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有效的耳部保健操_第1頁
非常有效的耳部保健操_第2頁
非常有效的耳部保健操_第3頁
非常有效的耳部保健操_第4頁
非常有效的耳部保健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噪聲的危害及預防目前,我國聽力語言障礙人數(shù)高達2057萬,而這一數(shù)字,正在以每年萬至萬的速度遞增。在這些存在聽力障礙的人當中,因為不在意保護而造成后天聽力下降的占80以上。什么是噪聲? 一般認為凡是不需要的,使人厭煩并對人類生活和生產(chǎn)有妨礙的聲音都是噪聲。它不單獨取決于聲音的物理性質,而且和人類的生活狀態(tài)有關。例如在聽音樂的時候除演員和樂隊以外的聲音都是噪聲;而在睡眠的時候優(yōu)美的音樂也會變成噪音。 聲音的分貝是聲壓級單位,記為dB, 用于表示聲音的大小。噪聲對人體健康有什么影響呢?噪聲給人帶來的危害不可低估。噪聲級為3040分貝是比較安靜的正常環(huán)境;超過50分貝就會影響睡眠和休息。由于休息不足

2、,疲勞不能消除,正常生理功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85分貝以上干擾談話,造成心煩意亂,精神不集中,影響工作效率,甚至發(fā)生事故。那么如何控制噪聲的危害呢?為了防止噪音,我國著名聲學家馬大猷教授曾總結和研究了國內(nèi)外現(xiàn)有各類噪音的危害和標準,提出了三條建議,其中一條是: 為了保護人們的聽力和身體健康,噪音的允許值在 7590 分貝。一般情況下控制噪聲就必須先對噪聲源進行工程改造,進行吸聲、消聲、隔聲、隔振等工程措施。對于生產(chǎn)場所的噪聲暫時不能采取工程控制,或需要在特殊高噪聲條件下工作時,佩帶個人防護用品是保護聽覺器官的有效措施。耳塞是最常用的一種,只要正確佩戴耳塞,一般隔聲效果可達25分貝左右。從本工廠

3、的噪聲監(jiān)測結果來看,崗位的噪聲基本控制在90分貝以下,按法規(guī)要求,本廠對噪聲達到85分貝以上的噪聲崗位免費提供了耳塞,只要員工能夠正確佩戴,聽到的崗位噪聲可控在70分貝左右,這樣可極大地降低了噪聲對人體的影響。但是,我們在車間經(jīng)??吹揭恍﹩T工不佩戴耳塞或佩戴不正確。長此以往,即使公司采取了保護措施,聽力還是會受得影響。員工應提高自我意識,同時注意避免日常生活中不健康的方式:1、不要頻繁置身在迪廳、歌房、游藝廳等嘈雜的環(huán)境里,即便是偶爾,也要隔20分鐘就到外面透透氣,緩解一下耳朵的壓力。2、不要長時間用耳機聽音樂,最好每次不超過一小時,一天不要超過兩小時,看電視的聲音也不能太大。3、遠離電磁波的

4、輻射。在接聽電話時,按下接聽后稍候秒再放在耳邊,聽筒聲音盡可能小,通話時間盡可能短,兩個耳朵交替聽,不妨用耳機接聽。4、切勿貪圖“舒服”亂掏耳,如果真的癢得難受,可以用手在耳外側輕輕揉,或用棉簽輕輕擦,但不要太往里伸。5、盡量減少吸入尼古丁,吸煙的人會比不吸煙的人較早地喪失聽力,并且更容易患耳部感染或在大的噪音影響下聽力下降。6、游泳、擤鼻涕方法不當易引起中耳炎等耳部感染。正確的擤鼻方法是開放雙側鼻孔稍用力擤出對側鼻涕。喜歡游泳的人最好戴上耳塞,如果水進到耳朵里,可以側身將水控出,或是用干棉簽輕輕擦干。7、不可濫用抗生素,有些抗生素對耳朵有傷害,藥物要在醫(yī)院專業(yè)醫(yī)生指導下才能服用。8、多煉鍛提

5、高身體的免疫力,對于降低噪聲對人體的影響也會很大的作用。非常有效的耳部保健操揉突動作:    1 雙臂舉起雙肘屈曲,手向上抬舉,拇指尖分別放在同側耳廓后方的骨性隆起,即乳突下方,其余指尖依次在乳突上方的周圍(附揉突插圖1、2)。2 使各指共同用力,推壓掐擠揉動整個乳突,會出現(xiàn)酸麻脹痛感,由于拇指作用力最大,使拇指邊壓邊沿乳突特別后下方有所移動,其它指隨之移位,使乳突上下左右都能受到揉動,共1020次,有酸痛異常反應的部位多壓。作用:1 改善耳功能:由于動作能按壓到面神經(jīng)耳后枝、耳大神經(jīng)、枕小神經(jīng)等神經(jīng)離體表較近的位置,而動、靜脈又常與神經(jīng)伴行,可刺激耳根的血管神經(jīng)

6、運行區(qū),改善耳的功能,活躍耳周各種組織,防治耳鳴、耳鈍、耳聾等。2 減少減輕中耳炎癥:乳突內(nèi)是乳突小房,其中的粘膜是與中耳鼓室內(nèi)的粘膜相續(xù),因此中耳的炎癥常使乳突小房同時感染,改善乳突也就能減少減輕中耳炎癥。壓耳動作:        1 雙臂舉起雙肘屈曲,使上臂與胸部兩側構成接近直角,手向上抬舉,拇指尖分別放在同側耳垂后方的最凹陷處,即下頜骨與乳突(耳后骨性隆起)兩骨中間的溝狀裂隙處(附壓耳插圖1),但拇指末節(jié)的指關節(jié)應該大約呈90度屈曲,指腹朝前與下頜骨相貼,拇指甲貼靠在乳突部,指甲前側游離緣沿頜骨后緣向深部推壓,拇指指骨與身體中軸

7、線相垂直,指尖應針對鼻尖方向用力。2 雙手的食指尖放在耳屏前方,相當于聽宮穴,在頜骨前隔著耳根與拇指尖相對,中指放在頜關節(jié)上,第4、5指尖依照順序從上向下排列,放在食指前方腮腺的位置上(附壓耳插圖2、3)。3 雙手各指同時用力,使拇指甲緣盡量壓入深處,由于面神經(jīng)正在這個部位的深部穿行進入腮腺中,形成數(shù)枝并呈放射狀分布到面部表情肌及頸闊肌中,因此加壓后會有明顯酸痛感。如壓力影響到在此區(qū)穿行的迷走神經(jīng)分枝,會出現(xiàn)咳嗽反射。食指尖正落在聽宮穴,其余手指在腮腺上,同時用力向深處推壓,一壓一松進行1020次,每天13遍。4 在推壓過程中,逐漸使拇指甲游離緣沿著這條骨間溝一點點向下移動,因為神經(jīng)離體表最近

8、的點不固定,每個人會有所不同,如加壓時某點敏感,說明神經(jīng)離該處最近,應增加對最敏感點的推壓次數(shù)。作用:1 改善耳功能:由于壓耳時拇指甲游離緣沿骨間溝推壓,能較深地刺激在該區(qū)穿行的面神經(jīng)及耳大神經(jīng)等神經(jīng),而動、靜脈又常與神經(jīng)伴行,動作能同時刺激耳根的血管神經(jīng)運行區(qū),可改善耳的供血,活躍耳周各種組織,因此也能同時提高聽力,防治耳鳴、耳鈍、耳聾、外耳、中耳、內(nèi)耳炎癥等。當剛出現(xiàn)耳鳴時,立即按壓幾次,可使耳鳴立即消失,但耳鳴提示您耳部已有故障,應選擇些耳部運動進行鍛煉,以免耳功能進一步衰退。    推耳動作:1 雙手舉起,使兩手食、中指分別夾住同側耳廓根部,中指、無名指及

9、小指,放在耳廓前方,拇、食指在耳后,食指貼放在乳突上,拇指在乳突后下方,中指緊靠耳前的根部,無名指及小指自然落在頜關節(jié)及面頰部的適當部位上,手掌貼于耳下的面頰及頸部。2 中食指保持夾住耳廓根部,使雙手向下移動25公分(附推耳插圖1)。3 立即將手重新向上,到食、中指的指間被下耳根阻擋無法繼續(xù)(附推耳插圖2),如此上下推搓耳廓根部及四周,同時面頰、耳后乳突、頸部,均被手的不同部位有所推搓。每次推搓50200次,力度自定以感舒適或局部發(fā)熱為佳。作用:1 同揉耳,但力傳送的深度比揉耳淺些,受益范圍卻比揉耳廣泛。挖耳動作:雙手舉起將食指分別插入同側外耳道內(nèi),由于外耳道有轉彎,且深部較窄細,不可能碰到鼓

10、膜不必擔心,用指腹在耳道內(nèi)上下左右挖轉摩動外耳道內(nèi)、及外耳道外部的周圍組織約10100圈,每天遍數(shù)自定(附挖耳插圖)。     作用: 1 能從耳門耳道角度改善耳的血液循環(huán),使耳功能有全方位的提高。 2 減少外耳道炎癥、癤腫、耵聹栓塞,堵塞耳道之可能。     拉耳 動作:     1 雙手舉起拇指分別放在同側耳廓背側,其余指放在耳廓前側中部近耳窩處(附拉耳插圖1)。 2 各指同時用力夾住耳廓并向外拉動耳廓至極限(附拉耳插圖2),維持12秒再放松各指作用力使耳復位,如此一拉一松作拉耳510次。 3 將各指

11、位置上移至耳廊上部,向上拉動耳廓(附拉耳插圖3),如此一拉一松活動耳廓及與耳相連的各組織共動,作向上拉耳520次。 4 再將各指位置下移至耳廊下部,向下拉動耳廓(附拉耳插圖4),如此一拉一松活動耳廓及與耳相連的各組織共動,作向下拉耳520次。 如此使拉動著力點可有時以向外為主,有時以上方為主,有時以下方為主,用所變動。 作用:同揉耳,但牽拉能使耳的血管神經(jīng)得到更深更全面的活動,而加強作用。     轉晃 動作:     1 雙手舉起分別放在同側耳廓上方,拇指放在耳廓背側、食指指尖放在耳廓內(nèi)的三角窩部,中指、無名指、小指的指尖依次在耳前排列成行,同時會聚各指,夾起靠最上端的耳廓根部,轉動各指帶動耳廓上部及與耳相連的各組織共動,轉晃1050圈(附揉耳插圖1)。 2 拇指仍放在耳廓背側中部、食指指尖放在耳屏后側外耳道口部,中指、無名指、小指的指尖依次在耳屏前排列成行,同時各指用力,夾起耳廓根部,轉動各指帶動耳廓中部及與耳相連的各組織共動,轉晃1050圈。 3 將各指沿同側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