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必修ⅳ語文版第15課《與高司諫書》知能優(yōu)化演練_第1頁
語文必修ⅳ語文版第15課《與高司諫書》知能優(yōu)化演練_第2頁
語文必修ⅳ語文版第15課《與高司諫書》知能優(yōu)化演練_第3頁
語文必修ⅳ語文版第15課《與高司諫書》知能優(yōu)化演練_第4頁
語文必修ⅳ語文版第15課《與高司諫書》知能優(yōu)化演練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語段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修頓首再拜白司諫足下。某年十七時,家隨州,見天圣二年進士及第榜,始識足下姓名。是時予年少,未與人接,又居遠方,但聞今宋舍人兄弟與葉道卿、鄭天休數(shù)人者,以文學大有名,號稱得人。而足下廁其間,獨無卓卓可道說者,予固疑足下,不知何如人也。其后更十一年,予再至京師,足下已為御史里行,然猶未暇一識足下之面;但時時于予友尹師魯問足下之賢否,而師魯說足下正直有學問,君子人也。予猶疑之。夫正直者不可屈曲,有學問者必能辨是非;以不可屈之節(jié),有能辨是非之明,又為言事之官,而俯仰默默,無異眾人,是果賢者耶?此不得使予之不疑也。自足下為諫官來,始得相識,侃然正色,論前世事,歷歷

2、可聽,褒貶是非,無一謬說。噫,持此辯以示人,孰不愛之!雖予亦疑足下真君子也。是予自聞足下之名及相識,凡十有四年而三疑之。今者推其實跡而較之,然后決知足下非君子也。1下列對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是時予年少,未與人接接:交往B而足下廁其間 廁:廁所C侃然正色 色:神色D持此辯以示人 辯:言論解析:選B。廁:夾雜。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不相同的一項是()A其立朝有本末足下既不能為辨其非辜B以智文其過 人誰無過C庶乎飾己不言之過 三姓之后于今為庶D便當去之 十余日,高祖欲去解析:選C。A項,都是人稱代詞,他;B項,都是“過錯”;C項,副詞,希望/名詞,平民;D項,都是“離開”。3下列

3、敘述或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A高司諫與宋舍人兄弟、葉道卿等人是同窗好友,相交莫逆,而且都以文學聞名,一起考上了進士。B歐陽修對高司諫的為人很懷疑,曾經(jīng)向師魯打聽過。C歐陽修對高司諫的認識有一個三疑的過程,最后認定了高司諫不是個君子。D歐陽修對高司諫的評價是從高司諫的實際表現(xiàn)得出的,并非主觀臆斷。解析:選A。A項,他們是同榜進士,但是他們的交情在文中沒有提到。4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而師魯說足下正直有學問,君子人也。譯文:_(2)自足下為諫官來,始得相識,侃然正色,論前世事,歷歷可聽,褒貶是非,無一謬說。譯文:_答案:(1)師魯說您正直有學問,是一位君子。(2)自從您擔任

4、了諫官以后,我們才認識了。您一臉正氣,縱論前代之事,思路清晰,十分吸引人,褒揚正義,貶斥奸邪,沒有一點謬論。二、語言運用5宋代歐陽修曾讓他的學生把一匹飛奔的馬踏死一條躺在路邊的黃狗的情景寫下來。他的學生先寫道:“劣馬正飛奔,黃犬臥通途,馬從犬身踐,犬死在通衢?!睔W陽修認為學生寫得不簡潔。學生又寫道:“有犬臥通衢,逸馬踏而過之。”歐陽修認為學生寫得還不夠準確。假如你是那個學生,請你試著再修改一下,不超過8個字。答:_答案:逸馬斃犬于道。6我們在詩詞中接觸到大量富有文化內涵的專有名詞,請你從下面的詞語中任選一個作為陳述對象,為給出的上聯(lián)撰寫一句下聯(lián)。醉翁亭滕王閣天姥山潯陽江洞庭湖橘子洲都江堰長亭蘭

5、亭上聯(lián):康河橋邊多情游子作別西天云彩下聯(lián):_答案:示例1:醉翁亭中六一居士設宴與民同樂示例2:潯陽江頭青衫司馬慨嘆天涯淪落一、基礎考查1. 下面各句中加點的字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A予始聞之,疑是戲言始:時間副詞,才B及見師魯,亦說足下深非希文所為 說:勸說C雖朝廷君子,亦將閔足下之不能 閔:同情、諒解D不能為辨其非辜 辨:通“辯”,辯白解析:選B。說:陳述。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虛詞意義與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以文學大有名,號稱得人持此辯以示人B而足下廁其間其后更十一年,予再至京師C與足下相見于安道家但時時于予友尹師魯問足下之賢否D夫人之性,剛果懦軟此乃庸人之常情解析:選D。A項,介詞,憑

6、/連詞,來;B項,代詞,他們/代詞, 那;C項,介詞,在/介詞,向;D項,都為助詞,的。3下列各句的句式特點,不同于其它三項的一項是()A正直有學問,君子人也B以智文其過,此君子之賊也C此乃庸人之常情D足下猶能以面目見士大夫,出入朝中,稱諫官解析:選D。A、B、C三項均為判斷句;D項,為省略句。4從詞類活用的角度,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某年十七時,家隨州B使正予罪而誅之C前日又聞御史臺榜朝堂 D乃是朋邪之人爾解析:選B。A、C、D三項均是名詞活用動詞;B項,為形容詞用作動詞。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與現(xiàn)代漢語相同的一項是()A是聰明有所未盡B今某區(qū)區(qū)猶望足下之能一言者C而俯仰默默,無異

7、眾人D有學問者必能辨是非解析:選D。A項,“聰明”意思是“聽覺、視覺靈敏”;B項,“區(qū)區(qū)”意思是“謙稱自己的心意”;C項,“眾人”意思是“一般人”。二、閱讀理解(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前日范希文貶官后,與足下相見于安道家,足下詆誚希文為人,予始聞之,疑是戲言;乃見師魯,亦說足下深非希文所為,然后其疑遂決。希文平生剛正,好學通古今,其立朝有本末,天下所共知,今又以言事觸宰相得罪,足下既不能為辨其非辜,又畏有識者之責己,遂隨而詆之,以為當黜,是可怪也!夫人之性,剛果懦軟,稟之于天,不可勉強,雖圣人亦不以不能責人之必能。今足下家有老母,身惜官位,懼饑寒而顧利祿,不敢一忤宰相以近刑禍,此乃庸

8、人之常情,不過作一不才諫官爾;雖朝廷君子,亦將閔足下之不能,而不責以必能也。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無愧畏,便毀其賢,以為當黜,庶乎飾己不言之過。夫力所不敢為,乃愚者之不逮;以智文其過,此君子之賊也。且希文果不賢邪?自三四年來,從大理寺丞至前行員外郎、作待制,日日備顧問,今班行中無與比者,是天子驟用不賢之人。夫使天子待不賢以為賢,是聰明有所未盡。足下身為司諫,乃耳目之官,當其驟用時,何不一為天子辨其不賢,反默默無一語,待其自敗,然后隨而非之?若果賢耶?則今日天子與宰相以忤意逐賢人,足下不得不言。是則足下以希文為賢,亦不免責;以為不賢,亦不免責。大抵罪在默默爾。伏以今皇帝即位已來,進用諫臣,容納

9、言論,如曹修古、劉越,雖歿猶被褒稱。今希文與孔道輔,皆自諫諍擢用。足下幸生此時,遇納諫之圣主如此,猶不敢一言,何也?前日又聞御史臺榜朝堂,戒百官不得越職言事,是可言者惟諫臣爾。若足下又遂不言,是天下無得言者也。足下在其位而不言,便當去之,無妨他人之堪其任者也。昨日安道貶官,師魯待罪,足下猶能以面目見士大夫,出入朝中,稱諫官,是足下不復知人間有羞恥事爾!所可惜者,圣朝有事,諫官不言,而使他人言之,書在史冊,他日為朝廷羞者,足下也。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A此不得使予之不疑也卒之東郭墦間B今者推其實跡而較之 故以為其愛不若燕后C懼饑寒而顧利祿 朝濟而夕設版焉D足下身為

10、司諫,乃耳目之官 家祭無忘告乃翁解析:選B。A項,助詞,主謂之間取消獨立性/動詞,去,往;B項,代詞,第二人稱,你的;C項,連詞,表并列/連詞,表承接;D項,副詞,表判斷/代詞,你的。7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和表達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景佑年間,范仲淹譏諷時弊,被貶謫外地。高司諫卻附聲詆毀范仲淹。歐陽修激于義憤,撰文斥責高司諫見風使舵的卑劣行為。B本文開篇論述了作者對高司諫的認識過程,最后以安道、師魯?shù)闹毖愿抑G與高若訥的“默默”相比較,全文首尾貫通,一氣呵成。C作者列舉范仲淹曾被器重的事實,運用類比論證,指出無論范仲淹賢與不賢,高司諫的“默默”都是失職,怒斥他是“君子之賊”。D文章語言犀利,

11、氣勢逼人,言辭激憤,讀來令人有痛快淋漓之感,充分顯現(xiàn)了歐陽修嫉惡如仇、無私無畏、不避險惡、仗義執(zhí)言的性情。解析:選C?!斑\用類比論證”有誤,從文中看并無“類比論證”。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以智文其過,此君子之賊也。譯文:_(2)足下在其位而不言,便當去之,無妨他人之堪其任者也。譯文:_答案:(1)用小聰明來掩飾他的過錯,這種人是君子的敵人。(2)您在諫官那個位置上卻不說話,就應該離職,不要妨害勝任諫官之職的他人。(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題。答吳充秀才書歐陽修前辱示書及文三篇,發(fā)而讀之,浩乎若千萬言之多,及少定而視焉,才數(shù)百言爾。非夫辭豐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勢,何以至此

12、!然猶自患倀倀莫有開之使前者,此好學之謙言也。修材不足用于時,仕不足榮于世,其毀譽不足輕重,氣力不足動人。世之欲假譽以為重,借力而后進者,奚取于修焉?先輩學精文雄,其施于時,又非待修譽而為重、力而后進者也。然而惠然見臨,若有所責,得非急于謀道,不擇其人而問焉者歟?夫學者未始不為道,而至者鮮焉。非道之于人遠也,學者有所溺焉爾。蓋文之為言,難工而可喜,易悅而自足。世之學者往往溺之,一有工焉,則曰:“吾學足矣?!鄙跽咧翖壈偈虏魂P于心,曰:“吾文士也,職于文而已?!贝似渌灾林r也。昔孔子老而歸魯,六經(jīng)之作,數(shù)年之頃爾,何其用功少而至于此也!圣人之文雖不可及,然大抵道勝者文不難而自至也。故孟子皇皇,不

13、暇著書,荀卿蓋亦晚而有作。若楊雄、王通,方勉焉以模言語,此道未足而強言者也。后之惑者,徒見前世之文傳,以為學者文而已,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此足下所謂終日不出于軒序,不能縱橫高下皆如意者,道未足也。若道之充焉,雖行乎天地,入于淵泉,無不之也。先輩之文浩乎沛然,可謂善矣。而又志于為道,猶自以為未廣,若不止焉,孟、荀可至而不難也。修學道而不至者,然幸不甘于所悅而溺于所止。因吾子之能不自止,又以勵修之少進焉,幸甚!幸甚!修白。(有刪節(jié))【注】倀倀:惆悵的樣子。道勝者:道理懂得多的人。9對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發(fā)而讀之 發(fā):打開B夫學者未始不為道 為:探求C蓋文之為言,難工而可喜

14、工:精細工巧D何其用功少而至于此也 何其:多么解析:選D。何其:這里是兩個詞,“為什么”“他”。10下列各項中不屬于歐陽修表達謙虛之意的一項是()A修材不足用于時,仕不足榮于世B得非急于謀道,不擇其人而問焉者歟?C非道之于人遠也,學者有所溺焉爾D因吾子之能不自止,又以勵修之少進焉,幸甚幸甚解析:選C。C項,只是陳述了“世上的求學者,往往沉湎于這種情況之中:(文章)一有精細工巧之處,就以為自己的學問足夠了”這樣的事實。11對這篇文章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歐陽修雖受人尊敬,但仍擔心沒有人開導自己以求更進一步,這是他好學自謙的話。B很多求學的人想探求道而不能到達道的境界,原因多是沉湎于

15、文章之中。C歐陽修說吳充若追求不止,達到孟子、荀子的境地也是不難的,有說客套話的味道。D歐陽修主張要在實踐中“充道”,反對作家脫離實際,在書齋里空談作文。解析:選A。A項,說的是吳秀才,不是歐陽修。1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非夫辭豐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勢,何以至此!譯文:_(2)若道之充焉,雖行乎天地,入于淵泉,無不之也。譯文:_答案:(1)如果不是文辭豐厚文意雄偉,盛大浩然有不可擋的氣勢,何以能達到這種地步呢?(2)如果道理完全通達,(文章)即使于廣大的天地間馳騁,在幽深的淵泉里沉游,也沒有到達不了的。參考譯文:前次有辱先輩寄來書信及大作三篇,打開讀后感到浩浩然像有千言萬言之

16、多,等到我稍微定下神來仔細一看,才幾百字啊。如果不是文辭豐厚文意雄偉,盛大浩然有不可擋的氣勢,何以能達到這種地步呢?然而還是感到無所適從,擔心沒有人開導自己以求更進一步,這是先輩好學自謙的話啊!我的才能不足為當時所用,官職不足榮耀于世,我(對人)的批評和贊譽也無足輕重,氣勢力量也不足打動人。世上要想憑借(別人的)贊譽來提高自己的地位,憑借(別人的)力量然后來求得進升的,能從我這里取得什么呢?先輩學問精深,文章雄健,都施用于當今,這些又不需借助我的聲譽而被看重、借助我的力量而被提升的。然而先輩卻惠然下問,責求于我,難道不是您急于謀求為文之道,以至沒有時間選擇人而向我詢問嗎?大凡求學的人,未嘗不是

17、為了探求道理,但是能到達這一境界的人很少。不是道離人很遠,而是求學的人(過于)沉湎其中。因為文章的語言難以精細工巧而可喜,卻容易(使作者)喜悅而自我滿足。世上的求學者,往往沉湎于這種情況之中,(文章)一有精細工巧之處,就說:“我的學問足夠了?!鄙踔翏仐壱磺惺聞?,不關心任何世事,說:“我是文士,做文章是我的職業(yè)?!边@就是到達道的境地的人很少的原因啊!從前孔子老年時回歸魯國,他編纂“六經(jīng)”,只用了很短的時間。為什么他花費時間短,卻能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呢?圣人的文章,雖然是(一般人)不能趕得上的,然而大概說來,道理懂得很多的人,他的文章自然不難達到好的水平。所以孟子一生周游列國,匆忙奔走,沒有空閑著

18、書,荀子據(jù)說也是到了晚年才有時間著述文章。像楊雄、王通,他們只是勉強模仿圣人的語言形式,這就是道理不夠充分卻勉強要寫作的文人。后世那些不明白事理的人,只是看到前世的文章流傳了下來,就以為文人只要努力寫作就足夠了,因而越是努力越是勤奮卻越發(fā)達不到效果。這就是足下所說的整天不從書房走出來,下筆時還是不能隨心所欲、揮灑自如,這是因為道理還沒通達啊。如果道理完全通達,(文章)即使于廣大的天地間馳騁,在幽深的淵泉里沉游,也沒有到達不了的。先輩的文章,氣勢浩蕩盛大,可以說是很好的了。同時又有志于追求道,還自謙以為不夠廣大,如果這樣追求不止,孟子、荀子的境地是不難達到的。我雖然學習道理但未能學到,然而所幸的是我不甘于自我喜悅滿足,停滯不前,因為您能夠求“道”不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