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教案 漢字演變_第1頁
文字教案 漢字演變_第2頁
文字教案 漢字演變_第3頁
文字教案 漢字演變_第4頁
文字教案 漢字演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文字教案:第一章 漢字 發(fā)布時間: 2006-5-11 13:09:46 被閱覽數(shù): 10126 次                                  第一節(jié)      漢字的結(jié)構(gòu)  

2、      關(guān)於漢字的形體結(jié)構(gòu),傳統(tǒng)有“六書”說法。“書”,在古代指寫字,也指寫下的字,“六書”就是“六種字類”的意思?!傲鶗钡拿Q最早見於周禮地官保氏,書中說:“保氏掌諫王惡,而養(yǎng)國子以道。乃教之六藝:一曰五禮(吉、嘉、賓、軍、兇等方面的禮儀),二曰六樂(黃帝、堯、舜、禹、湯、周武王之樂),三曰五射(舉行射箭禮時的五種射法),四曰五馭(五種駕車法),五曰六書,六曰九數(shù)(多種數(shù)學問題的解法)?!保▏樱汗浯蠓虻淖拥?。)“六書”是六藝之一,是當時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但是,沒有說明六書的具體內(nèi)容。   最遲到戰(zhàn)國時代,人們通

3、過對漢字的觀察,分析了漢字的形體結(jié)構(gòu),總結(jié)出了漢字的構(gòu)造理論“六書”。過去有人把“六書”看著是漢字的造字法,這是不確切的,但從“六書”總的情況看,基本上反映了漢字的產(chǎn)生 、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因此,它對我們學習古漢語,分析漢字很有用,對後來創(chuàng)造新字也很有用。        漢代解說“六書”內(nèi)容的有三家:         班固漢書藝文志:“古者八歲入小學,故周官保氏教養(yǎng)國子,教之六書,謂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zhuǎn)注、假借,造字之本也?!?#160;   鄭眾周官

4、解詁:“六書:象形、會意、轉(zhuǎn)注、處事、假借、諧聲也?!?#160;   許慎說文解字敘:“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轉(zhuǎn)注,轉(zhuǎn)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160;    三家解釋六書的內(nèi)容大同小異,清代以後,一般採用班固的順序,許慎的名稱。許慎的貢獻在於說明六書每一類的特點,並舉了

5、例字。這種對漢字結(jié)構(gòu)所做的說明,奠定了漢字形體學的基本理論,人們稱這種理論為“六書說”。後來,六書說的內(nèi)容不斷豐富,成為傳統(tǒng)文字學理論的基本組成部分。六書之中,真正與漢字形體結(jié)構(gòu)有關(guān)的只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四書。轉(zhuǎn)注、假借二書,只是用字方法。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四體二用?!?#160;                        一  

6、0; 象     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碧铺m在中國文字學中,給象形字又訂了三個標準:“一、一定是獨體字;二、一定是名詞;三、一定在本名之外不含別的意義?!碧铺m還將象形字按照意義細分為三類:1、象身   即關(guān)於人體、四肢、五官的象形字,王筠稱之為人類純象形字。                     

7、0;                             象形造字法是造字的基礎,它為指事、會意、形聲字的構(gòu)成奠定了基礎。二     指  事   “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義,上下是也?!敝甘伦值慕Y(jié)構(gòu),是由象徵性的符號或在象形字的基礎

8、上增加指示符號組成的。     指事字與象形字的區(qū)別是:象形字所象的是具體的事物,指事字所指的是抽象的事物。     指事字也可分為三類:1、純符號指事字;   2、合體指事字;    3、變體指事字。     1、純符號指示字     一、二、三、           

9、0;2、合體指事字 (在象形字基礎上增加指示符號)                                              

10、;   “夕”同字,後有區(qū)別。因月形可象,而夕無形可象,故“夕”在造字時是在月字中減去一橫。             討論:大  小  高  等字的歸類問題?!按蟆苯枵嫒诵巍ⅰ靶 苯枭车[、“高”借亭形表義。                 

11、;                                 三  會     意    “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比,并。誼即義。見:現(xiàn)。指撝:即指揮。指相關(guān)的二字結(jié)合在一起體

12、現(xiàn)出新的意義。)春秋時即有“止戈為武”的說法。這反映了古人對“武”字字義的看法。但並不符合造字初期“武”的本義?!拔洹睆闹箯母?,表示征討意思,“止”代表腳,“武”字義亦與腳有關(guān),有步武、踵武等詞?!叭搜詾樾拧?,也是當時的一種觀念,強調(diào)言語要有信,要真實。    會意字可分為兩類:1、同體會意字;     2、異體會意字    1、  同體會意字             

13、;                                                  

14、; 取左耳。司馬法曰:載獻聝。聝者耳也。”逐    即    步    朝     休    牧     早期會意字是用意符的形象來會和成意的,晚期會意字是用意符的文字意義來會和成意的。如:劣   少力;歪   不正;甭;孬;楞等。    象形、指事、會意的區(qū)別:    象形字所象的是純粹

15、可以描繪的具體的“形”;          眉    果    指事字所指的已經(jīng)是抽象的意思和沒有固定形態(tài)的事物;   鬥    會意字是可以分拆成兩個以上的單體的,分開後的任何一體,仍能單獨成字。而指事字和象形字,如果分開後,至少有一部分不能單獨成字。例字:羞  臭  禿  分  閃  各  明  尖  得 

16、; 德  四    形     聲     “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币粋€書寫單位,先秦稱文、稱字、稱書、也稱名。“事”,指事類?!耙允聻槊保窗凑帐挛锏念悇e特點去選一個字作為新字的一部分,即形符。譬,譬況,相類似,即字音相同相近?!叭∑┫喑伞?,即取一個發(fā)音相近的字作新字的聲符。形符和聲符相配成為一個新字,江河就屬於這一類字。1、需要注意的是形聲字的聲符,反映的是上古語音,不要用現(xiàn)代的語音看待它。(後起形聲字例外)  謗  旁; 

17、;   菅  官;    盲  亡;  欽  金;    欣  斤;   這些形聲字與其聲符字的讀音今天多不一致。這主要是由於古今讀音不盡相同造成的。此外,有些聲符兼有表意作用,詳見“右文說”。     2、形聲字的形符,表示的只是一類事物或行為的共性,它不可能表示其屬下的每個具體事物或行為的個性。如從“心”的形聲字:     忠   怒 

18、;  恨   悔   忍   愁   愚   愉   忘   悲   等字,根據(jù)形符,我們只能知道它們屬於心理類,是表示心理活動的,並不能看出它們之間的差別。形聲字的形符,只表示形聲字本義的意義範疇,並不能表示其確切意義。不過,這種情況並不妨礙我們通過形聲字的形符來識別它最初的意義類別。     3、形符和聲符的位置,主要有六種形式:    (1)左形右聲:

19、謂     理     江     材    (2)左聲右形:功     甥     期     放     (3)上形下聲:草     界     空     龔 &#

20、160;  (4)下形上聲:舅     裳     貢     婆    (5)外形內(nèi)聲:閨     匣     衷     裹    (6)內(nèi)形外聲:問     辯     讎  

21、0;  聞    4、形符和聲符的位置反?;驘o規(guī)律。大多數(shù)形聲字都採用左形右聲的方式。但部分形聲字的形符和聲符的位置,是約定俗成的,其間沒有嚴格的規(guī)律,增加了辨識的困難。如:    賊:從戈,則聲。                           

22、0;  荊:從艸,形聲。    雖:從蟲,唯聲。                              強:從蟲,弘聲。徒:從辵,土聲。           

23、;                    春:從艸從日,屯聲。在:從土,才聲。                           

24、0;   錦:從帛,金聲。到:從至,刀聲。                               蝕:從蟲,食聲。條 倏 修 脩            &

25、#160;                       勝 騰 滕 謄旗 施 旌 旂                        

26、0;           栽 裁 載 哉    從篆書變到隸書時,不少漢字變得面目全非。我們只有根據(jù)古文字(甲骨文、金文、戰(zhàn)國文字、篆文)來分析形體,探求本義,比較靠得住。    5、形聲兼會意   即亦聲字,說文為“從某從某,某亦聲?!?#160;   字  說文:“乳也。從子在宀下,子亦聲?!必?#160; 說文:“錢貝之貫,從毌貝?!痹A  說文:“爭也。從言公聲,一曰謌訟

27、。”(楚簡孔子詩論風雅頌之頌,寫作訟。)(言之於公)    6、省形省聲字    弒:從殺省,式聲  (省形)   星:從晶省,生聲  (省形)   考:從老省,丂聲稱(省形)   夜:從夕,亦省聲   (省聲)   炭:從火,岸省聲   (省聲)   累、雷:從糸、雨,畾省聲。(省聲) 五    轉(zhuǎn)    

28、 注  “轉(zhuǎn)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睂哆@一類如何理解,最有爭論。我們從簡理解,所謂“建類一首”,就是建立一個部首,換句話說,轉(zhuǎn)注字同在一個部首,認為這一類主要特點是“同意相受”,就是可以互相訓釋。說文:“老,考也。”“考,老也?!崩峡际峭x詞。它們共一個部首,“老”本身是一個部首字,“考”在老部。它們的音也相近,上古同屬幽部。    這樣看來,轉(zhuǎn)注字就不是孤立的一個字的問題了,是指的兩個字或者更多字之間的關(guān)係。這有關(guān)係的兩個字之間,按照許慎的舉例,就要求同部首、語音相近,而且能互相訓釋,是同義詞。它們可能是在同一語根上產(chǎn)生的,所以在形音義

29、方面關(guān)係密切。          逆、迎都可以訓為“逢”,不同方言的人各自按照本地的方言選擇字形,這就使得同一個詞義分成兩個字,分成兩個字形了。六  假   借    “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薄氨緹o其字”說的是字形,指的是語言中有某一個詞,但沒有選一個專字來代表它,“依聲托事”說的是字音和字義,指的是依照聲音借一個同音字來寄託那個“本無其字”的詞的詞義。因為這個同音字是借來的,所以說它是假借字。   

30、; 假借完全是從聲音相同或者相近這一點出發(fā)的。假借字和被假借字之間可以毫無意義上的聯(lián)繫。也就是說,被借字是當作一個純粹表音符號來使用的。這樣說來,許慎在這類中舉的“令”、“長”二字為例是不妥的?!傲睢北局该畹囊馑?,引申指發(fā)命令的人,即長官(縣令)長,本是短長的長,輾轉(zhuǎn)引申指長官的長。(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二字均屬引申用法,不合假借字的定義。假借是節(jié)制漢字字形,無限制繁衍,用現(xiàn)有字形字音表達新詞新義的造字方法。假借字,如果分析形體的話,那是象形、指事、形聲、會意都有。如:          &#

31、160; 汝:本汝水名,形聲字,借作第二人稱代詞。所以假借字的形體和它現(xiàn)在要表現(xiàn)的意義之間沒有任何關(guān)係。假借字,不存在有本字的問題,因它“本無其字”,本來就未給它一個專字。只好借一個同音字來代替。假借字的借義產(chǎn)生後,本義就存在有幾種情況:、另造一字,表其本義。            、本義消失    我,借為第一人稱代詞後,本義消失。    難,本鳥名,借為難易之難後,本義消失。   

32、、借義本義共一字形“女”  本女人形,後常借為第二人稱“女”(音汝),但作為名詞的女,仍在口頭語乃至典籍上使用到今?!耙住?#160; 本蜥易名,象形字,借為難易字後,作為名詞義的蜥易仍使用。直到後來才又造“蜴”以區(qū)別。    上面我們舉例說明了許慎關(guān)於“六書”的解說。對許慎的解說,我們的評價有三點:    第一、應充分肯定許慎的功績。在許慎以前,六書只有六種名目,許慎作了解說,而這些解說,我們從聯(lián)繫上看,已經(jīng)涉及到文字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理論問題了,遠遠超出了漢字形體結(jié)構(gòu)分類這個範圍。    第二、許

33、慎在論述上有不完備的地方,如上面講到假借字舉例就欠妥當。    第三、表述方式有缺點。在給每類下定義的時侯,不分別不同情況,一律用兩句字數(shù)相等,並押韻的句子,科學定義用這種方式表達是不大好的,內(nèi)容受形式的限制,影響到定義的明確性。    “六書”小結(jié):   “六書”可分為兩大類:前四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為一類, 講的是造字問題。四類中又可分為兩類:象形、指事為一類,屬獨體字或基本獨體字。日、月、上、下均是獨體字,形體不能再分析,再分析就是沒有意義的線條和筆劃了。本末二字是象形字的基礎上加一個表意符號構(gòu)成,也不是

34、由二字合成的。象形字“果”也是如此,上面的“田”這部分是不能單獨作為字存在的。會意、形聲為一類,其特點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合成的。是合體字。六書中的轉(zhuǎn)注、假借與前四類不同,它們構(gòu)成一類,屬用字問題,當然同造字又有關(guān)係。古人是以六書來教兒童的,因此,六書中包括用字的問題是很自然的。    六書中最重要的是三類,即象形、形聲、假借。    象形字是漢字造字的基礎,會意字,形聲字是在它的基礎上製造的,一部分指事字也是以它為基礎而造出來的。象形這一類字在漢字總數(shù)中,所占比例很小,也就幾百個,而它是造字的基礎,是組成千萬個漢字的元素。

35、0;   形聲字的重要性反映在數(shù)量上??滴踝值涫兆炙娜f七千多。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屬形聲字。形聲是一種最能產(chǎn)的造字法。    假借字的重要性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    第一、它擴大了字的使用範圍,特別是在造字之初,漢字字數(shù)比較少,沒有假借這種方法,漢字就難以發(fā)揮它記錄漢語的作用。甲骨文中有這樣一句話:    其自東來雨    (該是從東邊來雨吧)除了“雨”字,其餘均為假借用法。第二、假借本身是用字的問題,不造成新字,但它是創(chuàng)造新字的橋樑。文字教案:第二章 漢字的

36、發(fā)展 發(fā)布時間: 2006-5-11 13:10:03 被閱覽數(shù): 4990 次一    漢字的起源關(guān)于漢字的起源,過去有幾種比較流行的說法:1、 結(jié)繩說       周易系辭下:“上古結(jié)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 後人由此認為文字的前身是結(jié)繩。把幫助記憶的工具同交際、交流的工具等同起來,忽視文字的符號體系。2、八卦說         宋人鄭樵在通志六書略中說: “文字便從不便衡,坎、離、坤,衡卦 &#

37、160;                        不排除個別漢字來源於爻象的可能性。3、倉頡造字說      戰(zhàn)國時代出現(xiàn)了倉頡造字說,呂氏春秋、韓非子都有這樣的記載。但當時就有人不同意這種說法,如:荀子 解蔽:“故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壹也?!蔽淖质羌s定俗成的符號,在文字未定型以前,人人都是造字的

38、倉頡。就以甲骨文來說,有許多異體字,表明是群眾創(chuàng)作的結(jié)果。倉頡最多不過是文字整理者。漢字產(chǎn)生的主要途徑1、圖畫      漢字起源於象形圖畫,古人已有“書畫同源”的說法,如宋代鄭樵通志六書略說:“書與畫同出?!蔽淖值钠鹪矗侨祟惿鐣l(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chǎn)物。漢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漢民族原始社會的晚期。在江西吳城文化遺址發(fā)現(xiàn)的陶文中,有下列幾字:目         田         

39、; 刀         網(wǎng)在西安半坡村出土的仰紹文化陶器上,有:鳥         羊          刀          在河北槁城臺西商代遺址發(fā)現(xiàn)的陶文化中,有:止       &#

40、160; 刀          目這些字體比甲骨文更帶有原始圖畫性。這些比較原始的象形字,同甲骨文中的象形字是十分接近的,它們之間顯然有繼承關(guān)係。所以,漢字起源於圖畫。其發(fā)展過程是:                  象形圖畫      文字畫     

41、60;  象形字                 圖畫性強                 符號性強 首先是逼真的圖畫,畫出一物,後來漸漸的不再是逼真的描繪,而只要把事物的特點、輪廓畫出來,人們能認識就行了。這時就不是一般的圖畫,而是能認識的有意義的文字畫了。到後來,文字畫逐漸簡

42、化、整理,使它代表具體語言,有了讀音,這時,它就具備了文字的性質(zhì)了。當然,這種文字,還不能完全排除文字圖形的表意手法。2、 契刻      契刻,是在竹木等物體上刻畫記號。主要是用來記數(shù)。    許慎在六書的排序中,把指事放在第一位,可以看著是漢字起源於契刻的最早的主張者。至於較近的主張者是于省吾,他在商周金文序言中說:“原始社會勞動人民的創(chuàng)造文字,極質(zhì)樸,極簡單,也是極符合於客觀事物的真象,所以,一、二、三都是積畫,以為方,以為圓,都是最原始的文字,還要早於其他象形文字,這對於考證文字發(fā)生的萌芽狀態(tài)是具

43、有重要關(guān)係的?!?#160;   郭沫若在古代文字之辯證的發(fā)展中說:“中國文字的起源應當歸納為指事與象形兩個系統(tǒng)?!敝甘孪到y(tǒng),又叫刻畫系統(tǒng),契刻是其主要淵源。但不是所有契刻都是文字。只有當它與一定的讀音和含義結(jié)合,才是文字。二   甲骨文甲骨文是契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總稱,是殷商時期的代表文字。盤庚遷都于殷(今河南安陽小屯村)后的270多年里,商朝統(tǒng)治者留下了大量的占卜記錄,這些占卜記錄就是用刀契刻在龜甲獸骨上,故而甲骨文又叫契刻辭、刻文。甲骨卜辭的內(nèi)容非常豐富。完整的卜辭包括:前辭、命辭、占辭、兆辭、驗辭幾部分。甲骨文的發(fā)現(xiàn)者是清末王懿榮(國子監(jiān)祭酒)

44、,時間是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累計出土有字甲骨已達十余萬片,絕大多數(shù)為碎片。甲骨文中幾種基本的造字法已經(jīng)具備。如:              假借用字法更是普遍現(xiàn)象。甲骨文的特點:1、 以象形字為基礎,帶有較強的圖畫性。2、 形體結(jié)構(gòu)未完全定型。3、 存在不少合文。4、 書寫行款無定式。附:          

45、                三   金   文金文是鑄造在青銅器上的文字,也叫鐘鼎文、彝文。是西周時期的代表文字。金文總數(shù)有3000多個,已考釋出2400多字。金文與甲骨文是同一體系的文字,但因為是鑄造在青銅器上的,故兩者間還是存在不少差異。1、 仍以象形、會意字為主,但形聲字大量增加,已占60%。2、 行款固定,偏旁趨于穩(wěn)定,異體字、合文減少。3、 筆畫豐滿圓潤

46、,有一些塊狀文字。                         四    戰(zhàn) 國 文 字戰(zhàn)國時期文字種類繁多,楚簡文字可視為代表文字。楚簡文字是用毛筆書寫在竹簡上的。二十多年來出土了多批楚簡,其文獻價值可與甲骨文、金文媲美,是學術(shù)史上的一件大事。從字體結(jié)構(gòu)看,基本承襲西周金文體系而來,但因春秋以來長期獨立發(fā)展,使其

47、漸具地域特色。其特點表現(xiàn)為:1、結(jié)構(gòu)歧異,筆畫多變,符號復雜。2、出現(xiàn)大量簡化字。有單筆簡化,復筆簡化,刪形符或聲符,有共筆現(xiàn)象。3、仍然存在一些合文。4、部分字有繁化現(xiàn)象。(重疊形體、重疊偏旁、增加裝飾性筆畫)5、區(qū)別字增多。(增加表意偏旁)總的說來,楚簡文字更多手寫風格。附:                    五     小   篆

48、0;   小篆是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之後實行“書同文”政策時頒行的標準字體。許慎說文解字序曰:“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罷其與不秦文合者,斯作倉頡篇、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曆篇、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學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所謂小篆是也?!彼^“書同文”,主要內(nèi)容有三點:        第一,以秦國原有的文字作為統(tǒng)一的標準,“罷”掉一切與秦文不同的六國俗體、異構(gòu),只保留其中與秦文一致的部分;第二,擬證出統(tǒng)一的標準字樣;第三,寫出定型後的標準字樣廣布天下。小篆是古文字的的終結(jié),其主要特點:1、固定了偏旁部首的位置和寫法,基本上做到了定型化。2、書寫形式要求整齊劃一,筆劃不論橫豎曲直,一律用粗細等勻的線條。古文字中的象形象意字就被進一步抽象化、線條化、規(guī)整化,更加符號化了。3、整個構(gòu)形系統(tǒng)得到進一步的完善與加強。為後來的今文字(隸書、楷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