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qū)2016-2017學年高一歷史下學期第一次雙周考試題一 選擇題:(本大題25小題,每題2分,共50分)1.國語晉語載:“宗廟之牲為畎畝之勤”這反映了:A牛耕的出現(xiàn) B井田制的瓦解 C鐵農具的使用 D周王室的衰微2生產工具的演變對中國古代農耕文明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觀察下列幾種生產工具的演變歷程,你認為可以適用研究的主題是:A播種方式的變革 B土地私有制的確立C農業(yè)耕作方式的變革 D鐵犁牛耕發(fā)展的全過程3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在戰(zhàn)國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興隆縣一次出土鐵范87件,大多為農具范。河南新鄭韓國鑄鐵作坊遺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農具范占60%以上,出土鐵農具200多件,占全部鐵
2、器的63.5%。這些考古資料說明:A鐵器已開始用于農業(yè)生產 B鐵犁牛耕成為古代主要農耕方式C鐵農具的使用己很普遍 D鐵農具制作技術臻于成熟4某古籍記載:“揚郡以風帆數(shù)扇,俟風轉車,風息則止,此車為救潦,欲去澤水,以便栽種?!贝宿r具出現(xiàn)于:A曹魏 B唐代 C宋代 D明清5觀察下圖,圖中的犁耕方式開始于:A春秋戰(zhàn)國 B西漢末年 C三國兩晉 D隋唐時期6墨子說:“盡也農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強乎耕稼樹藝,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為強必富,不強必貧;強必飽,不強必饑,故不敢怠倦?!鄙鲜鲆姆从吵鲈趹?zhàn)國時期:A土地兼并嚴重,農民生活悲慘困苦
3、60; B奴隸地位低下,階級矛盾日益激化C鐵器牛耕推廣,奴隸主役使奴隸去開荒D生產方式改變,農民生產積極性提高7唐代詩人張籍在賈客樂描述了商人“年年逐利西復東,姓名不在縣籍中。農夫稅多長辛苦,棄業(yè)寧為販寶翁。”其反映的本質問題是:A商人為追逐利潤往來奔波 B農民賦稅沉重,被迫棄農經商C商人好逸惡勞,棄農經商 D商人賦稅沉重,被迫棄商經農8沈括夢溪筆談載:“世間鍛鐵所謂鋼鐵者,用柔鐵屈盤之,乃以生鐵陷其間,泥封煉之,鍛令相入,謂之團鋼。”這項技術最早出現(xiàn)于:A春秋時期 B西漢 C南北朝 D北宋9在灌鋼法的發(fā)明為世界冶煉技術做出劃時代貢獻的同時,制瓷業(yè)中的新品種在逐步走向成熟,為后期瓷器的發(fā)展提供
4、了更廣闊的平臺。這一品種是:A白瓷 B青瓷 C秘色瓷 D青花瓷10明清時期,“蘇(州)城花素緞機工業(yè),向分京蘇兩邦,各有成規(guī),不相攙越。(技藝) 均系世代相傳,是以各歸主顧,不得紊亂攙奪?!辈牧媳砻鳟敃r的蘇州:A紡織業(yè)由政府專營 B手工業(yè)者缺乏人身自由C技術壟斷成為行規(guī) D私營手工業(yè)分工明確11、某校研究性學習小組在學習過程中收集了下列材料,據(jù)此該小組得出結論最準確的是:南方北方朝代人口(戶)人口(戶)占全國戶口數(shù)比例占全國戶口數(shù)比例人口(戶)人口(戶)占全國戶口數(shù)比例占全國戶口數(shù)比例西漢24706851989985785802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宋代112247606
5、296624296371A中國古代南北經濟趨于平衡 B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完成C中國古代南方經濟逐步發(fā)展 D中國古代北方經濟發(fā)展緩慢12宋代的溫州地區(qū)“地不宜桑而織紉工,不宜漆而器用備”,溫州成為當時著名的紡織品和漆器生產中心。下列對材料理解不正確的是:A溫州成為手工業(yè)專業(yè)化生產中心之一B手工業(yè)的發(fā)展突破了原料產地的限制C商業(yè)的發(fā)展推動了溫州手工業(yè)的區(qū)域分工D手工業(yè)的發(fā)展和布局受自然資源的分布的影響較大13被稱為“茶神”的唐朝人陸羽在他寫的茶經中說:“若邢瓷類銀,越瓷類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類雪,則越瓷類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綠,邢不如越,三也”。據(jù)此,下列判斷正
6、確的是唐朝時,瓷器已經形成青、白兩大系列。陸羽推崇越州青瓷。瓷制茶具成為茶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唐朝時期白瓷質量不如青瓷。A B C D 14“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時期值得注意的是,發(fā)生了一場名副其實的商業(yè)革命,對整個歐亞大陸有重大意義?!逼渲械摹吧虡I(yè)革命”表現(xiàn)在:A坊市制度被最終打破 B出現(xiàn)了最早的銀行雛形C出現(xiàn)了市舶使 D出現(xiàn)了專職管理市場的官員15“三司之職,國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總國計,應四方貢賦之入,朝廷不預,一歸三司,通管鹽鐵、度支、戶部?!边@段引文描述的財政官制應屬于:A漢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16清朝地方縣志記載:“市有定居,墟惟趁趕。南曰墟,北曰集”;“貨物輻輳,處古謂之
7、務,今謂之集,又謂之墟”;“日中為市,神農氏之教也。南人曰趁墟,北人曰趕集”。據(jù)此可知明清時期:A農村集市的名稱帶有地域特色 B政府對草市的地點有嚴格管理C南北方呈現(xiàn)不同的專業(yè)化市場 D長途貿易促成區(qū)域經濟的活躍17交子始發(fā)于宋真宗時,四川的地方官和商人“患蜀人鐵錢重,不便交易”,于是由十六家富戶以各自資產作為保證主持發(fā)行。后因富戶資本變化產生了糾紛,政府遂設益州交子務接管,“私造者禁之”,交子也從此成為四川等地的法定貨幣。這反映出當時:A宋代地方有相當獨立的貨幣發(fā)行權 B富戶大賈操縱商業(yè)流通與交換C政府官辦專營能徹底避免糾紛 D紙幣在商品流通領域作用越來越大18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原
8、記載:“金寶廬舍,轉瞬灰燼,惟有田者,巋然而獨無恙。故上自紳富,下至委巷工賈胥吏之儔,贏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該現(xiàn)象產生的影響不包括:A不利于手工業(yè)的擴大再生產 B推動租佃關系的進一步發(fā)展C有利于傳統(tǒng)經濟政策的松動 D阻礙中國社會的進步和轉型19“自大街及諸坊巷,大小鋪席,連門俱是,既無虛空之屋”;“大抵杭城是行都之處,萬物所聚,諸行百事,自和寧門杈子外至觀橋下,無一家不買賣者?!辈牧戏从车氖牵篈唐都長安商業(yè)繁盛的景象 B北宋都城東京的商品交流的情形C南宋都城杭州突破坊、市的限制 D杭州是宋代商品交易的重要場所20明中后期“奴富至數(shù)百萬,初縉紳皆丑之,而今則樂與為朋矣”;“縉紳家之女(婚
9、嫁)惟財是計,不問非類”。導致這種社會巨變主要原因是:A商品經濟的發(fā)展 B專制制度的衰落 C受西方文明的影響 D民主思想影響21下面的文字是出土的唐代初期文物“敦煌張文信租田契”的抄件片段。據(jù)此可知當時: 張文信于康海多邊【處】租取田五畝,直價【租價】一畝麥小一斛若到六月(租價)不了者,一罰入康(海多);若到種田之日,不得田佃者,一斛罰二斛入張文信。兩和立契書,畫指為記。契兩本,各執(zhí)一本。 田主 康海多 租田人 張文信 知見人 翟寅武、白六洛、趙胡單A土地租佃在全國普遍推廣 B農耕經濟開始向河西走廊擴展C均田制已經被迫徹底廢棄 D一些經濟活動蘊含著契約意識22清人在論南洋事宜書中寫道:“南洋末
10、禁之先,閩廣家給戶足,鮮有在家饑寒竊劫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貨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藝能之無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貧,貧者困,驅工商為游手,驅游手為盜賊耳!”材料意在說明海禁政策:A不利于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 B不利于農業(yè)手工業(yè)的發(fā)展C不利于工商業(yè)的發(fā)展 D不利于民生和社會穩(wěn)定23北朝推行均田制,規(guī)定年滿15歲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數(shù)量的耕地,按戶繳納賦稅,并要求男子達到15歲、女子達到13歲,必須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 A抵制土地兼并 B促進人口增長 C增加財稅收入 D穩(wěn)定個體小農24清乾隆時期,廣東、湖南、安徽等不少南方省份紛紛出現(xiàn)了“租田者不輸租”的現(xiàn)象,為此地主向佃戶收取地租抵押金
11、,租約期滿后視具體情況返還。這反映了:A佃農身份地位提高 B清初土地兼并嚴重C佃農風險意識增強
12、160; D江南小農經濟衰退25宋代,有田產的“主戶”只占民戶總數(shù)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處租種土地的“客戶”。導致這種狀況的重要因素是:A經濟嚴重衰退 B土地政策調整C坊市制度崩潰 D政府管理失控二 非選擇題(本大題4小題,26題12分;27題 15分;28題11分;29題12分)26(12分)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材料一:朝代糧食畝產
13、水平(市斤)人均糧食占有量(市斤)全國耕地面積(億市畝)糧食作物播種面積所占比重總面積北方南方春秋戰(zhàn)國91(全國)614.82.394%秦漢117(全國)1048.355.7294%魏晉南北朝122(北方粟、麥)215(南方稻谷)1167.73.851.9251.92590%隋唐124(北方粟、麥)328(南方稻谷)1450.926.423.213.2190% 卜風賢傳統(tǒng)農業(yè)時代的災荒風險和糧食安全材料二 植茶業(yè)在唐代相當發(fā)達,產茶地90%集中于今天浙江、福建、江西、江蘇、安徽、湖北、湖南、四川等省。據(jù)唐朝張途記載:“(祁門縣)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無遺土,千里之內,業(yè)于茶者七
14、八矣?!?據(jù)郭亮從茶產地的分布看唐代區(qū)域經濟的開發(fā)材料三 唐代飲茶之風遍及大江南北。陸羽的茶經提出飲茶“宜精行儉德之人”,標志著茶文化的正式形成。唐代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諧、中庸的思想,強調飲茶自修內省和超然物外、安祥、平和的審美境界追求。 據(jù)蕭鳳聲試論中國國民性與中國茶文化精神請回答:(1)依據(jù)材料一,概括春秋戰(zhàn)國到隋唐時期中國農業(yè)的發(fā)展趨勢。(4分)(2)結合材料一,分析材料二中茶業(yè)種植發(fā)展的原因。(4分)(3)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唐代茶文化形成的原因。(4分)27(15分)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 孟子對于農商一列平視,從無重農抑商之主張。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無重農
15、抑商之主張。有此主張并實行此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視農為“本富”,商為“末富”,所謂“崇本抑末”之思想,漸成為中國流行的經濟思想。 摘編自李劍農中國古代經濟史稿材料二 隨著西漢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商人勢力逐漸膨脹,嚴重影響中央財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漢武帝令“初算緡錢”,向工商業(yè)主、高利貸者征收資產稅,并處罰隱瞞資產或申報不實者。后又下令“告緡”,鼓勵民眾告發(fā)不如實申報的商人,結果“商賈中家以上大氏破”。 摘編自邱樹森、陳振江新編中國通史北宋商稅情況簡表年代年商稅額指數(shù)995998年400萬貫10010041008年450萬貫1131058年700萬846萬貫21210
16、77年879萬貫220來源:漆俠中國經濟通史宋代經濟卷材料三 (宋)太宗淳化二年詔曰:“關市之租,其來舊矣征算之條,當從寬簡。宜令諸路轉運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參酌裁減,以利細民”。又詔“除商旅貨幣外,其販夫販婦細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宋代的“州郡財計,除民租之外,全靠商稅”。 馬端臨文獻通考等(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對“農商”的態(tài)度。商鞅持此態(tài)度的主要原因什么?(4分)(2)指出材料二中漢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為實現(xiàn)這一目的,漢武帝還有哪些舉措?(6分)(3)從材料三中可以獲取哪些信息?(2分)依據(jù)上述材料,談談你對中國古代政府調整商業(yè)政策的認識。(3分)28(11分).閱讀下列材料,
17、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材料一 明清時期,江南地區(qū)出現(xiàn)了一些城市,如棉紡業(yè)發(fā)達的松江、陶瓷業(yè)發(fā)達的景德鎮(zhèn)、冶鐵業(yè)發(fā)達的佛山、長江的商品轉運碼頭漢口等地。絲織巨鎮(zhèn)盛澤鎮(zhèn),本是青草灘上一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間倍之,以綾綢為業(yè),始稱為市”。因“絲綢之利日擴”,到乾隆時,“居民百倍于昔,綾綢之聚亦且十倍蓋其繁阜喧盛,實為邑中諸鎮(zhèn)之第一?!?岳麓版高中新課程歷史必修材料二 明萬歷年間徽州人汪道昆的太函集中說:“吾鄉(xiāng)左(輕視)儒右(崇尚) 賈,喜厚利而薄名高,纖嗇之夫,挾一緡而起巨萬要之,良賈何負于閎儒!”材料三 明代徽州商人余丈義“少貧困,操奇贏,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華靡,布袍芒履,游名卿大賈間泊
18、如也。置義田以養(yǎng)族之不給者,義屋以居之無廬者,義塾以教族之知學者。又市隙地數(shù)十畝為義冢,以安鄉(xiāng)人之不克葬者,所費不啻萬緡,捐四千金建石橋以圍水口,以利行人,年逾八十而行義不衰?!鼻宕倘撕鷺s命“賈五十余年,臨財不茍取,遏善舉輒捐貨為之,名重吳城。晚罷歸,人以重價賃其肆名,榮命不可,謂:彼果誠實,何藉吾名?欲藉吾名,彼先不誠,終必累吾名也”。請回答:(1)依據(jù)材料一,指出明清時期城市發(fā)展的主要原因(4分)。(2)依據(jù)材料二,指出明清時期人們在思想觀念上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4分)?(3)根據(jù)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清商人的優(yōu)良品質(3分)。29(12分)閱讀清代全史中的幾段材料: 明朝中期后棉花的種植遍及
19、南北各地。水稻面積和產量大增。 據(jù)天工開物·乃服載:當時有軋車、彈弓、翻車(繞線車)、調絲車、經具、腰機、提花機等紡織工具和機械。(明)神宗時,呂坤在奏疏中說:“洮蘭之間小民,織造販貨以糊口,棄業(yè)桑農而捻線者數(shù)百萬人,提花染色,日夜無休。” 嘉定這一紡織手工業(yè)城市,“縣不產米,仰食四方,夏麥方熟,秋天自登,商人載米而來者舳艫相銜”,“北土廣樹藝,而昧于織,南土精織秀而寡于藝,故棉則方舟而鬻于南,布則方舟而鬻諸北。”棉花、蠶絲、棉布、絲綢都成為商品,這些商品的集散地成為繁華的市場。 杭州人張瀚的祖先,成化末年有織機一張,從事紡織,所織布精良,“每一下機,人爭鬻之”,因此獲利甚多。后來織機發(fā)展到二十余張,“家業(yè)大饒”,成為雇傭“機工”的“機戶”了。請回答:(1)材料反映了當時哪些經濟現(xiàn)象?(8分)(2)說明上述經濟現(xiàn)象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4分)20162017學年下學期2016級第一次雙周練·歷史答案一 選擇題:題號12345678910111213選項ACCDBDBCACBDC題號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選項ACADCDADDCAB二 非選擇題:26題答案:12分(1)趨勢:糧食單產提高;人均糧食占有量增加;耕地面積增加;南方經濟逐漸得到發(fā)展;糧食作物的種植面積減少;(每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浙江廣廈建設職業(yè)技術大學《中國城市建設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鄂爾多斯應用技術學院《管理會計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炎黃職業(yè)技術學院《計算機繪圖及BM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煙臺職業(yè)學院《足球理論與實踐Ⅲ》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吉林省建筑安全員《B證》考試題庫
- 浙江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BIM技術原理及其應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貴州師范學院《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B》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安徽省建筑安全員知識題庫附答案
- 四川三河職業(yè)學院《建筑與環(huán)境設計方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邢臺應用技術職業(yè)學院《體育教學訓練理論與方法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痛風護理疑難病例討論
- 韓國語入門教學資料
- 《大學生職業(yè)能力訓練》
- 人民警察忠誠品質
- 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后的健康生活促進
- 《英國飲食文化》課件
- 《SolidWorks建模實例教程》第4章 綜合應用實例
- JCT2110-2012 室內空氣離子濃度測試方法
- 視頻號運營規(guī)則
- 文印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初三語文總復習全程計劃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