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同步測控優(yōu)化訓練(地圖)_第1頁
七年級地理同步測控優(yōu)化訓練(地圖)_第2頁
七年級地理同步測控優(yōu)化訓練(地圖)_第3頁
七年級地理同步測控優(yōu)化訓練(地圖)_第4頁
七年級地理同步測控優(yōu)化訓練(地圖)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第三節(jié)地圖5分鐘訓練(預習類訓練,可用于課前)1 .地圖的要素主要包括 、。思路解讀:地圖反映地面景物時,對它們進行選擇和綜合,運用各種符號,按照一定比例縮小以后表示在平面上。比例尺、方向和圖例是地圖的基本要素。答案:比例尺方向圖例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比例尺表示實際距離和圖上距離的比值,也叫縮尺B.圖例是地圖的語言,包括各種符號、地圖的文字說明、地理名稱和數(shù)字等C.地圖上,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D.地圖是平面的,所以沒法表示高度和深度思路解讀:比例尺,表示的是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值,是一種縮小的程度,所以也叫 縮尺。在沒有注明指向標和經(jīng)緯網(wǎng)的地圖上,判別方向才是“上北下南,左西

2、右東”;地 圖上用等高線表示地表的高低起伏。答案:B3.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度 ;等高線稀疏的地方,坡度 。 思路解讀:等高線越密集,單位距離內(nèi)等高線的條數(shù)越多,高度差別越大,所以坡度越 大;反之,等高線越稀疏,坡度越小。答案:大小10分鐘訓練(強化類訓練,可用于課中)1 .在分層設(shè)色地形圖上,一般用綠色表示 ,用藍色表示 , 用黃色和橙色表示。思路解讀:正確解讀分層設(shè)色地形圖,顏色是最基本的一環(huán)。一般地,用綠色表示陸地,而不僅是草原和森林等;用藍色表示海洋,這倒是符合基本的生活常識;用黃色和橙色表示高原,有時也用紫色表示極高的高原。答案:平原海洋高原2 .在野外看地圖時,應手持地圖,面朝 ,

3、背朝 ,這樣圖上 方向與實際方向就一致了。思路解讀:一般地圖上的方向的判別方法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所以如果面朝北, 背朝南,這樣看圖的姿勢正好符合上面所說的規(guī)律,容易辨識地物。答案:北南3 .寫出下列比例尺的形式數(shù)字式文字式線段式1 : 100 000圖上1厘M代表實地距離 50千M0 3D 60 km111思路解讀:比例尺的形式主要有三種:數(shù)字式、文字式、線段式。應該學會它們之間的互相轉(zhuǎn)化。從厘 M到千M小數(shù)點左移 5位。從千 M到厘M小數(shù)點右移 5位,不足的加“0”。 答案:數(shù)字式文字式線段式1 : 100 000圖上1厘M代表實地距離1千MP ! ?炯1 : 5 000 000圖上

4、1厘M代表實地距離 50千M0 50 ion km rili1 : 3 000 000圖上1厘M代表實地距離 30千M。W 60 km1 : 100 000圖上1厘M代表實地距離1千M0 I 2hn 14 .圖幅相同的兩幅地圖,比例尺較大的一幅是()A.所畫的內(nèi)容較詳細B.所畫的地區(qū)范圍較大C.所畫的內(nèi)容較簡略D.所畫的地圖較大思路解讀:比例尺是個分數(shù),是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值,分子一般是1,而分母,也就是實際距離是變化的。比例尺大,意味著分母小,也就是代表的實際距離短,這樣它就有能力將這個地方表示得更加詳細,但表示的范圍卻小了。答案:A5 .圖1-7中兩幅圖是同一學校的兩位同學繪制的該校平

5、面圖,分析完成下列問題。會人工海史教學樓區(qū)草坪宓人工湖R教學樓回草坪甲乙圖1-7(1)兩位同學在相同大小的紙張上,繪制同一學校平面圖的大小卻不同,原因在于 ,具體地說,甲圖比乙圖 。(2)已知人工湖在校園的西北部,請你在甲圖中繪出指向標。(3)如果該校在北京,為了遮陽,那么乙圖中教案樓的 (上、下)側(cè)窗 最應該掛窗簾。思路解讀:第(1)題,從圖上看,甲圖大,詳細;乙圖小,粗略。但表示的內(nèi)容基本一致。所以大小不同的原因應該是比例尺大小不同。在兩個比例尺中,校園是實物,是分母,是相同的。甲圖大,說明圖上距離大,也就是分子大,所以比例尺就大。第(2)題,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規(guī)律,西北應該在“

6、左上”。那么我們就旋轉(zhuǎn)一下地圖,讓人工湖位于左上,然后在圖上將現(xiàn)在這個時候的上方表示為“北”即可。第(3)題,北京在北半球,太陽在南方的位置。所以掛窗簾應該掛在南窗上。剛才確定出了 “北”方向,那么相反的一側(cè),也就是下方,就是南。答案:(1)比例尺不同比例尺大工人工湖總教學摟四草坪(3)下快樂時光老師問:“如果將地圖的比例尺縮小1倍后,會發(fā)生哪些變化?”小明不自覺地笑 了,說:“那還不把人擠扁了?”30分鐘訓練(鞏固類訓練,可用于課后)1 .下列有關(guān)經(jīng)線的敘述,正確的是()A.經(jīng)線連接南北兩極B.經(jīng)線南北對稱相等C.經(jīng)線指示東西方向D.經(jīng)線最大的度數(shù)是 360。思路解讀:經(jīng)線是地球儀表面連接南

7、北兩極的線,指示南北方向。所以所有經(jīng)線長度都相 等。根據(jù)設(shè)定,經(jīng)度從 00開始向東向西各增大到180。答案:A2 .繪制一幅某學?;蚰赤l(xiāng)鎮(zhèn)地圖,要選用較 比例尺;而要繪制一幅世界地 圖,要選用 比例尺。思路解讀:繪制學校地圖等,要求詳細,所以要選用大比例尺地圖:大比例尺地圖分母 小,所代表的實際距離短,所以能表示的清楚。世界地圖要求表示的范圍大,也就是分母 所代表的實際距離大,所以比例尺小。答案:大小3 .在甲、乙兩張圖幅大小相同的地圖上,某兩地間的距離分別為8厘M 4厘M,這說明()A.甲圖表示的實地地域范圍比乙圖廣B.進行工程建設(shè)選用乙圖更為實用C.甲圖的比例尺比乙圖小D.甲圖所表示的內(nèi)容

8、比乙圖更詳細思路解讀:同樣的實際距離,甲圖的分子是乙圖的兩倍,也就是說,用兩倍的距離來表示 同一地物,所以甲圖表示得很詳細,但在圖幅一定的情況下,表示的范圍小。甲圖比例尺 也大。答案:D4 .把比例尺十萬分之一的地圖放大1倍,那么()A.新圖的比例尺為1 : 200 000B.新圖的圖幅面積是原圖的 2倍C.新圖1-厘M代表實際距離2 000M D.新圖的圖幅面積是原圖的 4倍思路解讀:比例尺是個分數(shù),放大 1倍,分母應該縮小1倍(或者分子擴大 1倍),變成 1 : 50 000 (或者2 : 100 000 ),圖上1厘M代表實際距離 500M圖幅是長和寬的乘積, 長寬分別是原來的 2倍,面

9、積就成了 4倍。答案:D5 .下列地圖中,最能直觀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狀況的是()A.等高線圖B.地形剖面圖C.分層設(shè)色地形圖D.平面示意圖思路解讀:等高線圖上直接讀出的是海拔高度;地形剖面圖直接表示的是地形起伏;分層 設(shè)色地形圖是在等高線地形圖的基礎(chǔ)上進行分(海拔高度的)層(次)設(shè)(置顏)色形成 的;平面示意圖一般用來表示方位和平面距離。答案:B6 .圖1-8中虛線和字母 A、B表示地形部位。地形部位名稱和圖序相符的是()圖1-8A.山脊、山谷、鞍部、山頂B.山谷、山谷、山頂、鞍部C.山谷、山脊、山頂、鞍部D.山脊、山脊、山頂、鞍部思路解讀:中虛線和等高線的交點比貼近的左右兩側(cè)的高度低,所以是山

10、谷;同理得出 是山谷;在高海拔的中心,所以是山頂;在兩個山峰的中間平緩位置上,是鞍部。 答案:B7 .讀“等高線地形圖”(圖 1-9),完成下列問題。5 / 5圖1-9(1)僅從地形方面考慮,從王村到趙莊的四條路線中,最容易到達的是 (填數(shù)碼)。(2)趙莊在王村的 方向。(3)如果該圖的比例尺是 1 : 50000,趙莊與王村的圖上距離為 3厘M那么兩地間的實地距離為 Mo思路解讀:僅從地形方面考慮,平路最容易到達,也就是跨等高線少的最容易到達。這幅地圖上有指向標,所以要按照指向標判別方向。比例尺1 : 50 000 ,將分母減去兩個“0”,將厘M化為M后,得到1厘M代表實際距離 500Mo答案:(1)(2)正西(3) 1 5008.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