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廣東樂昌市梅花頭山晉至唐代墓葬的考古收獲_第1頁
NEW廣東樂昌市梅花頭山晉至唐代墓葬的考古收獲_第2頁
NEW廣東樂昌市梅花頭山晉至唐代墓葬的考古收獲_第3頁
NEW廣東樂昌市梅花頭山晉至唐代墓葬的考古收獲_第4頁
NEW廣東樂昌市梅花頭山晉至唐代墓葬的考古收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廣東樂昌市梅花頭山晉至唐代墓葬的考古收獲丘衛(wèi)平中文摘要 樂昌市樂城西南武江南岸的梅花山,高約30米,19871992年因進行基建工程發(fā)現(xiàn)一批晉至唐代墓葬,為研究粵北地區(qū)的歷史文化和經濟面貌提供了重要考古資料。Abstract:The Meihua hill with a height of 30 meters lies on the southern bank of Wujiang River in Lechang of Lechang City. During 19871992, several tombs of Tang Dynasty were discovered during the

2、 capital construction project. These discoveries provide important archeological materials for the studies on the history , culture and economy in North Guangdong Province . 9樂昌市樂城西南2公里武江西南岸的河南鄉(xiāng)梅花頭山,高約30米,1987年1992年,因進行基建及磚廠推土時發(fā)現(xiàn)一批晉至唐代墓葬(圖一)。樂昌市博物館進行了搶救性清理,現(xiàn)將情況分述如下:一、晉 墓2座。編號為LMM24、M44(M44原始編號為87LDM

3、190)。前者位于梅花頭山東坡近山頂處,后者位于東坡山腳(圖一)。圖一 梅花頭山晉至唐代墓葬位置及分布示意圖(一)墓葬形制LMM24為豎穴土坑墓,墓室右后角被LMM25唐代磚室墓疊壓打破;M25底部與M24底部相距0.5米。M24殘存長2.5、寬1、高0.25米,方向110度。隨葬品均置于墓室前端(圖二)。部分器物碎片因墓葬被擾亂混于填土中。M44為長方形單券頂磚室墓,墓壁平磚錯縫順砌,左、右、后壁中部各伸出半截磚與土坑結合起加固作用。墓底兩縱兩橫平磚鋪作。墓封門采用斜向“人”字形側磚封砌。墓室長4.14、寬1.74、殘高0.9米。方向座東朝西。墓因早年已遭破壞,僅在墓室前端發(fā)現(xiàn)一件青瓷碗(圖

4、三)。墓磚紅、灰色,長方形磚的長、寬、厚分別為30、14.5、5厘米,刀形磚的長、寬、厚分別為30、14.5、34厘米,磚的一面為素面,一面為繩紋,側面為葉脈紋。其中一長方形磚側面有“日庚子大吉”銘文。(二)隨葬品11件。分青瓷器和褐色陶衣罐。1、青瓷器10件。有四耳罐、兩耳罐、缽、洗、碗、杯等?;野咨?,器物施青黃色釉,多數(shù)已脫落。個別罐的器表點彩黑色釉構成“”形圖案。圖二圖三 M44 平、剖面圖1.青瓷碗四耳罐3件。分二型。A型:大小各1件??诼猿?,圓肩,鼓腹,平底。最大腹徑靠上,口下一周弦紋,肩部四個對稱三角形橫耳,由一周細弦紋串連。LMM24:1,大罐,口徑9.5、底徑10.8、高15

5、.6厘米(圖四,1)。LMM24:6小罐,口徑8.5、底徑8.1、高11.4厘米(圖四,2)。圖四 晉墓出土器物1、2.A型青瓷四耳罐(M24:1、6) 3.B型青瓷四耳罐(M24:5) 4.青瓷兩耳罐(M24:3) 5.缽(M24:7) 6.洗(M24:4) 7.式碗(M24:8) 8.式碗(M24:9) 9、10.式碗(M24:10、M44:1) 11.四耳陶罐(M24:2)(14、611.約1 /5,5.約1/10)B型:1件(LMM24:5)。圓唇,直口,圓肩,鼓腹,平底??谙乱恢芟壹y,肩部四半環(huán)形橫耳,由一周弦紋串連。器表留有“”形點彩圖案??趶?.9、底徑8、高11.6厘米(圖四,

6、3)。兩耳罐1件(LMM24:3)。圓唇,口略敞,鼓腹,平底內凹。圓肩對稱兩豎半環(huán)形耳,耳下兩周弦紋。器表內外大部施青釉,罐腹下部和底部露灰胎。口徑7.2、底徑5.5、高8厘米(圖四,4)。缽1件(LMM24:7)。尖唇,斜直壁,矮餅足略內凹。腹內底部呈大小兩窩狀凸弦層??诓客鈧葍芍芟壹y,餅足內一周細弦紋??趶?2.6、底徑15.2、高22.6厘米(圖四,5)。洗1件(LMM24:4)。尖唇,口內斂,扁鼓腹,平底??趶?3.6、底徑7.5、高7.6厘米(圖四,6)。碗4件。分三式。式1件(LMM24:8)圓唇,口略敞,弧壁,平底??谘叵乱恢芟壹y,口徑9、底徑5.5、高3.9厘米(圖四,7)。式

7、1件(LMM24:9)。尖唇,直口,弧壁,平底??谘叵乱恢芟壹y??趶?.4、底徑5、高3.2厘米(圖四,8)。式2件。圓唇,弧壁,矮餅足。口沿下一周弦紋。LMM24:10,口徑7.6、足徑4.2、高2.9厘米(圖四,9)。LMM44:1,口徑14.5、底徑5.9、高7.5厘米(圖四,10)。2、陶器1件。四耳罐1件(LMM24:2)。器壁內外大部分涂褐色陶衣,內壁部分露灰胎。卷沿,矮頸,圓肩,鼓腹,底內凹,最大腹徑靠上。肩部四半環(huán)形橫耳,由一周弦紋串連??趶?3.7、底徑16.9、高19.1厘米(圖四,11)。(三)年代推側LMM24出土的B型四耳罐大小、耳下飾弦紋的形制,尤其是青釉下點黑釉的

8、做法,與廣州獅子崗發(fā)現(xiàn)的“建興四年”(公元316年)墓所出同類器物相同,而點黑釉的圖案和涂褐色釉衣的四耳罐以及LMM44所出的碗,與廣東和平縣附城鎮(zhèn)豐道村龍子山89HLM2出土的同類器物較相似。據(jù)此,LMM24和LMM44的時代應為西晉末,東晉初。二、南朝墓4座。編號為LMM20、M28、M31,位于梅花頭山西坡近山頂處。編號為LMM22位于東坡山腰(圖一)。(一)墓葬形制均為長方形單券頂磚室墓。M20為雙室墓,M28、M31為單室墓。M22因筑路大部分已毀。LMM20長方形單券頂雙室墓,分左、右室,左、中、右后壁平磚順放錯縫疊砌,后壁中部各留一壁龕置一碗作燈,前端有疊澀頂門洞連通左右室,緊接

9、5格直欞窗。墓底鋪“人”字形磚。墓門平、側磚間隔封砌。墓室長4.9、寬2.16、高1.52米。方向240度。墓磚分灰色和紅色,有兩種規(guī)格,長方形磚的長、寬、厚分別為32、16、5.5厘米,刀形磚的長、寬、厚分別為32、16、34厘米,磚的一面為素面,一面為繩紋,側面為葉脈紋。隨葬品大部分置于前端(圖五)。圖五 M20平、剖面圖1.青瓷硯 2.式青瓷杯 3、14.式青瓷碗 4、8.式青瓷碗 5.青瓷四耳罐 6、7.式青瓷碟 9.殘鐵器 10.銀耳垂 11.銀手鐲 12、13、15、16.滑石豬LMM28長方形單券頂磚室墓。墓壁平磚順放錯縫疊砌,墓底磚兩縱兩橫平鋪,墓門平側磚間隔封砌。墓室長4.2

10、8、寬0.98、殘高0.8米,方向250度。墓磚分灰色和紅色,長方形磚的長、寬、厚分別為33、16、5厘米。磚的一面為素面,一面為繩紋,側面為葉脈紋,隨葬品置于前端和中部(圖六)。LMM31長方形單券頂磚室墓。墓壁封門均為平磚錯縫疊砌。墓底鋪“人”字形磚,墓室長4.34、寬1.02、殘高0.6米。方向270度。該墓早年被破壞,隨葬品僅存黑釉罐一件,青釉四耳罐碎片一件和殘鐵器一件。墓磚灰色和紅色,長方形磚長、寬、厚分別為30、14、6厘米。磚的一面為素面,一面為繩紋,側面為葉脈紋。LMM22因筑路大部分已毀。 圖六 M28平、剖面圖1.陶釜 2.式青瓷碟 3.殘鐵剪 4.銀指環(huán) 5.式青瓷杯 6

11、.滑石豬(二)隨葬品共29件。有青瓷器、黑釉器、褐色陶器、鐵器、銀器、滑石器等。1、青瓷器14件。有四耳罐、硯、碗、杯、盤等。灰白色胎,青黃色釉,開片,胎釉結合不緊密,部份器物已脫釉。四耳罐3件。LMM20:5,圓唇,口略敞,圓肩,上腹圓鼓,下腹急收,底略內凹,口沿下兩周弦紋,肩部四半環(huán)形橫耳??趶?0.6、底徑11.8、高16.1厘米(圖七,1)。LMM22:4、M31:3僅存四耳罐碎片。圖七 南朝墓出土器物1.青瓷四耳罐(M20:5) 2.青瓷硯(M20:2) 3、4 .式青瓷碗(M20:3、 M20:14) 5.式青瓷碗(M20:4) 6.式青瓷杯(M20:2) 7.式青瓷杯(M28:5

12、) 8.式青瓷碟(M20:6) 9.式青瓷碟(M28:2) 10.陶釜(M28:1) 11.鐵剪(M28:3) 12.滑石豬(M20:12、13、15、16,M22:2、3,M28:6)(1、2.約1/6,3、4、5、6、7、8、9、10.約1/4,11.約1/6,12.1/2)硯1件(LMM20:1)。淺盤,圓唇,底上拱,五矮足,五足均呈斷折口。下底靠外二周弦紋,靠內有21粒方形墊塊排列成圓周(圖七,2)。碗4件,分二式。式:2件。尖唇,口略敞,弧壁,深腹,小餅足略內凹。上底有1周旋痕。LMM20:3,口徑12.8、足徑5.1、高6.4厘米(圖七,3)。LMM20:14,口徑13、足徑5.3

13、、高6.6厘米(圖七,4)。式:2件。圓唇,直口,弧壁,深腹,小餅足略內凹,中部一圈深痕。唇外一周細弦紋。LMM20:4,口徑8.4、足徑3、高4.4厘米(圖七,5)。杯2件。分二式。式1件(LMM20:2)。圓唇,直口,弧壁,淺腹,餅足略內凹。唇外一周寬凹痕。外表下腹、足露灰胎。口徑6.7、足徑3.2、高3.1厘米(圖七,6)。式1件(LMM28:5)。圓唇,口略斂,弧壁,淺腹,餅足略凹。口徑5.6、足徑2.8、高3.1厘米(圖七,7)。碟3件。分二式。式2件。尖唇,弧壁,淺盤,圜底近平。內口沿下一周細弦紋,圜底一周細弦紋。LMM20:6,口徑14.4、底徑6.8、高1.9厘米(圖七,8)。

14、式1件。尖唇近平沿,弧壁,淺盤,圜底近平,內口沿下及內底各二周細弦紋。圜底一周粗弦紋。LMM28:2,口徑11.9、底徑5.5、高2.1厘米(圖七,9)。2、黑釉器罐1件(LMM31:1)。碎片。3、陶器釜1件(LMM28:1)。尖唇,敞口,束頸,圓肩,鼓腹,圜底。外口沿中部有23道不工整粗旋紋,腹部大半周細弦紋。器表涂褐色釉衣,部分露黃胎??趶?2.7、高8.8厘米(圖七,10)。4、鐵器3件。銹蝕嚴重,有剪。余器形難辨。剪1件(LMM28:3)。殘長12厘米(圖七,11)。5、銀器3件。有耳垂、手鐲、指環(huán)。耳垂1件(LMM20:10)。已殘碎。手鐲1件(LMM20:11)。已殘碎。指環(huán)1件

15、(LMM28:4)。已殘碎。6、滑石器7件。均為滑石豬。LMM20:12、13、15、16,LMM22:2、3,LMM28:6。形制大致相同,長度4.86.1厘米(圖七,12)。(三)年代推測LMM28出土陶釜的大小,褐色陶衣,腹部弦紋的特點和器物碟內口沿下雙弦紋,圜底凹旋紋的特點與廣東乳源澤橋山六朝隋唐墓第一時期第四期南朝晚期墓葬IM47出土的陶釜、青瓷碟等器物的形制相同。其余墓葬出土器物的形制亦相近。據(jù)此,這些墓葬的年代亦應同為南朝晚期。三、唐 墓3座。LMM25、M40位于梅花頭山東坡近山頂處。LMM43(原始編號樂教M1)位于東南坡山腰(圖一)。(一)墓葬形制均為長方形磚室墓。因三座墓

16、早年遭到破壞,墓頂情況不詳。LMM25長方形磚室墓,墓壁平磚順放錯縫疊砌,墓底磚兩橫一縱兩橫兩縱平鋪,墓門橫順側磚組合封砌。墓室長3.2、寬1.25、殘高0.32米。方向75度。墓磚灰色,長方形磚的長、寬、厚為27、13、4厘米。磚的一面為素面,一面為繩紋。隨葬品置于前端(圖二)。LMM43長方形磚室墓,墓壁平磚錯縫順砌,墓底磚兩縱兩橫平鋪,墓門單層平磚錯縫封砌。墓室長3、寬1、殘高0.2米。方向345度。墓磚灰色,長方形磚的長、寬、厚為27、12.5、3厘米。磚的一面為素面,一面為繩紋。隨葬品置于前端(圖八)。LMM40情況相似。 圖八 M43平、剖面圖 1、2青瓷四耳罐(二)隨葬品11件,

17、均為青瓷器,有四耳罐和碗,器表施青黃釉,部分器物施半釉,露灰胎。四耳罐8件。分三型。A型:大小各1件。方唇外斜,敞口,圓肩,鼓腹,平底。器壁內外有旋痕。頸部一周弦紋,肩部四半環(huán)形橫耳。LMM25:2,大罐,口徑13.2、底徑14、高19.1厘米(圖九,1)。LMM25:4,小罐,口徑11.6、底徑11.5、高18.6厘米。圖九 唐墓灶器物1.A型青瓷四耳罐(M25:2) 2.B型青瓷四耳罐(M40:5) 3.式青瓷碗(M25:3)(1、2、3.約2/9)B型:4件。尖唇,敞口,束頸,矮身扁鼓腹,平底,肩部四半環(huán)形橫耳。LMM40:1、2、4、5口徑12.414.3、底徑12.815.5、高11.212.5厘米(圖九,2)。C型:大小各1件,口沿已殘碎,圓肩,鼓腹平底。碗3件。分二式。式2件。圓唇外翻,斜弧腹,足略內凹,足壁外撇。LMM25:3,口徑18、底徑6.2、高6.2厘米(圖九,3)。式1件。碎片。年代推測LMM25出土四耳罐的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