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思想比較(課堂PPT)_第1頁
儒道思想比較(課堂PPT)_第2頁
儒道思想比較(課堂PPT)_第3頁
儒道思想比較(課堂PPT)_第4頁
儒道思想比較(課堂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莊子行于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敢也。問其故,曰:“無所可用。”莊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睙o用大用無用大用東亞文化的基石東亞文化的基石儒家儒家文化文化道家道家文化文化大乘大乘佛教佛教老子、孔子思想體系解析老子、孔子思想體系解析易經(jīng)易經(jīng)大人的四條件大人的四條件大大人人與天地合其與天地合其德德具有仁愛萬物的心態(tài)具有仁愛萬物的心態(tài)與日月合其明與日月合其明具有照明萬物的智慧具有照明萬物的智慧與四時合其序與四時合其序具有立身與大道的行為具有立身與大道的行為與鬼神合其吉兇與鬼神合其吉兇具有合理處理事物的能力具有合理處理事物的能力天天地地人人伸伸屈屈頂天立地頂天立地能屈能伸能屈能伸

2、自強不息乾龍健自強不息乾龍健厚德載物坤馬順厚德載物坤馬順先天而天弗為,后天而奉天時先天而天弗為,后天而奉天時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大學大學平天下平天下格物格物致知致知誠意誠意正心正心修身修身齊家齊家治國治國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鄉(xiāng),其德乃長;修之于邦,其德乃豐;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54章章身身家家鄉(xiāng)鄉(xiāng)邦邦 天下天下 真馀長豐普老子、孔子的修身觀老子、孔子的修身觀儒道的對比儒道的對比儒家和道家文化的差異儒家和道家文化的差異核心思想核心思想建功立業(yè)建功立業(yè)樂生與樂生與順應順應君子的

3、標準君子的標準1、不辱君命;、不辱君命;2、宗族稱孝焉,鄉(xiāng)黨稱、宗族稱孝焉,鄉(xiāng)黨稱俤焉;俤焉;3、言必行,行必果。、言必行,行必果。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圣人無名儒家和道家文化的融合儒家和道家文化的融合孔子的感悟孔子的感悟吾十又五致于學吾十又五致于學三十而立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六十而耳順七十從欲所為,不逾矩七十從欲所為,不逾矩儒家儒家 道家道家100% 0%70% 30%40% 60%20% 80%10% 90%年輕的時候偏儒家,年長的時候偏道家。八小時以內(nèi)儒家,年輕的時候偏儒家,年長的時候偏道家。八小時以內(nèi)儒家,八小時以外道家。

4、八小時以外道家。老子的哲學思想觀老子的哲學思想觀道道自然無為自然無為順應客觀順應客觀規(guī)律規(guī)律自然和社會的規(guī)律自然和社會的規(guī)律老子哲學思想的核心老子哲學思想的核心先天而天弗為,后天而奉天時先天而天弗為,后天而奉天時反者道之動反者道之動柔能勝強柔能勝強靜能治動靜能治動處下謙退處下謙退滌除玄覽滌除玄覽核心思想:核心思想:老子的哲學思想觀老子的哲學思想觀道的內(nèi)涵(道的內(nèi)涵(1/31/3)道道“道道”是客觀存在的是客觀存在的字宙本源字宙本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

5、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強為之名,曰大。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25章章“道道”是自然萬物是自然萬物運行的規(guī)律運行的規(guī)律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77章章“道道”是古代社會是古代社會最高的道德標準最高的道德標準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77章章老子的哲學思想觀老子的哲學思想觀道的內(nèi)涵(道的內(nèi)涵(2/32/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

6、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1章章譯文譯文 道,如果可以完備表述,就不是自然的道;所道,如果可以完備表述,就不是自然的道;所謂名,如果可以完備表述,就不是自然的名。無名,乃謂名,如果可以完備表述,就不是自然的名。無名,乃道之混沌無形,天地未分之時;有名,乃道之化生萬物道之混沌無形,天地未分之時;有名,乃道之化生萬物之時。所以,要經(jīng)常從沒有形象的地方去認識道的奧妙;之時。所以,要經(jīng)常從沒有形象的地方去認識道的奧妙;經(jīng)常從有形象的地方去體察道的顯明。這兩者是道存在經(jīng)常從有形象的地方去體察道的顯明。這兩者是道存在的兩個階段,稱謂不同罷了。但都稱得上深遠奧妙,深的兩個階段,稱謂不同罷了。但都稱得上深遠奧妙,深遠啊,深遠

7、,她是探究一切奧妙的總門徑。遠啊,深遠,她是探究一切奧妙的總門徑。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類,上德若谷,大白若辱。老子的基本邏輯老子的基本邏輯正話反說正話反說 講究邏輯講究邏輯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41章章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38章章道道德德仁仁義義禮禮 老子的哲學思想觀老子的哲學思想觀修身觀修身觀處柔守弱處下不爭知足知止趨吉避害靜觀玄覽老子三寶矛盾觀矛盾觀修身觀修身觀泰泰否否謙謙剝剝乾乾坤坤老子的哲學思想觀老子的哲學思想觀矛盾觀矛盾觀矛盾觀萬物負陰而抱陽。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42章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64章章

8、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63章章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2章章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后相隨,恒也。老子的哲學思想觀老子的哲學思想觀相互轉換(相互轉換(1/21/2)矛盾的相互轉化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40章章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9章章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36章章反者道之動。 持而盈之,不若其以。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將欲翕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吉兇悔吝者,生乎動者也吉兇悔吝者,生乎動者也曲則全,在則直;洼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22章章老子

9、的哲學思想觀老子的哲學思想觀相互轉換(相互轉換(2/22/2)禍福、損益的轉化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58章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42章章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11章章禍禍福福損損益益老子的哲學思想觀老子的哲學思想觀處柔守弱處柔守弱處柔守弱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40章章靜能制動,弱能勝強。靜能制動,弱能勝強。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之柔弱莫過于水,而攻堅,強莫之能先。其無以易之。故弱勝強,柔勝剛。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78章章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于無間。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43章章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52章章守柔曰強。老子的哲學思想觀老子的哲學思想觀處下不爭處下不

10、爭處下不爭(一)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24章章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22章章果而勿驕,果而勿矜,果而勿伐。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30章章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倫語倫語 . 子罕第九子罕第九老子的哲學思想觀老子的哲學思想觀處下不爭處下不爭處下不爭(二)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谷,此非以賤為本耶?非乎?故數(shù)至輿,無輿,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39章章善用人者為之下。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68章章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為而不爭。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81章章萬物作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11、成功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2章章老子的哲學思想觀老子的哲學思想觀知足知止知足知止知足知止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44章章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46章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罪莫大于可欲,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老子的哲學思想觀老子的哲學思想觀趨吉避害趨吉避害趨吉避害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15章章易傳易傳系辭傳系辭傳居安思危,君子之道也。居安思危,君子之道也。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倫語倫語.學而第一學而第一吾日三省吾身。老子的哲學思想觀老子的哲學思想觀靜觀玄覽靜觀玄覽靜觀玄覽(一)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16章章致虛

12、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夫物云云,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能公,公能王,王能天,天能道,道能久,沒身不殆。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呼?愛民治國,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10章章老子的哲學思想觀老子的哲學思想觀靜觀玄覽靜觀玄覽靜觀玄覽(二)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81章章圣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古之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爭,善用仁者為下。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68章章老子的哲學思想觀老子的哲學思想觀

13、老子三寶老子三寶老子三寶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67章章我有三寶,持而寶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夫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戰(zhàn)則勝,以守則固。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59章章孔子的哲學思想觀孔子的哲學思想觀修身要點修身要點仁義禮信忠恕正己樊遲樊遲問仁。子曰:問仁。子曰:“愛人。愛人?!眴栔?。子曰:問知。子曰:“知知人。人?!?仁中取利真君子仁中取利真君子, ,義義內(nèi)求財大丈夫。內(nèi)求財大丈夫。子曰:道德仁義,非禮不成;紛爭辯訟,非禮不子曰:道德仁義,非禮不成;紛爭辯訟,非禮不決;長幼尊卑,父子、兄弟、親

14、朋,非禮不定。決;長幼尊卑,父子、兄弟、親朋,非禮不定。自古皆有死,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民無信不立。 曾子曰: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矣!”子曰: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笨鬃拥恼軐W思想觀孔子的哲學思想觀論道論道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鬃诱摰乐杏怪杏咕觿毡?,本立而道生。倫語倫語. 學而第一學而第一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倫語倫語. 述而第七述而第七孔子的哲學思想觀孔子的哲學思想觀修己安人修己

15、安人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痹唬骸叭缢苟押??”曰:“修己以安人?!痹唬骸叭缢苟押酰俊痹唬骸靶藜阂园舶傩?。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眰愓Z倫語. 憲問第十四憲問第十四修己修己正己正己治人治人安人安人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眰愓Z倫語. 子張第十九子張第十九儒墨道法的管理思想儒墨道法的管理思想儒墨道法的管理思想儒墨道法的管理思想義務分類義務分類管理者管理者的義務的義務作為義務作為義務不作為義務不作為義務(無為而無為無為而無為)按照天道的要求順勢而為(按照天道的要求順勢而為(無為而無為而無不為、無為而有為無不為、無為而有為)滿足規(guī)律成就的條件(

16、滿足規(guī)律成就的條件(有所作為有所作為)老子的思想是按照天道和客觀規(guī)律的要求辦事,要盡好管理者的老子的思想是按照天道和客觀規(guī)律的要求辦事,要盡好管理者的義務,可以通過有為和無為的方式來達到,而不是亂為。義務,可以通過有為和無為的方式來達到,而不是亂為。老子的老子的“無為無為”“無所作無所作為為” = = 自然無為自然無為老子的哲學思想觀老子的哲學思想觀自然無為(自然無為(1/31/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25章章道法自然治大國者,猶烹小鮮 。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64章章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25章章為而不恃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2章章為而不爭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81章章老子的哲學思

17、想觀老子的哲學思想觀自然無為(自然無為(2/32/3)儒道法三家無為的內(nèi)涵 其內(nèi)涵主要是講高層領導要抓大事,其內(nèi)涵主要是講高層領導要抓大事,而不要去抓小事。然而,抓大事并不一而不要去抓小事。然而,抓大事并不一定是按客觀規(guī)律去定是按客觀規(guī)律去“抓抓”。 以法而治,君治吏,吏治民,君無以法而治,君治吏,吏治民,君無為,臣有為。然而,為,臣有為。然而,“法法”不一定按客不一定按客觀規(guī)律去制訂,執(zhí)法也不一定按規(guī)律辦觀規(guī)律去制訂,執(zhí)法也不一定按規(guī)律辦事。事?!皺嗖挥?,素無為也。權不欲見,素無為也。” 自然無為,按照客觀規(guī)律辦事。自然無為,按照客觀規(guī)律辦事。老子的哲學思想觀老子的哲學思想觀自然無為(自然

18、無為(3/33/3)無為而無不為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48章章無為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有其事,不足以取天下。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37章章故圣人云:“我無為,人自化;我好靜,人自正;我無事,人自富;我無欲,人自樸?!钡赖陆?jīng)道德經(jīng)57章章人有不為也,而后可以有為。 孟子孟子.離婁下離婁下老子的哲學思想觀老子的哲學思想觀管理方法的分類管理方法的分類太上,下知有之道德經(jīng)道德經(jīng)17章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之豫之;其次,畏之侮之。信不足,有不信!悠兮其貴言。成功事遂,百姓謂我自然。管理方法的分類管理方法的分類無為而治無為而治德治德治法治法治陰謀狡詐陰謀狡詐 子曰:“無為

19、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眰愓Z倫語. 衛(wèi)靈公第十五衛(wèi)靈公第十五孔子的哲學思想觀孔子的哲學思想觀德治與法治德治與法治德治與法治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眰愓Z倫語. 為政第二為政第二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倫語倫語. 里仁第四里仁第四法治治亂德治勸善短期短期長期長期威懾力威懾力教化教化以以法法治治國國以以德德育育人人孔子的哲學思想觀孔子的哲學思想觀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中庸之道 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中庸兩難兩難兼顧兼顧合理合理(起點)(起點)(過程)(過程)(終點)(終點)凡事不一定凡事不一定一切看著辦一切看著辦多方面考慮多方面考慮盡可能包容盡可能包容此時的平衡點此時的平衡點將來再變動將來再變動孔子的哲學思想觀孔子的哲學思想觀為政五美四惡為政五美四惡為政五美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不教而殺謂之虐。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