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填空題1.美學作為獨立的學科產生于_18世紀中葉_,_德_國的_鮑姆嘉通_被稱為“美學之父”,他在_1735_年發(fā)表的關于詩的哲學沉思錄中首次使用了“美學”這一概念,1750年,他出版了美學第一卷。2_德_國著名哲學家、美學家黑格爾認為美學的研究對象是_藝術美_,_德_國的著名文學家、文藝理論家_康德_在批判黑格爾派美學的同時,非常強調美學對現(xiàn)實美、生活美的研究。3.美學是研究美_、_美感_、_審美活動_和_美_的一門科學。第二章 審美活動的發(fā)生1.在審美發(fā)生和美的起源理論中,先后出現(xiàn)過_摹仿說、_生物本能說、_游戲說等傳統(tǒng)學說,巫術與圖騰崇拜說_20世紀以來在西方的研究當中占主導地位。
2、2一百多年來,人類學、考古學、美學、藝術學的研究為我們勾勒出一幅人類史前藝術與審美活動的圖景,其中主要包括_原始器物與裝飾品、_原始造型藝術、原始歌舞_、_原始神話等幾大類型。第3章 現(xiàn)實美1.自然美是_社會_性與_自然 性的統(tǒng)一。 2.自然美的現(xiàn)象分為兩大類,一類是_未經勞動改造_的自然事物,另一類是_經過勞動改造_的自然事物。 3.在_人類產生_以前,沒有自然美存在;自然美的領域是隨著_人類生活 _的發(fā)展而逐漸擴大的。 4.社會美包括 人的美 和 生活環(huán)境的美 兩個大的方面。人的美 是 社會美 的核心。 5.人的內在美主要包括 精神美 和 性格美 。6.自然美的主要特點是側重于形式,以自然
3、原有的感性形式直接喚起人們的美感。7.社會美經常表現(xiàn)為各種積極肯定的生活形象。8.人的外在美主要體現(xiàn)在形貌美、服飾美、風度美三個方面。第4章 藝術美1藝術美的構成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_藝術形象 對現(xiàn)實的再現(xiàn),其二是_藝術家 對現(xiàn)實的情感、評價和理想的表現(xiàn),是_主觀 與_客觀、 再現(xiàn) 與表現(xiàn) 的有機統(tǒng)一。 2根據 材料 的不同,繪畫藝術可分為中國畫、油畫、版畫、水彩畫、水粉畫等,根據 表現(xiàn)對象 的不同,繪畫藝術可分為肖像畫、風俗畫、風景畫、靜物畫、歷史畫等。根據作品形式的不同,繪畫藝術可分為 壁畫、年畫、連環(huán)畫、宣傳畫、漫畫等3.雕塑藝術的制作方法是雕刻 和 塑造。從雕塑藝術樣式來區(qū)分,雕塑可以
4、分為 頭像、胸像、半身像、全身像、群像等。從體裁區(qū)分,雕塑藝術可分為紀念性雕塑、城市園林雕塑、宗教雕塑、陳列性雕塑等。3建筑藝術根據功能的不同可以分為 民用建筑_、公共建筑、園林建筑、紀念性建筑等。4. 從世界范圍看,園林藝術主要有 歐洲園林、阿拉伯園林 、東方園林 三種類型。5. 根據表現(xiàn)手法區(qū)分,戲劇藝術可分為話劇、歌劇、舞劇、詩劇 和 戲曲 等。6. 人類早期的舞蹈往往是 歌、樂、舞 三者合一的。7音樂藝術是以 人聲 或 樂器聲音 為材料,通過有組織的樂音在時間上的流動來創(chuàng)造審美情境的表現(xiàn)性藝術。 8. 繪畫藝術是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線條、色彩和塊面等藝術語言,通過構圖、造型和調色等手段
5、,在二維空間里創(chuàng)造出靜態(tài)的視覺形象的藝術。9. 語言藝術的基本特征包括形象的間接性、題材和內容的廣闊性、審美情感的共鳴性。10. 社區(qū)環(huán)境美的主要內涵包括清潔衛(wèi)生、服務設施齊備、美觀且有地方特色。11. 電影藝術是將藝術與 科學 結合而成的一門綜合藝術,它以為 畫面 基本元素,并與音響和色彩共同構成電影基本語言和媒介,在銀幕上創(chuàng)造直觀感性的藝術形象和意境。蒙太奇 和 長鏡頭 是電影的主要藝術語言和表現(xiàn)方法。12. 攝影藝術的主要造型手段是畫面構圖、光線 和 影調。13. 根據沖突的性質不同,戲劇可以分為悲劇、喜劇 和 正劇14. 造型藝術主要包括繪畫藝術 、雕塑藝術 、攝影藝術 、書法藝術 。
6、15、藝術美的主要特征表現(xiàn)為形象性、主體性、審美性。16、音樂藝術的基本審美特征包括豐富的情感性、意義的象征性、形象的模糊性。(二)名詞解釋第一章 引論1美學思想:美學思想人類審美實踐和藝術實踐發(fā)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是對人類審美實踐和藝術實踐的哲學概括。人類早期的美學思想散見于古代大量的文論、畫論、書論、樂論及哲學、歷史等著作中。這些不具備系統(tǒng)的理論體系的美學思想往往凝聚、結晶為某些美學范疇和美學命題,是美學產生的基礎,但還不是作為獨立學科的美學。2美學:美學是研究美、美感、審美活動和美的創(chuàng)造活動規(guī)律的一門科學。關于美的問題包括美的普遍本質,美的根源、特征、形態(tài)及美的主客觀統(tǒng)一性等;美感問
7、題包括美感的性質、特征及影響美感產生與發(fā)展的客觀因素與心理因素等;審美活動規(guī)律包括審美經驗與審美意識的形成、美育的有效實施等,美的創(chuàng)造活動規(guī)律包括提高審美主體的對美的感受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包括人們如何按照美的規(guī)律進行各種藝術創(chuàng)作,在生活中創(chuàng)造美等。第二章 審美活動的發(fā)生3.摹仿說: “摹仿說”的代表人物是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思想家德謨克利特和亞里士多德。這種觀點認為所有的藝術都起源于對自然界和社會現(xiàn)象的摹仿?!澳》抡f”在歐洲雄霸了兩千年,因為它作為人類早期對審美發(fā)生問題的一種樸素解釋,堅持了美與藝術來源于客觀現(xiàn)實,具有一定的合理之處。但是,這種說法只觸及了事物的表面,而沒有揭示事物的本質,未能說明
8、藝術產生的根本原因。4.生物本能說: “生物本能說”的代表人物是達爾文和佛洛伊德等人。這種觀點認為,人類審美源于吸引異性與人的本能,一切審美與藝術創(chuàng)造都源于人最重要的生物本能,即性本能。5.游戲說: “游戲說”是由18世紀德國哲學家席勒和19世紀英國哲學家斯賓塞提出的,因此又稱為“席勒斯賓塞理論”。這種觀點認為,審美活動起源于人類所具有的游戲本能,它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人類具有過剩的精力,另一方面是人將這種過剩的精力運用到沒有實際效用、沒有功利目的的活動中,體現(xiàn)為一種自由的“游戲”。這種觀點肯定了人們只有在滿足了基本物質生活需要的條件下,才可能有藝術活動和審美活動,并將藝術和“游戲”聯(lián)
9、系在一起,在某種程度上揭示了藝術主要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具有超功利性等特性。但是,這種觀點把游戲看作人和動物共有的本能,是錯誤的,它脫離人類的社會實踐來解釋審美發(fā)生的根源,所以未能揭開審美發(fā)生的真正奧秘。6.巫術與圖騰崇拜說: “巫術與圖騰崇拜說”的代表人物是英國著名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和美國著名美學家托馬斯?門羅。他們認為,包括神話、歌舞等在內的原始人類文化現(xiàn)象都是巫術儀式貨巫術習俗的組成部分,人類審美發(fā)生于原始社會的圖騰崇拜活動。這種學說是19世紀末、尤其是20世紀以來西方在審美發(fā)生與藝術起源問題上影響最大的一種理論。 7.勞動起源說: 勞動起源說
10、認為,審美與藝術發(fā)生于人類的生產勞動。自從19世紀末葉以來,在歐洲大陸的民族學家和藝術史學家中就廣為流傳審美發(fā)生于勞動的理論,這種觀點的主要代表人物和著作是俄國的普列漢諾夫和他的沒有地址的信。這種觀點在我國學術界與文藝理論界長期占據主導地位,至今仍有較大影響。第三章 現(xiàn)實美1. 現(xiàn)實美:是指現(xiàn)實世界中的各種事物的美,包括自然事物的美、社會事物的美等等。2. 自然美:是指各種自然事物呈現(xiàn)的美,它是社會性與自然性的統(tǒng)一。它的社會性指自然美的根源在于實踐,它的自然性指自然事物的某些屬性和特征(如色彩、線條、形狀聲音等)是形成自然美的必要條件。3. 社會美:是指社會事物、社會現(xiàn)象、社會生活的美,它經常
11、表現(xiàn)為各種積極肯定的生活形象。第四章 藝術美1. 造型藝術:是指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如顏料、紙張、泥石、木料等),通過塑造靜態(tài)的視覺形象來反映社會生活、表現(xiàn)藝術家思想情感的一種空間藝術,也是一種靜態(tài)的視覺藝術。造型藝術主要包括繪畫、雕塑、攝影、書法藝術等。2. 繪畫藝術: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線條、色彩和塊面等藝術語言,通過構圖、造型和調色等手段,在二度空間(平面)里創(chuàng)造出靜態(tài)的視覺形象的藝術。繪畫在造型藝術中處于基礎地位。3. 實用藝術:是指以實用為目的,同時又具有較強的審美性的藝術種類。主要包括建筑藝術、園林藝術、工藝美術等。4. 表情藝術:是指通過一定的物質媒介(音響、人體)來直接表現(xiàn)人的
12、情感,間接反應社會生活的這一類藝術的總稱。主要指音樂、舞蹈。5. 語言藝術(文學藝術):即文學,是以語言或其文字符號為表現(xiàn)媒介的一種藝術形式。語言藝術是最重要的藝術種類之一,對人們的社會生活具有重要影響。語言藝術是一個龐大的藝術門類,它歷史悠久,成就輝煌,具有自己的系統(tǒng)的、獨特的藝術規(guī)律和審美特征。詩歌、散文、小說、戲劇和影視文學是語言藝術的主要體裁。6. 綜合藝術:戲劇、戲曲、電影、電視等的總稱。吸取文學、繪畫、音樂舞蹈等各門藝術的長處,將時間藝術與空間藝術、視覺藝術與聽覺藝術、再現(xiàn)藝術與表現(xiàn)藝術、造型藝術與表演藝術的特點融合到一起,形成了獨特的審美特征,具有更加強烈的藝術感染力。7. 建筑
13、藝術:按美的規(guī)律,運用建筑藝術的獨特藝術語言,使建筑形象具有文化和審美價值,具有象征性和形式美,體現(xiàn)民族性和時代感。8. 音樂藝術:是以人聲或樂器聲音為材料,通過有組織的樂音在時間上的流動來創(chuàng)造審美情境的表現(xiàn)性藝術。 9. 電影藝術:是將藝術與科學結合而成的一門綜合藝術,它以畫面為基本元素,并與音響和色彩共同構成電影基本語言和媒介,在銀幕上創(chuàng)造直觀感性的藝術形象和意境。10. 電視藝術:電視是現(xiàn)代科學技術高度發(fā)展的產物,也是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fā)明之一。作為大眾傳播媒介,電視具有新聞信息功能、文藝娛樂功能、社交功能和服務功能,其審美特征有技術性、介入性、迅速性。11. 雕塑藝術:是立體(三度空
14、間)的空間藝術和視覺藝術,它是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制作出來的具有實體形象的藝術品,主要是雕刻和塑造兩大類。 12. 攝影藝術:是指采用攝影手段塑造可視畫面、反映現(xiàn)實生活、表現(xiàn)主題審美情感的藝術。攝影藝術特別注重紀實性,攝影藝術的主要造型手段是畫面構圖、光線和影調。13. 書法藝術: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特有的一種傳統(tǒng)藝術形式,它主要通過漢字的用筆用墨、點畫結構、行次章法等造型美,來表現(xiàn)人的氣質、品格和情操,從而達到美學的境界。 14. 園林藝術:是指人類根據一定的審美觀念和審美文化所創(chuàng)造的既具有實用功能又可供人休閑或觀賞的自然景觀,它利用一定的技術和藝術手段,憑借山水、花草、林木、建筑等組合而成。園林
15、在廣義上是建筑藝術的一種類型。15. 工藝美術:是指在造型和外觀上具有審美價值,與人類的生活用品或生活環(huán)境相關的一類工藝美術品的總稱 16. 舞蹈藝術:是以規(guī)范化的人體動作及組織形式為主要表現(xiàn)手段,運用節(jié)奏、表情、構圖、造型等要素來創(chuàng)造形象和表現(xiàn)情節(jié)與情感的藝術樣式。 17. 戲劇藝術:是指以舞臺的演出形式而存在,以演員的動作和對話為主要表現(xiàn)手段,為觀眾當場表演故事的藝術樣式。從廣義上講,戲劇包括話劇、歌劇、舞劇、音樂劇乃至中國戲曲等,從狹義上講,戲劇主要指話劇。18. 藝術美:藝術美構成包括兩個方面,其一是藝術形象對現(xiàn)實的再現(xiàn),其二是藝術家對現(xiàn)實的情感、評價和理想的表現(xiàn),是主觀 與客觀、 再
16、現(xiàn) 與表現(xiàn) 的有機統(tǒng)一。(三)判斷題第一章 引論1.人類史前藝術與原始審美活動主要包括原始歌舞和原始神話兩種類型。不對。人類史前藝術與原始審美活動類型除了原始歌舞、原始神話之外,還有原始器物與裝飾品、原始造型藝術等類型。2. 鮑姆嘉通被稱為“美學之父”。對。鮑姆嘉通在1735年發(fā)表的關于詩的哲學沉思錄中,首次提出了“美學”這一概念;1750年出版了美學第一卷,闡述了美學的研究對象和任務;同年,在他任教的大學開設了美學課程,因此被稱為“美學之父”。3.“巫術說”是一種科學的審美發(fā)生學說。不對。巫術說認為,神話、歌舞等在內的原始人類文化現(xiàn)象都是巫術儀式或巫術習俗的組成部分,因而原始藝術最早是作為一
17、種巫術手段,為保證原始人狩獵成功而舉行的巫術儀式。我們認為,審美與藝術起源于巫術的理論不十分正確,因為原始藝術雖然具有很強的巫術動機或目的,但歸根結底還是離不開人類的實踐活動,尤其是物質生產活動。在原始社會生產力低下和人類早期認識水平低下的情況下,人們無法把握自身,更無法支配自然界,于是原始人便寄托于巫術,使得巫術與原始社會的日常生活與生產勞動都有了密切的聯(lián)系。第二章 審美活動的發(fā)生.審美的主體是主觀的,審美的客體是客觀的。不對。審美活動主體的人與作為審美對象的客體之間的關系不是天然存在的,是勞動實踐使得人和自然界區(qū)分開來,從而有了主體和客體之分。作為審美客體的審美對象,不是自然存在的客觀事物
18、,而是在人類漫長的實踐活動過程中,由與人為敵或與人無關的自然轉變的“人化的自然”。因此,審美客體既有自然性,又有社會性。另一方面,審美主體也是審美實踐的產物,審美主體的五官感覺一方面是客觀的,但同時又在審美社會實踐中產生主觀審美感受。.審美發(fā)生的傳統(tǒng)學說是舊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哲學思想的產物,都是錯誤的。對。在哲學上,唯心主義觀點否認客觀現(xiàn)實的存在,認為精神是世界的本源,精神決定物質。表現(xiàn)在美學上就是從本質上否認美的客觀性,認為美只是一種精神的東西。因此,盡管黑格爾的美學思想中有許多合理因素為馬克思主義美學所吸引,但從根本上說,柏拉圖、黑格爾對美學本質的認識是存在謬誤的,它們否認客觀現(xiàn)實的存在及
19、其對精神世界的決定作用,沒有認識到現(xiàn)實的感性活動本身就是實踐,社會生活的本質也是實踐.第三章 現(xiàn)實美1我國著名的績溪木雕別具特色。那里的村民個個都是“藝術家”,每家每戶的門框、門面、窗戶都是用木質材料精心雕刻制作的,而在這里雕刻的圖案都是南瓜、茄子、玉米、谷子等瓜果蔬菜和農作物。請結合所學理論,分析說明當地人為什么把這些自然事物作為美的對象? 這一現(xiàn)象說明了自然與社會生活的客觀聯(lián)系決定了那些自然事物能夠引起人們的興味和喜愛,被人們賦予了自然美的特征。那些瓜果蔬菜和農作物雖然也是自然事物,但茁壯的的秧苗、成熟的果實是農民付出勞動的結果,而且它們對農民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因而農民們看到這些自然事物
20、感到親切、喜歡,并把它們做為美的事物進行藝術表現(xiàn)。 同時,自然美并不決定于自然事物本身,而是決定于自然事物的某種自然特征與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當人們把瓜果蔬菜同豐收的喜悅相聯(lián)系時,就會把它們做為美的事物來欣賞;而同時,人們也可能會把它們當做惡和丑的事物來看待。2老虎、青蛙等自然事物,有時被人們作為自然美的對象來欣賞,有時又被人當作惡或丑的事物來看待,這是為什么?這一現(xiàn)象說明了自然美并不決定于自然事物本身,而是決定于自然事物的某種自然特征與社會生活的聯(lián)系。當人們把老虎的勇猛和人的勇猛威猛品質相聯(lián)系、把青蛙捉害蟲與人的行為品質相聯(lián)系或把青蛙游水與小孩游蛙泳相聯(lián)系時,人們就會把它們作為美的事物
21、來欣賞;當人們把老虎吃人的兇殘與壞人的兇惡相聯(lián)系,把青蛙身上冰涼的粘液與人的尸體上的冰冷粘液相聯(lián)系,就會把它們做為惡和丑的事物來看待。3.“人類出現(xiàn)以前自然美已經存在”,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不對,因為自然美是人對自然事物的認識、評價,自然美的產生是和人類社會實踐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的。人類產生以期自然的物質屬性雖然存在,但自然是自在之物,不能自覺為美。只有在人類開始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并在改造自然的實踐中改造了人類自己時,自然美才產生的。4. 自然美偏重于形式。()對,這句話就是強調客觀現(xiàn)實是藝術創(chuàng)造的基礎,自然美豐富生動,是藝術家創(chuàng)造的源泉;強調在藝術創(chuàng)造中,要以大自然為師,勤于觀
22、察客觀對象。另一方面也指出了藝術要靠藝術家用“心”去創(chuàng)造,而不是摹寫自然,基本正確地反映了藝術創(chuàng)造中主觀與客觀的關系。第三章 藝術美1. “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保ǎΓ驗檫@句話就是強調客觀現(xiàn)實是藝術創(chuàng)造的基礎,自然美豐富生動,是藝術家創(chuàng)造的源泉,強調在藝術創(chuàng)造中,要以大自然為師,勤于觀察客觀對象。另一方面也指出了藝術要靠藝術家用“心”去創(chuàng)造,而不是摹寫自然,基本正確地反映了藝術創(chuàng)造中主觀與客觀的關系。2. 清明上河圖是以宋代都城汴梁市民生活為主題的長卷繪畫作品,描繪了清明時節(jié),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兩岸繁華的景象和自然風光,是歷代風俗畫創(chuàng)作的典范。唐代畫家閻立本的步輦圖描繪唐太宗乘步輦接見來
23、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祿東贊的情景,也是一件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的作品。雖然這兩件作品所表現(xiàn)的對象大為不同,但是因為藝術家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使作品的藝術美超越了現(xiàn)實美,因而都是藝術珍品。()對,因為現(xiàn)實美是藝術美產生的基礎,但藝術家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是產生藝術美的關鍵。這兩幅畫都因為凝結了藝術家的思想感情和審美理想,是藝術家對現(xiàn)實美的集中提煉、加工,從而創(chuàng)造了高于現(xiàn)實美的藝術美。3“每個人都是典型,但同時又是一定的單個人?!保ǎ┐穑簩Α6鞲袼惯@段話揭示了藝術典型的一條普遍規(guī)律,即藝術典型都應該是共性與個性的有機統(tǒng)一。所謂,“每個人都是典型”,是指藝術中的典型形象要有高度的概括性,能夠揭示社會生活的一
24、定本質,即具有典型的共性,所謂“同時又是一定的單個人”,是指藝術典型應當有子的特殊性,即鮮明、具體的個性特征。4“畫了一幅很美的畫”與“很美地畫了一幅畫”。 (×)答:錯,因為現(xiàn)實美是藝術美產生的基礎,但藝術家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是產生藝術美的關鍵。創(chuàng)作作品凝結了藝術家的思想感情和審美理想,是藝術家對現(xiàn)實美的集中提煉、加工,從而創(chuàng)造了高于現(xiàn)實美的藝術美。5. 語言藝術的審美特征之一是形象的間接性。()答:對。因為語言藝術是運用語言來塑造藝術形象、傳達審美情感的,而語言具有抽象性,欣賞者必須在理解語義的基礎上進行想象,才能形成藝術形象。6.建筑藝術主要以空間組合、形體、節(jié)奏、色彩、裝飾等為藝術
25、語言。()答:對??臻g組合是建筑的基本形式要素,形體是建筑物的總體輪廓,節(jié)奏是指建筑物的墻、柱、門、窗等有規(guī)律的排列和變化,色彩和裝飾是突出建筑物藝術形象特性的輔助手段。7. 攝影藝術應如實再現(xiàn)被攝對象,而不應該表現(xiàn)藝術家的思想情感。(×)答:錯。攝影藝術在反映現(xiàn)實的同時,也要表現(xiàn)藝術家的審美情感。任何藝術品之所以產生美感,都是因為凝聚著藝術家的思想情感。8自然美是一種純粹的形式美。(×)答:不對,自然美雖然側重于形式美,自然事物的外在形式特征是構成自然美的必要條件,但是,自然美的根源在于人的社會實踐,在于自然與社會生活的客觀聯(lián)系。(四)簡答題第一章 引論1美學的研究對象和
26、研究內容有哪些?(1)美學是研究美、美感、審美活動和美的創(chuàng)作活動規(guī)律的一門科學。美學的研究對象主要是審美活動中的客體、主體及主客體之間的辯證關系.(2)關于美的問題包括美的普遍本質,美的根源、特征、形態(tài)及美的主客觀統(tǒng)一性等.(3)美感問題包括美感的性質、特征及影響美感產生與發(fā)展的客觀因素與心理因素等.(4)審美活動規(guī)律包括審美經驗與審美意識的形成、美育的有效實施等.(5)美的創(chuàng)造活動規(guī)律包括提高審美主體的對美的感受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包括人們如何按照美的規(guī)律進行各種藝術創(chuàng)作,在生活中創(chuàng)造美等。2.學習美學應注意哪些問題?學習美學時要自覺聯(lián)系自身的審美體驗和審美實踐理解美學理論。要掌握正確的哲學思考
27、方法,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哲學。要結合人類歷史,尤其是審美實踐的歷史、審美創(chuàng)造的歷史、美學自身的發(fā)展史。要邊學習邊思考,善于提出問題和研究問題。第二章 審美活動的發(fā)生3.為什么審美發(fā)生是“多元決定”的?審美發(fā)生時一個古老神秘的復雜問題,感知信號的渠道是多元的,接受評價的角度是多元的,社會參與的結構也是多元的,一般只要涉及對審美發(fā)生影響的方面都不是單一角度的,這就需要從多個角度和側面來進行探索。至于各門原始藝術形式的出現(xiàn),更是難以歸結為某種單一的原因。因此,在審美發(fā)生與美的起源這樣由多種因素構成的復雜問題上,簡單的線性思維方式恐怕無法揭示它的真正奧秘,必須采用辯證的多元思維方式才能為我們提供正確的研
28、究途徑。4.探討審美發(fā)生和審美發(fā)生的主要途徑有哪些?考古學方法。即從史前考古學角度對史前藝術遺跡進行分析研究,這種方法被認為最有說服力的、最重要的、使用最為廣泛的途徑。對現(xiàn)代殘存的原是部落考察法。即對現(xiàn)在殘存的原始部族的藝術進行研究。對兒童藝術心理學的探究。即通過對兒童藝術心理的研究,推測人類審美發(fā)生和的起源。第三章 現(xiàn)實美1. 自然事物是通過與人的生活的哪些方面發(fā)生聯(lián)系而成為審美對象的?答:作為人的生活環(huán)境出現(xiàn),或者是為人們提供生活資料的來源。它們是人類生活、勞動所不可缺少的東西。與社會生活發(fā)生以形式美為中介的間接聯(lián)系。由于人們在審美活動中直接感受的是美的形式,于是,人們看到那些與美的事物具
29、有相同或相似形式的事物時,也會產生美感。自然事物的某些特征(包括經過勞動改造的和未經勞動改造的自然美)與人的某些性格品質相似。人常常賦予客觀對象以人的某些特性,從而使自然事物具有了美感。 2. 欣賞自然美對美育有什么作用?答:自然美的審美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四個方面。第一,欣賞祖國大自然的美,可以激發(fā)人們熱愛祖國的情感。第二,對自然美的欣賞,能夠喚起人們對生活的熱愛之情。第三,自然美能夠陶冶人的性情,培養(yǎng)人的高尚情操第四,對自然美的欣賞,還能夠開闊人的視野,增長人的知識。3、自然美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答:自然美的主要特征,在于它是人的本質力量在自然事物中的感性顯現(xiàn),是自然性與社會性的統(tǒng)一。具體的說,
30、主要有以下幾個特征:構成自然美的先決條件是自然事物本身的質料、色彩、形狀等自然特征。沒有這些自然屬性,也就沒有自然美。自然美偏重于形式。美的事物總是體現(xiàn)為內容與形式兩方面的統(tǒng)一,但不同的美側重的方面有不同。自然美主要表現(xiàn)在形式方面。自然美的內容往往是朦朧的,不確定的,而自然美的形式確實具體的、直接引發(fā)美感的,因此形式在自然美中占據突出和顯要的地位。自然美具有聯(lián)想性。自然物之所以給人美感,往往與人們由此產生的聯(lián)想有關,而且聯(lián)想越豐富,越奇妙,這種美感就越濃烈。自然美具有變易性。自然美的變易性是指自然美具有變化不居的特點。許多自然美的形態(tài)不是固定不變的,人們對自然物的觀賞角度也是可以變化的,這就產
31、生了自然美的變易性。4、社會美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答:社會美的實質是人的本質力量在人的各種社會活動中的感性顯現(xiàn)。社會美是人的本質力量的最直接的體現(xiàn),是美的最主要、最核心的部分。與自然美相比,社會美主要有以下特征:社會美的本質特征在于它是人的本質力量在社會事物中的直接體現(xiàn)。社會美和人類實踐有著明顯的直接聯(lián)系,是在人的實踐活動中直接產生的。社會美突出體現(xiàn)為美與善的統(tǒng)一,它與一定的社會功利性密切相關,社會美內容重于形式。社會美具有實在性、穩(wěn)定性。認識社會美,主要不是通過對某一社會事物的聯(lián)想去把握它的社會意義,而是去通過社會事物本身去感受其固有的社會意義。而且社會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社會意義是明確的、穩(wěn)定
32、的,不像自然美的事物一樣,具有朦朧不定的社會意義。社會美同一定的政治理想、道德觀念等相聯(lián)系,政治立場、倫理和道德觀念的不同,影響對社會事物的審美判斷。5、怎樣欣賞自然美?答:我們要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yǎng)和提高欣賞自然美的能力:第一,樹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觀,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熱愛大自然 。第二,從多方面豐富自己的想象力。6、自然美的審美意義有哪些? 答:欣賞祖國大自然的美,可以激發(fā)人們熱愛祖國的情感。對自然美的欣賞,能夠喚起人們對生活的熱愛之情。自然美能夠陶冶人的性情,培養(yǎng)人的高尚情操。對自然美的欣賞,還能夠開闊人的視野,增長人的知識。7、社會美的審美意義答:概括起來,社會美的審美意義主要表現(xiàn)在
33、以下幾個方面:第一, 社會美能夠培養(yǎng)人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培養(yǎng)人的尊嚴意識和高尚情操。第二, 社會美能夠賦予人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之美的眼睛。第三, 對社會美的欣賞使人更加熱愛生活。社會美能夠激勵人去積極地追求、創(chuàng)造美的生活,樹立樂觀的生活態(tài)度。8、自然美產生的根源答:(1)自然美的根源在于人類社會實踐。(2)是實踐把自然和人聯(lián)系在一起,使自然美得以產生。(3)自然美的范圍也隨著人類社會實踐不斷擴大。隨著社會實踐和社會生活的發(fā)展,人類與自然的聯(lián)系越來越擴大,一方面自然作為人的物質生活對象,范圍在不斷擴大,另一方面,自然作為精神生活的對象也不斷擴展。第四章 藝術美1. 藝術美與現(xiàn)實美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
34、答:從根本上講,任何藝術作品都是藝術家在客觀現(xiàn)實生活基礎上進行藝術創(chuàng)造的產物。正因為如此,藝術美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藝術美離不開現(xiàn)實生活;但另一方面,藝術美作為藝術家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產物,具有更加感人的藝術魅力,從這個意義上講,藝術美高于現(xiàn)實美。一方面我們強調藝術美離不開現(xiàn)實生活,社會生活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源泉和基礎。藝術形象雖然是藝術家創(chuàng)造的,但它也是現(xiàn)實美的創(chuàng)造性再現(xiàn)。這方面,中外歷代藝術家們有著許多深切的感受和體會。另一方面,我們更強調藝術美高于現(xiàn)實美。藝術美是源于現(xiàn)實美、高于現(xiàn)實美的美的典型形態(tài)。從一定意義上講,自然美、社會美等等現(xiàn)實美,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美,屬于社會存在范疇,是第一性的;藝術美則是藝術
35、家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產物,屬于社會意識范疇,是第二性的。2. 藝術美的主要特征。答:藝術美的主要特征便集中表現(xiàn)為形象性、主體性、審美性。1.形象性,是指任何藝術作品都必須具有生動、具體、具有一定觀賞價值的藝術形象。形象性是藝術美的基本特征。2.主體性,集中體現(xiàn)在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活動具有能動性和獨創(chuàng)性。藝術家面對大千世界浩瀚的生活素材,必須進行選擇、提煉、加工、改造,并且將自己強烈的思想、情感、愿望、理想等等主觀因素“物化”到自己的藝術作品之中。3.審美性,是指藝術美作為藝術家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產物,它比現(xiàn)實生活中的美更加集中、更加典型,能夠更加充分地滿足人的審美需求。3. 需要說明書法藝術的種類和特點答:書法
36、藝術的種類大致分為:篆書、隸書、楷書、行書和草書等五種書體。(1)篆書又有大篆、小篆之分。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第文,小篆又叫“秦篆”,小篆字形整齊,轉角處多呈弧形。 (2)隸書出篆書簡化演變而成,隸書橫筆首尾方中帶圓,轉角處多呈方折。(3)楷書最旱出現(xiàn)于魏晉時期,特點是字形方正,畫筆平直,風格古雅,整齊端莊。 (4)行書,在魏晉時期得以完善,其特點是字形流暢飛動,剛柔相濟,富有很強的表現(xiàn)力(5)草書始于漢代,最早由隸書演變而成的"章草",眉來發(fā)展為"今草",唐代出現(xiàn)"狂草"。4.簡述影視藝術的審美特征。第一,畫面運動性。電影和電視藝術
37、作品主要是由運動的畫面組成的。運動是電影畫面最獨特和最重要的特征。第二,時空自由性。電影和電視藝術都需要同時占有一定的時間與空間完成形象的展示,而且也要求表現(xiàn)空間與時間的自由性。電影與電視中運動的畫面隨時可以打破空間與時間的界限,只要內容需要,天南地北、晝夜古今可以瞬息之間相繼出現(xiàn)在畫面上。第三,心理真實性。影視藝術的特性還表現(xiàn)為使觀眾心理產生真實感,這種心理真實是逼真性與假定性的有機統(tǒng)一。電影的逼真性來源于電影畫面的照相本性。電影形象最具有直觀的真實,能夠再現(xiàn)事物的形狀、顏色和聲音,而且能夠再現(xiàn)人物與事物的活動。電影凝聚著電影藝術家的審美理想和思想感情,體現(xiàn)出藝術家鮮明的藝術風格和創(chuàng)作個性。
38、(五)論述題第一章 引論1.試論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的關系(舉例說明)1.審美發(fā)生其實也標志著審美主客體關系的確立。作為審美活動主體的人與作為審美對象的客體之間的關系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在漫長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形成的。勞動創(chuàng)造了人,勞動使得人和自然界區(qū)分開來,從而有了主體和客體之分。伴隨著人類生產勞動實踐的歷史進程,主體(社會的人)和客體(自然界)之間,才逐漸形成了包括實踐關系、認識關系、價值關系等等在內的各種現(xiàn)實關系,審美關系也是主客體價值關系中的一種。2作為審美主體的人類,在長期的社會實踐活動中逐步形成了審美意識;作為審美客體的審美對象,也不是自然存在的客觀事物,而是在人類漫長的實踐活動過程中
39、,由與人為敵或與人無關的自然轉變成的“人化的自然”。所謂“人的對象化”,則是指人在生產勞動實踐中,通過自由自覺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和享受,使人的本質力量在對象中體現(xiàn)出來。因此說,審美客體既有自然性,又有社會性。3審美主體和審美客體都是人類漫長實踐活動的產物,它們是同一歷史過程的兩個方面。一方面,實踐創(chuàng)造了人的對象世界,外部自然界被“人化”而成為審美客體;另一方面,實踐又創(chuàng)造了對象的主體,主體的五官感覺也相應地被“人化”而產生審美感受。與此同時,也是實踐使得主客體之間發(fā)生了關系,并進而形成了審美關系。這個漫長的歷史進程積淀在審美關系中,體現(xiàn)在客體便是審美價值的產生,體現(xiàn)在主體便是審美心理
40、結構和審美感受的形成。4審美價值是客觀存在的,但它又不僅是客體的自然屬性;審美價值不是主觀的產物,但它又并不是與主體無關。審美價值是自然性與社會性的統(tǒng)一,是實踐基礎上主客體的統(tǒng)一。因此,我們說,主體的審美感受和客觀世界的美,都是人類漫長實踐活動的產物。2.試述“審美距離說”審美理論的基本內容。1. 原籍瑞士、后在英國劍橋大學任教的布洛(1882-1943)在作為一種藝術要素和美學原理的“心理距離”(1912)中,首次提出了著名的審美“心里距離說”,在各國美學界產生了較大影響。2、布洛認為,在審美活動中,主客體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心理距離,即審美主體必須拋開實用目的與功利需要,把審美主體與審美對象
41、之間的關系,由實用的變?yōu)樾蕾p的,由功利的變?yōu)閷徝赖?,才能夠真正獲得審美感受。3布洛的“距離說”是從康德的審美無利害關系與黑格樂關于審美要保持自由欣賞態(tài)度發(fā)展而來,其核心是強調了審美活動須摒棄實用功利目的,用中國古典美學傳統(tǒng)來講,就是“虛靜”。布洛進一步指出,在審美活動中,這種“心理距離”必須適中,距離過遠或距離過近,都不能產生真正的美感。所謂距離太遠,是指一種實用功利的態(tài)度或科學認知的態(tài)度,根本就沒有進入審美心境,沒有建立審美的態(tài)度。所謂“距離太近”,是指審美活動與藝術欣賞固然需要共鳴和移情,但是,心理距離也不能太近甚至于消失,如果完全把劇中的故事當作生活的真實,甚至把劇中的人物當作生活中的自
42、我,那也同樣不可能得到美感。4、布洛的“距離說”指出了審美心理的一些重要夫律,所以在很長的時間內受到廣泛的重視,而且至今仍有較大影響。但是,布洛的“距離說”完全否定審美主客體是在人類溫長實踐活動中才最終形成的這一歷史進程,過分夸大了心理距離在美感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未免以偏概全,把復雜的問題過分簡單化了。尤其是布洛將美與美感混淆起來,把美單純歸結為主觀心理的產物,使他最終落入主觀唯心主義的泥潭之中。3. 試論審美發(fā)生的多元決定論(1)審美發(fā)生是一個古老神秘的復雜問題,需要從多個角度和側面來進行探索。簡單的線性思維方式無法揭示它的真正奧秘,必須采用辯證的多元思維方式才能為我們提供正確的研究途徑;
43、(2)人類的審美活動與藝術活動,經歷了一個由實用到審美、以巫術為中介、以勞動為前提的漫長歷史發(fā)展過程。其中也滲透著人類摹仿的動機、生物的本能、游戲的需要;(3)在原始社會中,原始生產勞動、原始宗教(巫術)、原始藝術(圖騰歌舞、原始巖畫)等等,幾乎很難區(qū)分開來,它們共同組成了原始社會人類的實踐活動,并且共同組成了原始文化,人類審美發(fā)生的根源最終歸結為人類漫長的社會實踐活動;(4)所以說,人類審美活動的起源雖然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但是審美發(fā)生歸根結底離不開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第三章 現(xiàn)實美1. 舉例說明自然美與人及社會實踐的關系(舉例說明自然美是一定社會實踐的產物。)答:從自然美產生和發(fā)展的總過程
44、來看,自然美領域的逐漸擴大是和社會生活發(fā)展的進程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的,是一定社會實踐或社會生活的產物。1.在人類社會出現(xiàn)以前,自然界都是自在之物,他們的物質屬性雖然早已存在,但這時的自然無所謂美丑,因為自然的美丑對人類才有意義。(1)沒有人類存在便沒有把自然作為觀照對象的主體存在。(2)一切自然現(xiàn)象本身“全是不自覺的,盲目的動力”。2.由于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在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和自然建立了廣闊的聯(lián)系,自然事物不僅越來越多地成為人們生活中有用的事物,而且越來越多地引起人們的興味和喜愛,逐漸成為美的對象。3.隨著社會生活的發(fā)展,人類與自然的聯(lián)系越來越擴大,自然對于人,一方面作為物質生活的對象,范圍在不斷擴
45、大,另一方面自然作為精神生活的對象也不斷擴展。2. 結合實例論述什么是人的美,人的美有什么特點答:人的美包括人的外在美和內在美兩個方面。人的外在美主要包括形貌美、服飾美、風度美,內在美主要包括人的精神美和性格美。(1)外在美。是通過直觀的外在形象體現(xiàn)的,能夠給人直觀的美感。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1形貌美形貌美是指人的身材相貌的美,屬于靜態(tài)美。形貌美是自然美與社會美的統(tǒng)一,它是自然界長期進化發(fā)展的結果,也是人類社會意識和觀念不斷發(fā)展的結果。大體上講,人體的形貌是否美,可以從面貌、肌膚、人體各部分的比例與配合、內在活力四個方面來衡量和判斷。2服飾美服飾美是指人通過著裝、發(fā)式、面部化妝修飾等產生的
46、美感效果。形貌是人的自然資質,服飾則是人的文化生成。服飾美主要體現(xiàn)為服飾造型與人的形體及性格的和諧統(tǒng)一,服飾造型與所處的環(huán)境的和諧統(tǒng)一、服飾本身的色彩諧調、服飾配色與環(huán)境色調諧調四個方面。3風度美風度美是指人的風采和氣度的美,主要通過人的言談、舉止來體現(xiàn)。風度是一個人的精神世界、文化修養(yǎng)、性格氣質的外在反映。言談舉止作為人的精神的表現(xiàn),是體現(xiàn)人物美的重要方面。(2)人的內在美。人的內在美是指人的內在品質、性格的美,是人的美的決定因素,主要包括人的精神美和性格美:1精神美精神美主要是指人的精神世界的美,包括人的崇高的理想、高尚的道德品質和情操、豐富的美好情感和智慧、淵博的學識和良好的修養(yǎng)等。2性
47、格美性格美主要是指人的性格特征的美。性格指對現(xiàn)實的穩(wěn)定態(tài)度及與之相適應的習慣行為方式。性格使人的精神具備了個性的感性特征。性格美的表現(xiàn)是熱情、開朗、活潑、誠懇、果斷、穩(wěn)重、剛強、機智、幽默等,與此相對的不良性格特征是為人冷漠、暴躁、怯懦、虛偽、軟弱等。(3)人物美是內在美與外在美的統(tǒng)一,內在美是人的美的決定因素,或者說,人的美側重于美的內容。內在美是人物美的核心。3.舉例論述人文環(huán)境美的主要內容1. 廣義的人文環(huán)境是指由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構成的社會人文環(huán)境。狹義的人文環(huán)境是特指一定社會群體的生活方式、生活風尚構成的社會氛圍。人文環(huán)境的沒是進步社會形態(tài)的表現(xiàn),是進步的政治、經濟、文化的
48、表現(xiàn),是先進的文明生活方式的體現(xiàn),是人類美好的社會人文理想的體現(xiàn)。2. 構成人文環(huán)境美的要素包括先進的生產力和進步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經濟制度和繁榮的文化事業(yè)等。3. 生活方式即人們在生活領域的活動方式。首先,生活方式的文明表現(xiàn)在人們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高度統(tǒng)一,以及精神生活內容的極大豐富。其次,美的生活方式還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法,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的活動方式。最后,美的生活方式是科學的,按照科學的規(guī)律生活。3.舉3舉例說明美育的特點 答:美育的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4個方面:第一,形象性。形象性是美育的顯著特點。美育是從觀賞美的形象開始,并且始終離不開美的形象,讓受教育者通過美的形象來領悟美的內蘊。無論是自然美、社會美,還是藝術美,它們首要的特征就是形象性。第二,娛樂性。娛樂性是美育的鮮明特點。早在古羅馬時期,賀拉斯就提出了“寓教于樂”的主張,強調通過藝術欣賞活動,不僅可以使人們滿足精神上的審美需要,身心得到積極的休息,而且還可以從中受到教育和啟迪。第三,自由性。自由性是美育的重要特點。一般來講,智育、德育等教育方式,都或多或少要采用灌輸的方式來進行。智育、德育基本上是在課堂上進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材料力學與智能材料性能應用拓展研究開發(fā)創(chuàng)新重點基礎知識點
- 安全生產火災應急預案評估報告(3篇)
- 叉車充電區(qū)火災應急預案(3篇)
- 信息處理技術員實務模擬試題及答案
- 信息處理技術員職業(yè)技能要求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軟件設計師考試變化動態(tài)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5年企業(yè)風險監(jiān)控體系試題及答案
- 深入探討軟件設計的倫理與法律問題試題及答案
- 企業(yè)社會責任與戰(zhàn)略考題及答案
- 學習使用敏捷工具管理項目進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財務會計師入職考試試題及答案
- 【語文】第23課《“蛟龍”探海》課件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大部分分校:地域文化形考任務一-國開(CQ)-國開期末復習資料
- 2024年江蘇省南通市中考地理試題(含答案)
- 跨文化商務交際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西安工業(yè)大學
- MOOC 財務報表分析-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上學期拓撲學考試試卷及答案
- 輸送帶生產所參考的國際標準
- PPP跟蹤審計方案
- “珠江專科醫(yī)療聯(lián)盟”推進學科發(fā)展的實踐與創(chuàng)新PPT課件
- XX公司粗苯泄漏著火事故演練方案定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