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大中國當代文學專題形成性考核冊答案全_第1頁
電大中國當代文學專題形成性考核冊答案全_第2頁
電大中國當代文學專題形成性考核冊答案全_第3頁
電大中國當代文學專題形成性考核冊答案全_第4頁
電大中國當代文學專題形成性考核冊答案全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6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中國當代文學專題形成性考核冊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1 .所謂“十七年”文學,是指 _1949年至“文革”前的文學。2 .趙樹理的登記、谷峪的新事新辦、孫犁的村歌、 周立波的山那邊人家、李舉的李雙雙小傳都表現(xiàn)出一種輕 松歡快的“農(nóng)村新生活的情調(diào)”。3 .趙樹理的三里灣、孫犁的鐵木前傳、浩然的艷陽天, 都不約而同地把目光對準了當時農(nóng)村的合作化運動。4 . 1953年,李津發(fā)表的短篇小說不能走那條路,率先在農(nóng)村 題材創(chuàng)作中引入了 “兩條道路”斗爭的觀念,被稱作“當代小說中第一篇觸及農(nóng)村兩條道路斗爭的作品”。5 .以趙樹理、孫犁、周立波為代表的“山藥蛋派”、“荷花淀派”和“茶子花派”等都具有

2、鮮明地域文化特點。6 . 1962年8月召開的“農(nóng)村題材短篇小說座談會”,史稱“大連 會議”。7 .鐵木前傳從第 6章開始,一個叫小滿兒的姑娘出現(xiàn)后,便 悄悄地取代了鐵匠和木匠, 甚至取代他們的后代六兒和九兒,成為了故事的主角。8 .暴風驟雨和山鄉(xiāng)巨變是周立波最為人稱道的兩部作品, 表現(xiàn)了中國農(nóng)村兩次巨大變革。前者表現(xiàn)的是東北解放區(qū)的土改運 動,后者表現(xiàn)的是湖南山鄉(xiāng)的農(nóng)業(yè)合作化運動。9 .“十七年時期”描寫農(nóng)村合作化運動的主要作品有趙樹理的三里灣、孫犁的鐵木前傳、周立波的山鄉(xiāng)巨變,還是稍晚 出現(xiàn)的柳青的創(chuàng)業(yè)史等。10 .記錄現(xiàn)代革命歷史的小說主要有杜鵬程的保衛(wèi)延安、梁斌 的紅旗譜、吳強的紅日、

3、知俠的鐵道游擊隊、楊沫的青春之歌等。11 .紅旗譜以農(nóng)民朱老忠、嚴志和兩家三代人與地主馮蘭池、 馮貴堂父子斗爭的故事為線索。12 .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的情節(jié)和主題模式,讓人想起丁玲在 延安寫的在醫(yī)院中。13 .王蒙筆下的青年革命者形象主要有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中 的林震、布禮中的鐘亦成、“季節(jié)系列”中的錢文等。14 .陳忠實的白鹿原和王安憶的長恨歌,一部是鄉(xiāng)土文學 的經(jīng)典,一部是都市文學的名篇。15 .在中國當代戲劇文學的第一個高潮期中,涌現(xiàn)出了夏衍的考 驗、安波的春風吹到諾敏河、海默的洞簫橫吹、楊履方 的布谷鳥又叫了等優(yōu)秀作品。16 .在60年代初出現(xiàn)的當代戲劇文學創(chuàng)作第二個高潮中,京劇現(xiàn) 代

4、戲的主要收獲有紅燈記、蘆蕩火種、智取威虎山、奇襲白虎團等。17 .京劇智取威虎山取材于曲波的長篇小說林海雪原。18 . 80年代初期的實驗戲劇(或稱“試驗性話劇”) 主要有馬中駿 等的屋外有熱流、高行健的車站、馬中駿等的路、劉 樹綱的十五樁離婚案的調(diào)查等。19 . 90年代以后的優(yōu)秀劇作主要有孟京輝的思凡、戀愛的犀牛,牟森的彼岸,林兆華等的哈姆雷特、三姊妹等 待戈多,以及李龍云的正紅旗下、過士行的鳥人等。20 .天下第一樓描寫的是民國初年京城老字號烤鴨店“福聚德” 的一段興衰史。二、單項選擇題(每題 1分,共10分)1 .三里灣中走社會主義集體化道路的代表是( C )。A.劉雨生B.梁生寶C.

5、王金生D.李月輝2 .創(chuàng)業(yè)史中“中間人物”的代表是( B )。A. “糊涂涂” B.梁三老漢 C. “亭面糊” D.陳先晉3 .在當代文學史上,趙樹理的幾乎所有作品都處于“褒貶毀譽之 間”,只有一篇小說除外。這篇小說是( D )。A.三里灣B.“鍛煉鍛煉”C.賣煙葉D.登記4 .在三里灣中,范靈芝放棄了落后的馬有翼,而嫁給了 “愛 社如家”的小發(fā)明家(A)。A.王玉生B.馬有翼 C.王金生 D.滿喜5 .在“十七年時期”,最具傳統(tǒng)文人意味,受西方文學影響最深, 其英文程度也是最高的農(nóng)村題材小說家是(C )。A.趙樹理 B .孫犁C.周立波 D.柳青6 . “十七年時期”描寫農(nóng)村合作化運動的主要

6、作品有周立波的(D)等。A.三里灣B.鐵木前傳C.艷陽天D.山鄉(xiāng)巨變7 . 90年代以后,重寫革命歷史的作品主要有鄧一光的(A )等。A.我是太陽B.激情燃燒的歲月C.歷史的天空D.亮 劍8.蝴蝶描寫的共產(chǎn)黨高級干部形象是(B )OA.林震 B.張思遠C.曹千里D.鐘亦誠9.第一批八個“革命樣板戲”中的交響音樂是(C )OA.白毛女B.紅色娘子軍C.沙家浜 山D.智取威虎10.高行健與劉會遠合作實驗話劇是(A ),0A.絕對信號B .車站C.現(xiàn)代折子戲 三、多項選擇題(每題 2分,共20分)1. . “山藥蛋派”的主要作家有( ABD )等。A.束為 B.馬烽C.孫犁 D.西戎2. “白洋淀派

7、”的主要作家有( ABCD)等。A.從維熙 B .劉紹棠C.房樹民D.韓映山3. “茶子花派”的主要作家有( ABC )等。A.韓少功 B .古華C .周健明 D .李舉D.野人4. “十七年文學”中那些講述革命歷史的“紅色經(jīng)典”主要有(BCD )等。A.三里灣B.林海雪原C.紅旗譜D.紅巖5. “反思文學”的主要作品有( ABC )等。A.古華的芙蓉鎮(zhèn)B.高曉聲的李順大造屋 C.張煒的古 船D.黎汝清的皖南事變6. 90年代以后,重寫革命歷史的作品主要有( ABC )等。A.鄧一光的我是太陽B .都梁的亮劍C.徐貴祥的歷史的天空D .吳強的紅日7. 王蒙90年代的“季節(jié)”系列長篇小說主要有(

8、ACD )等。A.戀愛的季節(jié)B.失戀的季節(jié)C.躊躇的季節(jié)D.狂 歡的季節(jié)8. .茶館中三個主要人物是( BCD )。A.松二爺B.王利發(fā)C.常四爺D.秦仲義9第一批八個“革命樣板戲”中的現(xiàn)代芭蕾舞劇是(AD )。A 白毛女B 智取威虎山C 沙家浜D 紅色娘子軍10絕對信號描寫的主要人物是(ABC )。A.黑子B.蜜蜂C.小號D.狗熊四、簡答題(每題10 分,共 20 分)1孫犁和周立波都對自己筆下的人物充滿深情厚意,但二人的表達方式又有很大的不同。以鐵木前傳和山鄉(xiāng)巨變?yōu)槔喴f明。( 中國當代文學專題研究P18)答:周立波與孫犁的農(nóng)村題材小說存在著明顯的區(qū)別。孫犁的愛像一盞聚光燈,主要集中在某

9、一位年輕活潑的女孩子身上,奉獻給讀者的是一幅璀璨奪目的少女大特寫。如鐵木前傳以散文筆法來反映特定歷史背景中的人情悲喜劇,處處洋溢著詩情畫意。其中小滿兒,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個漂亮不安分的個人主義者, 她身上雖然存在進步的因素,但在崇拜集體主義的當代主流文化中,是不可能成為作品主角的。周立波的愛則像漫天的春雨,無聲無息地灑向家鄉(xiāng)的每位父老鄉(xiāng)親,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幅其樂融融的全家福合影。如山鄉(xiāng)巨變 ,其基本構思和人物關系保持了與時代精神的一致性。但作者從農(nóng)村實際情況出發(fā),既沒有渲染兩個階級、兩條道路的斗爭,也沒有拔高先進農(nóng)民的形象和丑化落后農(nóng)民的形象,而是以真切的感情去贊美農(nóng)民身上的美好品質。

10、其中的農(nóng)民形象個個栩栩如生,鮮明生動,卻又形態(tài)各異,既有先進的農(nóng)村干部,如穩(wěn)重親切的鄉(xiāng)長李月輝、 大公無私的社長劉雨生,也有 “中間人物”或 “落后人物”,如充滿喜劇色彩的 “亭面糊”、 戀土守舊的陳先晉、堅持單干的 “菊咬筋”等,作者對他們態(tài)度都是充滿愛意,沒有厚薄之分。2簡要說明茶館新穎而獨特的戲劇結構。(中國當代文學專題研究P50)茶館巧妙地采用了“人像展覽式”的戲劇結構,表現(xiàn)出高超的藝術概括力。其特點在于( 1 )不以故事情節(jié)為結構線索,而以人物活動為結構要素,主要人物從中年到老年貫穿全劇、次要人物兩代相承;每個角色自說其事, 在時代大背景下事事相連、龍?zhí)组e人根據(jù)劇情需要來去自由。(

11、2)“人像展覽式”戲劇結構的好處是主次分明,線索清晰,拓寬了所表現(xiàn)的生活范圍,便于在紛紜變換的時代大背景下凸現(xiàn)出鮮明的人物個性和他們的性格命運,成功地表現(xiàn)了重大主題。五、分析題(30 分)要求:在以下兩題中任選一題,該題按小論文要求,答案不得少于1000 字。在答題時應做到:論述清晰明確,舉例具體恰當,文字優(yōu)美流暢,邏輯清楚明了,不能完全照抄教材中的觀點和內(nèi)容,必須有自己的體會和見解。1說明“樣板戲”與“京劇現(xiàn)代戲”的辯證關系,并結合沙家浜的樣板化過程,談談你對樣板戲藝術價值的看法。( 中國當代文學專題研究P52-53, 56-57)“樣板戲”主要來源于“京劇現(xiàn)代戲”。京劇現(xiàn)代戲最初的萌芽,始

12、于1942 年的解放區(qū)文藝運動時期,而成規(guī)模型的創(chuàng)編和排演始于 1958 年, 其興盛則以1964 年的 “全國京劇現(xiàn)代戲觀摩演出大會”為標志。這個時期正是不斷強化階級斗爭的時期,此后長期指導“無產(chǎn)階級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的“兩革”理論也是在這個時期明確確立的。從創(chuàng)作“無產(chǎn)階級文學藝術”的理想出發(fā),毛澤東十分注意擁有大量收眾群體的戲劇創(chuàng)作及演出,表達了對戲曲在內(nèi)的文藝狀況的不滿。這種激進主義的思想被江青、康生等奉若尚方寶劍,直接插手文藝創(chuàng)作,推出違反藝術創(chuàng)作規(guī)律的“三結合”原則,即“領導出思想,專家出技巧,群眾出生活”,抽掉了藝術創(chuàng)作中寶貴的真實性、創(chuàng)作個性和獨特體驗。京劇現(xiàn)代戲也不可避免地染上這種

13、時代文化色彩,在為戲曲藝術現(xiàn)代化做出努力的同時,也具有強調(diào)階級斗爭、注重道德教化和政治說教、正面人物塑造高大完美的特點。 其中一些劇目其后被江青看重并根據(jù) “無產(chǎn)階級文學藝術”原則進行了修改后,成為宣傳和強化某種政治理念的“符號”,也就是“革命樣板戲”。京劇現(xiàn)代戲在稱為“樣板戲”之前,已經(jīng)經(jīng)過富有藝術創(chuàng)作經(jīng)驗的專家和行家精益求精的藝術打磨,有比較成熟的故事框架和人物設置、唱腔臺詞。由于戲劇所具有的直接交流的舞臺演出機制、觀眾接受和欣賞藝術的自身規(guī)律等復雜因素,在樣板化的過程中極大限制了江青們完全無視藝術效果的胡作非為,保留了自己原有的藝術特征,如詞才斐然的唱詞,富有動作性的念白,在“情節(jié)的整一

14、性”方面較之傳統(tǒng)京劇的隨意性有了很大進步;另外,一些來自生活,經(jīng)過反復演出獲得觀眾認可的經(jīng)典情節(jié)、唱段,在復雜的情勢下得以保留,滿足了觀眾潛在的“娛樂”需求。以沙家浜為例,可以看到樣板戲的藝術價值。故事發(fā)生在江蘇常熟??箲?zhàn)時期,中共地下聯(lián)絡員、鎮(zhèn)黨支部書記阿慶嫂以 “春來茶館 老板娘的身份作掩護,巧妙利用敵人的內(nèi)部矛盾,帶領群眾千方百計保護郭建光帶隊的新四軍傷員,最后配合主力部隊殲滅敵人,收復了沙家浜抗日根據(jù)地。沙家浜最突出的成就,是塑造了阿慶嫂這樣一個圓熟機敏、口齒伶俐、智勇雙全、處變不驚的女地下工作者形象。即使在樣板化過程中,為了突出武裝斗爭,加強軍民關系,生硬地強化郭建光的戲份,為郭建光

15、加了唱段,損壞了劇作的藝術完整性,卻并不能從戲劇邏輯上抽掉該戲的筋骨,也無法抹殺阿慶嫂的光彩。這樣的人物設計,是因為故事原本就以阿慶嫂為中心展開,但是,以一個茶館老板娘的身份作為戲中的主要人物,在只能歌頌“工農(nóng)兵”的時代,明顯“異類”,在創(chuàng)作上更具有新鮮感和挑戰(zhàn)性,也更有難度。 因為她既不能像李玉和般在敵人面前直接表現(xiàn)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也不能像楊子榮那樣痛快淋漓地直抒革命豪情,更多時候只能靠巧舌善言、隨機應變變、一語雙關等手法來完成,在這方面,編劇體現(xiàn)了高度的文學智慧。他們在創(chuàng)作上堅持戲曲創(chuàng)作規(guī)律,通過阿慶嫂在智斗中巧妙利用敵人明爭暗斗的矛盾和自身優(yōu)勢占據(jù)主動,在敵人眼皮底下巧妙送出情報,組

16、織鄉(xiāng)親掩護新四軍戰(zhàn)士,在敵人以鄉(xiāng)親沙奶奶的生命來要挾時變被動為主動,配合新四軍一舉殲敵取得勝利這樣的險象環(huán)生而又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通過文采斐然而又合乎身份和劇情的唱腔設計,通過精心提煉、精彩紛呈的臺詞,凸顯了阿慶嫂獨特而豐滿的人物個性特征,使其在劇中煥發(fā)出特殊的魅力。沙家浜的語言藝術同樣達到較高水準。如“智斗”一場,阿慶嫂的臺詞和唱詞富含機智,聲東擊西,左提右擋,以十分符合特定身份的言辭周旋于胡傳魁和刁德一之間。三人的語言很生活化又有個性,既給演員創(chuàng)作表演留下很大空問,也使觀眾獲得智性的滿足。但單純從藝術創(chuàng)作角度來看,樣板戲沙家浜的缺陷也是明 顯的,主要表現(xiàn)為政治性的主題強行介入帶來戲劇完整性的

17、缺憾。 為突出武裝斗爭的主線, 生硬地將郭建光定為一號人物,但由于沒有足夠的戲劇故事和沖突讓他充分表演,因而顯得個性蒼白,性格單一。而且,部分為突出武裝斗爭主線的情節(jié)也在生活的真實性和 藝術的戲劇性方面缺乏合理性??梢?,“樣板戲”存在缺陷,但對中國當代生活的想象和審美 諸方面仍然與觀眾是有著契合的,從而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2.車站在藝術形式上有哪些新的嘗試,在內(nèi)容上又融入了作 家對當時社會問題的什么看法?你是如何評價這部作品的?(中國當代文學專題研究P62)劇作有一個簡單的情節(jié),八個人為了各自不同的目的和愿望在 周末下午來到一個車站等車進城,幾次車過不停之后,其中一個“沉 默的人”堅定步行進城

18、,其余七人則在焦躁不安、抱怨責罵和偶然 對“沉默的人”的猜想中繼續(xù)原地等待, 一年過去了,十年過去了, 車還是沒有來,人們這才偶然發(fā)現(xiàn)這個車站早被廢棄了。車站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演于 1983年。時值改革開放之初, 新舊觀念的碰撞十分激烈,劇作明顯借鑒戲仿荒誕派戲劇,又融入 劇作家對當時社會問題和人們的生存狀態(tài)的敏感意識,以“喜劇” 方式表現(xiàn)了模糊的荒誕感和悲劇意味。在當時的社會文化背景下, 人們對該劇的認識并不統(tǒng)一,不久劇作即遭禁演?,F(xiàn)在看來,劇作 家在作品中所表現(xiàn)的對于積極行動、自我救助的現(xiàn)代人生主體精神的肯定,以及對因循保守、目光短淺、缺乏主見、消極被動的人生 態(tài)度的善意嘲諷和警示,恰恰

19、是劇作家敏銳把握社會觀念變革并積 極運用創(chuàng)新的藝術形式將其表現(xiàn)出來的探索先鋒進取的特點。在藝術形式上,車站明顯地借鑒了貝克特等待戈多的 藝術形式表現(xiàn)手法,又立足于本土的日常生活經(jīng)驗之上,兩相結合,對劇中所欲表現(xiàn)主旨賦予了新的內(nèi)涵。劇中人各自帶著自己的生活背景而來,并滿懷著對現(xiàn)實生活中不同目標的憧憬,家長里短的主婦、初次赴約的少女、滿懷理想的青年考生、自信技藝超群的師傅、 滿足于現(xiàn)實既得利益的主任、無所事事卻對現(xiàn)實處境憤懣不滿的愣 頭青小伙、癡迷棋藝的大爺,還有不說一句話只有行動的“沉默的 人”,戲劇臺詞幾乎全是平直樸素的生活語言,觀眾非常容易就能 將自己同演員扮演的角色進行替代性置換。從這種情

20、形來說,舞臺本身就是社會,社會也即舞臺,角色即觀眾,觀眾即角色。這樣的 創(chuàng)作思路,從劇作結尾所有角色還原成普通觀眾“甲乙丙丁” 并對劇中人加以評論的設計可以得到體現(xiàn)。而人們在車站一等就是十年,這種用荒誕的手法來表現(xiàn)的象征性極強的行為,何嘗不是一種隱喻,嘲弄了盲目、被動、保守,在無望的等待中白白耗費時間 的生活態(tài)度和行為。劇作家以這樣新奇獨特的現(xiàn)代手法,打破了舞臺和生活的界限,調(diào)動起觀眾的生活經(jīng)驗、思考和感受來參與“演 出”,與角色一起創(chuàng)造出一個不可思議的藝術世界,從而揭示出生 活內(nèi)在的矛盾性、復雜性、荒誕感。車站最重要的藝術創(chuàng)新,還在于劇作家第一次實驗了多聲 部的戲劇語言表達方法。高行健自己所

21、說:“因為合唱總比一味的獨唱來得豐富。”在劇中,不同人物組成不同聲部,同時揭示不同的心理情緒和思想活動,或者幾條行動線索齊頭并進, 交織成復雜、 豐富的合音,造成內(nèi)涵飽滿的綜合效應。這種實驗既是劇作家實踐 自己的現(xiàn)代戲劇觀的有益嘗試, 激發(fā)了導演和演員表演的新的創(chuàng)作 欲望和藝術手段,也開拓了中國話劇史上新的審美形式。然而,既 然是實驗,這種多聲部的戲劇語言表達方式也被認為在舞臺演出存 在角色互相干擾的困惑。電大中國當代文學專題平時作業(yè)2及答案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1 .在三家巷中,陳家是資本家,何家是官僚地主,周家貝嬖 工人世家。2 .王蒙筆下的干部形象主要有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中的劉

22、世 吾、蝴蝶中的張思遠、相見時難中的翁式含、躊躇的季 節(jié)中的犁原等。3 . 1957年“反右”擴大化之后,許多作家都轉向了歷史題材的創(chuàng) 作,其主要收獲有郭沫若的蔡文姬、田漢的關漢卿、老舍 的茶館、曹禺的膽劍篇等。4 .蔡其矯的生活的歌、李羽玉門詩抄、邵燕祥的到 遠方去、梁上泉的高原牧笛、雁翼的在云彩上面、傅仇 的伐木聲聲等,都是 50年代工農(nóng)業(yè)建設的寫照。5 .聞捷的天山牧歌、公劉的在北方、梁上泉的云南的 云等,描繪了以新的勞動生活為主體的富于濃郁地方民族色彩的 時代風景畫。6 .新時期初期鄉(xiāng)土文學的優(yōu)秀作品主要有何士光的鄉(xiāng)場上、 古華的芙蓉鎮(zhèn)、周克芹的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張一弓的犯 人李銅鐘的

23、故事、葉蔚林的在沒有航標的河流上等。7 . 2008年在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的四部獲獎作品中,賈平凹的秦腔、周大新的湖光山色、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 都是以鄉(xiāng)村的現(xiàn)狀和歷史為主題的作品。8 .中國當代文學史上最先出現(xiàn)的頌歌主要有郭沫若的新華頌、 何其芳的我們最偉大的節(jié)日、艾青的我想念我的祖國、胡 風的時間開始了、臧克家的有的人等。9 .郭小川的組詩致青年公民、賀敬之的放聲歌唱為當代 政治抒情詩開了一代詩風。10 .天安門詩抄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漢語教研室16人集體化名“童懷周”編輯的“天安門詩歌運動”中的詩歌。11 .朦朧詩論爭中出現(xiàn)的“三個崛起”,是指謝冕的在新的崛起 面前、孫紹振的新的美學原

24、則在崛起、徐敬亞的崛起的詩 群。12 .在改革開放后的30余年間,從莫言的紅高粱、賈平凹的 浮躁、張煒古船和陳忠實的白鹿原等鄉(xiāng)土文學作品, 標志著當代文學的最高成就。13 .陳應松以描寫湖北神農(nóng)架山區(qū)的山民生活見長,他的馬嘶嶺 血案、松鴉為什么鳴叫、豹子最后的舞蹈等,為他贏得 了 “底層寫作”的代表性作家的聲譽。14 .莫言以中篇小說透明的紅蘿卜一舉成名,而真正奠定他在 當代文壇上的重要地位的則是紅高粱。15 .五六十年代,女作家的主要作品有茹志鵑的百合花、楊沫 的青春之歌、宗璞的紅豆等。16 .鐵凝的成名作是1982年的哦,香雪。17 .陳染的第一部長篇小說私人生活以女性視角,大膽表現(xiàn)了 對

25、自戀和同性戀的贊美。18 .王安憶的錦繡谷之戀寫一個女人婚外精神戀的白日夢,即 女編輯在一次筆會上暗戀一個男作家的故事。19 .王安憶的啟蒙時代描述了南昌、陳卓然、海鷗等幾個干部 家庭出身的年輕人的故事,是一部成長小說。20 .與往事干杯是陳染的成名作,小說以第一人稱的敘述方式, 講述了一個17歲的少女“我”(肖濠)的成長經(jīng)歷及與老巴父子 兩代人的戀情故事。二、單項選擇題(每題 1分,共10分)1.50年代中期大膽突破“禁區(qū)”的詩歌主要有流沙河的(C )等。A.望星空 B .養(yǎng)花人的夢C.草木篇D .遲開的玫瑰2 . 80年代中期興起的尋根文學中,韓少功的是( A )。A.爸爸爸B.老井C.小

26、魚&莊D.厚土3 . 2008年在第七屆“茅盾文學獎”的四部獲獎作品中,只有一部 作品不是以鄉(xiāng)村的現(xiàn)狀和歷史為主題的,這部作品是( C )。A.秦腔B.湖光山色C.暗算D.額爾古納河右岸4 .遲子建的小說具有一種童話的氣息,她的第一部小說集就名為( D)。A.霧月牛欄B .岸上的美奴C.親親土豆D.北極村童話5 .莫言的成名作是(A )。A.透明的紅蘿卜B.紅高粱C.白狗秋千架D.檀香刑6 .張潔的關于女性身體和心靈的史詩是寫于20世紀末的長卷小說(C )。A.方舟 B.愛,是不能忘記的 C.無字D.祖母 綠7 .王安憶以雯雯為主人公的小說是( C)。A.崗上的世紀B.小魚&莊C.雨,沙沙沙

27、D.長恨 歌8 .王安憶創(chuàng)作風格轉變的標志之作,也是尋根文學的佼佼之作是 (D )。A.小城之戀B.長恨歌C.荒山之戀D.小鮑莊9 .玫瑰門的主人公是( B )。A.竹西B.司猗紋C.蘇眉 D .莊老太爺10 . 一同被當作是女性文學代表作的兩部小說是一個人的戰(zhàn)爭和(A )。A.私人生活B .與往事干杯C.無處告別D.嘴唇 里的陽光三、多項選擇題(每題 2分,共20分)1 .三里灣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是熱衷于個人致富的(ACD )等。A. “糊涂涂” B.王金生C. “常有理” D.范登高2 .王蒙筆下的干部形象主要有(ACD )等。A.劉世吾B.錢文C.張思遠 D.犁原3 . 1960年前后,

28、長篇敘事詩的創(chuàng)作出現(xiàn)了一個熱潮,主要有(ABC )等。A.李季的楊高傳B.臧克家的李大釗 C.田間的趕車傳 D.郭小川的望星空4 .汪曾祺小說的主要作品有( ACD )等。A.受戒B .蒲柳人家C.大淖記事D.故里三陳5 .劉震云以鄉(xiāng)村生活為題材的作品主要有(ACD )等。A.塔鋪B.狗日的糧食C.頭人D.故鄉(xiāng)天下黃花6 .白鹿原中的地主形象主要有( ACD )。A.白嘉軒B.鹿三C.鹿子霖 D.郭舉人7 .檀香刑的敘述者分別是( ACD)等。A.趙甲 B.錢乙C.孫丙D.眉娘8 . 50年代優(yōu)秀的女作家主要有( ABC )等。A.宗璞B .茹志鵑C.楊沫 D.王安憶9 .王安憶的“三戀”是指

29、( ACD )。A.荒山之戀 B.世紀之戀C.小城之戀D.錦繡 谷之戀10 .鐵凝創(chuàng)作的第三個時期大致從 1991年至2006年,其代表作有 (ABD )等。A.大浴女B.孕婦和牛C.玫瑰門D.笨花四、簡答題(每題10分,共20分)1 . “崛起的一代”主要指哪些詩人?他們在創(chuàng)作上呈現(xiàn)出哪些共同特點?他們與“朦朧詩”是什么關系?(中國當代文學專題研究P72)“崛起的一代”主要指20世紀70年代末以后涌現(xiàn)的青年詩人, 特別是以食指、北島、舒婷、顧城為代表的在“文革”中成長的具 有反叛和變革意味的“朦朧詩人”。另外,還包括一批在延續(xù)“十 七年”時期詩歌主流傳統(tǒng)的同時又重新高揚五四啟蒙精神的詩人,

30、如雷抒雁、張學夢、葉延濱和楊牧等。他們的作品都存在共性,創(chuàng)作上即對圖解政治概念的厭煩,敢 于直面當代人復雜和豐富的思想情感。2 .小說玫瑰門中“玫瑰門”有什么隱喻?(中國當代文學專題研究P118)“玫瑰門”即生命之門,也是女性之門。門內(nèi)是女人的本能天 性和精神欲求,門外是風云變幻的歷史更替和社會動蕩。作家借“門”的隱喻,展示了女性在歷史中的尷尬處境。小說中表現(xiàn)了兩 性與同性之間的精神較量和戰(zhàn)爭, 展現(xiàn)了一群有血有肉、有情有欲, 卻壓抑苦悶,心靈變異,痛苦不堪的女性。她們空守著一片精神的 荒園,像玫瑰一樣經(jīng)歷風吹雨打,幾番掙扎,卻難道枯萎凋殘的命 運。五、分析題(30分)要求:在以下兩題中任選一

31、題, 該題按小論 文要求,答案不得少于1000字。在答題時應做到:論述清晰明確, 舉例具體恰當,文字優(yōu)美流暢,邏輯清楚明了,不能完全照抄教材 中的觀點和內(nèi)容,必須有自己的體會和見解。1 .白嘉軒是白鹿村的族長。既仁義忠厚,又冷酷無情,這個人物的復雜性,也體現(xiàn)了儒家文化的復雜性。 試結合作品的具體內(nèi)容 和你自己的看法,分析白嘉軒的形象。白鹿原是將日常的鄉(xiāng)村生活場景與廣闊的時代風云水乳交融的典范。作品從白嘉軒六娶六喪所造成的困境開始寫起,以相當?shù)钠憩F(xiàn)了鄉(xiāng)村的土地買賣、蓋房拆屋、耕作收獲、成婚生子、建 祠堂辦學校、入祠堂祭拜祖先、正風俗懲孽子等鄉(xiāng)村故事。在探索 長遠的民族生存之謎的動機指引下,那

32、些原本是無足稱道的民間的生老病死、婚喪嫁娶、人際關系、地氣民風,在作品中都獲得了相 當?shù)奈恢?。同時,作品還從一個特定的角度,勾勒出從辛亥革命、 軍閥割據(jù)、農(nóng)民運動、國共相爭、抗日戰(zhàn)爭,直到十年內(nèi)亂的側影, 氣勢雄渾厚重。白嘉軒是一個封建色彩很濃的舊式鄉(xiāng)村權威一一白鹿村的族長。可以說,他就是封建禮教在鄉(xiāng)村中的化身,是中國社會所倚重的、儒 家文化所滲透的舊鄉(xiāng)村的生活秩序、倫理原則的化身,是存天理、 滅人欲和封建等級制度的不遺余力的維護者。在村人眼中,他永遠把腰桿挺得直挺挺的,威嚴有加。黑娃和田小娥,兩個被侮辱與被 損害者,在苦難中結合,是對封建倫理的反叛,是對合理生活的追 求,可是,白嘉軒利用族長

33、的權力,把他們打入另冊,不許黑娃進 入祠堂祭拜祖先,使他們成為村子里的“賤民” 。甚至小娥死后, 瘟疫流行,村民以為是小娥顯靈,要給她修廟上供,祈求她寬恕鄉(xiāng) 民,白嘉軒力排眾議,要將其焚尸揚灰。為此,他去爭取朱先生的 支持。朱先生不但堅決支持白嘉軒的決策,還告訴他:“把那灰末不要拋撒,當心弄臟了海。把她的灰末裝到瓷缸里封嚴封死,就埋 在她的窯里,再給上面造一座塔,她永遠不得出世?!睆那楣?jié)上來說,這是對“白娘子永鎮(zhèn)雷峰塔”的挪用,但從揭示“仁義道德” 吃人的一面來說,卻也是非常發(fā)人深省的一筆。但同時,白嘉軒也像他的祖先一樣,篤守農(nóng)耕為本的傳統(tǒng),修 身,齊家,治村,為祈雨忍痛自殘。在殘酷的政治斗爭

34、中以德報怨, 寬宥仇家,被稱為白鹿原上“頭一個仁義忠厚之人”。同樣是地主,白嘉軒和鹿三的關系,顯然不同于郭舉人和黑娃;同樣是威震一方 的鄉(xiāng)紳,同樣是鄙棄和輕蔑,白嘉軒和鹿子霖對待田小娥的態(tài)度卻 大相徑庭。這樣的描寫,揭示了人物的復雜性,也揭示了儒家文化 的復雜性。2 .通過紅高粱講述的“我爺爺”余占鰲和“我奶奶”戴鳳蓮 的故事,從愛情和戰(zhàn)爭兩個方面說明“紅高粱精神”的含義,并談談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從中發(fā)掘出的“種的退化”的命題的?(中國當代文學專題研究P102)“紅高粱精神”:它秉領天地精華、粗枝大葉、抗旱抗?jié)?、生?勃勃、充滿了野性,承載了作為人的原始生命力的象征意義。它帶 人們?nèi)リJ蕩荊棘叢生

35、、虎狼橫行的世界,它是人們的護身符。它體 現(xiàn)在自立自強、生機昂然、熱情奔放、敢作敢為、敢愛敢恨、周身 洋溢著陽剛與血性、渾身充滿著蓬勃的生命力的余占鰲和有著非同 一般的機智和膽識、具有浪漫不羈心靈的戴鳳蓮等人物形象身上。這種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正是“紅高粱性格”的鮮明體現(xiàn),對自由生命的熱愛和追求,對現(xiàn)代人生命的回歸和蓬勃生命力的呼喚都 以紅高粱為載體,由這種充滿也行生命力的紅高粱傳達出來。莫言通過“紅高粱”贊美了高密縣東北鄉(xiāng)人紅高粱般的性格,贊美祖輩洋溢著的原始生命力和無所畏懼的精神,贊美了作為人最本真的欲望和追求,而這一望無際,莊嚴肅穆的紅高粱不僅僅是“我爺 爺” “我奶奶”生活、戰(zhàn)斗的場景

36、,它已經(jīng)成為一種象征,一種符 號,一種暗示和一種生命力的傳達。是他們家族的光榮的圖騰和高 密東北鄉(xiāng)傳統(tǒng)精神的象征,是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民族精神的象征。它和“可憐的、孱弱的、猜忌的、偏執(zhí)的、被毒酒迷幻了靈魂的孩子” 的后代子孫的孱弱形成了鮮明對比?!胺N的退化”:紅高粱在現(xiàn)代歷史戰(zhàn)爭題材的創(chuàng)作中開辟出 一個鮮活生動的民間世界, 是作家寄托在民間話語空間里的內(nèi)心你 情感。敘述者在小說開頭有一段充滿激情的感嘆,極力贊美他的故 鄉(xiāng),贊美他的那些豪氣蓋天的先輩,莫言關于對象的“純種”有著 固執(zhí)的愛。在紅高粱中他對純種的紅高粱以及象征著“人”的 純種的呼喚更為急切。 他甚至不惜直接向歷史和未來發(fā)言:并稱先輩的所作所

37、為和他們的英勇悲壯“使我們這些活著的不肖子孫相 形見細,在進步的同時,我真切感到種的退化?!痹谶@里,莫言所 謂的“種的退化”就是人的異化,對未異化的自立自強的人的贊 歌,可視作紅高粱系列的總主題。為了完成這一主題,莫言將 家鄉(xiāng)的典籍和非典籍的文化積淀作了自己的審美評價后,用奇想構造了紅高粱世界中的嚴酷的生存狀態(tài)。粗枝大葉、抗旱抗?jié)?、生?勃勃、充滿了野性“洸洋血海般的紅高粱”,是莫言審美理想中的 人的純種象征物,在作品中也就成了意象。 這種對“紅高樓精神” 的贊美與對“種的退化”的感嘆貫穿在整部小說中,而且愈加變得濃烈感人,其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無疑是一種作家把民間作為理想的生 存狀態(tài)。民間是自由自

38、在無法無天的所在,民間是生機昂然熱情奔 放的狀態(tài),民間是輝煌壯闊溫柔淳厚的精神,這些都是人所憧憬的 自由自在的魅力之源。 敘述者以這樣一種民間的理想狀態(tài)來對比現(xiàn) 實生活,卻發(fā)現(xiàn)這種狀態(tài)只是過去時態(tài)的存在,高密東北鄉(xiāng)的英雄 劇全都上演在已經(jīng)逝去的時間中,這不能不令他感到遺憾,不能不令他屢屢發(fā)出文明進步隱含種性退化的感慨。這種遺憾與感慨反過來又強化了對曾經(jīng)存在過的民間自在狀態(tài)的理想化與贊美,從而使其呈現(xiàn)出了更為燦爛奪目的迷人色彩。電大中國當代文學專題平時作業(yè)3及答案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1 .閻連科關于耙樓山脈的鄉(xiāng)村神話年月日、日光流年、 堅硬似水、受活等,機敏地接受了以拉美文學為代表的

39、現(xiàn)代世界文學影響。2 .遲子建出生在東北邊陲的漠河北極村,她的小說具有一種童話 的氣息,第一部小說集就名為北極村童話。3 .莫言對小說藝術創(chuàng)新的慘淡經(jīng)營,檀香刑以人間的酷刑作 結,生死疲勞則以地獄的酷刑開場。4 .舒婷的成名作是1979年的致橡樹。5 .宗璞的我是誰、戴厚英的人啊,人、張賢亮的綠化 樹、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都是有關存在主題的書寫。6 .史鐵生的命若琴弦、原罪和宿命等,流露出一種 深重的人文精神與宗教情懷。7 . 90年代后,余華創(chuàng)作了在細雨中呼喊、活著、許三 觀賣血記,小說主題也歷經(jīng)了一個從先鋒到世俗的巨大始變。8 . “改革文學”的主要作品有蔣子龍的喬廠長上任記、張潔 的沉重的

40、翅膀、李國文的花園街五號、柯云路的新星、 賈平凹的臘月?正月等。9 .受“尋根文學”影響的作品主要有余秋雨的文化苦旅、陳 忠實的白鹿原、阿來的塵埃落定、韓少功的馬橋詞典 等。10 .新寫實小說的代表作家有劉恒、劉震云、方方、池莉、蘇童等。11 .蘇童的小說米二后被改編為電影大鴻米店。12 .池莉的小說來來往往后被改編為電視劇來來往往。13 .楊朔的香山紅葉、秦牧的社稷壇抒情的相繼發(fā)表,是當代散文第一次飛躍的標志。14 .最能代表吳伯簫散文成就的是散文集北極星中的記一輛 紡車、菜園小記、歌聲、窯洞風景等一組回憶延安 生活的作品。15 .新時期初期老作家人生反思的優(yōu)秀作品主要有巴金電 懷念蕭 珊、

41、孫犁的亡人逸事、楊絳的干校六記、陳白塵的云夢斷憶、黃秋云的霧失樓臺等。16 .巴金散文創(chuàng)作最高水平的代表是 1978年底開始創(chuàng)作的五卷本 隨想錄。17 .最能代表賈平凹散文成就的是 無味巷、黃土高原、入 川小記等地域風情散文,尤其是與小說同名的秦腔。18 .王小波被譽為中國的喬依斯和卡夫卡,也是唯一一位兩次獲得“臺灣聯(lián)合報系文學獎中篇小說大獎”的中國大陸作家。19 .張潔是新時期“女性散文”的發(fā)軻者之一。1980年前后發(fā)表的挖養(yǎng)菜、揀麥穗等“大雁”系列的散文,大多是對作家童年的回憶,情感細膩。20 .余秋雨出版有文化苦旅、山居筆記、霜冷長河、 千年一嘆、文明的碎片等散文集。二、單項選擇題(每題

42、 1分,共10分)1 .奔喪、瀚海和極地之側等先鋒小說的作者是深受馬原影響的( B)。A.格非B .洪峰 C .蘇童D .余華2 .最能體現(xiàn)“馬原體”特征的作品是( C )。A.拉薩河的女神B.上下都很平坦C.岡底斯的誘惑D.西 海無帆船3 .余華開始先鋒小說創(chuàng)作的標志是1987年發(fā)表的(A )。A.十八歲出門遠行 B.西北風呼嘯的中午 C.四月三日 事件 D.一九八六年4 .余華仿武俠小說的作品是(D )。A.一九八六年B.難逃劫數(shù)C.四月三日事件D.鮮 血梅花5 .在“文化尋根”的浪潮中,阿城的名篇是( C )。A.煙壺B.美食家C.棋王D.黑駿馬6 .狗日的糧食的作者是( C )。A.方

43、方B.蘇童C.劉恒 D .池莉7 .改編為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的蘇童小說是( B )。A.紅粉B.妻妾成群C. 米D.罌粟之家8 .劉震云在2003年發(fā)表長篇小說是(D )。A.活著 B .廢都C.風景D.手機9 .標志著楊朔散文藝術成熟的作品是1956年發(fā)表的(C )。A.泰山極頂B .雪浪花C.香山紅葉D.荔枝蜜 10.散文集游牧長城的作者是以詩歌創(chuàng)作步入文壇的(A )。A.周濤B.余秋雨C.于堅 D.賈平凹三、多項選擇題(每題 2分,共20分)1 .余華的先鋒小說主要有( ABC )等。A.現(xiàn)實一種B.難逃劫數(shù)C.世事如煙D.褐色鳥群2 . 90年代以后,先鋒作家紛紛涉足長篇小說創(chuàng)作,其發(fā)

44、端的作品 有(BCD )。A.葉兆言的半邊營B.蘇童的米C.余華的在細雨中呼 喊D.格非的敵人3 .余華“世俗化敘事”時期的長篇小說主要有(ACD )等。A.在細雨中呼喊B.內(nèi)心之死C.許三觀賣血記D.活 著4 . “傷痕文學”的主要作品有( ABD )等。A.劉心武的班主任 B.盧新華的傷痕 C.魯彥周的天云 山傳奇D.王亞平的神圣的使命5 . “性文學”的代表主要有( BCD )等。A.劉震云的一地雞毛B.張賢亮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C.王 安憶的小城之戀D.鐵凝的麥秸垛6 .池莉的“生活流”小說主要有( ABD)等。A.煩惱人生 B.太陽出世C.日光流年D.不談 愛情7 .方方小說的主要作

45、品有( ABD )等。A.風景B.祖父在父親心中C.手機D.烏泥湖年譜8 .楊朔散文的主要作品有(BCD )等。A.紅瑪瑙B.荔枝蜜C.雪浪花D.茶花賦9 .最能代表吳伯簫散文成就的一組回憶延安生活的作品是(ACD)等。A.菜園小記 B.社稷壇抒情C.窯洞風景D.記 一輛紡車10 .余秋雨的散文集主要有(ACD等。A.文化苦旅B .風雨天一閣C.山居筆記D.文明的碎片四、簡答題(每題10分,共20分)1 .什么叫“傷痕文學”?什么叫“反思文學”?什么叫“改革 文學”?各說出兩位作家及作品。(中國當代文學專題研究P151) “傷痕文學”:1977年底,劉心武發(fā)表的短篇小說 班主任在文 學界乃至全

46、社會激起了強烈的反響。班主任與稍后發(fā)表的盧新華的小說傷痕、王亞平的小說神圣的使命等一批作品暴露 了 “文革”在人們心中刻下的傷痕, 史稱“傷痕文學”?!皞畚膶W” 一掃此前文壇上粉飾現(xiàn)實的文風,標志著批判現(xiàn)實主義精神的回歸?!胺此嘉膶W”:以深入反思“文革”以及歷次政治運動悲劇為題 材的作品。如魯彥周的中篇小說天云山傳奇、高曉聲的短篇小說李大造屋、古華的長篇小說芙蓉鎮(zhèn)等一這些作品顯示了 當代作家在深挖歷次政治運動的政治、社會、文化、心理根源方面 達到的思想與文學高度,具有深邃的歷史感,史稱“反思文學” 。“改革文學”:描繪改革風云、塑造改革英雄、記錄改革艱難的作品,如蔣子龍的喬廠長上任記,張潔的

47、沉重的翅膀,李國文的花園街五號等。2以一九八六為例,簡要說明余華小說對五四文學批判國民性的啟蒙主題的繼承。( 中國當代文學專題研究P140-141)一九八六的主人公是一個中學歷史教師,在“文革”期間卻受到紅衛(wèi)兵的迫害,以致多年后,當他以瘋子的形象重返故鄉(xiāng)時,自殘便成為他重演“文革”記憶的方式。小說延續(xù)了“批判國民性”的啟蒙主題。小說主人公以“瘋顛”形式展開的,這種“瘋顛”既是瘋子的現(xiàn)實存在狀況,也是獨立與周圍群眾的標志。當瘋子以自殘的方式將歷史展現(xiàn)在群眾面前時,即對歷史施加暴力刑罰。瘋子其實是一個啟蒙者的隱喻,他以自身肉體的毀滅為代價,展示了用暴力顛覆“文革”歷史的啟蒙儀式,而圍觀的群眾,昭示

48、了一個蒙昧群體的存在。這種“圍觀”現(xiàn)象,就是“看/被看”的場景:無論啟蒙者作出何種犧牲,招來的都只是看客們心滿意足的“欣賞”。五、分析題(30 分)要求:在以下兩題中任選一題,該題按小論文要求,答案不得少于1000 字。在答題時應做到:論述清晰明確,舉例具體恰當,文字優(yōu)美流暢,邏輯清楚明了,不能完全照抄教材中的觀點和內(nèi)容,必須有自己的體會和見解。1你是如何看待莫言作品中獨特的兒童視角和“高密東北鄉(xiāng)”?這對于他小說的獨特性有多大作用?是否也妨礙了他創(chuàng)作的創(chuàng)新? ( 中國當代文學專題研究P105-106)莫言,可以把他定位為本色的、原生態(tài)的農(nóng)民作家。莫言表現(xiàn)鄉(xiāng)村生活,其獨特性在于濃烈的鄉(xiāng)村本色、農(nóng)

49、民本色。莫言曾說:“我的祖輩都在農(nóng)村休養(yǎng)生息,我自己也是農(nóng)民出身,在農(nóng)村差不多生活了20 年,我的普通話都有地瓜味。這段難忘的農(nóng)村生活是我一直以來的創(chuàng)作基礎,我所寫的故事和塑造的人物,甚至使用的語言都不可避免地夾雜著那里的泥土氣我本質上一直是個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莫言在鄉(xiāng)村中整整生活了20 年, 并且徹頭徹尾地當了近十年的農(nóng)民,對于鄉(xiāng)村生活、對于鄉(xiāng)村的勞動,有著切近、深入的體驗。進一步而言,莫言所表現(xiàn)的,是“自由的農(nóng)民之子”的浪漫情懷和憧憬。他不是從外部去發(fā)現(xiàn)(或者欣賞或者哀嘆)鄉(xiāng)村生活的問題或詩意,感嘆農(nóng)民生活的自在悠然或者苦不堪言,而是置身于農(nóng)民中間,和他們一道穿越歷史的風風雨雨,頑強地生

50、存并且堅守著自己的人生信念和豐盈血性。紅高粱里的“我爺爺”、“我奶奶”蔑視禮法,敢于追求自己蕩氣回腸的愛情;檀香刑中的孫丙敢作敢當,非人的酷刑可以承受,但生命的尊嚴不可摧折;生死疲勞中的藍臉在似乎是不可抗拒的農(nóng)村集體化浪潮中,在時代氛圍異常嚴峻的20 余年間堅持做一個單干戶,做自己的土地的主人,意志何其堅韌! 關懷和同情,是文化人的憫農(nóng)情結。身處農(nóng)民之中才會發(fā)現(xiàn),如果一味地抱怨訴苦,自憐自嘆,那日子何以過得下去?何況,即使是在最痛苦、最慘痛的情境之中,生活也并不全然都是血淚,它有自己的韻味,有內(nèi)在的情致。莫言的小說,經(jīng)常會采用一種獨特的視角,創(chuàng)造一種新奇的感覺世界的方式。透明的紅蘿卜開始,兒童

51、視角、孩子目光,在莫言的作品當中就形成了一個先后相承、不斷采用的敘述方式。不 管作品講的是什么年代,講的是什么樣的故事,兒童的參與、觀察和思考,都給這些作品帶來了一種奇異的、別致的、對讀者有很多的誘惑力和想象力的藝術元素。比之于感性和理性較為協(xié)調(diào)的成人, 孩子處于感性敏銳、理性不足的時期,他們對世界的感性認知,既強化和突出了對象的形象性,也與文學作品的直感性和形象性優(yōu)先相吻合。如黑孩在河邊砸石頭時,將聽覺和視覺結合起來賦予聲音以圖像的一段描寫:“黑孩的眼睛本來是專注地看著石頭的,但是他聽到了河邊傳來的一種奇異的聲音,很像魚群在唼喋,聲音細微,忽遠忽近,他用力地捕捉著,眼睛與耳朵并用,他看到了河

52、上有發(fā)亮的氣體起伏上升,聲音就藏在氣體里。只要他看到那神奇的氣體,美妙的聲音就逃跑不了。他的臉色漸漸紅潤起來,嘴角上漾起動人的微笑”。 紅高梁故事的主體,寫的是 “我爺爺”余占鰲、“我奶奶”戴鳳蓮那一代人的故事,但經(jīng)常跳出來講述這個故事的卻是一個名叫小豆官的孩子:如果把這個人物拿掉,這個作品的主體恐怕不會受到大的影響,但是恰恰是由于小豆官的在場、評述,使得這個作品非常生動、鮮活, 有了一種盎然的童趣。豐乳肥臀、四十一炮等作品里的一些成人敘述者,也有著一種長不大的兒童的心態(tài),而生死疲勞中在六道輪回中的西門鬧,由于兼有人類和各種動物的特性,因而他(它 )眼中的世界也更加富有情趣。莫言在作品中還創(chuàng)造

53、了一個獨特的“高密東北鄉(xiāng)”的文學世界。鄉(xiāng)土文學,往往與特定的地域風情聯(lián)系在一起。魯迅以未莊、魯鎮(zhèn)、 S 城 浙江水鄉(xiāng),以及沈從文的湘西、蕭紅的呼蘭河畔、周立波的洞庭湖區(qū),都是印上深刻的個人標記的。80 年代以來,在??思{和馬爾克斯的影響下,中國作家的地域性建構更為自覺。??思{不斷地寫他家鄉(xiāng)那塊郵票般大小的地方,終于創(chuàng)造出一塊自己的天地。莫言曾經(jīng)說道:讀了??思{的喧嘩與騷動后, “我立即明白了我應該高舉起高密東北鄉(xiāng)這面大旗,把那里的土地、河流、樹木、莊稼、花鳥蟲魚、癡男浪女、地痞流氓、刁民潑婦、英雄好漢!統(tǒng)統(tǒng)寫進我的小說,創(chuàng)建一個文學的共和國。當然我就是這個共和國開國的皇帝,這里的一切都由我來主宰。創(chuàng)建這樣的文學共和國當然是用筆,用語言,用過人的智慧,當然還要靠運氣” 。如按照莫言的家鄉(xiāng),在他的眾多作品啪,由此轉化為高密東北鄉(xiāng)。它最先出現(xiàn):秋水和白狗秋千架中,經(jīng)由紅高粱、豐乳肥臀等,莫言建立了自己的高密東北鄉(xiāng)的文學世界。如果按其歷史順序排列,秋水為其開端,是高密東北鄉(xiāng)的創(chuàng)世紀,是寫“爺爺奶奶”作為這塊土地的拓者的一段奇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