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語文教學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的培養(yǎng)_第1頁
案例語文教學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的培養(yǎng)_第2頁
案例語文教學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的培養(yǎng)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語文教學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的培養(yǎng) 山中訪友教學案例相王小學 張建英【教材分析】 山中訪友出自著名詩人、散文家李漢榮先生之手,是他發(fā)表于1995年第三期散文雜志的一篇佳作。這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滿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朋友”,與“朋友”互訴心聲,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本文作為本組“感受自然”的第一篇課文,目的一是通過感受作者描繪的境界,體會他一路上的好心情,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二是學習作者通過比喻、擬人、排比、想象來表達情感的方法,并積累語言。本課的重點是感受作者對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體

2、會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窘虒W片斷】 師:同學們,放暑假這么長時間,你們有沒有去探訪你們的親戚朋友呢?有的話,談談自己的的經(jīng)歷或感受。生1:我去我大姑家了。大姑每天給我吃大魚大肉,有時還帶我去完。我感受到了大姑很愛我。 生2:我去探訪過我的外婆。我的外公生病了,爸爸帶著我和媽媽去看望外公,還給外公買了好多的補品。外婆給我們做了一大桌的好菜,而且外公外婆的臉上露出了微笑。我從中感受到了作為子女的再多陪伴在老人身邊,不要讓他們感到孤獨寂寞。 生3:我去叔叔家賀喜去了。自古以來禮尚往來,促進了人與人之間的感情。 師:大家拜訪親戚朋友,都有不少收獲,真好!有位作家他也拜訪過朋友,但他拜訪的是山。(板書課

3、題:山中訪友) 師:請大家齊讀課題,讀完課題,想想你們能提出那些疑問?(生齊讀課題,質疑問難) 生1:作者拜訪的朋友是誰? 生2:作者帶著什么禮物去拜訪朋友的?朋友是怎樣招待他的? 師:你們提的問題緊扣課題,尤其是第二個問題能結合自身的實際經(jīng)歷去想,很會思考嘛! 師:假如讓你去山中拜訪,你會拜訪誰呢?為什么? 生1:我會拜訪山中的老屋,那是奶啊你家的,也是生我的地方,我很懷念。 生2:我會拜訪鳥兒,鳥兒是招人喜歡的。 生3:如果可以的話,我會拜訪老祖宗,雖然未見過太奶奶,但我見過太爺爺。自記事以來,太爺爺很疼我,不久便去世了。(同學們聽了哈哈大笑,我即刻制止) 師:大家別笑,老祖宗歲在墓穴中,

4、但是潭門所做出的貢獻是功不可沒,他們是值得我們敬仰的。為此,我覺得這位同學拜訪的對象特別有意義的,同時告訴我們“吃水不忘挖井人”,人要懂得感恩?!景咐治觥?這個片段是我上山中訪友第一課時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我的導入問題是:“同學們,放暑假這么長時間,你們有沒有去探訪你們的親戚朋友呢?有的話,談談自己的的經(jīng)歷或感受?!眴栴}的設計目的是希望學生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引出課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事實上,學生確實是從自己的生活中談自己的體驗與感受,為揭示新課題作了很好的鋪墊,為此課題的揭示很順當。當學生齊讀課題后,升起一些疑惑:為什么我們訪問的是親戚朋友,而有人要去山中訪友呢?我抓住孩子們的疑問,便拋出第二

5、個問題:“讀完課題,想想你們能提出哪些疑問?” 孩子們爭先恐后的舉手,第一個孩子的匯報是我預想到的,第二個孩子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但又出于人之常情。因為他的的經(jīng)歷就是“我去探訪過我的外婆。我的外公生病了,爸爸帶著我和媽媽去看望外公,還給外公買了好多的補品。外婆給我們做了一大桌的好菜,而且外公外婆的臉上露出了微笑?!边@個結合自身經(jīng)歷提出的問題不就是合情合理嗎?這就是孩子的思維與大人不同的地方。為了調動學生的思維,我隨口又拋出了第三個問題:“假如讓你去山中拜訪,你會拜訪誰呢?為什么?”有個孩子的回答令所有的人包括我感到太不可思議,因為他要拜訪的是墓穴中的老祖宗,聽起來是有些可笑,但是聽他的一番解釋

6、,還是蠻有情義的,看來“情”在孩子們心中還是最美的,最值得留戀的。 雖然這個導入環(huán)節(jié)花了些時間,但我覺得很值。因為我讓學生能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尊重了孩子們的個性發(fā)展。這么多年教學,我越來越感覺到我的教學似乎漸漸失去了生命力,我忘記了思索:語文課何時考慮過學生的發(fā)展呢?語文課堂應該致力于學生語文能力與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沒有學生的真正發(fā)展,語文課堂就是無效的課堂。 人正是活動的時候,才進行思考、做出判斷的。我深深感悟到:一堂課是不是成功關鍵不在于教師講的好不好,主要還是取決于學生有沒有真正的參與,有沒有真正的活動,會不會運用所學的知識。當學生需要思考的時候,我們不妨就讓課堂保持高度的安靜,

7、給學生一個靜心的環(huán)境,充分尊重他們的閱讀權利和閱讀感受,領著學生真正走進文本,深入課文當中去。當學生獨自思考無法解決問題的時候,我們不妨讓他學會尋求同伴的幫助,這個時候就從靜心閱讀進入小組討論階段,只有學生先靜心有所思考他也才能有話可說,有論可討。我們的公開課、觀摩課老師很多時候不注意這種現(xiàn)象,覺得課堂可能沒有討論就不符合現(xiàn)代課程理念。但他或者根本不知道什么時候該討論什么時候不需要討論,只有當學生真正遇到自身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或者對同一問題有爭鳴的時候我覺得才可以設置課堂討論的環(huán)節(jié)。 語文課堂一定要讓學生參與,站在學生角度思考問題,精心設計符合學生發(fā)展的教案,在充分尊重和理解學生的基礎上,激發(fā)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關注動態(tài)的課堂,注意隨時抓住生成的智慧,調整課堂的進程,促進學生進一步思考問題的能力,向深度和廣度進軍。 魏書生說:“教師不替學生說學生自己能說的話,不替學生做學生自己能做的事,學生能講明白的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