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的熔解熱實驗報告_第1頁
冰的熔解熱實驗報告_第2頁
冰的熔解熱實驗報告_第3頁
冰的熔解熱實驗報告_第4頁
冰的熔解熱實驗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學物理實驗報告 課程名稱: 物理設計類實驗 實驗名稱: 冰的熔解熱的測定 學院: 專業(yè)班級: 學生: 學號: 實驗地點: 座位號: 實驗時間: 第八周星期三下午十五時四十五分開始 一、實驗目的:1、理解冰的熔解熱測量實驗的設計原理及實驗所必須具備的條件。2、掌握用混合量熱法測定冰的比熔解熱的。3、學會用圖解法估計和消除系統(tǒng)散熱損失的修正方法。4、熟悉數(shù)字溫度計及水銀溫度計的使用。二、實驗原理:單位質量的固體物質在熔點時從固態(tài)全部變成液態(tài)所需的熱量,稱為該物質的比熔解熱,一般用 L 來表示。實驗時將質量為 m1 克 0的冰投入盛有 m2 克 T1水的量熱器筒中,設冰全部熔解為水后平衡溫度為 T

2、2,設量熱器筒、攪拌器的質量分別為 m3、 m4,其比熱容分別為 C1、C2 和水的比熱容為 C0。根據(jù)混合量熱法的原理,冰全部熔解為同溫度(0)的水以及其從 0升到 T2過程中所吸收的熱量等于其余部分(水 m1、量熱器筒 m3、攪拌器 m4)從溫度 T1降到 T2時所放出的熱量,有(m2c0 + m3c1 + m4c2 )(T1 -T2 ) = m1L + m1T2C0-(1) 冰的熔解熱的實驗公式L=1/m1(m2c0+m3c1+m4c2)(T1-T2)-T2C0-(2) 式中水的比熱容 C0=4.18×103J/kg。本實驗“熱學系統(tǒng)”依據(jù)混合量熱法測量冰的熔解熱,必須在系統(tǒng)與

3、外界絕熱的條件下進行實驗。為了滿足此條件,從實驗裝置、測量方法和實驗操作等方面盡量減少系統(tǒng)與外界的熱交換。但由于實際上往往很難做到與外界完全沒有熱交換,因此,必須研究如何減少熱量交換對實驗結果的影響,也就是在實驗中,要進行散熱修正,使系統(tǒng)的散熱與吸熱相互抵消。牛頓冷卻定律指出,當系統(tǒng)與環(huán)境的溫度差不大(不超過 1015)時,單位時間該系統(tǒng)與周圍交換的熱量Q/t近似與溫度差成正比,其數(shù)學式為Q/t=k(T-T0)式中T為系統(tǒng)的溫度,T0為環(huán)境的溫度,k為散熱系數(shù),只與系統(tǒng)本身的性質有關。由此可知,用混合量熱法測冰的熔解熱時,應盡量讓室溫處在水的初、終溫之間,使系統(tǒng)向外界吸、放的熱量基本抵消。在實

4、驗過程中,從混合前一段時間到混合后一段時間均記下溫度和時間的關系,繪制 T-t 曲線,如圖(1)中的實線部分。圖中T1約為B點對應的水的初溫,T2約為C點對應的系統(tǒng)平衡溫度,我們用眼睛估尋一個溫度q ,由它對應的 G 點繪制一條 EGF 直線平行于 T 軸,它與 BGC 線組成兩個小面積 BGE 和 CGF。估尋的原則是這兩個小面積相等。圖(1)中由 T1 降溫到q '過程是系統(tǒng)向環(huán)境散熱:q 散= òt tBG k ( T - q ) d t 溫度從q '降到 T2 過程是系統(tǒng)從環(huán)境吸熱:q 吸 = òt tGc k ( T - q ) d tq吸 和 q

5、散 正是上述兩個小面積,他們相等時便使交換的總熱量正好為零。應該指出,由于冰塊越溶越小,表面積也變小,交換熱量速度變慢,所以 T-t 曲線上的 BC 段明顯地不是直線,其斜率越來越小。 本實驗對溫度的測量采用精度為 1的水銀溫度計和數(shù)字萬用表測溫檔。3、 實驗儀器:保溫杯一只、數(shù)字萬用表、水銀溫度計、濕度計一只,藥物分析天平1臺(最小分度值2克),吸水紙、水、冰足量、電子秒表一只。四、實驗容和步驟:1. 測出量熱器筒的質量和攪拌器的質量。2. 測出室溫Tr。3. 配制溫水,水溫高于室溫左右。4. 測出溫水的質量m2,其水位約為筒高度的三分之二。5. 當水溫高于室溫左右時測自然降溫曲線()段,

6、每1分鐘記錄一次溫度值。6. 盡快投冰,用攪拌器不斷輕輕攪拌,每記錄一次溫度值,直到溫度不再下降。7. 測自然升溫曲線(段), 每記錄一次溫度值。8. 測出冰塊的質量m1。9. 自己擬定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記錄測量數(shù)據(jù)。10. 用坐標紙作圖,用查小方格個數(shù)的方法確定面積,求出T1、T2,求出冰的熔解熱,并與標準值比較,求出相對誤差,并進行誤差分析。五、實驗數(shù)據(jù)與處理:保溫瓶、攪拌器、溫度計質量M1(g)加水后M2(g)水溶解后M3(g)水質量M2-M1(g)冰質量M3-M2(g)408.6597.2647.2188.650.0加入熱水后升溫過程時間012345溫度32.132.432.332.232

7、.132在5分鐘時刻加入冰塊,并在5分30秒第一次記錄數(shù)據(jù)時間(s)03045607590105溫度(攝氏度)3228.322191514.213時間(s)120135150165180195210溫度(攝氏度)1211.811.611.411.211.211.2溫度大概穩(wěn)定后時間(s)240300360420480540溫度(攝氏度)11.211.411.611.81212由數(shù)據(jù)可以作圖:得T1=31.8攝氏度,T2=10.6攝氏度。由公式L=m2×C0T1-T2-m1T2C0m1得:L=2.90×105JKg相對誤差:3.34×105-2.90×1053.34×105=13.2%六、誤差分析:1.試驗中,取得的水過滿,導致有些熱量從保溫瓶蓋散失,導致測得的熔解熱偏小。2.在試驗中,由于加入冰塊時,不能及時測得數(shù)據(jù),而溫度下降是很快的,導致數(shù)據(jù)測量不及時。3.由于加入冰塊時,溫度下降過快,導致讀數(shù)誤差極大,往往沒看清讀數(shù),示數(shù)就已經變化巨大,導致誤差的出現(xiàn)。4.在作散熱修正時,由于手工估計面積,導致T1、T2的誤差也會特別大。七、個人實驗經過:1.我在小組中負責計時和讀示數(shù)工作。2.第一次實驗由于加入冰后溫度下降過快,導致計數(shù)讀數(shù)和記時配合失誤,導致加入冰后的計數(shù)出現(xiàn)重大失誤,實驗失敗。3.第二次試驗改進,加入稍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