c=(a+b).c 解決問題1、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 是多少。2、稍復雜的求一個數(shù)的幾分之幾是多少。關系式:單位“”的量(一個數(shù))問題所對應的幾分之幾所求問題三、自主檢評,完善提高。(1)2 個 1/5 千克是(),30 米的 2/5 是( ) (2)計算 3/4 7 時,只把()和()相乘,分母是()(3)2 時的 2/3 是( )時,( )分. (4) 某商品打七折 , 是指現(xiàn)價是原價的 ( ). (5) 一媽媽買了一桶色拉油,重5l, 用去 1/5, 用去()l, 還剩()l. (6)在( )里填上、 = 3/7 5( )3/7 3/7

48、5( ) 53/7 (7) 幼兒園給小朋友分糖 , 每天分出 1/5 千克,3 天一共分出 ( )千克(8)18 的 2/3 比 12 的 1/6 多()2. 判斷(1)4/5 米的 5 倍和 5 個 4/5 米一樣長 .( ) (2) 甲的 1/4 和乙的 1/5 一樣大,甲數(shù)比乙數(shù)大()(3)20 千克增加它的 1/4 后,再減少 1/4, 還是 20 千克( ) (4)6/7乘 30,6 和 30可以進行約分 .( ) 3. 計算 2/9 4= 5/7 2= 5 3/10= 3 4/15= 4、下面各題怎樣計算比較簡便?1/35/163/5(1/5+2/3 )154/75/9+3/7 5

49、/95. 列式計算。 3 個 2/7 是多少?3/8 的 10 倍是多少?6. 解決問題(1)駱駝駝峰中貯藏的脂肪,相當于體重的1/5 ,一頭體重 225 千克的駱駝,駝峰里含有多少脂肪?(2)廣州平均每年日照1608 小時,北京年日照時間比廣州多1/2 ,北京年日照時間大約多少小時?一輛汽車每分鐘走9/10 千米,20 分鐘走了多少千米?一小時呢?拓展應用一瓶可樂約 500克, 笑笑買了 5 瓶, 一共重多少克 ?淘氣喝了 1.5 瓶, 喝去了多少克?智慧爺爺喝了 1/2 瓶, 還剩多少克 ? 四、課堂小結。我們今天復習了有關分數(shù)乘法的知識,還是到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吧。再實踐(課堂、

50、課后作業(yè))設計教學反思(信息化技術的運用、是否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第二單元位置與方向(二)第 1 課時課 題 名 稱根據(jù)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教材第19 頁例 1 及 20頁做一做)教學目標a知識與能力使學生明確可以根據(jù)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b過程與方法使學生了解確定位置的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c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鍛煉身體的意識課前準備課件板書設計信 息技術的運用教學板塊(注明各板塊設計意圖)教學思考和積累(二次復備)一、導入新學期,我們班又迎來了一名新同學,他對于學校的位置還不很熟悉,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給他當向導,讓他盡快熟悉各專用教室的位置

51、。集體來到操場,用手勢表示出東、南、西、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八個方向。二、教學實施1、 出示例 1 師問:東偏南 30是什么意思 ? 小組討論 ,然后集體訂正答案。師問:如果只有這個條件,能夠確定臺風中心的具體位置嗎?小組討論,說說各小組的想法。師問:如果只知道臺風中心到a 市的距離,能夠確定臺風中心的具體位置嗎?經過討論,使學生明確:想確定一個物體的準確位置,只知道方向或距離是不行的,要同時知道這兩個條件才行。師問:前面我們已經掌握了準確確定位置的方法,那怎么求臺風大約多少小時到達a 市?學生:根據(jù)“速度時間 =路程”這一關系可以求出。60020=30(小時)答:臺風大約 30 小時后

52、到達 a 市。2、嘗試練習。(1)出示教材第 20 頁的“做一做”。(2)說出八個方向。(3)看一看:從圖中你獲取了哪些信息?(4)出示要解答的問題。a、學校在小明家北偏東 25的方向上,距離是400米。b、書店在小明家東偏南30的方向上,距離是200 米。c、郵局在小明家西偏南35的方向上,距離是500 米。d、游泳館在小明家西偏北40的方向上,距離是600米。(5)想一想。解決這些問題,需要什么工具?(量角器、直尺)(6)嘗試獨立完成。再實踐(課堂、課后作業(yè))設計教材第 23、第 24 頁練習五的第 14 題。教學反思(信息化技術的運用、是否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第二單元第 2 課時課 題 名

53、 稱根據(jù)方向和距離在圖上標出物體的位置(教材第20 頁的例 2 及第21 頁做一做)教學目標a知識與能力使學生知道如何根據(jù)方向和距離,在圖上標出物體的位置。b過程與方法培養(yǎng)學生相互交流的習慣。c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從各種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課前準備課件板書設計信 息技術的運用教學板塊(注明各板塊設計意圖)教學思考和積累(二次復備)一、導入:回憶上節(jié)課所學知識。二、教學實施1、學習在圖中標出物體的位置。(1)確定 a 市的四個方向。(東、南、西、北)(2)分組合作。(3)交流各組繪制方法。(4)比較各種方法。(5)介紹畫法。請一名學生演示平面圖形的一般畫法: 先確定 b 市和 c 市的方向

54、,再確定角度,最后確定距離。2、展示交流繪制結果?;ハ嘟涣鳎嘣u價,查找差距,進行改進。3、嘗試練習。(1)確定校園的四個方向。(2)觀察校園內建筑物的位置。(3)分組合作。小組合作繪制,并嘗試用語言敘述繪制方法。在小組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學生要明確在圖上標出建筑物的位置時,要先確定方向,再確定距離。(4)交流各組繪制方法。(5)比較各種方法。說說哪種繪制方法更簡便、更清楚。(6)介紹畫法。請一名學生演示平面圖形的一般畫法:先確定某建筑物的方向,再確定角度,最后確定距離。三、課堂作業(yè)設計教材第 24、第 25 頁練習五的第 57 題。再實踐(課堂、課后作業(yè))設計教學反思(信息化技術的運用、是否

55、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第單元第 3 課時課 題 名 稱描述簡單的路線圖教學目標a知識與能力使學生掌握在位置變化的情況下,判斷行走的方向和路程。b過程與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c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增強學生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課前準備課件板書設計信 息技術的運用教學板塊(注明各板塊設計意圖)教學思考和積累(二次復備)一、導入 1、游戲辨認方向。2、游戲找朋友。一人說出方向和大約角度,另一人確定這個位置上的同學。二、教學實施 1、學習例 3。(1)課件出示主題圖。(2)觀察主題圖。說說你從圖中了解到什么信息。(3)小組合作。老師出示問題,學生分組討論并解決。(4)全班匯報。(5)相互質疑。(6)交流解決

56、問題的經驗、體會和感受。2、應用實施。說一說今天所學的知識,在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三、課堂作業(yè)設計1、教材第 22 頁“做一做”。2、教材第 26 頁練習五的第 8 題。3、教材第 26 頁練習五的第 9 題。四、思維訓練再實踐(課堂、課后作業(yè))設計根據(jù)所給信息畫出越野行進路線。(1)在起點的東偏北40方向距離 400千米的地方是 1 號位置點。(2)在 1 號位置點的西偏北25方向距離 200千米的地方是 2 號位置點。(3)終點在 2 號位置點西偏南 20方向距離 300 千米的地方。教學反思(信息化技術的運用、是否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第三單元第 1 課時課 題 名 稱1、倒數(shù)的認識教學

57、目標a知識與能力1、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研究、類推等數(shù)學活動,理解倒數(shù)的意義,總結出求倒數(shù)的方法。b過程與方法2、通過互助活動,培養(yǎng)學生與人合作、與人交流的習慣。c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3、通過自行設計方案,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索和創(chuàng)新的意識。課前準備課件板書設計倒數(shù)的認識倒數(shù)的意義:乘積為 1的兩個數(shù)互為倒數(shù)。0 沒有倒數(shù), 1 的倒數(shù)是 1。信 息技術的運用教學板塊(注明各板塊設計意圖)教學思考和積累(二次復備)一、導入1、課件出示。找一找下面文字的構成規(guī)律。學生分組交流,找出文字的構成規(guī)律。2、按照上面的規(guī)律填數(shù)。85()()32()()21()()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樣的數(shù)倒數(shù)。二、

58、教學實施1、師:關于倒數(shù),你想知道什么?2、學習倒數(shù)的含義。(1)學生觀察教材第28 頁主題圖。(2)學生根據(jù)所舉的例子進行思考,還可以與老師共同探討。(3)學生反饋,老師板書。學生可能發(fā)現(xiàn):每組中的兩個數(shù)相乘的積是1。每組中兩個數(shù)的分子和分母的位置互相顛倒。每組中兩個數(shù)有相互依存的關系。(4)舉例驗證。(5)學生辯論:看誰說得對。(6)歸納:乘積是 1 的兩個數(shù)會為倒數(shù)。3、特殊數(shù): 0和 1。板書: 0 沒有倒數(shù), 1 的倒數(shù)是它本身。4、求倒數(shù)的方法。(1)出示例 1. (2)歸納方法:你是怎樣求一個數(shù)的倒數(shù)的?板書:分子和分母調換位置。5、反饋練習。(1)完成教材第 28 頁的“做一做

59、”。學生獨立解答,老師巡視。(2)完成教材第 29 頁練習六的第 1-5 題。再實踐(課堂、課后作業(yè))設計1、找一找下列各數(shù)中哪兩個數(shù)互為倒數(shù)。2 348187 1 67711 0 437621 6 2、填空。(1)34的倒數(shù)是() , ()的倒數(shù)是67。(2)10 的倒數(shù)是() , ()的倒數(shù)是 1。(3)21的倒數(shù)是() , ()沒有倒數(shù)。教學反思(信息化技術的運用、是否有效達成教學目標)第二單元第 1 課時課 題 名 稱2、分數(shù)除法教學目標a知識與能力1、通過對比兩個除法算式與一個乘法算式,比較已知數(shù)和得數(shù),理解并概括出分數(shù)除法的意義。b過程與方法2、掌握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的計算方法。c情感、

60、態(tài)度與價值觀3、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課前準備課件板書設計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等于分數(shù)乘這個數(shù)的倒數(shù)。信 息技術的運用教學板塊(注明各板塊設計意圖)教學思考和積累(二次復備)一、導入1、出示例 1。2、改編條件和問題,用除法計算。二、教學實施1、初步理解分數(shù)除法的意義。師問:如果將一盒重85千克的水果平均分成5 份,求其中一份是多少千克,該怎樣計算?學生試著列出算式。引導觀察:這幾道算式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分數(shù)除法是什么樣的運算?它的意義和整數(shù)除法的意義是否相同?2、歸納概括分數(shù)除法的意義。3、分數(shù)除以整數(shù)。(1)出示例 1. 引導學生分析并用圖表示數(shù)量關系。師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