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者中介語變異因素分析與研究_第1頁
學習者中介語變異因素分析與研究_第2頁
學習者中介語變異因素分析與研究_第3頁
學習者中介語變異因素分析與研究_第4頁
學習者中介語變異因素分析與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教 學實戰(zhàn)學習者中介語變異因素分析與研究 黑龍江省哈爾濱理工大學 梁玉 李星星【摘 要】 語言變異不僅存在母語中,而且存在于二語習得中,本文針對學習者學習第二語言時產(chǎn)生變異的因素進行研究 和分析。根據(jù)不同的理論模式對中介語產(chǎn)生影響的因素進行論述,主要從語言內(nèi)因素和語言外因素討論學習者中介語變異的 影響。通過分析影響學習者中介語變異的因素,對提高我國英語教學水平有一定的啟示作用?!娟P鍵詞】 語言內(nèi)因素 語言外因素 變異研究模式一、 引言中介語變異的研究已經(jīng)成為第二語言習得研究的一個 炙熱的話題。當然,中國大學生學習英語時也會產(chǎn)生變 異。比如,我讓學生把這句話“寫完作業(yè)后,我們就回家 了”翻譯成英

2、語。他們經(jīng)常翻譯成 “Our homework having been finished, we went home.”事實上, 正確地應翻譯成“Our homework finished, we went home.”那么,在這個過程中就產(chǎn) 生了變異。即第二語言習得者在試圖用目的語表達自己的 觀點時,其語言能力往往會隨著不同的語言使用環(huán)境呈現(xiàn) 出系統(tǒng)的變化,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 “中介語變異” 。有關中介 語變異的觀點也越來越多樣化,中介語發(fā)生變異的因素各 式各樣?;诓煌睦碚摫尘?不同的專家和學者們從不 同的角度對中介語的變異現(xiàn)象進行探索和分析。比如,Ellis 曾將中介語可變性分為系統(tǒng)可變性

3、和非系統(tǒng)可變性,但不 少學者卻指出那些表面看來十分自由的變異現(xiàn)象也可能是 有規(guī)律可循的,只不過目前我們的資料不夠齊全或者研究 方法不恰當而已。筆者十分贊同這一的觀點,本文也主要 從系統(tǒng)變異探討中介語變異。二、 研究變異的理論框架中介語發(fā)生變異的因素各式各樣,今年來,語言學家 從語言學、社會語言學、心理語言學等不同角度對其進行 研究。第一個角度是被語言學家們稱作的 “喬姆斯基式傳統(tǒng)” , 如white(1989和Gregg(1989 。這一流派采用Taron的觀 點。即學習者的語言能力是“同質的能力” 。也就是說,變 異被看做語言表現(xiàn)的特征,而不是學習者潛在的知識系統(tǒng)。 換言之:為了研究語言,有

4、必要把學習者們的表現(xiàn)而不是把 學習者們所知道的潛在的知識作為衡量的標準。因此,變 異的難題要通過區(qū)分“能力”和“表現(xiàn)” ,通過建立語言能 力的描述和解釋作為研究的主要目標。第二個角度是從社會學角度來解釋學習者語言的可變 性與系統(tǒng)性之間的矛盾。它的目的是通過聯(lián)系社會環(huán)境來 研究語言。從社會學角度來研究中介語的研究者們旨在描 述學習者的語言能力及社會語言能力,顯然,兩者之間是 相關的。因此,學習者所知道的是第二語言系統(tǒng)的知識及 如何把它們應用于實際的日常交流中。研究者們不是憑他 們的主觀直覺,而是用能反映真實語言應用的數(shù)據(jù)來證明 這點。從這個角度來解釋的話,只要能夠證明:語言的應用 既是可變的又是

5、系統(tǒng)的,那么變異的難題就會迎刃而解了。 第三個角度是心理語言學角度。心理語言學家主張從 學習者在不同條件下如何應用其語言知識的角度來解釋變異。例如Eliss(1987和Crookes(1987發(fā)現(xiàn),如果學習 者的語言經(jīng)過事先準備的,那么就是系統(tǒng)和規(guī)范的。否則 就是變異性的了。因此,語言學角度忽視變異的存在。社 會語言學和心理語言學角度則試圖去描述和解釋它。為了 進一步探索有社會語言學和心理語言學因素導致的學習者 語言變異的原因,作者將在下面兩小節(jié)做進一步分析。 由于研究者依據(jù)的理論模式不同,變異研究又可以細 分為以下幾個側重方面:(1拉博夫范式, (2動態(tài)范式, (3社會心理學模式, (4心理

6、語言學模式等。中介語變異受多種因素制約,本文旨在從語言內(nèi)和語 言外兩個因素分析影響中介語變異的因素,并探討這些研 究成果對中介語變異研究理論模式和對中國英語學習者的 啟示。三、 影響中介語變異的兩個主要因素語言內(nèi)因素主要包括語言環(huán)境、語言功能和語言轉移。 語言外因素主要包括心理因素(比如對語言形式的注意程 度 、場景因素(語體、任務、說話對象等 、學習者個體 特征(比如社會階層、性別、年齡、種族等 。這里我僅從 兩個主要因素里選幾個因素來解釋。1. 語言內(nèi)因素(1語言環(huán)境雖然沒有一個中介語變異的理論完全基于語言語境這 個因素,但是也有理論說明這一點,比如拉波夫范式和“形 式-功能” 模式都認為

7、語言語境對中介語形式的變異有影響。 有些變異的發(fā)生取決于語言形式相鄰近的語音、詞法或句 法特征。有些語言環(huán)境似乎有正面效應,與目標變異的數(shù) 量高度相關。有些語言環(huán)境似乎有負面效應,與非目標變 異的數(shù)量相關 1。最早研究語言語境影響中介語變異的實驗 是由 Dickerson提出的,他 在 1974 年對十個日語學習者進 行研究,設計了三項任務去檢測學習者的英語熟練程度:自 由發(fā)言、對話的閱讀和單詞表的閱讀。結果發(fā)現(xiàn),變量的 準確性與語言語境有著密切的關系。例如:R 這個目標變量 在中元音之前出現(xiàn)的頻率最高,在高元音之前出現(xiàn)的頻率 最低 1。(2語言功能“形式-功能”模式的倡導者們認為中介語變異的

8、現(xiàn)象 應該由“形式-功能”關系模式來解釋。研究者們也發(fā)現(xiàn):語言學習者確實使用特定的形式來表達特定功能的語言。 Huebner 的研究可以稱得上是證明“形式-功能”模式 的最為詳盡和有深度的研究之一。Huebner 對一個名為 Ge 的剛移民到夏威夷來的老撾苗族英語學習者的語言習得過注: 本論文是教育部人文社科課題(10YJC740062 理工類大學外語教育人文主義轉向策略研究終期成果之一。 教 學實戰(zhàn)程作了一個縱向研究?;?Bickerton(1981提出的語義 場的概念,Huebner 把語言形式分為兩種:【+/-HK】 (說話 者認為聽話者已經(jīng)知道的信息和【+/-SR】 (具體談論目 標

9、 。根據(jù)這種分類方法,名詞短語可以被分成四種類型: (1 【-SR,+HK】 ,在英語中被標記為 a,the 或零冠詞加 一個名詞。 (2 【+SR,+HK】 ,在英語中標記為定冠詞 the。 (3 【+SR,-HK】和(4 【-SR,-HK】 ,都被標記為 a(單 詞可數(shù)名詞前或零冠詞(復數(shù)或不可數(shù)名詞前 。除了以 上語義功能,Givon 的話題連貫性程度在分析數(shù)據(jù)時也被采 用。Huebner(1983研究了大量的語言形式,其中之一就 是 Ge 對冠詞的使用情況。研究表明最初 da 只被用于第二 種類型的名詞短語中,但是如果名詞短語是一個問題,零 冠詞會被選用。在語言發(fā)展的第二個階段,da

10、幾乎被用于 四種類型的名詞短語中。在第三個階段,da 在第四種名詞 短語中被省略掉,接著是第三者類型。在后續(xù)的研究論文 中,Huebner(1985展現(xiàn)了 Ge 是如何在第三種類型的名 詞短語中使用“a” 。研究表明看起來似乎很隨意的冠詞的用法在特定的場 合下用“形式-功能”模式分析呈現(xiàn)出高度的系統(tǒng)相關性。 2. 語言外因素(1心理因素在拉波夫范式中, “言語的注意力”對學習者變化語體 起著關鍵的作用。因此,即使 Ellis(1994認為它是社會 語言學方法,Tarone(1988把它看成“心理處理模型” , 仍有大量的研究使用這個方法論框架去研究中介語變異。 Dickerson(1974 ,

11、前文中已提及她的有關語言語境的實驗, 除此之外,她也做了“言語注意力”對中介語語體變異的 影響的實驗。實驗結果證明學習者在自由論談中使用“接 近于目標語的變體”不那么頻繁,而這個過程需要的注意 力也相對更少。在讀單詞過程中需要的注意力最多,在對 話-閱讀的任務中需要的注意力居中。(2場景因素任務:任務其實是指研究人員讓學習者完成的作業(yè)形 式??梢允强陬^表達,或者書面寫作等,目的都是為了 了解學習者在不同語言任務壓力下的具體表現(xiàn)。Larsen-Freeman(1976曾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安排了五種不同 的任務:說、聽、閱讀、寫作和引發(fā)模仿語。結果發(fā)現(xiàn),在 詞素的準確性方面,不同的任務帶來的成功

12、率是不一致的。 另一位學者Lococo(1976也曾做過類似的實驗,他發(fā) 現(xiàn)在翻譯作業(yè)中學習者在介詞上所犯的錯誤比在自由寫作 和圖片描述作業(yè)中多,而在這同樣的兩種情況下,學習者 在形容詞和限定詞上犯的錯又比后一種少。由此可以看出, 學習者在翻譯作業(yè)時把注意力放在了準確上,而在圖片描 述作業(yè)上更加關注如何清楚地表達思想。這些研究都表明,任務不同會致使學習者語言發(fā)生變 異。說話對象:不少研究也表明說話對象的不同也會引起學 習者語言發(fā)生變異。比如Beebe(1977報道了他所觀察到的 一些雙語者的話語轉換情況。對象是一些身在曼谷的中國教 師,他們可以說一口流利的漢語和泰語,并分別接受了一名 泰國人和

13、一名中國人(使用不帶漢語口音的泰語的采訪。 結果發(fā)現(xiàn),當采訪者是泰國人時,他們會使用較多的泰語變 量。而當是中國人時,漢語的變量使用又比較多。Tarone 與 Liu(1995研究了談話者在對話中所處的角 色對中介語變異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當 Bob 與他的老師們對 話時,他很少打開話題,而更喜歡和傾向于在互動中作為 回應;然而,當他與他的同齡人談話時,Bob 明顯處于一個 更加自信的角色,打開話題,批評他同齡人的工作,整個 談話過程更加流暢。(3學習者的個性特征社會階層:Young(1988在其研究中發(fā)現(xiàn),水平較高 的學習者 ,其名詞復數(shù)形式的使用情況比水平較低的學習 者注意度也較高。年齡:C

14、athcart(1983研究發(fā)現(xiàn)學習者控制性行為和 信息共享類行為的頻率受對話者的年齡和對話者的社會關 系的影響。當對話者是成人時,會產(chǎn)生更多的信息共享類 語言(如:發(fā)出疑問、支持觀點、回應別人的觀點等 。而 當對話者是小孩時,會產(chǎn)生更多控制性行為(如:宣告、表 明、要求等 。性別:徐大明(2004和王虹(2007性別因素對語言 變異有著制約的作用。例如女性在自我指稱用詞“woman” 和“girl”的選擇上受到她們年齡和婚姻狀況的影響。 四、 結語從以上討論,我們也可以看出:有很多的因素導致中介 語變異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由于篇幅有限,這里我就不對此一一 展開。其實,在特定的場合下,這些因素還可以相

15、互作用。 所以為了更加準確的研究中介語變異,研究者需要把所有 這些因素都考慮在內(nèi)。然而,現(xiàn)有的大部分模式都把注意 力僅僅放在單一因素上,對多因素的研究還遠遠不夠。因 此,本文作者在論文中采用多因素分析法去研究和解釋中 介語變異。通過對學習者中介語變異情況的分析,對提高我國英 語教學水平有一定的啟示作用。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多 注重引導學生在非正式文體過程的思維訓練,提高學生的 邏輯分析能力,使其在非正式文體過程中產(chǎn)出的中介語的 準確率上升。【參考文獻】1Tarone, E. Variation in Interlanguage M. London: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1988.2Young, R. Variation and the interlanguage hypothesis 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tion, 1988(10 : 281-302. 3蔡金亭.過渡語變異研究額理論框架:繼承與發(fā)展 J.外語學刊,2004 (3 .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