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說練習題及答案_第1頁
馬說練習題及答案_第2頁
馬說練習題及答案_第3頁
馬說練習題及答案_第4頁
馬說練習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八年級語文周清(三)試卷馬說復習題精選資料,歡迎下載班級姓名分數(shù)、文學常識(7分)1、本文作者,字,代家。其散文尤為著名,有的美譽。后世稱其為二、解詞(9分)駢死于槽櫪之間()一食或盡粟一石()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只辱于奴隸人之手()三、用原文填空。(25分)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為之一。不以千里稱也()食不飽()策之不以其道()執(zhí)策而臨之()。( 2 分)°( 3 分)千里馬可悲的遭遇: (2 分)點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2分)人們常用文中兩句話概括自己懷于不遇,這兩句話是:,。(2 分)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表達了才能之

2、士的悲憤的句子:? 。 (3 分)文中韓愈說明庸者“不知馬”的具體表現(xiàn)的句子是:, 。 (3 分) 有一個名人曾說過:“世上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庇纱耍覀兟?lián)想到本文中的一句話是:, 。 (2 分)文中哪句話包含了一個反題,指明了千里馬對伯樂的依賴關系:, 。(2 分)(10) 人驟然得志,官職升得很快,用一個與馬有關成語來比喻: 。(2分)(11)在封建社會里,有才能的人被壓制、埋沒,而一個人一旦得勢,則親朋好友即使平庸也跟著發(fā)達,所謂“一人得道, ”。(2分)四、翻譯(18分)(1)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2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

3、能千里也?(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5)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6)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四、課文理解(共 41分)1、本文作者借千里馬和伯樂的傳說,巧妙地運用比喻的手法,表達作者憤慨的情感。說說伯樂,千里馬和“食馬者”、“策馬者”分別比喻什么? (3分)2、首句“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分)指明了千里馬和伯樂的什么關系? ( 2分)3、“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分)5、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甭?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你對這幾句話的理解?(4分)6、 “安求其能千里也? ”一句用了

4、什么修辭方法?其作用是什么?(6分)7、 找出文中描寫“食馬者”平庸、愚妄淺薄的語句,并說明其修辭方法有作用?( 6分)8、 本文結尾兩句,對全文有什么作用?(4分)9、你怎樣理解文中表現(xiàn)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6分)10、 本文借千里馬說明了伯樂的重要性,三國演義中稱得上是千里馬的是哪兩匹馬,其最終主人分別是誰? (4分)參考答案:一、基礎知識15 略二、閱讀研究6 伯樂: 識別人才, 利用人才的封建統(tǒng)治者。 千里馬: 有才能的人。 食馬者和策馬者: 埋沒人才,愚妄淺薄的統(tǒng)治者。7 提出中心論點, 開篇點出論證的前提,有提挈全文的作用。指明千里馬對伯樂的依 賴關系。8 統(tǒng)治者昏庸淺薄,世上缺少

5、識別人才的伯樂。9 憤世嫉俗, 對統(tǒng)治者不能識別和選拔重用人才的不滿,對被壓制折人才的同情,以 及自己懷才不遇的抑郁心情。10 有了伯樂,才會有千里馬,如果沒有伯樂,即使有千里馬,也不能被人發(fā)現(xiàn),也 就等于沒有千里馬,說明伯樂對千里馬的命運起決定作用。11 反問。表達作者憤怒譴責“食馬者”的思想感情,增強了語言的氣勢。12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排比,使文章具有辛辣的 嘲諷,把“食馬者”的平庸無能寫得淋漓盡致,增強了語言的氣勢。13 對千里馬的遭遇的深切同情,對封建統(tǒng)治者埋沒人才,摧殘人才表示強烈憤慨。14 點明文章主旨。 “不知馬”三個字是文章主旨所在。15 千里馬

6、的特性。16 對封建統(tǒng)治者不能識別人才、摧殘人才、埋沒人才的現(xiàn)象表達了強烈的憤慨。17 作者主張通過伯樂發(fā)現(xiàn)人才。 這種人才觀具有片面性, 選拔人才可多途徑多層次、 多方面選拔。18 可以圍繞千里馬應充實自己并主動抓住機遇展露才華,而伯樂應該是不拘一格來 發(fā)現(xiàn)人才。19馬說強調(diào)的是要善于發(fā)現(xiàn)人才,重用人才;而龔自珍則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呼喚 能拯救天下的人才。20言之成理即可。如:我認為千里馬自身素質(zhì)更重要。千里馬應具備自人推銷的能力,不 應一味等待伯樂的賞識,應主動地尋找機會展示自己。21有志難成千里馬;無才可作老黃牛。 22伯樂,槽間千里馬;劉備,隆中決策人。23伯樂識良馬,明主覓賢才。2

7、4賢才無辜逢昏君。25人間難得九方皋。26此題為開放題 ,回答合情合理即可 , 如:應從“普通馬”做起,然后才能脫穎而出。 27識才和選才的方法現(xiàn)在很多,如考試、自薦、組織推薦、競爭上崗等。28 赤兔馬主人是關羽;的盧馬主人是劉備。 29劉禹錫: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30言之成理,例證恰當即可。如認為千里馬重要:因為社會發(fā)展需要人才,而千里馬正是 推動社會發(fā)展的巨大動力,試想如果沒有愛迪生發(fā)明電燈,我們尋找光明的眼睛還要 在黑暗中徘徊多久?31首先應該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 具有堅強的意志。其次應該具有豐富的專業(yè)知識, 這樣 你于能在競爭中游刃有余。再次,

8、還應該具有毛遂自薦的勇氣,自信是成功的一半。32言之成理即可。不同意。我認為千里馬自身素質(zhì)更重要。千里馬應具備自我推銷能力, 不應一味等待伯樂賞識, ,應主動尋找機會。 33需要民主寬松的政治環(huán)境和統(tǒng)治者的知人善用。三、閱讀拓展34王 /者/得/ 曰/ 請35捐:花費遣:派遣 期年:滿一年 市:值36告誡君主,要想得到人才必須有求賢若渴的誠心,要不惜重金。、馬說選自韓愈文選,作者韓愈,字退之,河北昌黎人,唐代著名的文 學家,其散文氣勢雄健有力, 語言精練。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古文運動的倡導者。 有“文起八代之衰 ”的美譽,代表作品昌黎先生集。2、用原文語句填空。 揭示全文中心的句子是其真不知馬

9、也。(主要結論或主旨句) 交代千里馬終身遭遇的句子是只辱于奴隸人之手, 駢死于槽櫪之間, 不以千里 稱也。千里馬最悲慘的遭遇的句子是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表明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的句子是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 表明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是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說明千里馬和伯樂之間的關系的句子是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起領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 文章最能表現(xiàn)統(tǒng)治者平庸淺薄、愚妄無知的句子是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表明作者對千里馬被埋沒的感嘆的句子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有一位哲人說過: “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由此,我們可 以聯(lián)想

10、到馬說中的一句話: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本文的論點是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3、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在原文中的意思。故雖有名馬(即使)只辱于奴隸人之手(這里指受辱而埋沒才能)駢死于槽櫪之間(兩馬并駕)一食或盡粟一石(吃一頓)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飼,喂養(yǎng))與常馬等不可得(等同,一樣)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策之不以其道(驅使,駕馭)(正確的方法)執(zhí)策而臨之曰(馬鞭子)(面對)是馬也(這)4、第一段正面寫世有伯樂的重要性,第二段反面寫世無伯樂的危害性,第三段 是為世上無人識馬的慨嘆。5、第二段的寫作意圖在于譴責:食馬者。6、第二段連用四個 “不”字,源出于食馬者的無知。二、閱讀課文,回答下

11、列問題。1、指出文中的通假字,寫出其本字及含義。答:食馬者 食通飼,喂養(yǎng)。才美不外見 見通現(xiàn),表現(xiàn),顯現(xiàn)。食之不 能盡其材 材通才,才能。其真無馬邪 邪通耶,表示疑問語氣。2、馬說一文題目中的 “說”是什么意思? 答:說,是一種議論性的古代文體,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種現(xiàn)象抒發(fā)作者的 感想。跟現(xiàn)代雜文頗為相似。3、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答:中心論點是: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運用了舉例論證、道理論證、 比喻論證。4、本文在寫作上主要有什么特點?答:托物寓意。5、“千里馬 ”、 “伯樂”、 “食馬者”在本文中有什么深刻含義?答:千里馬比喻人才;伯樂比喻善于識別人才,重用人才的

12、封建統(tǒng)治者; 食馬者比喻埋沒人才,摧殘人才愚妄無知的封建統(tǒng)治者。6、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是什么?就其根本原因談談這篇 文章揭示了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答:直接原因是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揭示了統(tǒng)治者昏庸無道,不識人才,埋沒人才,啥、甚至摧殘人才的在、社會 現(xiàn)實。7、本來應該先有千里馬,然后有伯樂,可韓愈卻認為沒有伯樂就沒有千里馬, 你贊同作者的觀點嗎?答:因為沒有伯樂,即使有千里馬也只能被埋沒。同理,沒有伯樂式的人,即使 有人才,也不能被發(fā)現(xiàn)任用,只會被壓抑而棄之不用。8、如何理解 “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 答:這句話的意思是想要與常馬一樣都達不到

13、。 因為通常數(shù)量的喂養(yǎng), 常馬吃飽 了而千里馬遠沒有吃飽, 沒吃飽的當然比不上吃飽的, 本領自然發(fā)揮不出來。 這 說明千里馬喂養(yǎng)不得法,便無法顯示它的本領。所以遇到不懂馬的 “食馬者”,千 里馬只能有如此遭遇。9、文章結尾處為什么直接引用食馬者所說的 “天下無馬 ”這句話? 答:其目的在于表現(xiàn)封建統(tǒng)治者的 “愚妄無知 ”。10、第三段中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而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這句話運 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有什么作用?答:排比;增強語勢,刻畫食馬者愚妄無知的形象,表達作者對食馬者”辛辣的諷刺和無情的嘲弄。11、本文描述了 “千里馬 ”怎樣的悲慘遭遇?有什么作用?答:只辱于奴隸人之手

14、,駢死于槽櫪之間”,揭示人才終生被埋沒,才能不得 施展的命運。 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揭示人才因 饑餓”而無法展現(xiàn) 才能的無可奈何的痛苦。12、本文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表達了作者對封建統(tǒng)治者埋沒人才,摧殘人才的強烈憤慨和抨擊。13、本文表達了作者什么政治主張? 答:希望統(tǒng)治者善于發(fā)現(xiàn)人才,重用人才,使他們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能和作用。14、文章結尾句 “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表達作者對不知馬的食馬者的嘲諷與憤慨之情。15、文中最具有諷刺性的情景是什么?為什么? 答:是“執(zhí)策而臨之曰: 天下無馬 '一”邊折磨千里馬,一邊慨嘆天下沒有千里馬, 真是絕妙的諷刺,作者生動地刻畫出統(tǒng)治者愚妄無知的形象。16、這篇文章有什么現(xiàn)實意義? 答:告訴人們要任人唯賢,要善于發(fā)現(xiàn)人才,不能壓制、埋沒人才。17、千百年來,懷才不遇之士常常感慨萬千,如果你是當今社會的一個人才,也 不被重用,你將怎么做? 答:在現(xiàn)實生活中,即使沒有遇到伯樂,我也要抓住時機,展示自己的才能,樂 觀向上,積極進取,為社會做出貢獻,讓自己的人生充盈美好。18、請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