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學信息技術新課程標準試題一、填空。(14分)1、新課程整體設置(九年一貫制 )的義務教育課程。2、新課程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 )為主。3、新課程從小學設置(綜合實踐活動)并作為必修課程。其內容包括:(信息技術教育)、( 研究性學習)、(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 )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 )。4、為保障和促進課程對不同地區(qū)、學校、學生的要求,實行(國家)、( 地方)和(學校 )三級課程管理。5、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應以(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核心內容。6、課程標準應體現(xiàn)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 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規(guī)定各門課程的性質、目標、內容框架,提出教學和評價
2、建議。7、了解信息技術的(應用環(huán)境)及信息的一些( 表現(xiàn)形式)。8、建立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 ),了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9、在使用信息技術時學會與( 他人合作),學會使用與(年齡特征相符 )的多媒體資源進行學習。10、能夠在他人的幫助下( 使用通訊遠距離獲取信息)、與他人溝通,開展(開展直接和獨立 )的學習,發(fā)展個人的(興趣和愛好)。11、知道(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系統(tǒng)及軟件,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和責任)意識。12、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內容目前要以計算機和網(wǎng)絡技術為主。教學內容分為(基礎型)和(拓展性 ),各地區(qū)可根據(jù)教學目標和
3、當?shù)氐膶嶋H情況在兩類模塊中選取適當?shù)慕虒W內容。13、義務教育階段信息技術教育內容分為(基礎性內容)和(拓展性內容)。14、課時安排:小學階段信息技術課程,不少于(68)學時,建議102學時;上機課時不少于總學時的(70%)。15、課程教學內容:小學階段分為模塊一(信息技術簡介)、模塊二(操作系統(tǒng)簡單介紹)、模塊三(用計算機畫畫)、模塊四(用計算機作文)、模塊五(網(wǎng)絡的簡單應用)、模塊六(用計算機制作多媒體作品)、模塊七(LOGO繪圖)。16、信息技術課中設計的任務主要以(典型作品設計)和(項目型作業(yè))或實踐活動為主。17、信息技術課程的總體目標是(提升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課程的三維培養(yǎng)目標是(知
4、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18、教學評價必須以(教學目標)為依據(jù),本著對發(fā)展(學生個性)和(創(chuàng)造精神)有利的原則進行。19、評價的方式要靈活多樣,要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主要采?。疾閷W生實際操作)或評價學生作品的方式。20、新課程整體設置(九年一貫制 )的義務教育課程。21、新課程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 )為主。22、新課程從小學設置(綜合實踐活動)并作為必修課程。其內容包括:(信息技術教育)、( 研究性學習)、(社區(qū)服務與社會實踐 )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 )。23、為保障和促進課程對不同地區(qū)、學校、學生的要求,實行(國家)、( 地方)和(學校 )三級課程管理。24、中小學教師
5、繼續(xù)教育應以(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為核心內容。25、課程標準應體現(xiàn)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 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規(guī)定各門課程的性質、目標、內容框架,提出教學和評價建議。26、了解信息技術的(應用環(huán)境)及信息的一些( 表現(xiàn)形式)。27建立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 ),了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28、在使用信息技術時學會與( 他人合作),學會使用與(年齡特征相符 )的多媒體資源進行學習。29、能夠在他人的幫助下( 使用通訊遠距離獲取信息)、與他人溝通,開展(開展直接和獨立 )的學習,發(fā)展個人的(興趣和愛好)。3
6、0、知道(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系統(tǒng)及軟件,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和責任)意識。31、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內容目前要以計算機和網(wǎng)絡技術為主。教學內容分為(基礎型)和(拓展性 ),各地區(qū)可根據(jù)教學目標和當?shù)氐膶嶋H情況在兩類模塊中選取適當?shù)慕虒W內容。32、小學信息技術初步模塊內容安排有:了解信息技術基本工具的作用;了解計算機各個部件的作用,掌握鍵盤和鼠標器的基本操作;認識多媒體,了解計算機在其他學科學習中的一些應用和(認識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道德和責任)。33、小學用計算機作文模塊內容安排有:文字處理的基本操作和(文章的編輯、排版和保存)。34、小學網(wǎng)絡的簡單應用模塊內容安排有:學會用瀏覽器
7、收集材料和(學會使用電子郵件)。35、PowerPoint有五個視圖,它們分別是: (幻燈片 視圖)( 大綱 視圖 )(幻燈片瀏覽 視圖)(備注頁 視圖)(幻燈片放映 視圖)。36、在制作電腦小報時,利用 (文本框) 更便于文字內容的定位。37、人們通常把 ( CPU ) 叫做電腦的心臟。38、一個完整的計算機系統(tǒng)包括(硬件系統(tǒng))和(軟件系統(tǒng))。39、Excel中,若要計算某列數(shù)值的總和,可使用的統(tǒng)計函數(shù)為(SUM)。二、判斷下列說是否正確。并將錯誤的加以改正。(5分)1、新的課程體系涵蓋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對2、省級教育行政部門依據(jù)國家課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實際情況,制訂本?。ㄗ灾螀^(qū)和直轄市
8、)實施國家課程計劃,規(guī)劃地方課程。對3、教學評價要重視教學效果的及時反饋,評價的方式要靈活多樣,要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主要采取考試。錯4、小學階段信息技術課程,一般不少于70-140學時。錯5、教學評價必須以教學目標為依據(jù),本著對發(fā)展學生個性和創(chuàng)造精神有利的原則進行。對三、選擇正確的答案。(把序號填在括號里)(5分)1、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課程有品德與社會、語文、數(shù)學、科學、外語、體育和( B)。A 信息技術 B 綜合實踐活動 C 美術 D 音樂 E 藝術 2、小學課程教學內容安排有:信息技術初步、操作系統(tǒng)簡單介紹、用計算機畫畫、用計算機作文、網(wǎng)絡的簡單應用和(A )。A用計算機制作多媒體作品 B計算
9、機系統(tǒng)的硬件和軟件 C用計算機處理數(shù)據(jù)3、小學信息技術初步模塊內容安排有:了解信息技術基本工具的作用;了解計算機各個部件的作用,掌握鍵盤和鼠標器的基本操作;認識多媒體,了解計算機在其他學科學習中的一些應用和( B)。A信息技術發(fā)展趨勢 B認識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道德和責任 C 計算機與信息技術。4、小學用計算機作文模塊內容安排有:文字處理的基本操作和( C)。A版式的設計 B特殊效果的處理 C文章的編輯、排版和保存5、小學網(wǎng)絡的簡單應用模塊內容安排有:學會用瀏覽器收集材料和(A )。A學會使用電子郵件 B網(wǎng)頁制作 C網(wǎng)絡通信基礎二、簡答題1、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答:中小學信息
10、技術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2、信息技術教師的素質應該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答:計算機應用能力強,熟悉學生學習和教學等相關軟件的使用;教師學習能力強,能夠接受新生事物,并對新生事物快速的做出響應;教師表達
11、能力強,能夠在課堂中能夠言簡意賅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教師寫作能力強,能夠通過文字,記錄、提煉教學經(jīng)驗;與學生、同事溝通能力強,能夠借助信息化手段,高效地同他人進行實質的溝通;協(xié)作能力強,在信息化社會中,能夠與他人協(xié)作完成大型任務。3、如何關注課堂中學生的基礎水平和認知特點差異? 答:教師可以通過設立多級學習目標和多樣的學習方式,讓不同的學生都能根據(jù)自己的實際需要選擇到合適的內容。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能力差異、水平差異針對性地實施分層次教學;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采用補課的方法為其奠定必要的基礎,消除他們對信息技術的神秘感,增強其學習的信心;也可以采用異質分組的方法,變學生的個體差異為資源,讓學
12、生在參與合作中互相學習并充分發(fā)揮自己的長處,協(xié)同完成學習任務;對于少數(shù)冒尖的學生,給予專門輔導,使其吃飽吃好,早日成才。4、簡述信息技術課堂中常用的教學方法。 答:講授,任務驅動,自主探究,協(xié)作學習等。各種教學方法要根據(jù)教學內容、教學環(huán)境、學生特點選擇使用。5、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評價原則是什么? 答:(1)強調評價對教學的激勵、診斷和促進作用,弱化評價的選拔與甄別功能。(2)發(fā)揮教師在評價中的主導作用,創(chuàng)造條件實現(xiàn)評價主體的多元化。(3)評價要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鼓勵學生的創(chuàng)造實踐。 教學評價必須以教學目標為依據(jù),本著對發(fā)展學生個性和創(chuàng)造精神有利的原則進行。教學評價要重視教學效果的及時反饋,評
13、價的方式要靈活多樣,要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主要采取考查學生實際操作或評價學生作品的方式。6、在信息技術課教學中特別注意貫徹的教學原則主要有哪幾個?答:科學性和思想性結合原則,直觀性和抽象性相結合原則,知識積累和智能發(fā)展相結合原則,高難度與量力性相統(tǒng)一原則,統(tǒng)一要求和個別發(fā)展相結合原則,教學內容的順序編排要有靈活性。7、信息技術教師的學習要求有哪幾個方面?答:(1)要充分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課程 (2)要體現(xiàn)在實際的行動中 (3)要跟蹤一個學科的發(fā)展 (4)要虛心接納別人的知識,特別是自己學生的知識。8、簡述小學信息技術新課程與原來小學計算機課程目標的區(qū)別?答:由原來的培養(yǎng)學生計算機操作技能轉變到培養(yǎng)學
14、生信息素養(yǎng)新課程以學生終身發(fā)展為本,課程目標體現(xiàn)信息技術應用能力與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相的三維目標9、信息技術教學中經(jīng)常使用小組合作學習來組織教學,請列舉幾種常用分組方法?答:同質分組、異質分組,按位置分組、按興趣分組、隨機分組等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標準一、課程任務和教學目標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學生正確認識和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倫理和社會等問題,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
15、,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信息技術課程的設置要考慮學生心智發(fā)展水平和不同年齡階段的知識經(jīng)驗和情感需求小學初中和高中階段的教學內容安排要有各自明確的目標,要體現(xiàn)出各階段的側重點,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對其他課程進行學習和探究的能力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積極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各類學科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各學段的教學目標是:小學階段1了解信息技術的應用環(huán)境及信息的一些表現(xiàn)形式。2建立對計算機的感性認識,了解信息技術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學習使用計算機的興趣和意識。3能夠通過與他人合作的方式學習和使用信息技術,學會使用
16、與學生認識水平相符的多媒體資源進行學習。4初步學會使用網(wǎng)絡獲取信息與他人溝通;能夠有意識地利用網(wǎng)絡資源進行學習發(fā)展個人的愛好和興趣。5知道應負責任地使用信息技術系統(tǒng)及軟件,養(yǎng)成良好的計算機使用習慣和責任意識。6在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初步了解計算機程序設計的一些簡單知識。二、教學內容和課時安排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內容目前要以計算機和網(wǎng)絡技術為主(教學內容附后)教學內容分為基本模塊和拓展模塊(帶*號),基本模塊是對學生的基本要求,拓展模塊是對學生的較高要求各區(qū)縣可根據(jù)教學目標和當?shù)氐膶嶋H情況,在保證學生掌握基本模塊內容的基礎上,適當選取拓展模塊的內容課時安排:小學階段信息技術課程,不少于68學時,
17、建議102學時;上機課時不少于總學時的70%三、教學評價教學評價必須以教學目標為依據(jù),本著對發(fā)展學生個性和創(chuàng)造精神有利的原則進行教學評價要重視教學效果的及時反饋,評價的方式要靈活多樣,要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主要采取考查學生實際操作或評價學生作品的方式中學信息技術課程列入畢業(yè)會考試科目考試實行等級制四、課程教學內容小學模塊一 信息技術簡介(1)初步了解信息技術基本工具的作用:采集信息存儲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如錄音機電話機傳真機電視機磁盤光盤照相機雷達計算機等(2)從外觀上了解計算機的基本組成和作用(3)比較熟練地掌握鍵盤和鼠標器的基本操作(4)初步了解承載信息的幾種媒體;了解計算機在學習生活中的應用(5)了解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文化道德和責任;培養(yǎng)使用計算機的良好習慣模塊二 操作系統(tǒng)簡單介紹(1)掌握操作系統(tǒng)的簡單使用方法(2)學會一種漢字輸入方法(3)學會文件和文件夾(目錄)的基本操作模塊三 用計算機畫畫(1)學會使用基本的繪圖工具;(2)學會繪制圖形(3)學會給圖形著色(4)學會編輯修飾圖形模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藝術與人工智能倫理-深度研究
- 煤炭廢棄物處理-深度研究
- 跨國公司區(qū)位選擇與一體化-深度研究
- 視覺藝術與身體表達的互動關系-深度研究
- 虛擬現(xiàn)實地理信息-深度研究
- 跨國數(shù)字文化治理比較-深度研究
- 言語康復中的遠程治療技術應用-深度研究
- 當代文學趨勢-深度研究
- 精密加工控制-深度研究
- 家電回收利用技術探索-深度研究
- GB/T 20308-2020產品幾何技術規(guī)范(GPS)矩陣模型
- GB/T 18098-2000工業(yè)炸藥爆炸后有毒氣體含量的測定
- 男孩女孩動起來健康運動知識PPT模板
- 鐵路道岔知識課件
- 自考公共關系學課件
- 森林害蟲防治方法課件
- 《國際金融》課件國際金融導論
- 各種el34名膽電子管評測
- 超分子化學-杯芳烴課件
- 車標識別 課講義件課件
- 一年級下學期安全教育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