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金相組織名詞解釋_第1頁
常見金相組織名詞解釋_第2頁
常見金相組織名詞解釋_第3頁
常見金相組織名詞解釋_第4頁
常見金相組織名詞解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常見金相組織名詞解釋一一全面的特征描述,想不明白都難奧氏體T12鋼淬火后殘A 500X2憂向nTi添碟浮火M+殘A+K 400x定義:碳與合金元素溶解在丫 -Fe中的固溶體,仍保持丫 -Fe的面心立方晶格特征:奧氏體是一般鋼在高溫下的組織,其存在有一定的溫度和成分圍。有些淬火鋼能使部分奧氏體保留到室溫,這種奧氏體稱殘留奧氏體。奧氏體一般由等軸狀的多邊形晶粒組成,晶粒有攣晶。在加熱轉(zhuǎn)變剛剛結(jié)束時的奧氏體晶粒比較細小,晶粒邊界呈不規(guī)則的弧形。經(jīng)過一段時間加熱或保溫,晶粒將長大,晶粒邊界可趨向平直化。 鐵碳相圖中奧氏體是高溫相,存在于臨界點 A1溫度以上,是珠光體逆共析轉(zhuǎn)變而成。當(dāng)鋼中加入足夠多的擴

2、大奧氏 體相區(qū)的化學(xué)元素時,Ni,Mn等,則可使奧氏體穩(wěn)定在室溫,如奧氏體鋼。鐵素體定義:碳與合金元素溶解在 a-Fe中的固溶體特征:亞共析鋼中的慢冷鐵素體呈塊狀,晶界比較圓滑,當(dāng)碳含量接近共析成分時,鐵素體沿晶粒邊界析出。滲碳體網(wǎng)狀灌碳體200X粒狀灌碳體500X針狀滲碳體魏氏組班)200X網(wǎng)狀、粒狀、.:次陵碳體500X定義:碳與鐵形成的一種化合物特征:滲碳體不易受硝酸酒精溶液的腐蝕,在顯微鏡下呈白亮色, 但受堿性苦味酸鈉的腐蝕,在顯微鏡下呈黑色。 狀、粒狀、網(wǎng)狀或板狀。滲碳體的顯微組織形態(tài)很多,在鋼和鑄鐵中與其他相共存時呈片? 在液態(tài)鐵碳合金中, 晶滲碳體呈骨骼狀首先單獨結(jié)晶的滲碳體(一

3、次滲碳體)為塊狀,角不尖銳,共?過共析鋼冷卻時沿狀A(yù)cm線析出的碳化物(二次滲碳體)呈網(wǎng)結(jié)狀,共析滲碳體呈片? 鐵碳合金冷卻到 Ar1以下時,由鐵素體中析出滲碳體(三次滲碳體),在二次滲碳 體上或晶界處呈不連續(xù)薄片狀珠光體定義:鐵碳合金中共析反應(yīng)所形成的鐵素體與滲碳體的機械混合物特征:珠光體的片間距離取決于奧氏體分解時的過冷度。過冷度越大,所形成的珠光體片間距離越小。? 在A1650C形成的珠光體片層較厚,在金相顯微鏡下放大 400倍以上可分辨出平行的寬條鐵素體和細條滲碳體,稱為粗珠光體、片狀珠光體,簡稱珠光體。? 在650600 c形成的珠光體用金相顯微鏡放大500倍,從珠光體的滲碳體上僅看

4、到一條黑線,只有放大1000倍才能分辨的片層,稱為索氏體。? 在600550 c形成的珠光體用金相顯微鏡放大500倍,不能分辨珠光體片層,僅看到黑色的球團狀組織,只有用電子顯微鏡放大10000倍才能分辨的片層稱為屈氏體上貝氏體羽毛狀貝氏體500X羽毛狀貝氏體500X定義:過飽和針狀鐵素體和滲碳體的混合物,滲碳體在鐵素體針間特征:過冷奧氏體在中溫(約 350550C)的相變產(chǎn)物,其典型形態(tài)是一束大致平行位 向差為680d鐵素體板條,并在各板條間分布著沿板條長軸方向排列的碳化物短棒或小片; 典型上貝氏體呈羽毛狀,晶界為對稱軸,由于方位不同,羽毛可對稱或不對稱,鐵素體羽毛 可呈針狀、點狀、塊狀。若是

5、高碳高合金鋼,看不清針狀羽毛;中碳中合金鋼,針狀羽毛較 清楚;低碳低合金鋼,羽毛很清楚,針粗。轉(zhuǎn)變時先在晶界處形成上貝氏體,往晶長大,不 穿晶下貝氏體下貝氏體、馬氏體、 殘余奧氏體200X下貝氏體、馬氏體、殘奧及 少最羽毛狀馬氏體200 X定義:同上,但滲碳體在鐵素體針特征:過冷奧氏體在350CMs的轉(zhuǎn)變產(chǎn)物。其典型形態(tài)是雙凸透鏡狀含過飽和碳的鐵 素體,并在其分布著單方向排列的碳化物小薄片;在晶呈針狀,針葉不交叉,但可交接。與 回火馬氏體不同,馬氏體有層次之分, 下貝氏體則顏色一致, 下貝氏體的碳化物質(zhì)點比回火 馬氏體粗,易受侵蝕變黑,回火馬氏體顏色較淺,不易受侵蝕。高碳高合金鋼的碳化物分散度

6、比低碳低合金鋼高,針葉比低碳低合金鋼細粒狀貝氏體粒狀貝氏%200 X粒狀貝氏體10000X定義:大塊狀或條狀的鐵素體分布著眾多小島的復(fù)相組織特征:過冷奧氏體在貝氏體轉(zhuǎn)變溫度區(qū)的最上部的轉(zhuǎn)變產(chǎn)物。剛形成時是由條狀鐵素體合并而成的塊狀鐵素體和小島狀富碳奧氏體組成,富碳奧氏體在隨后的冷卻過程中,可能全部保留成為殘余奧氏體;也可能部分或全部分解為鐵素體和滲碳體的混合物(珠光體或貝氏體);最可能部分轉(zhuǎn)變?yōu)轳R氏體,部分保留下來而形成兩相混合物,稱為M-A組織無碳化物貝氏體定義:板條狀鐵素體單相組成的組織,也稱為鐵素體貝氏體特征:形成溫度在貝氏體轉(zhuǎn)變溫度區(qū)的最上部。 板條鐵素體之間為富碳奧氏體, 富碳奧 氏

7、體在隨后的冷卻過程中也有類似上面的轉(zhuǎn)變。 無碳化物貝氏體一般出現(xiàn)在低碳鋼中, 在硅、 鋁含量高的鋼中也容易形成馬氏體低碳馬氏悻品粒呈一定再度相交10000k低碳馬氏體500XT8的片狀第 600x用針狀馬氏體殘A 顫粒狀K 500x定義:碳在a-Fe中的過飽和固溶體 特征:? 板條馬氏體:尺寸大致相同的細馬氏體條定向平行排列,組成馬氏體束或馬氏體領(lǐng) 域;在領(lǐng)域與領(lǐng)域之間位向差大,一顆原始奧氏體晶??梢孕纬蓭讉€不同取向的領(lǐng) 域。由于板條狀馬氏體形成的溫度較高,在冷卻過程中,必然發(fā)生自回火現(xiàn)象,在 形成的馬氏體部析出碳化物,故它易受侵蝕發(fā)暗。? 針狀馬氏體,又稱片狀馬氏體或高碳馬氏體,它的基本特征

8、是:在一個奧氏體晶粒形成的第一片馬氏體片較粗大,往往貫穿整個晶粒,將奧氏體晶粒加以分割,使以 后形成的馬氏體大小受到限制,因此片狀馬氏體的大小不一,分布無規(guī)則。針狀馬 氏體按一定 方位形成。在馬氏體針葉中有一中脊面,碳量越高,越明顯,且馬氏體 也越尖,同時在馬氏體間伴有白色殘留奧氏體。萊氏體低溫萊氏體定義:奧氏體與滲碳體的共晶混合物特征:呈樹枝狀的奧氏體分布在滲碳體的基體上回火馬氏體a-相混合組織定義:馬氏體分解得到極細的過渡型碳化物與過飽和(含碳較低)的回火針狀屈氏體-500x特征:它由馬氏體在150250c時回火形成。這種組織極易受腐蝕,光學(xué)顯微鏡下呈暗 黑色針狀組織(保持淬火馬氏體位向)

9、,與下貝氏體很相似,只有在高倍電子顯微鏡下才能看到極細小的碳化物質(zhì)點回火屈氏體回火屈氏年,電常下鐵素體基體上分布有 紐粒狀浸葭體2DOOOX定義:碳化物和a-相的混合物特征:它由馬氏體在350500 c時中溫回火形成。其組織特征是鐵素體基體分布著極細 小的粒狀碳化物,針狀形態(tài)已逐漸消失,但仍隱約可見,碳化物在光學(xué)顯微鏡下不能分辨, 僅觀察到暗黑的組織,在電鏡下才能清晰分辨兩相,可看出碳化物顆粒已明顯長大回火索氏體保持馬氏牛位向布的回火索氏體保持馬氏體位向的回火索氏體15000X500x基體鐵素體,白色顆粒為碳化物定義:以鐵素體為基體,基體上分布著均勻碳化物顆粒特征:它由馬氏體在500650c時高溫回火形成。其組織特征是由等軸狀鐵素體和細粒狀碳化物構(gòu)成的復(fù)相組織,馬氏體片的痕跡已消失, 滲碳體的外形已較清晰,但在光鏡下也難分辨,在電鏡下可看到的滲碳體顆粒較大球狀珠光體清電2球狀珠光體50 Ox定義:由鐵素體和粒狀碳化物組成特征:經(jīng)球化退火獲得,滲碳體成球粒狀分布在鐵素 體基體上;滲碳體球粒大小,取 決于球化退火工藝,特別是冷卻速度。球狀珠光體可分為粗球狀、球狀和細球狀和點狀四種 珠光體氏組織阻亂牌氏組織梅票體2(10X魏氏組織/曦會200 X定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