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為而治”是班級管理的最高境界_第1頁
“無為而治”是班級管理的最高境界_第2頁
“無為而治”是班級管理的最高境界_第3頁
“無為而治”是班級管理的最高境界_第4頁
“無為而治”是班級管理的最高境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先為而治”是班級管理的最高境界一、什么是無為而治?無為而治,是老子提出并崇尚的一個著名的治國安邦的方針政 策。老子三十七章中寫到:道恒無為,而無不為。很多人以為無為就是無所作為,聽從命運的擺布,是一種消極 的處世觀,實則不然。世界著名科學史專家李約瑟認為,無為的真正 含意應該是避免反自然的行為。也就是不妄為、不亂為、順應客觀態(tài) 勢、尊重自然規(guī)律的意思。同時,它要求人們樹立一種超脫忘我的思 想觀念,無私無欲,利于他人。無為是一種立身處世、治國安邦的態(tài)度和方法,無不為是指不 妄為所產(chǎn)生的效果。當我們按照萬事萬物自身的規(guī)律,順應時代的潮 流促其發(fā)展,萬物自能各復歸其根、天長地久、沒身不殆,這樣就達

2、到了無不為的境界。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便是黃老無為思 想治國安邦的一次成功實踐。改造自然如此,治國安邦如此,對班級的管理同樣如此。班主 任必須掌握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 遵從于教育管理的原則,順應 時代發(fā)展的潮流,采用科學正確的管理手段,才能使學生達到民自化、 民自正的境地。二、怎樣才能達到無為而治?1、行不言之教老子二章中說: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 而不為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是以不去。圣人以無為的態(tài)度來處理世事,實行身教重于言教的方法。這樣萬物就會自然 生長而不去爭誰是創(chuàng)始第一,蕃生繁衍而不據(jù)為私有,有所作為而不 自恃己能,大功告成而不自己居功。正因為

3、不居功,所以功績永存。班主任身教的作用自不必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雖令不從的道理每一個班主任都懂得,關鍵是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 中,班主任有沒有認識到自身言行舉止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會成為學生品 評、模仿的對象,稍有不慎,就會對學生造成不良影響。因此嚴格規(guī) 范自身的言行,處處給學生做出表率作用,是班主任達到無為而治的 先決條件。對班主任的道德要求,首要的是無私,無私才能富有愛心,無 私才能愛崗敬業(yè),無私才能處事公正。無私的班主任才能造就大公無 私、品行高尚的學生。所以老子五十七章中說:我無欲,而民自 樸,老子三十七章中說:無欲以靜,天下將自正。同時,班主任考慮一切問題均應以學生的利益為出發(fā)

4、點和歸宿 點。老子提出,最理想也就是德才最好的領導人要圣人恒無心,以百 姓之心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得善矣百姓皆注其耳目,圣 人皆孩之。班主任要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以學生的心為自 己的心,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每一個學生都會非常在意班主任對自 己的一言一行,所以班主任應該象對待自己的孩子那樣來對待每一個 學生。老子認為,德才最好的領導人,即圣人也就是實行無為之治方針最徹底的領導人。2、治人之術在于治心佛家的論心里有這樣一句話:心乃萬相之主宰。治人之術, 在于治心。心正則行正,每個學生的心態(tài)端正了,行為也就端正了, 整體班風也就純正了。因此,思想教育是達到無為而治的根本。老子十九章

5、提出:絕圣棄智,民利百倍;絕巧棄利,盜賊 無有。所謂棄智,并不是指拋棄智慧,這里的智指的是陽奉陰違、玩 弄心術、陰險狡詐、損人利己等不良心態(tài)。老子倡導回歸到純潔的本 心,回歸到一種安寧有序的自然生活和社會秩序中來, 消除爭強好勝、 爾虞我詐帶來的負面社會效應。棄智是無為而治的基礎,首先,班主任自己應堅持對學生的正 面教育,從正面引導、說理,堂堂正正地對學生提出要求,而絕不能 采用巧詐之術,騙取學生對班主任行為的支持。其次,班主任應該由 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來消除學生的各種不良心理,使學生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使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坦誠相見、互相信任,友好合 作,這樣班級才能和諧,班級的工作才能順

6、利開展。那么,思想道德教育即治心之術應從何處入手呢?應該從培養(yǎng) 學生的仁愛之心入手。仁愛之心是一切道德品質(zhì)的基礎,當學生明白 了諸惡莫做,眾善奉行,厚德以積福,愛人者,人恒愛之陰惡之惡大, 顯善之善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道理,并能身體 力行時,人心何愁不正?班風何愁不純?3、擇人而任勢孫子兵法勢篇談到擇人而任勢,即挑選適當人才,充分利用形式。班主任治理班級,不能事無巨細一概親自過問,這樣既增加了 自己的工作量,又不能充分發(fā)揮班干的能動性、不能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 性,久而久之,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也就泯滅了。聰明的班主任是 善假于物的,他懂得提綱挈領、抓大放小的原則,他懂得使用人才、

7、 培養(yǎng)人才、利用班級整體力量的道理。老子二十七章中說:圣人常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 故無棄物。是謂襲明。老子認為,要做到無為而治,領導者要善于發(fā) 揮每個人的專長,愛惜人才,充分調(diào)動人的積極性。世上沒有無用之 人,也沒有無用之物。(班主任工作)能做到這點,就是一個高明的 領導人,也叫做順應自然之理了。魏書生常年在外講學,而他所帶的 班級學生照樣學習很好,班級活動也組織得很好,這便是充分調(diào)動學 生的積極性進行自我管理的成功案例。因此,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時,一定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治 能力,利用兩種力量達到自治的平穩(wěn)。一是得力的班干部隊伍。班主任要在班級樹立班干部的權威, 給予班干部大膽管理的權

8、力。班干部制定的管理措施只要是合理的, 班主任都應予以認可。日常班級管理實行值日班長負責制、 學生干部 輪值制、重大事件班委會集體討論制。班干部應分工明確,各司其職, 對全班學生進行有效管理。二是全體學生。由全班學生共同制訂班級公約,落實班級管 理的各項措施,明確責任,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成立班級管理監(jiān)督小組,負責檢查值日班長、班委會成員的工作情況,定期對 全體班干進行考核與民主評議。依靠學生民主自治管理,班主任的工作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班干部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責任感與成就感增強了,班級管 理穩(wěn)定、有序了,班主任的工作量減輕了。一如老子所說:功成事遂, 百姓皆曰:我自然。4

9、、治大國若烹小鮮老子六十章中說治大國若烹小鮮。治理國家,如同煎小魚 一樣,不要經(jīng)常翻攪,否則會把魚翻爛。又說民之不治,以其上之有 為,是以不治。老子認為,要使國家安定,統(tǒng)治者就不能以煩茍政務 擾亂民眾,就不能政令頻出或者朝令夕改,而要堅守清靜、無為的方 針。否則,人民就會無所適從、怨氣橫生,這樣就會影響社會穩(wěn)定。 文革期間政令頻出、斗爭不斷,昨天歌頌的今天就要被打倒,令老百 姓不知所措,人人自危,最后使國民經(jīng)濟陷于崩潰的邊緣。治班與治國一樣,過多的舉措、變換不定的要求不但會讓學生 無法可依,還會增加學生的負擔,讓學生生發(fā)怨言,不利于班級的穩(wěn) 定。班級的規(guī)章制度應簡約明確,班級的規(guī)定、班主任的要

10、求、對事 件的處理等要保持連續(xù)一貫性,前后一致性,不能朝令夕改。這就要 求班主任出言謹慎,工作的布置、規(guī)章制度的制定必須事先考慮穩(wěn)妥, 力爭一次頒布到位,使學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5、為政不可察察老子五十八章提到:其政悶悶(寬大),其民淳淳,其政察察(苛酷),其民缺缺(不滿意,抱怨)。老子要求執(zhí)政寬宏些,不要 產(chǎn)可。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產(chǎn)生一些錯誤,有些錯誤只是階段 性的,教師如果過分追究,反而會起到強化的反作用。反之,適當?shù)?容忍和忽視會給學生營造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 學生會在錯誤中成長。班 主任有時也要難得糊涂,對于學生的非主觀性錯誤不要總抓著小辮子 不放。漢朝時光武帝查獲了一些官吏與叛臣

11、王郎勾結來往的幾千封信 件。光武帝當著他們的面把未拆開的信件和材料全部燒毀,他解釋說,這樣做是令心懷不安的人放心。 班主任也應學學這種做事的風格, 學 會抓大放小,講究治班策略。6、無為的前提是有為無為而治的境界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須經(jīng)過一個從有為到無 為的過程。帶班之初,班主任必須親臨一線,身先士卒,給予學生指 導,為學生做出榜樣。許多事情,班主任不得不親自操刀上陣,待學 生逐漸被領上路子,班主任還要陪同一程。藝術家潑墨揮毫,可在瞬間成就一幅藝術作品,這是無為的境 界,而之前有為的甘辛是必不可少的。班主任若想達到無為治班的境 界,定然要在有為的階段付出更多的艱辛。三、無為而治的景致老子十七章

12、中說: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之;其次, 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故信不足,焉有不信。猶兮其貴言哉。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老子把從政的領導者分為四類:一、最高明的領導者,人民感 覺不到他的存在;二、比較好的領導者,人民親近贊美他;三、較差 的領導者,人民畏懼他;四、最差的領導者,人民侮罵他。最高明的 執(zhí)政領導人總是那樣深思熟慮,不輕易發(fā)表意見,功勛建立了,事業(yè) 完成了,老百姓都說:這本來就是我們自己干成的。班級管理的最佳狀態(tài),就是班主任能促使學生完全按照自己的 意愿行事,使學生服從于校紀班規(guī)卻沒有絲毫被強迫的感覺。這樣就形成了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和諧狀態(tài),在和睦的氣氛當中師生達成和 衷共濟的認識,共同朝著既定的目標奮斗。高明的班主任通過無為而 治,可以達到以心治班的境界、他與學生心心相印,他的意圖學生心 領神會,他往往一個眼神過去,學生就知道該怎么做了。無為而治是班級管理中一種棋高一著的超越,它建立在尊重教 育規(guī)律、順應客觀形勢的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