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二1實驗二_模擬濾波器頻率特性測試_第1頁
實驗二1實驗二_模擬濾波器頻率特性測試_第2頁
實驗二1實驗二_模擬濾波器頻率特性測試_第3頁
實驗二1實驗二_模擬濾波器頻率特性測試_第4頁
實驗二1實驗二_模擬濾波器頻率特性測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實驗二 模擬濾波器頻率特性測試一、實驗目的· 1、掌握低通無源濾波器的設計;· 2、學會將無源低通濾波器向帶通、高通濾波器的轉(zhuǎn)換;· 3、了解常用有源低通濾波器、高通濾器、帶通濾波器、帶阻濾波器的結(jié)構(gòu)與特性;二、預備知識 · 1、 學習“模擬濾波器的逼近”;· 2、 系統(tǒng)函數(shù)的展開方法;· 3、低通濾波器的結(jié)構(gòu)與轉(zhuǎn)換方法; 預習報告中回答以下問題:· 1、實際中常用的濾波器電路類型有哪些,有何特點?· 2、有源濾波器、無源濾波器的概念,優(yōu)缺點和各自的應用場合?· 3、繪出低通、帶通、帶阻、高通四種濾波器的

2、理想頻響曲線及實際頻響曲線,兩者有何根本區(qū)別,產(chǎn)生原因?三、實驗原理模擬濾波器根據(jù)其通帶的特征可分為:· (1)低通濾波器:允許低頻信號通過,將高頻信號衰減;· (2)高通濾波器:允許高頻信號通過,將低頻信號衰減;· (3)帶通濾波器:允許一定頻帶范圍內(nèi)的信號通過,將此頻帶外的信號衰減;· (4)帶阻濾波器:阻止某一頻帶范圍內(nèi)的信號通過,而允許此頻帶以外的信號衰減;各種濾波器的頻響特性圖: 圖2一1低通濾波器 圖2一2高通濾波器 圖2一3帶通濾波器 圖2一4帶阻濾波器· 在這四類濾波器中,又以低通濾波器最為典型,其它幾種類型的濾波器均可從它轉(zhuǎn)化

3、而來。1、系統(tǒng)的頻率響應特性是指系統(tǒng)在正弦信號激勵下系統(tǒng)的穩(wěn)態(tài)響應隨激勵信號頻率變化的情況。用矢量形式表示: 其中:H(j)為幅頻特性,表示輸出信號與輸入信號的幅度比隨輸入信號頻率的變化關系;()為相頻特性,表示輸出信號與輸入信號的相位差隨輸入信號頻率的變化關系。2、H(j)可根據(jù)系統(tǒng)函數(shù)H(s)求得:H(j)= H(s)s=j因此,對于給定的電路可根椐S域模型先求出系統(tǒng)函數(shù)H(s),再求H(j),然后討論系統(tǒng)的頻響特性。3、頻響特性的測量可分別測量幅頻特性和相頻特性,幅頻特性的測試采用改變激勵信號的頻率逐點測出響應的幅度,然后用描圖法描出幅頻特性曲線;相頻特性的測量方法亦可改變激勵信號的頻率

4、用雙蹤示波器逐點測出輸出信號與輸入信號的延時,根椐下面的公式推算出相位差 當響應超前激勵時為 正,當響應落后激勵時為負。四、實驗原理圖B函數(shù)發(fā)生=生生生器CH1 示波器RRR/2CC2CINPUTAIN1IN2OUT1OUT2GNDGND 圖2一5實驗電路圖中:R=38k,C=3900pF,紅色框內(nèi)為實驗板上的電路。五、實驗內(nèi)容及步驟: 將信號源CH1的信號波形調(diào)為正弦波,信號的幅度調(diào)為Vpp=10V 。 1、RC高通濾波器的頻響特性的測量: 將信號源的輸出端(A)接實驗板的IN1端,濾波后的信號OUT1接示波器的輸入(B) 。根據(jù)被測電路的參數(shù)及系統(tǒng)的頻特性,將輸入信號的頻率從低到高逐次改變

5、十 次以上(幅度保持Vipp=10v) , 逐個測量輸出信號的峰峰值大小(Vopp)及輸出信號與輸入信號的相位差 ,并將測量數(shù)據(jù)填入表一:表一Vi(V)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f(Hz)15020030035040045050055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Vo(v)1.441.21.262.963.283.6044.246.607.448.008.408.728.768.88()0.050240.037680.018840.0163280.0150720.012560.0113040.0100480.0037680.0018

6、840.00113040.00087920.00050240.00043960.00037682RC低通濾波器的頻響特性的測量: 將信號源的輸出(A)接實驗板的IN2,濾波后的輸出信號OUT2接示波器的輸入(B) 。根據(jù)被測電路的參數(shù)及系統(tǒng)的幅頻特性,將輸入信號的頻率從低到高逐次改變十 次以上(幅度保持Vipp=10v) , 逐個測量輸出信號的峰峰值大小(Vopp) 及(),并將測量數(shù)據(jù)填入表二:表二Vi(V)1010101010101010101010f(Hz)500700100012501500175020002500300035004000Vo(v)5.444.403.362.962.5

7、63.322.081.681.521.281.20()0.0100480.0081640.0069080.0053380.004710.0040820.0037680.00301440.00276320.0025120.00226083雙TRC帶阻濾波器的頻響特性的測量:將實驗板上的兩輸入端IN1與IN2短接,輸出端OUT1與OUT2短接;并將信號源的輸出 (A)接實驗板輸入(IN1 )或(IN2 ),濾波后的輸出OUT1或OUT2接示波器的輸入(B) 。根據(jù)被測電路的參數(shù)及系統(tǒng)的幅頻特性,將輸入信號的頻率從低到高逐次改變二十 次以上(幅度保持Vipp=10v) , 逐個測量輸出信號的峰峰值大

8、小(Vopp)及() ,并將測量數(shù)據(jù)填入表三:表三Vi(V)1010101010101010101010f(Hz)30501001502002503504505007501000Vo(v)8.488.487.445.924.883.842.1620.661.783.24()0.037680.034540.03140.028260.025120.0213520.0175840.018840.0119320.0075360.005338Vi(V)10101010101010101010f(Hz)1250150017502000225025003000350040004500Vo(v)4.245.1

9、25,766.326.727.047.527.848.088.16()0.0043960.00288880.0025120.0018840.00175840.00138160.00106760.0006280.00056520.0004396六、實驗儀器:函數(shù)發(fā)生器一臺 ,雙蹤示波器一臺,實驗板一塊 七、數(shù)據(jù)處理:1、整理實驗數(shù)據(jù),并以f為橫坐標,VoVi為縱坐標,繪制三種濾波器的幅頻特性曲線;以f為橫坐標, ()為縱坐標,繪制三種濾波器的相頻特性曲線;并將測得的各濾波器的截止頻率與理論值進行比較。梁的振動實驗報告實驗目的改變梁的邊界條件,對比分析不同邊界條件,梁的振動特性(頻率、振型等)。對

10、比理論計算結(jié)果與實際測量結(jié)果。正確理解邊界條件對振動特性的影響。實驗內(nèi)容對懸臂梁、簡支梁進行振動特性對比,利用錘擊法測量系統(tǒng)模態(tài)及阻尼比等。實驗原理1、固有頻率的測定懸臂梁作為連續(xù)體的固有振動,其固有頻率為:,其一、二、三、四階時,簡支梁的固有頻率為:其一、二、三、四階時,其中E為材料的彈性模量,I為梁截面的最小慣性矩,為材料密度,A為梁截面積,l為梁的長度。試件梁的結(jié)構(gòu)尺寸:長L=610mm, 寬b=49mm, 厚度h=8.84mm. 材料參數(shù): 45鋼,彈性模量E210 (GPa), 密度7800 (Kg/m3) 橫截面積:A4.33*10-4 (m2), 截面慣性矩:J=2.82*10-

11、9(m4)則梁的各階固有頻率即可計算出。2、實驗簡圖圖1 懸臂梁實驗簡圖圖2簡支梁實驗簡圖實驗儀器本次實驗主要采用力錘、加速度傳感器、YE6251數(shù)據(jù)采集儀、計算機等。圖3和圖4分別為懸臂梁和簡支梁的實驗裝置圖。圖5為YE6251數(shù)據(jù)采集儀。圖3 懸臂梁實驗裝置圖圖4 簡支梁實驗簡圖圖5 YE6251數(shù)據(jù)采集分析系統(tǒng) 實驗步驟 1:"在教學裝置選擇"中,選擇結(jié)構(gòu)類型為"懸臂梁",如果選擇等份數(shù)為17,將需要測量17個測點。 2:本試驗可采用多點激勵,單點響應的方式,如果是劃分為17等份,請將拾振點放在第5點。 3:請將力錘的錘頭換成尼龍頭,并將力通道的低通濾波器設置為1KHz,將拾振的加速度通道的低通濾波器設置為2KHz。 4:用力錘對第1點激振,對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