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屆年高三化學二輪復習選擇題強化訓練: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訓練_第1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5/d0318577-1d56-4a4c-884e-1c7dd08ef3e0/d0318577-1d56-4a4c-884e-1c7dd08ef3e01.gif)
![2020屆年高三化學二輪復習選擇題強化訓練: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訓練_第2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5/d0318577-1d56-4a4c-884e-1c7dd08ef3e0/d0318577-1d56-4a4c-884e-1c7dd08ef3e02.gif)
![2020屆年高三化學二輪復習選擇題強化訓練: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訓練_第3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5/d0318577-1d56-4a4c-884e-1c7dd08ef3e0/d0318577-1d56-4a4c-884e-1c7dd08ef3e03.gif)
![2020屆年高三化學二輪復習選擇題強化訓練: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訓練_第4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5/d0318577-1d56-4a4c-884e-1c7dd08ef3e0/d0318577-1d56-4a4c-884e-1c7dd08ef3e04.gif)
![2020屆年高三化學二輪復習選擇題強化訓練: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訓練_第5頁](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5/d0318577-1d56-4a4c-884e-1c7dd08ef3e0/d0318577-1d56-4a4c-884e-1c7dd08ef3e0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輪復習選擇題強化訓練: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解題策略】一、宏觀換算,正確選用公式解此類題目時,要以“物質的量”為中心,如果題目給出質量、體積和物質的量濃度,首先要正確選用公式,將這些量轉化為物質的量。錯誤點一般出現(xiàn)在轉化的這個環(huán)節(jié),所以在轉化時要注意兩點 :(1) 涉及氣體,一定以“標準狀況”和“氣體”這兩個前提為基本條件( 混合氣體也適用 ) ,如果是非標準狀況下,則無法通過體積求出物質的量。(2) 涉及溶液,一定要明確溶液的體積,不能把物質的量濃度的數(shù)值當作物質的量數(shù)值。二、宏微過渡,辨清所求微粒求出物質的量后,再根據(jù)物質的組成、微粒的結構等判斷微觀粒子的數(shù)目。在宏微過渡時,要注意以下關系 :(
2、1) 直接構成物質的粒子與間接構成物質的粒子( 原子、電子) 數(shù)目間的關系,如分子和分子中的其他微粒。(2) 強電解質、弱電解質、非電解質與溶質粒子( 分時、電子或離子) 數(shù)之間的關系,主要涉及是否完全電離的情況。(3) 物質的量、質量、粒子數(shù)的多少均與溫度、壓強的高低無關。(4) 物質的量濃度的大小與所取該溶液的體積多少無關( 但溶質粒子數(shù)的多少與溶液體積有關) 。三、得失守恒,關注組成價態(tài)主要是判斷指定物質參加氧化還原反應時電子轉移的數(shù)目解此類題目的方法主要可以分為以下三步 : 第一步,確定所求物質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所起的作用 ; 第二步,確定化合價變化情況 ; 第三步,根據(jù)參加反應物質的物
3、質的量求出電子的轉移數(shù)目。解題時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注意變價金屬與氧化劑反應時被氧化的價態(tài),如鐵和氯氣、硫反應,銅和氯氣、硫反應等; 二是注意同一物質在不同反應中的作用可能不同,如氯氣和鈉反應時,只作氧化劑,1mol氯氣得到2mol電子,而氯氣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時,既作氧化劑又作還原劑,1mol氯氣得到1mol電子。類似的還有過氧化鈉和過氧化氫。四、定律推論,明確反應關系除了上述幾種類型外,此類題目往往還會涉及阿伏加德羅定律、化學平衡以及利用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等。注意點:在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氣體其分子數(shù)相同,但其微粒數(shù)不一定相同,因為組成分子的原子數(shù)、電子數(shù)、中子數(shù)、質子數(shù)等往往不同如
4、果涉及可逆過程或存在化學平衡,則注意不能按純凈物或不可逆反應考慮問題。如標準狀況下22.4LNQ氣體含有的NO分子數(shù)小于 NA,因為NO中在在著2NO . NbC4,導致部分NO生成NkC4,使得NO的分子數(shù)減少,即 NO分子數(shù)少于NA對于物質間的變化不可想當然,要借助化學方程式進行分析,以防反應中的一些隱含情況。練強化訓練一經編40題】1、中國藥學家屠呦呦因發(fā)現(xiàn)青蒿素,開創(chuàng)了治療瘧疾的新方法,榮獲了諾貝爾獎。已知青蒿素的分子式為015H22O5。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青蒿素的摩爾質量為282 g - mol1B.青蒿素中 0、H O的質量之比為15 : 22 : 5C. 1 mol青
5、蒿素的體積約為 22.4 LD. 1 mol青蒿素中含 11 mol H 2解析 青蒿素的摩爾質量為 282 g - mol 1, A項正確;青蒿素中 C、Hk O的物質的量之比為 15: 22 : 5, B項錯誤;青蒿素在標準狀況下不是氣體,C項錯誤;青蒿素中不含 H2, D項錯誤。答案 A2. 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常溫常壓下,124 g P 4中所含P P鍵數(shù)目為4N8. 100 mL 1mol L-1FeCl3溶液中所含 Fe3+的數(shù)目為 0.1 NA2MC.標準狀況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氫原子數(shù)目為D.密閉容器中,2 mol SO 2和1 mo
6、l O 2催化反應后分子總數(shù)為 2N【答案】C【解析】A.常溫常壓下,124 g P4的物質的量是1mol,由于白磷是正四面體結構,含有6個PP鍵,因此其中所含 P P鍵數(shù)目為6Ns A錯誤;B.鐵離子在溶液中水解,所以 100 mL 1mol L-1FeCl3溶液中所含F(xiàn)e3+的數(shù)目小于0.1 NA, B錯誤;C.甲烷和乙烯分子均含有4個氫原子,標準狀況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的物質的量是0.5mol ,其中含氫原子數(shù)目為2NA, C正確;D.反應2SQ+Q;=i 2SQ是可逆反應,因此密閉容器中,2 mol SO和1 mol O 2催化反應后分子總數(shù)大于 2N, D錯誤。3 .如圖
7、是氨氣與氯化氫氣體反應的裝置。抽走玻璃片充分反應,反應中有關物理量的描述正確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 )()A.氣體反應物的總體積為0.224 LB.生成物的分子個數(shù)為0.005 NAC.產物中的Nl-H鍵個數(shù)為0.02 NAD.加水溶解后所得溶液中NhJ數(shù)目為0.005 NA解析 A項,沒有說明氣體所處的狀況,故氣體反應物的總體積不一定是0.224 L ,錯誤;B項,生成物NHCl為離子化合物,不存在分子,錯誤; D項,由于NH4部分水解,故所得 溶液中NHf數(shù)目小于0.005 N,錯誤。答案 C4 .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為NA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1A 1L0.1mol - L NHCl
8、 溶放中,NH 4 的數(shù)量為 0.1 Nx8. 2.4gMg與H2SQ完全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0.1 NaC.標準狀況下,2.24LN2和O的混合氣體中分子數(shù)為 0.2 NaD. 0.1mol H2和0.1mol I 2于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后,其分子總數(shù)為0.2 Na【答案】D【解析】A、NH+是弱堿根離子,發(fā)生水解:NhT+H2b-NH-HO+ Hl+,因此NhT數(shù) 量小于0.1 NA,故A錯誤;B、2.4gMg為0.1mol ,與硫酸完全反應后轉移的電子的物質的量為2.4 X 2/24mol=0.2mol ,因此轉移電子數(shù)為為0.2 NA,故B錯誤;C、N2和Q都是分子組成,標準狀況下,2
9、.24L任何氣體所含有白分子數(shù)都為 0.1 NA,故C錯誤;Dk Hk+I2HI ,反應前后系數(shù)之和相等,即反應后分子總物質的量仍為 0.2mol ,分子數(shù)為0.2Na,故D正確。5 . 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11一 A. 0.1 mol的 B中,含有0.6Na個中子B. pH=1的HPO溶液中,含有0.1NAj H AC. 2.24L (標準狀況)苯在 Q中完全燃燒,得到 0.6NAjCO分子D.密閉容器中1 mol PCl 3與1 mol Cl 2反應制備PCl 5 (g),增加2Na個P-Cl鍵【答案】A【解析】A. 中含有6個中子,QlmoWE含有6X&
10、個中子盤正確5民溶液體積未定.不能計算 氫離子今教1B錯誤j C,標準狀況下某是涌體;不能利用氣體摩爾,料S計算22.4L年的物質的詈,則無法 判斷其完全燃燒產生的C6分子數(shù)目,C錯誤,D.PCb與口二反應生成PCk的反應是可逆反應,反應物不 可靛賓全隹化為生成物,則所ImolPCh與lm"Ch反應生成的PCh小于ImoL增加的P-d鍵的敝目小干 2N工個,吳?答案選6 .設N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加熱條件下,將足量 Fe投入含有1 mol H 2SO的濃硫酸中,生成 0.5 個SO分子B. 30 g乙酸與足量乙醇發(fā)生酯化反應,充分反應后斷裂的C O鍵數(shù)目為
11、0.5NAC. 20 g CD 4與17 g NH 3所含質子數(shù)均為 10N.D. 6.72 L NO 2溶于足量水中,充分反應后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0.2 N解析 隨著反應的進行,硫酸濃度變小,此時反應生成氫氣,故生成SO分子數(shù)目小于0.5 N個,故A錯誤;酯化反應是可逆反應, 不能計算充分反應后斷裂的 C O鍵數(shù)目,故B錯誤;CD的摩爾質量是 20 g mol1, 20 g CD4與17 g NH3的物質的量都是 1 mol ,二者都是含有10個質子的分子,所含質子數(shù)均為10NA,故C正確;6.72 L NO 2氣體不一定處于標準狀況下,其物質的量無法計算,故D錯誤。答案 CB. 設NA為阿伏加
12、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常溫常壓下,1 mol甲基(-14CD)所含的中子數(shù)和電子數(shù)分別為11NA、92C. pH= 1的HSO溶液中,含有0.1Na個HD. 1 mol Fe分別與足量的稀硫酸和稀硝酸反應轉移電子數(shù)均為3NAE. 1 mol CH3COO2H5在稀硫酸中水解可得到的乙醇分子數(shù)為NA【答案】A【解析】A.一個14C中的中子數(shù)為8, 一個D中的中子數(shù)為1,則1個甲基(14CD)所含 的中子數(shù)為11, 一個14C中的電子數(shù)為6, 一個D中的電子數(shù)為1,則1個甲基(一14CD) 所含的電子數(shù)為 9;則1 mol甲基(一14CD)所含的中子數(shù)和電子數(shù)分別為 11Na、9N
13、A,故 A正確;B. pH= 1的HSO溶液中,c(H+)為0.1mol/L ,沒有給出溶液的體積,無法根據(jù)公式n=cV計算出氫離子的物質的量,也無法計算氫離子的數(shù)目,故B錯誤;C.鐵和稀硫酸反應變?yōu)?2價,和足量稀硝酸反應變?yōu)?+3價,故1 mol Fe分別與足量的稀硫酸和稀硝酸反應轉移電子數(shù)依次為2mol、3mol,故C錯誤;D.酯在酸性條件下的水解反應是可逆反應,故1 mol CH 3COOC5在稀硫酸中水解可得到的乙醇分子數(shù)小于 NA,故D錯誤。答案選 A【點睛】本題考查的是與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有關的計算。解題時注意C選項中鐵和稀硫酸反應變?yōu)?2價,和足量稀硝酸反應變?yōu)?+3價,故失電子數(shù)
14、不同;D選項酯在酸性條件下 的水解反應是可逆反應,可逆反應的特點是不能進行徹底,故 1 mol CH3COOC5在稀硫 酸中不會完全水解。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同溫同壓下甲烷和氧氣的密度之比為2 : 1B. 1 g甲烷和1 g氧氣的原子數(shù)之比為 5 : 1C.等物質的量的甲烷和氧氣的質量之比為2: 1D.在標準狀況下等質量的甲烷和氧氣的體積之比為1 : 2解析 根據(jù)同溫同壓下,氣體密度比等于摩爾質量比,所以 A錯;等物質的量的氣體質量 比等于摩爾質量比,C錯;標準狀況下,等質量氣體體積比等于物質的量之比,D錯;求原子數(shù)之比,先計算物質的量,再乘以分子所含的原子數(shù),1g甲烷中原子的物質的量
15、=口1 g-1X 5,1 g氧氣中氧原子的物質的量=1 g-1 X2,比值為5 : 1,故B正確。16 g mol32 g - mol 答案 Bb,則cg該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是(各選項9.如果ag某氣體中含有該氣體的分子數(shù)為中N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A.22.4bc/(a N)LB.22.4ab/(cN)LC.22.4ac/(b N)LD.22.4/(ac N)L【解析】選 Ao ag該氣體的分子數(shù)為b,則物質的量為上 mol,摩爾質量NaM=g - mol-1 = aNA g - mol-1 ,cg該氣體的物質的量為N7n= bc mol,cg該氣體在標準狀況 aNA下的體積 V=nX2
16、2.4 L - mol-1 = 22.4bc l。 aNA10.在標準況下,容積為1 L的密閉容器中剛好可以盛放a個N2分子和b個H分子組成的混合氣體,則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近似值可以表示為()A.a+bB.22.4(a+b)C.6.02>!lt>zs23D.22.4(a+b) X 6.02 X 10【解析】選Bo在標準狀況下,1 L N 2和Hk的物質的量為 "mol,含有a個N2分子和b個H2a b分子可列式:a一-=,故 N=22.4(a+b)。Na 一11.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22.4 L(標準況)僦氣含有的質子數(shù)為 18MB.常溫常壓
17、下,124 g P4中所含P P鍵數(shù)目為4NC.標準狀況下,2.24 L CCl 4含有的共價鍵數(shù)為 0.4 ND.常溫常壓下,氫氧燃料電池放電過程中消耗 11.2 L H 2,轉移電子的數(shù)目為 6.02 X2310 一,一. V ,_,【解析】標準狀況下,僦氣為氣體,可利用n = j求22.4 L僦氣的物質的量為Vm22.4 L . . .一_ .一zz;尸=1 mol ,又因每個僦氣分子含有18個質子,故含有的質子數(shù)為18M, A項22.4 L mol正確;一定質量的物質的物質的量與所處的溫度和壓強無關,124 g P 4的物質的量為124 g尸=1 mol,又因每個 P4分子含有6個P-
18、P鍵,故124 g P4中所含P- P鍵數(shù)31 x 4g molV目為6NA, B項錯誤;由于標準狀況下,CCl4為液體,無法利用 j=n求其物質的量,C項錯誤;常溫常壓下,VmW 22.4L/mol ,無法根據(jù)氣體體積進行微粒數(shù)目的計算,D項錯誤。【答案】 A12. N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氫氧燃料電1負極消耗1.12 L氣體時,電路中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0.1 NAB. 1 L 0.1 mol - L 1的N&S溶液中,陰離子總數(shù)大于0.1 NAC. 64 g Cu和足量的硫粉加熱,充分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是2NAD.常溫常壓下,36 g 18Q中含中子數(shù)為16M
19、【解析】題中未指明溫度和壓強,故不能判斷電路中轉移的電子數(shù),A項錯誤;1 L 0.1 mol L 一的N&S溶液中N&S的物質的量為 0.1 mol ,由于S2發(fā)生水解反應:S2 +H2OHS +OH,陰離子總數(shù)增加,故 1 L 0.1 mol L-的N&S溶液中,陰離子總數(shù)大于 0.1 NA, B項正確;根據(jù)2Cu+ S=Cu2s可知,64 g(1 mol)Cu 和足量硫粉充分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N, C項錯誤;1個18Q中含20個中子,則36 g(1 mol) 18Q中含中子數(shù)為20NA, D項錯誤。13. 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標準狀況
20、下,22.4 L的SQ中含有的SO分子數(shù)為 沖B.常溫常壓下,35.5 g Cl 2與足量鎂粉充分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2NAC.常溫常壓下,22.4 L NO 2和CO的混合氣體含有的氧原子數(shù)為2ND. 2.24 L CO和CO混合氣體中含有的碳原子數(shù)目為0.1 M 22.4L,一【解析】選 A 標準狀況下,SO為氣體,其物質的量 n=224 L . mol 1 = 1 mol,故含有的SO分子數(shù)為 N, A項正確;35.5 g Cl 2的物質的量為 二35.5 g1 =0.5 mol ,轉移電 71 g mol子數(shù)為Ns B項錯誤;常溫常壓下,22.4 L NO 2和CO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不
21、是1 mol ,無法求算其混合氣體含有的氧原子數(shù),C項錯誤;由于氣體所處的狀況未知,無法由氣體的體積求算其物質的量,D項錯誤。14.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1 mol Cu和足量熱濃硫酸反應可生成NA個SO分子B.常溫常壓下,92 g NO 2和N2Q的混合氣體中含有的原子數(shù)為6NC. 1 mol N 2與4 mol H 2反應生成的 NH分子數(shù)為2NAD.常溫下,56 g鐵片投入足量濃 H2SO中生成個SO分子【解析】:選B Cu與濃硫酸反應生成 SO,而不生成SO, A項錯誤;NO和NkQ的最簡式相同,均為NO92 g NO2和NbQ不論怎樣混合,其所含有的原
22、子數(shù)均為公92 g1 X3M mol46 g molt=6NA, B項正確;N與H的反應是可逆反應,不能進行到底,故 1 mol N 2與4 mol H 2反 應生成的NH分子數(shù)小于2N, C項錯誤;常溫下,鐵遇濃 H2SO發(fā)生鈍化,不能生成 SO分 子,D項錯誤。15.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向1L0.5mol/L鹽酸溶液中通入 NH至中性(忽略溶液體積變化),此時NH+個數(shù)為0.5NaB.向含有FeI 2的溶液中通入適量氯氣,當有 1 mol Fe2+被氧化時,該反應中轉移電子數(shù)目為3NaC.標準狀況下,22.4L二氯甲烷中含有42極性共價鍵D.用惰性電極電解 Cu
23、SO溶液,標況下,當陰極生成22.4L氣體時,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2N【答案】A【解析】A.向1L0.5mol/L鹽酸溶液中通入 NH至中性(忽略溶液體積變化),n(NH+尸n(Cl-),所以NH+個數(shù)為0.5Na,故A正確;B.向含有FeI 2的溶液中通入適量氯氣,氯氣先氧化碘離子,沒有 FeI 2的物質的量,不能計算當有1 mol Fe 2+被氧化時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故 B錯誤;C.標準狀況下,二氯甲烷是液體,22.4L二氯甲烷的物質的量不是1mol,故C錯誤;D.用惰性電極電解 CuSO溶液,陰極先生成銅單質再生成氫氣,標況下,當陰極生成22.4L氫氣時,轉移的電子數(shù)大于22,故D錯誤。16
24、.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3g 3He含有的中子數(shù)為1NAB. 48 g正丁烷和10 g異丁烷的混合物中共價鍵數(shù)目為13NAC. 92.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羥基數(shù)為1.0 NAD. 0.1 mol的”B中,含有 0.6 NA個中子333g【解析】He的中子數(shù)為3-2=1 ,則3g He的中子數(shù)為3gmop na=Na, a正確;正丁烷與異丁烷的分子式相同,1個分子內所含共價鍵數(shù)目均為13個,則48g正丁烷與10g異丁烷所得的混合物中共價鍵數(shù)目為48g+10gx13XNAmol-1 =132,B正確;利用公式 T n可以58g/mol猿0型計算92.0 g甘油
25、的物質的量為 英寸三 =1 mol ,又因每個甘油分子中含有3個羥基, 故92.0 g甘油中含有羥基數(shù)為 3.0N, C錯誤;每個11B原子中含有中子數(shù)為 11 5=6個, 故0.1 mol的11B中,含有中子數(shù)為 0.6 NA, D正確;?!敬鸢浮?C17.NA 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A.在電解精煉銅的過程中,當陰極析出32g銅時轉移電子數(shù)目為N.B.將1molCH4與1molCl2混合光照,充分反應后,生成氣體分子數(shù)為NAC. 9.2g甲苯被酸性KMnO氧化生成苯甲酸時,反應中轉移電子數(shù)為0.6NaD.向100mL0.1mol/L醋酸溶液中加入 CHCOON畫體至溶
26、液剛好為中性,溶液中醋酸分子數(shù)為0.01NA【答案】 B【解析】A.電解精煉銅時,陰極是銅離子放電,若轉移了NA個電子,有0.5mol銅單質生成,質量為 0.5mol x 64g/mol=32g , A項正確;B.將1molCH4與1molCl 2混合光照,充分反應后,生成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和氯化氫,其中氯化氫與一氯甲烷是氣體,根據(jù)元素守恒可知,氯化氫的物質的量為1mol, B項錯誤;C.依據(jù) 5QHCH3+6KMnO+9H2SQ=5C6H5COOH+32SQ+6MnSO>14H2O可知,1mol 甲苯被氧化為苯甲酸轉移6mol 電子, 9.2g 甲苯物質的量為 0.
27、1mol ,被氧化為苯甲酸轉移 0.6mol 電子,轉移電子數(shù)為0.6Na, C項正確;D.向100mL0.1mol/L醋酸溶液中加入CHCOON畫體至溶液剛好為中性,則溶液中氫離子濃度與氫氧根離子濃度相等,醋酸分子的電離程度與醋酸根離子的水解程度相當,則可認為醋酸不電離,醋酸根離子不水解,因此醋酸分子數(shù)為100mLX 0.1mol/L xNA=0.01Na, D項正確;答案選 Bo18、下列溶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mol-T的是()A.將40g氫氧化鈉溶解于1L水中B.將22.4L氯化氫氣體溶于水配成 1L溶液C.將1L10mol L-的濃鹽酸與9L水混合D.將10.6g碳酸鈉溶解于水得
28、到 100mL溶液解析 選項 A 中所得溶液的體積不一定為1 L ;選項B 中沒有指明氯化氫處于標準狀況下;選項 C 中兩種溶液混合后的體積不一定是二者的體積之和。答案 D1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20C、1.01 xi05Pa時,同體積的氧氣和氮氣含有相同數(shù)目的分子數(shù)B. 1mol氣態(tài)物質,當體積為 22.4L時,該氣體一定處于標準狀況C.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氧氣和氨氣,前者質量小于后者D.同溫同壓下,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單質所含分子數(shù)和原子數(shù)都相同解析 同溫同壓下,同體積的任何氣體含有的分子數(shù)相同,所含的原子數(shù)不一定相同,選項A正確,選項D錯誤;在非標準狀況時1 mol氣態(tài)物質的體積
29、也有可能為22.4 L ,選項B錯誤;C中氧氣和氨氣的物質的量相同,摩爾質量前者大于后者,質量前者大于后者,選項C錯誤。答案 A20.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乙烯和環(huán)丙烷(C3H6)組成的28 g混合氣體中含有 3NA個氫原子B. 1.8 g H 28O與D2O的混合物中所含的中子數(shù)為NAC.常溫常壓下,4.4 g乙醛所含b鍵數(shù)目為 0.7 ND. 4.5 g SiO 2晶體中含有的硅氧鍵的數(shù)目為0.3 M【解析】選D乙烯和環(huán)丙烷的最簡式均為“CH”,則28 g混合氣體中含有 4沖個氫原子,A項錯誤;H28O與DO的摩爾質量均為 20 g - mol1, T8。D2O
30、分子中均含有10個中子, 故1.8 g H8O與DO的混合物其物質的量為 ” 1.8 g1 = 0.09 mol,所含的中子數(shù)為 0.9 NA, 20 g molB項錯誤;一個乙醛分子中含有 6個(T鍵,4.4 g乙醛的物質的量為 0.1 mol ,故4.4 g乙 醛所含b鍵數(shù)目為 0.6 N, C項錯誤;1 mol SiO 2晶體中含有42個硅氧鍵,則4.5 g SiO 2 晶體中含硅氧鍵數(shù)目為 M 4.5 g x4NA mol 1=0.3 Nx, D項正確。60 g mol21.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100 mL 1 mol L-FeCL溶液中所含 Fe&q
31、uot;的數(shù)目為0.1 MB. pH= 1的H3PO溶液中,含有 0.1 Nx個 HC. 2 L 0.5 mollT亞硫酸溶液中含有的 4離子數(shù)為2ND. 1 L 0.1 mol L-1磷酸鈉溶液含有的 PO4數(shù)目小于0.1 N【解析】解答此類題,首先看能否套用cV= n公式,求其電解質的物質的量,再根據(jù)強、弱電解質的性質及水解的相關情況求題目具體要求的相關粒子數(shù)。套用公式可計算3 +FeCl3的物質的量為0.1 NA,又因FeCl3為強酸弱堿鹽,存在水解平衡:Fe + 3H2A Fe(OH)3+ 3H+,故含有Fe"的數(shù)目小于0.1琳 A項錯誤;由于 HPQ溶液的體積未知,無法套用
32、公式求其4的數(shù)目,B項錯誤;套用公式可計算亞硫酸的物質的量為1 mol,但由于亞硫酸為弱酸,僅電離出部分 故J數(shù)小于2N% C項錯誤;磷酸鈉為強堿弱酸鹽,磷酸根離子在 水溶液中會發(fā)生水解,則1L 0.1mol/L的磷酸鈉溶液中磷酸根離子的個數(shù)小于1LX0.1mol/LX NA mol -1 =0.1N a, D項正確?!敬鸢浮緿22 .硫酸亞鐵錢受熱分解的反應方程式為 高溫2 NH4 2Fe SO4 2Fe?O3 2NH 3 N24SO25H2O ,用 Na 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1 L 0.1 mol - L-1 NH4 2Fe SO4 2 溶液中 Fe2+的數(shù)目小
33、于 0.1 NaB.將1 mol SO2和1 mol O2充分反應后,其分子總數(shù)為 1.5 NaC.標準狀況下,每生成 15.68 L氣體轉移電子數(shù)目為 0.8 Na15 一一D.常溫常壓下,3.0 g N2中含有的中子總數(shù)為 1.6 Na【答案】B【解析】A.由于Fe2+水解,1L0.1mol L-1(NH) 2Fe(SO4)2溶液中Fe2+的數(shù)目小于0.1Na,故 A正確;B.SQ與Q反應2SO+Qk2SQ屬于可逆反應,不能反應完全,若 1molSQ和1moQ完 全反應生成1molSQ和剩余的0.5molO2,共1.5mol ,現(xiàn)不能完全反應,其物質的量大于 1.5mol ,分子總數(shù)大于
34、1.5Na,故B錯誤;C.標準狀況下,15.68L氣體的物質的量為 0.7mol ,其中NH占2 , N2占,,SO占,777根據(jù)反應可知,生成 4molSQ轉移8mol電子,所以生成 0.4molSO2轉移0.8mol電子,數(shù) 目為0.8Na,故C正確;D.15N的中子數(shù)=15-7=8 , 3.0g 15砧的物質的量為0.1mol ,含有的中子總數(shù)為 =0.1 X 16X NA=1.6Na,故D正確。故選 B。23 .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 1 L0.2mol/L 亞硫酸鈉溶液中 HSO、HS6、SO2-的總數(shù)為0.2NaB.標準狀況下,等物質的量的GH和CH所含的
35、氫原子數(shù)均為 4N.C.向含1 mol FeI 2的溶液中通入等物質的量的02,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 NA0.4NaD. 100g 9.8%的硫酸與磷酸的混合溶液中含氧原子數(shù)為【答案】A【解析】A.根據(jù)物料守恒,1 L0.2mol/L 亞硫酸鈉溶液中H2SO、HSOT、SQ”的總物質 的量為1LX0.2mol/L=0.2mol ,其含硫微??倲?shù)為0.2Na,故A正確;B.標準狀況下,等物質的量的C2H4和CH所含的氫原子數(shù)相等,因兩者的物質的量不一定是1mol,則不一定均為4N%故B錯誤;C.向含1 mol FeI 2的溶液中通入等物質的量的CI2, 1molCl2全部被還原為 Cl-,則轉移的電子
36、數(shù)為 2沖,故C錯誤;D. 100g 9.8%的硫酸與磷酸的混 合溶液中含有硫酸和磷酸的總質量為9.8g ,物質的量總和為0.1mol ,酸中含有氧原子數(shù)為0.4Na,但水中也有氧原子,則總氧原子數(shù)大于0.4Na,故D錯誤;故答案為 Ao24.科學家最近在-100 C的低溫下合成了一種化合物X,此分子的模型如圖所示,其中黑球代表碳原子,白球代表氫原子,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該分子的分子式為 C5H4B. 1 mol該物質完全燒生成 CO與H2O時需耗6 mol O 2C.該物質完全上期燒生成的CO與H2O的分子數(shù)比為5 : 4D. 1 mol該物質完全上燒生成 CO與H2O時轉移電子數(shù)為
37、24NA【答案】C【解析】由模型圖可知,1個分子中含5個C原子、4個H原子,故該分子的分子式為C5H4, A正確;1 mol該物質完全燃燒生成 CO與H2O時需耗 Q為1 X (5 + 4/4)mol =6 mol, B正確;由C、H原子守恒可知,該物質完全燃燒生成的CO與H2O的分子數(shù)比為5: 2, C錯誤;反應過程中 C元素的化合價升高,O元素的化合價降低,由 O元素的化合價變化可知,1 mol該物質完全燒生成 CO與HO時轉移電子數(shù)為 6 mol X 2X (2 0) X24NA, D正確。25.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4.6g金屬鈉與氧氣完全反應,失去電子數(shù)目
38、不一定為0.2NaB. 25 C時,1LpH= 4的NHCl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 H+數(shù)目為10 4NC.常溫常壓下,32gSQ與11.2L CO2所含的分子數(shù)目均為 0.5ND. 一定條件下,丁烷催化裂化生成1molC2T時,消耗丁烷分子數(shù)目為N【解析】金屬鈉與氧氣反應,鈉元素化合價由 0 升高為 +1, 4 6g 金屬鈉與氧氣完全反應,失去電子數(shù)目一定為 0. 22,A錯誤;NH4Cl水解促進水電離,pH= 4的NHCl溶液中 c(H + )=10-4, 25c時,1LpH=4的NHCl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H+數(shù)目為10 4NA, B正確;常溫常壓下,11.2 LCO 2的物質的量不是0.
39、5mol , C錯誤;一定條件下,丁烷催化裂化生成 乙烯、丙烯等,生成 ImolC2H4時,消耗丁烷分子數(shù)目大于Na, D錯誤。26 . 某同學欲測定一不規(guī)則容器的容積, 設計下述實驗: 將 10 g 膽礬晶體用 100 mL 水溶解 ,溶解液和洗滌燒杯玻璃棒的洗滌液全部轉移入容器中 , 繼續(xù)向容器中加滿水, 從容器中取出25 mL溶液,恰好能與20 mL0.1 mol - L-1的BaCl2溶液完全反應。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容器中CuSO溶液的濃度為0.08 mol L-1B. 該不規(guī)則容器的容積為 5 LC.4 時 , 該容器能容納約 27.8 mol 蒸餾水D. 標況下 , 該容器
40、中容納的空氣質量約為 0.65 g【解析】選 B。25 mL CuSO4恰好與0.002 mol BaCl 2反應,貝U CuSO濃度為0.08 mol L-1,A正確;膽磯晶體為0.04 mol,容器中溶質 CuSO共0.04 mol,則容器容積為 500 mL, 即 0.5 L,B 錯誤 ;500 mL 蒸餾水質量500 g, 約為 27.8 mol,C 正確 ; 標況下 500mL空氣的質量為 0.5L X 29g - mol -1 /22.4 L mol -1 弋0.65 g,D 正確。27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0.1molCH4和0.1molCl 2
41、充分反應,生成的 C-Cl鍵和H-Cl鍵的數(shù)目均為 0.2NaB. 7.8gNa2s和N&Q的混合物中所含陰離子的數(shù)目等于0.2NaC 18g 固態(tài)水(冰)中含有的氫鍵的數(shù)目為2NAD. 25c時,Ksp (AgI) =1.0X10-16,則 AgI 飽和溶液中 Ag+數(shù)目為 1.0 X 10-8Na【答案】C【解析】A. 甲烷和氯氣在光照條件下發(fā)生反應,生成有機物由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氯化氫,四步反應同時進行,每種產物的物質的量不確定,且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中所含的 C-Cl 鍵數(shù)目也不相同,則不確定生成的C-Cl 鍵的數(shù)目,故A 錯誤;B.Na
42、2O2中的陰離子是 O: , Na2S中的陰離子是S2 ,二者的相對分子質量都是78,所以78g NazQ和NaS的混合物中含有的陰離子數(shù)目一定是電 故B錯誤;C.依據(jù)n=m/M計算物質的量=18g/18g/mol=1mol ,氫鍵是分子間作用力,每個水分子形成兩個氫鍵,18g冰中含有的氫鍵數(shù)目為2Na,故C正確;D. 25 C時,Ksp (AgI) =1.0 X10-16,則 AgI 飽和溶液中 c(Ag+)為 1.0 X 10-8mol/L ,沒給出溶液的體積,故無法計算銀離子的數(shù)目,故D錯誤。答案選 Co1.1. 物質X2CO的飽和溶液 V mL,密度為p g cm-3,X +的物質的量
43、濃度為 c mol L-1, 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 a%,溶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M溶質的溶解度為 Sgo則下列表達式正確的 是()A. c=1000 p a%/M X 2B. S=cMV/1000C.a=cM/200 pD.Vx p xa%= cMV/1000【解析】選 A。c(X2CO)= 1000 P w/M =1000 P a%/M,則 c=c(X+)=2c(X2CO)= 1000 p a%/M x 2,A 正確;溶液中 m(X2cO)= nM=0.5 x cVx 1/1000 x g cMV/2000 g,溶液的質量為 p V,則溶 解度 S=m溶質/m 溶劑 x 100 g= cMV/2
44、000/( p cMV/2000s x 100 g=100Cm/(2000 p -cM)g,B 錯 誤;c=100x 2,則 a%=cM/2000P , a=cM/20 p ,C 錯誤;Vx p x a%1|示溶質 KCO的質量,溶液中 rmX2cO)=nM=0.5 x McV/1000=cMV/2000,D 錯誤。29 .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25 C時,1LpH=1的H2SO溶液中含有的 H+數(shù)為0.2NaB. 將4mL 5.0mol/LNa 2SQ3制得的硅酸膠體中,所含膠體粒子數(shù)為0.02NaC. NaH與H2O反應生成氫氣,每生成0.6g氫氣轉移電子數(shù)為
45、0. 6N aD.將0.2molNH4NO溶于稀氨水中使溶液呈中性,溶液中NH+的數(shù)目為0.2Na【答案】D【解析】A. 25c時,1LpH=1的H2SO溶液中含有的H+數(shù)為0.1Na, A項錯誤;B.將4mL 5.0mol/LNa 2SQ3制得的0.02mol的硅酸分子,但膠體粒子是多個硅酸分子的聚合體,所以 含膠體粒子數(shù)小于 0.02Na, B項錯誤;C. NaH與H2O反應的方程式為:NaH+HO=NaOH+K ,每生成0.6g氫氣,即0.3mol ,轉移電子數(shù)為 0. 3N a, C項錯誤;D.將0.2molNH4NO溶于 稀氨水,根據(jù)電荷守恒可知:c(NH4+)+c(H +)=c(N
46、O3-)+c(OH-),溶液呈中性,c(H+)= c(OH -),即c(NH4+)=c(NO3-)=0.2mol ,故溶液中 NH+的數(shù)目為0.2Na, D項正確。30 .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71gCl 2溶于足量水,所得溶液中Cl2、Cl-、HClO和C1O三種微粒總數(shù)為 NAB. 標準狀況下,22.4LH2O2中含有32共價鍵C.常溫下,將5.6g鐵塊投人足量濃硝酸中,轉移 0.3Na電子D.用電解法精煉銅時,若電路中轉移2mol電子.陽極質量減輕64g【答案】C【解析】A. 71或力為Imol,溶于足量水,所得溶液中Gl,CK HC1。和CIO四種微??倲?shù)為
47、2Na;B標準狀況下,224LH:5為液體,無法計算共價鍵數(shù)”C常溫下,將5.電鐵塊投入足量濃硝酸中發(fā)生 鈍化反應,料移電子數(shù)小于。故C錯mD.電解法精煉銅時,粗錮曲陽極,因粗銅中含有鋅銀等雜質, 若電路中轉移3mH電子一陽極質量不一定減輕的即獻D錯寧答案:A31 .設沖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標準狀況下,22.4L四氯化碳分子數(shù)為 NAB.常溫下,16gQ和Q組成的混合氣體中所含有的原子數(shù)為NAC.常溫下,1mol/L的AlCl 3溶液中含有的 Cl-離子數(shù)為3NAD. 18gNH4+離子中所含的電子總數(shù)為12Na【解析】A.標況下,四氯化碳為液體,不能使用氣體摩爾體積
48、,選項 A錯誤;B.氧氣和臭氧均是由氧元素形成的不同單質,則常溫下,16gQ和Q的混合氣體中氧原子的物質的量一 16g一,一,-、,是= 1mol,含有的氧原子數(shù)為 NA,選項B正確;C.由n=cV可知,計算溶質的物16g / mol質的量還需知道溶液的體積,則體積未知,無法計算Cl-個數(shù),選項C錯誤;D. 18g俊根離子的物質的量為 1mol, 1mol俊根離子中含有10mol電子,所含的電子總數(shù)為10NA,選項D錯誤。32. 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常溫常壓下,124 g P 4中所含PP鍵數(shù)目為4NAB.標準狀況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中含氫原子數(shù)目為
49、2NaC. 1 mol FeI 2與足量氯氣反應時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2NAD. 0.1mol H 2和0.1mol I 2于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后,其分子總數(shù)小于0.2Na【解析】A. P4中所含PP鍵數(shù)目為6,則124 g P4即1molP4中所含P P鍵數(shù)目為6NA,故A錯誤;B.標準狀況下,11.2 L甲烷和乙烯混合物的物質的量為0.5mol ,甲烷和乙烯分子中氫原子數(shù)目均為 4,則0.5mol甲烷和乙烯混合氣體中含氫原子數(shù)目為2Na,故B正確;C. 1 mol FeI 2與足量氯氣反應生成I 2和FeCL,共轉移電子數(shù)為 3NA,故C錯誤;D. H+I*=2HI這是一個反應前后分子總數(shù)不變的
50、可逆反應,則反應后分子總數(shù)仍為0.2Na,故D錯誤。3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數(shù)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常溫常壓下,22.4 L乙烯中含C H鍵的數(shù)目為4NAB. 4.2 g由丙烯(C3H6)和環(huán)丙烷(C3H6)組成的混合氣體中碳原子數(shù)為0.3 NAC.含4.9 g H 2SO與4.9 g H 3PO的混合溶液中氧原子數(shù)為0.4 NAD. 25 C時,KSp(BaS04)= 1X 1010,則 BaSO飽和溶液中 Ba2+數(shù)目為 1X10-5N【解析】:常溫常壓下,22.4 L乙烯的物質的量不是 1 mol , A項錯誤;丙烯和環(huán)丙烷的分 子式相同,4.2 g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為 0.1
51、 mol ,含有碳原子的物質的量為0.3 mol , B項正確;除H2SO和H3PO中含有氧原子外,水中還含有氧原子,所以氧原子數(shù)大于0.4 NA, C項錯誤;沒有給出溶液的體積,不能計算Ba2+數(shù)目,D項錯誤。34 .家用管道煤氣的主要成分是CO H2、CH,取1 L管道煤氣充分燃燒需要同溫同壓下的空氣5 L(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 20%),則CO H、CH的體積比不可能是()A. 1 : 1 : 1B, 1 : 1 : 2C. 2 : 4 : 3D, 1 : 3 : 2點燃點燃點燃【解析】:發(fā)生反應:2CO+ Q=2CO, 2H2+Q=2H2O; CH+2Q=CO+2H2O,由方程式 可知,2
52、V(CH) + 0.5 V(CO+ H2) = 5 LX 20% 貝 U 2V(CH4) + 0.5 V:CO+ H2) = 5 LX 20% V(C4) + V(CO+ H2) = 1 L ,解得 V(CH4) = 1/3 , V(CO+ H2) = 2/3 ,故滿足 V(CO+ H2) : V(CH4) =2 : 1 即可,故不可能為 Bo35 .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2 mL 0.5 mol/L 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備 Fe(OH)3膠體,所得膠粒數(shù)目為 0.001 NAB. 標準狀況下,3.36LSO3含有的電子數(shù)為 6NaC.鐵和水蒸氣反應生成 22.
53、4L氫氣,轉移電子數(shù)為 2沖D.將含有3N個離子的過氧化鈉固體溶于水配成1L溶液,所得溶液中Na+的濃度為2mol/L【答案】D【解析1從 T氫氧化鐵膠粒是多個氫氧化鐵的鬃集體,故形成的1耕立的個數(shù)小于。.忖INA個J故A錯娛J標準狀況下,§6是固體,不曾用氣體摩爾體積來計算物質的量,故B錯誤i C、氧氣的狀態(tài)不確定, 不一定是標準狀況,故C錯誤;口、含有3N&個離子的過氧化鈉固體即Im0lN獨6p 2molN此落于水配成 1L溶液,所得溶液甲Na4的濃度為故D正確。36. N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標準狀況下,2.24L四氯化碳含有的分子數(shù)目為0.1NaB. 25 c時,0.1 mol -LYNaS溶液中含有 Na+的數(shù)目為0.2NaC. 64g的SO與足量的Q充分反應后可得到 Nx個SO分子D. 2.3gNa與Q完全反應生成3.6g產物時失去的電子數(shù)為 0.1Na【答案】D【解析】標準狀況下,四氯化碳是液體,2.24L四氯化碳的物質的量不是 0.1mol ,故A錯誤;沒有溶液體積不能計算溶質物質的量,故 B錯誤;2SQ+O2SQ,該反應可逆,6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個人借款合同民間
- 2025年鄭州道路運輸從業(yè)資格證模擬考試年新版
- 2025年宜春道路貨運運輸從業(yè)資格證模擬考試
-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口算
- 2025年河南貨運從業(yè)資格證模擬考試題及答案大全
- 2025年河南貨運從業(yè)資格證模擬考試0題及答案解析
- 聽評課記錄完整40篇數(shù)學
- Unit 4 Fun with numbers Lesson 2 Speed up(說課稿)-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三起)(2024)三年級上冊
- 2024-2025學年七年級生物下冊第二章人體的營養(yǎng)第三節(jié)合理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 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課時分層作業(yè)7世界的物質性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 中小學校食品安全與膳食經費管理工作指引
- 心電圖知識考試試卷含答案
- 四川省成都市2022年中考語文真題試卷(含答案)
- 【課件】第五單元化學反應的定量關系新版教材單元分析九年級化學人教版(2024)上冊
- 04S519小型排水構筑物(含隔油池)圖集
- ISO∕IEC 42001-2023人工智能管理體系之21:“10改進”解讀、實施流程和風險描述(雷澤佳編制-2024)
-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物理課件 3.5跨學科實踐:探索廚房中的物態(tài)變化問題
- 山東省威海乳山市(五四制)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題(解析版)
- 2024電化學儲能電站巡視檢查項目表
- 中壓電力線載波通信技術規(guī)范
- 周志華-機器學習-Chap01緒論-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