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學》綜合復習資料_第1頁
《測量學》綜合復習資料_第2頁
《測量學》綜合復習資料_第3頁
《測量學》綜合復習資料_第4頁
《測量學》綜合復習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測量學綜合復習資料一、判斷題1、在測量工作中,誤差和錯誤都是不可避免的。( )2、水準面和鉛垂線是實際測繪工作的基準面和基準線。( )3、水準測量中,每一測站水準儀視距絲、中絲的讀數(shù)應在水準管氣泡居中時讀取。( )4、高斯投影中,所有的子午線都發(fā)生了長度變形。( )5、等高線是連續(xù)的閉合曲線,不可以中斷。( )6、控制測量可以分為高程控制和平面控制。( )7、所謂盤左是指豎直度盤在望遠鏡的左邊。( )8、設地面上有一直線P1P2,若P1到P2的坐標方位角a12=26º45,則P2到P1的坐標方位角a21=153º15。( )9、同一幅地形圖中,高程相同的點必在同一條等高線上

2、。( )10、在水準測量中,在中轉點要使用尺墊,而在水準點上不使用尺墊。( )11、自由靜止的海水面向大陸、島嶼內(nèi)延伸而形成的封閉曲面,稱為大地水準面。( )12、水平角測量中,采用改變各測回之間水平度盤起始位置的方法,可以消除度盤刻劃不均勻的影響。( )13、在測量工作中,誤差和錯誤都是不可避免的。( )14、國家三、四等水準測量所采用雙面水準尺的黑面尺和紅面尺的尺端注記,通常是一樣的。 ( )15、導線測量和計算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得到導線點的坐標。( )16、示坡線是垂直于等高線的短線,用以指示坡度下降方向。( )17、觀測過程中產(chǎn)生的粗差屬于偶然誤差。 ( )18、正、反坐標方位角一定相差

3、180 。 ( )19、相鄰兩條計曲線之間的高差為5倍的基本等高距。 ( )20、地形圖上等高距愈大則圖上等高線愈密,地貌顯示就愈詳細、確切。 ( )二、單選題1、野外測量作業(yè)的基準面和基準線是( )。A 參考橢球面和鉛垂線 B 參考橢球面和法線C 大地水準面和鉛垂線 D 大地水準面和法線2、絕對高程是以 為起算面的。A. 參考橢球面 B. 旋轉橢球面 C. 大地水準面 D. 地球表面3、點的大地坐標中,平面位置是用( )表達的。A 直角坐標 B 經(jīng)緯度 C 距離和方位角 D 高程4、鉛垂線與水準面處處( )A 平行 B 垂直 C 重合 D 共面5、高斯投影分帶,目的在于( )。A 簡化計算

4、B 為合理的分幅編號C 限制投影變形 D 避免重測和漏測6、 某點A的高斯坐標為XA112240m,YA19343800m,則A點所在6°帶的帶號及中央子午線的經(jīng)度分別為( )。 A 11帶,66 B 11帶,63C 19帶,117 D 19帶,1117、 某方向的象限角為南西3020,則其坐標方位角為( )。A 3020 B 14940 C 21020 D 329408、水準點高程為24.397米,測設高程為25.000米的室內(nèi)地坪。設水準點上讀數(shù)為1.445米,則室內(nèi)地坪處的讀數(shù)為( )米。A 1.042 B 0.842 C 0.642 D 2.0489、水準測量中要求前后視距基

5、本相等,主要為消除或減弱( )誤差。A 儀器下沉 B 水準尺刻劃不均勻 C 水準尺豎立不直 D 水準管軸與視準軸不平行10、用經(jīng)緯儀對目標A、B作一測回的水平角觀測,觀測值如下表所示,則一測回的水平角值為( )。目標 盤左 盤右 A 0º15 180º18 B 132º54 312º55A 132º39 B 132º38 C 180º03 D 180º0211、設有某觀測列,其偶然誤差為-1,+3,-3,+4,-2,-1,0,-4,+3,-2,-4,+3,則該觀測列的中誤差為( )。A B C D 12、下列( )

6、過程中,哪種測量方法不需要對中。A 導線測量 B 水平角測量 C 水準測量 D 視距測量13、我國某地位于北緯372924,東經(jīng)1183125,則其所在1:100萬圖的圖幅編號為( )。A I-50 B I-20 C J-50 D J-2014、地圖的比例尺用分子為1的形式表示,則下列說明正確的是( )。A 分母大,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詳細 B 分母小,比例尺小,表示地形概略C 分母大,比例尺小,表示地形詳細 D 分母小,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詳細15、國際上1:100萬圖幅縱列分法是( ),每隔經(jīng)差6劃分為60個縱列。A 從首子午線開始,自西向東逆時針方向B 從首子午線開始,自西向東順時針方向C

7、從180子午線開始,自西向東逆時針方向D 從180子午線開始,自西向東順時針方向16、測量中所謂的觀測條件是指( )。 A、外界環(huán)境 B、觀測者 C、儀器 D、ABC都是17、從地形圖上可以判斷,等高線平距越小,則地面坡度就越( )。A 陡峭 B 平緩 C 均勻 D 無法確定18、在地形圖測繪中,測量碎部點主要采用( )方法。A 方向交會 B極坐標 C 距離交會 D 解析法圖119、圖1為一組等高線, =4cm ,測圖比例尺為1:1000 ,則c、d兩點所在兩條等高線間的地面坡度為( )。A 0.25 B 0.5 C 4.0 D 2.020、圖2為某地形圖的一部分,三條等高線所表示的高程如圖所

8、示,A點位于MN的連線上,點A到點M和點N的圖上水平距離為ANM373635MA=3mm,NA=2mm,則A點高程為( )。 A 36.6m B 37.4m C 37.6m D 36.4m21、始于一個控制點而終于另一個控制點的導線為( )。A、附合導線 B、閉合導線 C、精密導線 D、支導線22、地形圖中鐵路符號為( )。A、比例符號 B、非比例符號 C、半依比例符號 D、注記符號23、已知XA=600米,YA=600米,XB=400米,YB=400米,則直線A B的坐標方位角為:( )A、45° B、135° C、225° D、315°24、測繪比例

9、尺為1:500的地形圖時,根據(jù)比例尺的精度,要求測繪地面上最小地物為( )米。A 0.005 B 0.025 C 0.05 D 0.5 25、某直線方位角為165º30,則象限角為( )。A、北東35º30 B、南東14º30C、南西345º30 D、北西194º3026、丈量了兩段距離,L1=100米,L2=300米,其測量中誤差均為±5毫米,則它們的丈量精度是:( )A、相等 B、前者較高 C.、后者較高 D、不確定27、已知直線AB的象限角為北偏西45°3020,則直線BA的方位角為:( )A、314°294

10、0 B、134°2940C、225°3020 D、45°302028、七邊形閉合導線的七個內(nèi)角觀測值為:117º03、92º54、169º34、123º19、141º38、86º01、169º32,則角度閉合差為( )。A、1º09 B、1º09 C、1 D、129、矩形分幅的編號通常是以圖幅( )的坐標以公里為單位表示。A東南角 B東北角 C西南角 D西北角30、有導線點 1、2、3,已知 ,2點處導線轉折角的左角為,則為( )。A、 B、 C、 D、三、填空題1、測量工作

11、應遵循兩個原則:從 到 ,先 后 。2、在1:500地形圖上量得某兩點間的距離d=234.5mm,則兩點間的水平距離D為 m。3、高度角是指 。4、地球上某點的經(jīng)度為東經(jīng)112º21,則它所在的高斯投影6º帶和3º帶的中央子午線經(jīng)度分別為 、 。5、光電測距儀測得AB兩點的視線距離為140m,儀器高為1.5m,目標高為2.38m,豎直角為60º,則AB兩點水平距離為 m,高差為 m。6、使用水準儀時,進行精確整平的目的是 。7、正形投影的特點是 不變。8、將水準儀置于D,N兩點之間,在D點尺上的讀數(shù)d=1 585mm,在N點尺上的讀數(shù)n=0 465mm,

12、則高差hND為 mm, (填d或者n)為后視讀數(shù)。9、水平角的觀測方法有 和 兩種。10、 是引起觀測誤差的主要因素,總稱為觀測條件。 和 是測量外業(yè)所依據(jù)的基準面和基準線。11、經(jīng)緯儀的豎盤指標差是指 。12、在觀測豎直角時,若盤左讀數(shù)為96 º 3010,盤右讀數(shù)為263 º 2920'',則豎盤指標差為 。13、測量誤差的來源可歸結為 、_ _ 和 _ _ _三個方面。14、地面點位置的確定,是通過測量點位之間的 、 、 三個要素來實現(xiàn)的。15、在地形圖上表示地物的地物符號有依比例符號、 符號、 符號及 符號。16、地面點位置的確定,是通過測量點位之間

13、的 、 、 這三個基本要素來實現(xiàn)的。17、已知單一導線的坐標閉合差x=-72mm,y=+32mm,導線全長為351m,則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為 。18、地形圖的分幅有兩大類,一種是按經(jīng)緯度劃分的 分幅法,另一種是按坐標格網(wǎng)劃分的 分幅法。19、圖根控制測量需經(jīng)過 和 兩個過程。20、測繪地形圖的目的是將地面上的地物和 正確地描繪到圖紙上。21、經(jīng)緯儀的盤左位置是指 。四、簡答題1、簡述使用光學對中器進行經(jīng)緯儀對中和整平的步驟與操作方法? 2、簡述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的作業(yè)程序? 3、試述應用三角高程測量的原理,如何將儀器設置于兩點之間來測定其高差?4、簡述國家三、四等水準測量在一個測站上的觀測程序

14、?五、計算題1、下表為三、四等水準測量觀測手簿,完成表格括號中的計算。其中距離以m為單位表示,高差以mm為單位表示。測站編號后尺下絲前尺下絲標尺讀數(shù)K+黑減紅高差中數(shù)(mm)備注上絲上絲后視距(m)前視距(m)黑面紅面視距差d(m)d(m)119652141后618326519( )( )17001874前520076793( )( )( )后-前( )( )( )( )( )205652792后503565144( )( )01272356前625747261( )( )( )后-前( )( )( )( )( )(注:表格中5號尺的K4787,6號尺的K4687)2、如下圖所示,A、B為已知

15、水準點,HA167.456m,HB170.151m,各測段的高差分別為h1、h2、h3、h4。計算并調(diào)整該路線的高差閉合差,求出路線中各點高程。(高差閉合差按普通水準測量計算,限差為:,請寫出具體的計算步驟,并把結果填于計算表中) 水準點編號距離L(km)高差(m)改正數(shù)(mm)改正后高差(m)高程(m)水準點編號0.91.12.20.8+3.896-5.480+1.234+3.091A167.456A1 12 23 3B170.151B3、(12分)如圖導線,A、B為已知點,2、3、4為導線點。已知:XA=1000.00m ,YA= 1000.00m ,XB=800.00m ,YB= 653

16、.59m ;觀測角度為:0=282828,1=883630,2=1084840,3=640600,4=982820;觀測邊長為。請問:(1)這是何種形式的導線?(2)計算該導線的角度閉合差以及各觀測角度的角度改正數(shù)(取至整秒);(3)計算已知邊BA的坐標方位角?并利用改正后的角度推算導線邊A2和23的坐標方位角和(取至整秒)?(4)若導線邊A2的觀測邊長為100.00m,計算其坐標增量,?(5)請用式子表示出該導線的坐標閉合差和?4、(5分)如圖1為某經(jīng)緯儀的豎盤在盤左位置時注計和刻劃的情況,試推導該經(jīng)緯儀進行一測回觀測垂直角的計算公式?5、某閉合導線,其橫坐標增量總和為-0.35m,縱坐標增量總和為+0.46m,如果導線總長度為1216.38m,試計算導線全長相對閉合差和邊長每100m的縱、橫坐標增量改正數(shù)? 6、某經(jīng)緯儀豎盤注記為順時針,已知盤左讀數(shù)為91°2436,盤右讀數(shù)為:268°3612,求該豎直角及指標差X。7、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