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清明上河圖教學設計清明上河圖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說明文,比較詳盡地評介了我國古代一幅極其寶貴的繪畫作品的內(nèi)容、特點及其重要價值。全文結構緊湊,語言生動精練,把這幅名畫寫得詳細、細致,活靈活現(xiàn)。 教學目標 、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能有感情地朗讀描述畫面的部分。 、基本讀懂課文,了解清明上河圖畫面內(nèi)容及其在我國繪畫史和世界藝術史上的地位,感悟我國古代人民的藝術才能。 教學重、難點 了解清明上河圖的特點,并想象畫面內(nèi)容,激發(fā)同學對古代絢爛文化的喜愛。 課時支配 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今日,我們將通過閱讀一篇課文來觀賞一幅世界名畫清明上河圖。 師板書課題,生齊讀。 師:這幅畫是我
2、國藝術珍寶中的一顆燦爛的明珠。這幅畫究竟畫些什么?有什么特點?有什么價值呢?讀了課文,我們就會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 、自己試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留意讀準帶注音的字的字音。 、指名讀課文,正音指導。 三、快速閱讀,整體感知 、默讀思索:這幅畫究竟畫了些什么?它有些什么特點? 、爭論、溝通 、這幅畫畫了三部分內(nèi)容:第一部分描繪市郊的景象,其次部分描繪了汴河上和河面的拱橋上的一派繁忙的景象,第三部分描繪了汴河兩岸一派富強昌盛的景象。 、這幅畫的特點:利用俯視的構圖方式,將浩大繁復的場面置于長不過兩丈、高不過一尺的畫面上,無論狀物畫人,筆筆精到,一絲不茍,惟妙惟肖。 四、精讀重點段落,想
3、象大意 、從描述圖畫內(nèi)容的三段文字中,自選喜愛的一段,讀熟讀懂。 、爭論溝通讀懂的內(nèi)容和不明白的問題。 、自己練習口頭描述圖畫中所畫的場景,描述時盡量加上自己的想象。 同位相互溝通、練說。 、師:誰情愿扮演解說員,向游人介紹你喜愛的那個場景? 指名溝通。 師引導評議:介紹時是否綻開了想象,是否比較形象地描繪出了圖畫上的場面。 五、學習最終一個自然段 、自讀最終一段,想想讀了以后有什么體會,與同學溝通溝通。 、引導同學爭論、溝通清明上河圖的藝術成就,及在繪畫史上的地位和歷史價值。 六、自由朗讀課文,圖文對比觀賞名畫 七、作業(yè)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述畫面內(nèi)容。 板書設計: 市郊景象 農(nóng)夫繁忙
4、清明上河圖 汴河兩岸 蒸蒸而上 極其寶貴 整座街市 富強昌盛 教學反思: 在完成了清明上河圖這篇課文的教學以后,我仔細回顧了整個教學過程,總體感受是:有一得,有一失。 抓住重點,引導同學讀文想象,培育了同學的自主閱讀力量,是這堂課的最大收獲。這是一篇略讀課文,略讀課文的教學要放手讓同學自主閱讀,培育同學的獨立閱讀力量。但在以往的多數(shù)略讀課文的教學上,我都沒能較好地做到這一點,總是不放心這不放心那,結果幾乎是將其等同于精讀課文的教學了。在設計清明上河圖的教學時,我首先確定了一個目標:要通過閱讀這篇課文,讓同學熟悉這幅世界名畫,“看一看”這幅世界名畫。所謂“看一看”,自然不是指真的去目睹一下,而是
5、指引導同學通過想象課文中的語言文字,在腦海中去想,去看。于是,在教學中我始終圍圍著這個目標,通過“導入新課,激發(fā)愛好;初讀課文,掃清生字詞障礙;快速閱讀,整體感知”等環(huán)節(jié),一步步地為讀文“看”圖做好了鋪墊。在“精讀重點段落,想象觀賞”環(huán)節(jié),同學的解說讓我這個“游人”好像真的感受到了汴城市郊的安靜與繁忙、汴河兩岸的蒸蒸而上和街市的富強昌盛。 沒能充分地指導同學有感情地朗讀,是這堂課的最大缺撼。這篇課文雖是一篇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但文中對畫面的描述生動詳細,而且飽含著對作品欣賞的情感,適于指導同學有感情地朗讀。但在實際教學中,由于考慮時間的問題,指導得不夠充分?,F(xiàn)在想來,假如在同學自選重點
6、段落,練習讀嫻熟以后,即爭論溝通時,相機指導同學朗讀課文,尤其是一些精彩的語句,引導同學進入課文描述的情境,不僅能夠水到渠成地解決指導感情朗讀這一問題,而且能夠關心同學更好地讀文想象,想象“看”圖。 清明上河圖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清明上河圖畫面內(nèi)容及其在我國繪畫史上和世界藝術史上的地位。 學習課時: 一課時 學習過程: 一、.導入,出示課題。(出示CAI清明上河圖全圖的畫面) 在上課之前,請同學們先觀賞一幅我國古代繪畫,想一想這幅畫給你的印象是什么?(溝通)它是我國絢爛的藝術珍寶中一顆璀燦的明珠。是宋代畫家張擇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圖。今日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就
7、是介紹這幅繪畫作品的。(板書:24清明上河圖) 二、初讀課文,大致了解課文內(nèi)容。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來寫的? 本文比較詳盡地評介了我國古代一幅極其寶貴的繪畫作品的內(nèi)容、特點及其重要價值。 三、自學清明上河圖畫面內(nèi)容。 課文里是分哪幾個部分介紹清明上河圖畫面上的內(nèi)容呢?(板書:市郊景象、汴河兩岸、市井街道) A分組自學畫面內(nèi)容。(分成三組學習) B匯報溝通。 1、清明上河圖的市郊景象(出示CAI) (1)觀看畫面,結合課文內(nèi)容思索問題問題。 (2)這是什么季節(jié)?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枝芽萌動、農(nóng)田初綠。 (3)這一部分寫出了人們的哪些活動?給你總的感覺是什么? 趕集的
8、人們馱著貨物從條條道路向城里進發(fā),碼頭??繑?shù)條大船,人們忙著搬運糧食,這些都預備進行交易。 春意盎然,一派繁忙的景象。 2、清明上河圖的汴河兩岸(出示CAI) (1)觀看畫面,結合課文內(nèi)容思索問題問題。 (2)“喧鬧非凡”是什么意思?從哪兒看出喧鬧非凡? 不是一般的喧鬧,而是特別喧鬧。這從“行人眾多,車水馬龍,人聲鼎沸”可以看出來。 (3)“人聲鼎沸”是通過什么表現(xiàn)出來的?能寫出這些聲音說明白什么? 3、清明上河圖的市井街道(出示CAI) (1)觀看畫面,結合課文內(nèi)容思索問題。 (2)這一部分給你的總的感覺是什么?(好一派富強昌盛的景象) (3)從哪兒看出這“富強昌盛的景象”?“百家藝向春售,
9、千里農(nóng)商喧日晝”是什么意思? 各行各業(yè),五行八作的人們各自展現(xiàn)自己的絕活,在明媚的春天里,購物者人來人往,商家店肆生意興隆。 (4)街市上都有哪些人?課文里是怎樣描寫的? “士農(nóng)工商”寫出了人們的.階層;“男女老幼”寫出了不同的性別和年齡;“騎馬的,乘轎的”寫出了他們的.身份;“購物的,叫賣的”寫出了買賣雙方。無論階層、.地位、年齡性別,他們共同組成了這一派富強昌盛的景象。 四、自學第五、六自然段。(爭論、匯報) 分三個部分詳盡地描述了清明上河圖這幅畫作品的詳細內(nèi)容。這幅作品它又有什么特點呢?又是對它怎樣評價的呢? 1、清明上河圖這幅長卷,給你總的印象是什么?課文是怎樣描寫它的特點的?誰能找出來讀一讀?我們可以用書中的哪兩個詞語來形容? (板書:規(guī)模宏大、場面繁雜) 2、對于這樣的一幅作品,是怎樣對它評價的? (板書:重要地位、歷史價值、寶貴資料) 它不僅在我國繪畫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還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成為討論我國宋代.各方面狀況的極其寶貴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漢服課件兒童
- 安全與教育課件
- 醫(yī)學統(tǒng)計應用試題及答案解讀
- 小學生春游安全教育
- 【破曉東方】2025品牌合作微短劇市場洞察報告
- 2025年文化概論考試的題型與答案分析
- 傳統(tǒng)文化對現(xiàn)代行政影響的探討試題及答案
- 勞動教育與素質培養(yǎng)體系構建
- 護理教育實踐中的創(chuàng)新實踐與2025年試題與答案
- 行政法學考試重要性試題及答案
- 2022年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學位日語水平統(tǒng)一考試真題
- 文學欣賞電子教案(全)完整版課件整套教學課件
- DBJ51∕T 153-2020 四川省附著式腳手架安全技術標準
- 游泳池設備操作培訓課件
- 城軌道交通人因事故分析及評價研究
- (完整版)羊水栓塞應急預案演練記錄
- ZYWL-4000型履帶式鉆機
- (高清版)建筑防護欄桿技術標準JGJ_T 470-2019
- 腦梗死標準病歷、病程記錄、出院記錄模板
- 50MPa路面抗折混凝土配合比
- 油閥座加工工藝與夾具設計說明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