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成果轉化率的對策研究_第1頁
提升高校成果轉化率的對策研究_第2頁
提升高校成果轉化率的對策研究_第3頁
提升高校成果轉化率的對策研究_第4頁
提升高校成果轉化率的對策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ISSN 1008- 9446承 德 石 油 高 等 專 科 學 校 學 報Jo u rna l o f C h engde P e t ro leum Co llege第 6 卷 第 2 期, 2004 年 6 月V o l. 6, N o. 2, J une 2004CN 13- 1265T E提升高校成果轉化率的對策研究晟1 , 孟祥發(fā)2 , 黃長喜2徐(1. 合肥工業(yè)大學管理學院, 安徽 合肥230009;2. 合肥工業(yè)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 安徽 合肥230009)摘要: 我國的高校在技術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高新技術產業(yè)中正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但高校在科技成果轉化、為國民經濟發(fā)展做

2、貢獻方面與發(fā)達國家相比, 還存在相當大的差距。 目前我國高校科技成果能簽約 轉化的不到 30% , 提升高??萍汲晒D化率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大難題, 本文從高校成果轉化難的障 礙因素開始分析, 找出阻礙高??萍汲晒D化率因素, 采取以風險投資為機制, 以電子商務手段的方法來提升高??萍汲晒D化率。關鍵詞: 障礙因素; 機制; 風險投資; 電子商務; 轉化率中圖分類號: G644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829446 (2004) 0220065205Study on How to Prom o te Tran sf orm a t ion Ra te ofCo llege s Prod

3、uc tXU Sh en g1 ,M EN G X ian g2fa2 , HU A N G C h an g2x i2(1. Schoo l o f M an agem en t, H efe i U n ive r sity o f T ech no lo gy, H efe i 230009, C h in a;2. Schoo l o f E lec t r ica l E n g in ee r in g an d A u tom a t io n , H efe i U n ive r sity o f T ech no lo gy, H efe i 230009, C h in

4、a)A bstra c t: In th e in no va t io n o f tech no lo gy an d th e deve lopm en t o f advan ced tech n ica lin du st ry, co llege s a re p lay in g a k ey ro le. H ow eve r, com p a red to th e deve lop ed co u n t r ie s, th e re a re som e co n side rab le d isp a r it ie s in th e t ran sfo rm a

5、t io n o f sc ien ce an d tech no lo gy p ro du c t s an d th e co n t r ib u t io n to n a t io n a l eco nom ic deve lopm en t. A t p re sen t, le ss th an30% o f th e p ro du c t s in sc ien ce an d tech no lo gy in dom e st ic co llege s can b e t ran sfo rm edb y sign a to ry. T h u s, co llege

6、 s a re fac in g a d iff icu lt situ a t io n o f how to p rom o te th e t ran sfo rm a t io n ra te o f th e se p ro du c t s. T h is a r t ic le d iscu sse s an d revea ls th e h in de r in g fac to r s w h ich m ak e th e p ro du c t t ran sfo rm a t io n d iff icu lt. R isk y in ve stm en t an d

7、 e lec t ro n ic comm e rce can b e u sed to p rom o te th e t ran sfo rm a t io n ra te.Key word s: h in de r in g fac to r s; m ech an ism ; r isk y in ve stm en t; e lec t ro n ic comm e rce;t ran sfo rm a t io n ra te我國的高等學校在技術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高新技術產業(yè)中正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據(jù)統(tǒng)計, 目前全國高 校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占全國近 23,“863”計劃項目占全國

8、13, 國家科技攻關項目占全國14% 。在國內外發(fā)表的論文數(shù)和獲國家自然科學獎占全國的 60% , 獲國家發(fā)明獎、科技進步獎的項目數(shù)分別占全國的 13、14 左右。 但高校在科技成果轉化、為國民經濟發(fā)展做貢獻方面與發(fā)達國家相比, 還收稿日期: 2004202220作者簡介: 徐晟 (19732) , 男, 湖北省浠水人, 合肥工業(yè)大學管理學院, 講師。 研究方向: 企業(yè)文化和技術創(chuàng)新。存在相當大差距。 目前我國高??萍汲晒芎灱s轉化的不到 30% , 轉化后能產生經濟效益的成果大約只占被轉化成果的 30% 。而發(fā)達國家和地區(qū)科技進步對經濟增大的貢獻已達到 65% 以上。從高校成果 轉化難的障礙

9、因素分析看, 除了高校制度方面, 還應該在電子商務, 風險投資方面予以高度重視, 即以風險投資為機制, 以電子商務手段提升高??萍汲晒D化率。1科技成果轉化難障礙因素分析目前, 許多學者把障礙因素分析作為研究提升高??萍汲晒D化率的重點, 被統(tǒng)計的約 342 篇有59 篇論及到相關主題, 占 17. 25% , 在這些發(fā)表的文獻中, 共提出 18 種障礙因素 (見表 1) :表 1 各障礙因素在文獻中出現(xiàn)的頻率排序障礙因素名稱頻率%1234567881011111313131317大學受傳統(tǒng)觀念制約管理體制沒理順, 缺乏有關政策法規(guī) 缺乏科技成果推廣費用 大學科技成果的成熟和配套程度差 企業(yè)對

10、大學科技成果需求能力不足 中試接口脫節(jié) 校企合作收益分配不合理 大學選題盲目、比較偏重基礎研究 大學的科研人員承擔教學任務過重 大學研究人員缺乏對市場的認識 知識產權力度不夠 大學科研隊伍不穩(wěn)定 大學與企業(yè)溝通不夠大學的科研項目本身的太尖端、不易推廣 信息不暢通技術市場不健全 項目本身缺乏推廣價值45. 7637. 2928. 8527. 1222. 0320. 3418. 6411. 8611. 8610. 178. 478. 475. 085. 085. 085. 083. 391. 69 18 科研人員知識面窄這 18 種因素中前 12 種因素主要涉及到高??萍汲晒D化問題及其機制問題,

11、 來解決高校成果轉化鏈 (見圖 1) 中的上游及下游問題, 即資金問題、利益分析問題、中式問題及產業(yè)化問題, 這些問題中只 要有一個鏈接點有脫節(jié), 轉化問題就會存在障礙, 而后 5 種因素主要涉及到由于信息不通而使成果轉化率中“成果轉移”鏈出現(xiàn)脫節(jié)。徐晟, 等: 提升高校成果轉化率的對策研究·67·段與方法去解決。 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科技優(yōu)勢, 利用電子商務解決信息受阻的問題; 如果高校既利用電子商務手段, 同時在政府協(xié)調下引進風險投資機制, 筆者認為提升高??萍汲晒D化率不再是一個辣手的問題。2 利用電子商務手段, 提升高校成果轉化率的機率2. 1電子商務的概念電子商務是經

12、濟和信息技術發(fā)展并相互作用的必然產物。 它是國民經濟的迅速發(fā)展和世界范圍的商務活動的需要與信息、計算機科技的發(fā)展相結合所創(chuàng)造的商務活動的新興生產力。 其定義如下:從廣義上講: 是指把電子工具用到商務領域中。 它涉及局域網、內部網 ( ln t ran e t) 和互聯(lián)網等領域,是一種全新的商務模式, 利用前所未有網絡方式將顧客、銷售商和雇員聯(lián)系在一起, 將有價值的信息迅速傳遞給需要的人們。從狹義上講: 是在信息社會里, 掌握信息技術和商務技術的人, 系統(tǒng)化運用電子工具, 高效率、低成本、安全、可靠、方便地從事以商品交換為中心的種種經濟事務活動, 它一般指基于數(shù)據(jù) (可以是文本、聲音、圖像) 的

13、處理和傳輸, 通過開放的網絡 (主要是互聯(lián)網) 進行的商業(yè)交易, 包括企業(yè)與企業(yè)、企業(yè)與消費者之間的交易活動。由此可以看出, 電子商務將從根本上改變傳統(tǒng)商務活動的工具、對象乃至人的知識、技能結構和觀念, 它正推動著人類社會第三次產業(yè)革命, 它將為人類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有力的支持。2. 2電子商務推動了轉化模式的發(fā)展信息渠道的不通暢, 會導致較低的科技成果轉化率, 這樣, 高校及高??萍籍a業(yè)應當擔起成果轉化的重任, 利用新的創(chuàng)新模式及手段, 使高??萍汲晒D變?yōu)楝F(xiàn)實生產力, 即電子商務。 以產品開發(fā)、生產為主要單純的生產經營運作模式并不能有效地解決高校眾多的科技成果轉化問題, 對推動學校科技成果

14、向社會企業(yè)轉化更是于事無補; 通過原始成果的技術轉讓或一開始就與社會力量結合, 共同合作開發(fā)以及與社會力量聯(lián)合辦企業(yè)等。 這種模式不乏成功之例, 對于發(fā)掘學校科技資源有一定作用, 但同時由于知識產權維護體系的不健全, 也易伴隨出現(xiàn)一些被轉讓成果淪為變相出賣, 學校對成果的所有權受到侵犯, 從而造成學??萍汲晒牧魇У鹊炔焕置?。 因此, 如何克服資金弱勢, 發(fā)揮科技優(yōu)勢, 探尋科技轉化的新模式已成為高??萍籍a業(yè)亟待解決的問題。那么, 新的高科技企業(yè)應該采用什么樣的新模式呢? 高校的高科技企業(yè)的發(fā)展大都會經歷一個孵化和哺育科技企業(yè)胚胎, 使之逐步成長為一個科技主干企業(yè)的艱辛歷程。在這種運作過程中

15、, 如何將自己的科技成果商品化、產業(yè)化, 便成為知識型企業(yè)面臨的亟待解決的問題。 他們可以從校內已有科技成果和科技人力資源中發(fā)現(xiàn)、篩選能和市場結合的項目, 通過新興的貿易方式 電子商務及通過“技術+ 資本”的運作, 二次開發(fā)并孵化成新的產品、新的企業(yè)甚至新的產業(yè), 并將其充實到產業(yè)領域, 或者以技術轉讓、企業(yè)收購等有效方式轉移到社會上去。 除此之外, 高校應該爭取依靠自己的力量, 通過電子商務, 將自己的科技成果推銷出去。2. 3電子商務的系列拉動作用提高了高校成果轉化的機率因為電子商務是利用計算機網絡、互聯(lián)網、In t ran e t 和 E x t ran e t 等高效率、低成本的生產工

16、具, 就會更加吸引高校成果轉化率的工作者, 激發(fā)他們的熱情, 積極投身于這一項工作中去。 卡內基·梅隆大學辦公室主任M a rk Co t icch ia 認為, 大學技術轉讓的成功與失敗有 70% 以上的因素取決于從事技術轉讓人員的能力與工作熱情。為了完成好技術轉讓辦公室的各項職能, 科技管理人員必須有識別新技術的能力, 了解新技術的潛在市場, 必須具有高度的服務意識、獨到的專業(yè)知識 ( 包括科技開發(fā)的專業(yè)知識、專利轉讓及產品營銷方面的知識等) 和較強的社會活動能力。據(jù) 1998 年統(tǒng)計, 自 1993 年以來, 該辦公室共申請技術專利 113 項, 與商家簽定技術轉讓合同 75

17、項, 技術轉讓收入逾 8300 萬美元, 被列為全美大學技術轉讓十佳大學之一。電子商務的直接結果會吸引一些中介機構從事技術轉讓工作, 吸引投資者的投資, 走校企合作之路, 從而進一步促進技術成果轉移, 提升成果轉化率, 實現(xiàn)產業(yè)化。3建立風險投資機制, 提升高校成果轉化率風險投資是高科技產業(yè)的“驅動器”和“孵化器”, 是技術創(chuàng)新的支持系統(tǒng)。發(fā)展風險投資對中國建立自己的創(chuàng)新體系具有重大意義。必須按市場經濟原則加速建立中國的風險投資機制, 以迎接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zhàn), 提升高校成果轉化率。中國若想在 21 世紀成為世界經濟強國, 就必須大力提高知識和智力對 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提升高校成果轉化率,

18、發(fā)展高校高科技產業(yè)。而要發(fā)展高科技產業(yè), 就必須建立高科 技產業(yè)的“孵化器”和“驅動器” 風險投資機制。3. 1 風險投資在提升高校成果轉化率中的運作過程風險投資, 是指把資金投向蘊藏著風險的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的研究開發(fā)領域的一種投資行為, 其目 的在于促使高新技術成果盡快商品化, 以取得高資本收益。傳統(tǒng)意義上的風險投資是一種“廣義”的風險 投資, 它泛指一切產品投資和證券投資。 但現(xiàn)代意義上的風險投資是一種“狹義”的風險投資, 即高科技 創(chuàng)業(yè)投資, 它是投資人向擁有創(chuàng)新技術而缺乏資金的企業(yè)或個人提供創(chuàng)業(yè)資金, 并參與企業(yè)管理與資本 運營, 最終通過股權轉讓等形式, 以獲取高額回報的一種投資方式

19、。風險投資的興起背景是: 二戰(zhàn)后特別是 70 年代以來美國技術創(chuàng)新風起云涌, 但在新技術企業(yè)化、市 場化的過程中, 遇到了兩大難題:一是資金問題, 大部分新技術擁有人由于資信度低, 項目風險大, 市場前景不明等原因, 很難通過正 常的銀行融資渠道獲得創(chuàng)業(yè)和運轉資金。 二是管理問題, 技術擁有人不僅缺乏資金, 而且往往也不具備 創(chuàng)業(yè)所需的管理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 這就需要一批管理人才。在這種市場社會需求下, 風險投資應運而生。 最早的風險投資出現(xiàn)在戰(zhàn)后初期, 1946 年, 美國哈佛 大學商學院教授喬治·道威特和一批企業(yè)家籌建了美國研究開發(fā)公司, 以風險投資支持波士頓周邊地 區(qū)的科學家

20、將實驗室成果轉化為市場商品。該公司曾成功地以 7 萬美元投資于美國數(shù)據(jù)設備公司, 1968 年出售股權, 獲得了近 5 億美元的驚人回報。 70 年代以來, 由于高報酬的吸引, 再加上美國政府兩次降 低長期投資收益率, 促使大量資本投入高科技風險事業(yè)。1980 年美國風險投資總額為 6. 8 億美元, 1983年達到 34 億美元, 進入 90 年代, 風險投資發(fā)展更為迅猛, 僅 1997 年一年新投入的風險資本就高達 114 億美元。風險資本的大量投入極大的推動了美國高科技產業(yè)的發(fā)展, 提升美國高校成果轉化率。舉世聞 名的美國硅谷, 在其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過程中, 風險投資功不可沒。據(jù)統(tǒng)計, 當時全

21、美約有 13 的風險投資公司 集中在硅谷, 最大的風險投資公司有 23 在硅谷或附近設有辦事處。 美國近十幾年來成名的高科技企 業(yè), 如英特爾、微軟、蘋果、思科、網景、雅虎等, 在其創(chuàng)業(yè)和發(fā)展中, 都得到風險資本的鼎力支持, 可以說,正是風險投資“驅動”了美國高科技產業(yè)的發(fā)展, 使美國率先進入了以知識經濟為核心的“新經濟”時代。 風險投資的運作離不開風險投資市場, 它由三個主體構成: 資金擁有者 (投資者)、投資機構 (風險投 資公司)、技術擁有者 (風險企業(yè), 又稱高新技術企業(yè))。三者在投資中扮演了不同角度。資金擁有者通過 購買風險投資公司股權或風險投資基金的形式將資金交給風險投資機構運作,

22、 以期獲得高額回報。風險 投資機構是連接資金來源與資金運作的金融中介, 負責高校項目篩選, 與具有創(chuàng)業(yè)精神的高校創(chuàng)新技術擁有者相結合, 實現(xiàn)高校新技術的商品化與市場化。 在企業(yè)獲得成功后, 由風險投資機構負責運作企業(yè) 上市或兼并, 持股人可將手中股權轉讓, 收回投資并獲取回報。資金從投資者流入風險投資公司, 形成風 險資本, 然后再通過風險投資公司流入風險企業(yè)。 具體說, 風險投資的運作過程是這樣的:1) 風險資本的形成, 即融資階段。 融資是風險投資業(yè)的首要問題, 也是風險投資公司面對的最困難徐晟, 等: 提升高校成果轉化率的對策研究·69·譽, 吸引人的投資計劃和對未來

23、收益的預期。但在賣方融資市場中, 風險投資公司往往處于被動地位, 增加了融資過程中的困難性和風險性。2) 風險資本的運作, 即投資階段。 風險資本是一種長期的流動性低的權益資本。 一般情況下, 風險投資公司不會將風險資本一下全部投入高校風險企業(yè), 而是隨著企業(yè)的成長不斷地分期分批投入資金從風險資本投入時期看, 投資階段可分為: 1) 種子投資期 (決策投資期)。 高校風險企業(yè)所需要的種子資金一般只能靠自籌或政府的技術開發(fā)基金給予資助, 作為種子資金使高技術開發(fā)得以啟動。2) 起始投資期 (創(chuàng)建投資期)。 當風險企業(yè)完成產品開發(fā), 就要進行中間放大實驗, 即設立、裝置一小型生產設備, 供應極小的

24、市場需求 (或許是本地市場)。 這時, 風險投資公司經過嚴格的標準審定, 決定是否對該風險企業(yè)進行投資。 一旦決定投資, 就要參與企業(yè)的一切經營與決策活動, 成為高校風險企業(yè)的大股東。 3) 發(fā)展投資期 (成長期投資)。 當風險企業(yè)進行的新技術中間實驗有所突破, 產品得到市場認可后, 就要進入大批量生產階段。此時, 風險投資公司開始為擴大生產和銷售, 追加支付設備投資和生產、銷售的流動資金, 且投入額也有較大幅度的上升。同時, 風險投資公司進一步參與企業(yè)的經營與管理活動, 風險企業(yè)也逐步發(fā)展壯大。4) 最后投資期 (成熟期投資)。高校風險企業(yè)進入持續(xù)增長期或成熟期時, 接著繼續(xù)擴大生產規(guī)模,

25、發(fā)展可行的新產品生產線。 風險投資公司再對其追加投資, 用以擴大再生產和加強市場銷售力量, 以賺取盡可能多的利潤。風險資本的運用階段, 是風險投資運作的最重要階段, 它創(chuàng)造了決定風險投資成功的兩個結合: 風險資本與增長機會 (風險企業(yè)) 相結合; 風險投資家與風險企業(yè)家相結合。3) 風險資本的退出階段。 從高校風險企業(yè)抽回增值后的資金, 是風險投資業(yè)正常運轉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否則, 風險投資公司資本流動呆滯, 無力投資新項目, 因而投資公司也就失去存在的意義。 一般地, 風險資本退出方式主要有三種: 首次公開發(fā)行; 與其他企業(yè)兼并或被其他企業(yè)收購; 股本贖回或私人收購。這三種方式中以首次公開發(fā)行為最佳

26、退出方式。 能使風險企業(yè)達到首次公開發(fā)行是風險投資家的奮斗目標, 也是風險資本實現(xiàn)自身最佳價值的重要體現(xiàn)。與傳統(tǒng)產業(yè)投資相比較, 風險投資的特征在于: 首先, 它以高科技產業(yè)為投資對象。在知識經濟背景下, 風險投資主要集中在計算機、信息網絡、通訊、生物工程等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業(yè)上。其次, 高風險與高收益并存。高風險表現(xiàn)在技術成熟性低, 投資周期長, 失敗率高, 通常約有 80% 的項目最終陷于失敗,遠遠高于一般產業(yè)投資。但投資一旦成功, 投資人就可能獲取幾倍, 幾十倍甚至成千上萬倍的“暴利”。最后, 投資決策高度專業(yè)化與程序化。3. 2高校高科技產品如何實現(xiàn)風險投資如今, 我們的社會應該處于市

27、場經濟的大環(huán)境中。 在這種條件下, 高新技術的價值通過其產業(yè)化收益得以最終體現(xiàn)。知識經濟的浪潮已拍岸而來, 高校高新技術產業(yè)化將日益成為世界未來經濟增長的主要形式。 對于高校與科研所而言, 他們應該對內做好迎接風險投資的準備, 對外則應努力與相關部門接軌。高新技術產業(yè)風險投資是智力密集型風險投資, 而高校與科研院所人才密集, 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作為高新技術研究與產業(yè)化的孵化器, 高校與科研院所應以重點項目為紐帶, 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努力攻關, 同時以市場為導向, 以產業(yè)結構調整為契機, 開發(fā)具有市場前景的高新技術產品, 并促成其產業(yè)化發(fā)展。 要爭取“官、產、學、研、商”產業(yè)化工程的共建, 建

28、立大中型企業(yè)與高校、科研院所之間的密切交流合作及高新技術產業(yè)化風險投資, 有利于加強高科技成果轉化產業(yè)化, 增加企業(yè)實力; 商業(yè)資本進行高新產業(yè)風險投資能促進其資本運營效應; 而政府宏觀調控與干預高校新技術風險投資而推動高新技術發(fā)展的作用也日益加強。縱觀風險投資的全過程, 其內在機制就是投融資創(chuàng)新與企業(yè)組織管理創(chuàng)新。 在投融資創(chuàng)新方面, 風險投資實現(xiàn)了融資與投資的有機結合, 沒有一定的投資目標或投資方向, 風險投資公司很難融得資金很多時候, 投資方向的選定是否能融到資金的關鍵。 因此, 在融資過程中孕育著投資, 而一旦融資成功, (下轉第 73 頁)題很多, 要有總體規(guī)劃和改革戰(zhàn)略, 還要突出重點, 抓好基礎。個人所得稅征管的重點是普遍推廣代扣所得稅源泉控制的有效方法, 能較好地防止稅款的流失。這一制度的推行需要所有支付人個所得的單位的 有效配合, 應該建立起一個針對扣繳義務人的激勵和約束制度。 同時, 要加大對偷逃個人所得稅的打擊 力度, 特別是對那些偷逃稅款較大和次數(shù)較多個人應在補稅的同時加大罰款的力度, 情節(jié)嚴重的, 應予 刑事處罰。 要建立起個人的偷逃記錄檔案, 以打擊屢教不改者。3結論個人所得稅制的完善涉及到比較復雜的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 特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