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9-2 配筋構造混凝土結構構件的配筋構造,主要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10-2002),并參考有關規(guī)程及工程實踐經驗編寫而成。9-2-1 一般規(guī)定9-2-1-1 混凝土保護層1混凝土結構的環(huán)境類別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應根據表9-12的環(huán)境類別和設計使用年限進行設計?;炷两Y構的環(huán)境類別 表9-12環(huán)境類別條件一室內正常環(huán)境二a室內潮濕環(huán)境;非嚴寒和非寒冷地區(qū)的露天環(huán)境、與無侵蝕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觸的環(huán)境b嚴寒和寒冷地區(qū)的露天環(huán)境、與無侵蝕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觸的環(huán)境三使用除冰鹽的環(huán)境;嚴寒和寒冷地區(qū)冬季水位變動的環(huán)境;濱海室外環(huán)境四海水環(huán)境五受人為或自然的侵蝕性質物影響的環(huán)境注:
2、嚴寒和寒冷地區(qū)的劃分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民用建筑熱工設計規(guī)程JG1 24的規(guī)定。2混凝土保護層的最小厚度混凝土保護層的最小厚度取決于構件的耐久性和受力鋼筋粘結錨固性能的要求。(1)從鋼筋粘結錨固角度對混凝土保護層提出的要求是為了保證鋼筋與其周圍混凝土能共同工作,并使鋼筋充分發(fā)揮計算所需的強度。(2)根據耐久性要求的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是按照構件在50年內能保護鋼筋不發(fā)生危及結構安全的銹蝕確定的??v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鋼筋外邊緣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不應小于鋼筋的公稱直徑,且應符合表9-13的規(guī)定??v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mm) 表9-13環(huán)境類別板、墻、殼梁柱C20C2
3、5C45C50C20C25C45C50C20C25C45C50一201515302525303030二a-2020-3030-3030b-2520-3530-3530三-3025-4035-4035注:基礎中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40mm;當無墊層時不應小于70mm。板、墻、殼中分布鋼筋的保護層不應小于表9-13中相應數值減10mm,且不應小于10mm。梁、柱中箍筋和構造鋼筋的保護層不應小于15mm。處于一類環(huán)境且由工廠生產的預制構件,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于C20時,其保護層厚度可按表9-13中的數值減少5mm;處于二類環(huán)境且由工廠生產的預制構件,當表面采取有效保護措施時,保護
4、層厚度可按表9-13中一類環(huán)境數值取用。預制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鋼筋端頭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10mm;預制肋形板主肋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應按梁的數值取用。當梁、柱中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大于40mm時,應對保護層采取有效的防裂構造措施。處于二、三類環(huán)境中的懸臂板,其上表面應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3特殊條件下的混凝土保護層(1)一類環(huán)境中,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的結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按表9-13的數值增加4006;當采取有效的表面防護措施時,混凝土保護層可適當減少。(2)三類環(huán)境中的結構構件,其受力鋼筋宜采用環(huán)氧樹脂涂層帶肋鋼筋。(3)對有防火要求的建筑物,其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
5、關標準的要求。(4)處于四、五類環(huán)境中的建筑物,其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要求。9-2-1-2 鋼筋錨固1當計算中充分利用鋼筋的抗拉強度時,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按公式(9-1)計算,不應小于表9-14規(guī)定的數值??v向受拉鋼筋的最小錨固長度la(mm) 表9-14鋼筋類型混凝土強度等級C15C20C25C30C35dC40HPB235級40d30d25d20dHRB335級50d40d30d25dHRB400與RRB400級-45d3530d注:1當圓鋼筋末端應做180°彎鉤,彎后平直段長度不應小于3d;2在任何情況下,縱向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不應小于250d;3d-鋼筋
6、公稱直徑。當符合下列條件時,表9-14的錨固長度應進行修正。(1)當HRB335、HRB400和RRB400級鋼筋的直徑大于25mm時,其錨固長度應乘以修正系數1.1;(2)HRB335, HRB400和RRB400級環(huán)氧樹脂涂層鋼筋的錨固長度,應乘以修正系數1.25;(3)當鋼筋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易受擾動(如滑模施工)時,其錨固長度應乘以修正系數1.1;(4)當HRB335, HRB400和RRB400級鋼筋在錨固區(qū)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大于鋼筋直徑的3倍且配有箍筋時,其錨固長度可乘以修正系數0.8;2當計算充分利用縱向鋼筋的抗壓強度時,其錨固長度不應小于表9-14所列的受拉鋼筋錨固長度的0.7
7、倍。3當HRB335、HRB400和RRB400級縱向受拉鋼筋末端采用機械錨固措施時,包括附加錨固端頭在內的錨固長度可取表9-14所列錨固長度的0.7倍。機械錨固的形式和構造要求宜按圖9-7采用。圖9-7 鋼筋機械錨固的形式及構造要求(a)末端帶135°彎鉤;(b)末端與鋼板穿孔塞焊;(c)末端與短鋼筋雙面貼焊采用機械錨固措施時,錨固長度范圍內的箍筋不應少于3個,其直徑不應小于縱向鋼筋直徑的0.25倍,其間距不應大于縱向鋼筋直徑的5倍。當縱向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小于鋼筋公稱直徑的5倍時,可不配置上述鋼筋。4對承受重復荷載的預制構件,應將縱向受拉鋼筋的末端焊接在鋼板或角鋼上。鋼板或
8、角鋼應可靠地錨固在混凝土中;其尺寸應按計算確定,厚度不宜小于10mm。9-2-1-3 鋼筋連接鋼筋連接方式,可分為綁扎搭接、焊接、機械連接等。由于鋼筋通過連接接頭傳力的性能總不如整根鋼筋,因此設置鋼筋連接原則為:鋼筋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同氣根鋼筋上宜少設接頭,同一構件中的縱向受力鋼筋接頭宜相互錯開。1接頭使用規(guī)定(1)直徑大于12mm以上的鋼筋,應優(yōu)先采用焊接接頭或機械連接接頭。(2)當受拉鋼筋的直徑大于28mm及受壓鋼筋的直徑大于32mm時,不宜采用綁扎搭接接頭。(3)軸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桿件(如桁架和拱的拉桿)的縱向受力鋼筋不得采用綁扎搭接接頭。(4)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結構構件中,其縱
9、向受拉鋼筋不得采用綁扎搭接接頭。2接頭面積允許百分率同一連接區(qū)段內,縱向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為該區(qū)段內有搭接接頭的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與全部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比值。(1)鋼筋綁扎搭接接頭連接區(qū)段的長度為1.3l1(l1為搭接長度),凡搭接接頭中點位于該連接區(qū)段長度內的搭接接頭均屬于同一連接區(qū)段(圖9-8)。同一連接區(qū)段內,縱向受拉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圖9-8 同一連接區(qū)段內的縱向受拉鋼筋綁扎搭接接頭1)對梁、板類及墻類構件,不宜大于25%;2)對柱類構件,不宜大于50%;3)當工程中確有必要增大接頭面積百分率時,對梁類構件不應大于50
10、%;對其他構件,可根據實際情況放寬??v向受壓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宜大于50%。(2)鋼筋機械連接與焊接接頭連接區(qū)段的長度為35倍d(d為縱向受力鋼筋的較大直徑),且不小于500mm。同一連接區(qū)段內,縱向受力鋼筋的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受拉區(qū)不宜大于50%;受壓區(qū)不受限制;2)接頭不宜設置在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區(qū);當無法避開時,對等強度高質量機械連接接頭,不應大于50%;3)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結構構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頭;當采用機械連接接頭時,不應大于50%。3綁扎接頭搭接長度(1)縱向受拉鋼筋綁扎搭接接頭的搭接長度應根據
11、位于同一連接區(qū)段內的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按下列公式計算:llla (9-3)式中 la縱向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按9-2-1-2條確定;縱向受拉鋼筋搭接長度修正系數,按表9-15取用??v向受拉鋼筋搭接長度修正系數 表9-15縱向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25501001.21.41.6(2)構件中的縱向受壓鋼筋,當采用搭接連接時,其受壓搭接長度不應小于縱向受拉鋼筋搭接長度的0.7倍,且在任何情況下不應小于200mm。(3)在梁、柱類構件的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應按設計要求配置箍筋。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箍筋直徑不應小于搭接鋼筋較大直徑的0.25倍;2)受拉搭接區(qū)段的箍
12、筋間距不應大于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5倍,且不應大于100mm;3)受壓搭接區(qū)段的箍筋的間距不應大于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10倍,且不應大于200mm;4)當柱中縱向受力鋼筋直徑大于25mm時,應在搭接接頭兩個端面外l00mm范圍內各設置兩個箍筋,其間距宜為50mm。9-2-2 板9-2-2-1 受力鋼筋1板中受力鋼筋的常用直徑:板厚h100mm時為68mm;h100150mm時為812mm;h150mm時為1216mm。2板中受力鋼筋的間距;板厚h150mm時不宜大于200mm,h150mm時不宜大于1.5h或250mm。板中受力鋼筋一般距墻邊或梁邊50mm開始配置。3單向板和雙向板可采用分離式配筋
13、或彎起式配筋。分離式配筋因施工方便,已成為工程中主要采用的配筋方式。當多跨單向板、多跨雙向板采用分離式配筋時,跨中正彎矩鋼筋宜全部伸人支座;支座負彎矩鋼筋向跨內的延伸長度a應覆蓋負彎矩圖并滿足鋼筋錨固的要求(圖9-9)。圖9-9 連續(xù)板的分離式配筋當q3g時,al0/4;當q3g,al0/3式中 q均布活荷載設計值;g均布恒荷載設計值4簡支板或連續(xù)板跨中正彎矩鋼筋伸入支座的錨固長度不應小于5d(d為正彎矩鋼筋直徑)。當連續(xù)板內溫度收縮應力較大時,伸入支座的錨固長度宜適當增加。對與邊梁整澆的板,支座負彎矩鋼筋的錨固長度應為la。5在雙向板的縱橫兩個方向上均需配置受力鋼筋。承受彎矩較大方向的受力鋼
14、筋,應布置在受力較小鋼筋的外層。9-2-2-2 分布鋼筋1單向板中單位長度上分布鋼筋的截面面積不宜小于單位寬度上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15%,且不宜小于該方向板截面面積的0.15%;分布鋼筋的間距不宜大于250mm,直徑不宜小于6mm。對集中荷載較大的情況,分布鋼筋的截面面積應適當增加,其間距不宜大于200mm。2在溫度、收縮應力較大的現澆板區(qū)域內,鋼筋間距宜為150200mm,并應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溫度收縮鋼筋。板的上、下表面沿縱、橫兩個方向的配筋率均不宜小于0.1%。溫度收縮鋼筋可利用原有鋼筋貫通布置,也可另行設置構造鋼筋網,并與原有鋼筋按受拉鋼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邊構件中錨固。9-2-2-3
15、 構造鋼筋1對與支承結構整體澆筑或嵌固在承重砌體墻內的現澆混凝土板,應沿支承周邊配置上部構造鋼筋,其直徑不宜小于8mm,間距不宜大于200mm,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該構造鋼筋的截面面積:沿受力方向配置時不宜小于跨中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1/3,沿非受力方向配置時可根據實踐經驗適當減少。(2)該構造鋼筋伸入板內的長度:對嵌固在承重砌體墻內的板不宜小于板短邊跨度的1/7,在兩邊嵌固于墻內的板角部分不宜小于板短邊跨度的1/4(雙向配置);對周邊與混凝土梁或墻整體澆筑的板不宜小于受力方向板計算跨度的1/5(單向板)、1/4(雙向板),見圖9-9。圖9-10 現澆板中與梁垂直的構造鋼筋1-主梁;2-次梁
16、;3-板的受力鋼筋;4-上部構造鋼筋2當現澆板的受力鋼筋與梁平行時,應沿梁長度方向配置間距不大于200mm且與梁垂直的上部構造鋼筋,其直徑不宜小于8mm,且單位長度內的總截面面積不宜小于板中單位寬度內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1/3。該構造鋼筋伸入板內的長度不宜小于板計算跨度l0的1/4,見圖9-10。3挑檐轉角處應配置放射性構造鋼筋(圖9-11)。鋼筋間距(按L/2處計算)不宜大于200mm;鋼筋埋入長度不應小于挑檐寬度,即al。構造鋼筋的直徑與邊跨支座的負彎矩筋相同。圖9-11 挑檐轉角處板的構造鋼筋9-2-2-4 板上開洞1圓洞或方洞垂直于板跨方向的邊長小于300mm時,可將板的受力鋼筋繞過洞口
17、,不必加固。2當300D(B)1000mm時,應沿洞邊每側配置加強鋼筋,其面積不小于洞口寬度內被切斷的受力鋼筋面積的1/2,且不小于210,見圖9-12。圖9-12 板上開洞處的構造鋼筋3當D(B)300mm且孔洞周邊有集中荷載時或D(B)1000mm時,應在孔洞邊加設邊梁。9-2-2-5 板柱節(jié)點在板柱節(jié)點處,為提高板的沖切強度,可配置箍筋或彎起鋼筋。板的厚度不應小于150mm。箍筋應配置在柱邊以外不小于1.5h0范圍內,其間距不應大于h0/3(圖9-13a)箍筋外形宜為封閉式。箍筋直徑不應小于6mm。彎起鋼筋可由一組或二組組成(圖9-13b)。其傾斜度應與沖切破壞斜截面相交,其交點應在柱周
18、邊以外h/22/3h的范圍內。彎起鋼筋直徑不應小于12mm,且每一方向不應小于3根。圖9-13 板柱節(jié)點處的加強配筋(a)配置箍筋;(b)配置彎起鋼筋9-2-3 梁9-2-3-1 受力鋼筋1梁縱向受力鋼筋的直徑:當梁高h300mm時,不應小于10mm;當梁高h300mm時,不應小于8mm。2梁縱向受力鋼筋水平方向的凈間距(圖9-14):對上部鋼筋不應小于30mm和1.5d(d為鋼筋的最大直徑);對下部鋼筋不應小于25mm和d。梁的下部縱向鋼筋配置多于兩層時,兩層以上鋼筋水平方向的中距應比下面兩層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層鋼筋之間的凈間距不應小于25mm和d。圖9-14 梁的鋼筋凈距3簡支梁和連續(xù)梁簡
19、支端的下部縱向受力鋼筋伸入支座的錨固長度las(圖9-15),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當梁中混凝土能擔負全部剪力時,las5d;當梁端剪力大于混凝土擔負能力時,對帶肋鋼筋las12d,對光圓鋼筋las15d。圖9-15 縱向受力鋼筋伸入梁簡支支座的錨固當下部縱向受力鋼筋伸至梁端尚不足las時,應采取在鋼筋上加焊錨固鋼板或將鋼筋焊接在梁端預埋件上等有效錨固措施。4框架梁或連續(xù)梁的上部縱向鋼筋應貫穿中間節(jié)點或中間支座范圍(圖9-16)。該鋼筋節(jié)點或支座邊緣伸向跨中的截斷位置應滿足受彎承載力與錨固要求??蚣芰夯蜻B續(xù)梁下部縱向鋼筋在中間節(jié)點或中間支座處應滿足下列錨固要求:(1)當計算中不利用該鋼筋強度時,其伸
20、入節(jié)點或支座的錨固長度las12d(帶肋鋼筋)、15d(光圓鋼筋);(2)當計算中充分利用該鋼筋的抗拉強度時,下部縱向鋼筋應錨固在節(jié)點或支座內,此時可采用直線錨固形式(圖9-16a),其錨固長度不應小于la;也可采用帶90°彎折的錨固形式(圖9-16b),其錨固長度不應小于0.41a;下部縱向鋼筋也可伸過節(jié)點或支座范圍,并在梁中彎矩較小處設置搭接接頭(圖9-16c),其搭接長度不應小于ll。圖9-16 梁下部縱向鋼筋在中間節(jié)點或中間支座范圍的錨固與搭接(a)節(jié)點中的直線錨固;(b)節(jié)點中的彎折錨固;(c)節(jié)點或支座范圍外的搭接5框架梁上部縱向鋼筋伸入中間層端節(jié)點的錨固長度,當采用直線
21、錨固形式時不應小于la,且伸過柱中心線不宜小于5d(d為梁上部縱向鋼筋的直徑)。當柱截面尺寸不足時,梁上部縱向鋼筋應伸至節(jié)點對邊并向下彎折,其包含彎弧段在內的水平投影長度不應小于0.4la,包含彎弧段在內的豎直投影長度應為15d(圖9-17)。圖9-17梁上部縱向鋼筋在框架中間層端節(jié)點內的錨固框架梁下部縱向鋼筋在端節(jié)點處的錨固要求與中間節(jié)點處的錨固要求相同。6在懸臂梁中,應有不少于兩根上部鋼筋伸至懸臂梁外端,并向下彎折不小于12d;其余鋼筋不應在梁的上部截斷,而應按規(guī)定的彎起點位置向下彎折,錨固在梁的下邊。7當梁端實際受到部分約束但按簡支計算時,應在支座區(qū)上部設置縱向構造鋼筋,其截面面積不應小
22、于梁跨中下部縱向受力鋼筋計算所需截面面積的1/4,且不應少于兩根,該縱向構造鋼筋自支座邊緣向跨內伸出的長度不應小于0.2l0(l0為該跨的計算跨度)。8沿梁截面周邊布置的受扭縱向鋼筋的間距不應大于200mm和梁截面短邊長度;除應在梁截面四角設置受扭縱向鋼筋外,其余受扭縱向鋼筋宜沿截面周邊均勻對稱布置。受扭鋼筋應按受拉鋼筋錨固在支座內。9-2-3-2 彎起鋼筋1梁中彎起鋼筋的彎起角,一般為45°;當梁高800mm時,宜取60°。2彎起鋼筋的彎終點外應留有錨固長度,在受拉區(qū)不應小于20d,在受壓區(qū)不應小于10d,對光圓鋼筋在末端應設置彎鉤(圖9-18)。圖9-18 彎起鋼筋端部
23、構造(a)受拉區(qū);(b)受壓區(qū)3彎起鋼筋應在同一截面中與梁軸線對稱成對彎起,當兩上截面中各彎起一根鋼筋時,這兩根鋼筋也應沿梁軸線對稱彎起。梁底(頂)層鋼筋中的角部鋼筋不應彎起。4在梁的受拉區(qū)中,彎起鋼筋的彎起點,可設在按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不需要該鋼筋截面之前;但彎起鋼筋與梁中心線交點應在不需要該鋼筋的截面之外,同時,彎起點與計算充分利用該鋼筋的截面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h0/2,見圖9-19。圖9-19 彎起鋼筋彎起點與彎矩圖形的關系1-在受拉區(qū)域中的彎起點;2-按計算不需要鋼筋“b”的截面;3-正截面受彎承載力圖形;4-按計算鋼筋強度充分利用的截面;5-按計算不需要鋼筋“a”的截面5彎起鋼筋
24、前排的彎起點至后一排的彎終點的距離,不應大于箍筋的最大間距。6當縱向受力鋼筋不能在需要的位置彎起,或彎起鋼筋不足以承受剪力時,需增設附加斜鋼筋,且其兩端應錨固在受壓區(qū)內(鴨筋),不得采用浮筋,見圖9-20。圖9-20 附加斜鋼筋(鴨筋)的設置9-2-3-3 箍筋1梁的箍筋設置:對梁高300mm,應沿梁全長設置;對梁高為150300mm,可僅在構件兩端各1/4跨度范圍內設置,但當在構件中部1/2跨度范圍內有集中荷載作用時,則應沿梁全長設置;對梁高150mrn,可不設置。梁支座處的箍筋從梁邊(或墻邊)50mm開始設置。2梁中箍筋的直徑:對梁高800mm,不宜小于6mm;對梁高800mm,不宜小于8
25、mm。梁中配有計算需要的縱向受壓鋼筋時,箍筋直徑還不應小于縱向受壓鋼筋最大直徑的0.25倍。3梁中箍筋的最大間距:宜符合表9-16的規(guī)定。當梁中配有按計算需要的縱向受壓鋼筋時,箍筋的間距不應大于15d(d為縱向受壓鋼筋的最小直徑);當一層內的縱向受壓鋼筋多于5根且直徑大于18mm時,箍筋的間距不應大于10d。梁中箍筋的最大間距(mm) 表9-16項次梁高按計算配置箍筋按構造配置箍筋1150300150200230050020030035008002503504800300400梁中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的箍筋間距應符合9-2-3-1條的規(guī)定。4箍筋的形式與肢數:箍筋應做成封閉式,基本形式為
26、雙肢箍筋(圖9-21a)。當梁的寬度不大于400mm但一層內的縱向受壓鋼筋多于4根或梁的寬度大于400mm,且一層內的縱向受壓鋼筋多于3根,應設置復合箍筋,如圖9-21(b)與(c)所示的四肢箍筋與圖9-21(d)所示的六肢箍筋。為了施工方便,四肢箍筋可由兩個相同的多肢箍筋拼成。圖9-21 梁中的箍筋、腰筋與拉筋布置(a)雙肢箍筋;(b)與(c)四肢箍筋;(d)六肢箍筋1-箍筋;2-腰筋;3-拉筋5抗扭箍筋應做成封閉式,且應沿截面周邊布置;當采用復合箍筋時,位于截面內部的箍筋不應計入抗扭箍筋面積??古す拷畹哪┒藨龀?35°彎鉤,彎鉤端頭平直段長度不應小于10d。9-2-3-4 縱向
27、構造鋼筋1梁中架立鋼筋的直徑:當梁的跨度小于4m時,不宜小于8mm;當梁的跨度為46m時,不宜小于10mm,當梁的跨度大于6m時,不宜小于12mm。2當梁扣除翼緣厚度后截面高度hw不小于450mm時,梁側應沿高度配置縱向構造鋼筋(腰筋)。每側截面面積不應小于翼緣以下梁截面面積bhw的0.1%,且其間距不宜大于200mm(圖9-21)。3梁的兩側縱向構造鋼筋宜用拉筋聯系(圖9-21)。拉筋直徑一般與箍筋相同,其間距一般為箍筋間距的兩倍。9-2-3-5 附加橫向鋼筋1在梁下部或截面高度范圍內有集中荷載作用時,應在該處設置附加橫向鋼筋(吊筋、箍筋)承擔。附加橫向鋼筋應布置在長度S(S2h13b)的范
28、圍內(圖9-22)。圖9-22 集中荷載作用處的橫向附加鋼筋(a)附加箍筋;(b)附加吊筋1-傳遞集中荷載的位置;2-附加箍筋;3-附加吊筋2當構件的內折角處于受拉區(qū)時,應增設箍筋(圖9-23)。該箍筋應能承受未在受壓區(qū)錨固的縱向受拉鋼筋As1的合力,且在任何情況下不應小于全部縱向鋼筋As合力的35%。圖9-23 鋼筋混凝土梁內折角處配筋梁內折角處附加箍筋的配置范圍s,可按下式計算。shtan(3/8) (9-4)式中 h梁內折角處高度;梁的內折角。9-2-4 柱9-2-4-1 縱向受力鋼筋1柱中縱向受力鋼筋的配置,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縱向受力鋼筋的直徑不宜小于12mm,全部縱向鋼筋的配筋率不
29、宜大于5%;圓柱中縱向鋼筋宜沿周邊均勻布置,根數不宜少于8根,且不應少于6根。(2)柱中縱向受力鋼筋的凈間距不應小于50mm;對水平澆筑的預制柱,其縱向鋼筋的最小凈間距可按梁的有關規(guī)定取用。(3)在偏心受壓柱中,垂直于彎矩作用平面的側面上的縱向受力鋼筋以及軸心受壓柱中各邊的縱向受力鋼筋,其中距不宜大于300mm。(4)當偏心受壓柱的截面高度h600mm時,在柱的側面上應設置直徑為1016mm的縱向構造鋼筋,并相應設置復合箍筋或拉筋。2現澆柱中縱向鋼筋的接頭,應優(yōu)先采用焊接或機械連接。接頭宜設置在柱的彎矩較小區(qū)段,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圖9-24 柱中縱向鋼筋的接頭(a)上下柱鋼筋搭接;(b)下柱鋼
30、筋彎折伸入上柱;(c)加插筋搭接;(d)上柱鋼筋伸入下柱(1)柱每邊鋼筋不多于4根時,可在一個水平面上連接(圖9-24a);柱每邊鋼筋58根時,可在二個水平面上連接。(2)下柱伸入上柱搭接鋼筋的根數及直徑,應滿足上柱受力的要求;當上下柱內鋼筋直徑不同時,搭接長度應按上柱內鋼筋直徑計算。(3)下柱伸入上柱的鋼筋折角不大于1:6時,下柱鋼筋可不切斷而彎伸至上柱(圖9-24b);當折角大于1:6時,應設置插筋(圖9-24c)或將上柱鋼筋錨在下柱內(圖9-24d)。3頂層柱中縱向鋼筋的錨固,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頂層中間節(jié)點的柱縱向鋼筋及頂層端節(jié)點的內側柱縱向鋼筋可用直線方式錨入頂層節(jié)點,其自梁底標高
31、算起的錨固長度不應小于la,且柱縱向鋼筋必須伸至柱頂。當頂層節(jié)點處梁截面高度不足時,柱縱向鋼筋應伸至柱頂并向節(jié)點內水平彎折(圖9-25a );當柱頂有現澆板且板厚不小于80mm,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于C20時,柱縱向鋼筋也可向外彎折(圖9-25b)。彎折后的水平投影長度不宜小于12d(d為縱向鋼筋直徑)。圖9-25 頂層柱中間節(jié)點縱向鋼筋的錨固(a)柱縱向鋼筋向內彎折;(b)柱縱向鋼筋向外彎折(2)框架頂層端節(jié)點處,可將柱外側縱向鋼筋的相應部分彎入梁內作梁上部縱向鋼筋使用(圖9-26a),其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51a;其中,伸入梁內的外側縱向鋼筋截面面積不宜小于外側縱向鋼筋全部截面面積的65%。
32、梁寬范圍以外的柱外側縱向鋼筋宜沿節(jié)點頂部伸至柱內邊,并向下彎折不小于8d后截斷;當柱縱向鋼筋位于柱頂第二層時,可不向下彎折。當有現澆板且板厚不小于80mm、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于C20時,梁寬范圍以外的縱向鋼筋可伸人現澆板內,其長度與伸入梁的柱縱向鋼筋相同。(3)框架梁頂節(jié)點處,也可將梁上部縱向鋼筋彎入柱內與柱外側縱向鋼筋搭接(圖9-26b),其搭接長度豎直段不應小于1.7la。當梁上部縱向鋼筋的配筋率大于1.2%時,彎入柱外側的梁上部縱向鋼筋應滿足以上規(guī)定的搭接長度,且宜分兩批截斷,其截斷點之間的距離不宜小于20d(d為梁上部縱向鋼筋直徑)。柱外側縱向鋼筋伸至柱頂后宜向節(jié)點內水平彎折,彎折段的
33、水平投影長度不宜小于12d(d為柱外側縱向鋼筋直徑)。圖9-26 頂層端節(jié)點梁柱縱向鋼筋的搭接(a)柱外側縱向鋼筋彎入梁內作梁上部縱向鋼筋用;(b)梁上部縱向鋼筋彎入柱內與柱外側縱向鋼筋搭接9-2-4-2 箍筋1柱及其他受壓構件中的周邊箍筋應做成封閉式;對圓柱中的箍筋,搭接長度不應小于錨固長度la,且末端應做成135°彎鉤,彎鉤末段平直段長度不應小于箍筋直徑的5倍;2箍筋間距不應大于400mm及構件截面的短邊尺寸,且不應大于15d(d為縱向受力鋼筋的最小直徑);3箍筋直徑不應小于d/4,且不應小于6mm(d為縱向鋼筋的最大直徑);4當柱中全部縱向受力鋼筋的配筋率大于3%時,箍筋直徑不
34、應小于8mm,間距不應大于縱向受力鋼筋最小直徑的10倍;且不應大于200mm;箍筋末端應做成135°彎鉤且彎鉤末端平直段長度不應小于箍筋直徑的10倍;箍筋也可焊成封閉環(huán)式;5當柱截面短邊尺寸大于400mm且各邊縱向鋼筋多于3根時,或當柱截面短邊尺寸不大于400mm但各邊縱向鋼筋多于4根時,應設置復合箍筋(圖9-27)。圖9-27 矩形與圓形截面柱的箍筋形式(a)方柱箍筋;(b)(c)方柱復合箍筋;(d)(e)矩形柱復合箍筋;(f)圓柱箍筋;(g)圓柱復合箍筋6柱中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內的箍筋間距應符合9-2-1-3的規(guī)定。9-2-5 剪力墻1鋼筋混凝土剪力墻水平及豎向分布鋼筋的直徑不
35、應小于8mm,間距不應大于300mm。2厚度大于160mm的剪力墻應配置雙排分布鋼筋網;結構中重要部位的剪力墻,當其厚度不大于160mm時,也宜配置雙排分布鋼筋網。雙排分布鋼筋網應沿墻的兩個側面布置,且應采用拉筋連系;拉筋直徑不宜小于6mm,間距不宜大于600mm。3剪力墻水平分布鋼筋的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2la。同排水平分布鋼筋的搭接接頭之間以及上、下相鄰水平分布鋼筋的搭接接頭之間沿水平方向的凈間距不宜小于500mm。剪力墻豎向分布鋼筋可在同一高度搭接,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2la。4剪力墻水平分布鋼筋應伸至墻端,并向內水平彎折10d后截斷(d為水平分布鋼筋直徑)。當剪力墻端部有翼墻或轉角墻時
36、,內墻兩側的水平分布鋼筋和外墻內側的水平分布鋼筋應伸至翼墻或轉角墻外邊,并分別向兩側水平彎折15d后截斷。在轉角墻處,外墻外側的水平分布鋼筋應在墻端外角處彎入翼墻,并與翼墻外側水平分布鋼筋搭接。帶邊框的剪力墻,其水平和豎向分布鋼筋宜分別貫穿柱、梁或錨固在柱、梁內。5剪力墻墻肢兩端的豎向受力鋼筋不宜少于412的鋼筋或216的鋼筋;沿該豎向鋼筋方向宜配置直徑不小于6mm、間距為250mm的拉筋。6剪力墻洞口上、下兩邊的水平縱向鋼筋截面面積分別不宜小于洞口截斷的水平分布鋼筋總面積的1/2??v向鋼筋自洞口邊伸入墻內的長度不應小于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剪力墻洞口連梁應沿全長配置箍筋。箍筋直徑不宜小于6mm
37、,間距不宜大于150mm。在頂層洞口連梁縱向鋼筋伸入墻內的錨固長度范圍內,應設置相同的箍筋。門窗洞邊的豎向鋼筋應接受拉鋼筋錨固在頂層連梁高度范圍內。7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的水平和豎向分布鋼筋的配筋率不應小于0.2%。結構中重要部位的剪力墻,其水平和豎向分布鋼筋的配筋率宜適當提高。剪力墻中溫度、收縮應力較大的部位,水平分布鋼筋的配筋率可適當提高。9-2-6 基礎9-2-6-1 條形基礎1橫向受力鋼筋的直徑,一般為616mm:間距為120250mm。2縱向分布鋼筋的直徑,一般為56mm;間距為250300mm。3條形基礎的寬度B1600mm時,橫向受力鋼筋的長度可減至0.9B,交錯布置(圖9-28)。
38、圖9-28 條形基礎4條形基礎交接處配筋,如圖9-29所示。L形交接時,縱橫墻受力鋼筋重疊布置,該部分分布鋼筋取消但需搭接;T形交接時,重疊處橫墻受力鋼筋間距加倍排至縱墻處。圖9-29 條形基礎交接處配筋(a)L形交接處;(b) T形交接處9-2-6-2 單獨基礎(1)單獨基礎系雙向受力,其受力鋼筋直徑不宜小于8mm,間距為100200mm。沿短邊方向的受力鋼筋一般置于長邊受力鋼筋的上面。當基礎邊長B3000mm時(除基礎支承在樁上外),受力鋼筋的長度可減為0.9B交錯布置。(2)現澆柱下單獨基礎的插筋直徑、根數和間距應與柱中鋼筋相同,下端宜做成直彎鉤,放在基礎的鋼筋網上(圖9-30);當基礎
39、高度較大時,僅四角插筋伸至基底。插筋的箍筋與柱中箍筋相同,基礎內設置二個。圖9-30現澆柱下單獨基礎配筋(3)預制柱下杯形基礎,當b/h10.65時(b為杯口寬度,h1為杯口外壁高度),杯口需要配筋,見圖9-31。圖9-31杯形基礎配筋9-2-6-3 筏板基礎筏板基礎的鋼筋間距不應小于150mm,宜為200300mm,受力鋼筋直徑不宜小于12mm。采用雙向鋼筋網片配置在板的頂面和底面。當筏板的厚度大于2m時,宜沿板厚度方向間距不超過1m設置與板面平行的構造鋼筋網片,其直徑不宜小于12mm,縱橫方向的間距不宜大于200mm。對梁板式筏基,墻柱的縱向鋼筋要貫通基礎梁而插入筏板中,并且應從梁上皮起滿
40、足錨固長度的要求。9-2-6-4 箱形基礎箱形基礎的頂板、底板及墻體均應采用雙層雙向配筋。墻體的豎向和水平鋼筋直徑均不應小于10mm,間距均不應大于200mm。除上部為剪力墻外,內、外墻的墻頂處宜配置兩根直徑不小于20mm的通長構造鋼筋。上部結構底層柱縱向鋼筋伸入箱形基礎墻體的長度應符合下列要求:(1)柱下三面或四面有箱形基礎墻的內柱,除柱四角縱向鋼筋直通到基底外,其余鋼筋可伸入頂板底面以下40倍縱向鋼筋直徑處;(2)外柱、與剪力墻相連的柱及其他內柱的縱向鋼筋應直通到基底。9-2-7 抗震配筋要求根據設防烈度、結構類型和房屋高度,抗震等級分為一、二、三、四級。9-2-7-1 一般規(guī)定1結構構件
41、中的縱向受力鋼筋宜選用HRB335、HRB400級鋼筋。按一、二級抗震等級設計時,框架結構中縱向受力鋼筋的強度實測值應符合9-1-1-1的要求。2縱向受拉鋼筋的抗震錨固長度laE:對一、二級抗震等級為1.15la對三級抗震等級為1.05la,對四級抗震等級為la。3采用搭接接頭時,縱向受拉鋼筋的抗震搭接長度LlE,應按下列公式計算:LlElaE (9-5)式中 縱向受拉鋼筋搭接長度修正系數,見表9-15。4縱向受力鋼筋連接接頭的位置宜避開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區(qū);當無法避開時,應采用滿足等強度要求的高質量機械連接接頭,且鋼筋接頭面積百分率不應超過50%。5箍筋的末端應做成135°彎鉤,彎
42、鉤端頭平直段長度不應小于箍筋直徑的10倍;在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的箍筋,其直徑不應小于搭接鋼筋較大直徑的0.25倍,其間距不應大于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5倍,且不應大于l00mm。9-2-7-2 框架梁1框架梁梁端截面的底部和頂部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比值,除按計算確定外,一般抗震等級不應小于0.5;二、三級抗震等級不應小于0.3。2梁端箍筋的加密區(qū)長度、箍筋最大間距和箍筋最小直徑應按表9-17采用。當梁端縱向受拉鋼筋配筋率大于2%時,表中箍筋最小直徑應增大2mm。梁端箍筋加密區(qū)的構造要求 表9-17抗震等級箍筋加密區(qū)長度(二者取大值)箍筋最大間距(三者取最小值)箍筋最小直徑一2h、500m
43、m6d、h/4、l00mm10二1.5h、500mm8d、h/4、100mm8三(四)8d、h/4、150mm8(6)注:d為縱向鋼筋直徑;h為梁的高度。梁端縱向鋼筋配筋率2%時,箍筋最小直徑增加2mm。3沿梁全長頂面和底面至少應備配置兩根通長的縱向鋼筋。對一、二級抗震等級,鋼筋直徑不應小于14mm,且分別不應少于梁兩端頂面和底面縱向受力鋼筋中較大截面面積的1/4;對三、四級抗震等級,鋼筋直徑不應小于12mm。4梁箍筋加密區(qū)長度內的箍筋間距;對一級抗震等級,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徑的較大值;對二、三級抗震等級,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徑的較大值;對四級抗震等級,不宜大于300
44、mm。5梁端設置的第一個箍筋應距框架節(jié)點邊緣不大于50mm;非加密區(qū)的箍筋間距不宜大于加密區(qū)間距的2倍。9-2-7-3 框架柱與框支柱1框架柱與框支柱上、下兩端箍筋應加密。加密區(qū)的箍筋最大間距和箍筋最小直徑應符合表9-18的規(guī)定。柱端箍筋加密區(qū)的構造要求 表9-18抗震等級四箍筋最大間距(mm)(兩者取最小值)箍筋最小直徑(mm)一6d,10010二8d,1008三8d,150(柱根100)8四8d,150(柱根100)6(柱根8)注:底層柱的柱根系指地下室的頂面或無地下室情況的基礎頂面;柱根加密區(qū)長度應取不小于該層柱凈高的1/3;當有剛性地面時,除柱端箍筋加密區(qū)外尚應在剛性地面上、下各500
45、mm的高度范圍內加密箍筋。d為縱向鋼筋直徑。2框支柱與剪跨比2的框架柱應在柱全高范圍內加密箍筋,且箍筋間距不應大于100mm。3二級抗震等級的框架柱,當箍筋直徑不小于10mm、間距不大于200mm時,除柱根外,箍筋間距應允許采用150mm;三級抗震等級框架柱的截面尺寸不大于400mm時,箍筋最小直徑應允許采用6mm;四級抗震等級框架柱剪跨比不大于2時,箍筋直徑不應小于8mm。4框架柱的箍筋加密區(qū)長度,應取柱截面長邊尺寸(或圓形截面直徑)、柱凈高的1/6和500mm中的最大值。一、二級抗震等級的角柱應沿柱全高加密箍筋。5柱箍加密區(qū)內的箍筋間距:一級抗震等級不宜大于200mm;二、三級抗震等級不宜
46、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徑中的較大值;四級抗震等級不宜大于300mm。此外,每隔一根縱向鋼筋宜在兩個方向有箍筋或拉筋約束;當采用拉筋時,拉筋宜緊靠縱向鋼筋并勾住封閉箍筋。6在柱箍筋加密區(qū)外,箍筋的體積配筋率不宜小于加密區(qū)配筋率的1/2;對一、二級抗震等級,箍筋間距不應大于10d;對三、四級抗震等級,箍筋間距不應大于15d(d為縱向鋼筋直徑)。9-2-7-4 框架梁柱節(jié)點1框架中間層的中間節(jié)點處,框架梁的上部縱向鋼筋應貫穿中間節(jié)點;對一、二級抗震等級,梁的下部縱向鋼筋伸入中間節(jié)點的錨固長度不應小于laE,且伸過中心線不應小于5d(圖9-32a)。梁內貫穿中柱的每根縱向鋼筋直徑,對一、二級抗震
47、等級,不宜大于柱在該方向截面尺寸的1/20;對圓柱截面,不宜大于縱向鋼筋所在位置柱截面弦長的1/20。2框架中間層的端節(jié)點處,當框架梁上部縱向鋼筋用直線錨固方式錨入端節(jié)點時,其錨固長度除不應小于laE外,尚應伸過柱中心線不小于5d(d為梁上部縱向鋼筋的直徑)。當水平直線段錨固長度不足時,梁上部縱向鋼筋應伸至柱外邊并向下彎折。彎折前的水平投影長度不應小于0.4laE,彎折后的豎直投影長度取15d(圖9-32 b)。梁下部縱向鋼筋在中間層端節(jié)點中的錨固措施與梁上部縱向鋼筋相同。3框架頂層中間節(jié)點處,柱縱向鋼筋應伸至柱頂。當采用直線錨固方式時,其自梁底邊算起的錨固長度應不小于laE,當直線段錨固長度
48、不足時,該縱向鋼筋伸到柱頂后可向內彎折,彎折前的錨固段豎向投影長度不應小于0.5laE,彎折后的水平投影長度取12d;當樓蓋為現澆混凝上,且板的混凝土強度不低于C20、板厚不小于80mm時,也可向外彎折,彎折后的水平投影長度取12d(圖9-32c)。對一、二級抗震等級,貫穿頂層中間節(jié)點的梁上部縱向鋼筋的直徑,不宜大于柱在該方向截面尺寸的1/25。梁下部縱向鋼筋在頂層中間節(jié)點中的錨固措施與梁下部縱向鋼筋在中間層中間節(jié)點處的錨固措施相同。圖9-32 框架梁和框架柱的縱向受力鋼筋在節(jié)點區(qū)的錨固和搭接(a)中間層中間節(jié)點;(b)中間層端節(jié)點;(c)頂層中間節(jié)點;(d)頂層端節(jié)點(一);(e)頂層端節(jié)點
49、(二)4框架頂層端節(jié)點處,柱外側縱向鋼筋可沿節(jié)點外邊和梁上邊與梁上部縱向鋼筋搭接連接(圖9-32d),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5laE,且伸入梁內的柱外側縱向鋼筋截面面積不宜少于柱外側全部柱縱向鋼筋截面面積的65%,其中不能伸入梁內的外側柱縱向鋼筋,宜沿柱頂伸至柱內邊;當該柱筋位于頂部第一層時,伸至柱內邊后,宜向下彎折不小于8d后截斷(d為外側柱縱向鋼筋直徑);當該柱筋位于頂部第二層時,可伸至柱內邊后截斷;當有現澆板時,且現澆板混凝土強度等級不低于C20、板厚不小于80mm時,梁寬范圍外的柱縱向鋼筋可伸人板內,其伸入長度與伸入梁內的柱縱向鋼筋相同。梁上部縱向鋼筋應伸至柱外邊并向下彎折到梁底標高。當
50、梁、柱配筋率較高時,頂層端節(jié)點處的梁上部縱向鋼筋和柱外側縱向鋼筋的搭接連接也可沿柱外邊設置(圖9-32e),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7laE,其中,柱外側縱向鋼筋應伸至柱頂,并向內彎折,彎折段的水平投影長度不宜小于12d。當梁上部縱向鋼筋配筋率較高時,彎入柱外側的梁上部縱向鋼筋宜分兩批截斷,其截斷點之間的距離不宜小于20d(d為梁上部縱向鋼筋直徑)。柱內側縱向鋼筋在頂層端節(jié)點中的錨固要求可適當放寬,但柱內側縱向鋼筋應伸至柱頂。5柱縱向鋼筋不應在中間各層節(jié)點內截斷。9-2-7-5 剪力墻1一、二、三級抗震等級的剪力墻的水平和豎向分布鋼筋配筋率均不應小于0.25%;四級抗震等級剪力墻不應小于0.2%,
51、分布鋼筋間距不應大于300mm;其直徑不應小于8mm。部分框支剪力墻結構的剪力墻加強部位,水平和豎向分布鋼筋配筋率不應小于0.3%,鋼筋間距不應大于200mm。2剪力墻厚度大于140mm時,其豎向和水平分布鋼筋應采用雙排鋼筋;雙排分布鋼筋間拉筋的間距不應大于600mm,且直徑不應小于6mm。在底部加強部位、邊緣構件以外的墻體中,拉筋間距應適當加密。3剪力墻端部設置的構造邊緣構件(暗柱、端柱、翼墻和轉角墻)(圖9-33)的縱向鋼筋除應滿足計算要求外,尚應符合表9-19的要求。圖9-33 剪力墻的構造邊緣構件(a)暗柱;(b)端柱;(c)翼墻;(d)轉角墻構造邊緣構件的構造配筋要求 表9-19抗震
52、等級底部加強部位其他部位縱向鋼筋最小配筋量箍筋、拉筋縱向鋼筋最小配筋量箍筋、拉筋最小直徑(mm)沿豎向最大間距(mm)最小直徑(mm)沿豎向最大間距(mm)一0.01Ac和6根直徑為16mm的鋼筋中的較大值81000.008Ac和6根直徑為14mm的鋼筋中的較大值8150二0.008Ac和6根直徑為14mm的鋼筋中的較大值81500.006Ac和6根直徑為12mm的鋼筋中的較大值8200三0.005Ac和4根直徑為12mm的鋼筋中的較大值61500.004Ac和4根直徑為12mm的鋼筋中的較大值6200四0.005Ac和4根直徑為12mm的鋼筋中的較大值62000.004Ac和4根直徑為12m
53、m的鋼筋中的較大值6250注:1Ac為圖9-33中所示的陰影面積。2對其他部位,拉筋的水平間距不應大于縱向鋼筋間距的2倍,轉角處宜設置箍筋。9-2-8 鋼筋焊接網鋼筋焊接網是由縱向鋼筋和橫向鋼筋分別以一定間距排列且互成直角,全部交叉點均用電阻點焊在一起的鋼筋網件。鋼筋焊接網采取現代化工廠生產,其優(yōu)點:節(jié)省材料、保證質量、提高工效、縮短工期、綜合經濟效益好。近年來,已開始在現澆樓板、墻、路面橋面、護坡網、船塢工程上推廣應用。冶金部行業(yè)標準鋼筋混凝土用焊接鋼筋網(YB/T 076-1955)和建設部行業(yè)標準鋼筋焊接網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0GJ/T 114-97)已陸續(xù)頒布實施。鋼筋焊接網已列入我國建筑業(yè)重點推廣項目,具有較大的發(fā)展前景。9-2-8-1 鋼筋焊接網品種與規(guī)格1鋼筋焊接網宜采用LL550級冷軋帶肋鋼筋制作,也可采用LG510級冷拔光面鋼筋制作。一片焊接網宜采用同一類型的鋼筋焊成。2鋼筋焊接網可分為定型焊接網和定制焊接網兩種。(1)定型焊接網在兩個方向上的鋼筋間距和直徑可以不同,但在同一個方向上的鋼筋應具有相同的直徑、間距和長度。定型鋼筋焊接網的型號,參見表9-20。(2)定制焊接網的形狀、尺寸應根據設計和施工要求,由供需雙方協商確定。3鋼筋焊接網的規(guī)格,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鋼筋直徑宜為412mm;(2)焊接網長度不宜超過12m,寬度不宜超過3.4m;定型鋼筋焊接網型號 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招標項目廉政承諾書與投標保證金監(jiān)管實施協議3篇
- 專業(yè)化焊接工程服務2024協議范本版B版
- 2024年配電網擴建及優(yōu)化改造合同
- 16 表里的生物(說課稿)-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下冊
- 2024淘寶店鋪全息效果裝修模板定制與運營合同3篇
- 無人機應用技術培訓協議
- 3 的倍數的特征(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五年級上冊數學北師大版
- 股份代持協議書完整范本
- 3《別了“不列顛尼亞”》、《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聯讀說課稿 2024-2025學年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
- 10 我們愛和平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同步說課稿(統編版)
- 2024年航空職業(yè)技能鑒定考試-航空乘務員危險品歷年考試高頻考點試題附帶答案
- 精神病院設置可行性方案
- 2024版全文:中國2型糖尿病預防及治療指南
- 《工程地質勘察 》課件
- 小兒腸梗阻護理查房
- 小學音樂《編花籃》
- 污水處理站管理制度及操作規(guī)程
- 廣東省(廣州市)職業(yè)技能鑒定申請表-模板
- 漳州市醫(yī)療保險參保人員門診特殊病種申請表
- 國家教學成果獎培育申報與案例解析
- 小工考勤表記工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