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一模后鞏固085_第1頁
原子一模后鞏固085_第2頁
原子一模后鞏固085_第3頁
原子一模后鞏固085_第4頁
原子一模后鞏固085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下列敘述中符合物理史實的是:A.湯姆生發(fā)現(xiàn)電子,從而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學說B.愛因斯坦提出的光子說圓滿的解釋了光電效應現(xiàn)象C.貝克勒耳通過對天然放射性現(xiàn)象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了原子核中含有質子D.麥克斯韋提出了電磁場理論,并用實驗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2 .按照玻爾理論,一個氫原子中的電子從一半徑為ra的圓軌道自發(fā)地直接躍遷到一半徑為rb的圓軌道上,若ra>rb,在此過程中A.原子要發(fā)出一系列頻率的光子B.原子要吸收一系列頻率的光子C.原子要發(fā)出某一頻率的光子D,原子要吸收某一頻率的光子3 . 一群處于基態(tài)的氫原子吸收了能量為E0的光子后,釋放出多種能量的光子,其中有一種光子的能量為 Ei,則下

2、列說法正確的是A. Ei一定不會大于 EoB . Ei一定不會小于 EoC. Ei 一定小于 EoD, Ei 一定等于 Eo4 .當處于基態(tài)的氫原子吸收光子而躍遷到某一激發(fā)態(tài)過程中,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氫原子的總能量一定增大;電子的動能一定增大;氫原子的電勢能一定增大; 電子繞核旋轉的頻率一定增大。A.只有B.只有C.只有D.只有5 .氫原子從激發(fā)態(tài)躍遷到基態(tài)時,則核外電子A.動能增加,電勢能減少,動能的增加量小于電勢能的減少量B.動能增加,電勢能減少,動能的增加量等于電勢能的減少量C.動能減少,電勢能增加,動能的減少量大于電勢能的增加量D.動能減少,電勢能增加,動能的減少量等于電勢能的增加

3、量6 .氫原子的能級是氫原子處于各個狀態(tài)時的能量值,它包括氫原子系統(tǒng)的電勢能和電 子在軌道上運動的動能.氫原子的電子由外層軌道躍遷到內(nèi)層軌道時(A)原子要吸收光子,電子的動能增大(B)原子要放出光子,電子的動能增大(C)原子要吸收光子,電子的動能減小(D)原子要放出光子,電子的動能減小7 .欲使處于基態(tài)的氫原子激發(fā),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用10.2ev的光子照射C用14ev的光子照射、用11ev的光子照射、用11ev的電子碰撞8 .欲使處于基態(tài)的氫原子電離,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用13.6ev的光子照射B 、用14ev的光子照射C用13.6ev的電子碰撞D 、用14ev的電子碰撞9 .氫原子從

4、n=4的激發(fā)態(tài)直接躍遷到n=2激發(fā)態(tài)時,發(fā)藍色光,則氫原子從n=5激發(fā)態(tài)直接躍遷到n=2的激發(fā)態(tài)時,可能發(fā)出的是:()A、紅外線B 、紫光 C 、紅光 D 、丫射線10 .用一束單色光照射處于基態(tài)的一群氫原子,這些氫原子吸收光子后處于激發(fā)態(tài),并能發(fā)射光子?,F(xiàn)測得這些氫原子發(fā)射的光子頻率僅有三種,分別為v1、v2和v3 ,且v1 v2 v3,則入射光子的能量應為()A. hviB. hv2C. h(v1 v2)D. hv311 .天然放射性物質放出的射線中包含三種成分,下面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 一層厚的黑紙就可以擋住這三種射線(B)某原子核放出a射線后就變成另一種原子核(C)三種射線中對氣體電

5、離作用最強的是丫射線(D) 3粒子是處于最低能級的電子受到激發(fā)后產(chǎn)生的12 .關于原子核發(fā)生3衰變中放出電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該電子來自原子的內(nèi)層電子B.該電子來自原子核內(nèi)所含的電子C.該電子是原子核內(nèi)中子變?yōu)橘|子時放出的D.該電子是原子核內(nèi)質子變?yōu)橹凶訒r放出的13 .科學家們利用加速器把鋅原子加速,并讓它在數(shù)個星期內(nèi)不斷撞擊一張鉛箔,從而得到了某種放射性同位素X。該放射性同位素經(jīng)過一系列衰變(其中含17次a衰變和4次3衰變)成為穩(wěn)定的鉛209。則放射性同位素 X核內(nèi)的中子數(shù)和質子數(shù)之差是A.165B.53C.112D.491272414 .用中子(°n)轟擊鋁27 ( 13A

6、I),廣生鈉(11 Na)和X;鈉24具有放射性,它最變后變成鎂(24 Mg )和丫。則X和丫分別是A a粒子和電子B 、3粒子和電子C a a粒子和丫粒子 D、a粒子和質子15 .放射性元素半衰期在下列情況下發(fā)生變化的是:()A、放射性元素放出a射線后,得到新的放射性元素日放射性元素與其他物質進行化學反應,生成一種新的化合物C對放射性元素升溫、加壓D將放射性元素置于失重狀態(tài)16 . 一個靜止的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放在垂直于紙面向內(nèi)的勻強磁場中,它發(fā)生衰變后產(chǎn)生的徑跡是兩個外切的圓,則不正確的是:A是a衰變,半徑較大的圓是a粒子的徑跡。B是3衰變,半徑較大的圓是3粒子的徑跡。C在半徑較大的圓徑跡

7、上運動的粒子的繞向是逆時針的。D在半徑較小的圓徑跡上運動的粒子的繞向是逆時針的。17 .目前,在居室裝修中經(jīng)常用到花崗巖、大理石等裝飾材料,這些巖石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放射性元素,比如,有些含有鈾、社的花崗巖等巖石會釋放出放射性情性氣體氨,而氫會發(fā)生放射性衰變,放射出“、3、丫射線,這些射線會導致細胞發(fā)生癌變及呼吸道等方面的疾病,根據(jù)有關放射性知識可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氫的半衰期為3. 8天,若取4個氫原子核,經(jīng)7. 6天后就一定剩下一個原子核了(B) 3衰變所釋放的電子是原子核內(nèi)的中子轉化成質子和電子所產(chǎn)生的(C) 丫射線一般伴隨著a或3射線產(chǎn)生,在這三種射線中,丫射線的穿透能力最強,電

8、離能力最弱(D)發(fā)生a衰變時,生成核與原來的原子核相比,中子數(shù)減少了418 .兩個1H原子核可聚變成一個 2He原子核,核反應方程為1H 1H 2 He 0n o已知2H的質量為m1,0n的質量為m2, 3He的質量為m3。它們質量間的關系式正確的是A. 2 m1=m3+m2B . 2 m1>m3+ m2C. 2 m1<m3+m2D. 2 m1+m2= m319 .關于質能方程AE=A mK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質量與能量可以相互轉化Am與釋放的能量 AEB、當物體向外釋放能量時,其質量必定減少,且減少的質量滿足 AE=Amc2C、物體的核能可以用 mc2表示D、mc2是物體所蘊藏能

9、量的總和20 .軌道電子俘獲”是放射性同位素衰變的一種形式,它是指原子核(稱為母核)俘獲一個核外電子,其內(nèi)部一個質子變?yōu)橹凶?,從而變成一個新核(稱為子核),并且放出一個中微子的過程(中微子是質量極小且不帶電的微觀粒子)。一個靜止的母核發(fā)生 軌道電子俘獲”(電子的初動能很小,忽略不計),衰變?yōu)樽雍瞬⒎懦鲋形⒆?。設衰變過程釋放的核能全部轉化為子核和中微子的動能。下面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子核與中微子的動量相同B.母核的電荷數(shù)小于子核的電荷數(shù)C.母核的質量數(shù)等于子核的質量數(shù)D.子核的動能一定大于中微子的動能21 .在下列四個方程中,Xi、X2、X3和X4各代表某種粒子,以下判斷中正確的是 ()2351

10、92141 Rgq V3030 G92U0n 36 Kr56Ba3X115 P14 SiX 2238234234234 ) y92U90ThX 390Th91 Pa X 4A. X1是 粒子 B. X2是質子 C. X3是中子D. X4是電子22.已知:2H、3H、2He、0n 的質量分別為 m1、m2、m3、m4,關于 2H 3 H 2 He 0 n 核反應方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這是核裂變反應B.這是核聚變反應C.反應中放出的能量為(m1 + m2 +m3 + m4)c2D .反應中放出的能量為( m3 + m4 - m1 - m2) c223. 1994年3月,中國科技大學研制成功了比

11、較先進的HT-7型超導托卡馬克(Tokamak)。托卡馬克是研究受控核聚變的一種裝置,這個詞是由toradal(環(huán)行的)、kamera (真空室)、magnit (磁)三個詞的前兩個字母以及katushka (線圈)的第一個字母組成的縮寫。根據(jù)以上信息,下列判斷中不可能正確的是:()A 核反應原理是笊核的原子核在裝置中聚變成氨核,同時釋放出大量的能量B線圈的作用是能夠產(chǎn)生磁場使笊核等帶電粒子在磁場中旋轉而不溢出裝置 C這種裝置同我國秦山大亞灣核電站所使用的核裝置的核反應原理相同D這種裝置可以控制熱核反應速度,使聚變能緩慢而穩(wěn)定的釋放24 .美國科研人員正在研制一種新型饃銅長效電池,它是采用半衰

12、期長達100年的放射性同位 素饃63 ( 63Ni )和銅兩種金屬作為長壽命電池的材料,利用饃 63發(fā)生3裂變時釋放電子給 銅片,把饃63和銅片做電池兩極外接負載為負載提供電能。下面說法正確的是:A.饃63的裂變方程是63Ni - 0e 263cuB .饃63的裂變方程是283Ni 一 ;e 2;Cu20I 2/C.外接負載時饃 63的電勢比銅片低D .該電池內(nèi)電流方向是從饃到銅片25 .中微子失蹤之謎是一直困擾著科學家的問題.原來中微子在離開太陽向地球運動的過程中,發(fā)生“中微子振蕩”,轉化為一個科子和一個。子.科學家通過對中微子觀察2001年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之一.若 并已知子的運動方向與中

13、微子原來的B . 一定與中微子方向相反D.只能與中微子方向在同一直線上和理論分析,終于弄清了中微子失蹤之謎,成為 中微子在運動中只轉化為一個科子和一個t子, 方向一致,則。子的運動方向A. 一定與中微子方向一致C.可能與中微子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1 . 一段時間一來,“假奶粉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奶粉的碳水化合物(糖)含量是一種重要指標,可以用“旋光法”來測量糖溶液的濃度,從而測定含糖量,偏振光通過糖的水 溶液后,偏振方向會相對于傳播方向向左或向右旋轉一個角度a ,這一角度a稱為“旋 光度”,a的值只與糖溶液的濃度有關,將a的測量值與標準值相比較,就能測量被測樣品的含糖量了 .如圖所示,S是自然光

14、源,A、B是偏振片,轉動B,使到達O處的光最強,然后將被測樣品 P置于A、B之間,則下列正確的是A.到達O處光的強度會明顯減弱B.到達O處光的強度不會明顯減弱使得 O處光的強度C.將偏振片B轉動一個角度, 最大,偏振片轉過的角度等于aD.將偏振片A轉動一個角度, 最大,偏振片轉過的角度等于a1.目前核電站利用的核反應是A.裂變,核燃料為鈾C.裂變,核燃燒為笊S 自然光源 使得 O處光的強度B.聚變,核燃燒為鈾D.聚變,核燃料為笊A .偏振片B被測樣口口偏振片2 .據(jù)新華社報道,由我國自行設計、研制的世界第一套全超導核聚變實驗裝置(又稱 “人造太陽”)已完成了首次工程調(diào)試。下列關于“人造太陽”的說法正確的是 、2341A. “人造太陽”的核反應方程是iH iH 2He 0n2351141921B. “人造太陽”的核反應方程是235U01n2Ba92Kr301n2C. “人造太陽”釋放的能量大小的計算公式是Emc21 2D . “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