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4古代詩歌四首》教案_第1頁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4古代詩歌四首》教案_第2頁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4古代詩歌四首》教案_第3頁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4古代詩歌四首》教案_第4頁
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上冊《4古代詩歌四首》教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4 古代詩歌四首教學目標背誦詩歌,理解詩的意境,體會作者情感.教學重難點1 1 . .反復誦讀,熟練背誦,積累詩句.2 2 . .品味語言,體會詩詞意境.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教學過程觀滄海一、初讀詩歌疏通詩意自學提示及要求:1 1 .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注意語氣、語速、語調(diào)及節(jié)奏的把握.2 2 . .結(jié)合課下注釋,用自己的話疏通這首詩歌的意思.【明確】1 1 . .詩歌朗讀節(jié)奏指導:可以按音節(jié)兼顧意義來劃分.四言詩每句一般讀成“二二節(jié)拍,如:東臨/碣石,以觀/滄海.2.2.本詩共 7 7 句,每句意思大致如下:東行登上碣石山,來欣賞大海.海水多么寬闊浩蕩,山島高高地挺立在海邊

2、.樹木一叢一叢到處都是,各種草兒長得很繁茂.樹木被風吹動發(fā)出颯颯的聲響,海上翻涌起巨大的波濤.太陽和月亮的運行,好似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出發(fā)的.銀河星光燦爛,好似是從這浩淼的海洋中產(chǎn)生出來的.慶幸得很哪,就用詩歌來表達心志吧.二、精讀詩歌深入探究1 1 . .全詩是圍繞哪個字展開的?全詩以“觀字統(tǒng)領(lǐng)全篇,以下由“觀字展開,寫登山所見.2 2 . .這首詩寫了幾層意思?哪些詩句是寫現(xiàn)實的?哪些詩句是想象的?全詩寫了三層意思:第一層開頭一句:交代觀海的地點,直陳其聲,非常質(zhì)樸,“觀字統(tǒng)領(lǐng)全篇.第二層“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廣描寫海水和山島.這一層全是寫實景.第三層“日月之行至“假設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

3、象來表現(xiàn)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氣概.是虛景,從兩個“假設字可以看出.最后兩句是附文,是為和樂而加,與詩的內(nèi)容無關(guān).3 3 . .詩中哪些詩句最能表達作者博大的胸懷?“日月之行至“假設出其里詩句,詩人將自己這種昂揚發(fā)奮的精神融匯到詩里,表現(xiàn)了詩人博大的胸懷.基調(diào)蒼涼慷慨,歷來被視為“建安風骨的代表作.水:澹澹狀貌一人樹:叢生觀滄海?聲勢:秋風蕭瑟山:竦峙、草:豐茂洪波涌起:日月:假設出其中星漢:假設出其里博建大功胸立懷業(yè)三、研讀詩歌字斟句酌1 1 .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品味】滄海,即大海,這兩句的意思是“我向東登上碣石山,以便來把滄海觀.這兩句點出了詩人觀望滄海的地點一一碣石山,其中的“臨“觀

4、二字,傳達出了詩人躍馬揚鞭,高瞻遠矚的昂揚氣概.此時的曹操所向披靡,得勝而歸,躊躇滿志,意氣昂揚,雄心勃勃,氣吞山河,一副“得志才子的形象.2 2 .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品味】寫的是俯瞰滄海的全景;“樹木“百草二句寫的是靜景,是近看所見之景,是特寫; “秋風“洪波二句寫的是動景,是遠觀所見之景,描寫先總后分,由近及遠,一靜一動,有力地刻畫了大海的壯闊,為下文展開想象埋下了伏筆.3 3 . .日月之行,假設出其中;星漢燦爛,假設出其里.【品味】星漢:指銀河.這四句的意思是“匆匆遠行的日月,就好似出自大海之中,燦爛無比的滿天繁星,就好似出自大海間.這四句是虛寫,寫的是詩人看到海水洶涌浩蕩所想

5、象出的景象.4 4 .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品味】直抒胸臆之筆,意思是“慶幸慶幸多慶幸啊,我吟詩作歌抒豪情.能遠征到此,“臨碣石山,且有閑情逸致“以觀滄海,非勝利者莫能為之也.5 5 . .本詩小結(jié).【明確】這首詩寫景由近及遠,由實到虛,動靜結(jié)合,虛實并用,層次清楚,狀盡大海浩淼無垠、吞吐日月的宏大氣勢,實際上是極寫詩人那如“滄海般的情懷,抒發(fā)了詩人決心消滅所有殘敵,誓統(tǒng)中國的壯志豪情.四、多元智能拓展延伸1 1 . .有人說,曹操的詩以慷慨悲壯見稱,?觀滄海?算得上“慷慨悲壯嗎?假設算不上,請你試作概括最好也是四個字,并指出這首詩表現(xiàn)了曹操怎樣的理想和抱負.“慷慨悲壯是對曹操詩的總體評價

6、,?觀滄海?算不上“慷慨悲壯,可概括為:雄奇豪邁.聯(lián)系時代背景,從作者寫景的雄偉奇麗可以看出,這首詩表現(xiàn)了曹操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業(yè)、一統(tǒng)天下的理想抱負.2 2 . .古今名人說曹操孫權(quán):“其惟殺伐小為過差,離間人骨肉以為酷耳,御將自古少有.鐘噪:“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唐太宗:“臨危制變,料敵設奇,一將之智有余,萬乘之才缺乏.附板書設計: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一、初讀詩歌疏通詩意自學提示及要求:1 1 .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注意語氣、語速、語調(diào)及結(jié)構(gòu)的把握.2 2 . .結(jié)合課下注釋,用自己的話疏通這首詩歌的意思.【明確】1 1 . .本詩的朗讀節(jié)奏如下: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

7、/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2 2 . .本詩的大致意思如下:楊花落盡啦,子規(guī)鳥兒不住地在啼,聽說你遭貶了,被貶到龍標去,一路上要經(jīng)過五溪;讓我把為你而憂愁的心托付給天上的明月吧,伴隨著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二、精讀詩歌深入探究1 1 .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寫了哪些事物?有什么作用?含有作者怎樣的感情?楊花飄落和子規(guī)啼鳴.作用:點明時令:暮春時節(jié).渲染氣氛:黯淡、凄楚的氣氛.楊花:漂泊不定,如友人的身世.子規(guī)啼鳴:離愁別恨,與友人別離的痛苦.襯托心情:痛苦,痛惜,悲哀.這句話中,含有對友人遭遇的同情,與友人離別的痛苦一一景中含情,融情人景.2 2 . .這首詩很能打

8、動人心,得益于表現(xiàn)手法和修辭手法的恰當運用,選擇一個角度,聯(lián)系詩歌內(nèi)容略作分析.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分析: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作者在這里把明月人格化了,把本來無知無情的明月,變成了一個了解自己、富有同情心的知心人.把客觀事物人格化,就是把自己的情感賦予客觀事物,讓它同樣具有情感.通過把明月人格化,讓明月成為自己的替身,伴隨著不幸的友人到偏遠荒涼地.不僅表現(xiàn)出詩人和友人的心靈都如明月般純潔光明,而且也富有只要明月還在,兩人的友誼就會像皓月一樣長存之意.三、研讀詩歌字斟句酌1 1 . .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聞道龍標過五溪.首句寫景兼點時令.楊花飄落,子規(guī)啼叫,即含有飄零之感、離別之恨

9、,融情入景.次句便直敘其事,“聞道,表示驚悉.“過五溪,可見遷謫之荒遠,道路之艱難,不寫悲哀之語,而悲哀之意已現(xiàn),流露出作者對被貶友人的深切思念.2 2 .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人隔兩地,心意難達,明月在天,千里可共.后兩句抒情.作者用擬人手法,要把自己的“愁心寄給明月.讓“愁心與明月一起,伴隨王昌齡赴遠方.明月寄愁,包含了作者深切的同情和關(guān)切之情.四、合作探究試舉例說明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手法的運用.詩人用“楊花落盡子規(guī)啼一句既寫了景,又以“子規(guī)啼暗點自己對王昌齡被貶的同情和悲哀.寄情于景,情景交融.五、教師小結(jié)詩人通過豐富的想象,變抽象為形象,給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屬性,它竟會隨君

10、逐月到夜郎西.作者以形象的思維方式,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表達了對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關(guān)切的思想感情,同時也抒發(fā)了對官場傾軋的憎惡.附板書設計: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首句寫景點時令一一飄零之感;次句敘事表驚悉一一遷謫之遠;后兩句抒情表牽掛一一情深意長.對遭遇同情,對官場憎惡.次北固山下一、初讀詩歌疏通詩意自學提示及要求:1 1 .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注意語氣、語速、語調(diào)及五言詩的朗讀節(jié)奏.2 2 . .結(jié)合課下注釋,用自己的話疏通這首詩歌的意思.【明確】1 1 . .本詩的朗讀節(jié)奏如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xiāng)書/何處達

11、,歸雁/洛陽邊.2 2 . .本詩共 4 4 句,每句意思大致如下:(1)(1)旅途通向青山之外,船行在綠水之間.(2)(2)春潮與岸相平,江面更加寬闊,恰遇順風,一桅白帆高懸.(3)(3)殘夜尚未退盡,紅日已從海上升起,舊年還沒逝去,江上已露出一絲春暖.(4)(4)思鄉(xiāng)的書信怎樣才能送到洛陽?只有寄希望于北歸的大雁.二、精讀詩歌深入探究1 1 . .詩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見的,為什么詩一開頭就提到“客路呢?這是詩人的想象,說明船到鎮(zhèn)江后,還要乘驛車到別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2 2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是詩人在何時何地見到的景象?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圖景嗎?為什

12、么要特別提到“潮平?在天將明未明之時,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長江之中.“潮平一語為下句中“江春一語作鋪墊.3 3 . .為什么詩人忽然想到要寄一封家書呢?由于新年來到,正是家人團聚之時,而自己旅游他鄉(xiāng),久不得歸,自然想到要借雁足給他傳遞家書.三、研讀詩歌字斟句酌1 1 .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品味】開頭以對偶句發(fā)端,開筆清新自然,寫“客路“行舟,與尾聯(lián)“鄉(xiāng)書和“歸雁遙相照應,寫出了神馳故里的漂泊羈旅之情懷.詩人在船上,想象船到鎮(zhèn)江后,還要乘驛車到別處,暗含旅途奔波之勞.“青山點題中的北固山.2 2 .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品味】頷聯(lián)寫船上所見景色,寓情于景.寫“潮平“風正的江

13、上行船,情景恢弘闊大.“潮平,兩岸才顯得寬闊;“風正,帆才有懸空的態(tài)勢.“潮平又為“江春作鋪墊.3 3 .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品味】頸聯(lián)歷來膾炙人口,既寫景又點明了時令,寫出了拂曉行船的情景,即景生情,對仗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生活的哲理.“形容景物,妙絕千古,給人以積極向上的藝術(shù)魅力.“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不失詩苑奇葩,艷麗千秋.4 4 .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品味】尾聯(lián)見雁思親,以懷鄉(xiāng)之情結(jié)束全詩,與首聯(lián)照應.四、多元智能拓展延伸1 1 .讀了“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句,你還有什么新的感受?例如:“海日兩句可以使我們產(chǎn)生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會突破一切阻力出

14、現(xiàn)在我們眼前.2 2 .比擬賞析:下面的兩句古詩詞所表達的感情有何區(qū)別?為什么?日暮鄉(xiāng)關(guān)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一一崔潁?黃鶴樓?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一一王灣?次北固山下?第一句是消沉、纏綿的,而第二句并不消沉.由于殘夜未盡,而旭日已升;舊歲未除,而江上春潮已至一一不正是包含著新的希望嗎?不正是表達了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嗎?附板書設計:次北固山下、綠水、帆懸、海日、江春天凈沙秋思一、初讀詩歌疏通詩意自學提示及要求:1 1 . .明確體裁.2 2 . .有感情地朗讀本曲,注意語氣、語速、語調(diào)及節(jié)奏的把握.3 3 . .結(jié)合課下注釋,用自己的話疏通這首詩歌的意思.【明確】1 1 . .關(guān)于“曲:

15、曲是繼詩、詞而興起的一種古典詩歌體裁.它是配樂歌唱的詩.曲有散曲與劇曲之分.只供清唱吟詠之用,不進入戲劇的三篇作品,叫散曲;進入戲劇的唱詞,稱劇曲.散曲包括散套和小令兩種.?天凈沙秋思?就屬散曲中的小令.2 2 . .本小令的朗讀節(jié)奏如下: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3.3.本詩共 4 4 句,描繪了 4 4 幅畫面,每句意思大致如下:(1)(1)枯藤纏繞的老樹的枝干上棲息著黃昏歸巢的烏鴉.(2)(2)小橋下潺潺的流水映出飄蕩著炊煙的幾戶人家.(3)(3)荒涼的古道上,迎著蕭瑟的秋風,一位騎著瘦馬的游子緩緩前行.(4)(4)夕陽早已往西沉

16、下,漂泊未歸的游子還遠在天涯海角.二、精讀詩歌深入探究1 1 . .曲的前三句描繪了怎樣的畫面?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用詞上有何特點?詩的前三句描繪了一幅蕭瑟、荒涼、幽靜的畫面,表達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苦寂寞的心情.三句詩用了九個名詞,一字一詞,一詞一景.各個事物名詞前冠以表現(xiàn)各自特征的修飾語,使各事物又都帶上了鮮明的個性,還使本來不相干的事物,在蒼涼深秋的暮色中構(gòu)成了一個統(tǒng)一整體,構(gòu)成一幅形象生動的深秋晚景圖,在簡約中更見細深.2 2 . .這首小令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試舉出其中一點簡要分析.運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作者選用“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和西下的“夕陽等景物,將“斷腸人的情

17、感寓于其中,充分表達了詩人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運用了靜景與動景相映襯的手法.如處于動態(tài)中的“流水與處于靜態(tài)中的“小橋“人家相映,這種安閑、幽靜的環(huán)境,使淪落異鄉(xiāng)的“斷腸人更添悲愁.運用了大量的名詞.即用“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夕陽等,組成了一幅蒼涼的深秋晚景圖,抒發(fā)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三、研讀詩歌字斟句酌1 1 .枯藤老樹昏鴉.【品味】首句“枯藤老樹昏鴉是一個滄桑悲涼的畫面,大有人生蒼暮之感.一枯藤一老樹一昏鴉將讀者帶入了一個黯然傷懷的心境.一枯,暗射人生的枯槁;一老,暗射人生之滄桑;一昏,暗射仕途之昏昏然,郁郁不得志.2 2 .小橋流水人家.【品味】次句“小橋流水

18、人家外表看似在行進中換了一個場景,實是對人生美好時光的思念.一小橋一流水一人家三樣景物寫出了家庭的溫暖和對家庭的思念.此句表達出作者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卻終此一生而不可得.3 3 . .古道西風瘦馬.【品味】“古道西風瘦馬此句寫出一人一馬在毫無人煙的道路上孤獨的行走.瘦字寫出了路途之遙遠,馬因此而瘦.“古道“西風兩詞更暗合一“瘦字.古道,路途之悲涼;西風,路途之孤單.此句是寫路途,更是寫人生.寫出了作者思歸之心,但一“瘦字卻也寫出了不知人生之路在何方的惆悵.4 4 .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品味】末句“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表達出的畫面是夕陽即將落下地平線,遠方一馬上的行人在孤獨的趕路,但卻路途遙遙,不知所向.5 5 . .本詩小結(jié).【明確】這首元曲小令以四個畫面,四個場景組成.共有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斷腸人,天涯十二個名詞,作者將這十二個看似毫不相干的名詞巧妙地拼合聯(lián)結(jié)起來,組成了這四幅優(yōu)美的悲秋畫面.真正做到了詩中有畫.表面看本曲并無華美美妙之處,然而,正是作者看似不經(jīng)意的名詞整合卻寫出了這千古名篇.四、多元智能拓展延伸1 1 . .請再列舉一些我國古典詩歌用日暮斜陽來顯示相思之烈或別離之苦的詩句.浮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