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塔工程測量專項施工方案_第1頁
測試塔工程測量專項施工方案_第2頁
測試塔工程測量專項施工方案_第3頁
測試塔工程測量專項施工方案_第4頁
測試塔工程測量專項施工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電三十八所無線測試塔工程工程測量專項施工方案編號 :編制人 :審核人 :審批人 :中 鐵 四 局 集 團 建 筑 工 程 有 限 公 司2006 年 8 月 25 日一、編制說明1.1 工程概況中電三十八所無線測試塔設計高度為120米,110米以下為鋼筋砼圓筒結構, 110 米以上為鋼筋砼框架式觀察室。筒身外壁在60.0m 及110.0m高度處各設鋼構砼觀察平臺一層,每 9 米高設有現(xiàn)澆樓層。 本工程為特種結構工程,筒身高度超過100m,為我公司滑模施工最高的構筑物。1.2 編制依據(jù)(1)依據(jù)業(yè)主提供原始紅線控制樁位和水準點,并附有書面測量交底報告。(2)中電三十八所無線測試塔工程施工圖紙。

2、(3) 工程測量規(guī)范 gb50026-93 。(4) 精密工程測量規(guī)范 jgj/t154314-94。(5) 中短程光電測距規(guī)范jgj/t16818-1997。(6)中鐵四局建筑公司施工測量工作實施細則( 試行) 。二、施工部署2.1 施測程序準備工作測量作業(yè)自檢報驗合格合格進入下道工序2.2 測量小組及任務分工由工程部專業(yè)測量人員及技術人員成立測量小組,測量小組工作由組長全面負責, 施測前對全體人員進行詳細的圖紙交底及方案交底,明確分工, 所有施測的工作進度根據(jù)項目的總體進度計劃進行安排。詳見測量小組人員一覽表及任務分工。測量小組人員一覽表及任務分工序號成員職稱 / 職務工作內容1 組長崔傳

3、斌工程師測量小組的組建, 全面負責小組工作, 根據(jù)工作內容對成員進行分工2 組員李新群工程師觀測 , 資料復核與計算3 胡元春測量員觀測 , 儀器保管、維護與檢校,資料的整理與保管4 王麗平助工觀測5 魏愛萍助工觀測6 任偉測量員觀測7 彭安徽技術員觀測2.3 儀器、工具配備測量中所用的儀器和鋼尺等器具,根據(jù)有關規(guī)定,送具有合肥市儀器校驗資質的檢測單位檢測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在使用過程中應經(jīng)常校核、妥善保管,如果發(fā)現(xiàn)問題應及時檢修,并重新鑒定。測量儀器的選用,詳見測量儀器一覽表。測量儀器一覽表序號名稱型 號單位數(shù)量用途1 經(jīng)緯儀j2-2 臺1 建筑物定位2 水準儀dsz2 臺1 高程測量3 激

4、光垂準儀dzj2 臺1 軸線傳遞4 鋼卷尺jgw-508 把10 測距、檢查5 全站儀leica-tc402 套1 測距、檢查6 測距儀臺1 高程傳遞測量三、場地施工控制測量3.1 平面控制測量3.1.1 平面控制網(wǎng)布設原則(1)平面控制應先從整體考慮,遵循先整體、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則。(2)平面控制網(wǎng)的坐標系統(tǒng)與工程設計所采用的坐標系統(tǒng)相一致,布設呈矩形。(3)布設平面控制網(wǎng)首先根據(jù)設計總平面圖、現(xiàn)場施工平面布置圖。(4)選點應在通視條件良好、安全、易保護的地方。(5)樁位必須采取保護措施,需要時用鋼管進行圍護,并用紅油漆作好標記。3.1.2 建筑平面控制網(wǎng)的布設(1)依據(jù)平面布置

5、與定位原則,結合規(guī)劃院給定的定位樁點,筒體共設置一橫一縱兩條主控軸線,分別為1-3 軸、2-4 軸。(2)主控軸線定位時,均布置引線,橫向控制軸線投測到西邊圍墻上和東邊已有建筑物上或地面上。施測完成后報監(jiān)理、 建設單位確認后,加以妥善保護。按照工程測量規(guī)范要求,定位樁的精度要符合下表要求:等級測角中誤差(” )邊長丈量相對中誤差一級7 1/30000 (3)樁位必須用砼保護, 砌磚維護,并用紅油漆作好測量標記 (詳見下圖:軸線、高程點控制樁埋設示意圖)。3.2 高程控制測量及高程傳遞為保證建筑物豎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場區(qū)內建立高程控制網(wǎng), 根據(jù)規(guī)劃院給定的高程點bm=41.1m ,采用支水準路

6、線, 引測至場區(qū)內建立場區(qū)永久性水準點m1=40.6m。該點也作為以后沉降觀測的基準點。往返觀測進行復測檢查,校測合格后,測設一條閉合水準路線,在場區(qū)建立多個高程豎向控制點, 即半永久性水準點。 以此作為保證豎向施工精度控制的首要條件。3.2.1 高程控制網(wǎng)的等級及技術要求(1)高程控制網(wǎng)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準的精度。(2)半永久性水準點位處于永久建筑物以外,一律按測量規(guī)程規(guī)定的半永久樁的方式埋設,并妥善加以保護。(3)引測的水準控制點,需經(jīng)復測合格后方可使用。(4)高程控制網(wǎng)技術要求高程控制網(wǎng)的等級擬布設三等附合水準,水準測量技術要求如下表:5001400300混 凝 土 樁設 計 室 外

7、地 坪500控 制 點 ( 銅 芯 )1001006鋼 板控 制 樁 埋 設 示 意 圖等級高差全中誤差( mm/km )路線長度(km)與已知點聯(lián)測次數(shù)附合或環(huán)線次數(shù)平地閉合差(mm )三等6 1 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12l3.2.2 水準點的埋設及觀測技術要求(1)水準點的埋設水準點選取在土質堅硬,便于長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方。墻水準點應選設在穩(wěn)定的建筑物上,點位應位于便于尋找、保存和引測。(2)水準觀測的技術要求見下表:等級水準儀型號前后長度(m )前后視距較差( m)前后視距累積差( m )視線離地面最低高度( m )基輔分劃讀數(shù)差(mm )基輔分劃所測高差之差三級ds3 75 2 5

8、 0.3 2.0 3.0 四、施工測量放線4.1 基礎施工測量4.1.1 樁基施工測量本工程地下人工挖孔樁基礎,設計樁徑為1000mm ,總共 27 根樁。采用測設速度較快的全站儀定位。測量時,將全站儀架設在現(xiàn)場地勢較高、通視條件較好的地方,利用規(guī)劃院給定的軸線控制樁逐個定點,在木樁上釘鐵釘,確定樁中心點。4.1.2 土方開挖的抄平放線(1)首先依據(jù)場區(qū)軸線控制樁和邊坡支護施工圖,測放出基坑開挖上口線及下口線,并用白石灰撒出。(2)在土方開挖期間,對于標高的測定,采用專人負責,隨挖隨測的方法。在接近基底時,應將標高點引到基坑內,可在工程樁鋼筋上做記號。作為底板施工階段墊層澆筑、支底板模板的依據(jù)

9、。(3)開挖到槽底標高30cm處,在基坑邊 1/oa軸 1.0 米控制線處架設經(jīng)緯儀,向基坑投測主控線,在木樁上釘鐵釘,確定控制點,并用小白線拉通。然后, 在基坑邊 2-31 軸西邊 1.0 米控制線處架設經(jīng)緯儀,以同樣方法確定主控線。當縱橫主控線投測交叉后,檢查距槽邊尺寸,確定槽寬,修整槽邊。隨挖土進度依次放出各主控線,并放出樁承臺、集水坑等開挖邊線。4.1.3 0.000 以下的高程測量為了保證建筑全高控制的精度要求,在基礎施工中就應注意準確地測設標高。為 0.000 以上的標高傳遞打好基礎。采用水準儀將現(xiàn)場水準點標高引測至基坑內,可在基坑四面的支護坡上畫出整米數(shù)的水平線,作為地下標高測量

10、的依據(jù)。標高控制線應根據(jù)施工需要畫出多處,對于各條標高線,應予校測,誤差較大時(5mm) 應予調整。4.2 上部結構施工測量4.2.1 首層軸線放線與抄平地下結構施工完成后, 在首層平面上采用基礎測量時同樣的方法將軸線投測到首層平面上。首層抄平利用場區(qū)高程控制網(wǎng),將場區(qū)永久水準點引測至筒體上+0.5m處,并用紅油漆作標志,作為標高傳遞的依據(jù)。4.2.2 施工層主軸線的豎向投測(1)軸線控制點的選取取 1-3 軸,2-4 軸交匯點為筒體控制中心點。(2)投測方法a)在承臺控制點處混凝土面上埋設20cm 20cm鋼板,并在鋼板上刻上十字線,上部滑模平臺在對應于下層控制點位置處均預留20cm 20c

11、m傳遞孔。b)在軸線控制點上安置激光垂準儀,利用激光器底端(全反射棱鏡端)所發(fā)射的激光束進行對中,通過調節(jié)基座整平螺旋,使管水準器氣泡嚴格居中。c)在滑模平臺預留孔處,放置接受靶。d)接通激光電源,啟動激光器發(fā)射鉛直激光束,通過發(fā)射望遠鏡調焦,使激光束會聚成紅色耀目光斑,投射到接受靶上。e)移動接受靶,使靶心與紅色光斑重合,固定接受靶,并在預留孔四周作出標記,此時,靶心位置即為軸線控制點在該樓面上的投測點。4.2.3 高程傳遞(1) 測量方法如圖 1 所示,a和 b 分別為地面和井上設置的高程控制點,y 為儀器中心位置, f 為棱鏡位置。由于高差是指兩水準面間沿鉛垂的距離,所以 yf理論上應在

12、鉛垂上, 故選一參考基準線vw ,可通過單錘擺動法、激光鉛直儀法等方法確定vw( 該過程稱為投點 ) , 只要保證 yf與vw 平行,便認為 yf處于鉛垂方向,可直接測定yf長度 s;在井上和井下用水準測量或三角高程測量方法測得ay 、 fb的高差 h1、 h2; 從而得到 b 的高程:hb=ha+h1-s+h2 (1) 圖 1 通過豎井導入標高示意(2)保證傳遞高程的精度和提高效率的措施按照測距儀的幾何尺寸, 參照儀器箱內塑料泡沫模型制作一木質支架,將儀器穩(wěn)定安全固定于豎井井架平臺上,使望遠鏡大致處于垂直位置,并可觀測井下,同時儀器中心高程便于測定。定線工作要求根據(jù)儀器的井下位置,準確確定井

13、上棱鏡的位置。當井筒較深時,由于豎井的井筒環(huán)境復雜,濕度溫度影響測距,因而氣象元素必須實際測定, 并根據(jù)經(jīng)驗參數(shù)進行氣象改正, 以提高測距精度。為保證傳遞高程的精度, 兩次開機獨立傳遞高程,兩次測量較差小于 0.01m+0.0002sm , 井下測定近井高程點與儀器中心高差和井上測定棱鏡中心至井上高程點高差要和測距同時進行。五、質量安全措施。5.1 質量保證措施(1)測量作業(yè)的各項技術按建筑工程施工測量規(guī)程進行。(2)測量人員全部取證上崗。(3)進場的測量儀器設備,必須檢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內,標識保存完好。(4)施工圖、測量樁點,必須經(jīng)過校算校測合格才能作為測量依據(jù)。(5)所有測量作業(yè)完后, 測

14、量作業(yè)人員必須進行自檢, 自檢合格后,上質量總監(jiān)和責任工程師核驗,最后向監(jiān)理報驗。(6)自檢時,對作業(yè)成果進行全數(shù)檢查。(7)核驗時,要重點檢查軸線問距、縱橫軸線交角以及工程重點部位,保證幾何關系正確。(8)加強現(xiàn)場內的測量樁點的保護,所有樁點均明確標識,防止用錯和破壞。5.2 安全保證措施(1)施測人員進入施工現(xiàn)場必須戴好安全帽。(2)在基坑邊投放基礎軸線時,確保架設的經(jīng)緯儀穩(wěn)定性。(3)二層樓面架設激光經(jīng)緯儀時,要有人監(jiān)視不得有東西從軸線洞中掉落打壞儀器。(4)操作人員不得從軸線洞口上仰視,以免掉物傷人。(5)軸線投測完畢,須將洞上防護蓋板復位。(6)操作儀器時,同一垂直面上其他工作要注意盡量避開。(7)施測人員在施測中應堅守崗位,雨天或強烈陽光下應打傘。儀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