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專業(yè)知識_第1頁
中藥學專業(yè)知識_第2頁
中藥學專業(yè)知識_第3頁
中藥學專業(yè)知識_第4頁
中藥學專業(yè)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藥學專業(yè)知識(一)第1講學習目標學習方法中藥學部分主要包括中藥基本理論和常用中藥的性能、功效、主治病證及其他應用知識和技能等,是執(zhí)業(yè)藥師必備的中藥專業(yè)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中藥為數(shù)眾多,內容復雜,涉及面廣。不容易抓住重點,普遍反映是:藥味眾多,容易混淆,不易記住。如何學習中藥學談幾點看法:一、抓住重點,掌握功效中藥的基本理論和具體藥物的功效、應用是本學科的重點,掌握功效又是學好中藥學的關鍵。功效與藥性主治證是密切相關的,學習時一方面要運用性味歸經等藥性理論分析功效,理解其含義,同時要以功效聯(lián)系主治證,使功效落到實處。例: 黃連瀉火功效與苦寒性味密切相關,苦泄降,寒清熱,能清泄火邪,由于它歸心經

2、、胃經、肝經故以清心火、胃火,肝火見長,適用于心火亢盛的熱病神昏,心煩失 眠,口舌生瘡,胃火所致的脘痞嘔吐及肝火目赤等。這樣以瀉火功效為中心將性味,歸經和主治證聯(lián)系起來,既加深了對黃連瀉火功效的理解,又突出了重點。學習到后期可將前后章節(jié)相關的功效進行聯(lián)系比較,可加深功效概念及相互關系的理解如行氣與補氣,化濕與利濕,祛風與息風等等。以行氣與補氣治脾胃病為例, 行氣藥大多辛溫,能通暢氣機。脾胃氣滯證為適宜;補氣藥大多甘溫,善補脾胃之氣;脾胃氣虛者為宜。此外,亦可將相對的功效進行比較。如升陽與潛陽,瀉火與 補火,宣肺與斂肺等等。二、把握共性,注重特性中藥學是按藥物的功用分類的,同一章節(jié)的藥物既具有共

3、同的功效主治范圍,又分別具有各自的特點。學習時只要掌握本章節(jié)總的功能、主治則本章節(jié)所含藥物的主要功效主治證就把握住了,然后再分別記憶每味藥各自所具有的其他方面的作用。這樣既容易記憶,又不易混淆。對性味歸經、用量用法、配伍等內容也同樣要區(qū)別對待。如理氣藥大多辛溫芳香,這是普遍性,而苦楝子卻苦寒,屬特殊性要特別注意。再如礦物藥由于質地重,一 般可用30克左右,而朱砂雖是礦物藥,但是毒只可用o.3-1.5克。檳榔的一般用量在5-10克左右,但治絳蟲病需用量60-90克,量小難以取效,再 以用法為例,大多數(shù)藥物可以入煎劑,但逐水藥甘遂有效成份不溶于水,驅蟲藥雷丸受熱后有效成份破壞,均不宜入湯劑。至于配

4、伍記一些常用的、特殊的配伍方 法,重點熟悉其意義。如桂枝配白芍,附子配干姜,黃連配肉桂等。總之,學習時應區(qū)別內容是屬于普遍性還是特殊性的,而予以分別對待。對普遍性的內容可予總的掌握,對特殊的內容則須重點記憶。因此,既不要毫無區(qū)別地逐條硬記,也不要把特殊內容作一般普遍性對特輕易滑過。而特別要注意掌握其特殊性。三、歸納分析、明辨異同中藥為數(shù)眾多,而一味藥常有數(shù)種功效,內容復雜,容易混淆。其實藥物之問是有其內在聯(lián)系的,學習時可以將有可比性的藥物進行歸納分析,比較其異同點。從而進一步加深理解和掌握所學中藥的性能、功效及適應證等內容。將功效相近的藥物進行對比,比較其異同點,如麻黃與桂枝,石膏與知母,半夏

5、與南星等。通過分析對比加深印象,便于理解掌握。將主治證相近的藥物進行比較, 有利于全面理解功效,指導臨床正確用藥。如黃連、干姜、黨參均能治泄瀉,但其功效有異,主治有別。同樣的如均治咳喘的麻黃、黃芩、北沙參、五味子;均治嘔 吐的干姜、半夏、竹茹、藿香等。 同一藥物因品種不同,炮制不同及藥用部位不問其性味功效主治也有差別,通過比較可加以區(qū)別,避免混淆,如川貝母與浙貝母,生地與熟地,生大黃與制大黃,附 子與烏頭等。在學習過程中注意掌握應用以上學習方法,可以綜觀教材全貌,從縱橫兩方面掌握藥物之問的內在聯(lián)系,使所學中藥學條理化、系統(tǒng)化,從而提綱挈領,執(zhí)簡馭繁地學好中藥學。學習目標1.掌握中藥藥性的含義及

6、藥性理論的內容。2.掌握四氣的含義、確定依據(jù)、表示的效用及其對臨床用藥的指導意義。3.掌握五味的含義、表示的效用與臨床應用。氣味配合的原則及綜合效用。4.掌握升降浮沉的含義、確定依據(jù)、表示的效用、臨床應用及影響升降浮沉的因素。5.掌握歸經的含義、理論基礎、確定依據(jù)及其對臨床用藥的指導意義。6.掌握有毒與無毒的含義、確定依據(jù)、影響因素、引起不良反應的主要原因及使用有毒藥物的注意事項。7.掌握中藥配伍的含義、內容及目的,"七情配伍"的含義、內容及應用原則,君臣佐使的含義及內容。8.掌握配伍禁忌的內容。9.掌握妊娠用藥禁忌的含義及確定妊娠禁用、慎用藥物的原則。10.掌握煎藥時常用

7、的特殊處理法。11.熟悉神農本草經、本草經集注、新修本草、經史證類備急本草本草綱目、本草綱目拾遺、中華本草的作者、成書年代和學術價值。12.熟悉中藥劑量的含義。市制與公制計量單位的換算、確定劑量的依據(jù)及服藥方法。13.了解飲食禁忌的含義、內容。第一章歷代本草代表作簡介神農本草經成書于東漢末期 (公元二世紀 ),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藥學專著,本書載藥 365 種,是漢以前藥學知識和經驗的總結。根據(jù)各種藥物的效果將其分為上中下三品,共記載病名170余種,包括內、外、婦、兒各科。書中還簡要而完備地記述了藥學的基本理論。神農本草經集注魏晉南北朝時期本草代表作,作者陶弘景,成書于公元500年左右,神農本草經

8、集注,對神農本草經條文逐一注釋、發(fā)揮,對魏晉以來三百余年間藥學的發(fā)展作了總結,載藥達七百三十種。又創(chuàng)用藥物按自然屬性分類的方法。新修本草隋唐時期本草代表作,唐代顯慶四年(公元 659 年), 李勵、蘇敬等人主持編寫了新修本草,又稱唐本草,全書卷帙浩博,收載中國和外國輸入藥物達 844 種。除本草正文外,還增加了藥物圖譜,開創(chuàng)圖文對照法編撰藥學專著先例,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官修藥典性本草,并被今人稱為世界上第一部藥典。經史證類備急本草宋代本草學代表作,作者唐慎微,成書于1108年,全書共30卷,載藥1746種,附方3000余首。該書圖文并茂,方藥并收,資料翔實,醫(yī)藥結合,集宋以前本草之大成,使大量

9、古代文獻得以保存,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和文獻價值。本草綱目明代本草學代表作,作者李時珍,成書于1578年,李時珍對古代本草學作了全面整理、總結和提高,并吸取了大量的民間藥和外來藥,寫成了偉大的醫(yī)學巨著 本草綱目。該書52卷,附方11000余首,載藥 1892 種。按藥物的自然屬性,分為16綱、60類。這種科學的分類法,是中古本草學最完備的分類系統(tǒng)。本書集我國16世紀以前藥學大成,將本草學發(fā)展提高到一個 空前高度,對世界醫(yī)藥學和自然科學的許多領域做出了舉世公認的卓越貢獻。本草綱目拾遺清代本草學代表作,作者趙學敏,成書于1765,對民間草藥作了廣泛搜集和整理, 于載藥 921 種, 新增藥物達716

10、 種之多。創(chuàng)古本草增收新藥之冠,總結了16-18世紀本草學發(fā)展的新成就,而且還保存了大量今已散佚的方藥書籍的部分內容,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和文獻價 值。中華本草當代本草學代表作,是由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主持,南京中醫(yī)藥大學總編審。全書共34卷,前30卷為中藥,已于1999年出 版,收載藥物8980種,插圖8534幅,引用文獻1萬余種,計約2800萬字。全面總結了中華民族二千余年來傳統(tǒng)藥學成就,集中反映20世紀中藥學科發(fā) 展水平。第二章中藥的性能中藥的性能,是對中藥作用的基本性質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稱藥性,要全面地認識和掌握藥物的性能和作用,必須從不同角度如作用性質、作用范圍、作用強度、作用的益害性等

11、進行認識。藥性理論是中藥理論的核心,主要包括四氣、五味、歸經、升降浮沉、毒性等。中 醫(yī)理論認為,任何疾病的發(fā)生與發(fā)展都是由于致病因素作用于人體,引起機體陰陽偏盛偏衰,臟腑經絡機能失調的結果。藥物防治疾病的基本作用,不外是祛邪扶 正,消除病因,恢復臟腑功能的協(xié)調,糾正陰陽的偏盛偏衰,使機體恢復到陰陽平衡狀態(tài)。藥物針對病情,發(fā)揮治療作用,是由于藥物本身具有的特性和作用,即藥 物的偏性,以藥物的偏性來糾正疾病所表現(xiàn)的陰陽偏盛或偏衰,從而達到治療作用。中藥的作用包括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第一節(jié) 四 氣一、含義四氣又稱四性,即寒熱溫涼四種藥性,它反映藥物在影響人體陰陽盛衰,寒熱變化方面的作用傾向,用以說明

12、藥物作用性質。此外,在寒熱溫涼之外,還有"平性","平性"的含義是指藥性平和,寒熱之性不甚明顯,但實際上仍有偏溫、偏涼之不同。二、確定依據(jù)藥性的寒熱溫涼,是從藥物作用于機體所發(fā)生的反應概括出來的,是與所治疾病的寒熱性質相對應的,即藥性的確定是以用藥反應為依據(jù),病證寒熱為基礎。凡能夠減輕或消除熱證的藥物,屬于寒性或涼性;反之,能夠減輕或消除寒證的藥物,屬于溫性或熱性。三、所示效用四氣,從本質上而言,只有寒熱二性。一般來講,凡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熱毒作用的藥物,性屬寒涼,如黃芩、黃連、黃柏、大黃等;凡具有溫里散寒、補火助陽、溫經通絡、回陽救逆作用的藥物,

13、性屬溫熱,如附子、干姜、肉桂等。注意:應用藥物必須對證,如不對證,藥物的偏性會對人體造成傷害。四、具體表述寒、熱、溫、涼、平是對藥物四氣的概括性表述,在具體表述時,除上述五種外,通常還標以大熱、大寒、微溫、微寒等予以區(qū)別,是對中藥四氣程度的進一步區(qū)分。五、陰陽屬性四氣中溫熱與寒涼屬于兩類不同的性質,溫熱屬陽,寒涼屬陰。六、對臨床用藥的指導意義:辨證用藥1.據(jù)病證的寒熱選擇相應的藥物:寒證 熱藥;熱證 寒藥2.據(jù)病證的寒熱程度的差別選擇相應的藥物。大寒證(亡陽證) 大熱藥(附子、肉桂)微寒證 (脾胃虛寒證) 溫性藥(煨姜)3.寒熱錯雜者則寒熱并用。4.真寒假熱,用熱藥,真熱假寒用寒藥。第二節(jié) 五

14、 味一、含義五味是指藥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的辛、甘、酸、苦、咸五種藥味,它既是藥物作用規(guī)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藥物真實滋味的具體表示。此外還有淡味和澀味,但長期以來將澀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屬關系,故習稱五味。二、確定依據(jù)五 味的確立一方面是通過口嘗而獲得,如黃連、黃柏之苦,甘草、枸杞之甘,烏梅、木瓜之酸,芒硝之咸等,但更主要的是以藥味與療效的關系為依據(jù),通過大量臨床 實踐進行不斷的歸納、整理而總結出來的。如葛根、石膏均能透熱解肌,即云其味辛,但實際口嘗卻并無辛味。故五味的實際意義,一是標示藥物的真實滋味,二是 提示藥物的不同功效。三、所示效用及臨床應用辛:能散、能行,有發(fā)散、行氣、活血等作

15、用。一般治療表證的藥物如麻黃、薄荷;治療氣血阻滯的藥物如木香、紅花,都有辛味。一些具有芳香氣味的藥物,往往也標上"辛",亦稱辛香之氣,除有能散、能行的特點外,還包含了芳香辟穢,芳香化濕,芳香開竅等作用。辛味藥多辛散燥烈,易耗傷氣陰(津),故氣虛、陰(津)虧,表虛多汗等不宜用。甘:能補、能緩、能和,即有補虛、和中、緩急、調和藥性的作用。如人參大補元氣,熟地滋補精血,飴糖緩急止痛,甘草調和諸藥等。某些甘味還具有解藥食中毒的作用,故又有甘能解毒之說,如甘草、綠豆等。淡味附于甘,能滲、能利,有滲濕利水的作用,多用于水腫、小便不利等證,如豬苓、茯苓、薏苡仁等。甘味多膩滯,易助濕礙脾,

16、脾虛濕滯勿用甘味滋補,古人有"中滿忌甘"之說。酸:能收、能澀,有收斂固澀作用,多用于體虛多汗,久瀉久痢,肺虛久咳,遺精滑精,尿頻遺尿等正虛無邪之滑脫不禁所致諸證。如五味子澀精、斂汗,烏梅斂肺止咳、澀腸止瀉等。澀味附屬于酸,亦具有收斂固澀作用,如龍骨、牡蠣澀精,赤石脂澀腸止瀉,烏賊骨收斂止血、固精止帶等,但酸味與澀味相似而不盡相同,如酸能生津開胃、酸甘化陰等,皆是澀味所不具備的。酸能斂邪,故有實邪者勿用。苦:能泄、能燥、能堅。泄即通泄、降泄和清泄,如大黃通下瀉火為通泄,杏仁降氣平喘為降泄,梔子清熱瀉火為清泄;燥即燥濕,用于濕證,濕證有寒濕、濕熱的 不同,故苦味藥相應地分為苦寒

17、燥濕和苦溫燥濕二類,如黃連苦寒用于濕熱證,蒼術苦溫用于寒濕證。堅陰含義有二,一是通過瀉火而達到存陰的目的,如黃柏、知 母用于腎陰虧而相火亢盛之證。二上指堅厚腸胃,如投用少量苦味的黃邊有厚腸止泄作用。此外,藥理研究表明,少量苦藥有開胃進食的作用,但服用過量,反能傷胃,臨床上對蘆薈、穿心蓮等極苦的藥物,多采取入丸、裝膠囊吞服等用法,以減少對胃的刺激,避免惡心、嘔吐等副作用。因苦能燥,易傷陰津,陰津不足者不宜用。咸:能軟、能下,有軟堅散結和瀉下通腸作用,多用于瘰疬、癭瘤、痰核等病證。如海藻、昆布消散瘰疬,鱉甲軟堅散結,芒硝瀉下通便等。此外,咸味還能入腎補腎,如紫河車、鹿茸、蛤蚧等能補腎壯陽益精。咸又

18、入血,如犀角、玄參味咸入血分而有涼血的作用。但咸味藥不宜多食,尤其是高血壓動脈硬化者更是如此,另有的咸味藥有傷脾胃,如芒硝,脾虛便溏者慎用。四、陰陽屬性辛甘淡屬陽,酸苦咸屬陰五、氣味配合四氣和五味分別從不同角度說明藥物的作用,氣偏于定性,味偏于定能,二者合參才能較全面地認識藥物的作用和性能。氣味配合原則有二:一為任何氣與任何味均可組配,二為一藥中氣只能有一,而味可以有一個,也可以有二個或更多。味越多,說明其作用越廣泛。氣味配合規(guī)律有二:一為氣味均一,二為一氣二味或多味。氣 味配合與療效的關系:氣味相同,作用相近,如麻黃、紫蘇均味辛性溫而發(fā)散風寒;氣同味異,功能不同,如浮萍辛寒能發(fā)汗清熱,蘆根甘

19、寒能清熱生津,黃連苦寒 能清熱瀉火,牡蠣咸寒能育陰潛陽;味同氣異,功效有別,如石膏甘寒能清火生津,石斛甘涼清熱生津,黃芪甘溫能補氣升陽,山藥甘平能平補脾肺腎;一氣多味, 作用廣泛,如白術苦甘,苦能燥濕,甘能補脾。四氣五味是中藥性能的核心內容,對指導臨床用藥有著重要意義。第三節(jié) 升降浮沉一、含義升降浮沉是對藥物作用趨向的概括。二、確定依據(jù)1、藥物的質地 藥物所具有的升降浮沉特性與藥物的質地有關,花、葉、皮、枝等質輕的藥物大多是升浮的,而種子、果實、礦物、貝殼等質重者大多是沉降的。2、藥物的氣味厚薄 凡氣味薄者多主升浮,如蘇葉、銀花,氣味厚者多主沉降,如熟地、大黃等。3、藥物的性味 藥性升浮的,大

20、多具有辛甘之味和溫熱之性,藥性沉降的大多具有酸苦咸澀之味和寒涼之性。4、 藥物的效用 藥物的臨床療效是確定其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據(jù)。凡具有升陽發(fā)表、祛風散寒、涌吐、開竅等功效的藥物,都能上行向外,藥性是升浮的;而具有瀉下、清熱、利尿滲 濕、重鎮(zhèn)安神、潛陽熄風、消積導滯、降逆、收斂及止咳平喘等功效的藥物,則下行向內,藥性都是沉降的。但有少數(shù)藥物,升降浮沉的性能不明顯,或存在著既升浮又沉降的"雙向性",如川芎能"上行頭目"(升?。┮造铒L止痛,又可"下行血海"(沉降)以活血調經。掌握藥物升降浮沉性能,可以更好地指導臨床用藥,以糾正機體功能的失調

21、,使之恢復正常,或因勢利導,有助于祛邪外出。四、陰陽屬性升浮屬陽,沉降屬陰五、影響因素每 一味藥物的升降浮沉既是絕對的,又是相對的,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轉化的。影響其轉化的條件主要有兩個方面:即炮制和配伍,如酒炒則升,姜汁炒則散,醋炒則 收斂,鹽水炒則下行;在復方配伍中,性屬升浮的藥物在同較多沉降藥物配伍時,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的制約,反之,性屬沉降的藥物同較多的升浮藥同用,其沉 降之性亦能減弱。故李時珍說:"升降在物,亦在人也。"第四節(jié) 歸 經一、含義歸經是藥物作用的定位概念,表示藥物作用的部位,歸是藥物作用的歸屬,經是指人體的臟腑經絡。歸經就是把藥物的作用與人體的臟腑經絡

22、聯(lián)系起來,用以說明藥物功效的適應范圍,從而為臨床辨證論治提供選擇用藥的依據(jù)。二、理論基礎藥物的歸經是以藏象學說和經絡學說為基礎,以所治病證為依據(jù)而確定的。三、確定依據(jù)1、藥物的特性關于藥物的歸經,古代文獻上又曾將它和"五味"聯(lián)系起來,認為:味酸 能入肝。味苦 能入心。味辛 能入肺。味甘 能入脾。味咸 能入腎。這種歸納,雖然對一部分藥物是符合的,但絕大部分與客觀實際情況并不一,不能作為規(guī)律性來認識。2、藥物的療效如 肺有病變時,常出現(xiàn)咳嗽、氣喘等癥;肝有病變時,常出現(xiàn)脅痛、抽搐等癥;心有病變時,常出現(xiàn)心悸、神志昏迷等。在臨床上,用貝母、杏仁能止咳,說 明它們能歸入肺經;用青皮

23、、香附能治脅痛,說明它們能歸入肝經;用麝香、菖蒲能蘇醒神志,說明它們能歸人心經。由此可見,藥物的歸經也是人們長期 從臨床療效觀察中總結出來的。四、表述方法一般采用十二臟腑經絡法表述,常直接書為歸心、肺、脾、肝、腎等臟腑的名稱,或不提臟腑之名而用經絡的陰陽屬性表述,如少陰、太陰等,有時也將二者結合起來,如少陰心經等。五、對臨床用藥的指導意義掌握歸經,有助于提高用藥的準確性,使臨床用藥更加合理。如頭痛的原因很多,疼痛的性質和部位亦各有不同,羌活善治太陽經頭痛,葛根、白芷善治陽明經頭痛,柴胡善治少陽經頭痛,吳茱萸善治厥陰經頭痛,細辛善治少陰經頭痛,治療時必須考慮到藥物的歸經特點方可提高療效。歸經學說

24、主要闡明藥物作用的定位,與氣味的定性,升降浮沉的定向,構成了中藥"三位一體"的藥性基礎,對于完整地解釋藥物的作用原理有著重要意義。另外還 須注意,歸經所依據(jù)的是用藥后的機體效應所在,而不是指藥物成分在體內的分布,勿將中醫(yī)臟腑經絡定位與現(xiàn)代醫(yī)學的解剖部位混為一談。第五節(jié) 有毒與無毒一、含義毒性是指藥物對機體的損害性。毒性反應與副作用不同,它對人體的危害性較大,甚至可危及生命,為了確保用藥安全,必須認識中藥的毒性,了解毒性反應產生的原因,掌握中藥中毒的解救方法和預防措施。二、確定依據(jù)1、含不含有毒成分:如砒石、馬錢子等含有毒成分。2、整體是否有毒:3、用量是否適當:使用劑量是否

25、適當,是確定藥物有毒無毒的關鍵,未超過人體對藥物的最大承受量,即為無毒,超過則為有毒。有毒藥物的治療劑量與中毒劑量 比較接近或相當,因而治療用藥時安全度小,易引起中毒反應。無毒藥物安全度較大,但并非絕對不會引起中毒反應,如人參、知母等皆有產生中毒反應的報道,這 與劑量過大或服用時間過長等有密切關系。醫(yī)學 教育網 搜集整理三、影響有毒無毒的因素藥物的毒性與品種、入藥的部位、產地、采集時間、貯存、加工炮制、配伍、劑型、給藥途徑、用量、使用時間的長短、在皮膚粘膜施用面積大小以及病人的體質、年齡、性別、種屬、證候性質等都有密切關系,因此,使用有毒藥物時,應從上述環(huán)節(jié)進行控制,避免中毒的發(fā)生。四、引起中

26、藥中毒不良反應的主要原因1、 品種混亂2、 誤服毒藥3、 用量過大4、 炮制失度5、 劑型失宜6、 管理不善7、 療程過長8、 配伍不當9、 辨證不準10、 個體差異五、使用有毒藥的注意事項1、 用量要適當,采用小量漸增法投藥,要忌初用即給足量,以免中毒。2、 采制要嚴格,在保證藥效的前提下,嚴格把住采制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杜絕偽品。3、 用藥要合理,杜絕亂用濫投,孕婦、老幼及體弱者忌用或慎用毒烈之品。4、 識別過敏者,及早予以防治。第三章中藥的應用中藥的應用包括配伍、用藥禁忌、劑量和用法等內容。第一節(jié) 配伍一、含義配伍,就是按照病情需要、治法和藥物性能,有選擇地將兩種以上的藥物合在一起應用的方法。二

27、、目的增強治療效果、擴大治療范圍、適應復雜病情、減少不良反應。三、內容(一)七情配伍七情配伍,除單行外,論述的是單味中藥通過簡單配伍后的性效變化規(guī)律。共有七種情況,故叫做藥性"七情",內容如下:1、單行:2、相須3、相使:4、相畏:5、相殺:6、相惡:。7、相反:以上藥性"七情",除了單行以外,都是說明藥物配伍需要加以注意的。相須、相使,是臨床用藥盡可能加以考慮的,以便使藥物更好地發(fā)揮療效,一般用藥"當用相須、相使者良".相畏、相殺,是臨床使用毒性藥物或具有副作用藥物時要加以注意的,"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殺者"

28、.相惡、相反,是惟床用藥必須注意禁忌的配伍情況,所以"勿用相惡、相反者".(二)君臣佐使1、含義君臣佐使是從多元用藥的角度,論述各藥在方中地位及配伍后的性效變化規(guī)律。它高度概括了中醫(yī)組方原則,是七情配伍的發(fā)展。2、內容君藥:是針對主病或主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又稱主藥。臣藥:是協(xié)助主藥以加強治療作用的藥物,又稱輔藥。其意義有二:一是輔助君藥加強治療主病和主證的藥物,二是針對兼病或兼證起治療作用的藥物。佐藥:有三個意義。一是佐助藥,治療兼證或次要癥狀的藥物;二是佐制藥,用于主藥有毒,或藥性峻烈須加以制約者,即"因主藥之偏而為監(jiān)制之用"之義。這兩 種一般稱

29、為"正佐"法;三是反佐藥,用于因病勢拒藥而加以從治者,如溫熱劑中加入少量寒涼藥,或于寒涼劑中加入少量溫熱藥以消除寒熱相拒,藥不能進的現(xiàn) 象。使藥:有兩種意義。一是引經藥,即引導它藥直達病所的藥物,如治上部疾患用桔梗為引,治下部疾病以牛膝為引等;二是調和藥性的藥物,如方劑中常用甘草、大棗以調和藥性等。第二節(jié) 用藥禁忌用藥禁忌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禁忌、用藥禁忌和服藥時的飲食禁忌,另外還有證候禁忌。一、配伍禁忌是對一般情況下不宜相互配合使用的藥物,包括"十八反"和"十九畏".十八反諸藥: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烏頭反貝母、栝蔞、半夏、白

30、蘞、白芨;藜蘆反人參、沙參、丹參、玄參、苦參, 細辛,芍藥。十八反歌: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蔞貝蘞芨攻烏,藻戟遂芫俱戰(zhàn)草,諸參辛芍叛藜蘆。十九畏歌:硫黃原是火中精,樸硝一見便相爭,水銀莫與砒霜見,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為上,偏與牽牛不順情,丁香莫與郁金見,牙硝難合京三棱,川烏草烏不順犀,人參最怕五靈脂,官桂善能調冷氣, 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順逆,炮檻炙膊莫相依。二、妊娠用藥禁忌凡能損害胎元或可引起流產的藥物,均屬妊娠禁忌。按藥性和毒性的強弱一般分禁用和慎用。禁用藥一般毒性強、藥性猛,屬于絕對禁用,如巴豆、牽牛子、水蛭、土元、麝香、三棱、莪術、大戟、甘遂、芫花、商陸、水銀、雄黃等。慎用藥要

31、根據(jù)病情慎重選擇,要注意用量和時間,一般包括活血祛瘀、行氣破滯、攻下通腸及辛熱滑利等藥,如桃仁、紅花、乳香、沒藥、王不留行、大黃、枳實、附子等。三、服藥時的飲食禁忌服 藥時的飲食禁忌是指服藥期間對某些食物的禁忌,又稱食忌,俗稱忌口。一般忌食生冷、辛熱、油膩、腥膻、粘滑及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引起消化不良,胃腸刺 激,或助熱,助升散,以及斂邪等不良作用。具體病癥具體應用。如胸痹患者,忌食肥肉、脂肪、動物內臟、烈性酒;肝陽上亢,忌食胡椒、辣椒、大蒜、酒等辛熱 助陽之品,脾胃虛弱者,忌食油炸、粘膩、寒冷固硬等不易消化之物;瘡瘍、皮膚病,忌食魚、蝦、蟹等腥膻發(fā)物和辛辣刺激之品等。第三節(jié) 劑量一、含義劑量

32、,就是中草藥在臨床上應用時的分量。是指單味藥的成人內服一日用量。一般包括重量(如若干兩、若干錢)、數(shù)量(如幾只、幾片)、容量(如若干湯匙、若干毫升)等,它們都是常寫于醫(yī)生處方上希望藥房配付的藥量。二、市制與公制計量單位及換算現(xiàn)在臨床處方中草藥的用量,是以舊制一斤十六兩計算的。它們的簡寫方法如下:1 斤=16兩=160錢1兩=30克1錢=3克1分=0.3克1厘=0.03克三、確定劑量的依據(jù)1、藥物的性質性能:2、用藥方法:3、患者的情況:4、因時、因地制宜第四節(jié) 煎服法(一)中藥煎煮法1.煎煮器具以陶瓷器皿中的砂鍋為好。若無陶器,可用白色的搪瓷器皿、鋁鍋代替,但切忌用銅、鐵、錫等制成的器具。2.

33、煎前浸泡提前浸泡的時間,一般以3060分鐘為宜,以種子、果實為主的藥還可延長。夏天氣溫高,浸泡時間可短些,以免腐敗變質;冬天氣溫低,浸泡時間宜長。浸泡藥材的用水,以常溫或溫水(2550)為宜,忌用沸開水。3.煎煮用水現(xiàn)在一般認為新鮮清潔的自來水、河水、湖水、井水、泉水及池溏水都可以作為煎藥用水。4.煎煮火候及時間 煎一般藥宜先武火后文火,即未沸前用大火,沸后用小火保持微沸狀態(tài),以免藥汁溢出或過快熬干。發(fā)散藥及芳香性藥物,應當用武火迅速煮沸數(shù)分鐘后改用文火略 煮1015分鐘即可,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礦物類、骨角類、貝殼類、甲殼類及補益藥,一般宜煮沸后文火久煎30分鐘以上,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5.煎

34、煮次數(shù) 一般來說,一劑藥至少應煎兩次。對質地厚重或滋潤的補益藥等可煎三次或更多。6.應絞渣取汁 藥液濾出后,應將吸附有藥液的藥滓放入雙層紗布或透水性能較好的原色棉布中包好,待稍涼后,加壓絞取藥滓中所吸附的藥液。因為一般藥物加水煎煮后都會吸附 一定藥液,而已溶入藥液中的有效成會可能被藥渣再吸附,如藥渣不經壓榨取汁就拋棄,會造成有效成分損失,尤其是一些遇高熱有效成分容易損失或破壞而不宜久 煎或煎兩次的藥物,藥渣中所含有效成分所占比例會更大,榨渣取汁的意義就更大。7.特殊煎煮法 一般藥物可同時入煎,但部分藥物由于性質、性能及臨床用途、所需煎煮時間不同,入藥方法也不同。(1)先煎 礦物、貝殼類藥物如石

35、膏、磁石、牡蠣等,因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應先煎10-15分鐘左右再納入其它藥同煎;毒性大的藥物如川烏、草烏、附子、天南星等,久煎可降低毒性,也宜先煎后再入它藥同煎,以確保用藥安全。(2)后下 有效成分煎煮時容易揮散或破壞而不耐久煎的藥物,如薄荷、大黃、番瀉葉等,入藥宜后下,待它藥煎煮將成時投入,煎沸幾分鐘即可。大黃、番瀉葉等藥物甚至可以直接用開水泡服。(3)包煎 蒲黃、海金沙等藥材質地過輕,煎煮時易飄浮在藥液面上,或成糊狀,不便于煎煮及服用;車前子、葶藶子等藥材較細,又含淀粉、粘液質較多的藥物,煎煮時容易粘鍋、糊化、焦化;辛夷、旋覆花等藥材有毛,對咽喉有刺激性,這幾類藥入藥時宜用紗布包裹入煎。

36、(4)另煎 人參、西洋參、羚羊角等貴重藥物宜另煎頻頻灌服或再與其它藥同服,以免煎出的有效成分被其它藥渣吸附,造成浪費。(5)烊化 阿膠、鹿角膠等膠類藥,容易粘附于其它藥渣及鍋底,既浪費藥材,又容易熬焦,宜另行烊化,再與其它藥汁兌服。(6)沖服 如芒硝等入水即化的藥及竹瀝等汁液性藥材以及飴糖、蜂蜜,宜用煎好的其它藥液或開水沖服。(7)煎湯代水:灶心土(二)服藥方法口服給藥的治療效果,除受到劑型等因素的影響外,還與服藥時間、服藥的多少、服藥的冷熱等服藥方法有關。1.服藥時間適時服藥是合理用藥的重要方面,具體服藥時間應根據(jù)胃腸的狀況、病情需要及藥物特性來確定??崭狗呵宄课讣笆改c均無食物,此時服

37、藥避免與食物相混合,能迅速進入腸中充分發(fā)揮藥效,故驅蟲藥、攻峻逐水藥、攻積導滯藥宜空腹服。飯前服:飯前胃中空虛,藥物可避免與食物混合,能迅速入腸中,充分發(fā)揮藥效。滋補藥宜飯前服。飯后服:飯后胃中存有較多食物,可減少對胃的刺激,故對胃腸道有刺激的藥物如抗風濕藥宜飯后服;消食藥亦宜飯后及時服用,以利充分發(fā)揮藥效。一般藥物,無論飯前或飯后服,服藥與進食都應間隔1小時左右,以免影響藥物與食物的消化吸收與藥效的發(fā)揮。睡前服:如安神藥宜在睡前30分鐘至1小時服藥;緩下藥亦宜睡前服用,以便翌日清晨排便;澀精止遺藥也應晚間服一次藥。定時服:截瘧藥應在瘧疾發(fā)作前兩小時服藥。不拘時服:急性病則不拘時服。2.服藥多

38、少及次數(shù)一般疾病服藥,多采用每日1劑,每劑分早晚2服或早中晚3服,每服藥液量大約為200250毫升,病情急重者,可每隔4小時左右服藥1次,晝夜不停,使藥力持續(xù),有利于頓挫病勢。應用藥力較強的如發(fā)汗藥、瀉下藥時,服藥應適可而止,以得汗、得下為度,不必盡劑,以免汗、下太過,損傷正氣。嘔吐病人服藥宜小量頻服。中成藥根據(jù)劑型不同及要求可給予片、丸、粒、克等單位藥物服用,小兒根據(jù)要求和年齡酌情減量。3.服藥冷熱 湯藥多宜溫服。如治寒證用熱藥,宜于熱服。特別是辛溫發(fā)汗解表藥用于外感風寒表實證,不僅藥宜熱服,服藥后還需溫覆取汗。治熱病所用寒藥,如熱在胃腸,患者欲冷飲者可涼服;如熱在其它臟腑,患者不欲冷飲者,

39、寒藥仍以溫服為宜。另外,用從治法時,也有熱藥涼服,或涼藥熱服者。另外,中藥劑型種類多樣,應根據(jù)病人的不同情況、藥的劑型等采取不同的服藥方法。一般丸劑、片劑、膠囊、滴丸等用白開水送服,祛寒藥可用姜湯送服,祛風濕 藥宜用黃酒送服,以助藥力;散劑、丹劑、膏劑、細丸以及某些貴重細料藥,可用白開水或湯藥沖服或含服;嘔吐病人在服藥前先服少量姜汁,亦可先嚼少許生姜片 或橘皮,預防嘔吐,湯藥應濃煎少量多次服用;嬰幼兒、危重病人,可將藥調化后喂服,對于神志不清、昏迷、破傷風及其它不能進食者可行鼻飼法將藥液或中成藥調成藥液注入胃中。中藥學專業(yè)知識(一)第2講概述第一章解表藥學習目標:1.掌握解表藥的含義、功效。適

40、應范圍、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分類及各類的性能特點。2.掌握:麻黃、桂枝、紫蘇、生姜、荊芥、防風、羌活、細辛、白芷。薄荷、牛蒡子、蟬蛻、桑葉、菊花、葛根、柴胡。各藥的藥性、功效、特殊用量及使用注意。3.熟悉:香薷、藁本、蒼耳子、辛夷、升麻、蔓荊子。各藥的藥性、功效、特殊用量及使用注意。4.了解:淡豆豉藥性、功效、特殊用量及使用注意。5.掌握麻黃與桂枝,荊芥與防風,桑葉與菊花,柴胡與升麻各組藥物藥性與功效的異同點。6.熟悉麻黃與香薷,紫蘇與生姜功效相似藥物的相同和不同點。7.掌握麻黃配桂枝,麻黃配杏仁,麻黃配石膏,桂枝配白芍,柴胡配黃芩,生葛根配黃芩、黃連各組藥物的配伍意義。概 論念義:以發(fā)散表邪

41、、解除表癥為主要功效的藥物,稱為解表藥。性能功效:多具辛味,主入肺與膀胱經,性善發(fā)散,可使外邪從汗而解。主具發(fā)散解表的功效,兼能宣肺、利水、透疹、祛風濕等。適應范圍:主要用于外感風寒或風熱,出現(xiàn)惡寒、發(fā)熱、頭痛、身痛、無汗(或有汗)、脈浮等表癥者。部分還可用于咳喘、水腫、疹發(fā)不暢及風濕痹痛等。分類及各類的性能特點:念義:以發(fā)散表邪、解除表癥為主要功效的藥物,稱為解表藥。性能功效:多具辛味,主入肺與膀胱經,性善發(fā)散,可使外邪從汗而解。主具發(fā)散解表的功效,兼能宣肺、利水、透疹、祛風濕等。適應范圍:主要用于外感風寒或風熱,出現(xiàn)惡寒、發(fā)熱、頭痛、身痛、無汗(或有汗)、脈浮等表癥者。部分還可用于咳喘、水

42、腫、疹發(fā)不暢及風濕痹痛等。分類及各類的性能特點:分類 性味 功效 主治病證 兼治病證辛溫解表藥 辛溫 發(fā)散風寒,發(fā)汗力強 外感風寒表證 風寒濕痹、咳喘、水腫兼表證辛涼解表藥 辛涼 疏散風熱,發(fā)汗力弱,長于透熱解表 外感風熱表 風熱咳嗽、麻疹不透、目赤多淚配伍方法:使用注意:1、解表藥雖能透過發(fā)汗解除表證,但汗出過多能耗散陽氣,損傷津液,發(fā)汗以微汗為度,中病即止,不可過汗。2、對于多汗及熱病后津液虧耗者忌用。3、對于久患瘡癰、淋病及失血患者慎用。4、入湯劑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揮發(fā)過多而降低療效。各論1、中藥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略)2、配伍應用麻黃配桂枝:風寒表實無汗麻黃配杏仁:治喘咳氣逆功著,

43、證屬風寒束肺者尤佳。麻黃配石膏:肺熱咳喘。桂枝配白芍:治風寒表虛有汗。生葛根配黃芩、黃連:既清熱燥濕解毒,又透熱升陽止瀉,主治濕熱瀉痢初起。柴胡配黃芩:解半表半里之邪熱效強,治少陽寒熱往來效著。3、相似藥物的比較1、麻黃、桂枝:均性溫而能發(fā)散風寒,治風寒表證及風寒濕痹證。不同1:麻黃發(fā)汗力強,惟以風寒表實無汗為用;桂枝發(fā)汗力弱,又能助陽,風寒表實無汗及表虛有汗咸宜。不同2:麻黃善宣肺平喘,治肺氣不宣之喘咳;還能利水退腫,治水腫兼表。桂枝又善溫通血脈、溫陽化氣、溫中散寒,治經寒血滯之月經不調、痛經、經閉,胸痹冷痛,陽虛水腫,痰飲眩悸及虛寒腹痛等。2、荊芥、防風:均能發(fā)汗解表而治風寒感冒。不同1:

44、荊芥微溫平和,生用長于散風,為發(fā)表散風通用藥,又治風熱感冒無汗或汗少者;防風微溫而甘緩不峻,為治風通用之品,發(fā)汗力雖較弱而長于勝濕,凡外感表證無論寒熱或夾濕與否均可投用。不同2:荊芥生用又能透疹療瘡止癢,治麻疹不透、瘡瘍初起兼表及風疹瘙癢;炒炭止血,治吐衄下血及崩漏。3、桑葉、菊花:均善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治風熱感冒或溫病初起、肝陽眩暈、肝經風熱或肝火之目赤腫痛及肝陰不足之視物昏花。不同1:桑葉性寒,作用偏于肺,疏散力較菊花強;能潤肺止咳,治肺燥咳嗽;菊花性微寒,作用偏肝,平肝明目力較桑葉為勝,兼治肝風頭痛。不同2:桑葉能潤肺止咳,治肺燥咳嗽;還能涼血止血,治血熱吐衄咯血。菊花又善清熱解毒,治

45、癰腫瘡毒。4、柴胡、升麻:均為解表升陽之品,麻能升清陽而舉陷,多與黃芪、人參等相伍,治氣虛下陷、臟器脫垂諸證。不同1:雖均能解表,但柴胡苦辛微寒,入肝膽經,主散少陽半表半里之邪,善疏散退熱,主治少陽寒熱往來及感冒高熱;升麻辛甘性寒,入肺與脾胃經,主清散而解表,主治風熱頭痛而少用;不同2:升麻能透疹,治麻疹不透,而柴胡不能。不同3:柴胡又善疏肝解郁,治肝郁氣滯、月經不調、胸脅疼痛;升麻又善清熱解毒,治咽喉腫痛、口舌生瘡、丹毒、溫毒發(fā)斑及熱毒瘡腫。醫(yī) 學教育網 搜集整理5、香薷、麻黃:均能發(fā)汗解表、利水退腫,治表證無汗、水腫及小便不利。香薷微溫,兼和中化濕而祛暑,習稱"夏月麻黃"

46、;,善治暑天感寒飲冷、陽氣被遏之頭痛、形寒、發(fā)熱無汗及腹痛吐瀉;麻黃性溫,發(fā)汗力強,善治風寒表實無汗。此外,麻黃又善宣肺平喘,治肺氣壅遏之咳喘等。6、紫蘇、生姜:均能發(fā)汗解表而治風寒感冒。其中,紫蘇性溫,發(fā)汗力強,又兼理氣,風寒感冒無汗或兼脾胃氣滯者多用;生姜性溫,發(fā)汗力弱,風寒感冒輕癥多用;紫蘇又能理氣寬中、安胎、解魚蟹毒,治脾胃氣滯、胸悶不舒、氣滯胎動及食魚蟹中毒之腹痛吐瀉。生姜又能溫中止嘔,溫肺止咳,解魚蟹及半夏、南星之毒,治胃寒嘔吐,風寒咳嗽,食魚蟹、生半夏、生南星引發(fā)的中毒。第二章清熱藥學習目標1.掌握清熱藥的含義、功效、適應范圍、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分類及各類的性能特點。2. 掌握

47、:石膏、知母、天花粉、梔子、夏枯草、黃芩、黃連、黃柏、龍膽草、生地黃、玄參、牡丹皮、赤芍、金銀花、連翹、蒲公英、大青葉、板藍根、牛黃、魚腥草、射干、白頭翁、敗醬草、青蒿、地骨皮。3. 熟悉:蘆根、淡竹葉、決明子、苦參、紫草、水牛角、青黛。蚤休、穿心蓮、白鮮皮、半邊蓮、土茯苓、山豆根、馬齒覓、紅藤、白花蛇舌草、野菊花、熊膽、白薇、胡黃連。4. 了解:紫花地丁、鴉膽子、垂盆草、秦皮、馬勃、銀柴胡。5.掌握石膏與知母,黃芩、黃連與黃柏,牡丹皮與赤芍,金銀花與連翹各組藥物功用的相同和不同點。6.熟悉蘆根與天花粉的相同和不同點。7.掌握知母配黃柏,知母配川貝母,桅子配茵陳,黃連配吳茉英,黃連配木香,黃柏

48、配蒼術,白薇配玉竹各組藥物的配伍意義。8.了解知母、梔子、黃芩、黃連、生地黃、金銀花、大青葉、牛黃、魚腥草、青蒿各藥的主要藥理作用。概論凡藥性寒涼,以清解里熱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為清熱藥。本類藥藥性大多寒涼,少數(shù)平而偏涼,味多苦,或甘,或辛,或咸。性能清熱、瀉火、涼血、解熱毒、退虛熱,兼能燥濕、利濕、滋陰、發(fā)表等。本類藥主要適用于表邪已解、內無積滯的里熱證,如外感熱病高熱、陰傷內熱、濕熱瀉痢、溫毒發(fā)斑、癰腫瘡毒、陰虛潮熱等。按其性能及臨床應用之別,習慣將本章藥物分為五類。清熱藥的分類及其特點分 類 性 味 功 效 主 治清熱瀉火藥 甘寒或苦寒 清泄實熱郁火 外感熱病氣分高熱證,以及肺熱、胃火、

49、肝火、心火等臟腑火熱證等。清熱燥濕藥 苦寒 清熱燥濕兼以清熱瀉火 外感或內傷之濕熱火毒諸證,如濕溫、暑濕、濕熱中阻、濕熱瀉痢、黃疸、帶下、淋痛、瘡疹,以及諸臟腑火熱證。清熱涼血藥 苦甘寒或咸寒 清熱涼血,兼以滋潤、活血 外感熱病熱入營血之高熱神昏譫語,以及火熱內生之血熱妄行諸證清熱解毒藥 苦寒或辛寒甘寒 清解熱毒 主治外感或內生實熱火毒諸證,如癰瘡腫毒、丹毒、痄腮、咽喉腫痛、肺癰、腸癰、熱毒瀉痢、水火燙傷、蛇蟲咬傷等清虛熱藥 苦咸甘寒多入肝腎經 退虛熱、除疳熱,兼涼血 陰傷發(fā)熱、久病傷陰之骨蒸潮熱,以及小兒疳熱1、里熱兼有表證者,當先解表或表里同治;2、氣分熱兼血分熱者,宜氣血兩清;3、里熱兼

50、陰傷津虧者,要注意祛邪而不忘扶正,輔以養(yǎng)陰生津藥;4、里熱積滯者,宜適當配合瀉下藥;5、里熱兼脾胃虛弱者,宜適當輔以健胃藥。1、 本類藥藥性寒涼,易傷脾胃,凡脾胃虛弱、食少便溏者慎用;2、 熱病易傷津液,清熱燥濕藥易化燥傷陰津,故陰虛津傷者亦當慎用;3、 陰盛格陽、真寒假熱之證,尤須明辨,不可妄投;4、 要中病即止,避免克伐太過,損傷正氣。比較藥物的異同點:1、石膏、知母 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石膏降火力強,并兼解肌,重在清解知母味苦甘質潤兼歸腎經,重在清滋,又能滋陰潤燥通腸,治燥熱咳嗽、陰虛勞嗽、骨蒸潮熱、內熱消渴及陰虛腸燥便秘等。2、蘆根、天花粉:同歸肺胃經,均善清熱生津止渴,治熱病津傷煩渴。

51、相 異的是:蘆根甘寒質輕,作用較緩,善清肺胃之熱而兼透散,治外感熱病初期兼表證、中期高熱煩渴、后期熱退陰傷煩渴成宜;又能清胃止嘔、清肺利尿,且兼祛痰 排膿,治胃熱嘔吐、肺熱咳嗽、肺癰吐膿、熱淋澀痛等。天花粉苦微甘,性微寒,生津之力較強,又兼能清肺潤燥,治肺熱燥咳、痰熱咳嗽帶血;還能消腫排膿,治 癰腫瘡毒、跌打損傷。瘡腫未膿可消,已膿可潰,膿多促排,膿盡不用。此外,將其制成結晶天花粉蛋白注射液,用于抗早孕及中期妊娠引產有效。3、黃芩、黃連、黃柏:均味苦而功善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常相須為用治濕熱、火毒諸證。如濕熱瀉痢、濕熱黃疸、濕熱瘡疹、熱毒癰腫、目赤腫痛、血熱吐衄及其它臟腑火熱證。相 異的是:黃

52、芩入肺與大腸,兼入胃與膽等經,作用偏于上焦及大腸,善清肺與大腸之火,且止血力強,又善治溫病熱入氣營血分證、肺熱咳喘、濕溫、暑濕、濕熱中 阻、濕熱淋痛及痔漏便血;還能安胎,治胎熱胎動不安;此外,與柴胡相伍能治少陽寒熱往來。黃連大苦大寒,藥力最強,主入心胃,兼入肝與大腸等經,作用偏于 心及中焦,善清心胃之火除中焦?jié)駸?,又善治溫病熱人營血之神昏譫語、內熱心煩不寐、胃火牙痛、口舌生瘡、肝火犯胃嘔吐吞酸、濕熱痞滿,以及胃火熾盛消谷善 饑。黃柏藥力弱于黃連,主入腎兼入膀胱,作用偏于下焦,善清相(腎)火,退虛熱,除下焦?jié)駸?,又治陰虛火旺、骨蒸潮熱,以及下焦?jié)駸嶂蜷]、淋濁、帶下、 陰癢、足膝腫痛及腳氣等。3

53、、牡丹皮、赤芍藥:同源于毛茛科植物,均味苦性微寒而歸肝經,均善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治熱入營血之斑疹吐衄、血滯經閉、痛經、zhengjia腫毒及跌打瘀腫等證。然牡丹皮兼辛味,并入腎經,又善透陰分伏熱而退虛熱,治熱病后期之陰虛發(fā)熱、久病陰傷之無汗骨蒸;赤芍藥苦泄而專入肝經,又善清泄肝火與止疼痛,治肝郁化火胸脅痛及肝火目赤腫痛。4、金銀花、連翹:均歸心肺,功能清熱解毒、疏散風熱,主治癰腫疔瘡、風熱表證及溫病發(fā)熱。對瘡腫,無論初起兼表或熱毒熾盛均可;對外感熱病,無論邪在衛(wèi)、氣,還是營、血均宜。然金銀花甘寒香散,清透解毒力強,瘡腫熱毒重者尤宜,又治腸癰、肺癰及熱毒血痢。連翹苦泄微寒,長于散血結氣聚而消癰

54、散結,素有"瘡家圣藥"之譽,瘡癰有腫核者尤宜,又治瘰疬痰核;還兼利尿,治熱淋澀痛。常用配伍及意義石膏配知母:既治熱病氣分高熱證,又治肺胃火熱傷津證。知母配黃柏:治陰虛火旺效佳。知母配川貝母:善治陰虛勞嗽、肺燥咳嗽。梔子配茵陳:清熱利濕退黃力強,治濕熱黃疸效佳。黃連配木香:治濕熱瀉痢腹痛、里急后重每用。黃連配吳茱萸:治肝火犯胃、濕熱中阻之嘔吐泛酸。黃柏配蒼術:特別是下焦?jié)駸嶙C有效。白薇配玉竹:治陰虛外感。第三章瀉下藥學習目標1.掌握瀉下藥的含義、功效。適應范圍、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分類及各類的性能特點。2.掌握大黃、芒硝、火麻仁、甘遂、巴豆。熟悉蘆薈、郁李仁、京大戟、紅大戟、

55、牽牛子、芫花。3.掌握下列大黃與芒硝,京大戟與紅大戟各組藥物功用的相同和不同點。熟悉火麻仁與郁李仁的相同和不同點。4.掌握大黃配巴豆、干姜的配伍意義。概述1.定義:凡能引起腹瀉或滑利大腸,促進排便的藥物稱為瀉下藥。2.功效:排出積滯、清熱瀉火、逐水退腫3.分類及適應證:攻下藥:有較強的瀉下作用,多苦寒,即可通便又能瀉火。多用于實熱積滯、燥屎堅結,便秘者,還可用于實熱證。如:大黃、芒硝潤下藥:含油脂能潤腸通便有緩瀉作用。多用于老年津枯、產后血虧、病后津液未復及失血病人腸燥便秘。醫(yī)學教 育網 搜集整 理如:火麻仁、郁李仁、蜂蜜。峻下逐水藥:作用猛烈,能引起劇烈腹瀉或兼能利尿的藥物,稱為峻下逐水藥。孕婦忌用。多用于水腫、膨脹、痰飲積聚、喘滿證。如:甘遂、芫花、大戟、牽牛子、巴豆。4.注意事項:有兼證時,先解表后攻里;或表里同解;或攻補兼施。本類藥作用峻者,易傷正氣。久病體弱,婦女胎前產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