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程論文--為“愛的教育”求解_第1頁
吳麗程論文--為“愛的教育”求解_第2頁
吳麗程論文--為“愛的教育”求解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為“愛的教育”求解單位:茶陵縣浣溪中心小學姓名:吳麗程【摘要】愛,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核心,真愛每一個學生,是教師更是班主任的天職。如果教學中忽略了這種感情,就等于抽掉了教育的靈魂。本文通過描寫一位初上講臺的新教師以及和她的學生們課內外發(fā)生的故事,發(fā)出了何為“愛的教育”的感嘆?怎么做才為“愛的教育?”并淺談了自己以后該如何為愛的教育奠定基礎?!娟P鍵詞】愛 教育 學生【正文】“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是著名教育家霍懋征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座右銘。她說:一個老師必須熱愛學生才能教好他們。在她的眼中,“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她“相信每一個孩子都可以成才”。初上講臺的自己一直把這句話銘記在心-”沒有教不好的

2、學生.”故事1,剛開學的時候就聽家長還有學校其它老師講學前班的“三大搞王”都“幸運”的分到我教的班上,當時聽到這個消息都不知道是驚是喜。我是一直信奉著“沒有教不好的學生”這條真理,可是要是一下來三,當時確實連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招教的住。第一天上課,三大搞王平均分配著班上“違法亂紀”的行為,一個遲遲不見進教室,一個怎么著都坐不住,凳子和桌子拐過來拐過去,還有一個大聲的自言自語,聲音壓過了我平靜時說話的分貝。第一次面對這種情形,我動用了我的“獅吼功”,頓時安靜的教室讓我自己都傻了眼?!皧檴檨磉t”的搞王之一估計也被我的獅吼功嚇著了,立在門口不敢動。那一次,我沒有立馬叫他進教室,而是告訴他作為遲到的懲

3、罰,他必須在門口站兩分鐘。第一次,我用自己的大嗓門給了他們一個下馬威,讓他們知道惹怒老師的后果是什么。俗話說:事不過三。這招用的多了,慢慢的就不奏效了,沒過幾天,一切都回到了第一堂課的伊始。我開始反思自己的做法,是不是對他們的管理方式太過于老套?于是,我開始改革,采用鼓勵的方式,誰要是表現(xiàn)好,就在他們相對應的名字上貼一個笑臉。而他們的名字都是打印好貼到教室墻壁顯眼的位置,以至于每個學生每個任課教師都看得到。以此滿足他們“幼小的虛榮心?!睂τ谌蟾阃?,我尤其上心,一有機會馬上貼笑臉,也因此,他們慢慢的表現(xiàn)越來越好。故事2,班上有個留級生,教過她的老師都對她印象不好。因為她有個特殊的嗜好,不管什么

4、課,不管多嚴厲的老師,她都會自然而然的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初任她的班主任我也搞不清狀況,只聽說是患了瞌睡癥。接觸一段時間后,我發(fā)現(xiàn),在我會大聲吼他們的課上,我吼完之后她都會呼呼睡去,而我輕聲細語好好講完一堂課的40分鐘里,她都可以打起精神來好好聽課,只是會發(fā)出怪聲,偶爾擾亂一下課堂。對于她不睡覺的課,我都會適時表揚。可能是因為這樣,她下課開始天天纏著我玩,會問問題,會拽著我不放,為了“挽救”一個睡覺的小孩,下課我會陪她玩,陪她念書,陪她笑。我天真的以為她終于找到了學習的動力。事實也卻是如此,她不再上課睡覺,但卻會越來越肆無忌憚的制造麻煩引起同學們對她的注意,擾亂課堂。有一次因為聲音太大,我又對

5、著她吼了一句:再吵,等我脾氣來了請你出去。她沒有太大的反應,而是淡定的說了一句:“老師,我知道你沒有脾氣”。說完又呼呼的睡過去了。相對于之前那個故事,這件事讓我的反思更加深刻。是什么會讓一個小孩子從口里說出“老師,我知道你沒有脾氣”?是什么讓她在堅持了這么久認真聽課的時間里又開始搗亂,睡覺?是什么?或許是開學時的嚴格,或許是這段時間的溺愛吧? 三字經里尚有:“教不嚴,師之惰”的感慨。古訓也有“嚴師出高徒”。為什么嚴格到了我這就行不通了?低年級的小朋友就如一株株嬌嫩的花枝,需要精心地培育,才能使他們健康地成長,當我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決心好好培育他們的時候為什么愛就成了溺愛?或許我只是還沒有意識到

6、如何像前蘇聯(lián)教育家馬可連柯那樣“用三記耳光的故事”收到“四顆糖果”的教育目的吧?或許我還不知道如何讓教育像春雨那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吧?我們把教師對學生的愛,稱之為教育愛,這種愛,區(qū)別于父母子女之愛、兄弟手足之愛、親朋好友之愛,他不是出自任何形式的個人需求,而是體現(xiàn)著社會發(fā)展寄予教師的重托。教育愛包容著極為豐富而又深刻的內涵,可表現(xiàn)為教師對學生的一種親近感,一種理解感,一種期望感以及教師愿意為學生的成長而努力奉獻的熱忱。有關文獻指出:教育愛是指教育者在長期的、艱苦的、細致的教育過程中所產生的對受教育者的一種自覺、普遍、持久、濃厚、科學的愛。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基于親緣策系,不是出自個人

7、需求,而是源于教師對教育事業(yè)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責任感。師愛,除了是教師的一種道德素質,還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著重體現(xiàn)在教師對愛的理解、對愛的意義的認識以及對愛的把握上。愛,還應注意掌握一些具體的方式與藝術。愛學生,還要會愛學生。愛,不僅僅只是一種付出和給予,它包含了豐富的內涵和靈巧的藝術。初入教育事業(yè)的我還不能理解陶行知先生的“捧著一顆心來,如何不帶半棵草去”?對于“愛的教育”總是充滿著困惑和迷茫。但“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從此刻起,我愿作護花的春泥,不斷在教育事業(yè)上摸索,用發(fā)自內心的真情實感去打動學生,感動學生,將滿腔熱忱的愛投入到我所喜愛的事業(yè)中去,像呵護露珠一樣對待每一位學生。更要將陶行知先生 “愛滿天下”的教育發(fā)揚光大,為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