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被減數(shù)有被減數(shù)有 0 的連續(xù)退位減法的連續(xù)退位減法 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教學過程: (二)教學減法的簡算方法 出示例 3: 16597 (1)這個算式中哪個數(shù)接近整十或整百?看作多少計算比較簡便?(97 看作 100) (2)想看作 100 后,是多減了,還是少減了?多減了幾?多減了應怎樣?(師板書:多減 3 要加 3) (3)完整地把思考和計算過程說一遍。 16597=1651003=68 (4)如果多減 2,應怎樣?多減 1 呢? 師板書:多減 2 要加 2 多減 1 要加 1 (5)
2、想:1651001=165( ) (6)小結:減數(shù)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數(shù)怎樣計算比較簡便?概括出減法簡便計算規(guī)律:多減幾要加幾(師板書) (三)看書質疑 完成第 26 頁的“第 5 題” 三、鞏固練習 1、出示填空: 例:89 看作(加 90 減 1) 198 看作( ) 97 看作( ) 299 看作( ) 299 看作( ) 2、判斷下列簡便算法是否正確: a:12668=126702 b:9867=671002 c:25399=2531001 d:14289=14210011 3、想一想、填一填 276( )=2762003 435( )=4353002 ( )267=2671003 53
3、4( )=5343002 4、比一比,誰找的簡便算法最多 19798 98299 四、總結: 1、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內(nèi)容? 2、在計算加、減法時,如果加數(shù)或減數(shù)是接近整十、整百的數(shù)怎樣計算比較簡便? 法簡便計算的規(guī)律是什么? 3、便計算的規(guī)律是什么? 4、加法與減法簡便算法的相同點、不同點是什么? 加法的驗算加法的驗算 教學內(nèi)容: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 27 頁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教學目標: 1、通過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境,使學生初步學會加法的驗算,并通過加法驗算方法的交流、讓學生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2、培養(yǎng)學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3、讓學生用所學到的驗算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會用數(shù)學的樂趣。
4、 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與難點:體驗算法的多樣化,并能優(yōu)化自己的算法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與爸爸、媽媽去超市買過東西嗎 生:互相說說,再請同學發(fā)表意見。 師:(掛圖 1)我們來看掛圖,小明和媽媽去超市買東西,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 生 1: 從圖 1 中我看到了小明媽媽買了一套 135 元的運動服和一雙 48 元的運動鞋。 生 2:從圖 1 中我看到小明媽媽給了售貨員 200 元 生 3: 要知道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一共要多少元?應用加法計算。 師:全班動手計算。 板書:135+48=183(元) 1 3 5 + 4 8 1 8 3 師:看小精靈說
5、什么? 生:怎樣檢驗加法計算的結果? 板書:加法的驗算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小組合作,探究怎樣檢驗加法計算的結果。 (反饋學生驗算的結果)師:哪組同學愿意把你們驗算的方法告訴大家?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出自己的驗算方法和結果。鼓勵學生不同的方法,如: 生 1:我用 183-135,看得數(shù)是不是 48。 生 2:我用 48+135,看得數(shù)是不是 183。 生 3:我用 183-48,看得數(shù)是不是 135。 師:同學們的方法這么多,你最喜歡哪種? 2、做一做:教科書第 27 頁。 3、數(shù)學門診部。 數(shù)學門診部來了許多患者,請同學來當小大夫為患者治病。 1 7 5 3 2 9 2 5 9 +
6、 6 2 + 4 6 4 + 1 4 8 1 3 7 8 4 3 3 0 7 三、全課小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和感想?學生自己總結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 回家調(diào)查一下爸爸、媽媽買家里東西,是怎樣付錢的? 減法的驗算減法的驗算 教學內(nèi)容: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 28 頁例 2 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教學目標: 1、通過創(chuàng)設具體的情境,使學生初步學會減法的驗算,并通過減法驗算方法的交流,讓學會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2、培養(yǎng)學生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3、讓學生用所學到的驗算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體會用數(shù)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與難點:教學重點與難點:減法驗算方法的探究過程 教學
7、過程: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師:昨天,老師讓同學們調(diào)查了有關爸爸、媽媽買家里東西,是怎樣付錢的。誰愿意說一說。 生 1:爸爸買一雙鞋和一個足球要 165 元錢,爸爸付 200 元,阿姨找給爸爸 35 元。 生 2: 師:同學們,調(diào)查得真多,(掛圖)昨天小明媽媽拿 200 元買了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一共要 183 元,阿姨找給媽媽多少錢? 板書:200-183=17(元) 2 0 0 - 1 8 3 1 7 師:小明說什么? 生:小明說找的錢對不對呢? 師:小精靈也說:怎樣檢驗減法計算的結果? 板書:減法的驗算 二、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1、小組合作,探究怎樣檢驗減法計算的結果。 (反饋學
8、生驗算的結果) 師:哪組同學愿意把你們驗算的方法告訴大家?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出自己的驗算方法和結果,鼓勵學生不同的方法,如: 生 1:我用 200 減 17,看是不是等于 183。 生 2:我用 17 加上 183,看是不是等于 200。 師:你最喜歡哪種方法? 2、做一做:教科書第 28 頁。 3、比一比,看誰聰明。 用 0,1,2,9 這十個數(shù)字組成一個加法豎式。 4、啄木鳥捉害蟲 蘋果樹上有許多蟲子,請同學們來當啄木鳥為蘋果樹捉害蟲。 1 4 7 7 8 0 4 6 4 - 2 8 - 5 1 - 2 2 3 1 2 9 7 3 9 2 4 1 三、全課小結: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
9、,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學生自己總結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 四、實踐活動:回家把昨天你調(diào)查到的情況,用驗算的方法告訴爸爸、媽媽。 練習七練習七 教教學目標:學目標: 1、結合實際問題加強計算。 2、培養(yǎng)合作交流的學習,讓學生運用遷移類推進行計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我們已經(jīng)學過萬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法,看看誰能運用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二、層次練習 1、(出示)比一比,誰最快打開金鎖鏈(小組合作)教科書第29 頁第 1 題選擇 4 題。 2、在正確的計算結果下面打() 6 3 4 3 5 9 6 6 3 4 0 4 8 6 9 2 3 9 - 8 4 + 4 7 1 - 2 8 2 -
10、 1 8 6 - 5 7 8 + 5 7 1 5 5 2 8 3 0 8 4 5 3 1 8 2 9 1 8 0 0 ( ) ( ) ( ) ( ) ( ) ( ) 小組討論,每道錯題錯的原因在哪里?應該怎樣改正。 3、選擇。在正確答案的格里涂上黃色。 563+528= 696+241= 70+260= 991 837 330 1081 937 230 1091 1037 267 4、教科書第 30 頁,6 小精靈說:再開始時客輪上有多少人?你能幫助小精靈解決問題嗎? 5、教科書第 31 頁,8 小精靈說:用 500 元可以買哪些商品,還剩多少錢?每個小組提出三個問題,并計算。 三、小結:通過
11、這節(jié)練習課你知道了什么? (自己總結,小組交流)。 四、作業(yè) 1、第 29 頁,3、4 第 30 頁,5、7 2、回家對第二單元萬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法進行整理和復習。 整理和復習整理和復習 教學目標:教學目標: 1、學生通過整理和復習,弄清本單元都學習了哪些知識,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 這些知識。 2、培養(yǎng)學生簡單的整理、歸納的能力,體驗與同伴相互交流學習的樂趣。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一、小組交流、整理知識。 1、師:昨天老師布置同學們回家對第二單元萬以內(nèi)數(shù)的加減進行整理和復習,現(xiàn)在給大家一段時間,把整理的結果在小組內(nèi)正互相交流一下,小組長作好記錄。 (學生互相交流、教師巡視,掌握學生整理的情況 2、
12、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二、鞏固練習、發(fā)散思維。 1、嘗試編題,抽象法則。 師:誰能分別編一道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加三位數(shù)加三位數(shù)的連續(xù)進位加連續(xù)退位? 學生針對每種類型分別編題,教師板書: 1 8 7 7 2 6 9 4 0 7 0 8 + 5 9 + 5 9 8 - 7 6 2 - 3 8 9 讓學生把編出的題目進行計算。(訂正時提問) 師:筆算加法應注意什么?減法呢? 生 1:筆算加法要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哪一位相加滿十向前一位進 1。 生 2:筆算減法要注意: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減起,哪一位不夠減,從前一位退 1。 師:它們共同的地方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呢? 生:都要相同數(shù)位對齊
13、,從個位算起。不同的是:加法是滿十進一,減法是不夠減,從前一位退一。 師:同學們說得非常正確,那我們在計算的時候,哪位同學還有特別想提醒同學們注意的地方? 生 1:我提醒大家計算時看清加號還是減號。 生 2:我還提醒大家計算連續(xù)進位加時,不要忘記加上一,連續(xù)退位減時,不要忘記比原來少一。 生 3:我覺得計算時關鍵的是要認真,仔細。 師:以上幾個同學對大家提的醒確實非常重要,大家能記清楚嗎? 生:能! 2、反饋測試,靈活掌握。 師:接下來我們就做一組題目考考你,做老師發(fā)給你的練習題第一題,做對一道,就可以從最上面圈一面小紅旗。(筆算加法、減法題各 4 道) (學生計算、教師巡視,然后課件演示,集
14、體訂正) (反饋)師:得到 8 面小旗的請舉手,真不愧是這節(jié)課的計算小冠軍。 第二題:啄木鳥診所 44 2 3 5 0 0 5 0 1 3 0 1 + 3 4 9 - 4 5 3 + 3 8 9 - 8 4 7 6 2 1 5 7 8 8 0 2 2 7 比一比誰的小醫(yī)生當?shù)挠挚煊趾茫考w訂正,分別說說錯在哪? 三、應用拓展,解決問題。 1、出示: 書架上層有 126 車,中層 157 車,下層 95 車,你能提出問題嗎? (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學生獨立列式計算) 2、出示: 用 900 個雞蛋孵小雞,上午孵出 337 只小雞,下午比上午多孵出 118 只,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生:下午孵出了多
15、少只小雞?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337+118=455(只) 師: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嗎? 生:這一天共孵出了多少只小雞?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337+445=792(只) 師:誰還有其他的問題? 生:還剩下多少個雞蛋?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900-792=108(個) 四、課堂小結:同學們說一說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什么內(nèi)容?你有哪些收獲? 毫米的認識 教學目標教學目標 1、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建立 1 毫米的長度概念,會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 2、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重點教學重點 認識長度單位毫米,會用毫米度量物體長
16、度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一、 導語: (出示情境力)圖中的朋友在干什么?你們愿意參與他們的討論嗎? 二、 估測數(shù)學書的長、寬、厚的長度。 師:請同學們以四人小組合作的形式,每人觀察數(shù)學書的長、寬、厚,并估一估大約有多長,然后把估測的結果填入下表,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姓名 長 寬 厚 估 計 測 量 估 計 測 量 估 計 測 量 師:你是怎么想的?請一小組同學匯報。 三、 學生動手測量實際長度 師:同學們很積極,下面我們再來驗證一下,看一看誰的估測最準確。 1、讓學生用學具測量數(shù)學書的長、寬、厚。 2、讓學生先在小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四、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在測量時發(fā)現(xiàn)了遇在測量
17、時長度不是整厘米時可以用毫米來記錄。 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位朋友。 教師板出課題:毫米的認識。請同學們一起讀課題。 五、建立 1 毫米的概念 1、認識尺度上的 1 毫米有幾長,讓學生拿出尺子指出 1 毫米。 2、閉上眼睛想一想 1 毫米有多長。 六、認識厘米與毫米之間的進率 1、讓學生看尺子,數(shù)一數(shù) 1 厘米長度有幾個小格,再比一比 1 厘米和 1 毫米,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然后請小組匯報。 3、教師歸納小結:1 厘米里面有 10 個 1 毫米。板出:1 厘米=10 毫米 4、舉例子說說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長度是 1 毫米 (1 分硬幣、電話卡、儲蓄卡) 。量一量 1 毫米的紙,數(shù)一數(shù)有幾張。說一
18、說生活中用毫米作單位的物品。 (鉛筆的筆芯、降雨量) 七、師生共同小結:當測量長度的結果不是整厘米數(shù)時,可以用毫米來表示;1 厘米=10 毫米;1 分硬幣、電話卡、儲蓄卡、醫(yī)療保險卡等的厚度大約都是 1 毫米。 八、鞏固發(fā)展 1、完成數(shù)學課本第 3 頁的做一做。 2、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一的第一、第二題。 3、找出自己周圍物品,并用毫米作單位量一量它的長度。 九、全課小結。今天你們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嗎? 分 米 的 認 識 教學目標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實踐,使學生意識到量比較長的物體的的長度可以用分米作單位。 2、認識分米,建立 1 分米的長度概念。 3、培養(yǎng)學生估測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19、教學重點 認識分米,建立 1 分米的長度概念 教學用具教學用具 學生用直尺、短繩子、米尺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一、 學生動手測量課桌的桌面的長、寬。 師:昨天同學和聰聰已經(jīng)量出了這本數(shù)學書的長、寬、厚,你們還想知道哪些物體的長度? 1、兩人為一組測量桌面的長、寬。 2、全班交流,小組匯報。 3、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量比較長的物體的長度用厘米、毫米作單位來測量不方便)剛才同學用 10 厘米為一段連續(xù)測量的方法很方便。10 厘米的這一段,可以用一個比厘米較大的單位來表示,你們知道是什么嗎? 二、 建立 1 分米的空間觀念 1、 讓學生觀察尺子,尺子上 0 刻度到刻度 10 之間的長
20、度就是 1 分米,請學生數(shù)一數(shù)幾厘米是 1 分米。 2、 學生匯報師歸納后,板出:1 分米=10 厘米 3、 讓學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們身邊,或在我們身上哪些物體的長度約是 1 分米。 4、 用手比劃 1 分米有多長。 5、 閉上眼睛想一想 1 分米有多長。 三、 認識幾分米 1、 在尺子上認識幾分米。 2、 出示米尺讓學生認識幾分米 四、 用分米量 量繩子的長度(讓學生先估測,然后再測量) 師:你們能發(fā)現(xiàn)分米與我們以前學過的長度單位之間的關系嗎? 學生匯報后師板 1 米=10 分米,并出示米尺讓學生數(shù)一數(shù) 五、 鞏固發(fā)展 1、 練習一的第 3 題 2、 判斷下列的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打“ ”
21、 ,錯誤的打“ ” (1)一條褲子長 9 分米( ) (2)一張床長 5 分米 ( ) (3)小明高 14 分米 ( ) (4)一支毛筆長 2 分米也就是 20 厘米 ( ) 3、填空: 5 分米=( )厘米 30 毫米=( )厘米 30 厘米=( )分米 2 米=( )分米 4、學生獨立完成練習一第 4 題和第 5 題。 5、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一第 6 題和第 7 題。 六、全課小結: 說說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千 米 的 認 識 教學目標教學目標 1、認識千米,建立 1 千米的長度概念,知道 1 千米等于1000 米。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教學重點 建立 1 千
22、米的長度概念,會用千米表示實際長度。 教學用具教學用具:直尺、課件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一、 復習(口答) 做一做:在下面的( )里填上適當?shù)拈L度單位。 1、雙人書桌的長度是 120( ) 。 2、旗桿的高度是 300( ) 。 3、有一項田徑比賽是 200( )跑。 填空: 2 米( )分米 60 厘米( )分米 300 厘米( )米 二、 認識千米 1、出示例 3 的情境圖。 師:類似圖中的情境你見過嗎?說一說圖中主要說了些什么? 生匯報后,小歸納:同學們真聰明,那么今天我們又認識了一個新的長度單位啦,誰能告訴老師,它叫什么?(千米)師板書:千米的認識 2、師:同桌說一說對千米的感受,或與之
23、前我們學過的單位作對比。 生匯報后師小結并引導學生在課本上劃出此語:千米是比米大的長度單位。千米也叫公里。即 1 千米=1 公里(板) 三、 建立 1 千米的長度概念 師:從學校到茶園商場大約 2 千米,你是否知道從某路口到哪里大約是 1 千米,1 千米又有多長呢?(生想?yún)R報) 師: 從某路口到某處就是 1 千米, 運動場的跑道一圈是 200米,5 圈就有 1 千米。 匯報板出:1 千米=1000 米 3、 舉出例子說一說在我們生活周圍有 1 千米長的物體嗎?(橋等) 四、 鞏固知識: 1、指導學生完成練習二第一題和第四題。 2、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 (1)練習二第二題和臺下補充題。 街頭到天臺
24、距離 27( ) ; 數(shù)學課本厚7( ) ; 學校跑道長 250( ) ; 成人 3 小時行15( ) 。 (2)選擇題(把序號填在括號里) 1)冰箱的高度是 140 ( ) 。 A 厘米 B 米 C 千米 2)世界上最大跨海大橋寧波杭州灣大橋建成后,將使慈溪到上海的路程縮短( ) 。 A 厘米 B 米 C 千米 五、全課總結: 1、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2、 誰能回顧這段時間我們所學習的長度單位間的進率? 六、 作業(yè): 1、請同學們課后到運動場走一走, 看一看 1 千米到底有多遠? 在我們居住的周圍觀察各路標,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千 米 的 認 識 教學目標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千米,加深理解
25、1 千米的長度概念。 2、培養(yǎng)學生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教學重點 體驗 1 千米有多遠 教學用具教學用具:卷尺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一、 復習 師:誰能說說 1 千米有多長,1 米、1 分米、1 厘米、1 毫米呢? 二、 學生實踐(把全班學生分為 10 個小組進行測量) 1、到操場上量出 100 米的距離,走一走,數(shù)一數(shù)你走了幾步,看一看 100 米有多遠。 2、匯報: (1) 請學生說一說你走了100米你走了幾步, 如果你走1000米大約走了多少步。 (2)提問:一個小組量出 100 米,10 個小組一共量出多少個 100 米?是多少千米? 3、體驗 1000 米有多遠。 (1) 運動場一圈 2
26、00 米,跑 5 圈是多少米?即多少千米?請同學一起慢跑,感受 1 千米有多遠。 (2) 那么請同學,估計一下:討論從學校門口到什么地方 1千米? 三、 課外延伸: 步行回家的同學數(shù)一數(shù)你走到什么地方約 1 千米?乘車回家的同學,問一問司機你從學校到家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米與千米之間的換算 教學目標教學目標 1使學生熟練掌握千米和米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學會千米和米之間的換算。 2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和計算能力。 3通過小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教學重點:掌握千米和米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學會千米和米之間的換算。 教學用具教學用具:電子文稿 一、激趣引思
27、,溝通舊知。 游戲一:指名摘花瓣,復習學過的長度單位和進率。出示: 游戲二:做合格的小小列車員。 8 米()分米50 分米()米9 分米()厘米60 厘米()分米 3 厘米()毫米2 米()厘米100 厘米()米1 千米()米 師:同學們已掌握了一些長度單位的換算,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更大的單位換算,是“千米和米之間的換算” (師板書)哪一個同學能告訴老師,1 千米是多少米嗎?(生回答師板) 二、探索新知。 1學習例 5(1) (1)出示:3 千米( )米 6 千米( )米(任選1 題試做) (2)自主探索,匯報交流。 提問:括號里應填什么?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先獨立探索,再小組討論、匯報。 說明
28、:如 3 千米( )米,因為 1 千米1000 米,3千米里面有 3 個 1 千米,就是 3 個 1000 米,即 3000 米,所以3 千米(3000)米。 (3)歸納總結、概括算法。 提問:通過剛才的討論,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在算法上有什么相同之處? 師明確:因為 1 千米是 1000 米,那么有幾千米就是幾個 1000 米就是“幾千”米 (4)初步練習:仿照例題,學生互相出題考一考并說明思考過程。 2學習例 5(2) (1)出示:5000 米( )千米 4000 米( )米 師問:括號里應填什么?你是怎樣想的? 學生先獨立探索,再小組討論、交流 (2)學生匯報。 說明:5000 米( )千米,
29、因為 1000 米1 千米,5000米里面有 5 個 1000 米,就是 5 個 1 千米,即 5 千米,所以 5000 米(5)千米。 (3)總結算法。問:通過例 5(2)的學習,你又有什么收獲? 師明確:因為 1000 米是 1 千米,那么有幾個 1000 米就是幾千米就是幾“千米” 。 (4)練習,請一名同學出題,全班同學搶答。 三、鞏固練習 1、填空題。完成做一做、練習二第 2 題和第三題。 2、判斷題。 (1)3000 米30 千米。 ( ) (2)1 公里1000 米。 ( ) (3)我班的課室長 8 千米。 ( ) (4)6 千米+4 千米10000 米。 ( ) 3、完成練習二
30、第 5 題和第 6 題。 四、課堂總結。今天你們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嗎? 噸 的 認 識 教學目標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建立 1 噸的質量概念。 2、學會換算質量單位。 3、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存在這些重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教學重點:認識質量單位噸,建立 1 噸的質量概念。 教學用具教學用具:課件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探索新知 1、猜一猜物體的質量 (1)老師手里握著一枚胸花,讓學生猜一猜,老師手里有什么,并估測它的質量。 (2)猜一猜老師約有多重。同學們自己又有多重? 師:同學們所說的克、千克是我們二年級所學的重量單位,請同學們幫忙解決問題。 2、
31、講故事 師:話說在一個美麗的森林里住著許多動物,他們經(jīng)常開展各種活動,熊老弟、馬大哥、牛大伯、鹿妹妹一起去參加森林運動會,走到一座小橋前發(fā)現(xiàn)一塊牌子,上面寫著什么呢,請同學們打開書,翻到第 11 頁,看第 11 頁的例 6。 (投影展示) 3、認識噸,建立 1 噸的質量概念。 師:誰能告訴老師橋上的牌子寫的是什么?(投影展示:限重1 噸)是什么意思?(不能超過 1 噸)同學們知道 1 噸約有多重嗎? 小結并板書: (1)噸是比千克大的質量單位。 (2)1 噸=1000千克 從圖中你還得到哪些信息? (1) 各學習小組議一議, 這四只動物能一起過橋嗎?為什么? (2)匯報 4、師:請同桌說一說他
32、們可以怎樣過河?提問匯報。 6、請學生說一說生活中什么東西大約重 1 噸。 二、單位名稱之間的換算 1、讓學生獨立完成教材中的例 7 2、匯報 3、總結單位名稱的換算方法。 三、鞏固、運用新知 1、讓學生說一說用噸作單位的物品有哪些? 2、小明的日記: 今天早上,我吃了一根重 45 千克的火腿腸,喝了一袋重225 千克的牛奶,然后和爸爸媽媽一起坐上了大約重 1 克的出租車,來到了動物園。我們先看了大約重 80 噸的熊貓,又看了大約重 8 千克的大象。我說:“這么大的象,大概是世界上最大的動物吧?”爸爸說:“不對,世界上最重的動物是藍鯨,一頭藍鯨的重量大約是 150200 千克呢?!蔽蚁耄耗且活^
33、藍鯨的重量就相當于二十幾頭大象的重量,二十幾頭大象擠在一塊該有多大呀?藍鯨可真大 看了小明的日記,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3、獨立完成練習三的第 1 題。 4、指導學生完成做一做的第 2 題。 5、在黃河大橋上有一塊牌子,上面寫著“限重 13 噸”,下面這些車能通過嗎? A、王叔叔的車裝載 5000 千克的煤。 B、楊大哥的車裝載 3 頭大象,每頭大約重 5 噸。 C、李師傅的車裝載 6 噸大米和 7000 千克的面粉。 四、全課總結: 說說這節(jié)課你認為自己表現(xiàn)得如何,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疑問嗎? 五、作業(yè):練習三第 2 題 生活中的數(shù)學 教學目標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進一步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千米
34、和質量單位噸,牢記單位之間的進率。 2、能聯(lián)系生活,理解生活中處處存在這些數(shù)學知識。 3、培養(yǎng)學生學會觀察生活的能力 教學重點教學重點:能聯(lián)系生活,說出生活中的數(shù)學。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一、 復習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 1、復習長度單位: (1) 讓學生說一說你認識了哪幾個長度單位。 (2) 舉例子說一說 1 毫米、1 厘米、1 分米、1 米,1 千米的長度。 (3) 請說一說相鄰的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 2、復習質量單位 (1) 讓學生說一說你認識了哪幾個質量單位。 (2) 舉例子說一說 1 克、1 千克、1 噸有多重? (3) 請說一說相鄰兩個質量單位間的進率。 二、 聯(lián)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
35、數(shù)學 (一)自學課本第 14 頁的內(nèi)容 1、學生看書第 14 頁的內(nèi)容。 2、各學習小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師:請各小組代表匯報你們組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二)學生匯報社會調(diào)查情況 師:請同學們匯報這兩天來你通過什么方法,發(fā)現(xiàn)生活里存在我們學過的長度和質量知識。 生匯報。 師小結:同學們真聰明,懂得了生活中的很多數(shù)學知識,相信大家常發(fā)現(xiàn)的話,我們更會學好數(shù)學、用好數(shù)學,能做一個數(shù)學專家啦。 (三)讀“你知道嗎?”說故事。 師:請大家觀看“你知道嗎?”這幅圖,誰知道圖里講了一個什么故事?能說一說給大家聽嗎? 【曹沖自小生性聰慧,五、六歲的時候,智力就和成人相仿。相傳,孫權送給曹操一頭大
36、象,曹操想知道大象的重量,問遍了手下的人,都想不出稱象之法。曹沖說,只要把大象放進船里,記錄水痕到達的地方,然后稱出同樣重量的物體放到船里,就能知道大象的重量了。曹操非常高興,按照他說的方法稱出了大象的重量。這就是歷史著名的曹沖稱象的故事。 】 師:從這個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 三、 全課總結: 今天你收獲了什么? 你認為自己的小組表現(xiàn)怎樣? 四、 布置作業(yè): 1、復習本單元內(nèi)容,明天進行單元測試。 完成練習冊單元測試第五、六題。 萬以內(nèi)進位加法 教學目標教學目標: 1.使學生較透徹地理解萬以內(nèi)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應用法則準確地計算兩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的加法題. 2.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
37、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 教學重點教學重點: 哪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 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 1。 教學用具教學用具:小黑板、課件、卡片 一、復習準備,導出新知 1、基礎訓練 (1)卡片出示,全班口算: (2)計算:340+370=(小黑板出示) 全班齊練,教師巡視,指名板算,做完后集體訂正。 師:筆算加法時要注意什么呢? 師歸納板:相同數(shù)位對齊,從個位加起, (教師強調(diào):哪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十,要向前一位進 1。在前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 1。 ) 師:剛才的復習,是我們在二年級時學過的進位加法,同學們掌握得很好,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進位加,但和前面學
38、的稍有不同,今天要學習的是萬以內(nèi)連續(xù)進位加法。 二、新授 1、出示主題圖:你認識這些動物嗎?這些珍貴的動物正出示主題圖:你認識這些動物嗎?這些珍貴的動物正瀕臨滅絕的危險,讓我們來看一份統(tǒng)計表。瀕臨滅絕的危險,讓我們來看一份統(tǒng)計表。 (出示第(出示第 1515 頁統(tǒng)計表。 )從表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頁統(tǒng)計表。 )從表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師歸納:從表中可以看出師歸納:從表中可以看出,在地球上很多動物生存的環(huán)境,在地球上很多動物生存的環(huán)境已受到破壞,我們應保護自然環(huán)境給它們創(chuàng)造一個好的生存環(huán)已受到破壞,我們應保護自然環(huán)境給它們創(chuàng)造一個好的生存環(huán)境。境。 2、根據(jù)表中,你還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計算的
39、數(shù)學問題? 3、引導學生先進行估算后,在堂練習本上嘗試解答,指名一個學生在小黑板上計算。 4、根據(jù)板算,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算法。 筆算: 9 8 從哪位算起? + 2 5 十位上得幾? 為什么不是 1? 1 2 3 百位上的 1 是怎樣得來的? 5、完成“做一做”的練習第 1 題。 (學生在書上完成,指名同學到黑板上計算) 集體訂正,并讓學生說說計算過程。 6、 歸納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與注意點。 (相同數(shù)位對起,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 1,十位滿十再向百位進 1) 二、反饋練習 1、森林小醫(yī)生: 74 25 8 類群 中國特有種數(shù) 鳥類 98 爬行類 25 兩棲類 30 + 86
40、+ 99 + 47 150 125 127 2、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四第 1、2 題后,集體訂正。 3、解決問題。 (第 3 題) (1)學生解決書上的問題。 (2)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解決。 三、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了什么內(nèi)容?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是怎樣的? 你還懂得些什么?(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教育) 五、 布置作業(yè):用 1 號本完成課本第 16 頁第 2 小題。 3 位數(shù)加 3 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加 教學目標教學目標: 1、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和估算的方法。 2、在掌握兩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加法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 3 位數(shù)的連續(xù)進位加法。 3、提高學生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 教學重點教學重點: 哪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
41、滿十,要向前一位進 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時,要記得加上進上來的 1。 教學用具教學用具:掛圖、小黑板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導出新知 1、口算(卡片出示) 2、列豎式計算 59+77 85+68 59+89 問:誰還記得兩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加法列豎式時要注意些什么?你注意到了嗎? 3、估算 599+800 900+101 989+112 問:不用筆算,你能很快地算出大概的答案嗎?你是怎么想的? 二、學習新課 估算 師:剛才同學們通過把數(shù)字轉化成整百整千的數(shù)字進行計算,很快估計出了上面的道算式的大概得數(shù),這也是一種估算的方法。下面讓我們在估算一道算式的得數(shù)。 爬行類 兩棲類 師:你能估
42、計出中國已知的爬行類動物和兩棲類動物一共有多少種嗎? 四人小組討論,要求每人都要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方法。 師:最靠近哪個整百的數(shù)字?() 師:最靠近哪個整百的數(shù)字?() 問:中國已知的爬行類動物和兩棲類動物大約一共有多少種?() 問:如果精確計算,你認為會比多還是比少呢?為什么? (不到,不到,所以它們的和肯定不到) 筆算 師:請同學們列豎式做精確計算,看看中國已知的爬行類動物和兩棲類動物一共有多少種? 指明學生板演,集體講評 教師強調(diào):哪一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十,就要向前一位進,在計算到前一位的時候不能忘記加進位。 三、鞏固發(fā)展 師:通過兩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不但掌握了連續(xù)進位加法,而且懂得了中國爬行類
43、和鳥類、爬行類和兩棲類的種數(shù),其實我國還有許多珍惜野生的動物,請同學們打開課本頁,說一說呢在表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數(shù)量關系? 學生同桌自由找出表中的數(shù)量關系,形成問題,并列豎式解決問題。 1、做一做 課本頁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 2、課本第 19 頁練習五第 2 題。 四、課堂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三位數(shù)連續(xù)進位加法,誰能說一說在計算時應注意些什么才能避免錯誤呢? 練習課 教學目標教學目標: 通過復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萬以內(nèi)筆算加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應用法則準確地計算。 通過教學,學會用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整理知識的學習方法,訓練學生主動探究、大膽想象、合作交流。 教學重點教學重點:訓練學生主動探究、大膽想象
44、、合作交流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境、揭示內(nèi)容 師:海上有許多的帆船,每艘帆船上都裝有兩箱物品,要知道船上一共裝有多少物品應該怎么辦呢?(把兩箱物品加起來) 師:今天我們來復習萬以內(nèi)連續(xù)進位加法的復習,請打開課本頁,在沒有準確計算船上的物品數(shù)目之前你能不能大概地說出哪艘船轉的東西最多?哪艘船裝的東西最少呢?你是怎么看出來的,能不能將你的想法告訴大家? 師:請你動手列豎式算一算,這六艘船的排列順序是不是和你估計的一樣? 二、課本第 19 頁第 3、4 題。 (1)完成第三題。你是怎樣想的? (2)京廣中心大廈是北京目前最高的摩天大樓,樓高米,它比中央電視塔矮米,你知道中央電視塔有多高嗎?
45、問:在這道題目中哪座建筑高?我們應該怎么考慮問題? 三、開鎖游戲 鎖頭上有得數(shù),鑰匙上有算式,請將算式和相應的得數(shù)連起來。 四、判斷,課本頁第題,判斷各題有無錯誤,說說錯在哪里。 五、課本第 20 頁第 8 題 六、 上面哪兩個數(shù)加起來得?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七、共同分析頁第題。 八、課堂總結。 九、布置作業(yè):課后第 5 題 萬以內(nèi)數(shù)連續(xù)退位減法 教學目標教學目標: 1、能正確地筆算多位數(shù)減法會解答有關的應用題。 2、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教學重點:減法的計算法則。連續(xù)退位減法 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用口算卡片出示) 807 358 634 267 425 436
46、 329 659 2、豎式計算。 (學生板演) 5421 7937 6524 計算后提問:筆算減法要注意什么? 二、新授 1、教學例題 1 師:放假同學們都喜歡去旅游,在我國云南有三個美麗的地方,分別是麗江、大理和昆明。請同學們看課本,這就是我們的行車路線,我們坐飛機到昆明,然后從昆明出發(fā)。 問:我們先到的第一站是哪里?我們走了多少千米?我們距離下一站麗江還有多遠?地圖上表有嗎? 問:書上沒有直接告訴我們大理到麗江的距離,應該怎么辦呢?你從書上觀察到了什么線索? 師:我們可以用總的路程減去第一站所走的路程,就可以知道大理到麗江的距離了。 師:請你們觀察 22 頁的圖與 23 頁的圖有什么共同和不同的地方? 師:通常我們可以用線段圖的方法來解決路程或者工程等問題,圖中昆明到麗江的路程被拉成了一條直線,但是這并不妨礙我們解決問題,反而使問題中的數(shù)量關系更加明了了。 師:請你估算一下大理到麗江有多遠?你覺得小女孩的方法好嗎?你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學生獨立完成豎式填空,指明學生到黑板演示 集體討論,接下來該怎么做?依照法則進行評講 問:連續(xù)退位減法中你覺得最容易犯的錯誤是什么? 三、鞏固練習 1、用豎式計算:518-269= 724-36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版委托持股業(yè)務盡職調(diào)查與合規(guī)性管理合同3篇
- 2025版新能源車輛制造股東入股協(xié)議書3篇
- 2025年度綠色建筑暖通工程設計施工一體化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采光節(jié)能門窗供應合同2篇
- 2025年度水利工程承包施工居間合同(二零二五年度)4篇
- 窗簾材質與節(jié)能環(huán)保的科技融合
- 二零二五年度塔吊租賃行業(yè)自律公約制定合同2篇
- 智能教育時代的家庭教育與發(fā)展新路徑
- 教育科技中嵌入式的交互式學習體驗優(yōu)化
- 二零二五年度白灰產(chǎn)業(yè)園區(qū)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合同3篇
- 2024年財產(chǎn)轉讓合同公證模板2篇
- 商標法基礎知識
- 2025年高考物理一輪復習之機械振動
- 醫(yī)院醫(yī)務人員醫(yī)德考評標準
- 小紅書種草營銷師(初級)認證考試真題試題庫(含答案)
- 癲癇病人的護理(課件)
- 2024年WPS計算機二級考試題庫350題(含答案)
- 糖尿病足與周圍血管病01課件
- 固定污染源自動監(jiān)控監(jiān)測系統(tǒng)現(xiàn)場端建設技術規(guī)范
- 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下冊第一單元《小小工程師》背背默默知識點
- 學生體育習慣培養(yǎng)重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